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华预防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0-9817
  • 国内刊号:34-1092/R
  • 影响因子:1.42
  • 创刊:1980
  • 周期:月刊
  • 发行:安徽
  • 语言:中文
  • 邮发:26-48
  • 全年订价:408.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哥白尼索引(波兰), 知网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 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优秀期刊一等奖
  • 预防医学与卫生学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2012年8期文献
  • 校内青少年生活技能评价量表初步编制及信效度分析

    目的 研制适用中国校内青少年的生活技能测定量表,为青少年生活技能评价提供良好的工具.方法 采用德尔菲法并参考生活技能10项核心能力相关心理学领域的量表,在对15名公共卫生专业大学生进行预调查的基础上形成专家咨询问卷.选取13名专家进行2轮专家咨询,对量表的条目进行筛选,并对量表的信度和效度进行初步测试.结果 专家的积极性较高,2轮问卷的有效回收率均为100.00%,第2轮专家权威系数均值为(0.83±0.14);2轮咨询后,专家意见的协调系数为0.231(P<0.01).经过条目区分度分析,终形成了包括创造性-批判性思维能力、做决策-解决问题能力、调节情绪-应对压力能力、自我认知能力、有效交流-人际关系能力、同理能力6个维度,共57个条目的青少年生活技能评价量表.量表总的Cronbach'sα系数为0.910,标准效度系数为0.476(P<0.01).结论 编制的青少年生活技能评价量表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对于评价青少年生活技能水平及生活技能教育效果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作者:庄丽丽;马迎华;赵海;田野;宋娟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中学生网络欺负行为发生特点分析

    目的 探讨中学生网络欺负与受欺负行为的发生特点,为网络欺负行为的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整群抽取海口市3所中学的599名中学生,采用青少年网络欺负与安全调查问卷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欺负者与受欺负者的报告率分别为27.5%和40.2%.女生欺负与受欺负的比例均高于男生,高中生受欺负的比例高于初中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网络聊天、手机短信、电话与网站是中学生常遭遇及常实施的欺负类型.36.5% ~ 53.6%的受欺负者不知道欺负者是谁.22% ~27%的受欺负者不会告诉任何人,40%-50%会告诉朋友,约20%会告诉父母,不到5%会告诉教师.结论 中学生网络欺负行为存在性别与年级差异,网络聊天、手机短信、电话与网站是中学生常遭遇及实施的欺负类型.

    作者:刘丽琼;肖锋;饶知航;陈婷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农村中小学生校园欺侮现状分析

    目的 探讨农村中小学生校园欺侮现状和影响因素,为开展综合性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分层整群抽取山东省某县小学四年级到初中三年级的1742名学生,自行设计问卷对近一个月来校园欺侮现状和相关因素进行调查,分析各类欺侮的报告率,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欺侮的影响因素.结果 校园欺侮的报告率为40.5%,其中小学生校园欺侮的报告率为34.5%,初中生的报告率为4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欺侮他人的报告率为20.5%,其中小学生欺侮他人的报告率为13.9%,初中生的报告率为2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遭受欺侮的报告率为35.4%,其中小学生遭受欺侮的报告率为30.5%,初中生的报告率为4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有3.6%的学生有4种及以上欺侮他人的行为,有7.1%的学生有4种及以上遭受欺侮的行为.欺侮他人和遭受欺侮之间呈显著正相关(P<0.01).性别、玩暴力游戏、学习成绩是中小学生欺侮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农村中小学生校园欺侮现象较为严重,应从个人、同伴、家庭、学校等方面开展综合干预.

    作者:杨英伟;星一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民办高校毕业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与就业焦虑的关系

    目的 探讨民办高校毕业生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状况及其与就业焦虑的关系,为开展就业指导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量表”和“就业焦虑诊断问卷”,对随机整群抽取的525名民办高校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民办高校毕业生的性别、专业和实践经历对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总体及在某些维度上的影响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民办高校毕业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与就业焦虑呈负相关(P<0.01),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总分与自我评价维度得分对就业焦虑有显著的影响力和预测力(P<0.01).结论 民办高校毕业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与就业焦虑密切相关.

    作者:史琼;路遥;张雪飞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青海省青少年自杀意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青海省青少年自杀意念及其影响因素,为采取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法,抽取青海省6个地区14064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高中生的自杀意念报告率高于初中生和大学生(P<0.01),学习成绩差的学生自杀意念报告率高于学习成绩好的和一般的(P<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家庭类型、骑车违规、步行违规、去无安全措施地方游泳、去无安全措施场所滑冰、经常受到欺侮、上下学时经常感到安全无保障、动手打架、曾感到孤独、经常因学习成绩心情不愉快、经常因担心某事失眠、有意伤害自己是自杀意念的危险因素.结论 青海省青少年自杀行为受多种因素影响.应针对影响因素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减少青少年自杀行为的发生.

