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实验诊断学杂志

中国实验诊断学杂志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 国际刊号:1007-4287
  • 国内刊号:22-1257/R
  • 影响因子:1.27
  • 创刊:1997
  • 周期:月刊
  • 发行:吉林
  • 语言:中文
  • 邮发:12-172
  • 全年订价:24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 临床医学
中国实验诊断学杂志   2013年7期文献
  • 36例临床同型血疑难配型原因的分析

    在临床交叉配血过程中,经常遇到同型血交叉配血不相合的情况.交叉配血不相合的原因很多,排除人为操作失误原因以外,主要有同种抗体、自身抗体或ABO亚型抗体等原因.为患者提供安全、合适血源,输血前作好ABO、RhD血型鉴定、抗体筛查和交叉配血[1]是确保输入的红细胞能在患者体内发挥输血作用并且无不良反应的保证.本文收集了2011年3月-12月的36例疑难配型病例,综合分析原因报告如下.

    作者:梁义安;秦次贵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血浆脑钠肽、一氧化氮及血管紧张素Ⅱ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变化及相互关系

    目的 探讨血浆脑钠肽(BNP)、一氧化氮(NO)和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中的变化及相互关系.方法 选取CHF患者60例及正常人30例,检测BNP、NO、AngⅡ水平及左室射血分数(EF),进行组间比较及相关分析.结果 1)CHF组BNP、NO、AngⅡ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而EF水平相反(P<0.01).2)随着心功能减退,BNP、NO、AngⅡ水平逐渐升高 (P<0.01或0.05).3)EF与BNP、NO、AngⅡ呈负相关,BNP、NO及AngⅡ之间呈正相关(r>0或r<0,P<0.01).结论 BNP、NO、AngⅡ参与了CHF形成的病理生理过程,且与CHF的严重程度有关.

    作者:纪明阳;于浩;刘奇良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CyclinE在颌面部皮肤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颌面部皮肤鳞癌在颌面部肿瘤中常见,恶性程度较高且易出现转移.结果显示Cy-clinE对细胞增殖分裂的调控失常以及癌、抑癌基因的失常是肿瘤发生的重要原因[1].本文经过免疫组化法研究Cy-clinE在颌面部皮肤鳞癌的表达与相关性,探索CyclinE在颌面部皮肤鳞状细胞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现报告如下.

    作者:徐亚娟;金志威;张艳秋;赵春;李丹;刘文书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胸片与CT检查在周围型肺癌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胸片与CT检查在周围型肺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09年11月至2011年11月周围型肺癌患者共35例,上述患者均经术后病理组织学检查证实,本组所选患者分别进行胸部X线检查和CT检查,分析两种检查下征象显示情况.结果 CT检查下周围型肺癌患者厚壁孔洞显现率为54.2%、胸膜凹陷征显现率为48.5%、空泡征与支气管象征显现率为22.8%、血管凝聚征显现率为48.5%、肺门与纵膈淋巴结肿大征象显现率为7.4%,分别显著高于X线检查下的显效率(厚壁孔洞显现率为8.5%、胸膜凹陷征显现率为11.4%、空泡征与支气管象征显现率为2.8%、血管凝聚征显现率为11.4%、肺门与纵膈淋巴结肿大征象显现率为2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检查在周围型肺癌中诊断价值高于X线检查,但CT检查医疗成本高;而X线检查简单经济,可用于周围型肺癌的初步诊断,两种诊断方法和结合起来应用.

    作者:雷红卫;冯友银;郑卫华;万迪弘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宫颈癌人群中NF-κB信号传导通路基因多态性的研究

    目的 探讨原发性宫颈癌人群中NF-κB信号传导通路相关基因多态性与宫颈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以广西壮族自治区肿瘤医院2008年9月-2009年9月收治的宫颈癌患者与健康体检者各100名为研究对象,利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检测法检测研究对象该通路相关基因的基因多态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NF-κB信号传导通路相关基因多态性型别在两组研究对象中出现的频率无显著性差别,P>0.05;变异等位基因出现频率与以往结果相一致.结论 NF-κB信号传导通路相关基因多态性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无明确的相关关系.

    作者:宋红林;张洁清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尿液中香草杏仁酸测定的应用探讨

    目的 探讨VMA检测方法及结果在临床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分析了本院1300例普通高血压患者、嗜铬细胞瘤51例、神经母细胞瘤2例、交感神经节瘤1例、肾上腺肿瘤22例、正常健康对照组50例,24 h尿中VMA的含量.结果 VMA的含量在成人间性别、年龄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疾病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嗜铬细胞瘤患者与其他疾病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组疾病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VMA的含量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明治疗有效;同位素放疗法或化疗与手术法相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治疗方法无差异.结论 24小时尿VMA是诊断、治疗、预后观察儿萘酚胺代谢疾病有效指标之一.

    作者:甘志彪;陈佐伟;杨东;郭一玲;张英男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健康体检人群幽门螺旋杆菌检测结果分析

    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HP)是人类常见的慢性感染源之一.许多研究表明,HP是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的重要病因,与胃癌的发生密切相关,对人类健康构成危协.世界卫生组织癌症研究会已将HP定为Ⅰ级或明确的人类致癌因子[1].因此,在健康人群中进行HP感染检测,旨在了解HP感染状况,早期发现HP感染,早诊断,早治疗,以减少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的发生,降低胃癌等重大疾病的发生风险,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作者:杨秀娟;王桂杰;吴嘉秀;龚明月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老年人下呼吸道常见革兰阴性菌感染的分布及耐药情况分析

    下呼吸道感染是老年患者的常见病,革兰阴性菌是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致病菌[1],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导致细菌耐药性逐渐增高,及时分析了解老年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有助于临床有效控制老年患者下呼吸道感染.本研究对本院下呼吸道革兰阴性菌感染老年患者的病原菌分离和耐药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马淑红;荣兰香;艾清;曹忠帅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脂联素与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内皮功能及炎症状态的关系

    近年研究提示由脂肪组织特异性表达的脂肪细胞因子一脂联素与糖尿病肾病有关[1,2].糖尿病是严重危害人们健康和生活质量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糖尿病肾病(DN)是严重影响预后的并发症之一.糖尿病肾病的发病与炎症及内皮功能受损密切相关[3].脂联素通过胰岛素敏感化、抗炎、抗氧化等途径对内皮起保护功能,同时是一种重要的负性炎性调节物质.血管细胞黏附分子(VCAM-1)及hsCRP是重要的炎症因子,与血管内皮受损密切相关,有研究提示其与脂联素有关.本研究选择VCAM-1和hsCRP作为内皮受损和炎症反应的标记物,观察DN患者血清 ADPN和 VCAM-1、hsCRP的水平变化, 探讨脂联素与DN病程进展中内皮功能损伤及炎症反应的关系.

