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华预防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0-9817
  • 国内刊号:34-1092/R
  • 影响因子:1.42
  • 创刊:1980
  • 周期:月刊
  • 发行:安徽
  • 语言:中文
  • 邮发:26-48
  • 全年订价:408.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哥白尼索引(波兰), 知网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 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优秀期刊一等奖
  • 预防医学与卫生学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2007年7期文献
  • 中专毕业生心理特征及就业心理问题防范

    在目前高校扩招和自主择业的形势下,学历较低的中专毕业生无疑存在较严重的心理压力[1].中专生正处于身心急剧发展和自我意识由分化、矛盾逐渐走向统一的时期,往往会出现一些心理问题和偏见的择业观.如何对这些存在的问题进行干预和防范,是目前教育心理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以下笔者对此作一综述.

    作者:李济平;叶临湘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智力水平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家庭因素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智力水平的影响,为促进ADHD儿童的智力发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韦氏儿童智力量表(C-WISC)对194例ADHD患儿进行智力测验,分析研究ADHD儿童智力及影响因素.结果 ADHD儿童智商在正常范围偏低,父母文化程度、抚养方式、神经系统发育对ADHD儿童智商影响有显著意义(P<0.051或<0.05).结论 父母文化程度、抚养方式、神经系统发育是影响ADHD儿童智力水平的重要因素.

    作者:张迪;陈容;刘淑华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大学生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与抑郁和焦虑情绪的关系

    目的 了解大学生的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与抑郁和焦虑情绪的关系,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支持.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抽取广州某综合大学1 447名学生,用自填问卷对他们的心理压力应对方式、社会支持、郁量和焦虑情绪进行调查.结果 大学生的压力应对方式以积极的心理调节为主,自我防御和外部疏导使用较少.社会支持平均总得分为36.29分,不同亚群大学生间社会支持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有35.29%的学生可能或肯定有抑郁症状,有16.16%的大学生有焦虑症状.社会支持、积极的应对方式与抑郁、焦虑呈负关联,而消极的应对方式则与抑郁、焦虑呈正关联.结论 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影响作用.

    作者:范瑞泉;陈维清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高职生依恋风格与孤独感的相关研究

    目的 探讨高职生依恋风格及其与孤独感的关系,为开展高职生心理辅导与救助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关系测量问卷及孤独感量表对滨州市360名高职生进行测试.结果 高职生4种依恋风格的分布为安全型占52.3%,冷漠型占18.6%,专注型占16.3%,恐惧型占12.8%;不同性别高职生4种依恋风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冷漠型、专注型、恐惧型3种依恋风格与孤独感呈显著正相关,安全型与孤独感呈显著负相关;不同依恋风格高职生的孤独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恐惧型高职生的孤独感高,安全型低.结论 高职生的依恋风格与孤独感密切相关,依恋风格对孤独感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作者:吕薇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卫生问题和伤害

    农村留守儿童现象是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的产物,特指农村地区大量劳动力外出打工,使未成年儿童留在家乡,缺少父母一方甚至双方有效的监护与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生活环境的改变,其心理社会能力发育偏离以及健康问题已经受到社会各界包括儿童教育和社会工作者的关注.

    作者:程纪奎;袁长江;陶芳标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职业院校网络成瘾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干预研究

    目的 了解职业院校网络成瘾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探索困扰职业院校网络成瘾学生的心理问题,为有效实施健康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网络成瘾量表,对松原职业学院2 246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同时运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和自编心理问卷对网络成瘾学生进行调查,并对网络成瘾学生采取为期3个半月的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结果 网络成瘾组学生SCL-90总分和各因子分均高于对照组.通过健康干预,SCL-90总分(109.58±26.67)、总均分(1.24±0.26)及各因子分均低于对照组,成瘾组学生干预后心理状况量表各因子得分有所提高,其中人际交往、社会活动和健康上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结论 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对改善职业院校网络成瘾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能产生积极的作用.

