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华预防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0-9817
  • 国内刊号:34-1092/R
  • 影响因子:1.42
  • 创刊:1980
  • 周期:月刊
  • 发行:安徽
  • 语言:中文
  • 邮发:26-48
  • 全年订价:408.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哥白尼索引(波兰), 知网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 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优秀期刊一等奖
  • 预防医学与卫生学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2009年2期文献
  • 大学生自我意识和人际关系的团体咨询效果分析

    目的 讨论团体咨询对大学生自我意识和人际关系的改善效果,为大学生心理干预方法 的研究提供有益的思路和方法 .方法 使用Meta分析,纳入的研究中必须包括SES、PEI、SAD、IAS问卷的前测、后测数据.结果 团体咨询后大学生自尊和自我评价分数显著提高,团体咨询后大学生的社交回避、社交苦恼以及交往焦虑分数显著降低.结论 团体咨询可以有效改善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和人际关系.

    作者:王平;冯艳皎;刘芳丽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人格特点影响大学生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路径分析

    目的 探讨人格特点对大学生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积极方面和消极方面的影响机制,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针对性的指导.方法 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EPQ-RSC)、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和一般健康问卷(GHQ-20)等测量工具,对随机整班抽取的聊城大学252名大学生进行测试.结果 外向对积极应对有直接作用,情绪稳定性对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均有直接作用.外向对积极心理有直接作用,而对消极心理的间接作用较小.情绪稳定性对积极心理和消极心理均有直接作用,以积极应对为中介,对消极心理的间接作用与外向特点相当,对积极心理的直接作用明显高于外向.结论 外向和情绪稳定性等人格特点是影响大学生的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其影响机制既有共同点,又存在明显差异.

    作者:娄文婧;李义安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中小强度健美操锻炼对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中小强度健美操锻炼对女大学生身体自尊、心境及心理健康的影响,为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提供依据.方法 用中小强度健美操锻炼对试验组被试连续干预10周,分为小强度试验组和中等强度试验组;对照组试验期间不参加体育锻炼.用身体自尊量表(PSPP)、心境量表(POMS)、心理症状自评量表(SCL-90)分别测量试验前后3组被试身体自尊、心境及其心理健康水平.结果 中强度被试身体吸引力和小强度被试身体价值感、强迫症状、人际关系和TMD(PMOS指数)试验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重比较结果 表明,小强度组被试愤怒、抑郁、人际关系得分显著低于中强度组及对照组;中强度组疲劳得分显著低于小强度组及对照组;中小强度组被试TMD、强迫症状、总均分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 体育锻炼既能直接影响心理健康,又能通过影响身体自尊、心境间接地影响心理健康.

    作者:朱风书;颜军;陈爱国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威海大学生学业倦怠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大学生学业倦怠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高校教学模式改革和心理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使用大学生学业倦怠问卷(MBI-GS)和大学生课业负荷量表,对1 317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大学生学业倦怠的检出率为23.4%,轻度学业倦怠学生占19.4%,重度学业倦怠学生占4.0%;学业倦怠与课业负荷呈显著正相关(P<0.01),其中情绪衰竭和讥诮态度与课业负荷呈显著相关(P<0.01),低个人成就感与课业负荷呈显著相关(P<0.05).结论 应加强有针对性的专业帮助和心理健康教育,从而降低大学生的学业倦怠,促进学业投入.

    作者:倪士光;伍新春;张步先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不同心理复原力中学生家庭环境因子比较

    目的 探讨不同家庭环境因子对中学生心理复原力的影响,为提高中学生心理复原力提供相关依据.方法 采用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ES-CV)与心理复原力量表,对湖州市485名初一至高三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心理复原力水平不同的中学生家庭环境各因子之间差异显著;心理复原力总分与家庭环境各因子(除控制性)之间存在显著相关,矛盾性与心理复原力总分呈显著负相关,其他因子均与心理复原力总分呈显著正相关.亲密感、道德宗教观、情感表达、娱乐性对心理复原力有显著的预测作用.结论 家庭环境对中学生心理复原力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改善家庭环境将有利于提高中学生的心理复原力.