    作者:边芳;杨秦予;郭桂智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依折麦布联合阿托伐他汀干预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人血清高敏 C反应蛋白变化的研究

    目前研究表明,斑块破裂和血栓形成是发生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病理基础,炎症因子启动或加速了这一病理过程[1],C反应蛋白成为衡量炎性反应程度的标志物之一.急冠发生后血脂水平的增高更加剧炎症反应.他汀类药物是干预血脂异常的基石,然而临床实践应用中有其局限性,依折麦布作为一种新型调脂药物,除降脂以外还具有抗炎作用.本研究主要观察依折麦布联合阿托伐他汀干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以hs-CRP为考察指标,通过hs-CRP水平的变化来判断患者的预后.

    作者:赵文;刘勇;李焕明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PCR-膜芯片检测痰结核杆菌耐药基因突变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PCR-膜芯片技术直接应用于痰标本中结核杆菌耐药基因突变检测的可行性.方法 采集82例痰标本(结核患者64例,非结核患者18例),TB膜芯片检测标本中的结核杆菌IS6110基因,阳性者利用12对特异性引物进行多重PCR,扩增产物与含有59个探针的耐药-TB膜芯片反向点杂交检测结核杆菌耐药基因突变,测序验证并与药敏试验比对.结果 TB膜芯片检测痰标本中的结核杆菌IS6110基因,特异度为100%(18/18),灵敏度为81.3%(52/64),阳性预测值为100%(52/52),阴性预测值为60%(18/30);在52例结核杆菌IS6110基因阳性的痰标本中,耐药-TB膜芯片检出INH基因突变的1例,RFP 基因突变的1例,INH和RFP基因同时突变的2例,INH、RFP和SM基因同时突变的1例,其中4例结果与药敏及DNA测序结果基本符合,1例突变位点与测序一致,但细菌培养阴性.结论 应用PCR-膜芯片技术可提高痰样中结核杆菌基因的检出率;耐药-TB膜芯片检测结果对临床耐药结核病的快速诊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谭景尹;胡水秀;韦世录;李翠萍;何晓;何敏;黄惠妮;郑艳燕;周昌明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三维适形放疗对不同诊断分期食道癌的选择优势探讨

    目的 探讨三维适形放疗根治食道癌的优势.方法 回顾性分析116例采用三维适形放疗根治不同诊断分期食道癌(简称放疗组)和50例手术后加辅助放疗治疗食道癌(简称手术组),比较两组疗效和不良反应的差异并分析各自的优势.结果 两组对比,无论早期晚期食道癌放疗组患者和手术组近期疗效和1年生存率均相近,无统计学差异;但3-5年生存率放疗组患者疗效优于手术组;两组不良反应放疗组略重,但均能耐受,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和根治性手术治疗食道癌相比,根治性放疗治疗食道癌放疗耐受好,损伤恢复快疗效好,说明三维适形根治性放疗具有明显的治疗选择优势,值得临床医生重视并广为推广.

    作者:卜桂兰;李飞舟;朱海军;杨少华;李黎军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乙型肝炎患者病毒学检验结果分析

    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机体后所引起的疾病.乙型肝炎病毒是一种嗜肝病毒,主要存在于肝细胞内并损害肝细胞,引起肝细胞炎症、坏死、纤维化.若乙型肝炎感染患者不能及时得到诊断及有效的治疗,终会发展成为肝硬化、肝癌等严重的肝病,对患者的生命构成着重大的威胁[1].临床上,乙型肝炎病毒的检验对于乙型肝炎的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临床上常用的乙型肝炎病毒的检查项目有: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HBsAb)、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病毒e抗体(HBeAb)、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和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HBcAb)等乙肝5项指标[2,3].为提高乙型肝炎临床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的依据,本文对622例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病毒学检验结果进行了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岳志刚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右美托咪定在妇科肿瘤患者开腹手术全麻中的应用

    宫颈癌和子宫内膜癌是两种严重影响妇女生命的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这两种肿瘤一般需要进行开腹切除,其根治性手术一般范围较广,创伤较大,疼痛更剧烈,且术中患者心率和血压的血流动力学稳定性差,应激反应更为强烈.右美托咪定作为一种新型的高选择性α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因其具有剂量依赖性镇静催眠作用,还具有抑制交感活性、镇痛、无呼吸抑制等药理性质[1],目前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妇科肿瘤患者开腹手术的全身麻醉中.

    作者:周姝;宋智敏;张春城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双核素心肌显像对老年冠心病CTO病变PCI术的指导意义

    目的 评价99Tcm-甲氧基异丁基异腈(99Tcm-sestamibi,99Tcm-MIBI)/18F脱氧葡萄糖(18F-fluorodeoxy glucose,18F-FDG)双核素心肌灌注/代谢显像技术(DISA)检测冠状动脉完全闭塞导致心力衰竭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老年患者存活心肌对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后心功能的改善情况.方法 41例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至少1支以上冠脉闭塞导致心力衰竭型冠心病的老年患者,PCI术前1周行99Tcm-MIBI/18F-FDG双核素心肌灌注/代谢显像检查,根据DISA结果,分为有心肌存活组和无心肌存活组.分别比较PCI术前后2组患者血浆BNP值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等心功能指标.结果 有心肌存活组经PCI术后LVEF由41.12±5.97升至47.12±4.86,LVFS由16.79±5.64升至25.86±7.43,血NT-proBNP值由4287.25±401.56 ng/L降至427.43±91.47n g/L;术前与术后比较,有显著统计学意义;无心肌存活组经PCI术后LVEF由40.03±3.48升至41.31±3.56,LVFS由16.35±5.86升至18.75±3.51,血NT-proBNP值由4495.32±347.72 ng/L降至3827.53±97.28 ng/L,术前与术后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双核素心肌显像能有效检测冠状动脉完全闭塞致心力衰竭型冠心病老年患者存活心肌,而有存活心肌者PCI术后心功能得到明显改善.故双核素心肌显像对老年冠心病CTO病变行PCI术有指导意义.

    作者:武国东;孙明莉;王素侠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肥胖患者异丙酚静脉全麻行无痛肠镜中麻醉并发症临床观察

    众所周知,过度肥胖者心脏负荷增大,心、肺疾病易患率增加.因而过度肥胖者在麻醉中对心脏、呼吸系统有影响的药物应用时应监测循环、呼吸系统的各项指标.本研究通过对肥胖患者异丙酚静脉全麻术行结肠镜检查中麻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观察,探讨肥胖在异丙酚静脉全麻中对心脏、呼吸系统的影响.

    作者:李秀慧;于美娜;安莲华;刘旭光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彩色多普勒与X线平片诊断肾积水的比较

    本文将我院于2011年1月1日-2011年12月31日对我院收治的肾积水患者总计36例进行临床研究,并经手术治疗确诊为肾积水疾病,从而比较彩色多普勒超声与X线平片诊断肾积水疾病的正确率,指导临床医师选择合适的诊断方法,尽早诊断疾病并实施有效治疗,结果如下.

