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合并高血压时对心脏的影响.方法:分析100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生化、心电图及彩色超声心动图的检测资料.结果: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心电图及心超声改变与未合并高血压者之间有显著差异;血糖、血脂的高低与心电图、心超声异常也有一定关系.
作者:王无锡;周欣 刊期: 2002年第04期
肝豆状核变性,首先由Wilson(1912)详细描述,故又称Wilson病(WD).群体中的年发病率为1/1万~1/10万,是少数可能有效治疗的神经遗传病.我们1994~2001年共收治20例WD患者.本文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以期达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目的.
作者:董春华;邵建国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为进一步了解溃疡性结肠炎(UC)的发病特点.方法:经结肠镜来确诊UC的临床特点.结果:UC的发病以成年人多见.病变部位以左半结肠为主,占63.8%.结肠镜下93.1%有糜烂和溃疡,其次为充血、水肿和出血,充血水肿、血管网模糊和质脆易出血是UC的早期改变,并且以轻中度患者为多.大多数用柳氮磺胺吡啶(SASP)治疗有效.结论:UC的临床特点可用结肠镜确诊.
作者:华国平;黄中伟;徐正府 刊期: 2002年第04期
在现代生活中,饮酒成为人们交往中一种方式,饮酒过量而发生急性乙醇中毒.表现为神经系统先兴奋后抑制,大剂量可致呼吸中枢麻痹和心脏抑制.本文应用盐酸纳洛酮治疗急性乙醇中毒23例并与对照组21例比较,观察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于在玲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我院自1992~2001年,采用内镜下高频圈套电凝电切结合息肉残端微波加热凝固法,切除胃、大肠息肉162例计628颗.具有安全、有效、快速、痛苦小等优点,现报告如下.
作者:孔社女;陆华生;钱俊波;陈天敏;葛振明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恶性肿瘤发生是一个多基因参与的复杂过程,其中涉及癌基因的激活和抑癌基因的失活,以及细胞周期调控失常有关.近年来许多学者报道p16基因及其编码合成的p16蛋白,在生化功能上与细胞增殖周期紧密相关,是细胞增殖的负调控因子.为此,我们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p16蛋白在大肠癌组织中表达的情况,探讨p16蛋白与大肠癌临床、病理的关系.
作者:张红菱;胡元祥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糖尿病可造成多系统的损害、尤以心、肾、脑血管及神经系统并发症为甚.本文对64例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患者进行经颅多普勒(TCD)和脑电图(EEG)检查,以观察脑血流动力学及脑功能的改变.
作者:熊利华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原发于淋巴结外NHL的治疗和预后.方法:追踪随访近10年来我院收治的原发于淋巴结外的NHL69例,占同期恶性淋巴瘤的20.2%,其中原发于胃肠道32例,其他部位37例.结果:除皮肤型1例外,其余68例均住院接受手术、放疗、化疗等综合治疗.随访结果:1例放弃治疗,4例失访,可统计64例病人的1、3、5、8年的生存率分别为87.5%(56/64)、71.9%(46/64)、40.6%(26/64)和26.6%(17/64).结论:原发于淋巴结外的NHL临床表现复杂,容易误诊.其预后除与临床分期和恶性程度有关外,与原发部位以及首次治疗能否达到CR有密切关系.
作者:张定武;谭勇健 刊期: 2002年第04期
快速性心律失常是常见的心血管危重症,尤其发生在有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更为明显.因为心律失常本身就会引起严重的症状和血液动力学障碍,而已有病变的心肌代偿功能低下,心律失常发生时心功能急骤下降、恶化,常诱发急性心功能不全、心源性休克、阿斯综合征等,此时,果断正确的处理直接关系到患者的预后.
作者:朱明真;蒋文彬 刊期: 2002年第04期
在临床急救工作中,大剂量口服安定类药物中毒的病例比较多见,应引起临床工作者的高度重视,现就我院自1986~2001年间收治安定类药物中毒29例临床表现及救治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吐尔逊;马吾浪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我院自1992~2000年收住不同类型的急性胰腺炎共41例,其中18例在治疗过程中通过高压氧治疗,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林树春 刊期: 2002年第04期
食管贲门失弛缓症首先于1674年由Thomas Willis提出到1915年由Asthur Hurst命名为失弛缓症(Achalasia or failure to relax),其病理特征是食管神经肌肉障碍而不能驰张从而导致食管张力和蠕动减低.
作者:孙文伟;丁效斌;董诗民 刊期: 2002年第04期
近年,我们用改良的纤维蛋白琼脂平板法对3种胃病胃液纤溶活性进行检测,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报道如下.1.对象与方法
作者:罗方;周建民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我院自1996年收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Ⅱ型呼衰26例在常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BiPAP呼吸机经鼻罩通气治疗,通过对照组比较,观察到BiPAP呼吸机对治疗COPD并Ⅱ型呼衰具有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谭先胜;任素敏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泌尿系感染是常见病,居泌尿系统疾病的首位,约占42.9%.若治疗不当,可引起严重并发症,如败血症、感染性休克(1).我院自1999年以来,采用头孢噻肟钠治疗急性肾盂肾炎收到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王玉芝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分析临床常见的全血细胞减少的原因,使在诊治此病时降低误诊率.方法:对261例全血细胞减少患者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全血细胞减少的病因比率以百分率表示.结果:全血细胞减少常见症状是贫血、发热、出血;由造血系统疾病引起的全血细胞减少占79%(206/261),非造血系统疾病占21%(55/261),以慢性肝病常见占12.3%(32/261),恶性肿瘤、结缔组织疾病、感染性疾病分别占3.4%(9/261)、2.3%(6/261)、1.9%(5/261).结论:临床常见的全血细胞减少除造血系统疾病外,非造血系统疾病必须予以充分重视.
作者:张宏伟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我院自1998~2001年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103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文103例腹股沟疝,男93例,女10例,年龄61~87岁,平均67岁.斜疝98例,其中双侧斜疝18例,复发疝6例,3例为第3次复发;直疝5例.合并有前列腺增生症,老年性支气管疾病、慢性便秘47例.
