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杂志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浙江大学,全国高等医学教育学会
  • 国际刊号:1002-1701
  • 国内刊号:33-1050/G4
  • 影响因子:0.96
  • 创刊:1986
  • 周期:月刊
  • 发行:浙江
  • 语言:中文
  • 邮发:32-92
  • 全年订价:408.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 2004年被评为《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
  • 医学教育与医学边缘学科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杂志   2009年1期文献
  • 信息化教学模式下学生自主性学习能力的培养

    文章从学生的角度,分析了信息化教学模式的特点、自主性学习的内涵和提高自主性学习能力的途径.强调了自主性学习的重要性,认为只有加强自主性学习能力的培养,才能增强综合能力、实现自我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陈海燕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浙江省社区护理人员岗位培训需求调查

    目的:通过调查浙江省社区护理人员基本岗位培训现状,正确指导社区护士培训制度的建立和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浙江省5个不同地区的762名社区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社区护理人员岗位素质不高;53.5%社区护理人员近5年内未参加过专科培训,80.9%未参加过进修;82.3%社区护士愿意参加培训,培训方式、内容存在差异(P<0.05).结论:社区护理队伍学历、素质参差不齐,社区护理岗位培训需求迫切,加强社区护理人员专业化培训、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迫在眉睫.

    作者:沈文礼;吴马剑;许亮文;张良吉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大学生考试作弊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了解大学生考试作弊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预防大学生考试作弊提供依据.方法:以匿名问卷的方式,由辅导员和教学秘书担任调查员,对100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总体作弊率为30.8%.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影响大学生考试作弊的因素是学习态度、所在年级、年龄和性别.结论:应实施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如改变学习态度,从而预防和控制大学生考试作弊.

    作者:洪倩;杨优;王飞;王向国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组织胚胎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思考与探索

    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反思传统组织胚胎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积极探索新的教育教学模式,培养基础扎实、具有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具备创新能力以及团结协作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在组织胚胎学实验中实践自主研讨式教学模式.

    作者:曹博;雷蕾;杨志文;于宏伟;刘东华;李光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预防医学专业现场实习基地建设研究与实践

    首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家庭医学学院历经了20年的预防医学现场实习基地建设,目前已经较为完善、形成特色.文章从办学模式、基地遴选、教师遴选、教学计划、教学管理等方面,介绍了该基地的建设模式与实践情况.

    作者:郭秀花;王嵬;郭爱民;苏建辉;吴爱南;谢德云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临床技能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与管理

    为了解决临床实践教学的困难,学院于2005年建立了临床技能实验教学中心,形成了4个实验教学体系及10个实验教学模块.经过实践,逐步建立了符合我国国情、完善、科学的临床技能实验教学体系和管理体系,实现了临床技能实验教学中心规范化教学和管理.临床技能实验教学中心的建立,使先进的临床实验模拟教学设备与临床资源相互结合、综合利用、优势互补,将有效地保证医学教学质量,促进临床技能实验教学的改革和发展.

    作者:李剑锋;白露;徐云燕;岳凤莲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主角式教学查房的临床改革与实践

    主角式教学查房是以病历为基础和先导,以讨论为教学催化剂,以主角述评答疑为灵魂,以教师前沿精评为重点,终达到完善自我、创新发展的理想境界,重在挖掘学生自身潜能、发展创造思维,提高临床思维、诊治能力和综合智能水平.

    作者:赵莉莉;张景义;高文静;张慧莉;胡静彬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关于当前神经外科临床教学中几个问题的思考

    现行高等医学教育中,神经外科学的教学工作仍然存在着课程内容单薄、教学时数少、教学效果差等诸多问题.文章就当前神经外科临床教学中存在的几个问题谈一点看法和对策.

