目的:探讨清胰利胆汤联合善宁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用自拟清胰利胆汤联合善宁等治疗的急性胆源性胰腺炎78例(治疗组)与单用善宁的74例(对照组)比较 ,并观察两组患者的首次排便时间、腹痛腹胀缓解时间 ,血、尿淀粉酶下降时间.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 ,首次排便时间 ,腹痛腹胀缓解时间 ,血、尿淀粉酶下降时间均明显缩短.结论:清胰利胆汤联合善宁比单用善宁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 ,能明显加快患者肠道功能恢复 ,缩短患者腹痛腹胀缓解时间 ,并且能使血、尿淀粉酶尽早恢复正常.
作者:梁勋利;汪栋宇;莫伟明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分析探讨中老年男性慢性前列腺炎与前列腺增生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3月 -2014年12月在我院接受前列腺增生治疗的73例患者 ,对其进行细菌培养以及常规前列腺液涂片检查 ,根据检查结果进行敏感抗生素治疗 ,观察前列腺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结束后 ,Ⅰ度、Ⅱ度前列腺增生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Ⅲ度患者 ,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 .05) ,具有统计学意义 ;患者的前列腺增生体积越大 ,前列腺炎并发率越高 ;前列腺增生并发前列腺炎的发病率与前列腺增生体积呈正相关.结论:前列腺炎与前列腺增生症状相似 ,且两种疾病并发率较高 ,应及时对患者实施前列腺液涂片检查 ,加强对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作者:李强;艾力江;卢强;杨旭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究中西医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6月 -2013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糖尿病伴并发症患者151例 ,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74例和治疗组77例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西药治疗 ,治疗组患者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结合中医治疗 ,对患者的各时段血糖指标进行测定和诊断 ,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相关指标.结果:经过不同的治疗方式后显示治疗组患者的各时段血糖指标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同时治疗组患者的血浆渗透压、尿酮体转阴时间以及血乳酸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 .05).结论:在糖尿病伴并发症的临床治疗中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够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 ,同时有利于控制并发症中的指标 ,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武俊花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析采用地奥心血康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并血脂异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 -12月收治的76例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并血脂异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3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苯磺酸氨氯地平进行治疗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地奥心血康胶囊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频率及心绞痛持续时间.结果:经过治疗 ,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89 .47% ,对照组为68 .42%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 .05 ).同时两组患者的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和治疗前相比 ,显著减少 ,并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采用地奥心血康与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并血脂异常患者 ,可提高治疗的总有效率 ,显著降低患者的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等 ,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和推广.
作者:崔华民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联合地佐辛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中应用的效果.方法:ASAⅠ ~ Ⅱ级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患者60例 ,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每组30例 ,实验组在入室后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1μg/kg , 10min内输注完毕 ,随之以0 .5μg/(kg · h)维持至术毕 ,术毕前30min静注地佐辛0 .1mg/kg ;对照组入室后静注同等量生理盐水 ,术毕前30min静注芬太尼0 .05mg.观察两组患者给药前(T0 )、给药后10min(T1 )、插管时(T2 )、术中(T3 )、拔管时(T4 )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变化及术后1、4、8、12、24h VAS评分 ,并观察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较对照组MAP明显降低 ,HR明显减慢 ,术后4、8、12h VAS评分较低(P<0 .05) ,术后不良反应明显减少(P<0 .05).结论:右美托咪定联合地佐辛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 ,可有效抑制全麻插管及拔管引起的应激反应 ,缓解术中术后切口疼痛 ,减少术后患者的不良反应.
作者:张惠艳;董慧领;陈庆国;杜亚娜;高秀泽;姜荣强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了解L 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的临床特征、基因特点 ,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以防误诊.方法:收集1例基因诊断的 65岁起病的 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1例 ,回顾其病史、临床表现、基因型结果.结果:本例患者G11778A基因位点发现均质性突变.结论:不明原因老年起病的双眼视力进行性下降及视野缺损要考虑LHON的可能 ,基因诊断至关重要.
作者:郑加庆;王若方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患者皮肤瘙痒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9月-2014年9月收治的伴有皮肤瘙痒的尿毒症患者136例 ,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对照组采用血液透析治疗 ,实验组采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 ,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皮肤瘙痒的改善情况和血甲状旁腺(P T H )水平的测定.结果:经治疗后 ,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95 .59% )明显高于对照组(82 .35% )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 =6 .069 4 ,P<0. 01 );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P T H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t=10 .552 0 ,P<0 .01 );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P T H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t=9 .995 2 ,P<0 .01 ).结论: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能够有效改善尿毒症患者的皮肤瘙痒情况 ,降低PT H水平 ,临床疗效显著 ,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陈伟娜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多奈哌齐片联合奥拉西坦注射液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治疗的70例血管性痴呆患者作为观察对象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 ,对照组联合奥拉西坦注射液治疗 ;治疗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多奈哌齐片口服 ,疗程4周.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并采用认知功能量表(MMSE)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估患者的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治疗后 ,(1)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71 .4% VS 91 .4% )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2)治疗组MMSE及ADL评分均较对照组显著改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1).结论:血管性痴呆患者应用多奈哌齐联合奥拉西坦注射液治疗的疗效确切 ,能使患者的认知功能及生活能力得到明显改善.
