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胃肠道恶性淋巴瘤(primary gastrointesti-hal lymphoma,PGIL)是常见的结外淋巴瘤,多为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其中原发性小肠淋巴瘤(primary small intestinal lymphoma,PSIL)约占20%~30%,其诊断、治疗、预后与胃淋巴瘤存在一定差异.现将2003年1月-2010年12月间住院的21例原发性小肠淋巴瘤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期总结经验,加深对该病的认识.
作者:何卉;徐光林 刊期: 2012年第04期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ower extremity 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是血管外科为常见的疾病之一,急性期DVT主要表现为患肢肿胀、疼痛,严重并发症是肺动脉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DVT的治疗目标就是解除患肢症状;预防PE;减少DVT复发和预防血栓后综合征(post-thrombotic syn-dromes,PTS)[1].
作者:柴东喆;马巍 刊期: 2012年第04期
放化疗是治疗肿瘤性疾病的主要手段,但毒副反应较严重,常见恶心、呕吐、腹泻、脱发、食欲不振、疲劳乏力、血三系减少等症,尤其以白细胞减少多见,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1].本研究探讨应用补白颗粒治疗放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方金燕;张存海;陈飞翔;王波 刊期: 2012年第04期
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AA)简称再障,通常指原发性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综合征,根据患者的病情、血象、骨髓象及预后,可分为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evere aplastic anemia,SAA)和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non-severe aplastic anemia,NSAA)[1].目前,常规西医治疗以免疫抑制剂、雄激素等为主,笔者在环孢素胶囊、十一酸睾丸酮用药的基础上,加用扶正补血颗粒治疗SAA 患者30 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潘月芬;吴霞雯 刊期: 2012年第04期
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的发作性神经血管紊乱疾病,重度的偏头痛已成为严重影响患者生活和工作的慢性病之一.按其临床表现主要分为有先兆偏头痛和无先兆偏头痛.笔者应用氟桂利嗪联合天舒胶囊治疗无先兆偏头痛40例,获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吴建军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甲状腺微小癌(thyroidmicrocarcinoma,TMC)是指肿瘤直径≤1.0cm的特殊类型甲状腺癌,预后一般良好,经手术治疗有可能痊愈,但因病灶不易触及,术前难以确诊.随着仪器分辨力的提高,超声提供的图像信息越来越丰富,能发现的结节越来越小.
作者:吕文桥;陈双和 刊期: 2012年第04期
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是一种常见的慢性退行性骨关节疾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主要表现为膝关节疼痛、肿胀、功能障碍,严重影响中老年人的生活.我们自2006年9月-2010年6月间采用中药离子导入联合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5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俊杰;骆峪潇;姚光校 刊期: 2012年第04期
脑梗死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临床治疗时间长,症状体征恢复慢.近年来,笔者应用疏血通联合高压氧综合治疗急性脑梗死,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我院2009年1月-2010年3月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90例,男48例,女42例,年龄56~78 岁,平均(67.45±13.23)岁,发病时间均在72h内.
作者:张沪斌 刊期: 2012年第04期
低血压是血液透析过程中的急性并发症之一,发生率达20%~30%[1].轻者仅表现为乏力,头晕眼花,出冷汗,或不出现任何症状,仅测量时发现血压降低,重者可出现面色苍白、肌肉痉挛、心律失常,甚至意识丧失、死亡,如不及时处理可危及生命[2].我们在透析中使用阿拉明(通用名:重酒石酸间羟胺)治疗经常规处理疗效不佳的透析相关性低血压,效果较好,报道如下.
作者:黄兴华;周建芳;王文荣 刊期: 2012年第04期
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病主要的危险因素,其脑卒中、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及慢性肾脏病等主要并发症,不仅致残、致死率高,而且严重消耗医疗和社会资源.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报告>指出:我国高血压患者数已经超过1.6亿,与之相对的是普遍的知晓率低,仅为30.2%,并且治疗率低,仅有24.7%,同时,更为严峻的是我国的高血压控制率更低,仅为6.1%.约有1.3亿高血压患者不知道自己患有高血压,在已知患有高血压的人群中,约有3千万没有治疗;在接受降压治疗的患者中,有75%血压没有达到控制水平[1].
作者:李剑 刊期: 2012年第04期
小儿轮状病毒腹泻是婴幼儿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我院于2008年起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葡萄糖酸锌治疗该病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2008年10月-2009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小儿轮状病毒腹泻患儿120例,男61例,女59例;年龄3个月~4岁.