    作者:吕健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两种学历起点不同的本科护生临床能力实证研究

    目的:比较高中和专科起点的本科护生的临床能力水平,分析相关影响因素,为我国本科护理教育的完善提供有力依据.方法:采用自评和他评方式,以量表评价两类护生临床能力水平.结果:专升本和普本护生护理科研能力的他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能力总评和七项临床能力自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专升本和普本护生临床能力均达到了本科护理教育目标,但其能力水平有差异.

    作者:许乐;时永超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临床放射物理与防护的教学难点及改革探索

    文章针对医学生对放射物理与辐射防护课程兴趣不足、学习吃力等教学难点,提出了本课程教学改革的新思路.通过两年的教学实践应用,提高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激发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考试和作业中反映出学生概念清晰,基本掌握了本课程的重点和知识点.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陈渝;高加蓉;郎朗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改善实习医生与病人语言沟通的临床教学实践

    在训练实习医生与病人进行语言沟通时,给医生设定5个层进式问题为结构的对话模式,包括:1.(病人)现在怎么了?2.(病人)将会怎么样?3.如何改善(病人)目前的情况?4.我(医生)要怎么办?5.你(病人)要怎么办?并采用做中学的方法进行临床教学,可改善实习医生和病人语言沟通.

    作者:朴元林;梁晓春;孙连庆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综合性病例在成人护理学实践考核中的应用

    为提高学生成人护理学理论和实践的综合性应用能力,将综合性病例应用到成人护理学实践课程的考核中,从而建立一套突出实用能力的考核方法.通过与传统的技能考核方法的考核效果比较发现,综合性病例引导的考核方法明显提高了学生理论和实践课程的成绩,培养了学生的评判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的能力,有助于实现培养有高素质护理技术应用型人才的目标.

    作者:李玲;王俊杰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小组教学法在护理心理学教学中的实施与探讨

    目的:探讨小组教学法在护理心理学教学中的应用和教学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将2001-2002级护理本科生(沿用传统教学法)编为对照组,2003-2004级护理本科生(采用小组教学法)编为实验组.结果:期末考试成绩试验组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实验组学生的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呈正相关(P<0.001),对实验组学生做问卷调查,92.5%的学生时小组教学法的效果给予正性评价.结论:小组教学法在护理心理学教学中优于传统教学法,教学效果良好.

    作者:李妍;韩志敏;陈海英;谷岩梅;马京华;丁树荣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综合模拟情景在急重症监护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综合模拟情景训练在急重症监护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效果,为教学方法的改革提供依据.方法:以整群抽样法抽取宁波天一职业技术学院2004级高职护生两个班共97人作为对象,在进行综合模拟情景实践时记录每一小组的操作时间,然后,发放调查问卷,调查综合模拟情景教学的效果及护生的建议.将不同小组护生操作时间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计算.结果:不同顺序小组护生处理病人的时间逐渐缩短(F=393.035,P=0.001).护生赞成采用综合训练方法的76人,占78.35%;认为综合训练有助于团队合作能力养成的81人,占83.51%;认为有助于不同课程知识的融合的82人,占84.54%.讨论:综合模拟情景训练有助于团队能力、创新及实践能力的养成.改进急重症模拟情景教学中应体现综合实践能力的训练,增加综合训练的类型.

    作者:黄金银;费素定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药学专业开展药理学开放设计性实验的探索

    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综合能力的重要环节,其教学模式和方法对培养具有创新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的综合人才意义重大.在药学专业的本科生中开展药理学开放设计性实验,通过查阅文献、设计实验方案、独立完成实验、撰写实验论文等教学环节,探索药理学开放设计性实验的实施,并对这一教学实践进行分析和思考.

    作者:马剑茵;王铣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现代教育技术在心血管病学教学中的应用

    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加速了医学科学教育的信息化发展,也极大地推动了医学教育的改革.应用先进的多媒体、流媒体及网络数字化教学平台等现代教育技术,建立新的心血管病学教学模式,不仅能让学生主动、发现式地学习,而且能够全面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想像能力、思雏能力和创新能力.