    作者:汪洁;黄英男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浙江省高中生网络成瘾的心理社会因素研究

    目的 了解浙江省高中生网络成瘾(IAD)现状及其心理社会因素,为采取心理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浙江省11所中学的在校高中生,用自编一般情况调查表、网络成瘾问卷、艾森克人格问卷、中学生应激源量表、中学生应对方式问卷等进行测查.结果 浙江省高中生网络成瘾报告率为8.9%,男生高于女生.IAD组各应激源平均分均高于非IAD组.除寻求支持外,其余应对方式与网络成瘾总分均有相关性.IAD组的N分和P分的平均得分高于非IAD组,L分低于非IAD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表明,父母管教方式压力、L分、逃避、幻想否认、P分、同学压力等6个变量进入回归方程.结论 网络成瘾的心理干预可从应激的各个要素着手.

    作者:章荣华;陈卫平;祝一虹;楼晓明;刘立群;丁钢强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大学新生社会支持与自我价值感的相关研究

    目的 探讨大学新生社会支持和自我价值感水平的关系,为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相关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社会支持量表和青少年自我价值感量表,对西南大学新生460名进行调查.结果 不同性别大学新生社会支持利用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被试的社会支持和自我价值感水平存在显著正相关,高、低社会支持获得者在自我价值感水平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回归分析表明,社会支持水平对自我价值感3个分量表均有显著的回归效应.结论 大学新生的社会支持水平对自我价值感有良好的预测作用.

    作者:丁薇;廖婷婷;郑涌;邓硕宁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学习优秀与学习困难初二学生的内隐完美态度研究

    目的 了解学习优秀与学习困难学生内隐完美态度,为学习困难学生的干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对某中学初二年级15名学习优秀学生和15名学习困难学生进行内隐社会认知实验.结果 学习优秀学生和学习困难学生完美含义词偏好击中率均高于缺撼含义词偏好击中率,完美含义词偏好击中率差异和缺撼含义词偏好击中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内隐完美态度水平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家长和学校应改进教育方法,使学习困难学生对完美的追求具体到对学业的追求,提高他们的学习适应程度.

    作者:张秀阁;梁宝勇;藏丽荣;马小兰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发育性协调障碍儿童功能性行为特征研究

    目的 探讨发育性协调障碍(developmental coordination disorder,DCD)儿童的功能性行为特征,为DCD的诊断和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以DSM-Ⅳ为诊断标准,结合DCDQ问卷在苏州市区2所小学进行筛查,筛选出41名DCD儿童,按1:1设立对照组,进行功能性行为活动和心理-行为研究.结果 DCD儿童体育爱好项目数大于2项、全部参加学校设置的体育课程、每天户外活动时间大于2 h、1岁前能熟练爬行、6岁前参加游戏和7岁会用毛笔写字、参加弹琴和6岁前参加画画或涂鸦兴趣班的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56.69,13.46,18.25,49.98,59.89,35.90,16.63,46.99,P值均<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中,体育爱好项目数大于2项、每天户外活动时间大干2 h、1岁前熟练爬行和6岁前参加游泳对M-ABC的总障碍分产生影响.此外,Conners父母评价量表DCD组儿童品行问题、心身障碍、焦虑因子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2.92,2.71,3.68,P值均<0.01),学习问题因子得分也高于对照组(t=2.46,P<0.05).结论 DCD儿童存在功能性活动缺陷和心理-行为问题,DCD的干预模式应采取结合日常性活动训练和心理-行为问题治疗的综合性模式.

    作者:花静;朱庆庆;古桂雄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新疆地区维吾尔族大学生人格特征初探

    目的 了解维吾尔族(维族)大学生的人格特征,为少数民族大学生健康人格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对666名维族大学生进行测试.结果 维族大学生与大学生常模在乐群性、聪慧性、恃强性等12项人格特质上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在次级人格因素和应用人格因素上,高、低分者人数少于常模,得分在中等范围的人数多于常模.结论 维族大学生人格中有积极的方面,也有其消极的方面.应重视该人群的人格教育.