    作者:谭水桃;张曼莉;孙利娜;金巧红;郁鹏程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AngleⅢ类错(牙合)儿童口腔正畸的心理分析

    颅面部的生长发育与错(牙合)畸形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口腔正畸学作为颌面美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给许多牙颌畸形患者带来了福音.在正畸治疗中,医生的技术水平和患者的配合程度决定治疗的疗程及质量.AngleⅢ类错牙合在临床上较常见,对其进行早期矫治,患儿可以发育正常[1].由于治疗的对象是儿童,而他们的配合直接影响进展和效果,所以对患儿进行心理诱导,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正畸治疗,可帮助正畸患者取得良好的、稳定的疗效.

    作者:黄爱萍;张海星;何玲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某高校大学生心理咨询主要问题分析

    心理咨询作为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有效措施,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个体咨询是心理咨询主要的形式之一.现对某高校588名大学生咨询记录进行分析,旨在了解高校学生个体心理咨询问题,从而为有针对性地开展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

    作者:宋志英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北京市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普查工作现状分析

    目的 了解北京市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普查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对北京市16所高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工具为自编问卷.结果 16所高校均开展了大一新生的心理健康检测工作,18.75%的高校进行了研究生新生的心理健康普查工作.分别有14,9,7,6所学校使用了大学生人格健康调查表(UPI)、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评系统>、卡特尔人格问卷(16PF).结论 心理健康普查工作已经受到高校的广泛关注,但各高校使用的量表各异,尚未形成一套标准、成熟的心理健康测评系统.

    作者:孙昊哲;王红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山东某高校医学生睡眠质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医学生的睡眠状况,分析影响睡眠的因素,为医学院校教学管理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 ,抽取某高校医学生650名(均为住校生)为研究对象,利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为睡眠质量评价工具,结合自制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医学生睡眠质量较差者占56.3%,男生较女生差,且存在城乡差异.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应激事件、心理状态、宿舍环境与睡眠质量显著相关(P值均<0.05),且睡眠质量随年级增高而降低;但是否恋爱、考研、是否经常锻炼身体、月生活开支以及学习成绩等因素与睡眠质量无相关性(P值均>0.05).结论 医学生睡眠质量普遍较差,应通过合理的干预措施提高睡眠质量,以保证医学生身心健康和提高学习效率.

    作者:董兆举;王强;秦国民;杜勇;刘莎;张晓莺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师范专科生核心自我评价与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

    目的 了解师范专科学生核心自我评价与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为开展相关咨询干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核心自我评价量表(CSES)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贵州省1 689名师范专科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男生核心自我评价得分(3.45±0.62)高于女生(3.24±0.60,P<0.01),一年级新生(3.42±0.60)高于二、三年级学生(3.25±0.63,3.31±0.57)(P<0.01);核心自我评价与SCL-90总均分存在负相关(r=-0.51,P<0.01),且对SCL-90总均分回归显著(β=-0.50,P<0.01).结论 师范专科学生核心自我评价与心理健康状况密切相关.

    作者:张翔;赵燕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子女教育心理控制源与高中生学习适应性和学业成绩的关系

    心理控制源分为旬在控制(外控)和内在控制(内控).外在控制是指结果不由个人努力所块定的一种普遍信念,而内在控制则指事情结果与个人努力相一致.

    作者:孙永珍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祥云县贫困农村小学生参与性营养教育干预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贫困地区农村小学行之有效的营养教育模式,以增强营养教育的效果.方法 选择祥云县8所贫困农村小学四~六年级32个班1 124名学龄儿童,采用参与性营养教育进行干预.结果 干预后调查对象对新鲜水果或蔬菜、黄豆、胡萝卜营养价值的回答正确率分别提高6.3,6.5和24.1个百分点(P<0.01),对谷类食物、牛奶及奶制品主要提供的营养素的回答正确率分别提高21.1和6.2个百分点(P<0.01),预防骨质疏松、贫血原因、预防缺铁性贫血知识点分别提高10.7,0.6和33.4个百分点(P<0.01).对饮食与健康的认知情况有不同程度提高(P值均<0.01).干预前有81.7%的儿童愿意把学校学到的知识告诉家长,干预后该比例提高了5.9个百分点(P<0.01);每天吃早餐的比例由22.4%提高到32.4%(P<0.01).结论 对贫困地区学龄儿童可采用参与性营养教育方法 .