作者:翟年宽;顾元龙;陆树洪 刊期: 2002年第04期
1.临床资料2例心脏锐器伤,男,年龄20、22岁.分别被匕首、剪刀刺伤,伤后30分钟、3小时就诊,外伤后1、5小时手术.均采用全麻下左前外侧剖胸切口,经第5肋间进胸.1例心包未见明显裂口,剪开后见500ml积血涌出,左心房有1cm裂口.1例心包有2cm裂口,左心室心肌有1.5cm×0.5cm裂口,未贯穿全层,左上肺内下角有1.5cm裂口.缝合心房(室)、心包、肺裂口,留置胸腔引流管一条.术后14、12天痊愈出院.
作者:王志远;汤小仲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分析胆囊癌的临床诊治.方法:38例胆囊癌经B超、CT检查后手术,根据不同分期采取胆囊切除术、胆囊癌根治术、剖腹探查加内外引流术.结果:B超检查符合率为44.7%手术后住院期间死亡10例属NevinⅣ-Ⅴ期.术后1年内死亡22例,术后生存1年以上仅6例.结论:B超检查仍是早期诊断胆囊癌比较有效的方法.
作者:江龙建;夏一忠;金卓英 刊期: 2002年第04期
高层自坠是创伤外科的急症之一,常并发骨折和脏器的损伤.本文报告我院近20年来收治的高层自坠伤39例临床资料,分析讨论如下.
作者:顾锦平;印爱萍 刊期: 2002年第04期
胆囊结石是消化系统常见病,可发生于胆道系统的任何部位.由于显像技术的发展,胆囊和胆道结石的发现逐年增多,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发病率逐年升高.现将我院门诊住院均经B超证实的217例胆结石患者临床特点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印爱萍;顾锦平;查跃 刊期: 2002年第04期
全身麻醉后,低O2及CO2潴留屡有发生,尤其在胸腹大手术后早期,及早诊治是预防术后呼吸衰竭的重要因素.本文对麻醉后监护病房102例胸部手术后早期病人进行了观察,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建良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1)发生时间、持续时间、严重程度对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急性期的影响.方法:对106例确诊为AP的住院患者.分别计算AP病例中SIRS总的发生率及SIRS在轻症急性胰腺炎(MAP)和重症急性胰腺炎(SAP)中的发生率.按病程中是否发生SIRS分为SIRS组与非SIRS组,分别比较SIRS发生时间、持续时间、严重程度对AP的影响.结果:重症病例的SIRS发生率高于轻症病例(P<0.05),且随SIRS程度的加重,AP患者病死率升高(P<0.01).并与临床症状的变化相一致.结论:AP患者SIRS的发生率、SIRS的严重程度与预后有密切关系.
作者:夏菁;吴义岗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为了解剖宫产单次硬膜外麻醉时局麻药低有效用量.对无宫缩性阵痛、行剖宫取胎的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局麻药用量与硬膜外麻醉平面的关系.方法:48例产妇分A、B两组,同样的给药途径观察两组不同局麻药用量,所阻滞的神经节则相差三个分节左右.结果:A组局麻药用量小麻醉效果能满足剖宫手术.
作者:和耀琦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外伤性脾破裂术中腹腔自体血回输的方法.方法:对无空腔肠脏器穿孔、外伤时间在12小时以内的35例外伤性脾破裂患者的腹腔内积血,用负压吸出,经8层无菌纱布过滤后行自体回输,观察效果及并发症.结果:35例外伤性脾破裂自体血回输后,除2例出现轻微的血红蛋白尿外无其它输血反应和术后并发症.结论:外伤性脾破裂腹腔自体血术中回输是一种安全、方便的方法.
作者:陈粮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了解p27蛋白在人脑星形细胞肿瘤中的表达,探讨p27 LI(标记指数)在人脑星形细胞肿瘤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自1992~1997年本院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的原发性星形细胞肿瘤患者73例的资料,包括病理学分级及术后生存时间.使用S-P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手术切除标本石蜡块的p27抗原并计算其LI.对比研究了不同组织级别中p27蛋白的表达水平,使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并采用logrank(时序)检验判断p27 LI在星形细胞肿瘤患者中的可能的预后价值.结果:p27LI范围3.15%~86.4%,均值为24.7%±22.0%;在组织学分级WHOⅡ、Ⅲ、Ⅳ中分别为38.6%±19.8%、27.8%±24.7%、12.1%±13.3%,三组间有显著差异(P<0.01).p27LI与病理级别呈明显负相关.Kaplan-Meier生存概率曲线显示p27LI的高低对患者的预后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p27LI随着各病理级别增高而下降;p27LI下降提示预后较差.在同一病理级别(GradeⅢ、Ⅳ)中,p27LI不同(≥或<17.4%),其预后有显著性差异.
作者:严耀华;刘道坤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我院自1993~2000年对2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了手术治疗,经随访观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一般资料本组男22例,女4例,年龄22~57岁,平均37岁.部位:L3/4 2例,L4/5 19例,L5/S1 15例,同时有两个椎间盘突出5例.病程:3个月~1年10例,1~3年9例,3年以上7例.
作者:张学先;黄金;赵宝琪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近髁粉碎性骨折的治疗及疗效.方法:56例近髁粉碎性骨折中采用AO钢板内固定24例,髁间带锁钉(GSH)固定32例.结果:依照自定标准评定,经8~24月随访,骨折全部愈合.髁间带锁钉治疗与AO钢板内固定相比,骨折及膝关节功能恢复明显优于后者.结论:近髁粉碎性骨折髁间带锁钉对于术后骨折及膝关节功能恢复明显优于AO钢板固定.