    作者:买合甫来提·坎吉;木合塔尔·甫拉提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农村留守儿童家庭功能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 研究留守儿童成绩与家庭功能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为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健康发展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重庆市梁平县6所中学的1 125名学生为被试,采用问卷调查法(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量表)和个别访谈法进行测评.结果 与父母联系的方式对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有显著影响;父母外出情况、寄养方式(当前生活地点)、与父母联系方式和联系频率是影响留守儿童家庭功能的重要因素;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与家庭功能(除与当前家庭的适应性外)呈显著正相关,与父母的亲密度、适应性对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和当前生活家庭的亲密度、适应性有直接的正向预测作用.结论 留守儿童家庭功能状况值得关注,父母、当前生活家庭及学校应重视对其家庭功能的建立.

    作者:梁静;赵玉芳;谭力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江汉大学学生抑郁状况调查

    目的 了解大学生抑郁状态发生情况和严重程度,为制定有针对性的预防和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抽取江汉大学1 681名本科学生,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测评.结果 1 681名大学生中,存在不同程度抑郁状态的占23.80%,其中轻度占65.75%,中度占23.50%,重度占10.75%;文科生与理科生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男生与女生、城镇学生与农村学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大学生抑郁状态检出率较高,应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危机干预.

    作者:王祖惕;孙琳;麦萍;揭水平;柴晓荣;万琼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初中生抑郁焦虑与生活满意度及自我意识的相关性

    目的 了解初中学生抑郁和特质焦虑心理症状的检出率,分析心理症状与生活满意度以及自我意识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CFS-D)、特质焦虑量表(T-AI)、多维学生生活满意度量表(MSLSS)和Piers-Harris儿童自我意识量表及相应的评价标准,对合肥市2所中学初一和初二学生4 524名进行特质焦虑、抑郁、生活满意度和自我意识的评定,描述抑郁、特质焦虑和自我意识异常的筛查情况,控制社会人口统计学因素后,分析生活满意度和自我意识与心理健康状况的相互关系.结果 肯定有抑郁症状的学生占17.9%,特质焦虑检出率为5.3%,自我意识过低的学生比例为29.1%,自我意识过高的检出率为28.6%,抑郁、特质焦虑症状和自我意识异常检出率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抑郁症状评分和特质焦虑评分呈正相关,生活满意度和自我意识评分均与抑郁、特质焦虑评分呈显著负相关.结论 抑郁和特质焦虑水平较高的学生生活满意度和自我意识水平较低,抑郁和特质焦虑水平较低的学生,生活满意度和自我意识水平较高.

    作者:阙敏;陶芳标;何春燕;张丽华;朱鹏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厦门市小学生肥胖干预效果评价

    目的 通过实施以肥胖控制为切入点发展健康促进学校项目,探讨预防和控制儿童肥胖的有效措施.方法 在项目学校严格按照健康促进学校的六大方面要求进行创建活动,并有重点地开展肥胖干预,于干预前、后对学生、家长、教职工进行问卷调查和肥胖率调查.结果 实施干预活动2 a后,项目学校学生正确知识、态度、行为持有率显著提高,与对照校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健康促进学校项目和肥胖干预工作对学生产生了良好的教育和引导作用.

    作者:陈友兰;杨晓剑;陈健;余红;林乐千;徐月英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新乡2所高校大学生吸烟现状及相关知识调查

    目的 了解在校大学生吸烟现状和相关知识知晓情况,为开展控烟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新乡市某科技学院和某医学院一~三年级共1 056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科技学院男生吸烟率(19.8%)显著高于医学院男生吸烟率(13.6%).在吸烟危害健康知识方面,医学院学生的综合知晓率高于科技学院学生.结论 部分大学生对吸烟与健康的关系缺乏正确认识,吸烟现象较普遍.在大学生中尽早、积极地开展戒烟活动十分必要.

