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温州医科大学
  • 主办单位:温州医科大学
  • 国际刊号:2095-9400
  • 国内刊号:33-1386/R
  • 影响因子:0.76
  • 创刊:1959
  • 周期:月刊
  • 发行:浙江
  • 语言:中文
  • 邮发:32-117
  • 全年订价:22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哥白尼索引(波兰)
  • 浙江省优秀期刊二等奖
  • 医药卫生综合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2003年3期文献
  • 术后孕酮、hCG预测保守性手术后持续性输卵管妊娠的发生

    目的:探讨术后血清孕酮结合hCG水平测定在预测输卵管保守性手术后持续性输卵管妊娠(per-sistent ectopic pregnaney,PEP)发生中的价值.方法:对确诊为异位妊娠而行保守性手术的患者187例,测定术前24h内、术后3 d血清孕酮、hCG水平,用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来确定用于预测持续性输卵管妊娠发生的佳临界点(best critical points).结果:187例患者中,持续性异位妊娠(PEP)组18例,未发生持续性异位妊娠(NonePEP)组169例.两组术前临床表现、B超检查及血清孕酮、hCG水平差异无显著性;术后3 d血清孕酮、hCG水平差异有显著性.其中术后血清孕酮≥9ng/ml、术前、术后hCG下降≤50%者发生PEP的危险性明显升高.结论:对异位妊娠行保守性手术的患者,可通过联合测定术后血清孕酮、hCG水平来预测持续性输卵管妊娠发生的危险性.

    作者:徐肖文;吕杰强;胡越;周洁;谢爱兰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胰腺癌微血管密度和p14蛋白表达及其发生、发展的相关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胰腺癌组织微血管密度、p14ARF表达对胰腺癌发生、发展的影响.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改良法检测10例正常胰腺组织、42例胰腺癌组织中p14ARF蛋白的表达;以Ⅷ因子相关抗原(FVⅢ-RAg)标记血管内皮细胞,采用ABC免疫组化法检测10例正常胰腺组织、42例胰腺癌组织中微血管密度.结果:正常胰腺组织中p14ARF的表达率为90%,胰腺癌组织中为35.7%(P<0.01);胰腺癌组织的平均微血管密度与正常对照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胰腺癌临床Ⅲ、Ⅳ期的平均微血管密度明显高于Ⅰ、Ⅱ期(P<0.05);淋巴结有转移的胰腺癌平均微血管密度明显高于淋巴结无转移组(P<0.05);胰腺癌组织中p14ARF蛋白阳性表达的平均微血管密度低于p14ARF蛋白阴性表达的胰腺癌组织,差异有显著性(P<0.05),胰腺癌组织的平均微血管密度与组织学分级、癌的浸润范围及肿块大小无关(P>0.05).结论:微血管密度、p14ARF与胰腺癌的发生、发展存在着密切关系.

    作者:陈笑雷;张启瑜;张群华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Levovist声学造影定量评价正常肾脏血流灌注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正常兔Levovist经耳缘静脉注入后肾脏超声增强特点.方法:8只雌性家兔分别于造影前后评价肾实质的回声强度,利用机器内置的软件绘制肾皮质声学密度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灌注峰值(PI)和平均通过时间(MTT),采用自身前后对照或观察不同Levovist不同浓度的肾皮质增强程度.结果:造影后兔肾皮质的二维图像明显增强,3只达Ⅱ级,5只达到Ⅲ级(造影前所有兔肾皮质均为Ⅰ级).时间强度曲线示造影剂注入5 s后AUC、PI达高峰,45s后恢复,Levovist浓度以300 mg/ml为宜.结论:Levovist安全、可靠,对正常兔肾脏的血流灌注具有特征性,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赵雅萍;黄福光;许崇永;邹春鹏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肝癌化疗栓塞术后肝损害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肝癌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AE)术后肝功能损害的情况.方法:针对我院50例接受TAE术治疗的病人,根据胆红素、转氨酶、碱性磷酸酶、γ-谷氨酰转肽酶、血清白蛋白测定的结果,分析肝癌TAE术对肝储备功能的影响.对照组50例,仅行肝动脉灌注化疗(TAI).结果:全部病人术后肝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损害,某些肝功能指标高达治前水平的4~5倍,大部分肝功能在保肝治疗2 w后恢复至治疗前水平.TAE组治疗后有5例2 w后未恢复,其中3例肝功能持续恶化,直至肝衰竭死亡;而TAI组治疗后无一例出现肝衰.结论:肝癌介入治疗对肝功能有一定影响,而TAE组对肝功能的损害较TAI组严重,虽然大部分为暂时的,短时期能恢复,但要注意部分患者肝衰的存在,以便及早防治.