作者:石怀飞;马立海 刊期: 2012年第04期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是由于EB病毒感染后引起的单核-巨噬细胞系统急性增生性疾病,全年都可发病,小儿时期容易感染,抗感染治疗无效,并且有发生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和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的风险,也与多种儿童恶性肿瘤发生有关[1-2].
作者:王伟杰;阮仙利 刊期: 2012年第04期
1949年阿根廷Schieppati首次演示了经硬质气管镜对隆突下病灶进行穿刺.1983年,美国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华裔专家Ko-pen wang(王国本)教授首先采用可弯性支气管镜开展针吸活检(Trans-bro-choscopic Neddle Aspiration,TBNA)[1~2].1994年,王氏TBNA穿刺定位法问世,使得支气管镜的检查范围由单纯评价气道内病灶扩展至直接参与评价纵隔内病灶,对疾病的诊断、肺癌的临床分期有着重要作用[3].
作者:张燕;吴宏成;吴仕波;潘登 刊期: 2012年第04期
高脂血症是人体脂代谢异常导致的血清脂质和脂蛋白水平升高,包括血清总胆固醇(TC)或甘油三酯(TG)水平过高和(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过低,该病对身体的损害是隐匿、渐进和全身性的[1].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和饮食习惯的改变,高脂血症的发病率呈逐渐上升趋势,高脂血症是脑梗死、心肌梗死等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徐融 刊期: 2012年第04期
脓毒症是感染引起的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sys-teminflammatory responses syndrome,SIRS).目前认为凝血系统功能障碍贯穿于脓毒症的整个发展过程,凝血/纤溶系统功能障碍在脓毒症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笔者应用参附注射液(shenfuinjection,SFI)辅治脓毒症患者,观察该药对脓毒症患者血清D-二聚体和预后的影响,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张宁;邱泽亮;江佩蓉 刊期: 2012年第04期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是发生于支气管黏膜上皮的恶性肿瘤,在恶性肿瘤中发病率高,中晚期中央型肺癌往往由于发现较晚,位置特殊,大多数患者确诊时已失去手术治疗机会.介入性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已被广泛地应用于肺癌中晚期治疗,但因化疗药物副反应大,很多患者难以顺利完成治疗疗程.
作者:胡汛;张凡;周礼湘 刊期: 2012年第04期
手术创伤可导致炎症反应及炎症因子的产生,强烈、持久的炎症反应可导致机体损伤.乌司他丁(uilnastatin,UTI)是一种广谱高效的蛋白酶抑制剂,可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防止手术应激对内脏器官和细胞的损伤.笔者对老年结直肠癌患者于术后应用UTI,观察患者血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探讨UTI对老年结直肠癌术后应激和炎症反应的影响.
作者:方阳;周宏;周晓聪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ick sinus syndrome,SSS)简称病窦综合征,是心血管系统常见病,系由窦房结器质性病变或功能障碍造成起搏和传导功能失常,产生心律紊乱和血液动力学障碍[1].窦房结功能是病窦综合征诊断、疗效评价的主要指标,也是评估其预后的重要依据.环磷腺苷葡胺治疗病窦综合征效果明显,能明显改善窦房结功能,同时还能改善心脏传导系统的功能,可部分替代起搏治疗.
作者:赵宏伟 刊期: 2012年第04期
髌骨骨折约占全身骨折发生率的10%,大部分骨折由直接及间接暴力联合所致.髌骨粉碎性骨折是一种严重的关节内骨折[1],所造成的影响主要为伸膝装置连续性丧失及潜在的髌股关节失配.该病治疗具有一定难度,治疗方法有石膏固定保守治疗(分离<3~4mm,关节面不平<2mm)、张力带钢丝、环形钢丝、Magnuson钢丝、聚髌器内固定及拉力螺钉内固定等[2].
作者:钟甫华;张春;张晓文;郭峭峰;马苟平 刊期: 2012年第04期
肺癌患者常伴有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手术应激引起的高分解代谢亦可加重营养不良,严重影响患者术后的恢复.肺癌并存糖尿病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且较严重,高血糖不仅影响切口愈合,手术创伤、术后感染等应激状况会加重体内糖代谢紊乱,直接影响患者的预后,术后及时营养支持和控制血糖对降低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和提高疗效尤为重要[1-3].
作者:鲁海燕 刊期: 2012年第04期
宫颈癌是常见妇科肿瘤之一,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如伴有淋巴结转移则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在发展中国家,它是近十年来常见的死亡原因[1].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 receptor associated factor,TRAF)是肿瘤坏死因子受体(TNFR)的信号传导蛋白,能增强TNF诱导的炎症因子的产生,还能增强TNFR1-TNFR2的协同作用[2],可能与恶性肿瘤的死亡率相关[3].
