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观察玻璃纤维桩树脂核和金属铸造桩核修复严重缺损后牙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临床口内经完善根管治疗且单个牙体缺损严重需做桩核冠修复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纤维桩治疗组患者50例,金属铸造桩治疗组患者50例,纤维桩患者行氧化锆全瓷冠修复,金属铸造桩患者行钴铬合金烤瓷冠修复,于修复后12个月、24个月后复诊,观察牙周组织、冠边缘密合度、冠松动度及X线片情况.结果 50例纤维桩氧化锆全瓷冠修复患者3例出现冠边缘不密合、松动1度.50例钴铬合金桩核冠修复患者4例出现牙龈缘变色,牙龈炎症,1例患者冠松动2度,1例患者根折.结论 纤维桩核修复严重缺损后牙效果较金属铸造桩核修复效果好,牙齿根折率低、龈缘无染色,冠密合度高,具有较高的成功率.
作者:马玉龙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小剂量轻比重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在老年下肢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4月至2014年5月80例下肢骨折老年住院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方法,观察组采用小剂量轻比重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药物使用剂量、麻醉阻滞起效时间及麻醉阻滞完善时间.结果 观察组药剂使用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麻醉阻滞起效时间和完善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剂量轻比重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在老年下肢骨折手术中的临床效果较好,具有止痛迅速、药剂量使用少的优点,是一种安全性高、效果良好的麻醉方法,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范咏梅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小剂量美罗华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我院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ITP患者16例,均接受过正规糖皮质激素、静脉丙种球蛋白、达那唑,环孢素等治疗,效果差.遂给予小剂量美罗华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16例患者中14例完成小剂量美罗华治疗疗程,其中CR3例,PR5例,MR4例,NR2例.总反应率(12/14)85.7%,CR率(3/14)21.4%.2周内反应2例,2~6周反应9例,6周以上反应3例.结论 小剂量美罗华治疗ITP有效,总体反应率高,毒副作用较小,能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作者:徐长荣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小儿捏脊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住院0~3岁积滞患儿80例为研究对象,依入院奇偶数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奇数为治疗组,偶数为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均给相同的西药治疗和常规护理,治疗组辅助捏脊疗法,以非参数法分析,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秩均值50.51,而对照组秩均值30.4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示治疗组疗效优与对照组.结论 捏脊辅助治疗婴幼儿积滞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殷婷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前葡萄膜炎继发急性闭角型青光眼(ACG)前房穿刺联合瞳孔成形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40例(42只眼)前葡萄膜炎继发ACG早期行前房穿刺联合瞳孔成形术治疗,分析术后不同时间段瞳孔阻滞程度、前房反应、眼压变化及术后不良反应.结果 42只眼术后1、24 h及1周复查时均未再发生瞳孔阻滞,前房反应在术后1h与术前比无明显改善,在术后24 h到1周内逐渐减轻;眼压在术后1h迅速下降到正常值以下,术后24 h复查,26只眼<21 mmHg,16只眼21~30 mmHg,眼压复升率为38%,局部及全身应用降眼压药物治疗后眼压可控制在正常范围;术后1周复查眼压,34只眼< 21 mmHg,8只眼21~35mmHg,药物控制不良,炎症进入静止期后行滤过手术治疗.术后并发症无晶状体损伤,1只眼前房内少量出血,1周内全部吸收.结论 前房穿刺联合瞳孔成形术是治疗前葡萄膜炎继发ACG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可迅速降低眼压,促进炎症吸收、为其他手术创造条件.
作者:乔俊丽;何晓光;孙励;马茹来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胃癌的相关性.方法 经电子胃镜和活组织病理检查确诊为胃癌患者150例作为实验组和150例年龄、性别相匹配的慢性胃炎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进行HP检测.150例胃癌实验组分早期、进展期胃癌和贲门部、非贲门部胃癌.结果 胃癌组HP感染率显著高于慢性胃炎组(P<0.05),实验组中早期胃癌组HP感染率显著高于慢性胃炎组(P<0.05),进展期胃癌组HP感染率与慢性胃炎组无统计学差异,实验组中非贲门部癌组HP感染率显著高于慢性胃炎组(P<0.05),贲门部癌组HP感染率与慢性胃炎组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HP感染与胃癌的发生有一定的相关性,尤其在早期胃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且与胃癌的发生部位有相关性.