    作者:殷建忠;李燕;周建于;周玲仙;池开胜;郑敏;张忠华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宿州市中学生健康危害行为流行病学调查

    吸烟、饮酒、药物滥用、不安全性行为、缺乏体育锻炼以及各种导致伤害的行为被称为健康危害行为[1].青少年是人生的过渡时期,这些健康危害行为对青少年和成年期的身心健康有很大的影响[2-3].为了解宿州市青少年健康危害行为现状,并为开展青少年健康危害行为的干预研究提供基础材料,笔者于2005年对宿州市中学生健康危害行为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

    作者:王君;郝加虎;黄锟;孙莹;陶芳标;张洪波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某卫生学校学生营养知识态度行为调查

    目的 了解某卫生学校学生的营养知识、态度、行为和膳食情况,为对学生开展科学膳食指导提供参考. 方法 对随机抽取的某卫生学校学生453名进行营养知识、态度、行为问卷调查,同时用食物频率法对其膳食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学生营养知识普遍缺乏,平均得分仅为52.1,但受过营养教育的学生平均得分为69.6,显著高于平均水平(P<0.01);营养态度较好,平均得分为18.9(总分27分);但存在一定的营养问题行为.男、女生能量摄入量分别是推荐摄入量(RNI)的89.3%和99.6%,维生素A、维生素B2、维生素E、维生素C、尼克酸、锌、镁、铁的摄入量基本达到RNI的要求,其中男生维生素E、维生素C、钙的摄入量显著低于女生(P值均<0.05).结论 应加强学生营养教育,纠正其问题营养行为,通过合理膳食促进青少年健康.

    作者:黄小明;杨将;马晓菊;杨晓虹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河南省农村中学生离家出走倾向及行为调查

    目的 了解河南省农村中学生离家出走行为状况,为制订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分层随机抽取河南省4个省辖市39所农村中学学生8 316名,采用青少年健康相关行为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在调查前的1 a中,农村中学生产生过离家出走意念和尝试离家出走的发生率分别为35.3%和7.2%;大家庭学生离家出走倾向的发生率低,再婚家庭学生离家出走倾向的发生率高于其他类型家庭;离家出走倾向学生伴有不良心理-情绪障碍集聚现象.结论 河南省农村中学生离家出走行为较为严重.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应关注农村学生的离家出走行为,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减少青少年离家出走行为的发生.

    作者:杨汴生;何健;钟娅;彭永平;梁振山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南京市县乡中学生日常饮食行为和运动状况

    目的 了解南京市县乡中学生日常饮食行为和运动状况,为制定相关行为干预及营养宣教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中国青少年健康相关行为调查问卷,以整群抽样方法 抽取15所中学4 124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南京市县乡中学生每天喝汽水饮料和吃甜点1次以上率分别为24.2%和27.3%,每天喝1杯牛/酸/豆奶率为39.2%,每天吃早餐率为77.0%,偏食率为34.6%.中学生每天运动1 h以上者占14.5%;每天看电视/录像2 h以上者占26.1%;每天做课外功课、补课2 h以上者分别占49.9%,11.9%;每天玩电子游戏2h以上者占8.5%.多项饮食行为和运动、静态活动在初、高中和性别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初中学生基本营养知识知晓率均低于22.0%.结论 南京市县乡中学生存在多种不良饮食行为,缺乏运动、静态活动较普遍和营养知识匮乏,迫切需要健康教育和干预.

    作者:任香梅;蔡云清;莫宝庆;邵继红;贺珍;居培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会宁县3所学校肺结核群体发病情况分析

    近年来,肺结核病引起了全世界的高度关注和重视[1].我国现有肺结核病人450万,是全球结核病人的1/4[2].甘肃省又是结核病高发省份,学校一旦发生肺结核,如处理不当,很容易造成暴发流行.本文通过对会宁县部分学校2005-2007年发生群体结核病的流行病学分析,旨在引起各有关部门对学校肺结核病防治工作的重视,有效控制重大疫情的发生,保障师生身体健康.