作者:张斌;沈小松;吴士洪;包聚良 刊期: 2002年第04期
外科清洁手术的抗生素预防性应用能降低手术后的感染率.但有较严格的适应证,为了解我院外科预防性抗生素应用情况,探讨其使用的合理性,我们抽查了外科2000年全年清洁手术抗生素的预防应用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庞晓捷;向伟;彭义德;刘阳春 刊期: 2002年第04期
股骨远端骨髓腔较宽大,骨折后髓内钉不能起到良好的固定作用,临床多采用钢板螺丝钉内固定,但较髓内钉固定具有手术切口长,分离组织多,特别重要的是术后膝关节屈曲受限.根据作者的经验,手术入路的选择对避免膝关节功能的丧失至关重要.本文探讨了采用后外侧入路行股骨骨折钢板内固定,较传统的外侧入路,可明显减少膝关节粘连的发生率.
作者:周建国;王昌龙 刊期: 2002年第04期
外伤性小肠破裂是临床常见的腹内脏器损伤.我院从1989~2000年共收治闭合性腹外伤小肠破裂36例.现将其诊治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患者,男34例,女2例,年龄20~68岁,平均30.5岁,职业:搬运工、建筑工.致伤原因:外力直接作用于腹部,撞击伤20例(55.6%),俯落伤16例(44.4%),均为闭合性损伤.伤后就诊时间:1~24小时,平均8小时.
作者:杨安风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外伤性脾破裂的外科治疗原则和方法.方法:分析近年来29例外伤性脾破裂病例,结合国内外文献,评价其外科治疗方法.结果:29例中手术27例,死亡2例;非手术2例,痊愈出院27例.结论:对外伤性脾破裂的外科处理要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才能获得满意的效果.
作者:吴水来;汤小仲;谭明扬;陈卫彬 刊期: 2002年第04期
胃手术后残胃功能性排空障碍又称胃排空延迟综合征,是指不伴吻合口或输出空肠袢等机械性梗阻因素的残胃无力,排空迟缓,它是胃术后常见的早期并发症,经保守治疗可以痊愈.1990年至今,我们共遇到6例.现将诊治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梅泉生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我院自1992年至今行儿童颅脑外伤手术86例,占同期颅脑外伤手术治疗的2.8%,其中重型颅脑外伤手术治疗去骨瓣减压20例.20例中12例将骨瓣保存于切口附近帽状腱膜下,作二期修补颅骨缺损,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俊;蔡用武;倪兰春 刊期: 2002年第04期
回顾性分析47例直肠癌的临床资料,其中Dukes A期19例,B期2例,C期15例,D期11例.行Miles术14例,Dixon术21例,Parks术1例,Hartmann术3例,经肛腺瘤癌变肿瘤局部切除术3例,乙结肠袢式造瘘术2例,双腔结肠造口术1例,姑息性切除术2例,其中,肝动脉置管化疗2例.结论:Dixon,Miles术主要用于Dukes A,B,C期;结肠造口术,姑息性切除术用于D期直肠癌;有肝转移的选择肝叶切除术或肝动脉置管化疗;经肛腺瘤癌变肿瘤切除术适用于早期直肠癌.
作者:王海;唐西蒙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法洛四联症(TOF)是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之一,我院1999~2001年为39例TOF患者进行了一期矫治手术,均采用深低温、低流量体外循环(CPB)方法,无手术死亡.现就术中体外循环管理总结如下.
作者:徐正安;朱玉梅;刘国锋;王革平 刊期: 2002年第04期
老年肠梗阻患者病情发展较快,病死率高(4%~30%),原因为老年患者全身重要器官功能减退,代偿能力差,病情严重.我科自1995~2002年共收治60岁以上的肠梗阻患者127例,死亡26例(20.5%).现报告如下.
作者:沈波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前列腺偶发癌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前列腺切除标本行HE染色病理报告为腺癌者行双侧睾丸切除术.结果:71例良性前列腺增生中检出腺癌5例,随访半年至3年,均未发现复发及转移.结论:对偶发性前列腺癌,术后行双侧睾丸切除术,可提高生存率,减少复发及转移.
作者:周建新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严重交通伤抢救成功的经验及治疗护理措施.方法:通过回顾性统计方法,总结近4年来收治的131例严重交通创伤伤员抢救的经验.结果:114例病人治愈,治愈率87.02%,17例死亡,死亡率12.98%.结论:院前急救、急诊科救治和ICU室紧密结合是抢救成功的关键;强有力的指挥系统,正确的抢救措施,院内外科室间联络畅通是抢救成功的保证.
作者:杨传英;郝莉 刊期: 2002年第04期
1996~2001年间我科与北京积水潭医院合作采用国际AO内固定术治疗踝关节骨折28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踝关节骨折28例,男22例,女6例,年龄17~57岁,平均40岁,陈旧伤4例,新鲜伤24例,闭合伤26例,开放伤2例.致伤原因:车祸伤4例,砸伤4例,坠落伤2例,跌扭伤18例.损伤类型中旋后-外旋型24例,旋前-内收2例,爆炸垂直压缩型2例.
作者:玉山江;丁斌;安尼瓦尔;王一军;阿不拉海提;王岩民 刊期: 2002年第04期
近年来,在南通市各市县,居民因多食柿子、山楂、黑枣、稔果所致的胃肠梗阻时有报道.我院1987~2001年共手术了15例老年柿石患者.
作者:王秀兵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我院自1997~2001年共收治各类髋臼骨折45例,其中1例为双侧髋臼骨折,手术治疗27例,手术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一般资料本组45例髋臼骨折,单侧44例、双侧1例,男28例,女17例,年龄12~65岁,平均36岁.
作者:刘国华;蔡悦桂;朱宝国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急性重症胆管炎(ACST)是外科危重症之一,病情凶险,病死率高,而老年患者由于自身特点病情尤为严重.我院1988~2000年共收治22例,现就其临床特点及治疗体会分析如下.