    作者:何瑞芳;杨艳旭;张利彬;贾喜玲;李东亮;包巍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新疆地区城市青少年饮食及减肥相关行为调查

    目的 了解新疆城市青少年饮食及减肥相关危险行为的流行现状和发展趋势,为教育、卫生及相关部门制定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美国CDC(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监测问卷,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对8 874名大中学生的基本情况和相关饮食行为进行调查.结果 每天吃早餐的青少年学生只有58.2%;吃早餐又摄入奶及奶制品/豆及豆制品的仅为23.1%;每天喝1次及1次以上饮料的学生占12.9%;每天至少吃1次甜点的学生占29.1%;每周都吃洋快餐的学生占4.2%;讨厌某类食物的学生占41.1%;控制饮食和运动减肥的学生占18.7%和20.1%;绝食、呕吐、吃减肥药的学生占3.5%.结论 学校、家庭和社会要密切配合,及早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教育,积极促进青少年健康饮食行为和生活方式的形成.

    作者:张俊;葩丽泽;王辉;米娜瓦尔·安尼瓦尔;阿斯亚·阿西木;刘利红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广东省10所高校大学生亚健康情况

    目的 分析广东省大学生产生亚健康的各种因素及普遍出现的症状,为制定干预对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2000年全国亚健康状态调查问卷对广东省10所高校600名大学生进行测试.结果 医学类和非医学类大学生对亚健康的定义理解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自己健康的关心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大学生出现的亚健康症状表现排在前4位的都相同;自我评价为亚健康的比例高(57.0%),健康占22.3%,说不清占16.7%,疾病占4.0%.结论 广东省大学生普遍存在着亚健康的症状.学校应加强对学生健康的关注,提出干预措施.

    作者:谢学明;钟远声;陈哲妮;张正;欧爱华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陕西省某高校高年级男生吸烟现状调查

    目的 了解大学生吸烟状况,分析影响大学生吸烟行为的因素,为高校大学生控烟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对陕西某高校高年级(四、五年级)男生591名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结果 59.7%的人曾经尝试过吸烟,10.2%的人吸烟成瘾;吸烟地点主要在学校.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大学生的月生活费(OR=3.204)和免费促销香烟(OR=3.053)对吸烟行为的影响较大.结论 影响吸烟行为的因素既包括了个人因素,又涉及环境因素.开展大学生控烟活动需从多方面入手.

    作者:吴谦;庄贵华;王学良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贵州省教育工作者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培训效果评价

    目的 了解贵州省教育工作者预防艾滋病知识健康教育培训效果,为加强贵州省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培训和宣传提出可行性建议.方法 采用自填问卷方式,对贵州省320名教育工作者进行培训前后预防艾滋病知识和态度调查.结果 贵州省教育工作者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正确了解在培训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艾滋病预防与治疗方面知识的正确认知率在培训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培训后对艾滋病的关爱态度正向率与培训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贵州省教育工作者在预防艾滋病知识和关爱态度方面通过培训后得到了较大的提高.政府部门在师资培训方面应加大投入并扩大培训面.

    作者:洪峰;张爱华;张宛筑;袁飞;胡绍源;龚宁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广州2所高校大学生预防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调查

    当前,我国艾滋病流行形势十分严峻.学校作为青少年学习、聚集的场所,在预防艾滋病、性病方面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青少年性发育也有所提前,加上高校大学生性观念的改变以及较长的性等待期,使得大学生发生不安全性行为的机率增大.

    作者:曾琳娜;廖碧珠;靳利军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杭州市2004-2005年学校集聚性类流感疫情的流行特征

    目的 了解学校类流感疫情流行特征,为采取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4-2005年发生类流感疫情的在校学生和到当地医院就诊的学生进行调查.采集类流感病例鼻咽拭子标本,利用MDCK细胞传代技术分离流感病毒.结果 2004-2005年杭州市学校共计报告类流感疫情150起,发病学生2 853人,占全部类流感疫情的93.79%;2至4月及9至11月为2个高发期.每起类流感疫情发病人数均数为19.08例,平均报告时间为5.36 d.65.85%的疫情检出流感病毒,29.41%的标本检出流感病毒.结论 杭州市流感表现为散发和局部爆发的特征.