    作者:郑瑶;赵凯军;郑美娜;李鑫瑶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MRI 和MRV 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脑静脉血栓(CVT)和静脉窦血栓(CVST)形成磁共振成像(MRI)和磁共振静脉系成像(MRV)的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磁共振诊断和临床治疗的58例脑静脉(窦)血栓病人的资料.全部有MRI平扫,其中39例有2D PC法MRV成像,观察脑静脉窦、脑静脉内和脑实质内信号改变.结果 脑静脉窦血栓49例:单独静脉窦血栓31例,8例合并浅静脉血栓,其中3例合并出血;4例合并脑深静脉血栓;6例同时合并深、浅静脉血栓.单独脑深静脉血栓9例.结论 MRI 结合MRV 是诊断脑静脉(窦)血栓首选和有效而又无损伤的检查方法.

    作者:王建立;吴仁昌;卢贺峰;周宏伟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小儿手足口病时心肌钙蛋白T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的变化及实验意义

    目的 通过检测手足口病(HFMD)患儿心肌钙蛋白T(TnT-Hs)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以探讨其在疾病中的临床价值及实验意义.方法 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160例HFMD患儿血清TnT-Hs和NSE水平,并设立30名正常对照组,将患儿TnT-Hs和NSE水平与正常儿童进行对照.结果经统计学处理,HFMD患儿血清TnT-Hs和NSE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并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HFMD患儿血清中TNT水平和NSE水平均有显著程度的升高,说明在HFMD的病理过程中,除了有心肌的损害且同时伴有神经细胞的损伤,神经细胞的损伤相对于心肌细胞的损伤,其危害性更大,后果也更严重.

    作者:徐嘉昌;谈华;徐立群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miRNA在胰腺癌患者血浆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miRNA在胰腺癌患者血浆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比较40例胰腺癌患者(观察组)及40例正常志愿者(对照组)血浆中的4种miRNA(miR-190、miR-196a、miR-221和miR-222)水平,并分析其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部位、分化程度及CA199水平的关系.结果 胰腺癌患者血浆中4种miRNA表达量的水平较对照组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胰腺癌患者血浆中miR-196a的高表达与胰腺癌的分期呈正相关(P<0.05),与其他因素无关.其他3种miRNA的表达与以上因素均无关,而且4种miRNA的表达量与血清中CA199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miRNA作为敏感而特异的胰腺癌肿瘤标志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牛海刚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支气管哮喘患儿IL-16的测定及临床诊断意义

    在我国,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常见的疾病,我国哮喘病患者占全世界哮喘的10%[1],而儿童患病率也高达3.3%[2],严重影响儿童的身心健康[3],因此,应及早正确诊断该疾病并进行规范治疗.尽管目前支气管哮喘的病理机制不甚明确,但普遍认为气道慢性炎症学说是较为公认的[4],且已有研究证实血清白介素-16(IL-16)在支气管哮喘患者中表达水平高[5],为确定IL-16是否具有辅助诊断价值,我院对支气管哮喘儿童患者进行IL-16检测,分析其临床诊断价值,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兵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特发性间质性肺炎经支气管镜肺活检组织中TGF-β1的表达及其意义

    目的 通过了解TGF-β1在IIP肺组织中的表达和分布,探讨TGF-β1在不同类型特发性间质性肺炎发病中的作用及其意义.方法 选择较典型的IIP经支气管经肺活检组织(蜡块)重新切片,并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了TGF-β1在IIPs不同组织类型肺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TGF-β1在各组中表达强度依次是:DIP>RBILD>UIP>AIP>NSIP>COP>LIP>正常对照组.TGF-β1的表达水平①DIP、RBILD高、于UIP、NSIP、LIP、COP、AIP及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DIP、RBILD两组检差异不显著(P>0.05).②UIP组高于AIP、NSIP、COP、LIP、正常对照组(P<0.05).③AIP组高于COP、LIP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与NSIP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④NSIP组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与COP、LIP组比较表达强度差异无显著性(P>0.05).⑤COP组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与LIP组比较表达强度差异无显著性(P>0.05).⑥LIP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表达强度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①TGF-β1在IIP肺组织中的表达高于正常肺组织.②TGF-β1在不同类型IIP肺组织中的表达强度不同.③DIP和RBILD肺组织中的表达强度明显高于其他类型.

    作者:图门乌力吉;马忠森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复发性自然流产156例危险因素分析

    复发性自然流产(RSA)有着复杂的危险因素,包括:染色体因素、免疫因素、感染因素、男性特有因素、女性特有因素等,环境污染和一些未知因素同样能导致复发性流产.本文对复发性流产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讨论.

    作者:谷春会;梁文君;付璐璐;高立伟;程俊杰;郑连文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氨基酸分析仪法测定金属硫蛋白

    金属硫蛋白(Metallothionein,MT),的化学名称为金属硫组氨酸三甲基内盐,是一类普遍存在于生物体内的低分子量(6-7 kDa)、富含半胱氨酸、热稳定性、可诱导型非酶蛋白[1]它具有重金属解毒、参与必需金属元素的储存、运输和代谢、清除自由基等多种生物功能.金属硫蛋白含量测定方法文献报道有金属结合法[2]、电化学法[3]、免疫法[4]、蛋白质印迹分析法[5]、巯基显色法等.本文建立了氨基酸分析仪法测定金属硫蛋白含量的方法,此方法结果准确可靠、灵敏度高、重现性好.

    作者:朱海超;王洋;杨丽;朱玉琢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临床研究

    目的 监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中CD3+、CD4+及CD8+细胞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健康人群间的变化,研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在细胞免疫方面的动态.方法 用流式细胞仪监测外周血CD3+、CD4+及CD8+细胞数量变化,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结果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CD3+、CD4+细胞数及CD4+/CD8+比值明显低于健康人群(P<0.01),而CD8+细胞数明显高于健康人群(P<0.01).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血清转氨酶异常者外周血CD3+、CD8+细胞数明显升高(P<0.01);CD4+细胞数略有升高,但无统计学意义,CD4+/CD8+比值明显下降(P<0.05).结论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T淋巴细胞的改变,可导致细胞免疫功能改变,使得乙肝病毒难以清除;慢性乙型肝炎患者CD8+细胞数与血清转氨酶浓度有平行关系.