    作者:周淑娴;雷娟;张玉玲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卫生管理本科生专业见/实习带教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通过对卫生管理专业教学现状进行分析,从自身经验出发,结合教学实践,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考核方式以及提高教师素质等方面提出该学科教学改革的思考和见解,以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综合能力.

    作者:刘大钺;史新亮;杨素清;钟旋;刘秋生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普通高校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教学计划比较研究

    文章对国内十所高校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教学计划作了比较,分析了他们的相同、不同点,提出了值得思考的几方面问题,并试图为拟订科学规范合理的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教学计划提供依据.

    作者:俞爱月;王岚;王建华;夏国园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儿科硕士学位研究生临床能力培养的探讨

    由于儿科硕士研究生来源于不同学制、专业的学生,部分学生有不同的工作经历,入校时水平相差较大.而要将这些学生均在3年内在完成课程、论文的同时达到较高要求的临床水平,有时非常困难.为此,在临床培训中建立量化标准,将临床能力考核进行改革,以使相关临床训练不至流于形式,使其在有较强科研能力的同时,具有较好的临床能力.

    作者:杨作成;陈志衡;江杰;朱文晖;陈淳媛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我国医药信息管理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研究

    为了解我国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医药)专业人才培养状况,对设有该专业的30余所高校的专业培养计划进行网上调查;井通过对该专业毕业生的调查了解社会对该专业人才需求状况.

    作者:吴正荆;王丽伟;孙丽;牟冬梅;曹锦丹;王伟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基于网络环境的医学检验专业临床技能培养模式

    为使临床检验实习生较好地掌握检验知识和检验技能,以检验科局域网为平台,运用多媒体技术创建医学检验专业的实习网站,让学生进行交互式自主学习.将实习教学内客、教学资料、课后练习等制作成一组相关的Web页面,存放于网站上,支持开展交流和交互的多种教学形式,克服传统模式医学检验实习生临床带教中存在教学方法和手段的不足,与传统教学方式和手段比较,具有信息量大、操作简便,可以提高教学的时效性及针对性,辅助临床检验实习带教,提高临床检验实习生的教学满意度.

    作者:陈波;黄海樱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试题准确度系数的标准化研究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试题准确度的比较方法.方法:根据准确度系数的计算方法,分别计算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等不同类型试题的准确度系数,将两类不同试题的准确度系数标准化后进行比较.结果:标准化后的准确度系数能够反映试题设计准确度差异.结论:可以利用标准化的办法,对不同类型试题间的设计准确度进行比较.

    作者:朱冬沂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高校扩招对基础医学教学质量的影响及其对策

    目的:探讨高校扩招对基础医学教学质量的影响.方法:通过对大学1-3年级医学各专业本科学生进行医学基础各课程和医学基础整体教学质量问卷调查,分析高校扩招对基础医学教学质量的影响.结果:在高校大规模扩招,学生敷量迅速膨胀的情况下,教师在教学态度、整体素质、教书育人等方面得到了学生的充分肯定,但在教学经验、教学方法和授课质量方面仍存在较多问题.

    作者:刘凤;魏冠英;倪艳波;张力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微生物实验教学体系实践

    文章旨在探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微生物实验教学体系实践及效果;编写<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程>;实验课独立设置,建立了新的实验课程体系,实验内容分为基本操作技能训练、综合型、探索型和设计型实验;改革实验课教学的指导方法,建立了科学的实验教学考核方法;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

    作者:汪正清;胡晓梅;丛延广;黎庶;谭银玲;朱军民;周莹冰;胡福泉;陈志瑾;张俊磊;王嘉丽;陈炜;蹇锐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医学院校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建设调查与探讨

    医学院校设置运动人体科学专业是一种全新的办学模式和探索,从全国范围来看整个专业建设尚不够规范.运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从社会对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认知度、人才的需求度、需求方向及知识结构的角度进行定量与定性分析,积极探索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发展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考证运动与医学相结合的新办学模式的社会性、适应性,为医学院校专业建设模式提供借鉴.