    作者:郭晚花;曹玉洁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大学生自我管理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性分析

    自我管理(Self-management)是指主动调整自己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控制不当冲动,克服不利情境,积极寻求发展,取得良好适应的心理品质[1],主要包括自我管理认知、自我管理体验与自我管理行为3个方面[2].作为个体健康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自我管理对个体的学习、社会关系、职业规划以及毕生发展等起着重要的作用[3-5].

    作者:胡媛艳;王婷;何华敏;陈相伊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学龄脑瘫儿童一般智力因素分析

    脑性瘫痪( Cerebral Palsy)简称脑瘫,是一组持续存在并导致活动受限的运动和姿势发育障碍症候群,主要表现为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同时可伴有智力低下,抽搐发作,视觉、听觉、认知、感知及言语等功能发育迟缓[1],是目前致小儿残疾的主要疾病之一,发病率在国内为0.2% ~0.4%[2].其中智力发育迟缓是脑瘫患儿常见的并发症[3],有61.7% ~ 86.2%的0~6岁脑瘫患儿伴有智力发育迟缓[4].本研究运用瑞文测试联合型(CRT)量表[5],排除脑瘫患儿肢体障碍和语言障碍因素,为进一步了解相应人群的一般智力特点提供依据.

    作者:童华敏;静进;李初阳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内隐观分析

    目的 探讨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的结构特点,为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提供依据.方法 以词汇学假设作为方法论基础,在预调查的基础上编制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问卷,然后对随机抽取的广东省554名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的词汇内隐观进行调查.结果 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词汇描述排在前10位的依次是自我完善、寻找机会、提升能力、不断学习、不甘落后、经验缺乏、迷茫、积极应对、自我安慰、担心等.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内隐观的因素结构由5个方面组成,因素高负荷为0.885,低负荷为0.456.就业心理压力在情绪体验和积极应对维度上性别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除幻想体验之外的其他4个维度的年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结论 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的内隐观可以分为认知体验、挫折体验、情绪体验、积极应对和幻想体验5个维度.部分因素存在性别和年级的差异.

    作者:岑延远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大学生网络自我表露与网络交往动机的关系

    目的 研究当代大学生不同的网络交往动机对网络自我表露行为的影响,为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网络行为安全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整群随机抽取上海市6所高校619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探究大学生网络自我表露与网络交往动机的关系.结果 提供帮助动机对大学生网络兴趣与快乐表露、失望与痛苦表露、不满与愤怒表露、观点与评价表露有显著负向预测作用,获取信息动机对大学生网络失望与痛苦表露和不满与愤怒表露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娱乐消遣动机对大学生网络观点与评价表露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结论 提供帮助动机、获取信息动机、娱乐消遣动机影响大学生的网络自我表露行为.

    作者:周林;范海玲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女大学生异常进食行为与自尊消极完美主义的相关性

    目的 了解女大学生异常进食行为及其与自尊、消极完美主义的关系,为进食障碍的早期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整群随机抽取南京市4所高校327名在校女大学生,采用异常进食行为问卷、自尊量表和消极完美主义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异常进食行为在不同专业女大学生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3.14,P<0.01);异常进食行为与消极完美主义呈正相关(r=0.19,P<0.05),与自尊呈负相关(r=-0.25,P<0.01).结论 女大学生的异常进食行为受到专业性质、低自尊以及消极完美主义倾向的影响.

    作者:郑铮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低年级专科生心理健康自尊与人格特征的关系

    专科生的年龄一般在18~ 25岁的范围,在心理学的观点来看,正处于青年中期,此时的个体处于心理、生理发育和社会适应的关键时期,也是情绪行为问题和心理冲突的高发阶段[¨.作为一个特殊群体,专科生的自我期望值以及社会对专科生的要求都很高,随着经济的发展、就业压力的增大,心理健康的问题更容易在专科生中出现[2].

    作者:黄志伟;祁秦;陈燕;尚效贤;唐慧;丁伶灵;宋秀丽;姚应水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学生精神压力与家庭因素之间的关系

    目的 探讨家庭因素对学生多种精神压力的影响,为改善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提供依据.方法 整群抽取辽宁省7个地级市城乡大、中学校学生25710名,采用中国青少年健康相关行为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稳定家庭的学生孤独感、失眠、离家出走、学习压力报告率较低.母亲文化程度高的学生学习压力报告率较高,母亲文化程度过低的学生孤独感、尝试出走的报告率较高.不同父亲职业间学生缺乏安全感、孤独感、学习压力、失眠、打算出走及离家出走报告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应关注母亲文化程度高的学生的学习压力、缺乏安全感,母亲文化程度过低的学生的孤独感、离家出走以及不稳定家庭学生的孤独感、失眠、离家出走、学习压力等方面的问题.