作者:秦安明;周华 刊期: 2002年第04期
随着CT的广泛应用,对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认识也逐渐加深.但本病发展具有隐匿性,临床上容易忽视.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现将我院自1994年8月至今,共收治25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旭伟;金同连;耿晓增 刊期: 2002年第04期
近年我们采用山莨菪碱静滴治疗坐骨神经痛22例,收到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22例,男15例,女7例,病程1年以下12例,1~2年6例,3年以上4例.22例临床表现:①有感染病灶,如扁桃体炎、副鼻窦炎、牙病等,受寒、受潮病史或原因不明者;②有一侧腰臀部、大腿后侧、小腿后侧、小腿后外侧和足外侧有阵发或持续性胀痛;③病侧跟腱反射减低或消失,直腿抬高试验阳性,沿坐骨神经有压痛;④排除腰骶椎、骶髂关节、盆腔内病变及脊髓压迫症等;⑤经综合治疗,效果不明显.
作者:孟玉民 刊期: 2002年第04期
随着胃癌外科治疗理论发展和技术的进步,胃癌手术疗效提高,术后长期存活病例增多,因而胃癌术后5年以上复发问题引起关注.我院于1987~2001年收治胃癌794例,其中29例在术后5年以上又成功地进行了再次手术切除的残胃再发癌,现将诊治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郑斌;严凤明 刊期: 2002年第04期
在女性不孕症中,排卵功能障碍者较常见.单用西药治疗其妊娠率远低于排卵率,本文试用中西医结合治疗54例排卵功能障碍不孕症,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安丰娟;孙玲;徐惠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C-erbB2和p53基因在宫颈癌中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40例宫颈癌组织、10例宫颈不典型增生及20例宫颈炎组织标本中C-erbB2和p53蛋白表达,采用x2检验分析这二种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及预后关系.结果:①宫颈癌C-erbB2表达率为37.5%,宫颈炎及不典型增生组织无阳性表达,腺癌表达率66.67%高于鳞癌32.35%,但无显著意义(P>0.05),鳞癌过表达与复发有关;②p53蛋白表达率为24.14%,宫颈炎组织未见阳性表达,1例重度不典型增生表达阳性,p53表达与宫颈癌病理分级相关;③p53与C-erbB2之间表达差异显著(P<0.05);④C-erbB2阳性/p53阳性患者复发率与C-erbB2阴性+p53阴性患者复发率对照,差异有显著性.结论:C-erbB2表达是细胞恶性变标志,宫颈鳞癌中过表达与复发有关,p53表达与宫颈癌发生发展有关,检测C-erbB2/p53一组基因对宫颈鳞癌预后更有价值.
作者:蔡烟岫;刘曼华;程瑛;季小华;陶潜 刊期: 2002年第04期
宫颈裂伤是阴道分娩中较常见的软产道损伤之一.较深的宫颈裂伤可延及阴道穹窿部,阴道上1/3段或子宫下段(1),损伤严重者甚至可危及生命.本文收集了我院1998~2001年足月阴道分娩引起的宫颈裂伤60例,分析其原因及进一步做好防治工作,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宜华;许玲;劳建英 刊期: 2002年第04期
子宫颈环状撕裂是分娩或晚期流产后立即发生的宫颈前唇或后唇环状分离,为一种较罕见的并发症,常常发生于初产妇和产程延长者,现将我院20年中发生的3例宫颈环状撕裂病例报告如下.
作者:范燕燕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了解启东市食管癌发病流行规律,为食管癌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利用启东市1972~2000年食管癌发病数据库及历年人口资料,计算粗发病率、标化发病率、截缩发病率并分析性别及年龄分布,应用X2、分3时段作时间趋势分析.结果:29年间,食管癌粗发病率男性差异无显著性(P>0.05),女性有上升趋势(P<0.01);男:女为2.16:1;标化发病率男高于女,但均呈现下降趋势(P<0.01),以男性下降速度为快.食管癌发病年龄主要集中于中老年人,中位发病年龄男性较女性提早3年.三个时期相比较,1991~2000年标化发病率及截缩发病率下降速度均快于1981~1990年与1972~1980年.结论:食管癌总体水平呈下降趋势.
作者:朱健;姚红玉;张永辉;陈建国 刊期: 2002年第04期
呼吸衰竭是急性有机磷中毒致死的首要原因.近年来,我们对19例急性有机磷中毒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后机械通气,14例抢救成功.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蒋凌云 刊期: 2002年第04期
腹腔镜应用在国内已有10余年之久.因为它能充分体现微创手术的优势,因此,越来越受病人欢迎.但是,手术室护士如粗心大意,不按操作规程办事,就极易造成差错、事故.我院自1996年开展此项手术以来,已成功地采用腹腔镜下胆囊摘除、附件囊肿摘除、宫环外游行取环术、多囊卵巢、宫外孕等手术700余例.现将术中易引起护理差错、造成事故的原因分析如下.
作者:陈祝娥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晚期肝硬化病人由于长期卧床,加上营养状况差,常易发生褥疮.作者经治了1例肝硬化褥疮患者,现将护理体会浅谈如下.
作者:姚美华;杨裕群 刊期: 2002年第04期
卵巢癌、胃癌和其它消化系统的肿瘤,术后常有腹腔、盆腔直接浸润和种植,对这类肿瘤多行腹腔联合化疗,它能使腹腔内的药物浓度高于全身用药的数十倍,而肝、肾等脏器的浓度则低于全身用药,不致对身体其它器官和组织造成大的危害,而且副反应小.
作者:沈憬宏 刊期: 2002年第04期
2001年我院收治急诊下肢截肢伤员12例,男9例,女3例,年龄25~45岁,其中大腿截肢2例,小腿截肢10例,均为肢体严重毁损,伤口愈合Ⅱ/甲10例,Ⅱ/乙1例,轻度感染1例.由于急诊截肢病人,无心理准备,情绪波动大,给手术后护理带来困难,而这些病人都需要安装假肢,我们结合假肢科安装假肢的要求,报告我们对急诊截肢术后病人的护理体会.