    作者:靳馀;党丽琴;李兴泽;蒋天章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上犹县26起学校传染病暴发疫情分析

    目的 分析上犹县2002-2007年学校传染病暴发疫情状况,探讨预防控制学校暴发疫情的策略和措施.方法 以上犹县传染病疫情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资料为基础数据,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进行分析.结果 26起学校传染病暴发疫情中乙类7起,丙类18起,其他传染病1起;肠道传染病7起,呼吸道传染病17起,接触性传染病2起;农村学校16起,城镇学校10起;小学19起,中学7起;春秋季共暴发24起,冬季和夏季各1起.结论 应重点加强学校易感人群传染病防治工作,加强学校饮用水和饮食管理.

    作者:叶春昭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生尿液及其食用的农产品氟含量测定

    目的 研究右江民族医学院是否处于一个氟安全地区,为地氟病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方法 对右江民族医学院26位同学(≥21岁)的尿液氟含量及大米、白菜、番薯、石榴、板栗、煤炭的氟含量进行测定.结果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生尿液中氟的质量浓度为(0.342±0.081)mg/L,大值0.510 mg/L,小值0.200 mg/L.农产品中大米、白菜、番薯、石榴、板栗的平均氟含量为1.6mg/kg,大值为3.25mg/kg,小值为0.煤炭为9.0 mg/kg.结论 右江民族医学院处于一个氟较安全地区.

    作者:韦耀东;罗义雄;温晶;韦玉娇;覃宇;马海燕;陶小萍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再生铅冶炼地区环境铅污染及儿童血铅水平调查

    目的 了解皖北再生铅冶炼地区铅污染水平以及儿童血铅水平,为进行环境治理及儿童健康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对皖北某县再生铅冶炼地区环境中铅含量进行监测,同时选择污染区2所小学261名5~12岁的学生和清洁对照区的109名学生进行血铅测定.结果 污染区环境铅污染相当严重,高空气铅含量达到5.74 μg/m3,超过国家标准3.83倍.土壤铅大超标倍数达2.04倍.主要农作物小麦铅平均含量为2.84 mg/kg,大超标倍数达42.5倍.污染区儿童血铅水平为98.3~441 μg/L,平均为(258.2±97.8)μg/L,明显高于对照组儿童.结论 再生铅冶炼地区环境铅及儿童体内铅含量均严重超标.

    作者:都凤仁;操基玉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贫困地区农村寄宿小学生膳食营养状况调查

    目的 了解贫困地区农村寄宿制学校小学生膳食营养状况,为相关部门制定干预措施和政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抽取宁夏和湖南贫困农村4所寄宿制学校小学生597名,采用24 h膳食记账和称重相结合的方法 连续5 d 记录每位学生的每日食物消耗种类和数量,利用Sata 9.0分析软件计算每人每日的能量和各种营养素摄入量,与中国居民营养素推荐摄入量(RNI)和适宜摄入量(AI)进行比较.结果 贫困地区寄宿小学生的主要营养素摄取量普遍缺乏,特别是蛋白质、维生素A 以及微量元素钙与锌.结论 贫困地区农村小学寄宿生营养摄入量普遍不足,应采取有效措施改善其膳食营养.

    作者:王婷;李文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河南省中小学生1991-2005年肥胖流行趋势分析

    2002年全国学生体质监测原始数据与1995年全国学生体质调研结果相比,肥胖学生明显增多,尤其是城市男生的肥胖率上升了7.77%[1].为了解中小学生肥胖的流行趋势,探讨防制学生肥胖的对策,现将河南省1991,1995,2000和2005年中小学生的体质调研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吕全军;周晓娜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北京市海淀区3~6岁儿童肥胖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儿童肥胖北在许多发展中国家均呈上升趋势.