    作者:王智勇;徐小冬;李瑞;王宏伟;任时;安庆玉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心理综合干预对小学生自我认识能力的影响

    自我认识是个性结构的核心成分,自我观念的重要内容,包括自我意识、自我体验和自我评价等.自我认识的发展水平,直接决定着个体社会化的发展和个性发展的健康状况.小学阶段是心理健康及人格发展的重要时期,该时期的儿童认知及行为可塑性大,是建立良好行为习惯的佳时期[1].如果在这一时期能及时发现自我认识方面的问题并积极有效地进行干预,对小学生今后的心理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通过研究小学生在接受心理综合干预前后自我认识能力的变化,探索高效的小学生心理健康干预模式,为提高小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王维;阮曌;唐岩;黄芹;王珊;李志鹏;张勇辉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重庆市初中生归因方式与自信关系分析

    目的 探讨初中生归因方式与自信情况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为提高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总体自信问卷与多维度-多归因因果量表,对整群抽取的重庆市兼善中学262名初中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初中生的总体自信水平与内归因方式及归因方式的努力维度均呈显著正相关(P值均<0.01);初中生自信的波动性与内归因方式显著负相关(r=-0.21,P<0.01);初中生自信的清晰度与内归因方式显著正相关(r=0.29,P<0.01).结论 初中生的归因方式对自信水平、清晰度和波动性都有影响.教师应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归因引导,以增强学生的自信.

    作者:颜艳琼;郑晓宁;毕重增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学习障碍儿童精神运动能力和控制源特征分析

    目的 探讨学习障碍儿童的精神运动能力和控制源特征,为改善和矫治儿童学习障碍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筛选安宁市某小学四、五年级的学习障碍儿童58名为学习障碍组,并随机选取与学习障碍儿童同年龄、同性别、同班级的非学习障碍儿童60名为对照组.采用津医精神运动能力测验和儿童控制知觉多维度测查表对两组儿童进行测评.采用子女教育心理控制源量表对两组儿童的父母进行测评.结果 学习障碍组儿童精神运动成套测验的分数较低.在儿童控制知觉多维度测查中,学习障碍组儿童在认知方面有势力他人控制的得分较高,而内部控制得分较低;在社交方面有势力他人控制和未知方控制的得分较高;在躯体方面未知方控制的得分较高.学习障碍组子女教育心理控制源量表中的教育成效、父母的责任和父母对子女的控制得分较高.结论 学习障碍儿童的精神运动能力较差,控制源多倾向于有势力他人控制和未知方控制;学习障碍儿童父母的子女教育心理控制源多倾向于外控,在教育子女方面存在较多问题.

    作者:张轶杰;杨丽;雷杰鹏;张爱华;阮瞾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大学生攻击行为影响因素路径分析

    目的 了解攻击行为与家庭教养方式、人格、自尊和社会支持的关系,为大学生攻击行为研究提供指导和借鉴.方法 采用线性结构方程并建立模型来探讨大学生攻击行为与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 通过建立大学生攻击行为模型发现,大学生攻击行为受人格变量直接和间接影响;而自尊对攻击行为仅产生直接影响,效应指数为0.19;家庭教养方式和社会支持通过人格变量和自尊中介因素对大学生攻击行为起不同程度的间接作用,分别为:父亲情感温暖、理解(0.062),父亲惩罚、严厉(0.147),父亲偏爱被试(0.094),母亲惩罚、严厉(0.001),客观支持(0.056),主观支持(0.021),对支持的利用度(0.027),精神质(0.258),内外向(0.014),神经质(0.430);神经质对攻击的直接效应值大,达0.360.结论 加强大学生个性辅导,提供给他们物质支持和精神理解,使他们在良好家庭氛围中以更好的心态来进行学习、工作和交往,可减少攻击行为事件发生.

