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人人健康杂志

人人健康杂志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山西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山西医药卫生传媒集团
  • 国际刊号:1004-597X
  • 国内刊号:14-1033/R
  • 影响因子:
  • 创刊:1982
  • 周期:半月刊
  • 发行:山西
  • 语言:中文
  • 邮发:22-29
  • 全年订价:408.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 预防医学与卫生学
人人健康杂志   2011年21期文献
  • 解密左右性欲的十大因素

    性欲是人之大欲,但每个人性欲的强弱程度都不同.美、英医学专家通过长期调查、研究,认为下列十种因素对人的性欲影响大.1.遗传因素性欲的强弱可能是受遗传因素的影响.

    作者:梁建华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夫妻“保鲜”:提高“性趣度”

    性本是一种美妙的享受.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许多夫妻倍感身心疲惫,甚至年轻的夫妻在新婚燕尔就开始觉得了无“性趣”.对于相当一部分家庭来说,性已在不知不觉中变成“快餐”:不在于享用过程,只在乎事实结果.心理治疗师认为,许多人正在为自己或爱人的性欲减退找借口:工作压力、生活琐事……人们宁愿归咎于外界因素也不愿承认自身内心对伴侣性趣度的减退.

    作者:陈学敏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少夸孩子「你真棒」

    宁宁的妈妈平日里总对五岁的儿子赞不绝口,孩子做一点儿不起眼的事,妈妈就说:“儿子你真棒!”一天晚上,宁宁玩得高兴时把喝水的杯子扔到地上,水洒了一地.妈妈说:“这孩子越大越不像样了,随便扔杯子,捡起来!”宁宁坚决不理睬妈妈的指令,妈妈很生气,把宁宁拎到卧室去反省.过了会儿,妈妈来找宁宁,跟他讲道理,宁宁也表示自己错了,妈妈还是让他把杯子捡起来,宁宁这时撅着嘴小声求妈妈:“那你夸夸我,说我真棒,真是个好孩子.”妈妈说:“明明是你自己犯了错误,让我怎么夸你真棒?!”宁宁表情急转,大哭起来,妈妈又赶紧哄他说:“你是我的好儿子,你很棒……”

    作者:周玲玲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别怕老,老了还有五大优势

    人们往往认为,步人老年后,方方面面都大不如从前.但近日,美国权威专家总结出的“步入老年5大优势”,令广大老年人备受鼓舞.老年人更快乐.57岁的美国加州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斯坦福长寿研究中心主任劳拉·卡斯藤森说,大多数性格乖戾的老年人年轻时脾气就不好,但衰老并不会将快乐之人变成整天闷闷不乐的人.研究表明,在步入老年的过程中,人们在情绪上变得更加稳定,更加知足.

    作者:杨保国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怎样说话爸妈爱听

    父母的年纪越来越大,我们做小辈的又常年不在身边,好不容易见一面,不是没话说,就是说不到一起,请问在交流方面我们应该怎样做?米女士态度上充分尊敬.面对父母时,一定要心怀敬畏,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和权威.可以把遇到的问题向他们请教,或者放低姿态、主动找他们商量.这样做不仅会让我们自己受益,父母也会非常有成就感.

    作者:周小丽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烧伤急救你会吗?

    烧伤救治早一个环节就是现场急救,原则上:迅速脱离致伤源,立即冷疗,就近急救和分类转送专科医院.从医院收治烧伤患者来看,早期处理得当并不多,甚至还有错误处理,导致延误治疗时机,增加治疗难度.目前开展全民烧伤急救知识宣传教育,提高现场救治意识和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作者:田晋洪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胃癌的早期诊断

    我国是胃癌高发国家,每年大约有17万人死于胃癌,占全部肿瘤死亡人数的23%,居恶性肿瘤死亡率之首.胃癌术后生存期长短与胃癌分期密切相关,早期胃癌治疗后5年生存率大于90%,总体复发率为1.5%~13.7%;而进展期胃癌术后5年生存率仅30%~ 40%,总体复发率高达50%~ 70%.因此,早期诊断是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

    作者:刘变英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谈痛风的防治

    高尿酸血症可引发痛风痛风在中国发病率越来越高,发病的前提是高尿酸血症.表现为突然的关节红肿热痛,病人感觉非常难受,甚至疼到不能穿袜子,不能用手摸,这是痛风让病人感到恐怖和可怕之处.