    作者:鲍洛文;卢立杰;赵建东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降脂中药对爪蟾卵母细胞存活率的影响

    目的:探讨降脂中药对爪蟾卵母细胞存活率的影响.方法:用含降脂中药的培养液培养爪蟾卵母细胞,以孕酮成熟实验计算细胞的存活率.结果:用药组的存活率达到90%的培养液浓度为:山楂醇提物0.025mg/ml,川芎嗪0.4 mg/ml,姜黄醇提物6.45×10-3mg/ml.结论:姜黄醇提物、山楂醇提物、川芎嗪等降脂中药可在上述用药浓度范围内培养爪蟾卵母细胞.

    作者:罗艳;钱颖;范春雷;严瑾;高丽萍;窦小兵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硬膜外注射不同浓度的布比卡因对全麻手术病人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目的:比较不同浓度的布比卡因硬膜外注射对全麻上腹部手术病人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ASAⅠ~Ⅱ级上腹部手术病人24例,随机分成A、B两组,术中硬膜外用药A组为0.5%布比卡因,B组为0.25%布比卡因.术中用2%异氟醚,氧流量1.5L/min维持麻醉,在腹腔探查完毕时,硬膜外注入容量为0.2ml/k布比卡因.观察和记录两组病人注药前(T0)和注药后每隔5 min(T1~T12)的CI、SV、HR、SBP、DBP、CVP、SVR和麻黄碱用量,一直到60min.结果:A组HR在T3、T4、T6、T8~T12时点与T0比较有显著性下降.A组SBP、DBP在T2~T12时点与T0比较有显著性下降,B组SBP、DBP在T1~T12时点与T0比较有显著性下降.A组SVR在T2~T12时点与T0比较有显著性下降,而B组仅在T6~T8时点有显著性下降.A组和B组比较SBP在T11~T12时点,DBP在T12时点有显著性下降.结论:在吸入2%异氟醚氧流量1.5L/min时,复合T8~9硬膜外腔给予0.2 ml/kg浓度为0.25%布比卡因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小.

    作者:马剑锋;徐旭仲;寿红艳;余微萍;胡文墨;周艳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区域动脉灌注治疗入院时的Ⅱ级重症急性胰腺炎

    目的:探讨区域动脉灌注治疗入院时即合并有胰外脏器功能障碍的重症急性胰腺炎(亦称Ⅱ级重症急性胰腺炎,Ⅱ grade serve acute pancreatitis,SAP-Ⅱ)患者的可行性及其他治疗要点,以期提高疗效.方法:1999年8月以来,采用早期区域动脉灌注5-FU、奥曲肽治疗6例SAP-Ⅱ患者,并以自1995年6月至1999年7月间采用早期手术治疗的6例SAP-Ⅱ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病死率、并发症发生率、平均住院时间、平均住院费用.结果:手术组的病死率为50%,并发症发生率为100%,平均住院时间为76.3 d,平均住院费用为18.4万元;早期区域动脉灌注组的病死率为0,并发症发生率为33.3%,平均住院时间为37.3 d,平均住院费用为5.4万元,经x2检验,二组的死亡率(P<0.05)、并发症发生率(P<0.05)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①早期采用区域动脉灌注针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是入院时SAP-Ⅱ患者的治疗关键.②妥善处理胰外脏器功能障碍是提高入院时SAP-Ⅱ患者疗效的重要环节.③手术治疗主要针对入院时SAP-Ⅱ患者晚期局部感染并发症与消化道瘘、大血管糜烂出血等.