作者:杨小珍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分析胆囊切除术与保胆术治疗胆囊结石的对比情况 ,从客观角度评价不同手术方式的优劣势 ,为临床治疗提供有力的治疗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1月我院收治的216例胆囊结石患者 ,将全部患者平均分为胆囊切除组和保胆组 ,胆囊切除组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保胆组行内镜保胆取石术.结果:保胆组患者与胆囊切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手术后住院时间上无明显差异 ;但保胆组患者手术中出血量、手术后饮食恢复时间明显优于胆囊切除组患者.在2年的随访调查中发现 ,保胆组患者半年复发率为1.3% ,2年复发率为5.4% .结论:保胆取石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都具有临床微创手术的良好优点 ,可以有效帮助患者解决病情.不同的是在于是否保留患者胆囊.两种手术方法各有优点 ,适合不同病情的患者需要.
作者:闫鹏杰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干眼症的疗效.方法:选取干眼症患者81例162只眼 ,予眼周围及全身取穴针刺治疗 ,观察眼部症状、泪膜破裂时间、泪液分泌量测量结果.结果:81例干眼症患者经过2个疗程针灸治疗后 ,治愈32例 ,好转47例 ,无效2例 ,有效率达97 .5% .结论:针刺治疗干眼症有显著效果.
作者:宋阳光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分析采用开瑞坦联合顺尔宁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C V A )的疗效.方法:将我院2013年6月 -2014年6月收治的108例C V A患儿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 ,各54例.对照组给予盐酸丙卡特罗与酮替芬联合治疗 ,研究组给予开瑞坦与顺尔宁联合治疗 ,对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 ,但研究组患儿的复发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 .05).结论:开瑞坦联合顺尔宁治疗小儿CVA ,疗效安全可靠 ,副作用少 ,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张晓芬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观察恩替卡韦分散片联合黄芩苷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2例)接受恩替卡韦分散片联合黄芩苷治疗 ,对照组(32例)单纯接受恩替卡韦分散片治疗.疗程均为24周.观察治疗前后血生化、HBeAg、HBV-DNA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24周两组肝功ALT复常率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恩替卡韦联合黄芩苷胶囊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在生化学方面明显优于单用恩替卡韦.
作者:翟兴菊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比较阿德福韦酯和拉米夫定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7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 ,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阿德福韦酯治疗 ,观察组则使用拉米夫定治疗 ,比较两组的生化指标变化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的生化指标均有改善 ,治疗前后差异显著 ,P<0.05;治疗后对照组血清HBV-DNA阴转率为74 .04% ,谷丙转氨酶(ALT )复常率为78 .64% ,观察组血清 HBV-D N A阴转率为73 .15% ,谷丙转氨酶复常率为77 .97% ,两组无明显差异 ,P>0 .05 ;治疗结束时观察组有4例发生YMDD变异 ,不良反应率为11 .43% ,对照组无不良反应发生 ,两组差异显著 ,P<0 .05.结论:阿德福韦酯和拉米夫定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 ,均能够改善患者肝功能 ,而与拉米夫定相比 ,阿德福韦酯更能避免不良反应.
作者:许光锋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观察胃部分切除术与单纯穿孔修补治疗胃十二指肠穿孔临床效果.方法:纳入我院在2010年1月 -2014年1月收治的胃十二指肠穿孔患者78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 ,各39例.A组采用胃部分切除术 ,B组采用单纯穿孔修补术.统计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感染率、复发率.结果:A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显著长于B组 ,术中出血量显著多于B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A组切口感染率和复发率明显高于B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单纯穿孔修补治疗胃十二指肠穿孔效果优于胃部分切除术 ,可明显缩短患者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 ,减少术中出血量 ,减少切口感染率及复发率.
作者:陈亮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究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早期干预性护理对策和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1月 -2015年2月本院收治的64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作为观察的对象 ,随机分组后 ,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措施 ,早期干预组应用早期干预性护理对策.对比两组患儿临床效果和总胆红素水平的变化.结果:经干预后 ,早期干预组患儿临床效果更佳 ,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 .05);干预后24h内 ,两组总胆红素与干预前无显著差异 ,但72h后 ,早期干预组降低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 .05).结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早期干预性护理对策的实施 ,对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和降低总胆红素水平有益 ,促进患儿预后的改善 ,值得推广.