    作者:张学武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常见疾病的康复训练

    冠心病体育锻炼是冠心病综合治疗的组成部分,有助于减少心肌梗塞的发生和死亡率.据调查,16分钟跑3000米或26分钟跑5000米,可使血中的胆固醇降低350毫克/1升.还可配合太极拳、气功等,心率要控制在130次/分左右.

    作者:林枫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如何预防五种常见眼病

    多补维C防白内障白内障主要是因为衰老引起的晶体代谢异常.白内障引起的视力下降是无痛、渐进的,特别是有近视或远视的老人,原来戴着合适的眼镜突然变得不清楚了,也可能是白内障.白内障患者大多缺乏维生素C.想要预防,多吃葡萄、西瓜、猕猴桃等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水果效果佳.

    作者:迟小玲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无缘无故就流泪怎么办

    不少老人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会流泪,而且眼睛常常有点红.由于不痛不痒,并未得到家人的重视,老人们自己也不太当回事.但很多时候,老人爱流泪,是一种病态的反应,需要警惕某些眼部疾病.

    作者: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通过晨勃判断身体状况

    清晨醒来,看到自己的下面“硬起来”,一些男人都会心中窃喜,认为这是性能力强的表现.相反,如果早晨没有勃起,可能又会担心自己“不行了”.那么,对男人来说,晨勃究竟意味着什么?它能否成为男人自我判断性能力的重要标准?

    作者: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健康男人一天的“水计划”

    7:00——起床1大杯白开水水绝不等于咖啡、碳酸饮料或者果汁,因为据有关研究称,这几种饮料中所含的咖啡因、糖等大大抵消了水的益处,使他们导致不可避免地高频率如厕、引发身体缺水.

    作者:毛晓丹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六种男性职业容易导致不育

    如今,不孕不育在我国已经成为“通病”.近20年来,我国不育人群就增加了两倍,其中无精、少精、弱精、死精等状况明显增多.与三四十年前相比,男性每毫升精液所含精子数量从1亿个左右降至目前的1000万到4000万个.

    作者:非凡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常见的妇科疾病——宫颈糜烂

    宫颈糜烂是常见的一种妇科疾病,由于炎症分泌物的刺激,颈管外口粘膜的鳞状上皮细胞脱落,被增生的柱状上皮所覆盖,其表面颜色鲜红,光滑或高低不平.宫颈糜烂大多由分娩、流产、产褥期感染或手术操作及性生活损伤宫颈,病原体侵入而引起感染导致.

    作者:贾建溢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你是否患上了妇科病

    如何自测尿道炎尿道炎是常见的妇科病之一,尿道炎分为淋菌性尿道炎和非淋菌性尿道炎.淋菌性尿道炎常发生尿频、尿急、尿痛、阴道分泌物异常或增多、外阴刺痒及烧灼感,偶有下腹及腰痛、月经不规则.非淋菌病尿道炎由多种病原体引起,除有尿道炎症外,还常有宫颈炎等生殖道炎症发生.

    作者:小洁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化疗次数越多并非效果越好

    很多肿瘤病人或家属都会问这样的问题,“我们的病要化疗多长时间?”“能不能多做几次化疗?”在一些非肿瘤专科医院,确实存在着化疗方案选择不准、化疗时间长短不一的现象.结果是错过了治疗良机,浪费了大量金钱还增加了患者的痛苦.

    作者:郭小云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中老年人常腰痛或因肾癌

    自古腰肾不分家,腰疼是很多肾病的表现症状之一.肾炎、肾结石病人通常都会腰疼,但可能很少有人知道,腰疼也是肾癌的一大信号.专家认为腰部疼痛、血尿、腹部肿块,都可能是肾癌的信号.但由于肾脏位于后腹腔、空间大,不容易被发现肿瘤,因此一旦出现以上症状,要尽快做进一步检查.