    作者:江浪进;陈欣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肝功与血清学指标水平检验在脂肪肝诊断中的应用

    脂肪肝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过量脂肪在肝细胞内持久积聚,代谢平衡失调所致的疾病[1].脂肪肝是遗传环境代谢应激相关性疾病,存在多种相关的危险因素,并可进展为肝纤维化及肝硬化,甚至导致死亡.近年来,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脂肪肝的发病率和检出率日渐增多,已成为一个严重危害人类身体健康的常见隐患[2].调查显示,对健康人群普查的报道中脂肪肝发生率为3%左右,对肥胖儿童和成人的检查结果发病率为10%左右,男性高于女性,单纯性肥胖儿童中脂肪肝发病率为30%左右[3,4].在诊断中,随着检验技术的发展,各种肝功与血清学指标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为此具体探讨了肝功与血清学指标水平检验在脂肪肝诊断中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学莲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慢性肾源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动脉弹性功能的初步研究

    目的 研究慢性肾源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动脉弹性功能.方法 测量慢性肾源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左颈总动脉内径,测量右肱动脉血压,计算动脉血管僵硬度、扩张度、顺应性,从而判断动脉弹性功能.结果 慢性肾功能不全合并高血压组及未合并高血压组的动脉僵硬度均高于正常组,扩张度及顺应性均低于正常组,两组间存在显著差异.结论 本研究表明慢性肾源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血管僵硬度增高,扩张度及顺应性降低,与正常组存在显著差异,超声检查无创伤,简便,廉价,非常适合基层医院.

    作者:郭巍;胡秀丽;潘润铎;白凤芝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c-Met蛋白、端粒酶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 研究c-Met蛋白和端粒酶(Telomerase)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探讨二者在肝细胞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对42例肝细胞癌组织,和10例肝细胞癌癌旁组织中的c-Met蛋白和端粒酶进行定量的检测.结果 ①c-Met和hTERT在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6.19%和88.09%,对照组分别为30%和40%,两组间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c-Met和hTERT在肝细胞癌中表达两者之间无相关性(r=0.140,P>0.05);③c-Met的表达与性别、年龄、有无包膜、肝硬化及HBsAg无关(P>0.05),与肿瘤的转移有关(P<0.05);hTERT与性别、年龄、有无包膜、肿瘤的转移及HBsAg均无关(P>0.05),与肝硬化有关(P<0.05);④hTERT阳性肝细胞癌组织中c-Met (+ + +)、(+ +)、(+)和(-)分别为15、9、5和8例.hTERT阴性肝细胞癌组织中c-Met (+ + +)、(+ +)、(+)和(-)分别为0、2、1和2例,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c-Met蛋白和端粒酶在肝细胞癌的发生、发展和转移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与预后存在着密切关系;端粒酶阳性的肝细胞癌的侵袭转移能力要明显的强于端粒酶阴性的肝细胞癌组织,对二者定量的检测能给临床的治疗及预后带来一定的指导意义.

    作者:曹扬;张玫娜;郭志鹏;王广义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D-二聚体检测在胸外科患者术后肺栓塞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D-二聚体检测在胸外科患者术后肺栓塞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2013年期间我院收治的18 128例胸外科手术治疗患者术后发生肺栓塞的临床资料,并选取其中的35例胸外科手术治疗患者进行D-二聚体检测.结果 胸外科手术年龄≧50岁的患者与<50岁的患者比较,肥胖患者与体重合格者比较,发生恶性肿瘤与良性肿瘤比较,肺栓塞发生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进行D-二聚体检测诊断肺栓塞的阴性预测值以及敏感性均为100%,假阳性率为94.7%(18/19).结论 行胸外科手术治疗的肥胖、高龄和恶性肿瘤患者术后发生肺栓塞的可能性较大,而采用D-二聚体检测,能够较精确地对肺栓塞进行诊断,阴性结果正确率高,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与研究.

    作者:王瑞宁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凝血功能检测及临床意义分析

    目前而言,腹部闭合性损伤的发生率在不断增加,而腹部闭合性损伤是可导致患者腹腔内出血,出血量多的情况下可危及患者生命.本文选择我院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观察凝血功能在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中的检测意义,现报告如下.

    作者:蔡涛;刘芳;何艳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诊断胎盘绒毛膜癌的价值

    目的 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诊断胎盘绒毛膜癌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06年12月至2011年12月的收取疑似患有胚胎绒毛癌患者86例,以手术后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计算经阴道超声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一致率和kappa值;同时计算并比较胎盘绒毛膜癌和非胎盘绒毛膜癌子宫动脉RI和滋养层血流RI.结果: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诊断滋养细胞恶性肿瘤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8.9%、65.2%、87.5%和68.2%,一致率和Kappa值分别为82.6%和0.581,胎盘绒毛膜癌子宫动脉RI和滋养层血流RI明显低于非胎盘绒毛膜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诊断法具有成本低,声像图特异性高,诊断准确性和鉴别性高的特点,是诊断胎盘绒毛膜癌的首选方法.

    作者:张志敏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FRAP法测定短期禁食对人体总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生物体处于不断变化的内外环境中,对环境的变化做出反应以维持生存.机体内的许多酶类和非酶类抗氧化物质通过清除代谢产生的氧自由基,使氧化和抗氧化处于平衡状态.这种平衡又随着机体应激发生改变,当氧自由基大量增加时,可导致机体组织和细胞损伤,引起多种疾病.因此,评价机体的总抗氧化状态和能力,是非常重要的.短期禁食和限制食物作为预防和治疗某些疾病的手段,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本实验旨在探讨短期禁食对人体总抗氧化水平和机体抗氧化物质以及氧自由基代谢产物的影响.

    作者:王文丽;唐玉萍;吕青;何培霞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酒精性肝病患者血清TGF-β、IL-6和 IL-8水平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酒精性肝病患者血清转化生长因子(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和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在酒精性肝病中的作用.方法 60例酒精性肝病患者按酒精性脂肪肝(n=20)、酒精性肝炎(n=20)和酒精性肝硬化(n=20)分为3组.采用ELISA法检测20例健康对照组和60例各类酒精性肝病患者血清中TGF-β、IL-6和IL-8水平.结果 血清TGF-β、IL-6和IL-8水平随着肝脏病变程度加重而递增,酒精性脂肪肝组、酒精性肝炎组和酒精性肝硬化组3项指标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显著(P<0.01),其中以酒精性肝硬化组3项指标水平为高.结论 TGF-β、IL-6和IL-8在酒精性肝病中具有重要作用,酒精性肝病患者血清TGF-β、IL-6和IL-8水平的检测可作为酒精性肝病病情监测和预后判断的有效指标.

    作者:孔祥民;李大光;陈勃;张灵敏;杨清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白细胞介素25与儿童哮喘的关系

    支气管哮喘(bronchial asthma)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下呼吸道疾病,50%患者在幼年发病[1].哮喘的发病机制极为复杂,遗传、感染、神经和精神、环境、运动、药物等因素均与其有关,免疫功能紊乱与变态反应在哮喘发病机制中至关重要,各种细胞因子间相互促进和制约对哮喘发病扮演了重要的角色.IL-25是2001年发现的Th2细胞衍生的细胞因子,可以诱导Th2细胞因子及嗜酸性粒细胞的产生,在Th2型变态反应性炎症中起重要作用.本实验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测定哮喘儿童、正常儿童及应用激素干预后的哮喘儿童血清中IL-25的水平,对比正常儿童与哮喘儿童血清IL-25水平及激素干预前后血清IL-25水平.