作者:刘荣香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急性阑尾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6例阑尾炎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 ,对照组给予常规围术期护理配合 ,研究组在常规围术期护理基础上加用循证护理措施.记录两组急性阑尾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急性阑尾炎患者经不同方法给予临床护理后 ,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7 .89% )显著低于对照组(18 .42% )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 .05 ).结论:对急性阑尾炎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循证护理可显著降低其不良反应发生率 ,有利于提高治疗及护理效果 ,保障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
作者:刘彦平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分析循证护理对胆囊结石腹腔镜术后患者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58例接受胆囊结石腹腔镜术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 ,均匀分为两组 ,试验组患者采取循证护理 ,对照组患者则采取常规护理 ,对两组患者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患者中21例护理效果显著 ,7例护理有效 ,1例护理无效 ,有效率为96 .6% ;对照组10例护理效果显著 ,14例护理有效 ,5例护理无效 ,有效率82 .8% .试验组患者V A S评分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结论:对胆囊结石腹腔镜术后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可提高临床疗效 ,降低患者术后疼痛.
作者:丁晋梅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在院前急救患者中心理护理干预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2月 -2015年2月我院急救中心出车接诊救治的100例患者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 ,两组均为实施院前急救患者 ,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开展心理护理干预 ,对比两组依从性、心理问题缓解状况、护理投诉率、SCL-90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 ,并对相关数据作统计学处理.结果:与对照组相比 ,观察组心理问题缓解率和护理满意度更高 ,依从性更优 ,组间差异显著而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SCL-90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 ,而医疗投诉率更低 ,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对于院前急救患者而言 ,急救过程中开展心理护理干预有利于缓解其不良情绪与心理状态 ,改善依从性并提高护理满意度 ,有效降低了医疗投诉率 ,应予以推广和使用.
作者:刘晓凤;杨桂溶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院前急救护理干预对创伤性休克患者的临床效果 ,为成功抢救患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2014年12月我院住院治疗创伤性休克12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 ,实施院前急救护理61例为研究组 ,未实施院前急救护理61例为对照组 ,对比分析两组的救治效果.结果:研究组的痊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致残率和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患者的满意度进行比较 ,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实施及时有效的院前急救护理救治创伤性休克患者 ,能够赢取宝贵的治疗时间 ,提高救治成功率 ,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 ,提高护理满意度 ,提升医院的社会效益 ,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雪红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心脏介入术后并发迷走神经反射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我院近期收治的70例心脏介入术后并发迷走神经反射患者 ,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 ,每组35例 ,干预组采取综合护理干预 ,对照组采取内科常规护理.结果:干预组患者生活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心脏介入术后并发迷走神经反射患者 ,实施综合护理干预 ,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提高预后.
作者:邵春霞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对新生儿危重病生产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86例危重病新生儿作为观察对象 ,随机分为两组 ,对照组43例采取常规护理方法 ,观察组43例实施常规护理+护理干预 ,进一步对两组患者近期临床疗效及6个月后智力发育指数评分进行观察比较.结果:经积极护理 ,观察组近期总有效率为95 .35% ,高于对照组的69 .77% ( P<0 .05 ).观察组患儿6个月后智力发育指数评分为(112 .6 ± 8 .6 )分 ,高于对照组的(96 .8 ± 9 .2)分 ,两组数据差异明显 ,有统计学意义(P<0 .05).由此表明 ,观察组患儿生存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护理干预实施于危重病新生儿中效果显著 ,在护理干预过程中 ,需尽早对患儿病情进行监测 ,对患儿危重病程度进行早期发现及全面评估 ,并采取由针对性的护理措施 ,以此使患儿损伤得到有效减轻 ,进一步使患儿能够早日恢复健康 ,因此 ,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及应用.
作者:蔡萍颖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前列腺电切术围术期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2月 -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126例前列腺电切术患者作为观察对象 ,根据不同护理方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 ,每组63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 ,观察组应用综合护理 ,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 .8% ,高于对照组的84 .1% ;观察组Ⅰ级疼痛患者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 ;两组对比差异显著 ,具有统计学意义( P<0 .05 ).结论:前列腺电切术患者应用综合护理干预 ,能明显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减少疼痛程度和并发症的发生率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峡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对比人性化护理和常规护理对哮喘吸入治疗患者的依从性和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4月-2014年6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96例哮喘吸入治疗患者 ,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8例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 ,研究组采用人性化护理方案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FEV1 、SpO2 、PEF水平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 ,研究组患者的FEV1 、SpO2 、PEF水平、总有效率以及依从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人性化护理用于哮喘吸入治疗患者的效果显著 ,患者满意度高 ,适合临床长期推广应用.
作者:杨竹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降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患者便秘发生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我科2014年初次行PCI治疗的患者(排除既往便秘者)进行便秘调查.1-6月采用传统护理方法作为对照组 ,共收集病例1 156例 ,发生便秘368例 ;7-12月采用品管圈方法护理作为研究组 ,共收集病例1 243例 ,发生便秘132例.对两组患者便秘发生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应用品管圈后 ,PCI术后患者便秘发生率由原来的 31 .83% 降至10.62% ,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品管圈有效地降低了PCI术后患者便秘发生率.