    作者:毛康娜;王燕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现状及成因的研究进展

    目前全球有1.55亿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3000万~4000万儿童青少年肥胖[1].儿童肥胖的流行病学报道越来越多,其全球流行趋势已引起高度关注[2].我国学者在研究中发现,2000年我国发达城市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呈全面流行趋势[3].同时,国内的很多研究也表明,我国的青少年肥胖发展速度比欧美发达国家发展速度还要快[3-4].所以,有学者预测,如不加以控制,到2010年我国7~18岁的儿童青少年肥胖比例男性将达到18.46%,女性为9.18%[5].

    作者:杨万龄;王晓明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建立大学生健康管理体系的体会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高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给学校的管理增加了一定的难度.探索大学生健康管理的有效模式,规范大学生的健康管理,有效预防大学生慢性病及并发症的发生,降低安全隐患,保证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是高校卫生保健的重要工作之一.本文根据多年来开展学生健康管理工作经验,对学生建立健康管理体系的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彭玲;张继红;朱于芳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推拿治疗颈椎病480例效果分析

    笔者从1998年起对某高校师生2 000余例颈椎病患者综合运用中西医结合推拿按摩,以恢复原有的应力学平衡为基础进行治疗,同时积极指导康复训练,并对其中480例患者进行追踪观察和随访,现对其临床效果分析如下.

    作者:蔡乐农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中小学生3种近视筛查方法的比较

    目的 对中小学生3种近视筛查方法 比较,提出适宜的近视筛检方法 ,为中小学生近视监测和干预效果评估服务.方法 选择上海市虹口区3所学校的中小学生,发放知情同意书,由家长带领孩子到上海市和平眼科医院用3种视力筛查方法 检查视力情况.结果 共有395名学生进行了全部检查.左眼与右眼的度数呈高度相关,裸眼视力筛查视力不良率为48.7%,小瞳检影近视率为49.4%,散瞳检影近视率为35.7%.小瞳检影的灵敏度为97.2%,阳性预测值为70.3%;裸眼视力筛查的灵敏度为95.0%,阳性预测值为68.2%.结论 在无散瞳验光条件下,学生群体近视筛查可以考虑小瞳检影法和插片验光法相结合的方法 .

    作者:亓德云;范宏恩;蒋骅;司梅;张桂莲;陶岚;黄慧理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北京市东城区小学一年级新生读写姿势现况分析

    目的 了解小学生读写姿势现况,探讨坐姿对视力的影响,为进一步开展干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 ,选取北京市东城区小学一年级学生365名;用标准对数视力表,按照常规方法 检查学生视力,在自然无干预的情况下检查学生的读写姿势.结果 有80.4%的一年级小学生读写姿势不正确,人均不正确项数为1.51.有1项不正确读写姿势的为40.19%,以胸桌距离不足一拳为多,占37.41%.读写姿势与学生视力存在一定关系.结论 教师及家长应关注小学生的读写姿势问题,采取适宜措施,帮助其保持正确坐姿,培养良好用眼习惯.

    作者:潘勇平;石晓燕;高爱钰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小学生近视干预措施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预防小学生近视的有效措施,科学地指导小学生近视预防控制工作.方法 于2002-2006年对暨南大学附属小学2002-2003学年三、四年级学生开展预防近视的试验,以暨南大学附属小学三年级学生为试验组1(135人),四年级学生为试验组2(131人).分别以广州市中小学卫生保健所体质健康监测点同学年的三、四年级学生为对照组1(240人)和对照组2(135人),并以暨南大学附属中学2004-2005学年初一年级学生为内对照组(98人).试验组采取的干预措施包括上健康教育课,每日做2次全国小学生眼保健操和根据中医针灸经络学说新创眼保健操,同时对学生家长进行预防近视健康教育;对照组未采取干预措施.结果 试验组1的近视率(51.1%)比对照组1(79.0%)降低了27.9个百分点,试验组2的近视率(57.2%)比对照组2(70.1%)降低了12.9个百分点;试验组1和试验组2在试验结束时的近视率均低于内对照组.结论 采取的预防小学生近视的干预措施是有效的.