    作者:倪林英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大学生家庭功能婚恋观与性态度的关系

    目的 了解家庭功能、婚恋观及大学生性态度之间的关系,为探讨家庭功能、婚恋观对大学生性态度的作用机制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家庭功能评定量表、大学生性态度问卷和大学生婚恋观问卷,对随机抽取的云南省2所高校649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婚恋观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运用于当代大学生有较好的适应性.大学生家庭功能、婚恋观及性态度之间均显著相关(P值均<0.05).家庭功能可直接对性态度的需求倾向、回避倾向产生影响(P值均<0.05),也可通过婚恋观的中介对需求倾向和回避倾向产生间接影响(P值均<0.05).大学生性态度具有矛盾性,且矛盾性处于中等程度.结论 大学生婚恋观在家庭功能与性态度的开放倾向、情感倾向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在家庭功能与性态度的需求倾向、回避倾向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作者:赵科;张海清;杨丽宏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北京市大学生健康技能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北京市在校大学生的健康技能水平及影响因素,为制订和开展大学生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整群随机抽取北京市6所高校905名大学生进行健康知识及健康技能调查.结果 大学生健康技能掌握率为68.95% (624/905);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及是否选修健康教育课大学生健康技能掌握程度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专业类型、健康知识得分对大学生健康技能水平的影响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大学生对网络的依赖程度较高.结论 大学生健康技能水平与专业因素有关.应有针对性的开展健康技能方面的教育和咨询服务,充分利用互联网提供大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平台.

    作者:郭静;马莎;杜正芳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北京某高校本科生饮食运动行为与时间观念关系分析

    目的 了解北京市某综合大学在校本科生饮食和运动相关行为及其与时间观念的关系,为促使大学生健康行为习惯的养成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饮食和运动行为调查问卷和津巴多时间观念量表,对北京某高校选修《健康的生活方式与健康传播》通选课的194名在校本科生进行调查.结果 健康行为与未来时间观念得分正相关,如吃早餐频率、吃水果与蔬菜的频率,参加体育锻炼频率及运动开销比例等,而健康危险行为则与其呈负相关关系,部分健康危险行为与享乐主义时间观和宿命主义的现在时间观得分呈正相关,健康行为与其呈正相关.而改变不良饮食/运动行为的意愿与现在时间观念得分呈负相关,与未来时间观念得分呈正相关.结论 时间观念在预测健康行为方面有着一定的意义;采取适当的影响时间观念的心理干预及健康教育措施来促进本科生形成和保持良好的饮食和运动行为习惯是很有必要的.

    作者:张璐;钮文异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流出地校外青少年婚前性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流出地15~24岁未婚校外青少年性行为特点及影响因素,为该人群开展相关健康教育提供参考.方法 整群随机抽取某县一所职业培训中心在调查期间前来学习、咨询、求职的所有15 ~24岁未婚校外青少年1800名进行间卷调查.结果 流出地校外青少年中发生婚前性行为的比例达18.0%;艾滋病知识平均得分为(9.19±4.28)分,知晓率仅为33.3%;性行为中安全套使用率较低;同伴环境较差的青少年各种危险行为发生的比例较高;多因素分析显示:避孕知识教育、艾滋病性病相关知识得分是性行为发生的保护因素,当前正在打工、朋友中有人发生过性行为、商业性行为、多性伴、吸毒以及和朋友经常一起去喝酒为危险因素.结论 大力加强初中学校和职业培训学校的艾滋病预防教育,营造良好的同伴环境,多部门配合,可能减少校外青少年性行为的发生.

    作者:孙霄;朱广荣;季成叶;王真真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高校健康教育活动改革与实施效果分析

    目的 改革高校被动“听讲”授课的健康教育活动模式,促进大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性,提高健康教育效果.方法 根据大学生文化层次、生理特点及高等教育灵活的特点,综合运用健康信息传播技巧,以艾滋病防治宣传为主题,设计多维度现场健康知识竞赛/竞技活动,并对活动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竞赛人数及活动人数比原计划各增加33.3%和64.7%,14条核心信息答对率比活动前提高16.8个百分点(P=0.000),比同期空白对照组高18.5个百分点(P=0.000);活动效果满意度较好及好的占89.8%.结论 多维度现场健康知识竞赛/竞技活动效果好,信息传递持续时间长,是适合现代高校的健康教育活动形式.

    作者:梁碧绿;李健艺;蔡建生;黄国华;吴子添;宾超鸿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某大学河北籍学生真菌感染及知晓情况分析

    近年来各地区真菌感染性疾病有逐年增加的趋势[1-2].为了解河北地区大学生真菌感染及真菌知识知晓情况,为开展相关预防措施提供参考.笔者于2011年9-10月对唐山市某大学部分在校河北籍大学生真菌感染情况及真菌知识知晓情况进行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陈力;刘凯;朱丽华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中学生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

    目的 了解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中学生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状况,为该地区中学生的艾滋病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分层随机抽取回族、彝族和哈尼族3个少数民族聚居地区14所中学的1793名学生,自行设计问卷对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及感染艾滋病危险的感知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回族、彝族和哈尼族3个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初中生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率分别为7.5%,40.4%和5.9%,高中生分别为31.2%,48.7%和70.6%;初中生感染艾滋病危险的感知率分别为54.0%,60.6%和35.6%,高中生分别为64.0%,55.6%和48.8%,不同地区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回族和哈尼族聚居地区初中生和高中生之间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及感染艾滋病危险的感知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结论 少数民族地区中学生艾滋病知识知晓率较低,应通过适宜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方法来提高其对艾滋病基本知识的认知.