作者:李麟;李平平;高丽华;刘海欧;侯秀伟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对400例正常足月孕经阴道自然分娩的新生儿采取两种不同时间断脐 ,观察对新生儿脐带脱落时间及血红蛋白浓度的影响.方法:研究组新生儿出生后2min(助产士用手感觉脐带没有搏动感时)断脐 ,对照组新生儿出生后(10s内)即刻上止血钳夹住脐带 ,应用气门芯结扎脐带.结果:研究组新生儿的血容量、血红蛋白浓度均高于对照组 ,脐带脱落时间也早于对照组.结论:脐静脉停搏后(出生后2min)断脐的方法可提高新生儿的血红蛋白量、血细胞比容(HCT ) ,脐带脱落时间较早 ,使创面早愈合 ,可以降低新生儿脐部感染的发生率[1 ,2] .
作者:梁秋梅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异丙酚复合腰硬联合麻醉方式在子宫肌瘤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1月 -2014年10月收治的82例子宫肌瘤患者 ,按照入院先后顺序编号 ,将偶数号作为对照组 ,奇数号作为观察组 ,每组41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异丙酚复合腰硬联合麻醉 ,对照组仅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方式 ,统计分析两组患者术中麻醉效果及术中血流动力学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麻醉诱导时间为(1 .56 ± 0 .72)min ,麻醉药用量为(6.4 ± 2 .5) ml ,与对照组的(11 .83 ± 5 .43)min、(21 .1 ± 6 .4)ml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麻醉有效率达95. 12% (39/41 ) ,对照组麻醉有效率为78 .05% (32/41 ) ,两组比较差异显著( P<0 .05 );观察组患者麻醉中血流动力学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性(P>0 .05).结论:异丙酚复合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子宫肌瘤切除术中 ,其麻醉效果好、用药量少、麻醉产生时间快、术中血流动力学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减少了术中血流动力学波动 ,是有价值的麻醉方式.
作者:赵健衡;罗秋燕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究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采用米非司酮治疗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72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 ,随机分为两组 ,实验组41例患者给予米非司酮治疗 ,对照组31例患者选择孕三烯酮片治疗 ,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5 .1%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 .4% ;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83 .9%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 .9% ,差异较大 ,有统计学意义( P<0 .05 ).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选择小剂量的米非司酮治疗 ,效果显著 ,而且不良反应较少 ,安全性高 ,可在临床广泛使用.
作者:孙学芬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分析加用防粘连膜(Interceed )治疗重度宫腔粘连(IU A )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用宫腔镜确诊为IUA的72例患者样本随机分成2组 ,A组患者在成功行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TCRA)后根据实际情况放置不同类型宫内节育器(IUD) ,术后口服大剂量戊酸雌二醇(E2 V);B组患者在成功行TCRA后放置IUD的同时 ,置入防粘连膜 ,术后口服大剂量戊酸雌二醇 ,方法与 A组完全相同.3个月后再次行宫腔镜探查术探查 ,评估宫腔再粘连的治疗效果.结果:数据表明 ,加用了防粘连膜的B组在成功行TCRA后发生宫腔再粘连的概率明显低于未加用防粘连膜的A组 ,B组重度宫腔粘连患者的治愈率及治疗的总体效果均优于A组(P<0 .05).结论:加用宫腔防粘连膜治疗重度宫腔粘连疗效优于传统的综合治疗方法.
作者:吕云霞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比较分析顺产与剖宫产孕妇产后出血情况及母婴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 -12月在我院分娩的5 014例产妇临床资料 ,按分娩方式分为剖宫产组(986例)和顺产组(4 028例) ,比较两组产后出血情况及母婴结局.结果:顺产组产妇产后出血量、产后出血率、感染率、产褥病率及新生儿健康情况均优于剖宫产组 ,差异明显(P<0 .05) ,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与剖宫产相比 ,顺产对母婴各方面的影响更小 ,因此临床中应尽可能选择顺产.
作者:杨意坤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剖宫产产后出血应用改良式B-ly nch缝合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剖宫产分娩出现产后出血的产妇80例作为观察对象 ,按照先后顺序将其划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 ,每组40例.其中研究组给予改良式B-lynch缝合术进行止血 ;对照组给予宫腔填塞纱布来达到止血效果.后对比两组产妇止血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B-lynch缝合术成功38例 ,手术成功率为95% ;对照组止血成功36例 ,止血成功率为90% ;研究组止血成功率高于对照组 ,但两组在止血效果、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均没有显著差异 ,即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 05 ).结论:剖宫产产后出血采用改良式B-ly nch缝合术止血效果良好 ,其具有止血见效快、安全、并发症发生率低等特点 ,可在剖宫产产后出血时推广采用.
