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杂志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浙江大学,全国高等医学教育学会
  • 国际刊号:1002-1701
  • 国内刊号:33-1050/G4
  • 影响因子:0.96
  • 创刊:1986
  • 周期:月刊
  • 发行:浙江
  • 语言:中文
  • 邮发:32-92
  • 全年订价:408.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 2004年被评为《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
  • 医学教育与医学边缘学科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杂志   2007年6期文献
  • 模拟考核法在护理技能教学评价中的应用

    将模拟考核法应用于护理技能教学评价中.通过对照研究,发现模拟考核比传统的操作考核更能全面评价护生的临床护理能力.而评价方式的改变促进了护理技能教学方法的优化,激发了师生教与学的积极性,有利于培养护生的沟通能力、应急应变能力、临床思维能力,从而提高护生的综合素质.

    作者:竺静;方海飞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数字化医院下教学模式实践

    随着现代医学信息技术的发展,建设数字化医院已经成为医院综合发展的趋势和必然,传统的教学模式也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数字化医院实现了医疗工作、医疗方式、医疗管理的信息化、优化,也为教学新模式提供了信息化平台.加强数字化教学硬件建设,充分利用并优化整合医院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展交互式教学方式是数字化医院教学新模式的关键所在.

    作者:王洛伟;徐晓路;李兆申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高校开放性实验室建设与大学生素质教育

    高等院校是培育优秀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摇篮,实验室是高校进行教学实践和开展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是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重要课堂.开放性实验室的建设与发展能够充分发挥实验室在培养学生成长成才方面的作用与地位,充分挖掘开放性实验室资源的独特潜力,对于高等院校培养新世纪优秀人才意义深远.

    作者:费兰兰;沈黎勇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临床医学实践教学量化管理体系评估

    为了保证医学生完成妇产科实习任务,为社会输送高素质的医学人才.我们建立了医学生妇产科临床实践教学量化管理评估体系,经过实施,发现按该体系要求进行实习和考评的学生优良率明显提高.评估体系考核内容全面,标准具体,指标量化,操作性强,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临床技能,是一种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管理体系.

    作者:陈红;张元珍;周春;李庆桂;黄风华;张颖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实施梯次问卷实践法培养高护生科研能力

    在高等护理专业开展梯次问卷实践法既能培养学生科研能力,又能切实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梯次问卷实践法,以问卷调查为主要方式.按问卷对象范围,分为学校、社区和医院三个梯次,可操作性强,培养具有现代思维的高素质护理人才.

    作者:许维丹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建立健全高校课堂教学网化督导控制新体系

    随着现代教育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传统课堂教学督导(即专家随堂听课,并结合学生意见对教师授课质量进行评估),逐渐引进了计算机网络技术.怎样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更好的为教学服务,把传统督导模式与现代信息技术有机结合起来,创立新型的网化督导体系,是高校督导工作发展的大趋势.

    作者:史玉;任海霞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欧洲临床医学教学启示

    通过对英国德国临床医学教学实地考察,采取听课、讨论交流等形式,体会到欧洲和我国的高等医学教育在招生人数、教学课程的设置与教学安排、教学条件建设、教学方式、教学考评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差异,德国的临床医学教学改革打破了基础和临床课的界限,对我们的教学改革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徐丽萍;林继军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护理学专业临床见习课问卷调查与分析

    调查102名护生临床见习课教学情况,找出存在的问题,分析其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即充分做好见习前准备;见习课上营造学生讨论交流氛围,培养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建立临床护理教学管理体系;构建临床见习质量双向评价体系,以确保实践教学质量.

    作者:方秀新;刘骙骙;徐建平;牟新博;黄德亮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主诊医师负责制教学改革的实践研究

    主诊医师负责制改革后临床教员医疗任务繁重,全脱产教学模式难以适应新的形势.眼科进行分人专题授课改革,改革后实际教学效果的优缺点有所显现.针对变化提出加强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严格教学管理,建立健全教学规章制度,引入PBL教学法,重视医德的言传身教等几点思考.

    作者:吴晋晖;柳林;仲明;彭亚军;郑磊;赵世红;沈炜;桑延智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对医学教育改革背景下临床实践教学的思考

    目前我国医学院校传统的三段式课程设置模式已不适应现代医学发展的要求,亟待改革.而临床实践教学的加强无疑是改革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依照临床医学发展规律.以优化改革临床实践教学体系、教学环节为切入点,对临床实践教学进行了初步探讨,力求临床实践教学效果与医学教育目标的统一.