作者:张丽英;张满红;傅育红 刊期: 2002年第04期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改变,护理工作范围从临床护理向社区、家庭、人群的全人护理扩展,社会护理已成为护理行业发展的方向,是以新的服务形式,把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及康复医学融于护理社会学之中.我院自1998年开始进行社区服务,在冠心病患者的社区康复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蒋梅英;颜庭凤 刊期: 2002年第04期
闭合性肢体大血管损伤,病情变化较多,伤员手术前后细心护理,观察病情,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现将近年我院收治3例闭合性肢体大血管损伤伤员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傅育红;张丽英;张满红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惊厥是大脑运动神经元异常放电引起的肌肉抽动,常伴意识障碍.抽动多为全身性,也可为局部性(1).高热惊厥(FC)在儿童中是常见病,发病率为3%~4%,主要是由感染引起.在初次高热惊厥后约40%复发.本文就我院自1998~2001年收治住院共101例FC患儿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护理对策.
作者:顾淑群 刊期: 2002年第04期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是影响儿童生长发育的重要调控因子,它主要是通过生长激素(GH)-IGF-Ⅰ轴对胎儿的发育及儿童骨骼生长起调节作用.近年来研究发现,血液中IGF-Ⅰ浓度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在儿童严重创伤、感染等情况下其分泌受到明显抑制,从而影响机体的代谢.我们检测了1990~2000年住院30例新生儿感染时血浆中IGF-Ⅰ浓度的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现报告如下.
作者:凌亚平;金胜利;姜小娣 刊期: 2002年第04期
哮喘持续状态是一种威胁患儿生命的哮喘危重状态,由于支气管严重阻塞,可发生多个系统的并发症,本文就1996~2002年收治的95例SA患儿采用药物压缩雾化吸入治疗,疗效显著,现总结如下.
作者:王忠旺 刊期: 2002年第04期
心律失常是儿科常见病,可发生于各种心脏疾病及非心脏疾病.现将我院儿科1992~2000年收治的小儿律失常患者60例回顾分析如下.
作者:孔炜;魏燕;蒋文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纳洛酮治疗新生儿继发性呼吸暂停的治疗效果.方法:46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纳洛酮组首剂0.1mg/kg静滴,继以10~20μg/kg·h维持,或0.07mg/kg静滴或肌注,q6~8h;氨茶碱组,首剂5mg/kg,静滴20分钟静滴完,继以1~2.0mg/kg,q8h,静滴维持.结果:纳洛酮组总有效率和显效率均高于氨茶碱组,P值均<0.01,有显著意义.结论:纳洛酮治疗新生儿继发性呼吸暂停疗效优于氨茶碱,未发现明显的副作用.
作者:赵凯;赵树本 刊期: 2002年第04期
肠套叠是婴幼儿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尤以4~7个月婴儿好发.我院自1990~2001年共收治急性肠套叠患儿32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小儿急性肠套叠32例,男21例,女11例,发病年龄3月~6岁,其中3~12月26例(81.2%),1~3岁4例(12.5%),4~6岁2例(6.3%).发病时间4小时~3天,平均36小时.发病48小时内就诊27例,病程超过46小时就诊5例.有3例复发.
作者:李里力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我们对近5年来新生儿窒息后发生的窦性心动过缓病例用多巴胺治疗,取得明显疗效,现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资料取我院1995~2000年救治的45例新生儿窒息后窦性心动过缓患儿,均为足月适于胎龄儿,年龄:0.5~14小时,按Apgar评分:轻度窒息儿27例,重度窒息儿18例,体温35.6~37.3℃,心率70~100次/分,均伴有吸人性肺炎和轻、重不等的缺血缺氧性脑病(HIE),血清电解质(K+、Na+、Cl-、Ca++、Mg++)基本正常,心肌酶谱均升高,其中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PK-MB)为(54.2±21.5)IU/L(正常新生儿24小时内CPK-MB<25 IU/L),肾功能均正常.心动过缓大多于出身后不久发生,窒息越重,发生越早.
作者:高勤 刊期: 2002年第04期
近年我院收治2例皮肤创口与拇长屈肌腱断裂不在同一区内的手外伤者报告如下.例1,男,12岁.右手爆炸伤1小时入院,局部检查:食、中指末节缺如,残端不整齐,骨质外露.大鱼际肌外露,Ⅲ、Ⅳ区掌侧皮裂伤,创口不规则,右拇指不能屈曲.诊断:①右手皮肤裂伤;②食、中指末节缺如;③右拇长肌腱断裂.
作者:门士军;林宗春;吴天健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患女,12岁.因牙列稀疏,上颌牙前突到我科要求正畸治疗.检查:6/6中性,全牙列稀疏,无牙松动及牙周疾病,32+融合.寻问其父母,该患者为足月顺产,母乳喂养,无家族史及颌面部外伤史,乳牙期牙排列整齐,无拥挤及融合牙,乳牙萌出及替换时间均无异常.
作者:李坚明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患者,女,30岁.因下咽困难2月,于2001年4月26日人院.2个月前开始出现咽下困难,进食有阻挡感,伴胸骨中下段灼痛.胃镜检查,诊断:食管炎,慢性胃炎.但咽下困难渐加重,由进半流质食物至进流食.
作者:蒋文彬;朱明真;张良臻 刊期: 2002年第04期
对1例重症颅脑外伤手术后伴发高糖高渗性昏迷患者抢救的临床分析,总结经验,提高对这类危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世龙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氨茶碱是治疗急慢性气管哮喘的常用支气管扩张剂,有效血浓度为10~20μg/ml,但个体差异大.疗效与毒性及血药浓度密切相关,近年发现有些药物可影响茶碱的代谢而使血药浓度改变,引起疗效不佳或中毒症状.本文根据我院临床测定血药浓度及有关资料将氨茶碱与部分药物相互作用简述如下.
作者:陈桂平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提高对泛影葡胺引起不良反应的认识及正确处理.方法:泛影葡胺造影的4376例患者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和处理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讨论.结果:4376例患者中210例(4.80%)出现碘过敏反应,其中轻度143例(3.27%),中度65例(1.50%),重度2例(0.05%).结论:泛影葡胺造影有4.80%不良反应,及时准确处理可避免不良后果.