    作者:周蒙滔;张启瑜;施红旗;陈笑雷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温州地区儿童肾小球疾病流行病学特点和438例病理回顾性分析

    目的:研究温州地区儿童肾小球疾病流行病学特点及病理类型分布状况.方法:分析1996年7月至2002年6月间我院2321例小儿肾小球疾病流行病学特点.结果:原发性肾小球疾病(PGD)2013例,男:女=1.95:1,孤立性血尿(IH)占41.8%.继发性肾小球疾病(SGD)294例中,紫癜性肾炎(PN)219例,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35例,两者均以男性多见,狼疮性肾炎30例,女性24例.PGD和SGD的高发年龄段均为7~14岁.在438例肾活检中,PGD 322例,占73.3%;SGD 105例,占24%.轻微病变(ML)在PGD病理类型分布上占25.8%.结论:PGD为温州地区儿童常见的肾小球疾病,男性多发,以IH多见,病理类型分布上以ML常见;SGD以PN常见;7~14岁年龄段为PGD和SGD的高发人群.

    作者:林艳红;杨青;林瑞霞;庄捷秋;杨宇真;陈晓英;王哲雄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红花注射液对家兔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时氧自由基变化的影响

    目的:探讨红花注射液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IRI)的防治效应.方法:制作健康日本大耳白兔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随机平均分为红花组(n=10)、缺血-再灌注组(n=10)和假手术对照组(n=10),应用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血浆SOD活性,用放免法测定血浆MDA浓度,并行脑组织电镜观察.结果:脑缺血再灌注期间,血浆SOD活性明显低于假手术对照组(P<0.05);血浆MDA浓度显著高于假手术对照组,尤以再灌注120 min变化更显著(P<0.01);脑组织超微结构发生异常改变.使用红花注射液后,上述指标的异常变化均明显减轻,其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氧自由基是CIRI的重要发病学因素之一,而红花注射液可能通过清除氧自由基减轻CIRI.

    作者:王淑君;王万铁;熊建华;邱晓晓;金可可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凋亡抑制基因与食管癌放化疗敏感性的联系

    目的:探讨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和Bcl-2基因的表达与食管癌放化疗敏感性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35例食管癌同步放化疗和(或)结合手术治疗前胃镜活检标本中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和Bcl-2基因的表达情况,回顾性分析其与食管癌对放化疗敏感性之间的关系.结果:35例食管癌的Survivin基因的阳性表达率为60%,接受同步放化疗和(或)结合手术后病检呈完全缓解14例,Survivin的阳性表达为35.7%(5/14).部分缓解18例(51.4%),Survivin的阳性表达为83.3%(15/18).疾病稳定或疾病进展3例(占8.6%)中Survivin的阳性表达1例.三组总体差异有显著性(P<0.05),其中完全缓解组的Sur-vivin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部分缓解组(P<0.01).35例食管癌的Bcl-2阳性表达率为51.4%.其中完全缓解14例(占40%),Bcl-2的阳性表达为35.7%(5/14).部分缓解18例(占51.4%),Bcl-2的阳性表达为61.1%(11/18).疾病稳定或疾病进展3例(占8.6%)中Bcl-2的阳性表达2例.三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的异常表达与食管癌对放化疗的敏感性密切联系.

    作者:吴式琇;谢聪颖;张萍;陈必成;孙成超;邹长林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脑出血患者血清S-100β蛋白的动态变化及其意义

    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血清S-100β蛋白含量的动态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双抗体夹心法对21例脑出血患者在发病后的第1天、第3天及第5天的血清S-100β蛋白含量进行了动态的监测,并与脑出血量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进行相关分析.结果:①患者第1天的血清S-100β蛋白含量高于对照组(P<0.01),但第3天、第5天分别与对照组间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②脑出血患者血清平均S-100β蛋白含量的峰值出现在脑出血后的第1天.③脑出血后的第1天血清S-100β蛋白含量与出血量相关(r=0.697,P=0.001).④脑出血后的第1天血清S-100β蛋白含量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相关(r=0.525,P=0.025).结论:血清S-100β蛋白能作为反映脑出血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一个指标.