作者:沈菲;欧阳丽娟;刘思越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慢性附件炎单用抗生素与联用妇科千金胶囊的效果对比.方法:本次选取慢性附件炎患者100例 ,均为我院妇科2013年6月-2015年4月收治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 ,对照组单用抗生素治疗 ,观察组联用妇科千金胶囊治疗 ,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8%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5 ).观察组胃肠道反应率为14% ,头晕乏力率为6% ,皮疹率为6%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4% 、24% 、38%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5 ).结论:慢性附件炎采用抗生素与妇科千金胶囊联合治疗 ,可发挥化淤通络、清热解毒作用 ,效果显著 ,副作用少 ,明显改善预后 ,为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提供了保障.临床尽量在早期或超早期展开相关治疗 ,以加快康复进程.
作者:许雅茹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中、后段矢状窦旁脑膜瘤手术切除的方法和技巧.方法:回顾分析22例中、后段矢状窦旁脑膜瘤手术方法和术后效果.结果:所有患者经开颅手术切除 ,无死亡病例.脑膜瘤切除按Simpson标准 ,Ⅰ级切除2例 ,Ⅱ级切除16例 ,Ⅲ级切除4例 ,部分Ⅱ级切除和Ⅲ级切除患者术后建议行放射治疗 ;术后随访 :Ⅰ级切除者未做特殊处理 , 4~6年未复发 ;部分Ⅱ级切除和Ⅲ级切除者术后行放射治疗 ,3~5年复发2例 ,1例为Ⅲ级切除患者.复发2例再次行手术切除 ,随访1~2年无复发.结论:采用显微外科技术有助于完整切除中、后段矢状窦旁脑膜瘤 ,在保证静脉窦和回流静脉通畅的情况下切除肿瘤 ,有助于保护脑功能.
作者:李瑞峰;张蕴增;王利锋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初步探讨血清胆红素含量与无症状性脑梗死的关系.方法:选取100例2013-2014年在我院住院的无症状性脑梗死患者 ,进行回顾性分析.检测其梗死后血清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水平 ,并且与100例健康者对照比较.结果:无症状性脑梗死患者的胆红素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 ,在血清胆红素较低的人群无症状性脑梗死发病率较高.结论:血清胆红素是评估无症状性脑梗死患者发病风险的一个新的生化指标 ,也许早期检测血清胆红素水平对评估无症状性脑梗死发病风险是有意义的.
作者:张俊红;王永杰;田廷臣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联合舒芬太尼对老年胸腔镜手术患者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选择ASAⅡ级胸腔镜手术患者90例 ,随机分成三组 ,每组30例 ,拔除双腔管时连接术后镇痛泵 ,C1组 :舒芬太尼1 .5μg/kg+托烷司琼5mg ;C2组:舒芬太尼2μg/kg+托烷司琼5mg ;E组 :舒芬太尼1 .5μg/kg+盐酸右美托咪定2μg/kg+托烷司琼5mg.观察三组患者拔管后4h、8h、12h、24h、48h镇静、镇痛评分 ,比较三组患者拔管后1~6h、6~12h、12~24h、24~48h镇痛泵的按压次数及三组术后不良反应的例数.结果:在拔管后4h、8h、12h、24h、48h ,VAS评分C1组明显大于C2组和E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C2组和E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Ramsay镇静评分C1组明显小于C2组和E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C2组和E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拔管后1~6h、6~12h、12~24h、24~48h镇痛泵的按压次数C1组明显多于C2组和E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5 ) ,C2组和E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三组均未发生呼吸抑制和心动过缓 ,C2组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大于C1组和E组.结论:舒芬太尼联合右美托咪定应用于胸科老年患者术后镇痛 ,可达到更好的镇静、镇痛效果 ,减少舒芬太尼用量 ,降低术后不良反应.
作者:杨保永;董河;宋建防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观察研究子宫内膜癌选择不同的术式治疗对患者预后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 -2014年3月收治的12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 ,试验组给予腹腔镜手术治疗 ,对照组给予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结果:试验组术中的三项指标及术后各个方面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显著(P<0 .05);两组患者术后第2天的两种细胞数目有明显差异 ,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两组在清扫淋巴结数目、随访情况方面无差异性(P>0 .05);试验组术后出现并发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 .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癌具有多方面优点 ,比传统开腹手术安全、彻底、预后佳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勤练;林凛然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扬州地区中老年2型糖尿病人群颈动脉内中膜增厚及粥样斑块的患病率、危险因素及其与外周血白细胞计数的关系.方法:通过颈部血管超声检查颈动脉 ,测量身高、体重、血压 ,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空腹血糖(FBG)、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脂蛋白a (LP-a).应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进行外周血白细胞(WBC)测定.应用高压液相色谱法检测糖化血红蛋白(HbA1c).应用电化学发光夹心免疫测定血清胰岛素.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 (RB P-4 ).结果:调查人群中颈动脉内中膜增厚、粥样斑块的患病率分别为35 .4% 、29 .2%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颈动脉粥样斑块危险因素的危险度由大到小分别为 :高LDL-C、高HOMA-IR、男性、高HbA1c、高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吸烟、高RBP-4.结论:扬州地区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患病率较高 ,其危险因素包括高 LDL-C、高 HOM A-IR、男性、高HbA1c、高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吸烟、高RBP-4.