作者:康利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 总结慢性硬膜下血肿手术的疗效并探讨其治疗方法.方法 对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采用钻单孔引流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46例病例进行回顾总结.结果 45例患者术后不良症状基本消失,复查CT除1例复发以外均逐步缩小并吸收.结论 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年龄均偏高,大多有头部外伤史.钻孔引流是其治疗的首选方法.
作者:王震 刊期: 2015年第09期
胆汁淤积性肝病以黄疸持续时间长、住院费用高、预后差为特征,少数患者因长期淤胆可转化为肝硬化或重型肝炎.加强对此类疾病的临床治疗研究对于提升患者生存质量、指导临床医师用药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为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常规保肝治疗效果差,加用糖皮质激素而取得满意疗效的52例胆汁淤积性肝病患者,现报道如下.
作者:乔英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经阴道彩超与经腹部彩超两种诊断方式在流产后宫内残留诊断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收治的150例行清宫术并经证实宫内残留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行经阴道彩超检查,对照组行经腹部彩超检查,比较两组患者的诊断结果.结果 经诊断后,观察组诊断率为94.67%(71/75),对照组诊断率为80%(60/75),两组患者诊断率相比,具有明显的差异性(P<0.05).结论 针对流产后宫内残留患者采用腹部彩超检查是一种较为有效的诊断方式,但经阴道彩超检查能显著提升流产后宫内残留的诊断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李艳芬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 对翼状胬肉切除联合球结膜瓣移植术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方法 收集2013年2月至2014年10月在我院就诊的56例(68眼)翼状胬肉患者,全部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球结膜瓣移植术;术后1个月对患眼视力、角膜散光度等指标进行复查并加强术后随访,评价手术方法及疗效.结果 所有患眼经手术治疗后,散光度不同程度下降,视力提升明显,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本组治愈率97.05%,经术后6~12个月随访观察,共2例复发,复发率2.94%,无睑球粘连、高眼压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显微镜下翼状胬肉切除联合球结膜瓣移植术操作简单,术后恢复快,复发率低,是治疗翼状胬肉的有效方法.
作者:刘智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他汀类药物在慢性心力衰竭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接受治疗的108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54人,对照组患者给予标准治疗,试验组患者在标准治疗基础上给予他汀类药物,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试验组患者治疗后心功能Ⅱ级28例,Ⅲ级18例,Ⅳ级8例,左心室射血分数为(39.9±5.6)%(P<0.01),对照组患者治疗后心功能Ⅱ级25例,Ⅲ级20例,Ⅳ级9例,左心室射血分数为(40.7±4.2)%(P<0.01).结论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在标准治疗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安全、有效,可显著改善患者心功能.
作者:李艳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 比较不同剂量补佳乐的雌-孕激素联合用药治疗不全流产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将2014年1至12月接诊的不全流产患者100例,随机分配为口服大剂量补佳乐雌孕激素组50例(A组)和口服小剂量补佳乐雌孕激素组50例(B组).观察两组宫腔组织物排出情况及月经恢复情况,并进行疗效评定,对未治愈者行清宫术.结果 A组治愈率96.0%,B组治愈率76.0%.均未见明显副作用发生.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大剂量补佳乐组雌-孕激素治疗不全流产优于小剂量组,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黎春梅;江雪芳;龚艳红;胡庆兰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ALA-PDT)联合微波疗法对肛管尖锐湿疣的治疗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选择肛管尖锐湿疣患者6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及对照组,两组均行ALA-PDT联合微波治疗并辅以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比较分析两组效果.结果 干预组总有效率(93.8%)高于对照组(84.4%)(x2=8.237,P<0.05);干预组复发率(9.4%)、对照组(12.5%),无显著性差异(x2=0.160,P>0.05).结论 ALA-PDT联合微波治疗肛管尖锐湿疣效果良好,加强治疗各阶段有针对性护理措施,有助于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疗效.