    作者:小余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外伤难愈合,或是皮肤癌作怪

    皮肤癌离我们并不遥远.当你感觉皮肤总是瘙痒,抓破了伤口总不爱愈合,愈合后又很快裂开,整个过程反反复复,这可能就是基底细胞癌的征兆.

    作者:刘心雨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胰腺癌患者如何保证膳食营养

    早期胰腺癌的病人可有上消化道系统疾病的症状,如何保证膳食的营养,成为患者关心的问题.胰腺癌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是恶性肿瘤中常见的,多发生于胰头部.腹痛及无痛性黄疸为胰头癌的常见症状.糖尿病患者长期大量吸烟,高脂肪高动物蛋白饮食者,发病率相对增高.早期胰腺癌的病人可有上消化道系统疾病的症状,如恶心、厌油、脂肪泻等不消化的症状,吃高脂肪和高蛋白饮食时,症状加重.当未诊断为胰腺癌并有上述症状时,应提高警惕,及早治疗.

    作者:李小青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9大疾病易遗传

    疾病对人类健康的威胁时时存在,遗传疾病对人的危害也非常大,那哪些病易遗传呢?耳朵发炎如果父母长期耳朵发炎,遗传给孩子的可能性为60%~70%.因为父母很有可能遗传给孩子脸型或者耳咽管的结构,因此得到这种遗传基因的孩子更容易患中耳炎.

    作者:张小庭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你喝的水健康吗

    2011年10月23日,在山西电力大厦举办的“美商尚赫公司水与健康财富论坛”特邀山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领导田若涛、尚赫公司于海龙副总就如何饮用安全的水向广大市民做了详细讲解.

    作者:霍哲楠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马蜂蜇人可致死小心别惹了“马蜂窝”

    马蜂,这个原本看上去不起眼的昆虫,如今却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烦恼.夏秋两季,适合马蜂筑巢繁殖,马蜂活动频繁,四处“扎根落户”,给群众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不安全因素.不仅在农村,随着近些年城市绿化越来越多,树木茂盛,马蜂自然不愁吃喝,除了在树上,马蜂也悄悄的把家安在了居民小区里,随即出现的马蜂扰民、蜇人、伤人事件层出不穷.马蜂蜇人致死事件频发马蜂可不是好惹的,其中也不缺乏一些人头蜂、虎头蜂等剧毒蜂种.在我国分布广,数量多,在城市、乡村、野外均可见到.马蜂体瘦长,有较光滑坚硬的外壳,上颚发达,触角呈丝状,腹部呈纺锤状,末端有螫针,蜇人时能排出毒液,用以自卫.由于马蜂报复性强,毒液含有神经性或血液性毒素,可以致人、畜死亡.

    作者:石成长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中成药也有副作用,滥用“伤不起”

    近年来,对于滥用抗菌药的危害,媒体给予了很大关注,广大市民们也都意识到了抗菌药的副作用和危害性,医生也在很多时候使用中成药来代替抗菌药.在我们身边,感冒了吃银翘解毒丸,发热时泡小柴胡冲剂,喉咙痛了吃牛黄解毒片……的情况大有人在.中医药专家指出,现在不少人知道吃多了抗生素伤身,于是对中成药青睐有加,虽然中成药的滥用和危害程度没有抗生素那么严重,但人们在认识和使用中确实存在不少误区.比如,很多人都认为中成药无副作用,安全,甚至能“有病治病,无病健身”.基于这种认识,不少人爱到药店买些中成药来“自冶”疾病.

    作者:成长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让您的孩子不再哭闹

    哭似乎是每个小孩子的天性,当父母没有满足他们的要求时,会以哭来抗议,不高兴了,也会哭,遇到自己办不了的事情还是哭,很多新妈妈碰到宝宝哭闹,会措手不及,这时,应做些什么呢?

    作者:李然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儿童补钙有讲究

    补钙一直是个热门话题,很多年轻妈妈因为担心孩子缺钙而影响其健康成长,但却在补钙过程中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本期,特结合几个典型事例,帮助大家进一步了解该如何给孩子科学补钙.