    作者:林燕;应斌宇;王小同;蔡月丽;张雄;董其谦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大鼠细支气管可溶性鸟苷酸环化酶的分布及低氧高二氧化碳对其影响

    目的:探讨可溶性鸟苷酸环化酶(sGC)在大鼠细支气管上的分布情况及低氧高二氧化碳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细支气管sGC的定位表达.结果:sGC在正常大鼠细支气管、终末支气管及呼吸性支气管平滑肌上呈不同强度的阳性表达.细支气管平滑肌细胞的sGC在低氧高二氧化碳组中的表达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差异具显著性(P<0.01).低氧高二氧化碳组及对照组各级气管上皮细胞皆无sGC阳性表达.结论:低氧高二氧化碳削弱大鼠细支气管平滑肌sGC的表达.

    作者:夏晓东;徐正祄;王群姬;何秋莎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受体相关蛋白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大鼠乙酰胆碱受体的作用

    目的:探讨受体相关蛋白(Rapsyn)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EAMG)动物终板乙酰胆碱受体的作用.方法:用基因工程的方法制备提取pcDNA-Rapsyn,并将其注入动物肌肉左大腿外侧,右大腿相应部位注射相同剂量的空白质粒(Vector)以方波刺激使其进入细胞膜内,2 w后用单克隆抗体35(mAb35)诱导出EAMG模型并进行症状评估,mAb35诱导48 h后取双大腿外侧肌,用放射免疫法检测AChR,并计算出AChR的损失率.结果:在EAMG模型中,被pcDNA-Rapsyn预处理的肌肉AChR损失率明显低于未经处理的肌肉.结论:Rapsyn蛋白对EAMG模型的AChR有保护作用.

    作者:张旭;Mario Losen;Marc De Baets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部分凝血指标的测定

    目的:研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是否存在凝血功能升高的现象.方法:对98例ITP患者及50例正常人对照进行凝血酶元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g)、第Ⅷ因子活性(FⅧ:C)及第Ⅸ因子活性(FⅨ:C)的测定,并对测定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PT、TT、APTT基本正常,Fg、FⅧ:C及FⅨ:C各组均有升高.结论:说明ITP患者有部分凝血因子和凝血因子活性的增高,但凝血功能是正常的,ITP的出血程度与凝血功能无关.

    作者:金栗名;何牧卿;朱雄;姚荣欣;陈慧;林颖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老年人胃癌术后硬膜外镇痛对IL-1、IL-6、TNF-α及皮质醇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讨硬膜外术后镇痛对胃癌患者围术期细胞因子和应激激素的影响.方法:32例年龄≥60岁胃癌患者,随机分为Ⅰ组(术后硬膜外镇痛组)和Ⅱ组(术后间断肌注哌替啶镇痛组).分别于麻醉前、切皮30min、术后6 h、24 h、48h测定血清IL-1、IL-6、TNF-α、皮质醇的水平和血流动力学变化以及术后VAS评分比较.结果:两组患者IL-1在各个时点均有上升,而IL-6、TNF-α在Ⅱ组上升显著(P<0.05),两组间IL-1、IL-6、TNF-α水平差异有显著性(P<0.05).血清皮质醇水平Ⅱ组显著上升,术后6 h达峰值.血流动力学变化表现为Ⅰ组和Ⅱ组收缩压/舒张压超过160/95 mmHg次教的发生率为18%和45%,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心率变化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术后VAS评分各个时点Ⅰ组明显低于Ⅱ组(P<0.05).结论: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加术后硬膜外镇痛对于老年胃癌患者而言,不仅能减轻患者主观上的痛苦,更能保持围手术期血流动力学稳定,维持细胞因子的相对平衡.