    作者:孙建翠;亓建洪;于学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国内外护理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比较研究

    目的:通过对国内外高校护理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的比较和分析,研究探索我国护理学硕士研究生教育培养目标的定位.方法:调研国内外高校护理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列举分析了美国及我国5所高校护理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结果:国外护理研究生培养目标统一,层次清楚,专业特色明显.国内护理研究生培养目标缺乏统一性、专业性、规范性和目的性,各院校自成体系.结论:我国护理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仍需在实践中不断研究和完善.

    作者:何朝珠;李鸿艳;衣玉丽;毕瑞雪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爱丁堡大学本科护理教育的特点分析及借鉴

    文章在基于对爱丁堡大学本科护理教育特点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我国护理教育应创新课程设置,重视实践教学,多种教学方法并用,将评判性思维的培养和以证据为基础的护理贯穿于整个护理教学过程中以及改革教学评价方法等五条建议.

    作者:沈翠珍;Graeme D Smith;彭美慈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临床儿科学本科见习教学改革思路的探讨

    目的:探讨临床儿科学本科见习教学改革的思路.方法:比较中国内陆省份与香港大学医学院的临床儿科学本科见习教学之间的差异.结果:香港大学临床儿科学见习教学的特点是教学目的简单,教学形式多样化、学生参与的机会多,考试形式简化.而中国内陆省份各医学院临床儿科学见习课则设立了脱产教师制度,但对学生的临床技能训练尚有待加强.结论:中国内陆地区医学院可能还需要在课程体制上尝试进行一些改革,并注重解决师资力量相对不足的问题.

    作者:黑明燕;赵玲玲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日本药学教育改革现状

    日本为适应药学学科发展和社套的需要,于2006年进行了药学教育改革.文章介绍了日本现行药学教育的目标、不同属性大学的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特点及教育评价标准,展现了日本改革后新的教育体系,力求为我国药学教育改革提供借鉴.

    作者:林以宁;瞿融;马世平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对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困惑与思考

    为探讨如何培养高素质、高水平和高能力的临床医学研究生,文章对临床型研究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现状进行总结,并且根据培养经验提出了要提高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必须要有充分临床学习和训练时间,保证建立健全临床型研究生的轮转计划和严格的考核制度,研究课题要以临床研究为基础.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培养临床型研究生的初衷和目的.

    作者:王冬梅;殷艳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经济欠发达地区地方本科院校学科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学科建设与高校的生存和发展密切相关,经济欠发达地区地方本科院校在学科建设中由于历史和实力等原因存在诸多问题和自身的特点.文中尝试探讨其对策与措施,以找到适合经济欠发达地区地方本科院校学科建设的发展途径.

    作者:解继胜;黄岑汉;黄赞松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强化临床实践教学培养实用型和技能型医学人才

    实践教学是决定实用性医学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为提高实践教学效果,保障实践教学质量,通过建设优秀临床师资队伍、强化医学生技能培训、加强后期教学质量监控、改革学生后期实习的考试、考核方法,严格实习纪律等措施,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医学生临床技能培养机制,构建适应地方高等医学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践教学体系,对于培养实用型、技能型医学专门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白波;张钦凤;李建民;李伟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深化高校校院二级教学管理体制改革的探讨

    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不断深化校院二级教学管理体制的改革成为必然趋势,在新形势下,我们需要进一步理顺校院两级在教学管理中的相互关系,明确职责和权利;健全教学管理评估体系;提高校院二级教学管理人员队伍建设;完善二级学院教学管理队伍管理的配套制度,真正实现较院二级教学管理制度的规范化、科学化,从而提高高等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

    作者:胡一平;张如松;成信法;李范珠;朱乔青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微格教学在护理教育学中的应用与思考

    目的:探讨微格教学法在护理专业学生中应用效果.方法:护理专业本科生154名,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微格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课程结束后评价和比较教学效果.结果:实验组学生的教学方法、教学技能、学习成绩、课堂满意度和自主学习方面有明显提高.结论:在护理教育学课程教学中应用微格教学法提高了教学质量和学生主动学习和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以及学生的满意度.