    作者:谢立;王麟;邓晶;孙昼;黄春萍;黄仁杰;考庆君;崔威武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阜阳市40例艾滋病病毒感染儿童感染途径及治疗情况

    目的 了解阜阳市艾滋病病毒感染儿童的感染途径及治疗情况,为开展艾滋病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阜阳市2001-2006年监测的HIV感染儿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1-2006年阜阳市共报告HIV感染儿童40例,其中2003-2005年确认感染的30例.在40例感染儿童中,12~15岁的14例,经母婴途径感染的28例,接受抗病毒药物治疗的16例.结论 阜阳市HIV儿童主要感染途径为母婴传播.应加大宣传教育及干预力度,同时增加规范化抗病毒治疗及CD4细胞检测的比例.

    作者:吴荣涛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蚌埠市某高中学生亚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蚌埠市高中学生的亚健康状况,探讨其影响因素,为开展相关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整群选取蚌埠市某高中在校学生1 409名,采用自编问卷进行调查,所得数据采用SPSS10.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亚健康状况检出率为58.34%,不同性别学生亚健康状况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年级学生亚健康状况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亚健康的主要危险因素为经常熬夜、正在减肥、缺乏体育锻炼、学习压力大、学习成绩不理想、睡眠不足等12项.结论 蚌埠市高中学生亚健康问题较为突出.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

    作者:汤建军;韩慧;李红影;芈静;张玉媛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北京房山区本地及外来小学生常见病患病情况分析

    目的 了解房山区本地及外来人口民办学校小学生常见病患病情况,为小学生常见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房山区学生常见病监测点校的2所小学学生936名及辖区内4所外来人口民办学校小学生979名的体检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房山区本地及外地小学生视力低下检出率高,为27.05%;其次为肥胖、营养不良和贫血,分别为11.85%,10.65%,9.66%.学生营养不良与贫血检出率随年级增长呈明显上升趋势.本地小学生肥胖检出率高于外地学生,营养不良与视力低下检出率低于外地学生.结论 房山区本地与外地小学生的常见病检出率均较高.应针对不同地区的学生发病特点、分布特征,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进一步加强学校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

    作者:臧晓凤;刘晓芬;李保盈;燕海英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利津县中小学生结核病患病现状

    近年来,肺结核病在一些地方的中学中引起爆发流行,严重威胁着青少年学生的身体健康.为了解利津县在校学生结核病的流行状况,笔者于2005年5月19日至7月20日对该县15所中小学校12 421名学生进行了结核病患病状况的调查.

    作者:陈京兰;常永生;李爱华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某高校新生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抗体检测结果分析

    乙型肝炎(乙肝)是我国常见的传染病之一,严重危害人民的身体健康[1].大学新生是一个特殊人群,来自全国各地,在极短时间内聚集到一起,容易造成传染性疾病的传播和流行.为了解高校新生乙肝感染情况,笔者对某校2006级大学新生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和表面抗体(抗-HBs)进行了检测,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梁亚荣;徐茜;何建丽;陈芝茵;朱香英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某高中学校学生结核病筛查结果分析

    为了解学生结核病感染和发病情况,为学校结核病防治工作提供决策依据,有效控制结核病的传播与流行,2006年4月对某中学高中生2 389名进行了PPD(结核菌纯化蛋白衍生物)试验.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公育生;余秀珍;刘启荣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安徽省学生近20年常见病患病情况分析

    目的 了解安徽省学生视力低下、龋齿、贫血的患病状况及变化趋势,为开展学生常见病防治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对1985,1995,2000,2005年4个不同时期安徽省学生体质健康调研资料7~22岁学生视力低下、龋齿、贫血等常见病的患病状况进行分析.结果 20 a间,学生贫血患病率明显下降,从1985年的55.5%下降到2005年的5.3%;龋患率1985年至2000年明显上升,从32.1%上升到42.6%,2000年以后呈下降趋势,达18.8%;近视率逐年上升并居高不下,从1985年的23.0%上升到2005年的55.2%,尤其是高中生和大学生,高达70%~80%.结论 通过开展学生常见病防治工作,学生贫血患病率和龋患率明显下降,但学生近视率逐年上升并居高不下,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作者:王淑芬;徐粒子;方俊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一起宋内志贺菌引起农村学生食源性疾病爆发的调查