作者:张怡;叶佩卿;袁秋玮;郭圣为;陈豪;应香岚 刊期: 2012年第04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肺心病加重期并发心力衰竭患者,由于长期肺部感染和缺氧,对洋地黄类强心药的耐受性下降,容易发生洋地黄中毒,如何纠正心衰一直是个难题.笔者应用黄芪注射液联用米力农治疗,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沈业周;王枝茂 刊期: 2012年第04期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elvic floor dysfunc-tion,PFD)是一组盆底支持缺陷、损伤及功能障碍造成的疾患,主要问题是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incontinence,SUI)和盆腔器官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POP)[1].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生命质量的提高,各种PFD的修复重建手术蓬勃开展.
作者:陈红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姜黄素对Lewis 肺癌小鼠瘤体组织TGF-β1、Smad3、Smad7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C57BL/6小鼠20只,随机分成姜黄素处理组与模型组,每组10只.采用皮下接种瘤细胞悬液造模.造模24h后,模型组与姜黄素组分别腹腔注射注射用水和200mg/(kg·d)浓度的姜黄素混悬液,0.5mL/只,1天1次,连续12天.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显色技术,检测小鼠瘤体组织内TGF-β1、Smad3、Smad7蛋白的表达及定位情况.结果:①与模型组比较,姜黄素抑瘤率29.96%.姜黄素组瘤体平均质量(1.64±0.32)g,与模型组(2.34±0.70)g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本研究采用免疫组化定量公式计算蛋白表达阳性单位,结果显示TGF-β1 染色强度姜黄素组为(17.83±3.46),模型组为(25.76±4.7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Smad3染色强度姜黄素组为(14.64±2.24),模型组为(23.71±3.0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mad7染色强度结果显示姜黄素组为(10.97±1.89),模型组为(8.46±1.04),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瘤体组织内TGF-β1与Smad3蛋白表达具有相关性(P=0.043).结论:姜黄素能抑制肿瘤生长,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Smad7蛋白表达,下调Smad3蛋白表达,从而减少TGF-β1的过度表达有关.
作者:杨维泓;姚庆华;徐玉芬;李妍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经皮外周血管腔内成形术(PTA)后活血解毒益气方药物血清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分泌ICAM-1、MCP-1的影响.方法:新西兔35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普伐他汀组及活血解毒益气方大、小剂量组,各7只.除正常组外,另四组首先运用球囊原位扩张、拉伤致兔颈总动脉PTA术后内皮损伤模型.术前3天各组予相应药物给药,造模成功后继续给药15天,获取模型动物和给药动物血清;采用ELISA法观察药物血清作用24h和48h,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分泌ICAM-1、MCP-1活性的影响.结果:活血解毒益气方大、小剂量组和普伐他汀组药物血清作用24h均能显著抑制HUVECs分泌ICAM-1,与模型组比较,P<0.05;血清作用48h,普伐他汀组、大小剂量组仍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05.各组药物血清作用24h、48h均能显著降低HUVECs分泌MCP-1,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血解毒益气中药可通过抑制HU-VECs分泌ICAM-1、MCP-1,抑制炎症反应.
作者:彭哲;祝光礼;刘昭;行俊柱;王春林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观察舒肝解郁胶囊联合舍曲林治疗老年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方法:80例老年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舒肝解郁胶囊联合舍曲林组)41例和对照组(舍曲林组)39例,观察8周.于治疗前、治疗第2、4、8周末分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副反应,采用中国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CSS)评定对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并进行实验室监测.结果:至研究终点,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老年脑卒中后抑郁有效率分别为82.9%、61.5%,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HAMD、HAMA分数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两组间比较,研究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研究组TESS评分与对照组相当(P>0.05).治疗后两组CSS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研究组C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肝解郁胶囊联合舍曲林治疗老年脑卒中后抑郁症疗效和对神经功能缺损改善优于单用舍曲林,安全性好.
作者:那万秋;李建华;陈科;夏青春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观察臂丛神经阻滞配合传统的肩关节粘连松解术治疗粘连期肩周炎的疗效.方法:采用肩关节活动功能评定法,确定肩关节活动功能障碍严重的粘连期肩关节周围炎90例,随机分组进行臂丛神经阻滞配合传统的肩关节粘连松解术(观察组)治疗和传统温针灸(对照组)治疗,采用VAS视觉模拟评分法和肩关节活动功能评定法测定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评分与肩关节活动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在疼痛改善方面,两组治疗前后有明显改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肩关节活动功能方面,观察组比对照组改善明显,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臂丛神经阻滞配合传统的粘连松解术是治疗粘连期肩周炎的合适疗法.