    作者:任美英;成焕吉;王甲天;鲁继荣;郭红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眼底血管造影在老年黄斑变性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在老年性黄斑变性(AMD)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138例(190眼)AMD的患者行FFA检查,并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FFA图像显示190眼中,萎缩型123眼,占64.7%,造影早期玻璃膜疣呈透见荧光,晚期随背景荧光的减弱而消失;渗出型67眼,占35.3%,在造影早期,新生血管形态呈现出车轮状,花边状等,其荧光形态随时间延长,染料渗漏逐渐扩大.结论 通过FFA的改变,指导老年性黄斑变性疾病的临床治疗及预防.

    作者:史强;谢冰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尤瑞克林对急性脑梗死的IL-1、CRP和ICAM-1表达的临床研究

    目前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增高,生活方式的改变.脑梗死患者的发病率逐渐升高,发病率已成为我国公民的主要死亡原因,严重威胁居民的生存质量[1].目前临床治疗采用溶栓治疗.但是溶栓治疗具有严格的时间控制,临床应用受到限制.脑梗死的发病机制是多方面而且相当复杂的.可引发缺血级联发应,造成局部神经细胞的的损害[2,3].研究表明尤瑞克林是对主要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良好[4].本组研究选择2009年1月到2011年10月在我院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尤瑞克林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中的白细胞介素-1(IL-1)、C-反应蛋白(CRP)和细胞黏附分子(ICAM-1)的影响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作者:郭春宣;陈伟荣;高元杰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TLR4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通过检测TLR4及α-SMA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 患者肝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TLR4在发病机制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livisionTMplus两步法的方法,检测60例不同病变程度NASH 穿刺肝组织及10例正常肝组织中的TLR4表达,分析其与NASH 病变以及与活化的肝星状细胞(HSC)的关系.结果 正常肝组织中TLR4的表达主要位于个别库否细胞及星状细胞的胞膜及胞浆,在NASH组中,它们的表达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连续切片免疫组化观察,α-SMA表达的星状细胞一部分表达TLR4,且TLR4与α-SMA的表达呈正相关关系.TLR4在NASH组中的表达与炎症活动程度分级和纤维化程度呈正相关关系.结论 TLR4在NASH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了重要的作用,其在NASH中的作用很有可能是通过肝星状细胞的活化来完成的.

    作者:窦艳;邱鹏;陈江伟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药物性急性肾损伤53例分析

    随着用药范围的扩大,药物所致的肾损伤日渐增多.药物性AKI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早期常常不易被发现而延误治疗,导致严重的后果.本文就我院自2000年2月-2005年2月间收入院临床诊断为药物性AKI 5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提高防治水平.

    作者:陈新;刘玉峰;刘树军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血浆1,3-β-D葡聚糖检测联合曲霉半乳甘露聚糖检测在恶性血液病侵袭性真菌感染中的诊断价值

    目前的研究表明,恶性血液病患者由于在长期的治疗过程中接受了大量放化疗、各类抗生素以及激素的较多使用,导致患者的免疫功能明显受损[1,2].临床研究表明[3,4],恶性血液病患者发生侵袭性真菌感染(IFI)的概率较高,也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一个重要因素.以往的检测手段,由于有创操作、检测时间长以及敏感性、特异性低等缺点,一直无法快速、准确地进行确诊[5,6].我科在恶性血液病患者进行血浆1,3-β-D葡聚糖检测(G试验)联合曲霉半乳甘露聚糖检测(GM试验),发现其具有较高的可靠性,能够迅速对疾病进行诊断,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涛;高坤;郑玉荣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MMP-2与TIMP-2在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 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与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2(TIMP-2)在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宫颈鳞状细胞癌发展与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中的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法和图像分析方法检测MMP-2与TIMP-2在正常宫颈、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及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对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MMP-2在正常宫颈、CIN、宫颈鳞癌组织中表达阳性率逐渐增高(P<0.05),MMP-2在宫颈鳞癌中的表达与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正相关(P<0.05);TIMP-2在宫颈鳞癌中的表达与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负相关(P<0.05);MMP-2与TIMP-2在宫颈鳞癌中的表达呈负相关关系(P<0.05).结论 MMP-2及TIMP-2与宫颈鳞癌的发生、发展相关,联合检测MMP-2及TIMP-2对预测CIN的转归及判断宫颈鳞癌的预后可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并为宫颈癌的基因治疗提供靶点.

    作者:朱丹;刘晓军;潘颖;左超;付久园;景阳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中山市465例未婚女性人工流产原因分析及干预探讨

    人工流产是终止意外妊娠的有效措施之一,但近年来,尤其是随着我院无痛人流的广泛开展,人工流产率有着明显上升的趋势.其中未婚女性人工流产又占据较大的比例.未婚先孕人工流产,不仅严重影响了身心健康,也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就近期465例未婚女性人工流产的情况进行调查回顾性分析,从而探讨干预措施,以期减少人工流产率,保护妇女生殖健康.

    作者:郭伟红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患者关节滑液中MCP-1和IL-8的表达水平及其与骨质溶解、关节磨损关系的探讨

    目的 研究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患者关节滑液中白介素8(IL-8)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的表达水平,探讨其与人工关节周围骨质溶解及关节磨损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15例陶瓷-陶瓷、16例金属-金属材质人工关节置换组和10例对照组中MCP-1和IL-8的表达水平,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分析人工关节周围骨质溶解及磨损微粒的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陶瓷-陶瓷及金属-金属人工关节置换患者关节滑液中大量表达MCP-1及IL-8,且金属-金属人工关节置换组关节滑液中MCP-1的水平明显高于陶瓷-陶瓷组;金属-金属组中有8例患者发生了骨质溶解,陶瓷-陶瓷组中未检测到骨质溶解;MCP-1与骨质溶解及关节磨损微粒之间相关性较差,而IL-8与骨质溶解及关节磨损微粒的产生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结论 人工关节存在促使大量MCP-1及IL-8表达,且IL-8大量产生能引起金属-金属人工关节周围发生骨质溶解及产生磨损微粒,表明有可能通过触发炎症反应引起骨质溶解诱导的人工关节松动,提示具有作为人工关节松动标记物的潜力,同时为人工关节无菌性松动防治提供新的思路.