    作者:周京国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诊断学虚拟问诊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为帮助医学生掌握规范的问诊方法和技巧,适应临床工作的需要,诊断学教学实验中心利用自己的技术和设备优势,由医学专家给出医学专业框架,联合计算机专家,研制开发出完整的诊断学虚拟问诊系统.系统采取一问一答的形式,通过人机对话,医学生可以对系统中的虚拟病人进行详细而全面的病史询问,由系统进行智能回答,语音输出.从方法和内容诸方面模拟临床问诊的全过程,用于培养和训练医学生及青年医师的问诊技巧和诊断思维方法.

    作者:徐晤;王志荣;黄一虹;李洪春;赵强;孙发勤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开放实验室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该文通过开放实验室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相互促进的关系的探讨,阐述了应当将开放实验室与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相结合,以开放实验室的师资、技术、设备、场地为依托,以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为主要目标,才能推进实验室开放和大学生创新工作的更深入开展.介绍了该院近年来的具体实践和取得的良好效果.

    作者:谢军军;章志量;华春珍;楼美丽;岑建旭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机能实验学设计性实验的实践与体会

    设计性实验又称探索性实验,是机能实验学中主要实施内容之一.通过近几年机能实验学设计性实验教学,该文详细地提出了机能设计性实验的实践过程,实践的体会和存在的问题,突出机能学科为医学服务的特点,尽快培养具有开拓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新型医学人才.

    作者:刘重斌;杜友爱;龚永生;毕云天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提问式教学法在病生教学中的运用

    提问式教学法是贯彻启发式教学的重要的和基本的教学方法,提问是启发学生思维、优化课堂教学过程的有效方法,也是辅助教师实现其主导作用的重要手段,本文对提问式教学法在病理生理学教学中的运用做了一些可行性的尝试,为今后更好地开展启发式教学提供了经验.

    作者:汪洋;王万铁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浅谈模拟人在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模拟人在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通过在教学过程中模拟人的应用,观察医学生对实际技能的掌握.结论: 模拟人在教学中的应用,可以减轻学习的心理压力,能够更有效地去学习和掌握相关的规范操作.

    作者:吴培虹;张彤;段敏虹;林锦潮;陈思蓓;王颖超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支架式教学法在病理生理学教学中的运用

    作为医学桥梁课的病理生理学,兼具病理学、生理学的知识穿插点,与临床各学科的密切结合点,知识要点多,学习者难理解.依据建构主义理论,充分利用病理生理学的桥梁课学科优势,进行正确的师生角色的定位,在不同辅助措施下,利用建构主义理论支架式教学法进行教学,实行多个灵活适用的教学环节,变以往单一讲授教学模式为多样化立体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高琳琳;李福荣;康莉;桑慧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自我体验教学法对医学生学习效果与精神症状的影响

    自我体验教学法(SEBL)是天津医科大学精神医学教研室2004年提出的一种新的教学方法.文章通过SEBL对78名医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精神症状的评价研究,表明SEBL能够显著提高医学生的学习效果并减轻精神症状,其中SEBL对不同性别、性格和应付方式的医学生的精神症状影响有一定差异.SEBL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教学改革方法,对于促进医学生医学模式转变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毛富强;郑文静;李洁;赵朋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医学生英语学习策略与学习成绩的相关性研究

    该研究以一群医学专业大学生为对象,对医学生英语学习策略的总体情况以及学习策略与英语学习成绩的相关性作了调查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医学生英语学习策略的运用处于中等水平,英语学习策略的运用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记忆策略和元认知策略与学习成绩呈正相关关系.

    作者:彭剑娥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浅议高校中层干部绩效管理

    绩效管理是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基础,高校中层干部绩效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中至关重要的部分.高质量的教师队伍对高校固然重要.而高素质的中层管理队伍则从更宏观、更高层面、更深层次影响着高校的生存和发展.文章就高校中层干部绩效管理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阐述了自己的见解.

    作者:罗国容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标准化教研室的内涵建设与发展

    教研室是学校教学的基层组织,教研室建设是学校各项教学建设工作的基础.文章从教研室及功能的发展历程和现代高等学校教学建设的要求,论述了标准化教研室的意义、标准化教研室建设的必要性、标准化教研室的功能、标准化教研室的建设内涵及取得的效果.