    作者:曹永文;丁国武;蒋小娟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大学生非婚性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大学生非婚性行为的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网络聊天群随机抽取426名在校大学生,采用自编问卷对大学生非婚性行为发生情况及相关可能影响因素进行匿名调查.结果 大学生非婚性行为的发生率为27.5%,其中男生为28.6%,女生为26.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310,P=0.578).大学生非婚性行为发生率在不同性生理成熟年龄、认识性行为途径、朋辈状况上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7.005,9.318,68.380,P值均<0.05),在不同家庭结构、家庭教养方式和学校类型上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0.378,0.963,2.745,P值均>0.05).结论 性生理成熟年龄、认识性行为途径及朋辈中发生非婚性行为的比例对大学生非婚性行为的发生率有显著影响.大学生性教育应从家庭、学校和全社会多个层面进行.

    作者:向晋辉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北京市2010年中学生烟草使用流行现状分析

    目的 了解2010年北京市中学生烟草使用相关行为和二手烟暴露现状以及对烟草的认知和态度,为积极开展学校控烟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于2010年4-5月对北京市共计33所学校中11242名学生进行匿名自填式问卷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11208份.结果 中学生尝试吸烟率为24.70%,现在吸烟率为9.11%,吸烟率为5.06%;不吸烟中学生的二手烟暴露率为38.47%.男生、住宿生的烟草使用率均显著高于女生和非住宿生;郊区、非重点校、职业中学的烟草使用率分别高于城区、重点校和普通中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现在吸烟率和吸烟率较2008年均略有下降,二手烟暴露率有了明显下降.结论 中学生尝试吸烟率居高不下,对于烟草危害及有关态度的认识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建议继续加强对中学生开展健康教育,引导和教育中学生坚决“拒吸第一支烟”.

    作者:郭欣;刘亨辉;符筠;肖征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北京市大学生医疗保险制度认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北京市大学生对现行大学生医疗保险制度(公费医疗、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商业医疗保险)的认知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医疗保险制度的进一步完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随机选取北京市4所高校(北京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共1702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大学生对现行的公费医疗、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商业医疗保险3种医疗保险制度的认知度均较低,分别为40.0%,42.4%和3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影响大学生医疗保险认知的主要因素有院校背景、政策的宣传教育、自我健康关注度.结论 多数大学生对医疗保险制度缺乏必要的认知.政府和学校应加大政策的宣传和健康教育力度,提高大学生对医疗保险制度的整体认知水平.

    作者:欧阳俊婷;王莹;朱燕波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廊坊市城乡低龄小学生感冒预防知识水平分析

    感冒为小儿常见的疾病,冬春季节及气候骤变时多见,多为散发,偶见流行,主要是空气飞沫传播.低龄小学生活动力强,自理能力差,机体发育尚未完全成熟,因此该年龄段发病率较高[1].学校为人群聚集场所,学生感冒后容易交叉感染.通过了解廊坊市2011年春至2011年冬城区与农村低龄小学生感冒应对状况,以期为指导安全用药和健康防御提供依据.

    作者:吕桂凤;张艳霞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艺术类大学生隐形眼镜配戴认知及行为干预效果分析

    隐形眼镜学名为软性角膜接触镜(soft contact lens,SCL),由于光学优势以及轻便、美观等特点,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屈光不正矫正手段,尤其在文艺、体育活动时更具有特殊的优越性,大学生是SCL配戴比例较高的人群[1].由于隐形眼镜直接接触角膜,如果配戴者使用不当,会导致眼部不适甚至并发症的发生[2-4].大学生人群SCL相关眼表损害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与相当部分戴镜者长时间配戴,以及不严格遵照戴镜处方要求配戴有关[5].因此,关注大学生SCL配戴者的认知情况以及戴镜行为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作者:徐珊;曾志励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泰州市2007-2011年6~19岁人群传染病流行特征分析