作者:黄娟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研究低磁场MRI增强对脑转移瘤的诊断价值.方法:用GE 0.2T开放型磁共振成像系统,在常规扫描后静脉快速推注GD-DTPA(0.2ml/kg),选用T1加权序列取相应的断面.结果:52例中单发脑转移瘤19例,多发脑转移瘤33例,病灶发生在幕上82个,幕下36个,共检出转移病灶118个.强化扫描较平扫多发现53个.结论:低磁场MRI增强对脑转移瘤的诊断是很敏感的.
作者:张怡璐;陆亚萍;朱建新;钱大雁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尿路造影期间合用CT平扫诊断输尿管扩张原因的价值.方法:对12例尿路造影中出现不同形式的输尿管扩张再进行CT平扫并分析.结果:1例为腔静脉自后绕行输尿管致狭窄,1例示不规则软组织影系残段输尿管癌,10例为输尿管结石影.结论:尿路造影期间合用CT平扫对诊断输尿管扩张的原因是一种有效的检查.
作者:应充亮;刘振霞;张国强;王守海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矫治鼻中隔偏曲.方法:报告15例鼻中隔偏曲,在鼻内镜下行鼻中隔矫正或成形术.结果:15例全部治愈,无并发症.结论:鼻内镜下矫正鼻中隔偏曲疗效满意.
作者:钟志生;蒋德澄;顾平;汪旭;陆良钧;周书芳 刊期: 2002年第04期
声带小结和声带息肉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各种手术方法治疗声带小结和息肉仍有复发或残留.近年来,我科采用微波热凝技术治疗复发性声带小结和息肉35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吕剑 刊期: 2002年第04期
近年来,作者研制的美兰糊剂治疗口腔粘膜溃疡300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自1984年至今收治口腔粘膜溃疡患者300余例,男173例,女127例,其中溃疡位于上唇12例,下唇77例,上下唇13例,颊部11例,舌体91例,腭部3例,龈粘膜7例,唇、颊、舌、腭、龈同时广泛溃疡79例,口周7例,属于复发性口腔溃疡148例,疱疹性溃疡53例,创伤性口腔溃汤95例,慢性溃烂性唇炎4例,均于溃疡面上涂布美兰糊剂后当即达到止痛,经3~5次涂药后溃疡以疼痛为主的症状有明显的减轻和缓解,自觉疼痛消失,经3~5天治愈.
作者:宁存德;杨红;贺力;王培 刊期: 2002年第04期
剥离法扁桃体摘除术,在剥离扁桃体时,常因扁桃体长期反复炎症,导致周围组织粘连严重.用一般扁桃体剥离器或棉球软性剥离困难,而用剪刀分离粘连带又有误伤血管引发大出血的危险.自1996年以来,我们为128例病人进行剥离法扁桃体摘除术,使用自制叉形扁桃体剥离器,均获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曲宗学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VITAPEX糊剂在根尖诱导成形术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对98颗根尖未形成的患牙进行根尖诱导.结果:VITAPEX用于根尖诱导作用良好.结论:VITAPEX对年轻恒牙牙根形成和根尖诱导疗效较好.
作者:姚宁 刊期: 2002年第04期
以往认为,老年人口腔内仅余留少数牙,尤其是少数松动牙,既不能负担卡环的力量,又不能使基托达到全口义齿的封闭效果,多嘱患者拔除这些余留牙后再作全口义齿修复.但有不少老年患者因全身情况较差,不能接受拔牙手术,而拖延了修复时间(1).作者近年来做了64例保留少数松动牙的可摘局部义齿修复,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许文霞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改革开放给我国医药卫生事业带来生机和活力,但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和医疗体制改革的进一步完善,药品的价格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目前,虽然国家对药品价格的管理权限和作价办法的制度已进行了许多改革,但药价问题是十分复杂的,在现行药价中存在不少问题.
作者:陆翠萍;刘耳 刊期: 2002年第04期
在现代化医院一整套复杂的科学管理体系中,医院院长作为首要的管理者,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了使医院院长能在办公室实时、动态、快捷、准确地把握医院的运行状况,高效地获取决策依据,有效地控制医院工作,实现医院管理目标.
作者:陈建伟;王健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原发性阑尾腺癌的诊断,鉴别诊断.方法:对9例原发性阑尾腺癌进行临床和病理观察.结果:原发性阑尾腺癌一般好发于中老年患者,年龄在40岁以上,临床常见症状是右下腹痛,结肠造影、肠镜检查可发现回盲部肿块及阑尾的扩张.组织学分为粘液腺癌,腺癌,一般分化较好.结论:原发性阑尾腺癌的诊断,需大体观察与镜检相结合,仔细查找,细心鉴别,方能确诊.
作者:李春笋;张智弘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蛇床子有效成分提取物制成干燥粉末的方法,以作为各种剂型的原料.方法:设计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来优选蛇床子有效成分提取物干燥的工艺.结果:以L9(34)正交表来安排试验,结果A1B2C2为佳干燥工艺条件.结论:干燥品在室温放置3个月后仍呈疏松粉末,说明该干燥工艺可行.
作者:鲁卫东;周映华 刊期: 2002年第04期
通过对医学物理学的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和课程体系优化的分析,强调了加强基础课程教育的重要性,提出了教学由传授模式向引导模式过渡的方法,以及重新构筑新型的医学基础课程体系的未来趋势.
作者:姚力 刊期: 2002年第04期
临床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医学教育如果不抓好临床实习这一环节,医学生就不可能具有扎实的专业基本功及专业素质.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不少学生的临床技能及素质与现实要求之间的差距较大,在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他们将面临越来越严峻的社会与技术发展的双重挑战.
作者:董建民;刘海燕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本设计采用Microsoft Access建立实验室资产总表及局域网络资产的分类数据库及相关的维修情况表,利用Visual Basic强大的数据库管理功能,制作多窗体管理系统.通过运用Data Control、Ms Fler Grid等控件实现对所建数据库表中记录的搜索、添加、删除、保存和资产表的显示等功能,并且实现对局域网仪器设备故障维修情况的记录和在窗体的图示化显示.