    作者:杨天仁;闫忠红;李敬孝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现代大学校长角色再思考

    大学校长的主要职责是把握大学的发展方向,塑造大学的特性,完成管理大学的使命.大学校长集教育家、政治家、科学家、思想家、哲学家、社会活动家于一身,体现超凡的影响力和领导力,必须具有独特的办学思想、创新意识和改革精神.做大学校长是一项不断超越自我的美妙事业.

    作者:刘华钢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构建适合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

    为了改变当前日益不适合社会经济发展所需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我校在长期的实践教学中探索出一套适合我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模式,以课堂教学、实验教学、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课外实践教学活动、现场实践等几个方面进行实践教学的改革、创新,为培养基层应用型人才探索出一套有自己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

    作者:陈思东;汪保国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边远民族地区医学生择业观探析与思考

    边远民族地区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发展离不开人才,边远民族地区医学院校是培养民族地区医用人才的摇篮和沃土.文章以右江民族医学院为例,在调查医学生择业因素和择业的价值倾向性并对其择业观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思考民族医学院校学生就业教育问题.

    作者:魏洁;谭会恒;许世华;农乐颁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抓好教育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人才

    抓好教育教学质量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关键环节.转变教育理念是抓好教育教学质量的前提,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保证,增加投入、优化专业结构、加强教学质量监控是抓好教育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措施.

    作者:王军;于正江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测量理论在医师资格考试试题开发中的应用

    该题目通过对目前我国医师资格综合笔试试题开发中所应用技术手段的描述,以及所做的一些探索性工作的分析.提出了以教育测量理论为基础的、切合实际的试题开发手段.在遵循科学性、可操作性和可行性的基本原则前提下,提出了提高试卷信度和效度的方法即:科学确定一份试卷的考查指标;实行科学的考前测试(预测);完成试卷等值模型的建立,开展等值工作;建设高质量的题库.

    作者:孟磊;赵源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医学高校新生的心理问题与教育对策

    为了解医学高校新生心理健康状况,对湖北省2所医学高校新生1889人进行大学生人格健康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归入一类问题新生为13.15%,且城市与农村、专业与专业、男生与女生之间存在一定差异;主要心理问题有三大类,分别是情绪性格问题、强迫症状、以及人际关系障碍,在少数项目的选择上女生显著高于男生.针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具体的教育对策.

    作者:余凤英;刘必成;蔡闽;赵静;李爱华;王丹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采用多重区间法确定考试合格标准初探

    合格标准的确定是考试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多重区间法既考虑了基于考试内容的绝对标准,又考虑了基于考试实际情况的相对标准,提高了可操作性,更适合我国考试的特点和需要.它以全国医学博士外语统一考试为例,对多重区间法的应用进行了探索.

    作者:张颖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立足广西面向东盟搞好医学教育

    广西,地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心位置,西部大开发战略及中国--东盟博览会落户南宁给广西带来历史性发展机遇.广西医科大学抓住这一机遇发展医学教育,以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为主体,面向东盟积极发展医学教育,以人文并举的通识教育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

    作者:黄光武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院校与部队合力育人的思考

    院校与部队合力育人,是院校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必然要求;是提高部队训练水平提升战斗力的重要举措.积极探索、完善院校与部队合力育人的长效机制.全面提高院校的办学水平和培养质量.

    作者:黄伟灿;沈胜娟;戴伯军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探索半工半读高职人才培养的新途径

    工学结合、半工半读是实现新时期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突破.通过对教育发达国家的近似模式进行比较研究,结合宁波天一职业技术学院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在半工半读人才培养中的实践,探讨了其实施的三种形式.对于半工半读培养模式在实际操作中存在的许多问题提出了在教育、经济、行政等方面的一些措施.

    作者:许复贞;章文杰;张津平;沈励铭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教育目标分类法在医学教育教学计划中的书写要点

    教育目标在医学教育中运用时,涉及到教学大纲制定、课堂教学目标的书写等.文章就教育目标在医学教育教学大纲、课堂教学计划设计时的重要意义,运用教育目标分类书写教学计划的基本原则、书写使用的基本动词作了论述.

    作者:吕力;王进进;张燕琪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扩招后医学院学生学习有机化学的调查与思考

    扩招后如何保持在较高的教学标准的前提下,减少医学院校学生基础课考试的不及格率,很多院校从选考科目、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方面进行了探讨.文章通过对扩招后医学院学生学习有机化学课程情况的问卷调查,系统地分析了学生的学习状况,发现学生高中阶段的化学基础和学生课后的自主复习是影响学生有机化学考试成绩的主要因素,为此提出了一些应对措施,如因材施教、分类教学和加强学生课外自学活动的组织和管理等.