作者:庞晓刚;王红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品管圈结合临床护理路径在腰椎退行性变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90例腰椎退行性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予以传统护理,观察组由品管圈小组结合临床护理路径实施规范化的护理及康复指导,对比两组患者术前、出院时及出院3月后的ODI评分,并在出院时做护理满意度调查.结果 观察组满意度为95.56%,对照组为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护理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ODI评分情况在手术前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及出院3个月后ODI评分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术后恢复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 以品管圈的形式对腰椎退行性变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可以促进患者术后恢复并提高其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李莉;王妙珍;冀云涛;高丽霞;杜娟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了解腹型过敏性紫癜患儿具体临床护理干预措施以及对患儿临床影响.方法 纳入本院2012年2月至2014年8月收治腹型过敏性紫癜100例患儿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儿50例,接受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患儿50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针对腹型过敏性紫癜的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患儿急腹症出现次数、紫癜复发次数、紫癜持续时间、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患儿急腹症出现次数、紫癜复发次数、紫癜持续时间、住院时间,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型过敏性紫癜属于儿科临床常见疾病,对患儿身体健康以及以后成长均会造成严重影响,在及时对症治疗基础上联合针对性护理干预能够更好保障治疗效果及身体健康,值得临床普及推广.
作者:哈斯塔娜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亲情护理干预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7月至2015年4月我院住院的82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家属的满意度及患者清醒率.结果 实验组患者家属对其护理方式的满意率(x2=5.655,P=0.017)及患者的清醒率(x2=5.002,P=0.025)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提示亲情护理有助于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的清醒.
作者:马慧杰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82例首次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干预,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价和比较两组患者睡眠质量.结果 观察组PSQI评分显著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对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睡眠障碍具有积极的作用.
作者:姜艳丽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 总结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治疗(TRI)的护理体会,更好指导临床.方法 分析78例接受介入治疗患者进行护理的临床资料,采用术前心理疏导,做好相关术前准备,取得患者术中配合;加强术后各项护理和出院前指导.结果 78例患者手术后无桡动脉闭塞、出血、血肿、夹层等严重并发症,全部康复出院.结论 对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患者护理时,要针对术前、术中、术后,进行充分护理和密切观察,可保证手术成功,减少术后出血,及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护理质量,保证提高了手术成功率.
作者:李岩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 对心理护理干预在甲状腺围手术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评价.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90例甲状腺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焦虑状况、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 心理护理干预在甲状腺围术期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提高患者依从性与护理满意度.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均好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SAS量表分值改善情况、血压以及心率变化相比对照组更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恰当的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显著减轻甲状腺围手术期患者的紧张情绪,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有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张晓玲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人工膝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问题及护理要点.方法观察28例实施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找出其易出现的问题并积极采取相应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结果28例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切口愈合好,无1例并发症发生,均获得满意效果.结论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精心全面的围手术期护理可巩固手术效果,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术后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田晓芳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评价孕期心理护理干预对产妇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孕妇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常规建档,并给予相应的健康教育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观察比较两组产妇分娩前、分娩后的心理状况以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的SAS和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显著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孕期心理护理有利于减少产前焦虑症的发生和提高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吕梅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为血透患者切除甲状旁腺术后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 采用2013年11月至2015年5月在我院接受血透并行手术治疗的30例患者进行观察,术后给予一般性护理与饮食护理,心理护理与睡眠护理,并发症护理.结果 无1例出现术后感染症状及创口出血,低钙血症7例,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3.3%,血钙水平为(2.01±0.04)mmol/L.结论 术后护理对于血透患者并发症的预防与手术预后的改善有重要作用.
作者:欧阳红莲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人工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6月至2014年3月我院行人工关节置换术患者100例,将未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后收治入院的5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组予以常规护理服务,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服务基础上给予更为系统、全面的优质护理服务,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依从性及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质护理服务可以提高人工关节置换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及治疗依从性,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有利于患者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领月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糖尿病护理小组在糖尿病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68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普通临床护理,观察组组建糖尿病护理小组进行临床护理,自制百分调查问卷,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遵从性、血糖控制、饮食习惯、日常活动能力以及并发症认识,判断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遵从性、血糖控制、饮食习惯、日常活动能力以及并发症认识综合临床护理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护理小组不仅能够有效提升临床护理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同时对小组中护士专业水平的提升也有很大帮助.因此,糖尿病护理小组模式对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意义重大.