作者:沈卫星 刊期: 2002年第04期
布-加综合征(Budd-Chiari syndrome,BCS),即肝静脉(HV)及(或)下腔静脉(IVC)阻塞综合征.由于肝静脉流出道受阻,肝脏长期淤血,终可发展为肝硬化窦后性门静脉高压症.其临床表现、病程急缓与阻塞部位和阻塞程度有关,肝肿大、右上腹痛、进行性顽固性腹水为突出表现.
作者:杨大明;孟宪镛 刊期: 2002年第04期
脾功能亢进(hypersplenism)简称脾亢.由于脾肿大引起一系或多系血细胞减少,产生贫血、出血、易感染等相关症状,骨髓造血相应呈增生状态,切除脾脏后血象基本恢复正常.
作者:杨锦媛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本文采用PCR-ELISA法检测47例慢性乙型肝炎HBV基本核心启动子(BCP)变异,同时使用OlympusAu 560自动生化仪检测患者肝功能,包括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白蛋白(ALB)及血清胆碱酯酶(ChE)水平,用德国BE凝血仪检测患者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并根据公式计算出凝血酶原活动度(PTA).结果示HBV-BCP变异阳性组患者较HBV-BCP变异阴性组ALT、AST、TBi略高,但无显著意义(P>0.05),而ALB、ChE、PTA均明显降低(P<0.05),提示HBV-BCP变异阳性患者病情明显重于HBV-BCP变异阴性者.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检测HBV-BCP变异对判断病情及预后有一定意义.
作者:任金才;李丽君;吴月平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使用B超对肝区光点声像图的动态观察,提高早期肝硬化的诊断.方法:对132例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的声像图改变与病理改变进行对比.结果:病理改变轻度,肝区光点尚均匀者占95.24%;中度改变,肝区光点欠均匀者占72.22%;重度改变,肝区光点欠均匀者占40.0%,不均匀者占53.33%.结论:随着肝区光点粗细不均的加重,病理改变也在加重.
作者:张巳声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微粒子酶免分析技术(MEIA)检测乙型肝炎病毒(HBV)血清标志物(HBVM)与定量酶免聚合酶链反应(PCR-ELISA)法测定HBVDNA的关系.方法:采用美国雅培公司AxSyM免疫荧光分析仪及其MEIA分析技术和PCR-ELISA法分别定量测定168例肝炎病人血清HBVM和HBVDNA并作对比分析.结果:53例HBsAg、HBeAg、抗HBC阳性组中有52例HBVDNA含量在105~106拷贝/ml,其HBVDNA阳性率为98.1%;80例HBeAg阳性组中HBeAg滴度为50以上者其HBVDNA阳性率为100%,但HBeAg滴度不与HBVDNA每毫升基因拷贝数呈平行线性关系.结论:HBVDNA是评价HBV活动理想的标志,抗HBe的出现不能作为HBV复制停止的指标,HBeAg滴度变化及HBVDNA均可作为HBV复制和抗病毒疗效观察指标.
作者:毛丽萍 刊期: 2002年第04期
为了探讨人工肝支持系统(ALSS)治疗重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我院应用ALSS治疗81例(195次)重型肝炎病人,并选择73例常规治疗病人作为对照组.结果显示,ALSS治疗能明显提高早、中期重型肝炎临床治愈好转率,治疗组为76.5%(52/68),对照组38.5%(25/65),两组间差异显著,P<0.001.晚期重型肝炎死亡率分别为92.3%(12/13)、100%(8/8).ALSS治疗后的不良反应主要为皮疹、面部发麻、恶心/呕吐、血压下降,发生率分别为48.2%(94/195)、40.5%(79/195)、29.7%(58/195)、15.9%(31/195),但经适当处理,多数能顺利完成治疗.ALSS治疗早、中期重型肝炎安全有效,对晚期重型肝炎,尚需开发接近人类肝脏功能的生物型人工肝或进行肝移植,以提高存活率.
作者:朱勇根;章幼奕;蒋文;顾菊兰;李雪梅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肝癌患者大剂量碘油肝动脉栓塞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靶血管内灌注化疗并大剂量碘化油乳剂栓塞治疗.结果:大剂量碘油治疗是安全的,不良反应较轻,可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作者:陆若飞;倪城;倪志权;季毕澄 刊期: 2002年第04期
近3年来我科联合应用善宁、洛赛克、凝血酶治疗肝硬化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50例,收到良好止血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陈咏萍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胸腺肽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的疗效差异.方法:146例QHB患者被随机分为4组(胸腺肽200mg组、100mg组、20mg组及对照组).观察4组患者丙氨酸转移酶(ALT)复常率、HBeAg阴转率、HBVDNA阴转率及T细胞亚群变化,对比并进行显著性检验处理.结果:4组ALT复常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临床疗效(完全应答率)胸腺肽200mg组(42.1%)、100mg组(34.9%)、20mg组(26.4%)均优于对照组(9.7%).20mg组与对照组疗效差异无显著性(P>0.05)、100mg组与对照组疗效差异显著(P<0.05)、200mg组与对照组疗效差异非常显著(P<0.01).胸腺肽治疗各组T细胞亚群CD4升高、CD8下降、CD4/CD8比值升高且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100mg组优于20mg组(P<0.05).结论:胸腺肽治疗CHB的剂量100mg/d较好,适当增加剂量有助于提高疗效.
作者:武宗导;许洁;王功大;邢国珍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慢性乙型肝炎临床诊断常不能确诊,为此我们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了肝穿刺活组织检查,并与临床诊断相比较,现分析如下.
作者:徐立新;李美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评价内窥镜逆行胆胰管造影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3例肝外胆管梗阻性疾病进行内窥镜逆行胆胰管造影(ERCP)检查,取不同角度体位摄片与磁共振胆胰管造影资料(1)(MRCP)进行对比.结果:ERCP检查一次性成功率为89%,失败率11%,定位诊断准确率为100%,对梗阻的原因诊断准确率为89.3%.MRCP检查54例均一次成功,对肝外胆管梗阻的定位诊断和定性准确率分别为100%、88.9%.结论:ERCP与MRCP在对肝外胆管梗阻的定位、定性诊断准确率大致相近.对肝外胆管梗阻检查为明确病因ERCP检查可作为首选,在ERCP检查失败或病情较重患者可行MRCP检查.