作者:冯尚勇;朱妍;张真稳;王艳;罗娜;佘敦敏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不同b值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肝脏局灶性病变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为医师诊断提供有效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4年6月期间检查确诊存在肝脏局灶性病变患者52例 ,进行不同b值的扩散加权成像 ,观察不同病变扩散加权成像信号强度的连续变化情况 ,推算表观扩散系数值.结果:肝癌在不同b值的扩散加权成像中均呈现高信号 ,信号强度随b值增减无明显变化(P>0 .05);肝血管瘤在低b值的扩散加权成像呈现高信号 ,在高b值时呈现高或等信号 ,信号强度随b值增大而减小(P<0 .05);肝囊肿在低b值的扩散加权成像中呈现高信号 ,在高b值时呈现高、等信号 ,信号强度随b值增大而减小(P<0 .05).肝癌、肝血管瘤以及肝囊肿的ADC值随b值增大而减小(P<0 .05).结论:不同b值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肝脏局灶性病变诊断中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可为鉴别不同肝脏局灶性病变提供诊断依据.
作者:孙小煜;鲁广华;赵大聪;李芳;马翌杰;程艾;杨青梅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晚期青光眼在不同血压段时病程的进展规律 ,并找出在不同血压段时的治疗靶眼压.方法:长期随访晚期青光眼患者的血压及眼压值 ,并分别做视野检查 ,通过A G IS评分法判断病程的进展.并统计出不同血压时的治疗靶眼压值.结果:随访血压越低 ,视野受损进展越快.当视野无进展时 ,血压越低 ,其随访眼压也越低.血压与目标眼压之间呈近似线性关系.结论:低血压是晚期青光眼病程中的危险因素之一.晚期青光眼患者对靶眼压的选择应根据不同血压段来选择.
作者:晏兴云;贺平;刘静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甲状腺结节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以196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均接受病理学检查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以病理学检查结果作为确定诊断 ,确定甲状腺结节的性质.结果:经病理学检查明确良性结节139例 ,恶性结节57例.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甲状腺良性结节诊断的灵敏度、特异性、漏诊率、误诊率及准确性分别为86 .33% 、68 .41% 、13 .67% 、31 .58% 及81 .12% ,对甲状腺恶性结节分别为68 .42% 、86 .33% 、31 .57% 、13 .67% 及86 .33% .经ROC分析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甲状腺良性结节及恶性结节均有明确的诊断价值( P<0 .05 ).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甲状腺结节具有明确的诊断价值.
作者:王文友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分析探讨在肥厚型心肌病的诊断中核磁共振成像(M RI)的临床应用意义.方法:以本院2014年2月 -2015年3月收治的拟诊断为肥厚型心肌病患者50例为观察对象 ,对所有患者进行 M RI与超声心动图检查 ,比较M RI与超声心动图诊断结果.结果:50例患者经M RI扫描显示 ,普遍肥厚33例 ,17例局部肥厚型 ;与超声心动图相比差异显著(P<0 .01);并且与超声心动图诊断下的 EF结果差异显著 ,P<0 .01.结论:在肥厚型心肌病的诊断中可采用M RI作为心脏形态与功能的诊断方法 ,同时采用心肌灌注成像与心肌活性成像来对患者的微循环障碍等进行评估 ,起到预防恶性心律失常与猝死的作用.
作者:李斌;黎家强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分析DSA、TCD在颅内血管狭窄诊断准确性上的差异.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7月 -2014年7月收治的64例颅内血管狭窄患者 ,根据诊断方法将其分为DSA组和 TCD组 ,每组32例 ,比较两组患者诊断准确性.结果:DSA组患者的特异度为88 .43 ,灵敏度为85 .04 ,阴性预测值为46 .93 ,阳性预测值为98 .02.TCD组患者的特异度为57 .65 ,灵敏度为52 .86 ,阴性预测值为15 .43 ,阳性预测值为89 .31 ,两组差异对比有意义( P<0 .05 ).结论:DSA在颅内血管狭窄诊断准确性上优于TCD ,TCD因其自设较小的特异度差异可作为疑似患者筛选手段和初步检查且操作简单、检查费用低 ,无创 ,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宋施岐;张明耿;谢小晓;武娟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经气管镜针吸活检在纵隔及肺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5例疑似纵隔疾病、肺部疾病患者 ,对其采用经气管镜针吸活检术检查其诊断结果、不良反应等 ,并与支气管镜常规检查比较.结果:85例疑似纵隔、肺部疾病患者经气管镜常规检查(如支气管黏膜刷检、活检)阳性率仅为40 .00% ,显著低于经气管镜针吸活检阳性率78 .82% ( P<0 .05 );67例阳性患者中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所占比例高(55 .22% );其中6例患者发生经气管镜针吸活检相关不良反应 ,发生率为7 .06% .结论:临床医生应准确掌握纵隔、肺部疾病诊断特点 ,对疑似病例积极给予气管镜针吸活检确诊病情 ,有利于患者及时获得正确治疗保障其临床疗效.