作者:白达古拉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 探索颈内动脉病变程度、部位、数量及斑块形态与脑梗死模式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神经内科2012年6月至2015年1月份收住伴有颈内动脉≥70%狭窄或闭塞的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狭窄组和闭塞组,颅外病变组和颅内病变组,单侧病变和双侧病变组,稳定斑块组和不稳定斑块组,比较各组间梗死模式构成比差异性.结果 共105名患者入组,颈内动脉狭窄重度狭窄患者75人(71.4%),闭塞患者30人(28.6%);颈内动脉颅外段病变患者80人(76.2%),颅内病变25人(23.8%);单侧颈动脉病变患者65人(61.9%),双侧病变患者40人(38.1%),稳定斑块患者22人(29.3%),不稳定斑块55人(70.7%).颈内动脉闭塞与狭窄患者间、颅内病变与颅外病变患者间以及稳定斑块患者与不稳定斑块患者间梗死模式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双侧颈内动脉病变与单侧病变患者间梗死模式构成比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颈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时,颈动脉病变程度及部位、病变处斑块稳定性对于脑梗死模式有着明显影响,颈动脉病变数量对于梗死模式的影响不明显.
作者:张晶晶;刘丽;董志军;白雪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麻醉深度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POCD)的影响.方法 本实验选取实际年龄大于70岁的全凭静脉麻醉患者150例,随机分为A组(BIS值范围:35~45)、B组(BIS值范围:45~55)、C组(BIS值范围:55~65),针对β-内啡肽、皮质醇等进行测定,并应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inimum 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评定POCD.结果 A组以及B组中β-内啡肽、皮质醇的血清浓度较低,MMSE评分较C组高.结论 对于非神经、非心血管手术的全凭静脉麻醉老年患者,术中BIS控制于55以下可以预防POCD的发生.
作者:铁木尔;范惟;乌云格日勒;刘霄尧;丁海涛;赵智慧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大脑中动脉和颈内动脉严重狭窄或闭塞致脑梗死模式的差异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4年9月因急性脑梗死收住我院的伴有颈内动脉或大脑中动脉≥50%狭窄或闭塞患者的临床和影像资料.依据患者脑动脉狭窄或闭塞部位分为ICA组和MCA组.比较两组间临床分型和影像分型的差异性.结果 入组132名符合标准的患者,ICA组73人,MCA组59人.MCA组腔隙性脑梗死、皮质下梗死的发生率高于ICA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52.5% VS26.0%,P=0.002;50.8% VS 19.2%,P<0.001).ICA组完全前循环梗死的发生率、NIHSS评分和区域性梗死的发生率高于MCA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分别为34.2% VS 10.2%,P=0.001;5.6±3.0 VS 3.7±1.5,P<0.05;28.8%VS5.1%,P<0.001).结论 虽然MCA和ICA病变患者引起缺血性卒中的机制相似,但是其临床及影像缺血模式有着明显差异性,加强血管损害和卒中模式相关性的理解有助于缺血性卒中急性期治疗以及二级预防.
作者:白雪;高晓梅;张亚丽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 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血清、尿脂联素浓度,并探讨脂联素与该病的关系.方法 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以及正常对照组血清、尿脂联素浓度.结果 平均血清、尿脂联素水平在SLE肾损害组为(8.22±3.78) mg/L、(36.19±25.07)μg/L,非肾损害组(3.39±1.72)mg/L、(7.61±4.72)μg/L,均高于正常对照组的(1.95±0.88) mg/L及(1.92±1.11)μg/L,且肾损害组脂联素浓度明显高于非肾损害组;平均血清、尿脂联素水平在SLE活动组为(7.75±4.13)mg/L、(29.36±25.17)μg/L,稳定组为(3.87±2.13)mg/L、(7.53±3.78)μg/L,均高于正常对照组的(1.95±0.88)mg/L、(1.92±1.11)μg/L,且血清脂联素在SLE活动组明显高于SLE稳定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由于大量研究提示脂联素是一种保护性蛋白因子,该实验结果提示脂联素浓度在SLE肾损害组及活动组明显升高,可能起到延缓疾病的进展尤其延缓狼疮性肾炎的发生.