    作者:阎筱青;徐聪兵;吴赤蓬;熊莉华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佛山市南海区农村小学生龋齿患病情况调查

    目的 了解佛山市南海区小学生龋齿患病情况,为龋齿防治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采取分层整群抽样方法 ,抽取佛山市4个镇的中心小学全体7,9,12岁小学生,从2004年起,按照<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调查研究实施方案>要求,对学生进行口腔普查.结果 2004-2008年南海区小学生恒牙龋患率从16.11%下降到13.65%,乳牙龋患率从51.82%下降到46.38%,特别是东部的大沥镇小学生,9岁年龄组龋患率下降显著.恒牙充填率从2004年的23.36%上升到2008年的31.37%,特别是九江镇上升显著.乳龋充填率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佛山南海区小学生龋患率显著下降,12岁儿童恒牙充填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作者:谢燕妮;莫振飞;赵旭东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北京某高校中青年教师健康状况分析

    目的 了解高校中、青年教师的健康状况,为开展教师医疗保健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对北京市某高校2003-2007年有完整体检资料的827名中、青年教师的健康体检结果 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中、青年教师各种疾病或指标异常检出率为73.64%.高血脂、高血压、慢性咽炎、心电图异常、脂肪肝为检出率较高的前5位,男教师的健康异常指标检出率明显高于女教师(P值均<0.01).结论 应加强高校的慢性病防治工作,重视定期体检,改善中、青年教师的健康水平.

    作者:贺刚;江新;王容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中国城市中学生网络成瘾倾向及成瘾者上网目的分析

    目的 了解我国中学生网络成瘾倾向流行现状及其表现特征,为进行预防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资料来自2005年全国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调查,对18个省(区、市)城市181 832名中学生长时间上网和网络成瘾倾向报告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中学生长时间上网报告率为6.7%(男生为10.1%,女生为3.5%),网络成瘾倾向报告率为8.6%(男生为12.4%,女生为5.0%),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中学生网络成瘾报告率随年级而上升,高中生高于初中生,高一达高峰.有成瘾倾向者位居前3位的上网目的 分别是聊天、玩游戏和多媒体娱乐.结论 针对中学生网络成瘾现象开展健康教育非常必要.

    作者:张琳;季成叶;黄丽巧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中国城市大中学生吸烟现状分析

    目的 分析我国大中学生吸烟现状,为制定有针对性的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资料来自2005年全国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调查资料的213 253名大中学生,分性别、年级计算学生的尝试吸烟率、近期吸烟率和经常吸烟率.结果 男、女生尝试吸烟率初中为29.5%和14.2%,高中为52.4%和24.8%,大学为66.3%和26.9%.全国大中学生合计近期吸烟率为13.8%(男生为23.0%,女生为4.6%),其中初中男、女生分别为12.3%和女3.5%,高中生为26.3%和5.2%,大学生为40.5%和4.9%.男、女生经常吸烟率初中为0.52%和0.12%,高中为0.68%和0.10%,大学为1.07%和0.19%.各项吸烟率男生显著高于女生,西部>中部>东部.男生随年级上升增势明显,女生高中阶段高.结论 我国学生吸烟率有上升趋势;青少年控烟干预应向中、西部倾斜.

    作者:季成叶;陈天娇;宋逸;胡佩瑾;星一;张琳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中国城市中学生不健康饮食行为及其聚集状况

    目的 分析中国城市中学生不健康饮食行为及其聚集情况,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2005年18省市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调查资料,共分析177 115名城市中学生的不健康饮食行为.结果 男、女生7项不健康饮食行为检出率分别为:频繁喝软饮料2.7%和1.5%;频繁吃甜点心9.4%和14.0%;频繁吃西式快餐1.6%和1.2%;偏食37.1%和39.8%;不喝牛奶17.5%和17.0%;不吃早餐8.6%和7.8%;不健康减肥行为10.1%和23.1%.各种行为检出率及其聚集有明显的地区、性别、年级差异.结论 应重视青少年不健康饮食相关行为预防,通过建立健康促进学校、开展生活技能教育等措施实施.