作者:齐见旭;李英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分析B超检查在诊断良性前列腺增生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4月 -2014年10月收住我院的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67例 ,均行手术治疗.术前均行B超检查测量前列腺体积及尿动力学检测 ,观察前列腺体积与尿动力学相关指标的关系.并将前列腺体积与术中测量的实际前列腺体积进行比较分析.结果:B超测量前列腺体积小于30ml者 ,其尿动力学检查指标均显著优于体积大于30ml者(P<0 .05).术前B超测量的前列腺长、宽、厚度指标与术中实际测量值均无显著差异(P>0 .05).结论:B超检查操作简便 ,可对良性前列腺增生进行明确诊断 ,并可对患者病情程度进行评估.
作者:叶嘉明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对肝脏炎性假瘤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具备造影条件的Philips IU22彩超诊断仪 ,观察肝脏炎性假瘤的造影增强模式.结果:肝脏炎性假瘤的超声造影模式呈现快进快退的特点.结论:肝脏炎性假瘤的超声造影模式类似于肝细胞癌等恶性肿瘤 ,须结合临床 ,综合分析 ,做出准确的诊断.
作者:刘百敬;刘胜明;张长军;陈素贤;潘锦芳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对CT诊断肺癌的临床价值进行评价分析 ,为今后的临床诊断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抽取2013年1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临床病理确诊为肺癌的患者50例 ,对其分别进行C T常规剂量扫描和低剂量扫描 ,而后对这两种扫描方法的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对比发现 ,低剂量与常规剂量比较 ,对病灶的显示无明显差异 ,然而低剂量扫描的图像噪声相对较大 ,并未对诊断产生影响 ;低剂量扫描权重C T 剂量指数为(1 .5 ± 0.3)mGy ,常规剂量扫描为(7 .2 ± 1 .3)mGy ,两种方法存在明显差异(P<0 .05);低剂量扫描的大有效辐射剂量较常规剂量明显降低(P<0 .05).结论:在肺癌的诊断中 ,CT诊断效果显著 ,低剂量扫描可以在不影响图像质量和诊断的前提下降低辐射剂量 ,安全性更高 ,值得关注.
作者:刘国昌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通过总结中药调配过程中发生差错的原因以引起各位临床医生及中药工作者重视中药调剂工作.方法:通过归纳、举例以及药房工作的经验教训总结中药调剂工作发生差错的原因.结果:如果不认真调配中药处方会延误病情甚至危及生命.结论:临床医师和药房工作者必须相互配合、相互合作 ,只有这样才能使中药饮片更好地发挥疗效.
作者:王明喜 刊期: 2016年第01期
建立理想的动物模型是药物作用机理和临床应用研究的重要内容 ,本文通过对相关文献资料的总结 ,旨从化学诱导法、机械刺激法和电刺激法三方面综述心律失常建模方法与应用研究.
作者:陈瑞晗;方永煌;曹静桦;黄国杰;梁燕玲;董艳芬 刊期: 2016年第01期
慢性心衰(CHF)是心血管疾病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 ,是现代医学治疗中难攻克的医疗难题 ,其每年的医疗支出费用在全球范围内均占据着极大比例.CHF患者诊治的同时予以系统的管理可显著提高生活质量 ,降低社会及家庭的医疗开支.近年来CHF的疾病管理已取得了一定进展 ,但以中医理念的特色管理模式目前国内也只是进行了探索性地实践 ,本研究对中西医结合治疗和管理CHF疾病的必要性和国内外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刘斌 刊期: 2016年第01期
概述医护同步责任管理模式 ,阐述我国护理管理模式现状、医护同步责任管理模式的起源与发展、在我国临床管理中的应用 ,为探讨具有中国特色的护理管理模式提供参考.
作者:覃美凤;潘春秋;韦彩捌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究连贯性护理健康教育在慢性宫颈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8例慢性宫颈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44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 ,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护理基础上实施连贯性护理健康教育.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对慢性宫颈炎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健康知识问卷的合格率为88 .64% ,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为93 .18% ;对照组的相应值分别为63 .64% 、77 .27% .观察组对疾病知识掌握的合格率和满意度均比对照组高 ,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对慢性宫颈炎患者实施连贯性护理健康教育能提高其对疾病的认识和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闫会贤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了解深圳市某街道儿童B型流感嗜血杆菌(H ib )疫苗接种现状.方法:对深圳市《中国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中登记在册的深圳市某街道2010-2013年出生的儿童接种信息 ,运用SPSS18 .0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和卡方检验 ,描述H ib疫苗接种特征.结果:深圳市某街道出生年份为2010 -2013年登记在册的儿童共计28 295人 ,H ib疫苗接种率71 .9% .在已接种 H ib疫苗儿童中 ,接种1剂、2剂、3剂和4剂 H ib疫苗儿童所占比例21% 、22% 、27% 和30% .本市儿童 H ib疫苗接种率高于外来儿童 H ib疫苗接种率(χ2 =1 487 .68 ,P<0 .05 );不同年份出生儿童H ib疫苗接种率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 =220 .70 ,P<0 .05 ).结论:深圳市某街道2010-2013年出生儿童 H ib疫苗接种覆盖率较高 ,全程免疫的比例低 ,且及时接种率低.需加强适龄儿童 H ib疫苗接种宣传 ,提高全程免疫的比例和及时接种率.