    2006年6月14-18日,绍兴市某农村中学109名学生在集中会考时出现50例腹泻病人.根据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潜伏期和实验室检验,确认为是一起由宋内志贺菌污染食物引起的感染性腹泻.

    作者:陈志铨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宁波市城区学校2001-2006年传染病疫情爆发与控制对策

    近年来,随着政府对公共卫生事业的日益重视,传染病疫情防控工作已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海曙区地处宁波市中心城区,是全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全区面积29.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0万,辖8个街道办事处,共有幼儿园43个,小学28个,中学7个.

    作者:方雯曼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广州市某区2002年与2005年小学生体能素质和营养状况比较分析

    合理营养和运动是身体健康的基础.北京市2000年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研究发现,学生体质下降,体重明显增加[1].有学者在对我国省会城市学生身高、体重调查中发现,肥胖检出率大幅度上升[2];广州市2002年小学生体重与1995年相比也有明显提高[3].为了解广州市小学生体质与营养的变化情况,笔者分别于2002年和2005年对广州市某区6所小学学生的体质与营养状况进行了调查,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裕和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儿童型营养补充剂对学龄儿童智力和骨密度的影响

    我国儿童膳食中钙、锌、维生素A、维生素B2等营养素的供给普遍不足,矿物质以钙和锌的缺乏较为严重[1].儿童型营养补充剂是在中国营养学会科研基金的技术支持下,针对中国儿童存在的营养素缺乏状况研制出来的,该营养补充剂主要补充锌、钙、铁、硒、叶酸和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维生素B6等营养素.为验证其在改善学龄儿童智力及营养状况中的作用,笔者于2003-2005年在湖北省浠水县开展了该项研究.

    作者:赵丽云;翟凤英;易国勤;贾凤梅;于文涛;刘爱东;华立明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广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小学生膳食营养状况

    目的 了解广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小学生膳食和营养状况,为指导学校及家庭合理安排膳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膳食调查、体格测量与尿负荷试验等方法对学生的营养状况进行分析.结果 学生的膳食组成多样化,畜禽类食物摄入较多,杂粮、水产品、奶类和水果摄入较少;各营养素的摄入量基本达到RNI水平,但也存在能量、维生素C、钙等摄入不足的现象;碳水化合物的供能比偏低,蛋白质和脂肪的供能比偏高;各餐能量分配比例以午餐高,早餐能量偏低.大部分学生的生长发育状况良好;尿负荷试验显示,维生素B1和维生素B2的营养状况较差.结论 广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小学生的膳食基本合理,营养状况良好,但需适当增加杂粮、水产品、奶类、动物肝脏和水果的摄入.

    作者:刘静;李健生;朱惠莲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广州市某重点小学学生营养状况调查

    目的 了解广州市小学生营养状况,为开展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测量1 322例7~12岁小学生的身高、体重等指标,用身高标准体重法评价小学生营养状况.结果 男、女生营养不良率分别为23.8%和42.8%;男、女生肥胖率为14.1%和3.7%;12岁组营养不良检出率高(39.7%),而营养过剩检出率高的为11岁组(23.2%).不同性别学生营养状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营养不良检出率女生高于男生(P<0.01),营养过剩检出率男生高于女生(P<0.01).结论 小学生存在营养过剩和营养不良并存的问题,肥胖呈现低龄化现象.应从低年级开始加强健康教育,促使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膳食行为习惯.