作者:彭英兰;高锦团 刊期: 2015年第09期
胶质瘤是颅内肿瘤中常见的一种,占所有颅内肿瘤的40% ~60%,有发病率、复发率、死亡率高和治愈率低的三高一低等特点.脑胶质瘤术后复发率可达50%以上,复发后的胶质瘤恶性程度增加,侵袭力更强.随着影像学诊断技术的提高,显微技术、神经导航等神经外科技术的普及,间质内放化疗等新技术、新疗法手段的应用,使复发脑胶质瘤的诊断与治疗取得显著进步.因此,复发脑胶质瘤的早期确诊与综合治疗对其预后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本文对复发脑胶质瘤的影像诊断与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田敏;张国荣 刊期: 2015年第09期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肿瘤疾病,其在我国女性恶性肿瘤中的发生率越来越高,而且逐渐年轻化,目前因成为危害广大女性健康的大威胁而愈来愈引起人们的关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是近年来发现的能促进乳腺癌细胞增殖、存活、迁移的基因,本文就其近年来的研究进展,包括其分子结构与生物学特征、与乳腺癌的关系、乳腺癌的分子靶向治疗等方面的内容作一综述.
作者:李星 刊期: 2015年第09期
BRMS1基因是肿瘤转移抑制基因的核心成员之一.作为一种转移抑制基因,BRMS1可以降低肿瘤的转移,但对肿瘤本身的生长无影响.BRMS1基因在恢复细胞间的缝隙间隙链接、促进肿瘤细胞凋亡及抑制肿瘤血管新生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多项研究发现,BRMS1基因在多种恶性肿瘤转移中呈低表达或不表达.近年来又发现BRMS1在口腔鳞癌、鼻咽癌、喉癌等头颈部恶性肿瘤转移中呈现异常表达,并与肿瘤的发生、发展、转移及预后密切相关.BRMS1有望成为一种新的肿瘤分子标志物,将为头颈部恶性肿瘤转移的分子诊断及靶向治疗提供新的方向和手段.
作者:徐海侠;彭诗东 刊期: 2015年第09期
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HD, 简称先心病)是常见的胎儿先天性畸形,其发病率占活产婴儿的3‰~8‰[1].严重危害患儿的生命与健康.由于胎儿心脏畸形的复杂性及超声技术的局限性,使得胎儿心脏超声检查成为产前超声检查中的难点和重点[2],选择适宜孕周,应用有效筛查方法及联合多种超声技术可以有效提高胎儿先天性心脏畸形的诊断准确性.
作者:张银燕;刘国辉;刘志跃 刊期: 2015年第09期
患者,女,49岁.于2010年11月15日就诊于我院消化内科.患者发现暗红色血便2月余,2~3次每日,1月前出现头晕、心慌、乏力,近1日病情加重,解暗红色血便10余次,含凝血块.患者发病以来精神差、无皮肤黏膜出血,排尿正常.否家族史.查体:重度贫血貌,左侧脚指有一大小约3 mm×3mm的蓝紫色血管瘤,全身皮肤黏膜苍白,睑结膜苍白,全腹无压痛,无肌紧张及反跳痛,肝脾未触及.血常规:血红蛋白56 g/L,红细胞压积0.21.凝血四项未见异常.胃镜示糜烂性胃炎,小肠造影示右中下腹部肠管充盈欠缺,黏膜增粗紊乱,局部按压肠管活动良好,余小肠段未见明显异常.
作者:王志永;曹鸿飞;陈志刚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前置胎盘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对本院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112例前置胎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不同类型前置胎盘对妊娠结局和新生儿的影响,以及产前出血对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 5年间前置胎盘的发生率为3.08% (112/3 636).完全性前置胎盘在早产、产前出血、产后出血、围手术期输血、胎盘植入、胎盘粘连及子宫切除的发生率高于部分性和边缘性前置胎盘组(P<0.05).边缘性前置胎盘组新生儿的1min Apgar评分高于完全性及部分性前置胎盘组(P<0.05).产前出血组的早产、胎盘植入及胎盘粘连发生率明显高于无产前出血组(P<0.05).结论 前置胎盘是妊娠期严重的并发症,妊娠结局与前置胎盘的类型密切相关.