    作者:姜爱芬;徐旭仲;黄志莲;金胜威;连庆泉;胡明品;马剑峰;温怀凯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黛力新在治疗肠易激综合征中的作用

    目的:观察及评价黛力新治疗伴精神因素的肠易综合征(IBS)的疗效.方法:对70例一般药物治疗无效的IBS同时采用活菌剂和助消化药的基础上,分成二组,观察组:给予黛力新每次一片,每日二次,早上、中午服加硝苯啶10 mg,每日三次口服;对照组:给硝苯啶10 mg,每日三次.两组疗程均为4 w.结果:总有效率达到100%,未发现任何严重副作用.结论:黛力新联合硝苯啶治疗IBS有良好的疗效.

    作者:金晓华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脉冲振荡技术检测矽肺患者肺功能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脉冲振荡技术(IOS)检测矽肺患者肺功能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IOS肺功能仪对173例矽肺患者进行检测,与常规通气功能检测结果作比较,并比较三期矽肺间IOS指标.结果:矽肺患者IOS三项指标的阳性率均显著高于VC%;IOS总阳性率为89.0%,显著高于常规通气检测总阳性率(78.0%).Ⅲ期矽肺患者Fres、R5-R20均数均显著高于Ⅰ、Ⅱ期者,X5显著低于Ⅰ、Ⅱ期者.结论:矽肺患者IOS指标阳性率高于常规通气功能检查,IOS指标能提高矽肺早期检出率,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病情的严重程度.

    作者:鲍小欧;戴新建;郑永克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不稳定Hangman's骨折的外科治疗

    目的:探讨不稳定(Ⅱ型、Ⅲ型)Hangman's骨折的外科治疗及其疗效.方法:1996年9月至2001年9月对12例不稳定(Ⅱ型、Ⅲ型)Hangman's骨折采用经颈前路C2/3椎间盘摘除减压自体髂骨植骨钛板内固定术,Ⅱ型6例,ⅡA型1例,Ⅲ型5例.手术后随访观察植骨融合、有无内植物并发症.结果:手术时间1.5~2.5 h,平均2.0 h;术中出血量100~200ml,平均150ml;随访时间为6个月至23个月,平均12个月;均于6~9个月获得C2/3融合,平均7.5个月;本组未发生上颈椎不稳、神经损伤及钢板螺钉松动、滑脱、断裂等内植物并发症.结论:经颈前路C2/3椎间盘摘除减压自体髂骨植骨钛板内固定是治疗Ⅱ型、Ⅲ型Hangman's骨折的一个良好的选择.

    作者:黄其杉;池永龙;徐华梓;林焱;毛方敏;王向阳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原发性桥脑出血临床与CT分型的关系

    目的:评估桥脑出血的CT征像与临床表现、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三年来住院的经脑CT证实的桥脑出血病人30例,平均年龄61.4岁,男24例,女6例.根据CT征像将血肿分型为偏侧型、中央型和中央+偏侧型,及类圆型、片状型、条状型和不规则型;出血量<3ml为小量型,出血量>5ml为大量型.结果:平均出血量为3.33 ml,总病死率达40%.其中不规则型、中央+偏侧型、侵犯延髓和四脑室及出血量>5ml者,病情重、预后差,几乎全部死亡10/11;而类圆型、条状型血肿、位于基底部或被盖部、出血量<3 ml,症状轻、预后相对良好,19例中死亡2例.结论:可以根据桥脑出血的部位、形状和出血量评估病人的预后.

    作者:胡海涛;王耀光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浙江省温州市新生儿足跟血TSH水平调查

    目的:测定新生儿足跟血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诊断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CH),评价人群碘营养状况.方法:按采血要求采集出生72h后新生儿足跟血标本,采用滤纸片(全血)TSH免疫放射法(IRMA)测定.结果:温州市6家医院7632份新生儿足跟血标本TSH>5 mU/L者占26.8%,>10 mU/L者占5.5%;>20mU/L的有28例,经复查确诊2例为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甲低检出率为0.26%o.结论:温州市人群仍存在碘缺乏现象,还需要进一步加强补碘.