    作者:刘国宁;王声湧;荆春霞;池桂波;董晓梅;陈青山;傅传喜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丹东市区学龄前儿童听力状况筛查结果分析

    学龄前期儿童耳聋易为家长发现,但中等度听力损失却易被忽略,特别是当有一侧耳听力正常时可长期不能察觉.故对学龄前儿童进行听力筛查是医务工作者的责任[1].为了解丹东市区学龄前儿童的听力状况,以便早期发现有听力障碍儿童及与听力有关的疾病,笔者于2004年3月-2005年12月对丹东市区4所幼儿园学龄前儿童进行了听力筛查,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刘波;邢庆昱;吕秀梅;于丹阳;于晶;张晓光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山东省大学生血压水平及血压偏高检出率的动态变化

    目的 了解山东省大学生血压水平及血压偏高检出率的动态变化,为开展高血压的早期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中国学生体质健康调查研究测试细则》要求,以年龄别收缩压和舒张压的第95百分位数(P95)为标准,筛检血压偏高者.结果 2000-2005年的5 a间,山东省19~22岁大学生收缩压和舒张压都有不同程度增长,以舒张压增长更为明显.血压偏高检出率明显上升(P<0.01),男生由20.53%上升到34.23%,女生由21.35%上升到32.94%.结论 山东省大学生血压水平和血压偏高检出率上升速度较快.加强高血压的早期预防刻不容缓.

    作者:赵联和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新疆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汉族儿童血脂分析

    近年研究表明,儿童血脂与成年期心血管疾病关系密切.城市儿童喜食高脂肪食品,儿童血脂谱甚至有24%的异常总检出率[1],且其水平有逐年上升的趋向.为了解新疆少数民族聚集地区儿童血脂水平,笔者于2006年1-6月进行了调查,报道如下.

    作者:谷杨;马雅静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四川省阿坝州藏羌和汉族儿童少年骨量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四川省阿坝州藏、羌、汉族儿童少年骨量的影响因素,为制定学生营养政策、预防骨质疏松提供基础资料和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方式,收集四川省阿坝藏羌自治州1 821名7~18岁藏、汉、羌族男、女生的膳食营养素摄入和体力活动情况,测量身高和体重;采用生物电阻抗仪测定体成分,并用双能X线吸收仪(DEXA)测定前臂近端1/3处和远端1/10处骨矿物含量(BMC)和骨面积(BA).结果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瘦体重对前臂远端1/10处和前臂近端1/3处的BMD和BMC的变异贡献要高于其他因素,其标准偏回归系数分别为0.567,0.687,0.346和0.482;藏族、钙摄入量、体力活动能量消耗等因素对前臂远端1/10处BMD和BMC的作用有统计学意义,其标准化回归系数分别为0.094和0.061,0.034和0.022,0.034和0.024.结论 体重(尤其是瘦体重)是儿童少年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民族、膳食营养素摄入、体力活动因素也是影响儿童少年骨量的重要因素.

    作者:张必科;张倩;唐晓均;王志文;胡小琪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单纯性肥胖儿童血脂水平分析

    目的 了解单纯性肥胖儿童血脂水平,为心脑血管疾病的早期预防提供基础资料.方法 对湛江市城区67名肥胖儿童和70名正常体重儿童分别进行血脂水平测定.结果 肥胖组儿童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B(Apo B)、脂蛋白(a)[Lp(a)]的水平高于体重正常组儿童,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载脂蛋白AI(Apo AI)水平则低于体重正常组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85).TG,HDL-C,HDL-C 3项指标异常率肥胖组较对照组高(P值均<0.04;儿童肥胖度与血脂TC,LDL-C,Apo B呈正相关关系,而与HDL-C呈负相关关系.结论 单纯性肥胖儿童在学龄期即可出现脂类代谢异常,应及早采取干预措施.

    作者:李沛;扈美壮;何新萍;陈灿;吴平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温岭市54起学校食品卫生行政处罚案件分析

    温岭市自2001年下半年实施卫生监督体制改革后,食品卫生行政执法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学校食品卫生监督管理工作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作者:黄友清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高校推行食品卫生义务检查制度的探讨

    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后,学校食堂的经营模式发生了变化,由院校自身经营向租赁、承包、托管等多种经营模式发展.如何进一步加强院校食堂的食品卫生管理,预防食物中毒发生,对高校食品卫生安全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在高校食品卫生监督管理工作中,常州市尝试推行食品卫生义务检查制度,现简介如下.