    作者:赵旭红;伍骥;李松林;初冬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盐酸右美托咪定对颅内动脉瘤夹闭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及脑氧代谢的影响

    目的 评价盐酸右美托咪定对颅内动脉瘤夹闭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及脑氧代谢的影响.方法 全麻下行颅内动脉瘤夹闭术患者60例,ASA分级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Ⅰ组病人单次输注右美托咪定1 μg/kg,输注时间10 min,然后改为维持输注0.5 μg/kg.hr,Ⅱ组病人输注等量生理盐水.单次输注结束后依次静脉注射咪达唑仑2 mg、异丙酚2 mg/kg、舒芬太尼0.5 μg/kg、维库溴铵0.1 mg/kg 诱导,插入气管导管,控制呼吸.全静脉维持麻醉维持深度,使脑电双频谱指数(BIS)维持在40-50之间.桡动脉穿刺监测有创血压,患者颈内静脉球穿刺以备采血.记录术前(T1)、插管即刻(T2)、插管后3 min(T3)、5 min(T4)、瘤体分离完成(T5)、夹闭即刻(T6)、夹闭后30 min(T7)7个时点血压、心率.在T5、T6、T7 3个时点桡动脉及颈内静脉球血气分析,记录动脉血氧分压(PaO2)、颈内静脉球血氧分压(Pjv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颈内静脉球血氧饱和度(SjvO2)、动脉血红蛋白浓度(Hb)、颈内静脉球血红蛋白浓(Hjvb).计算桡动脉与颈内静脉球氧含量差和结果:Ⅱ组病人在T2、T3、T4时点BP、HR较Ⅰ组病人明显升高(P<0.05);Ⅰ组病人在T5、T6、T7 3个时点Da-jvO2、较Ⅱ组病人明显升高、SjvO2明显减低(P<0.05).结论 盐酸右美托咪定用于颅内动脉瘤夹闭术患者可稳定围术期血流动力学,提高脑氧摄取率,改善脑氧合.

    作者:柏晓漫;梁枫;李龙云;陈鹏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动态心电图在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中的临床诊断意义分析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生活压力的不断升高,冠心病的发病率也在逐年升高,其中无症状心肌缺血(SMI)是冠心病患者常见的临床类型之一,严重威胁着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由于该病发作隐匿,临床症状不明显,容易被患者忽视,造成临床的高死亡率,因此对于无症状心肌缺血的冠心病患者的早期诊断显得尤为重要[1].动态心电图(DCG)能够较好的记录冠心病患者在任何状态下的心电变化情况,因此可以有效地发现常规心电图不易发现的心电图变化,对于无症状心肌缺血的冠心病的检测具有重要意义[2].本研究对84例冠心病患者采用动态心电图检测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其患者的发生率,发病规律,病情和预后关系,为评价DCG诊断SMI提供临床依据.

    作者:林雪峰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胃间质瘤CT诊断探讨

    胃肠道间质瘤是胃肠道肌壁间叶源性肿瘤,发病率较低,可发生于胃肠道及胃肠道外,如大网膜及肠系膜等,约60%-70%发生于胃,胃间质瘤占胃肿瘤的1%-3%[1,2].胃肠道间质瘤内含梭形细胞,过去多诊断为平滑肌类肿瘤,随着病理学不断发展,电镜和免疫组化发现,肿瘤是由梭形细胞和上皮样细胞组成,而不含平滑肌细胞,免疫组化检查显示CD117(+)和(或)CD34(+).本文收集2010年1月-2011年12月经CT诊断并手术病理证实一组胃间质瘤病例,报道如下.

    作者:尹继磊;杨素君;刘峥;霍強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MDR1基因+3435C/T基因型单核苷酸多态性对硼替佐咪治疗的多发性骨髓瘤预后的影响

    目的 探讨MDR1基因+3435C/T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对硼替佐咪治疗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采用DNA测序方法检测MDR1基因+3435C/T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应用Kaplan-Meier来确认MDR1基因+3435C/T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对硼替佐咪治疗/未治疗患者生存率的影响.结果 52.8%(n=47)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MDR1+3435位点的基因型为C/T,其余多发性骨髓瘤患者MDR1+3435位点的基因型均为T/T.MDR1+3435 C/T基因型的患者的平均生存期为43.3月,而MDR1+3435 T/T基因型的患者的平均生存期为37.5月,二者有显著差异性(P=0.024).在硼替佐咪治疗(n=44)组中,MDR1+3435C/T (n=22)与MDR1+3435 T/T(n=22)基因型相比,患者生存期有显著差异(P=0.041).结论 本实验中,相比于MDR1+3435 T/T基因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MDR1+3435C/T基因型具有高频性,该多态性对硼替佐咪治疗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生存期有显著影响.

    作者:张伟;董理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血清β2微球蛋白和多肿瘤标志物在非霍奇金淋巴瘤中的临床意义

    淋巴瘤是起源于淋巴结或结外淋巴组织的免疫细胞恶性肿瘤,依据病理组织学分为霍奇金淋巴瘤(HL)和非霍奇金淋巴瘤(NHL),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发病率以全世界每年8%-10%的速度递增[1],早期快速的诊断可以提高疗效和治愈率,目前NHL确诊需病理和细胞学检查.随着肿瘤研究的不断深入,肿瘤标志物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但肿瘤标志物种类繁多有些临床意义尚未明确,具体应用有其局限性[2].本研究通过对59例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血清β2-MG和多肿瘤标志物进行检测,探讨其在NHL辅助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作者:王文龙;高海燕;于秀艳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吉林省地区朝鲜族和汉族健康人群醛固酮合酶基因(CYP11B2)-344T/C多态性分布的研究

    目的 分析我国吉林省地区朝鲜族和汉族健康人群醛固酮合酶基因(CYP11B2)-344T/C多态性的分布.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RFLP)技术,对67名朝鲜族和59名汉族健康人群CYP11B2基因多态性进行检测,并比较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的分布特征.结果 67名朝鲜族中CYP11B2基因CC、TC和TT基因型频率分别为9%(6/67)、22%(15/67)和69%(46/67);59名汉族中CC、TC和TT基因型频率分别为19%(11/59)、27%(16/59)和54%(32/59),两者差异无显著性(χ2 =3.522;P=0.172).朝鲜族人群C和T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20%和80%;汉族人群分别为32%和68%,两者差异具有显著性(χ2 =4.763;P=0.029).结论 吉林省地区朝鲜族和汉族健康人群(CYP11B2)-344T/C基因型分布频率差异无显著性,朝鲜族健康人群T等位基因频率高于汉族.

    作者:刘行;隋明醒;王立平;汤赢;全成实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多指标联合检测对胰腺炎诊断价值探讨

    胰腺作为人体第二大消化腺,具有内外两种分泌功能.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胰液进入其组织间隙将引起自身组织化学性炎症,从而继发一系列组织器官功能障碍,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为了明确该病的临床诊断,本文对a-AMY、p-AMY 及LIPASE联合检测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价值进行初步探讨,现报告如下.