作者:赵文胜;方剑乔;石慧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小白菊内酯(parthenolide,PTN)对人肾小球系膜细胞炎症因子表达的抑制作用.方法:①以MTS方法检测PTN和厚朴酚(0~50μmol/L)在人肾小球系膜细胞中的安全浓度.②将系膜细胞与高糖(50mmol/L)及不同浓度小白菊内酯(0~50μmol/L)共同培养24h,24h后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液中TNF-α、TGF-β1、MIP-1α与MCP-1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①0~50μmol/L的PTN浓度未对系膜细胞的增殖活力产生影响,但更高浓度的PTN可明显降低系膜细胞的增殖活力.②50mmol/L高糖可显著增加炎症因子TNF-α、TGF-β1、MIP-1α及MCP-1的蛋白水平.PTN呈剂量依赖性地抑制高糖刺激的炎症反应作用.结论:PTN能有效抑制高糖刺激后人肾小球系膜细胞炎症因子的表达,从而削弱高糖所致的系膜细胞炎症反应,为进一步阐明PTN改善DN的作用机制提供了实验依据.
作者:李志会;方堃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研究IL-13基因多态性位点rs20541和rs1800925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儿童支气管哮喘发病的关联性.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等位基因特异性PCR(AS-PCR)和直接测序方法检测105例儿童哮喘患者和112名正常儿童的IL-13基因上rs20541和rs1800925单核苷酸多态性分布特点.结果:第4外显子中的+2044G→A(rs20541)哮喘组与正常对照组呈现明显差异(P<0.05).而-1112C→T(rs1800925)位点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044G→A(rs20541)与哮喘患儿的发病具有强烈相关性.-1112C→T无明显相关性.
作者:舒磊;陈春悦;计仁华 刊期: 2012年第04期
慢性盆腔炎是由于急性期未能正规有效的治疗而使病程迁延所致.多有继发不孕、月经不规则、腹痛及触及盆腔炎性包块.我们应用生物电治疗仪配合穴位按摩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选择2008年12月-2010年8月在我院门诊就诊患者80例,年龄22~50岁,中位年龄40.3岁;病程6~55个月;轻度25例,中度30例,重度25例.
作者:陈爱娟 刊期: 2012年第04期
近视的发生发展与视疲劳有着极大的关系,减轻视疲劳是控制近视发生发展的主要措施之一.有研究表明[1-4],施图伦能缓解视屏终端、斜视、角膜及眼底激光术后的视疲劳.为此,笔者观察施图伦对近视青少年视疲劳及视力的作用,报道如下.
作者:赵丽珍;刘子贵;何陈亮;李永波;胡振仙;林炜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笔者应用金黄散膏外敷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伴发皮肤溃疡,疗效良好,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2006年4月-2009年10月确诊的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伴皮肤溃疡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男19例,女11例;年龄22~65岁,平均42.7岁;病程长5~20年,平均12.5年;溃疡面积为3cm×5cm 22例,6cm×8cm 8例;溃疡深度为0.1~0.2cm 22例,0.3~0.5cm 8 例.
作者:章练红 刊期: 2012年第04期
引起腹部感染的病原菌较多,大肠埃希菌作为条件致病菌是腹部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之一.笔者对226份引流液、胆汁、腹水标本中分离出的102株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情况进行分析,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报道如下.
作者:苏丽韫;郎亦波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笔者在社区中采用高血压随访分级管理模式进行干预,评价该模式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相关知识知晓率及效果指标的影响,进一步评估该模式的可行性,现报道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2010年1月-12月在湖州市朝阳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随机选取370例进行社区随访管理.
作者:孙梅琴;焦勤;潘国英;王艳锦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糖尿病足病是糖尿病患者较常见的并发症之一,80%的非创伤性截肢起因于足溃疡[1],因此,早期诊治是预防糖尿病足病发生、发展的重点.我们应用自制中药溃疡膏治疗糖尿病足病56例,取得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徐亚青;牟新;傅根莲;郑建娣 刊期: 2012年第04期
下腰痛(low back pain,LBP)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疾病,大约60%~80%的成人有患病史,是指由于外感、内伤或闪挫而致后背的腰骶部疼痛或不适感,可伴有或不伴有下肢的放射痛.50%以上的下腰痛初次发作4~8周内可以自愈,但复发率高达85%[1].国内外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成人发病率约2%,男女无明显差异.
作者:范明君;陈智 刊期: 2012年第04期
急性脑卒中患者发病后因机体应激而产生各种全身代谢反应,同时由于昏迷、吞咽困难,蛋白质、热量摄入不足致机体营养不良,免疫功能低下,感染机会增加,导致病情恶化,糖尿病患者尤为突出.肠内营养是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营养支持方法,但不同剂型的营养液,对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影响亦不同.