作者:李雪仪;赖红;刘德坚;陈刘梅;刘瑾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开展社区健康教育对慢性病患者病情控制的影响 ,探索护理专业社区 -家庭护理实践的人才培养模式.方法:选取糖尿病患者68人 ,护理专业学生30名 ,在教师指导下 ,深入社区及家庭 ,对糖尿病患者实施为期8个月的健康教育.通过患者糖尿病知识、技能与行为问卷 ,糖尿病病情控制指标检测 ,评价健康教育的效果.结果:健康教育前、后患者的糖尿病基本知识、技能及行为问卷及格率分别为39 .7% 和63 .2% (χ2 =7. 535 9 ,P=0 .006 ) ,病情控制指标总达标率分别为32 .4% 和50 .0% (χ2 =4 .731 4 ,P=0 .037 )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职护生的社区健康教育有助于社区慢性病的控制 ,有利于护生职业素养的培养 ,社区 -家庭护理实践不失为一较好的高职护理人才培养模式.
作者:刘笑梦;张彦芳;孙建勋;王冬晓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脑出血并发消化道出血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1 -12月收治的40例脑出血并发消化道出血患者 ,随机分为两组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 ,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护理干预措施.记录两组成功止血所需时间、住院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满意度 ,将所得资料经专业统计学检验后获得结论.结果:研究组成功止血所需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 ,而其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则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 ,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 .05).结论:对脑出血并发消化道出血患者给予常规护理与护理干预相结合的综合性护理措施有利于提高其临床护理效果 ,保障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
作者:吕文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全科医师通过对COPD患者实施社区管理 ,旨在探讨如何更好地做好COPD的防治工作.方法:随机选取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江口街道社区辖区内确诊COPD患者40例 ,对COPD患者实施社区管理 ,并对实施社区管理前、后 ,患者的治疗情况以及生活质量进行比较.结果:全科医师实施COPD社区管理前后 ,COPD患者的急性发作次数及住院天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症状得分、活动得分、心理影响和总得分等方面和实施前相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全科医师通过对COPD患者实施社区管理 ,可显著改善患者病情 ,减少住院天数 ,还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值得推广.
作者:喻林红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对缓解突发性耳聋伴耳鸣患者的情绪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3月 -2014年8月接诊的60例突发性耳聋伴耳鸣患者进行分析 ,用投掷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方法治疗 ,观察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治疗 ,对两组患者的治疗进行记录和分析.结果:观察组突发性耳聋伴耳鸣患者治疗后焦虑值为(46 .17 ± 5 .23 )分 ,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后的(54 .57 ± 5 .82 )分 ,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t=5 .880 0 ,P=0 .000 0 ).结论:综合护理对缓解突发性耳聋伴耳鸣患者的情绪具有良好效果 ,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焦虑情绪 ,促进患者恢复 ,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武慧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12月-2015年3月在我院住院的90例老年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口服氯吡格雷片联合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2周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血压、心率、发作次数及氧分压等变化.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 .78% ,观察组为93 .33% ,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 .05 ).两组治疗前血压、心率、发作次数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治疗后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PaO2 高于对照组 ,PaCO2 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改善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临床症状 ,平稳血压 ,降低心率和发作次数.
作者:杨丽 刊期: 2016年第01期
我科从2011年5月开始规范临床教学管理制度 ,建立教学档案 ,带教老师竞聘上岗 ,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 ,注重教学质量评价 ,持续改进教学方法 ,经过4年的实践与完善 ,逐渐提高了教学质量.
作者:杨鑫;杜芬静 刊期: 2016年第01期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医院培养高素质临床医学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促进住院医师尽快实现从医学生向临床医生的转变 ,在住院医师培训中 ,将以授课为基础的教学法(LBL )、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BL )、案例教学法(CBL )、以循证为基础的教学法 (EBL )等多种教学模式综合应用于影像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不同阶段 ,以便激发住院医师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训练临床基本技能 ,提高住院医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住院医师的影像诊断思维能力.
作者:丁爽;王静;米日古丽·沙依提;刘文亚 刊期: 2016年第01期
随着消化内镜的普及 ,内镜医师人数逐渐增多 ,内镜培训成为临床教育研究的热点 ,虚拟现实内镜模拟器培训较传统培训方式有很大优势 ,探索佳的虚拟现实内镜模拟器培训模式 ,为培养技术过硬的内镜医师打下基础.
作者:何池义;胡为超 刊期: 2016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