作者:吉向丽;陈淑荣;尚英华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急性结石性与非结石性胆囊炎的胆汁需氧菌感染及其对抗生素的敏感情况,为临床急性结石性与非结石性胆囊炎抗感染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1年9月至2015年3月我院肝胆外科送检的314例急性结石性与非结石性胆囊炎手术中采集的胆汁进行需氧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314例胆汁标本中,有135例(42.99%)检出需氧菌,共分离出139个菌株,大肠埃希菌所占比例大61.87%,其他依次为屎肠球菌为17.99%、肺炎克雷伯菌为11.51%及肠杆菌属,结石性比非结石性急性胆囊炎胆汁检出有氧菌比例低,药物敏感试验结果显示,革兰阳性菌对利奈唑胺与万古霉素为敏感;革兰阴性杆菌对亚胺培南、美洛培南为敏感.结论 对急性结石性与非结石性胆囊炎胆汁进行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可以为防止滥用抗生素以减少细菌的耐药性很有必要,临床应根据实验室的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合理选择使用抗生素.
作者:武志雄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 探究老年女性抑郁症患者应用度洛西汀进行治疗后对其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 本次研究纳入本院近年来收治年龄在60岁以上女性抑郁症患者为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度洛西汀治疗,随机抽取50例并以回顾性方法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归纳度洛西汀对患者疗效及睡眠质量影响.结果 完成治疗后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对临床疗效进行评估,治疗总有效率为92.0%;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4周与治疗后8周分别应用匹兹堡睡眠质量评分对患者进行评估,相对于治疗前,患者睡眠质量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度洛西汀不但能够显著改善老年女性抑郁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且可改善其睡眠质量,保障患者身体健康以及生活水平,具有安全高效的优点,值得临床普及推广.
作者:张玉莲;周宝卿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分析呼和浩特市儿童哮喘发病相关因素.方法 将我院儿内科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292例哮喘儿童作为调查对象,对患儿湿疹病史、过敏性鼻炎、家族哮喘或其它过敏性疾病史、吸入过敏原致敏、食入过敏原致敏、呼吸道感染等诱发原因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我市哮喘儿童中,湿疹、过敏性鼻炎、家族哮喘或其它过敏性疾病史是哮喘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过敏原暴露是常见诱发因素.结论 做好初级预防、避免过敏原接触,对于预防和控制哮喘发病极其重要.
作者:韩丽红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研究不同年龄段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患儿术前术后肝功能酶学改变,为胆总管囊肿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来院治疗的先天性胆总管胆囊患儿9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Ⅰ组患儿行根治术后肝功能指标改善程度较Ⅱ组、Ⅲ组、Ⅳ组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胆总管囊肿患儿手术前后肝功能酶学功能指标改善程度较大,肝功能恢复较快,一旦临床确诊为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无论有无临床症状及黄痘,应尽早手术治疗.
作者:陈季云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早期或晚期持续正压通气(CPAP)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在治疗中的疗效的并发症.方法 分析2009年8月至2013年8月我院58例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出生的新生儿,所有入组患儿随机分为28例早CPAP组和30例晚CPAP组.早CPAP组患儿在出生后1min给予CPAP;晚CPAP组患儿在出生后30min给予CPAP.分析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全组患者在胎龄、体重、性别、阿普伽新生儿评分等方面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全组死亡率为15.5%,在早CPAP组为14.3%,而在晚CPAP组为16.6%,两组之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在并发症方面,败血症、支气管肺发育不良、中动脉导管未闭的发生两组之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5).在治疗方面,在早CPAP组接受1、2、3次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的患儿分别为39.3%(11/28)、7.1%(2/28)和3.6%(1/28);而在晚CPAP组接受1、2、3次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的患儿分别为63.3%(19/30)、6.7%(2/30)和3.3%(1/30).在早CPAP组肺表面活性物质比晚CPAP组少,两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4).结论 早期使用CPAP是治疗NRDS的安全、有效方法,可以减少肺表面活性物质、气管插管及机械通气的使用.