    目的 探索6 ~19岁人群的传染病流行特征,为学校传染病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国家传染病报告管理信息系统中泰州市2007-2011年6~ 19岁人群新发传染病病例报告,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传染病发病的特征.结果 2007-2011年共报告传染病8657例,其中男性5377例(62.1%),女性3280例(37.9%).年均报告例数100例以上疾病为水痘、流行性腮腺炎、手足口病、肺结核和流行性感冒,报告共计占70.5%.2007-2011年总传染病发病率(不包含手足口病)分别为200.8/10万、213.3/10万、189.6/10万、149.7/10万、233.1/10万.其中6~7岁、8~9岁、10~11岁报告传染病主要为水痘、流行性腮腺炎、手足口病、流行性感冒,占全部报告的82.9% ~ 84.4%;12~14岁主要为水痘、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感冒,占全部报告的74.0%;15 ~ 17岁主要为水痘、肺结核和乙肝,占全部报告的61.1%;18 ~ 19岁组性病、肺结核、乙肝、水痘为突出传染病,占全部报告的76.5%.6~17岁人群发病月份特点明显,每年2月和8月传染病低发,5月和6月为高峰期.结论 2007-2011年泰州市6~19岁人群传染病流行势态比较平稳,男性较女性、低龄组较高龄组发病水平高.水痘、流行性腮腺炎和流行性感冒是学生重点预防的传染病.学校应在疾控机构的指导下结合不同年龄组学生传染病发病特点,做好防控工作.

    作者:贺玉川;张翔;移钱华;罗峰;熊莉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丹阳市中小学生超重肥胖血压偏高现状分析

    随着经济增长和都市化进程,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已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1].肥胖不但导致儿童青少年的身心疾患和生理功能障碍,影响学习能力,而且相当多患儿会把肥胖带入成年,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部分肿瘤等提前发生[2].有关研究已证实,超重、肥胖是儿童青少年血压增高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3-7].为全面了解丹阳市中小学生超重、肥胖、血压偏高情况,为有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笔者对2010年丹阳市中小学生健康体检有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陈红芬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某中学一起聚集性集中发热事件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 分析某中学聚集性集中发热病例特征,探讨其流行病学危险因素、传播形式和病原体,为今后暴发疫情的处理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方法对病例特征进行流行病学分析,检测病例麻疹、风疹IgM抗体,用PCR进行呼吸道多病原检测.结果 共搜索131例发热病例,罹患率为8.7%( 131/1506).发病高峰在4月17-19日.主要临床症状为发热(100.0%)伴头痛(55.0%)、咽痛(42.0%)、咳嗽(22.9%)、皮疹(40.0%).病例集中发生在高一年级,其中高一(1)班罹患率高达45.2%.对病例间接触、校内、校外就餐等暴露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暴露因素与疾病发生的关联强度均无统计学意义.麻风疫苗应急接种为此次暴发疫情的保护性因素(RR=0.38,x2 =2.31,P=0.000).对18例急性期出疹病例进行麻疹、风疹双份血清IgM抗体检测均为阴性;8份咽拭子标本经呼吸道多病原检测均为阴性.结论 根据流行病学史和临床诊断不能完全排除风疹、麻疹等病毒感染的可能.根据病例主要症状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的临床特征,不排除细菌感染的可能性.

    作者:马燕玲;解艳涛;宁召起;苏彦萍;赵春艳;徐颖;刘秀军;李红军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循化撒拉族自治县一起小学猩红热疫情暴发调查

    猩红热是由乙型A组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表现为发热、咽喉炎、全身充血性皮疹,疹退后出现脱屑等症状[1].根据测资料显示,全国猩红热的发病数呈逐年上升的趋势[2].但青海省监测资料显示,青海省猩红热除个别年份略有上升外,总体呈缓慢下降趋势[3].循化撒拉族自治县位于青海省东部,全县境内海拔在1760~4635 m之间,年均气温10℃,全县辖5乡4镇154个行政村,是全国唯一的撒拉族自治县,是多民族聚集地,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94%,撒拉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62.2%.

    作者:张华一;石燕;饶华祥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单纯性肥胖儿童血压升高相关危险因素COX回归分析

    目的 筛选肥胖儿童发生血压升高的高危因素,为早期预防肥胖儿童发生高血压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儿科门诊2010年5-10月就诊的肥胖儿童124例,参照中国儿童青少年血压参照标准研制协作组2010年标准筛选血压升高儿童,分析内容包括遗传因素、早期喂养、饮食行为、学习及运动情况、家庭环境等与肥胖及血压升高相关因素.结果 共有68例肥胖儿童出现血压升高,发生率为54.84%.COX多因素分析显示,母亲肥胖、喜食肉类食品、晚上睡眠时间、午休时间、喝饮料的频率、膨化食物是与肥胖儿童发生血压升高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结论 肥胖儿童发生血压升高的比例很高,不良饮食习惯及母亲肥胖、过长的睡眠时间均能增加血压升高发生的风险.在肥胖儿童的治疗及随访中,应减少相关危险因素的暴露,从而预防血压升高的发生.