    作者:王庆华;吕莲萍;秦国民;徐殿红;郝朝娜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医学机能实验教学改革效果的问卷调查与设想

    在已修完机能实验学课程的2002级临床医学、口腔医学、麻醉学专业学生中,随机问卷调查250名.绝大多数学生认为提高了实践能力,培养了创新意识,提高了综合素质,其效果明显.提出今后进一步改革的设想.

    作者:张红英;朴日龙;李迎军;金秀吉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基础医学实验教学创新训练中心的建设成效初探

    创新训练中心是为更好的培养大学生实验能力和创新意识而创建起来的.它通过整合各实验室的教学资源,凭借多学科、多技术的优势,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建设原则,分别对处于不同校区和不同阶段的医学生进行实验技术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两年多的建设,目前创新训练中心已取得了初步的成功,不仅为医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了重要平台和条件,也为中心的进一步完善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

    作者:肖华;文锦琼;郑煜;彭雪梅;杨芳炬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基于网络的急救医学教学方法改革

    融教季、科研与临床工作为一体的急救医学网站建设是急救医学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和拓展,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创新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在提高急救医学教学质量和急救医学人才培养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作者:魏武;王庸晋;宋晓亮;王金胜;张栋;刘亮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临床技能学考核与评价体系的建立与实践

    目的:建立临床医学专业临床技能考核与评价体系及探讨其意义.方法:根据临床技能教学实际情况,建立了临床技能考核与评价体系,并应用于教学实践.结果:临床技能学的考核与评价体系建立后,对我院2000、2001、2002级和2003级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临床技能进行了考核与评价.2003级学生的临床岗位技能考核成绩高于2002级,2002级高于2001级,2001级高于2000级,差异有显著性(F=64.22,q=3.67-19.13,P<0.05,0.01).各年级的病史采集、基本技术操作、检查结果判读和病例分析成绩之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F=34.96-134.22,q=3.74-5.36,P<0.01).2003级体格检查成绩高于2002级、2001级和2000级,差异有显著性(F=6.79,q=4.29-6.28,P<0.01).结论:临床技能考核与评价体系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适应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成玉;王元松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以急救医学为平台开启系统化教学改革培养多层次实用型医学人才

    课题在新的教育理念指导下,改革教育教学模式,以培养多层次、实用型农村和社区医疗医学人才为目标,以急救医学为平台,建立复合型师资队伍,整合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等多学科课程内容,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途径,采用讨论式授课、基于网络的自主学习和临床技能培训等方法,构建系统化的急救医学教学体系,在实践中取得了显著成效.

    作者:王庸晋;魏武;宋晓亮;张栋;王金胜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以急救医学为平台的课程整合改革实践与探讨

    结合急救医学的教学实践,就推进课程整合的内容和方法进行探讨,探索培养实用型急救人才的方法和途径.

    作者:魏武;王庸晋;宋晓亮;张栋;王金胜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预防医学类大学生实验课自主学习状况调查

    现代医学人才应当既有扎实的医学基础知识,又具有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教学实践证明自主性学习模式有着独特的效果.通过对预防医学类大学生实验课自主学习状况进行调查后发现在预防医学类大学生中开展自主性学习实践显得非常必要,应积极探索培育学生自主性学习素质的策略和方法,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周明;莫宝庆;蔡云清;胡春艳;王心如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心理学课程对提高医专生积极心理的效果研究

    目的:运用积极型心理试量量表,从自尊、生活满意度及求助意识三个方面研究心理学课程的学习,对促进医专生积极心理变化方面的作用.方法:将176名医专生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在试验组学生通过系统的心理学课程学习之后,采用自尊量表、生活满意度量表、SCL90和自制量表对两组学生施测.结果:试验组学生在自尊水平上高于对照组学生,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0.000);试验组学生在生活满意度上高于对照组学生,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求助意识方面两组学生人数比例相差悬殊,经卡方检验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0.000).结论:系统的心理学课程学习能提高医专生的自尊水平和生活满意度,并极大提高学生的求助意识,有利于改善医专生的心理生活质量.