    作者:菲菲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小儿尿路感染也可致发热

    小儿出现尿路感染,也会发热.—般家长常在不知病因的情况下,当成普通感冒治疗,给孩子用退烧药.然而,炎症不消,退热就无效,可能造成孩子连续数日发热,耽误治疗,甚至引起其他并发症.

    作者: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牙齿整形的四大误区

    如今,越来越多的家长明白孩子在12岁左右处于骨骼发育期,适合进行牙齿矫正的治疗.找对了佳治疗时间,是不是也找对了好的治疗方法呢?在牙齿矫正方面,有没有认识上的误区呢?赶快听听整形专家怎么说吧!

    作者:严丽丽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身体各器官钟爱的食物

    大脑:圆白菜西兰花、菜花、圆白菜等十字花科蔬菜中都含有“乙酰胆碱”,可健脑,促进记忆.研究表明,每天吃两种甘蓝类蔬菜,如圆白菜,认知功能的下降速度可减慢40%.圆白菜生吃效果好,可用来凉拌、做沙拉.即使做熟,也不宜加热过久,以免有效成分被破坏.

    作者: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教你自制滋补养生汤

    汤,是人们所吃的各种食物中富营养、易消化的品种之一.一般是指以水为传热介质,对各种烹饪原料经过煮、熬、炖、氽、蒸等加工工艺烹调而成的饮品.不仅味道鲜美可口,且因为营养成分多半已溶于水中,故极易吸收.

    作者:刘伟平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今年冬季巧养生

    冬季生活起居1、温水刷牙人的牙齿在35~36.5摄氏度的口腔温度下能进行正常的新陈代谢.若经常给牙齿以骤冷骤热的刺激,长久会引起牙髓出血和痉挛,甚至导致牙周炎、牙龈炎等病症.因此用35摄氏度左右的温水含漱,有利牙齿健康,还利于清除齿缝内的食物残渣和细菌,达到护牙洁齿、减少口腔疾病的目的.

    作者:霍哲楠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当心“小卒中”大问题

    脑卒中,俗称中风,在临床上可分为有症状性卒中和无症状性卒中两类.无症状性卒中也被称为“小卒中”、“轻卒中”,是卒中的常见类型,其发病率是有症状性卒中的5倍.“小卒中”往往是真正卒中侵袭前的后一次警报,但由于多为一过性症状,容易被忽视,终导致危险发生.

    作者:李然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打破糖尿病五大“迷思”

    11月14日是联合国糖尿病日,今年糖尿病日的主题是“应对糖尿病,立即行动!”.有媒体报道称,目前我国糖尿病患者已达7000万人,处于糖尿病前期人群占总人口比例达15%,这意味着我国高血糖者的比例达四分之一.10多年前,我国糖尿病患者的年龄多数在50岁左右,但近几年新诊断的患者年龄大多在30至35岁左右,发病年龄明显提前.那么,糖尿病有什么征兆?人们对糖尿病的理解又有哪些误区呢?

    作者:刘凯璇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找准穴位,赶走常见病

    我们常说按摩,那么按摩的真实作用是什么呢?想要根除身上的疾病,我们需要采取怎样的按摩方法?种种问题,本期将为您一一揭晓.头痛头痛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之一,通常是指头颅上半部,包括眉弓、耳轮上缘和枕外隆突连线以上部位的疼痛.头痛的原因繁多,其中有些是严重的致命疾患,但病因诊断常比较困难.

    作者:杨红萍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医生的血不能白流

    9月15日,北京同仁医院发生一起令人震惊的血案.耳鼻咽喉科主任徐文被一名患者连砍十多刀,身负重伤.日前,卫生部发表声明,强烈谴责伤害医务人员的暴力犯罪行为.淋漓的鲜血,喷溅着圣洁的白衣,令人不寒而栗!作为一名以救死扶伤为天职的医生,没有倒在山崩地裂中,没有倒在枪林弹雨里,却倒在自己亲手救治的患者刀下.其伤何深,其痛何如!这是文明社会的“返祖”、法治国家的耻辱.如果医生人人自危,今后谁还愿意学医?