    作者:王亦文;全小珍;耿筱虹;王玉环;游欢庆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父母养育方式对躯体化障碍患者述情障碍的影响

    目的:探讨父母养育方式对躯体化障碍患者述情障碍的影响.方法:应用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TAS)、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EMBU)对85例躯体化障碍患者和74例健康对照组进行测评.结果:研究组TAS总分和各因子分均高于对照组;父亲养育方式中因子Ⅱ、因子Ⅴ等2项高于对照组;母亲养育方式中因子Ⅰ、因子Ⅱ、因子Ⅲ、因子Ⅳ等4项高于对照组;TAS的因子Ⅰ与EMBU父亲因子Ⅱ呈正相关,与母亲因子Ⅰ呈负相关;TAS的因子Ⅱ、因子Ⅲ与母亲因子Ⅱ、因子Ⅲ、因子Ⅳ呈正相关;TAS的因子Ⅳ与父亲因子Ⅲ呈正相关.结论:躯体化障碍患者存在较严重的述情障碍,其父母养育方式对述情障碍有明显影响.

    作者:胡立荣;黄文武;姜德国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肛周脓肿合并糖尿病患者急诊手术治疗体会

    目的:总结肛周脓肿合并糖尿病患者急诊手术的治疗体会.方法:对18例肛周脓肿合并糖尿病患者急诊手术治疗进行分析.结果:2例提前出院,无随访,1例出现术后出血,其余15例均痊愈,治愈时间35~56d,平均45.5 d.随访6个月,无一例复发.结论:肛周脓肿患者合并糖尿病不是急诊手术的禁忌证,相反,急诊手术可迅速改善症状,防止病情进一步加重,从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卢敏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致颅内出血并发低钠血症

    目的:探讨晚发性Vitk缺乏致颅内出血与低钠血症的关系.方法:对43例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致颅内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及转归进行分析.结果:43例患儿中26例并发低钠血症,占60.5%,血钠低112 mmol/l.32例蛛网膜下隙(以前称蛛网膜下腔)出血患儿中22例并发低钠血症,低钠血症发生率显著高于无蛛网膜下隙出血患儿(P<0.05).治疗后26例低钠血症患儿中12例预后不良.血钠<120mmol/12例均死亡.结论: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致颅内出血,特别是蛛网膜下隙出血易出现低钠血症,低钠血症是该疾病预后不良的重要原因之一.

    作者:石海矾;何时军;李伟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诊断价值

    目的:评价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33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高频彩色多普勒图像特点,并和手术病理结果作对照.结果:33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高频彩超有异常发现者30例(占90.9%),其中诊断为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有21例,诊断符合率达63.6%.结论:高频彩超多能显示该病的直接或间接征象,是诊断本病的一种简单且有效的方法.

    作者:吴琪;胡元平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绝经后卵巢成熟畸胎瘤恶变三例

    卵巢成熟畸胎瘤是卵巢常见肿瘤之一,绝经后妇女发病率低,但恶变率高,现对我院自1997年1月至2001年12月期间收治的3例绝经后卵巢成熟畸胎瘤恶变病例作一回顾性分析,探讨其临床特点及诊断治疗.

    作者:周凯;许张晔;赵红琴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青年妇女宫颈癌70例临床分析

    宫颈癌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近年来青年妇女的宫颈癌发生率在不断增加,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现就我科1997~2002年收治的青年妇女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表现和病理学特征进行分析.

    作者:王繁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33例原发性胃非霍奇金淋巴瘤临床分析

    原发性胃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NHL)是一种少见的原发胃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术前诊断困难,误诊率高.由于本病在治疗上与胃癌不尽相同,预后也较胃癌好.