    作者:张建荣;周文霞;李显文;何贤晨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新时期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教育引导研究

    如何对当前高校贫困生这一特殊群体进行有效管理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在对贫困生进行经济资助的同时,贫困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更值得分析和探究.文章从贫困生现状着手,通过分析此现象及其产生的原因,探求对贫困大学生这个特殊群体心理健康的正确教育引导方法.

    作者:刘文伟;张锡钦;李恬婷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四川省古蔺县留守儿童心理状况调查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涌入发达地区进城务工,同时进城务工人员留在农村的子女的生活、教育等同题也日渐凸显,即留守儿童问题.文章通过对四川省古蔺县部分留守儿童的孤独感和社会期望进行调查,对现在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状况进行分析.

    作者:刘裔涛;刘书铭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高职医学新生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

    目的:旨在了解影响高职医学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的相关因素.方法:对316名高职医学新生进行调查,对数据进行相关分析和分层回归分析.结果:高职医学新生的GHQ-12总分与社会支持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呈显著负相关,客观支持和对支持利用度维度对心理健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结论:应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充分考虑社会支持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作者:胡云君;崔冠宇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PBL教学法在医学机能学实验教学中的探索

    实践教学是提高医学生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为顺应了新时期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理念,将PBL教学引入医学机能学实验改革.总结几年来教改的经验,发现这种以问题为中心、配合讨论分析,以学生为主体的PBL教学模式全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发现,师生互动是教学成功的关键.

    作者:杜荣辉;赵晓宁;王晨;杨晓荷;徐力致;吴俊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PBL教学法在卫生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将PBL教学法应用于预防专业的卫生化学实验课中,并通过问卷调查方式评价PBL的教学效果.结果80%以上的学生认为PBL适合自己,能提高学习兴趣,能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PBL教学法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作者:石玮玮;阎芳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PBL教学模式应用于口腔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初探

    在口腔专业2006级、2007级住院医师的规范化培训中应用PBL教学模式,总结从教学的实施方法、教学中体现出来的优点,为PBL教学模式在口腔医学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提供了一点经验.

    作者:田智慧;吴补领;高杰;刘道洪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PBL教学法在预防医学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PBL教学法在预防医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和考核的方式对PBL教学效果评价.结果:89.5%的学生表示不同程度地喜欢PBL教学;90.7%的学生认为应采用传统教学法和PBL相结合的教学法.结论:PBL教学方式对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确实有帮助,但也有其不足.

    作者:魏俊妮;张雪军;郑金梅;王素萍;靳宗达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非全程PBL课程中对护生实施多元评价的研究

    目的:检验和分析在非全程PBL课程中对护理本科生的学习效果实施多元评价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方法:在课程实施的不同时间点,采取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价和卷面考核的方法,对48名护生进行学习效果评价.其中,成绩一由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价构成,为形成性评价;成绩二,即卷面考核成绩,为总结性评价.课程总评成绩为成绩一、成绩二与权重系数乘积之和.分析总评成绩、成绩一、成绩二之间的差异和关系.结果:成绩一呈负偏态分布,成绩二和总评成绩呈正态分布;成绩一、成绩二均与总评成绩相关非常显著,成绩一和成绩二之间无显著相关.结论:在非全程PBL教学模式下,为反映学生各方面的成长和发展,应采取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多元评价.但应注意提高形成性评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作者:朱大乔;周兰妹;吕伟波;胡琛;张晓云 刊期: 2009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