作者:梅梅;孙华威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联合六味安消胶囊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疗效观察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符合罗马Ⅲ标准的肠易激综合征患者14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4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74例中,显效者41例,有效者30例,无效者3例;对照组74例中,显效者26例,有效者33例,无效者15例.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文中观察组患者采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联合六味安消胶囊较对照组治疗效果理想,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郭晋文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新生儿医院感染情况并找出新生儿医院感染相关因素,为新生儿护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12年2月至2014年8月在我院就诊的2 220例新生儿的医院感染发生情况进行分析,寻找医院感染相关因素.结果 新生儿医院感染率为5.58%,新生儿医院感染顺位前4位:呼吸道感染占35.48%、皮肤黏膜感染占25.80%、泌尿道感染占16.94%、消化道感染占12.10%和血液感染占9.68%.新生儿医院感染的相关影响因素可能是侵入性操作、出生体质量、住院时间.结论 新生儿医院感染发生率较高,加强低出生体质量儿的护理,减少侵入性操作、缩短住院时间是预防和控制新生儿医院感染的关键措施.
作者:张春杰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由于广谱抗生素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尤其是滥用,导致感染微生物的种类与数量迅速增加,其耐药率也随之上升.为了解本院病原菌的分布特点及其耐药情况,笔者收集了2 206份培养标本,对其进行了统计与分析.1 材料与方法1.1 标本来源 收集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住院患者培养标本,共2 206份.1.2 分离鉴定 查阅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按细菌学要求采集感染部位标本,根据不同标本接种相应培养基,置35℃18~ 24 h培养,次日分离菌株作鉴定和药物敏感试验,鉴定采用Vitek 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与API鉴定系统相结合,材料购于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
作者:周爱春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老年性皮肤瘙痒症的影响因素,为老年性皮肤瘙痒症的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1 435名来我院就诊的老年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明确老年性皮肤瘙痒症的相关因素.结果 本次研究老年皮肤瘙痒症患病率为17.28%,不同年龄段皮肤瘙痒症患病率不同,60~ 69岁、70~79岁、80~89岁、90~99岁老人皮肤瘙痒患病率分别为14.01%、9.76%、28.34%、29.41%.不同饮食因素中饮食油腻、辛辣和近3d食用海鲜对老年皮肤瘙痒患病具有相关性(x2=85.408,P<0.001;x2=24.319,P<0.001;x2=9.791,P<0.002).行为习惯中对老年皮肤瘙痒症有影响的因素包括吸烟(x2=7.736,P=0.005)、洗澡次数(x2=7.928,P=0.019)和内衣着装(x2=19.428,P<0.001).结论 年龄较大,老年皮肤患病率较高,且不同饮食因素、行为习惯对老年皮肤瘙痒症有影响.对老年皮肤瘙痒症的防控中要注重饮食及行为习惯的干预.
作者:苗鸿雁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体检人群体检前、体检中、体检后心理需求,根据需求改进体检服务.方法 随机抽取2014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来我院进行体检的1 000名健康体检者进行问卷调查.并各项心理需求计算百分比,调查那一项需求更急需改进.结果 结果发现体检前体检人群希望事先了解体检价格(百分比:100.0%),希望有相关专家介绍体检套餐的介绍百份比也达到了81.9%.体检中体检人群希望医护人员对客户认真负责的比例达到83.6%,希望被充分尊重的需求也达到了80.0%.体检后心理需求中希望及时拿到体检报告的比例高达100%,希望对体检报告由专家做深度解读、需要相关科室就诊者提供绿色就诊通道的比例均超过90%以上.结论 健康体检人群心理需求调查,能准确掌握健康体检人群体检前、体检中、体检后的真正需要,进而为提高体检服务质量及采取对症改善措施提供依据.
作者:王秀艳;张怡;吴汝虹;海荣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利用品管圈活动降低消毒供应中心无菌包差错率的效果,提高消毒供应中心质量.方法 由消毒供应中心护士自愿组成一个品管圈,定期举行会议和活动.主动提出、讨论并尝试解决与改善影响工作成效的各种问题.结果 实施品管圈活动后,消毒供应中心工作质量显著提升,无菌包差错率由实施前的0.19%大幅度下降到实施后的0.017%,实施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菌包管理目标达成率高达92%.结论 品管圈提高了护士的整体素质,完善了管理与监控工作,提升了服务质量.
作者:杜致燕 刊期: 2015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