    作者:季成叶;陈天娇;黄丽巧;李勃;张琳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中国大学生性行为现况分析

    目的 分析中国大学生性行为现状,为制定适宜的健康教育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抽取18个省(区、市)33 653名大学生进行匿名自填问卷调查.结果 曾阅读色情书刊音像制品报告率男生为45.8%,女生为8.5%;性行为报告率男生为14.8%,女生为5.6%.曾有性行为者中,有2名以上性伴侣者男生为41.7%,女生为28.5%;性行为系被迫发生者男生为12.7%,女生为18.8%;安全套使用率男生为48.5%,女生为51.5%;18.6%和20.5%的男、女生报告曾使对方或自己怀孕.西部大学生性行为报告率明显高于东、中部.结论 中国大学生性行为现况不容乐观,西部地区较中、东部地区更突出,针对大学生提供生殖健康教育和服务势在必行.

    作者:宋逸;季成叶;星一;胡佩瑾;陈天娇;张琳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学习障碍儿童工作记忆功能的磁共振成像研究

    目的 探讨学习障碍儿童和正常儿童工作记忆过程中大脑激活模式以及激活强度的差异,为预防和治疗儿童学习障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方法 选取24名被试儿童(正常组∶病例组=1∶ 1),应用组块设计和事件相关实验设计的实验范式进行工作记忆的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测试.结果 执行工作记忆任务时,2组儿童共同激活的脑部区域主要为两侧额叶及其靠近中央前回的区域,其次是顶叶和枕叶等皮质区域,且正常组在左侧额上回、右侧额中回2个区域的激活强度高于学习障碍组(P值均<0.05),顶叶和枕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学习障碍儿童前额叶皮质可能存在功能发育不全或缺陷.

    作者:马颖;余毅震;潘初;杨宁;王礼桂;吴汉荣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叶恭绍教授与我国儿少卫生事业

    1.生平简介叶恭绍,儿童少年卫生学家,医学教育家.她毕生致力于儿童青少年卫生教育和科学研究,培养了中国几代儿童青少年卫生专业人才.长期以来,她从事儿童青少年的生长发育和青春期研究,提出了我国男、女少年第二性征发育的分期方法,成为我国广大专业工作者研究青春期发育的重要依据.她创办了我国第一所儿童青少年卫生科研机构--北京医科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为推动儿童青少年卫生学科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作者:叶广俊;吕姿之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学校食品安全监管重点细节与应对措施

    高校食堂的卫生安全管理是各界关注的热点.食品从采购、生产、加工到售卖各环节稍有忽略就可能造成食品安全事故,因此细节管理显得尤为重要[1].当前,物价的高位运行、自然灾害影响、校园周边个体餐馆的不断发展,都使食堂经营难度不断增大,同时增加了监管风险,而教育部<学校食物中毒事故行政责任追究暂行规定>加重了食品安全监管员的行政责任意识和责任要求.

    作者:李云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贵港市中小学校自备饮用水卫生状况调查

    饮水卫生状况直接关系到学生饮食安全和传染病的流行,关系到青少年儿童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成长,关系到学校和社会的安定.为了解贵港市中小学校自备饮用水卫生状况,保障学校自备饮用水安全,确保师生身体健康,防止饮用水安全事件的发生,笔者于2005-2006年对该市33所中小学校共45份自备饮用水进行基本情况调查及水质检测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秦忠营;雷格珍;陆汉明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我国大学生公费医疗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我国大学生的公费医疗制度作为社会保障的一部分,是随着20世纪50年代初我国职工医疗保险制度的建立而形成的.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是我国重要的劳动政策之一,主要由公费医疗和劳保医疗2个部分组成.

    作者:刘瑞明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太原市2004-2008年高考学生体检结果分析

    高考升学体检资料是一种规范化的学生健康信息,能较全面地、动态地反映学生的健康状况.通过对体检数据的统计、分析,可以探讨体检不合格和报考专业受限的原因,为今后制定学校卫生工作政策和有针对性地开展学生卫生保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现将2004-2008年太原市高考学生体检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朱文华 刊期: 2009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