    作者:曹忠帅;张恩颖;闫峰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急腹症多层螺旋CT一站式检查及影像诊断

    急腹症是以急性腹痛伴腹胀、呕吐为主要表现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发病急,病情重且进展迅速,病因复杂,病死率较高.因此选择快速、准确的诊断方法,尽早明确病因是决定治疗及预后、减少并发症和病死率的关键.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T,MSCT)突出的优势是快速连续容积扫描,一次检查可以覆盖整个腹部,获得平扫薄层横断面容积图像、动态增强检查图像及CT血管成像(CT angiography,CTA)图像,真正实现腹部一站式容积扫描.本研究旨在探讨MSCT对急腹症的诊断价值及影像特征,为进一步采取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作者:王保海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63例宫颈癌患者放化疗中造血功能改变的临床分析

    放化疗与手术是宫颈癌的三大治疗手段,放疗,化疗都会造成骨髓抑制,白细胞、血小板降低增加了住院期间感染和出血风险,并延长疗程导致疗效降低.低血红蛋白造成的肿瘤细胞缺氧降低了肿瘤细胞的放射敏感性,影响疗效.如何解决放化疗中出现的骨髓抑制,成为宫颈癌治疗中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2011年以来,本科使用芪胶升白胶囊辅助宫颈癌患者放化疗取得良好效果,现对63例宫颈癌患者放化疗中造血功能报道如下.

    作者:王晓斐;王铁君;陈玉丙;韩志龙;宋新灵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一穴肛合并生殖系统畸形1例报告

    1 临床资料患儿女,12岁,无月经来潮,以周期性下腹痛3个月就诊,妇科检查:幼稚型外阴,肛门外形不整,略红,会阴体长约2.5 cm.小阴唇间仅见直径1 cm的单一开口,深约2 cm,分开该开口可见尿道口位于其前壁顶端,肛诊子宫稍小,下方可扪及扩张的阴道上段,于子宫左侧可扪及5 cm×3 cm肿物.妇科彩超显示子宫前位,3.1 cm×2.3 cm,内膜0.5 cm,内膜分离0.5 cm,宫颈及阴道内见6.7 cm×5.0 cm的低回声,紧贴宫体偏左侧见4.2 cm×3.0 cm低回声,周边可见子宫肌层样回声.

    作者:秦永超;王占东;邹颖刚;向梅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评价ACEI类药物与β-受体阻滞剂联合应用成功逆转心室重构1例

    1 临床资料患者,男,48岁,1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阵发性心前区疼痛,不伴有心悸、乏力,胸痛成钝痛,范围为手掌大小,疼痛持续3-5 min,不向后背放射,休息10-15 min后可自行缓解,上述症状与劳累或情绪激动无关,发作不频繁,因未影响正常生活,遂未进行系统性治疗.5年前患者上述症状加重,且伴有咽部疼痛,休息后缓解不明显,疼痛持续30 min不缓解,为求系统诊治遂来我院,行冠状动脉造影术明确诊断为急性冠脉综合征-急性下壁心肌梗死,行冠状动脉介入支架置入术.术后患者症状缓解后出院.

    作者:李俊;张静;庞广杰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肺动脉血管肉瘤超声表现1例

    1 病例简介患者,男,74岁,于劳累后出现胸闷、气短症状,伴双下肢浮肿半个月,就诊于当地医院行肺动脉CTA检查见肺动脉主干栓塞可能性大,给予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症状未见明显好转,遂来我院诊治.本病例特点:①老年男性,起病较急.②既往:否认高血压及糖尿病病史,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病史.③入院查体:血压:135/90 mmHg.双肺呼吸音粗,双肺未闻及干湿性啰音.

    作者:代翠;赵怡璇;胡艳兵;吕冬梅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206例临床分析

    妊娠晚期因血压增高而产生的一系列眼底症状与血压有关,称为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简称妊高征)[1].临床特点是高血压、水肿与蛋白尿.眼底改变与高血压紧密相关.表现为视网膜动脉痉挛性收缩.多见于视盘附近的小动脉支,并可进展为普遍性狭窄,当达到严重程度时,可引起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或视盘视网膜病变.少数患者还可发生渗出性视网膜脱离.通常发生在妊娠后3个月,90%的患者发生在妊娠第9个月.眼底改变发生率高,约有50%-80%[1]患者有眼底改变.

    作者:傅宏;姜红;王梗;段慧静;黎国英;刘文波;张晶旭;闫东君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美罗培南致迟发性剥脱性皮炎1例

    1 临床资料患者,女,71岁,因血肌酐升高10年,规律血液透析2年,间断发热、呼吸困难2个月,加重2天于2012年05月07日入院.既往:反复尿路感染病史30余年,均给予抗感染治疗后好转.否认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病史,对青霉素类、头孢类、喹诺酮类、激素类药物过敏.入院查体:体温38.0℃,呼吸20 min-1,脉搏95 min-1,血压116/70 mmHg,双侧胸廓对称,左肺呼吸音清,右肺呼吸音弱,触觉语颤减弱,双肺未闻及干湿啰音及胸膜摩擦音.心率95次/分,律齐,未闻及额外心音及病理性杂音.腹部平坦,腹软,无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肝脾肋下未触及,腹部叩诊鼓音,移动性浊音阴性.双下肢无水肿.患者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间断发热、呼吸困难,体温高达39.0℃,就诊于我科,行心脏彩超提示三尖瓣轻度返流,左室舒张功能减退,心包积液,心脏射血分数正常;胸部CT检查提示右肺体积缩小,含气减少,大部呈软组织密度改变,右侧胸腔积液,左肺纹理增强,未见实质性改变.

    作者:鲍妍;崔英春;孔丽丽;周文华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同期并同一部位原发性多发性异源性颅内肿瘤1例报告

    颅内原发性肿瘤很多,如胶质瘤、脑膜瘤、垂体瘤、颅咽管瘤、神经纤维瘤等,临床常见的一种情况是颅内单发肿瘤,即一种质地的一个瘤体组织,如单发脑膜瘤;另一种比较少见的情况是多发肿瘤,它一般分为同源性多发肿瘤和异源性多发肿瘤两种.同源性多发性原发性肿瘤,即一种质地的多个瘤体组织,如多发星形细胞瘤,多发脑膜瘤等;而异源性多发性颅内肿瘤实为少见,临床报道较少,而在同期并同一部位原发性多发性异源性颅内肿瘤报道十分罕见.现将我科2011年5月收治的1例左侧桥小脑角区听神经瘤合并脑膜瘤的病例报告如下.

    作者:张冉;张广宁;王海涛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医学专业留学生病理学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及教育事业的高速发展,留学生教育作为我国医学院校国际合作与交流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呈现大发展态势,已得到国内各高校的高度重视[1].自2005年,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院开始招收医学专业留学生进行学习.病理学作为医学教育中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是医学生的专业必修课,对留学生医学专业理论和技能的培养至关重要.因此,如何提高留学生病理学教学质量、培养国际化高水平医学人才已成为我们必须面对和思考的崭新课题.现将留学生病理学教学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及出现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进行总结,以进一步探索和推动病理学全英教学的发展.