    作者:徐尔迪;尹春燕;肖延风;易小青;常明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甘肃省2010年汉族学生贫血状况分析

    目的 了解甘肃省汉族中小学生贫血状况,为中小学生贫血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根据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原则,在甘肃省兰州市、天水市和酒泉市抽取7,9,12,14,17岁5个年龄组的汉族城乡男女中小学生2998名进行血红蛋白测定.结果 共检出贫血学生907名,检出率为30.25%.男生贫血检出率为27.57%,女生为32.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3.19,P<0.01);城市学生贫血检出率为23.48%,乡村学生为37.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8.07,P<0.01).甘肃省2010年汉族中小学生贫血检出率明显高于甘肃省同年龄组中小学生2005年的平均水平.结论 甘肃省汉族中小学生贫血的检出率较高.引起各级教育、卫生行政部门的重视,应采取综合措施改善中小学生贫血状况.

    作者:杲强;王尔平;蒲陶菊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石嘴山市中小学生视力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2005年公布的全国体质监测数据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率居高不下,问题相当严重[1].视力不良会直接影响青少年的学习和生活.为了解石嘴山市中小学生视力状况及影响因素,为学校预防近视工作提供新的科学依据.笔者根据2009年的健康体检结果及调查问卷,对石嘴山市中小学生视力不良影响因素进行初步探讨.

    作者:孙文静;杨志刚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闵行区某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学生沙眼患病现况

    目的 了解闵行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沙眼患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学生沙眼防治措施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按世界卫生组织(1987年)诊断标准,对整群随机抽取的闵行区某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703名在校小学生进行沙眼筛查、流行病学调查以及干预治疗.结果 闵行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沙眼患病率为9.0%;洗手习惯、洗澡频率、揉眼习惯、有无专用学习桌椅和沙眼史、父亲眼异物感或眼痛、母亲眼异物感、家长或孩子眼睛不适时是否就诊及滴眼药水的态度均与沙眼患病有关(P值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勤洗澡是患沙眼的保护因素(OR=0.433),经常用手揉眼睛及父亲近0.5a眼睛有异物感是患沙眼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3.150和2.726).结论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沙眼患病率较高,纠正学生不良用眼或卫生习惯、转变家长不正确的医疗观念以及及时、规范的治疗是预防与控制沙眼的有效手段.

    作者:彭春林;何丹丹;陆丽娜;严玉洁;方红;何鲜桂;朱剑锋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一起幼儿园宋内志贺菌细菌性痢疾暴发疫情分析

    2011年11月15日,某幼儿园报告有多名儿童发热腹泻就诊.为查明此次疫情的病原及造成传播的主要原因,有效控制疫情蔓延,专业人员对本次疫情开展了深入的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殷良;周浩;施国庆;滕臣刚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浙江省不同地区学龄儿童碘营养状况评价

    目的 了解浙江省不同地区学龄儿童碘营养状况,为碘缺乏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整群抽取浙江省11个地市8 ~ 10岁学龄儿童共689名进行甲状腺B超检查,同时采集尿液及当地家庭食用盐、饮用水进行碘含量检测.结果 浙江省盐碘中位数为28.80 mg/kg,碘盐覆盖率为79.54%;水碘中位数为2.42μg/L.学龄儿童尿碘中位数为180.50 μg/L,其中沿海地区为160.91μg/L,次沿海地区为174.31 μg/L,内陆地区为227.00 μg/L;学龄儿童甲状腺肿大率为10.45%.结论 浙江省自然外环境处于碘缺乏状态,学龄儿童碘营养状况较好,但沿海地区碘盐覆盖率较低.应进一步加强合格碘盐的供应和监测工作.

    作者:楼晓明;王晓峰;莫哲;朱文明;周金水;毛光明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石河子大学少数民族医学生膳食和营养状况

    目的 通过对石河子大学医学院少数民族学生进行体格检查和膳食营养状况调查,为少数民族大学生膳食营养指导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24 h回顾法与称重法进行膳食调查,了解少数民族大学生膳食结构、能量及各营养素摄入状况;通过测量身高、体重和腰围,了解其生长发育状况.结果 少数民族大学生膳食构成以粮谷类为主,动物性食物摄入量略低于正常,蔬菜、水果摄入量严重不足,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叶酸、维生素C和钙严重缺乏.蛋白质、铁平均摄入量能达到推荐摄入量,但优质蛋白质仅占蛋白质总摄入量的22.19%,血红素铁摄入量仅占铁总摄入量的4.69%.能量摄入男女生均不足.男、女生消瘦人数分别占男、女生总人数的10.42%和22.12%,腹型肥胖人数分别占男、女生总人数的20.83%和1.77%.结论 少数民族大学生膳食结构、饮食习惯不合理,能量及大部分营养素摄入不足,男、女生均存在一定程度营养不良,应加强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营养知识教育,提高膳食营养质量,改善身体健康状况.