    作者:许强强;严旭东;陈纪龙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莫匹罗星软膏治疗疖痈55例疗效分析

    疖、痈在大学生中是常见病,是由一个毛囊或多个相邻毛囊及其皮脂腺的急性化脓性感染所致,常扩展至皮下组织.传统治疗方法大都采用鱼石脂软膏外敷,笔者采用莫匹罗星软膏外敷或以莫匹罗星软膏纱条引流的方法治疗疖、痈55例,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高明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大学生肠易激综合征42例分析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以腹痛或腹部不适伴排便习惯改变为特征的功能性肠病,与肠道动力异常及内脏感觉异常有关.大学生中肠易激综合征十分常见,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生活,降低了其生活质量.笔者对1996-2004年间在中原工学院医院就诊并确诊的42例大学生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晓红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软性角膜接触镜配戴时间对大学生眼部健康的影响

    近年来,青少年的近视患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大学生近视患病率已达到80%左右.配戴软性角膜接触镜矫正屈光不正是临床的一种常用方法[1].大部分学生除戴眼镜以外,在无条件作准分子激光手术的情况下仍选择配戴角膜接触镜.随着戴镜学生的增加,因戴镜引起的眼部并发症也不断增多,严重者甚至导致失明.接触镜使用效果的好坏,除取决于镜片的质量与适应症外,还与是否合理使用及使用过程中镜片的保养和个人卫生情况等有关.

    作者:李燕子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某医科大学新生口腔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大学新生口腔健康状况和口腔健康知识,为制订高校大学生口腔保健教育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取WHO口腔健康调查方法并参考全国口腔流行病学调查方案,对某医科大学2 557名大学新生进行口腔健康状况及口腔保健知识、态度、行为调查.结果 2 557名医科大学新生龋患率为39.7%,龋均1.51;龋未治牙占39.0%,龋失牙占3.7%,因龋充填牙占9.7%.软垢平均区段数为(2.07±0.08)个,检出率为85.2%;牙石平均区段数为(2.24+0.75)个,检出率为81.2%;牙龈炎平均区段数为(2.72±0.92)个,检出率为78.4%.龋齿与牙周疾病的防治知识及口腔保健知识知晓率不理想.结论 调查对象患龋情况低于全国同类人群检测结果,牙周疾病检出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大学新生口腔卫生保健行为有待进一步强化.

    作者:王海林;孙莹;陶芳标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兰州理工大学教职工代谢综合征患病情况

    代谢综合征(MS)作为一组伴有胰岛素抵抗的慢性代谢疾病的总称,主要包括高血糖、高血压、中心性肥胖、血脂异常等代谢方面的异常,具有很强的危害性[1],增加了糖尿病和心血管病的发病危险[2-3].

    作者:马玉俊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北京市朝阳区中小学教职工脂肪肝及相关因素调查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生活模式的改变,脂肪肝、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等营养过剩性疾病有明显上升趋势,严重危害人们健康.为全面了解朝阳区中小学教职工的身体状况,笔者于2005年12月对43所中小学校教职工进行了体检,对脂肪肝的患病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贾毓;陈玉琴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青少年健康危害行为的研究

    易导致意外伤害和故意伤害相关行为、吸烟、过量饮酒、吸食毒品、不健康的节食行为、缺乏体力活动、网络成瘾、无保护的性行为等健康危害行为(health-risk behaviors)是导致近期身心损害、疾病、死亡及成年期疾病的主要原因.以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为主题的青少年健康行为研究方兴未艾,促进了人们对青少年健康危害行为的预防和控制.我国青少年健康危害行为研究起步较晚,迎头赶上任重道远.

    作者:陶芳标 刊期: 2007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