作者:钱宝均;孙源源;陈萍;陈伍霞;罗国华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总结多弹头射频治疗肝癌的近期疗效、适应证与并发症.方法:对45例肝癌患者行60次射频治疗,通过治疗前后肿瘤大小的比较,患者自觉症状的改善情况和AFP值改变进行对比观察.结果:55例次于治疗后10天,30例次于治疗后30天,10例次于治疗后60天,进行了彩色B超及CT复查,10天后70%患者肿瘤体积缩小在20%以上,30天后80%患者肿瘤体积缩小在30%以上,部分瘤体钙化或呈均质低密度区.60天后3例患者肿瘤体积缩小在50%以上.与术前相比全部瘤体内血供消失.80%患者自觉症状改善、其AFP值下降者占50%,无手术死亡,术后并发症为25%.结论:B超引导下多弹头射频治疗中晚期肝癌效果确切而满意.
作者:陈萍;张智坚;孙琳琳;孙源源;张振中 刊期: 2002年第04期
采用Seldingers技术对原发性中、晚期肝癌(PHC)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经多年的临床实践已被证实,并为国内、外许多学者所接受,且TACE疗效肯定.但术后的进一步治疗问题往往被忽视,导致很快复发,近期疗效可,远期疗效很差.我院在此基础上自1999年起引用TACE后行腹腔热灌注顺铂(CHPP),取得了满意的疗效.此类患者大多数全身代谢状况差,病情复杂,如何确保治疗成功,手术前后及CHPP后的特殊护理极其重要.
作者:张汀荣;赵文英;顾菊凤;许晨;茅卫东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分析血清AFP阳性和阴性的PHC患者HBV感染状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以ELISA法检测HBV五项标志物,RIA法检测AFP.以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AFP阳性组PHC患者抗-HBs检出率显著低于AFP阴性组(P<0.025),而抗-HBc检出率显著高于AFP阴性组(P<0.01).PHC患者HBVM模式共有19种,其中具有传染性的四种常见模式AFP阳性组占203/248(71.48%),AFP阴性组占20/32(62.50%).结论:PHC患者常伴有HBV复制活跃,其中AFP阳性者更甚.在治疗过程中,应加强保肝、抗病毒治疗.
作者:吴燕;刘耳;王金兵;孙燕;张宝初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研究超声检测急性乙型肝炎的脾脏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急性乙型肝炎患者,观察不同阶段脾脏声象图变化,测量脾脏厚度、脾动脉血流阻力指数.结果:脾脏声象图的改变是急性乙型肝炎发作时的一种表现,按病程动态有一定规律性:病变越早期,脾脏厚度、脾动脉阻力指数变化越明显,其严重程度与肝功能损害程度密切相关.随病情的恢复,脾脏厚度及脾动脉阻力指数大多能恢复正常.结论:对临床判定门静脉高压的原因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对急性乙型肝炎的脾脏变化、预后及鉴别诊断均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作者:张新源;许鉴清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思美泰治疗急性淤胆型肝炎的疗效及机制.方法:将急性淤胆型肝炎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静滴思美泰,对照组茵栀黄静滴.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3%,对照组80.7%,两组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思美泰是治疗急性淤胆型肝炎的理想药物.
作者:陈建新;徐德先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肝癌伴门静脉高压症手术治疗的方法与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2000年间进行肝癌切除和门静脉高压症手术18例.结果:18例均平稳渡过围手术期.术后1、2、3年生存率分别为78%、62%、41.6%.术后一年内死亡原因为肝功能衰竭,一年后死因为肝癌复发.结论:肝癌合并的门静脉高压症一期手术治疗是安全可行的.适用于小肝癌、肝功能良好的患者.大肝癌或肝功能储备较差者宜选用创伤较小的术式.
作者:胡进勇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血清透明质酸(HA)、IL-6、IL-8的浓度变化.方法:对127例正常人、急慢性肝炎及肝硬化病人,采用放免法测定其血清HA;以ELISA双抗体夹心法测定血清IL-6、IL-8浓度,并对HA、IL-6、IL-8结果与α球蛋白及A/G间分别作直线相关分析.结果:肝硬化组血清HA、IL-6、IL-8结果分别为(554.0±221.7)μg/L、(232.8±10.1)pg/ml、(197.6±7.5)pg/ml,均较其它组明显升高;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血清三项指标与α球蛋白及A/G比例分别呈正负相关趋势.结论:HA、IL-6、IL-8在肝硬化的进程中起一定的协同作用,三者升高可反应肝硬化的程度,提示三者的检测为肝硬化的诊断可提供一定的血清学依据.
作者:周晓宇;肖明兵;鲍柏军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慢性肝病肝静脉血流频谱波形与肝纤维化病理分期的关系.方法:利用多普勒技术和超声下肝活检,对102例慢性肝病者进行肝静脉频谱测定和肝组织活检.结果:肝静脉血流频谱波形与肝纤维化病理分期之间具有相关性.肝纤维化轻度患者多为HV0型,中度患者多为HV1型,重度患者频谱多为HV2型.
作者:孙琳琳;张伟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了解α-干扰素治疗丙型肝炎对血清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方法:系列测定(第0、3、6、9、12月)丙型肝炎患者在α-干扰素治疗前后血清Ⅲ型前胶原肽(PⅢNP),透明质酸(HA)及脯肽酶(PLD)水平.结果:病人分三组,持续完全反应,完全反应后继复发,无反应组.血清PⅢNP、HA、PLD水平在持续完全反应组及完全反应后继发组均明显降低而无反应组无明显下降.结论:α-干扰素在改善肝脏炎症的同时能有效降低血清肝纤维化指标.
作者:陈晓青;陆建荣 刊期: 2002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