    作者:张海英;石英爱;翟颖仙;何旭;杨宏路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10个学期教师授课反馈意见分析

    教师教学评价是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进行教学质量评价的有效手段,现已受到各医学院校的高度重视,并已得到广泛开展.本文通过本教研室对实验诊断学教师授课情况的学生评价意见反馈分析,并结合同行专家听课反应,对教师授课质量保证问题进行了研究,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丽霞;马明;郭晓临;尚红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肝源性糖尿病的临床诊治进展

    肝脏是参与人体代谢过程的重要器官,特别是糖代谢过程,包括糖原的合成、分解以及糖异生,对人体血糖水平有重要的的调节功能,肝功能受损常会影响正常的糖代谢,严重时甚至发生糖尿病,1906年Naunyn等学者首次将这种发生在慢性肝实质损害基础上的糖尿病称为肝源性糖尿病(Hepatogenous diabetes,HD)[1-3].有数据显示,约有50%-80%的慢性肝病患者的葡萄糖耐量减低,其中20%-30%终发展至HD,慢性病毒性肝炎继发糖尿病的几率达17.5%,而正常人发生糖尿病的几率仅有0.6%[4].近年来HD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但其确切的发病机制仍有待研究,笔者结合有关HD近几年的文献资料,从HD的发病因素、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和预后进行总结.

    作者:满珂;王永勤;董鹏;杨岚岚;乔士兴;金珍婧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新型非去极化肌松药-米库氯铵

    米库氯铵(mivacurium chloride)是苄异喹啉类短效非去极化神经肌肉阻滞药,是自1975年savarese等[1] 提出理想肌松药概念以来,符合理想肌松药的一种新型短效非去极化肌松药.肌松药是作用于神经肌肉接头前膜及后膜(终板)烟碱样乙酰胆碱受体的药物.肌松药作用于神经肌肉接头后膜受体,阻滞了神经肌兴奋的正常传递,产生肌肉松弛.目前肌松药作为全麻的基础用药,根据其作用机制不同分为去极化肌松药和非去极化肌松药两大类.去极化肌松药目前国内常用为氯化琥珀胆碱,琥珀胆碱在临床应用中常常出现心律紊乱(包括窦性心动过缓或室性兔逸搏心律等)、肌束震颤、升高血钾、高血压、眼内压及颅内压升高、恶性高热等副作用,这使得琥珀胆碱在一些短小手术中的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而非去极化肌松药又分短效、中效及长效肌松药.我国目前常用的为中长效类肌松药,尤其是以中效肌松药为主,药品相对比较多,包括维库溴铵、罗库溴铵、阿曲库铵、顺式阿曲库铵以及新近出现的短效肌松药米库氯铵等.常用非去极化肌松药插管剂量、补充剂量和持续输注速率见表1[2,3].从表中可以看出我们常的非去极化肌松药多为中长效,临床作用时间多在40-60分钟左右.对于一些短小手术,由于琥珀胆碱的不良反应较多,临床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而米库氯铵作为新型短效非去极化肌松药,具有安全、起效快、作用时间短、恢复迅速、无蓄积作用并且副作用相对较小的肌松药,可以满足更高要求的手术,为了更好,更全面的学习、应用米库氯胺,现综述如下.

    作者:吕慧;马鹤;朱卓;潘晨宇;潘振祥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胸腰椎骨折的诊断及系统回顾

    脊柱骨折十分常见,约占全身骨折的5%-6%,其中胸腰段脊柱(T10-L2)处于两个生理弧度的交汇处,是应力集中之处,因此胸腰段脊柱骨折多见.胸腰椎骨折是一种高能量损伤,常累及脊柱的三柱,不但造成脊柱的稳定性严重破坏,而且容易致脊髓神经损伤,其主要治疗目标是恢复脊柱的解剖结构和生理序列,重建其稳定性,挽救脊髓神经功能.胸腰椎骨折一般分为6种损伤类型:①单纯性楔形压缩性骨折;这是脊柱前柱损伤的结果.②稳定性爆破型骨折;这是脊柱前柱和中柱损伤的结果.③不稳定性爆破型骨折;这是脊柱前、中、后柱同时损伤的结果.④Chance骨折;为椎体水平状撕裂性损伤.⑤屈曲-牵拉型损伤;⑥脊柱骨折-脱位.椎弓根螺钉技术发起于20世纪70年代,经过多年临床实践与发展,后路椎弓根螺钉技术已成为胸腰椎骨折的为经典及常用的手术方式;后路短节段复位固定(跨伤椎固定) 已成为胸腰椎骨折常用的手术方法.经过大量的临床印证,该方法在胸腰椎骨折的治疗中存在伤椎难以完全恢复至原来高度、后凸畸形矫正不满意、易发生内固定失效等缺点.因此近年来,许多学者提出通过经伤椎植入螺钉来分担载荷.

    作者:马帅;丁志国;张树泉;赵奕;赵宝林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支气管哮喘临床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

    哮喘是一种常见慢性炎症性疾病,其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由于病因复杂,表型多样,多年来单纯从基因方面研究并没有取得哮喘诊治方面的突破.基因是源头,真正发挥功能的是蛋白质.一般来说,机体在出现病理变化之前,体内的蛋白质在成分和量方面都会发生相应改变,因此,以研究疾病相关蛋白的蛋白质组学应运而生.通过蛋白质组学技术揭示哮喘病理状态下异常表达的蛋白质以及疾病不同时期的蛋白变化水平,可以筛选出与哮喘相关的蛋白标志物,特别是可能发现以往从未被与哮喘相关联的新蛋白,从而有助于哮喘的诊断、病情评估、预后的预测,由此进一步开展针对性的生物治疗.本文将主要就哮喘临床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卢洪华;李艳春;华树成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MicroRNAs与冠心病发生发展关系的研究进展

    microRNA(miRNA)是一类长约21-25个核苷酸的小分子非编码RNA,是由具有发夹结构的约70-90个碱基大小的单链RNA前体经过Dicer酶加工后生成双链RNA[1],双链miRNA被引导进入沉默复合体中,一条成熟单链miRNA保留其中,另一条被降解.miRNA分子在3'端非编码区域(3'UTR)与靶基因mRNA分子互补配对后,可以降低mRNA分子的稳定性并使mRNA发生翻译抑制从而影响靶基因的表达调控[2-4].miRNA具有集体功能的特点,单一miRNA难以替代[5].研究发现多种miRNAs与冠心病相关,例如:miRNA-208、miRNA-1、miRNA-133影响心肌凋亡、心肌肥厚等,miRNA-126、miRNA-92a调控血管生成,miRNA-320、miRNA-21、miRNA-499等参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208、miR-29、miR-133、miR-30和miR-21等参与心肌纤维化,miRNA-1、miRNA-133参与心梗后心律失常等.现就其在冠心病中的作用进行系统分析和综述.

    作者:马兰;张基昌;崔燕;武军铎;崔晓倩;杨金英;尚怡君 刊期: 2013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