    作者:徐兰琴;黄雁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临床医学本科生核医学课程期末考试试卷分析与思考

    目的: 评估我校2003级本科非核医学专业学生期末考试试卷的质量,反馈教学信息,以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改革教学方法.方法: 选择2003级五年制本科生中临床医学专业随机抽取100份试卷进行Excel2003和SAS8.1软件统计分析.结果: 考试成绩呈负偏态分布,平均分(81.11±9.54),信度0.64,难度0.81,区分度0.21.结论: 本试卷题型分配较全面,区分度良好,成绩分布较合理,较全面、客观评价了学生对该课程的掌握程度,今后应加强学生综合理解和知识运用的培养.

    作者:蒋宁一;刘生;梁九根;卢献平;张弘;代文莉;赵新保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药学专业基础课程天然药物化学的教学探讨

    中药现代化离不开大量本土专业人才队伍的建设.天然药物化学课程是药学专业中一门重要课程.本科医学教育中作为药学专业基础课的天然药物化学课程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的不断改革,面临着一些新的问题.如何优化课程内容,把握课程深度和广度,大程度的利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是高等学校药物化学教学工作者需要思考和实践的课题.

    作者:穆青;华志明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耳鼻喉科研究生培养模式初探

    根据耳鼻咽喉科的学科特点,结合中、西医临床,阐述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临床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指导研究生切实掌握中医和西医临床技能,拓展临床诊治思路,探索有效可行的中西医结合疗法,提高研究生的临床工作能力.

    作者:马兆鑫;李明;黄平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能力培养与考核

    通过对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能力培养过程与考核方法的探讨,指出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培养工作涉及面广,持续时间长,工作量大.要保证培养质量,必须加强管理,并根据专业特点制定培养方案,量化考核指标,完善考核办法.<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培养阶段考核手册>为临床能力考核提供了依据,并对规范考核发挥了良好的作用.

    作者:鞠学红;王滨;管英俊;张增国;孙嘉斌;朱红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普通医学院校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面临的问题及思考

    分析了目前普通医学院校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所面临的问题,探讨了研究生教育观念创新、加强导师队伍建设、提高生源质量、严格的学位论文评审制度以及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在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中的作用.

    作者:管英俊;王滨;鞠学红;张增国;孙嘉斌;朱红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如何实施新增研究生指导教师的岗前培训

    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增,研究生导师队伍逐渐壮大.岗前培训能够帮助新增的研究生指导教师尽快熟悉研究生培养的各个环节,使其顺利开展研究生的培养工作,该文从分析研究生指导教师资格的获取途径入手,对如何实施新增导师的岗前培训提出了几点建议.

    作者:杨扬;李杨;朱淼;王学江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从临床硕士生临床实际能力考核看临床能力培养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本质是职业性学位.临床能力训练是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培养的核心.文章从临床硕士研究生临床能力考核的效果来分析临床能力培养的不足以及影响因素,并尝试提出针对措施,以期提高临床医学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

    作者:蔡行健;刘振全;贺祥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医科研究生师生关系调研与浅析

    导师与研究生关系是研究生培养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该研究通过专题问卷调研,从研究生基本情况、师生交流状况、师生在科研中的状况、导师对研究生的培养状况、研究生培养模式等6个方面了解目前医科研究生与导师的关系,揭示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

    作者:许慧琳;庄建林;田芳;罗嵇宁;邵波;宁勇;包江波;黄葭燕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关于全面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探讨

    全面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已经成为当前我国研究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旋律.该文从研究生培养过程的各个环节入手,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严抓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以适应新的教育形势的发展,培养创新型人才.

    作者:吴萍;邹彤;王樵砚;陈改清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中国特色麻醉学研究生开放式教育模式新探索

    麻醉学研究生教育是将来麻醉学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方向.随着麻醉学研究生教育规模的扩大,学校有限资源与研究生培养规模增长之间的矛盾日显突出.为解决研究生教学资源短缺,又保证研究生教育的质量,徐州医学院建立了麻醉学研究培养基地开放式生培养模式,充分利用了院外联合培养基地丰富的教学资源,为基地医院直接输送了麻醉学高级人才,方便了研究生就业.达到了学院、基地、研究生三赢的目的,是较成功的麻醉学研究生培养新模式.

    作者:季永;曾因明 刊期: 2007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