    作者:白剑峰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年轻人要摘掉高血压的“帽子”

    高血压对于老年人而言并不陌生,对于年轻人而言似乎言之过早,然而专家介绍,日常门诊中,45岁以下因高血压而来就诊的患者比比皆是,这还不包括那些无症状而忽略了自己有高血压的年轻患者.只不过,老人发现得了高血压这一辈子都离不开药了,而年轻人却不一定需要.

    作者:付清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如何将健身变成习惯

    人类的想法和感觉会支持你采取行动,而你的行动会转化为各种步骤,各种步骤结合起来则变成一个行为,不断重复的行为,就成为生活方式.因此,生活方式应该起源于一个个小小的选择.

    作者: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长走健身的要领

    长走是一种很好的健身方式,安全简单,但是长走健身的要领确很难掌握.强度小,达不到健身效果,强度大,会产生副作用,长走健身应该掌握怎样的度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

    作者:飘然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屠呦呦:第一个获得拉斯克医学奖的中国女科学家

    历史钩沉:绝密的“523”项目1967年5月,为了研发抗击疟疾的药物,中国启动了一项名为“523项目”的秘密军事科研任务.有来自全国60多个单位的500名科研人员参加,屠呦呦就是其中的一员.作为全球流行的重大传染病之一,疟疾在数千年的人类历史中一直是一片挥之不去的阴影.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数据显示,目前占世界人口一半的大约33亿人处于罹患疟疾的危险之中,每年约发生2 5亿起疟疾病例和近100万例死亡.当疟疾的致病原虫以蚊子为媒介进入血液之后,它不仅会引起发烧、头痛和呕吐,而且会通过中断体内关键器官的血液供应,很快威胁到患者的生命.

    作者: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患者就诊应该怎样配合医生

    患者和医生的共同敌人是病魔,那么患者在就诊过程中应该怎么做、怎样配合医生呢?告诉医生你的主要病痛是什么一般疾病都有主要的表现,例如:发烧伴嗓子痛一天;头痛、头晕一周;用一句明确的话告诉医生你的主要痛苦,然后再诉说你本次发病的诱因、不舒服的表现,以及时间和程度等现病史,这样医生会很快了解你的主要问题,进入对你提供的情况进行分析、诊断的思维状态.

    作者:张建强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抽筋20年都是血管瘤惹的祸

    很多人都有过抽筋的经历,可是20年来频繁抽筋,就让人觉得有点奇怪了.一男子从两岁开始就经常抽筋,给他的生活带来诸多尴尬.近日,他就诊后发现耳边的一颗痣是导致自己频繁抽筋的罪魁祸首.

    作者:成长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看图识病

    胆石症是指胆道系统(包括胆囊与胆道)的任何部位发生结石的疾病.按结石的成分,可分为胆红素结石、胆固醇结石和混合结石三大类.结石形成的原因是因为胆道感染后,坏死黏膜脱落和细菌等集合成核心,或是已死的蛔虫或蛔虫卵作为核心,促使胆固醇和胆红素沉积形成;或是胆固醇或胆红素代谢障碍,在血液中浓度增加形成结或自主神经紊乱,使胆汁不易排出,浓缩后沉积形成结石.

    作者: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上班族健康保卫战

    过劳,你有过吗?30岁的周先生是一家上市外企的总裁助理,由于工作繁重、老板要求高,工作压力非常大,经常处于超负荷工作的状态.近一个月来,因为负责一个大项目,周先生一直处于心身疲惫状态,偶尔有空与亲友交流,透露出“很累、很疲惫”、“很想睡觉”、“坚持不下去了”等言语.工作中,周先生还经常出现胸口一阵阵发紧的感觉,但挺挺就过去了,也没有时间去医院.一天,周先生坚持加班到凌晨3点,回到家后一头倒在床上睡去.上午十点多钟,周先生的家人看他还没有起床就去查看,结果发现儿子早已没有气息了.

    作者:《人人健康》编辑部 刊期: 2011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