作者:刘晓霞;吴运景 刊期: 2012年第04期
随着人口老龄化,老年糖尿病髋部骨折的患者明显增多,全髋置换术患者也明显增多,如何控制血糖,安全度过手术期,是手术成功的关键.我院自2005年1月-2011年10月共收治老年糖尿病行全髋置换术患者43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吕璟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结核性脑膜炎简称结脑,是一种严重的继发性结核病,在我国为常见病,不及时诊治,致残率、死亡率高.现对2007 年1 月-2010 年6 月我院收治的125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回顾分析,以利于提高对该病的早期认识和诊断水平.
作者:金春;孙亚萍;朱敏 刊期: 2012年第04期
胫腓骨骨折是常见的骨折之一,约占全身骨折的13.7%[1].2008年2月-2010年6月我院采用MIP-PO(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plate osteosyn-thesis)技术结合锁定加压钢板(Lock compressplate,LCP)治疗胫骨远端骨折21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蒋毅;徐利明;朱炳斌;肖捷 刊期: 2012年第04期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是目前困扰老年腰背痛患者的顽症之一.笔者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轻、中度压缩骨折,以探讨PVP的可行性和临床疗效,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2007 年7 月-2011 年3 月我科采用PVP 治疗23例25个骨折椎体,男8例,女15例;年龄65~88岁,平均72岁;跌伤20例,自发性疼痛3例;均有剧烈腰痛,卧床不起,甚至无法翻身;累及节段T9 l椎,T11 3椎,T12 14椎,L1 3椎,L2 2椎,L3 2椎.
作者:顾连华;汪善忠;宋祥胜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糖皮质激素(GC)在风湿免疫病、肾脏疾病、器官移植等领域应用广泛,其长程治疗相关的骨质疏松也逐渐成为相关医师关注的重要问题.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GIO,GC-induced osteoporosis)的发病率仅次于绝经后及老年性骨质疏松症而居第三位.近年,中医药调控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显示了一定成效,现就其机制做一综述.
作者:何淼泉;徐莉;范永升 刊期: 2012年第04期
氨甲环酸又名止血环酸,原为抗纤溶止血药物,有40余年临床使用史,30年前被发现有治疗黄褐斑作用.新研究显示它是通过抑制可以对酪氨酸酶产生增强作用的血浆酶原激活体(sc-uPA),使酪氨酸酶失活,从而达到消退色素,治疗黄褐斑的目的[1].
作者:周宇;钱晓莺;熊明弟;赵春华;张玲玲 刊期: 2012年第04期
随着社区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增长,老年人群的健康问题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社会问题.据2006年<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预测[1],到2020年80岁以上人口将达到3067万人,占老年人口的12.7%.为了解老年人的卫生服务需求意愿以及了解杭州市上城区的社区卫生服务需求与利用情况,我们通过问卷调查,分析上城区60岁以上老年人对社区卫生服务的需求.
作者:应强;韩林涛;方秋萍;周勤 刊期: 2012年第04期
慢性心衰(CHF)是各种心脏病的后转归,由于其发病率不断增加且预后没有突破性的改善,因而成为中西医临床研究的热点.2005年以来,国内外相继发表了一些有影响的CHF指南,深刻地改变和影响了CHF的临床实践,在此背景下了解中医药防治CHF的研究现状,将为今后的临床和科研工作提供借鉴和指导作用.
作者:李绍敏;彭根兴 刊期: 2012年第04期
颜面再发性皮炎(facial recurrent dermatitis)是在颜面部发生的一种轻度红斑鳞屑性皮炎,多见于女性[1].该病多于春秋季反复发作,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据报道与化妆品、温热、光线刺激、尘埃、花粉等过敏及刺激有关.西医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抗组胺药、多种维生素和局部外用糖皮质激素制剂、免疫抑制剂等治疗,辅以冷喷、湿敷等.但抗组胺药长期使用可出现耐药及诸多副作用;长期反复外用激素药物,常导致毛细血管扩张、萎缩纹、多毛症、色素沉着或减退等副作用.
作者:陈琼;余土根 刊期: 2012年第04期
头孢米诺为半合成的头霉素衍生物,对β-内酰胺酶高度稳定,抗革兰阴性菌作用较同类药物强,临床应用广泛.但在临床治疗中,尤其是肾功能损害的患者,头孢类抗生素容易引起神经系统异常,导致患者脑病,临床药师在查房中应引起注意.现将我院头孢米诺致抗生素脑病1例汇报如下.
作者:项爱菊;何新军 刊期: 2012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