    作者:钱岩法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人工流产术对再次妊娠结局的影响

    人工流产术是避孕失败后的一项补救措施.此术虽较安全,但并发症并非少见.目前,人工流产总数及未产妇所占比例有增长的趋势.为探讨未生育即做人工流产术对再次妊娠的影响,我们对本院本次妊娠前有、无人工流产史孕妇各200例,采用前瞻性调查方法随访其妊娠结局,以评价人工流产术对其后再次妊娠的影响.

    作者:黄欣;徐肖文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使用免疫抑制剂患者继发隐球菌性脑炎二例

    例1:男,40岁,因肾移植术后2年半,畏寒发热、头痛4 d入院.患者发热时常规服用抗排斥药物强的松、环胞素A、晓悉等.入院查体:T 38.2℃,意识清,颈软,颈抵抗、双布氏征、巴氏征均(-).

    作者:金烈;吕春燕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富于细胞性子宫平滑肌瘤的临床病理分析

    交界性子宫平滑肌瘤的形态学或生物学行为既不完全似肉瘤,也不完全似良性肿瘤,富于细胞性子宫平滑肌瘤便是其中之一.迄今国内有关此类研究的文献报道不多.现回顾性分析本院31例富于细胞性子宫平滑肌瘤的临床病理资料,结合文献讨论,旨在提高对其临床与病理学特征的认识,为今后的临床处理提供参考价值.

    作者:陈蓉蓉;叶风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无精症的睾丸活检组织病理观察

    我院1981年共收治19例无精子不育症患者,现对其睾丸活检组织材料进行病理观察与分类,并对病理分类、预后、治疗及有关病因等进行简要讨论.

    作者:陈松妹;应梅雪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护理行为与医疗纠纷

    随着市场经济的繁荣与发展以及社会法制的日益完善,人们的法制观念不断增强,对自身合法权益的维护越来越重视.在医疗卫生方面,表现为患者对医院的服务质量要求更高,医疗纠纷的发生率也相应地增加.

    作者:张素贞;张雅丽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中药中微量元素分析的两种前处理方法比较

    目的:探讨中药中微量元素测定的前处理方法.方法:采用全聚四氟乙烯高压消化罐结合微波溶样消化法与水煎法处理野生及人工栽培的夏枯草和鱼腥草,以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进行测定.结果:用消化法处理后测得的微量元素含量均明显高于水煎剂.结论:消化法和水煎法各有优势,所得数据不能混用.

    作者:谢夏丰;仇佩虹;杨小凤;叶筱琴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妊娠合并轻型β地中海贫血二例

    例1:孕妇因停经9+月,双下肢浮肿2个月入院.患者于孕期在外院检查时发现贫血症状,经补铁治疗效果不佳.患者5年前因皮肤黄染、头晕在上海某医院就诊时测血红蛋白电泳:HbA24%,红细胞脆性试验下降;骨髓穿刺:溶血性贫血伴荷铁过多,同时伴成熟红细胞畸形;异丙醇试验(+);诊断为轻型β地中海贫血,予叶酸等治疗.

    作者:唐云炳;王玉环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艾滋病淋巴结病变一例

    患者,男性,37岁,已婚.因反复发热半年余,再发十天于2001年10月12日入院.患者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在38.5~39.8℃之间,无明显波动性,无腹痛、腹泻,来我院就诊时,发现颈部、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及皮下结节,行病理检查,当时病理未明确;半年来反复发热,十余天前再次出现发热并出现较多皮肤结节.

    作者:赵志光;王宗敏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晕厥为首发症状的神经鞘瘤一例

    患者,男,33岁.突发晕厥1d入院.晕厥10余分钟后自然醒转,无近事遗忘,但呼吸逐渐微弱址至停止,发病当时无大小便失禁、牙关紧闭、面色苍白等症状.

    作者:王晓蓉;朱椰凡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常用医学名词术语的规范表达

    科技名语术语的规范化和标准化代表着一个国家的科技发展水平和先进程度[1].

    作者:胡苗苗;毛文明;郑俊海 刊期: 2003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