    作者:丁玉松;杨坤;马儒林;张晓明;雷雯;涂仁军;刘烈刚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山西医科大学2011年学生膳食营养状况

    目的 了解山西医科大学学生膳食营养状况及其存在的问题,为开展大学生营养宣传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整群抽取山西医科大学学生429名,采用24h膳食回顾法连续记录3d膳食,计算每人每日食物摄入情况,与中国居民膳食宝塔的食物摄入推荐量进行比较;计算能量及各种营养素的摄入量,与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进行比较.结果 在学生所有食物摄入中,谷类摄入量偏高,鱼虾类、禽畜肉类、奶类及奶制品、蔬菜水果摄入量偏低;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及维生素C摄入不足;钙摄入不足;铁摄入充足,但多来自于植物性食物.学生早餐摄入的能量较低,女生零食摄入较多.结论 山西医科大学学生的膳食营养状况不理想.应指导大学生进行合理膳食.

    作者:赵海峰;陈静思;粱洁琼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广州某小学187名学生生长发育与营养状况变化趋势分析

    目的 了解广州市某小学一年级入学新生连续6a的身高、体重以及营养状况动态变化规律,为研究学龄儿童及青少年生长发育状况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广州市某小学一年级入学新生,从2004年10月至2009年10月通过每年1次的学生体质健康检查,记录该学生队列一~六年级每年的身高、体重值,并评价营养状况.结果 男、女生身高和体重随着年龄增长而不断增加.女生二~五年级身高年增长值高于一年级,并在四年级达到高峰;体重三~五年级年增长值高于一~二年级,并在五年级达到高峰.男生五年级身高和体重年增长值高于一~四年级.男、女生一~五年级营养评价分类中,低体重所占比例高;女生在低年级低体重率不断上升,高年级肥胖率呈现不断上升趋势;男生随着年龄增加,低体重率不断下降,肥胖率逐年上升.结论 小学生营养状况是动态变化的过程,既要控制低体重,也要做好各年龄段肥胖预防控制工作.

    作者:熊莉华;邓纳莉;谈蔚清;麦锦城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上海市学生身体素质现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公告表明,与2000年调研结果相比,2005年学生身体素质下降主要表现为速度、爆发力、力量耐力、耐力素质水平进一步下降[1].学生体质健康是一个系统工程,其中身体素质持续下降是综合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为此,本研究于2010年9-11月对上海市6个区11844名学生体质状况进行了调查,以了解上海市学生身体素质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有针对性的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水平提供依据.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漾;陈佩杰;吴艳强;邵宗义;彭宁宁;邹大华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甘肃省2010年汉族大学生体质状况分析

    学生体质健康是国家极为关心与关注的问题,他们的身体健康状况在很大程度关系到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为了解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与发展趋势及存在的问题,为高等学校教育中体育与卫生工作决策及宏观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笔者对2010年甘肃省大学生的体质调研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杨建文;郑慧芳;刘克俭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云南省汉族中小学生身体形态与肺活量的关系

    目的 分析云南省7~18岁汉族学生人口学因素、形态结构与肺活量水平之间的关系,并构建解释模型,为提高学生的生长发育和体质健康水平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法,对云南省7195名7 ~18岁汉族学生进行身高、体重、肺活量测量,并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构建路径模型.结果 年龄、城乡、片区因素对体质量指数(BMI)指数有显著预测作用;年龄、性别和BMI指数对肺活量指数有显著预测作用,模型中人口统计学因素对BMI指数的解释量为34.7%,对肺活量指数的解释量为33.6%.结论 形态结构对肺活量水平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效应,年龄、城乡、地区因素在形态结构与肺活量水平关系中具有显著作用.

    作者:刘宏;常利涛;黄达峰;吕慧;代丽梅;李玉洁;黄鑫;韦蝶心;包佑红;安维维;邓淑珍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深圳市2008-2011年学校教学与生活环境卫生监测结果评价

    目的 了解深圳市2008-2011年学校教学与生活环境的卫生状况,探讨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方法 每2a为1个监测周期,对深圳市全体公立中、小学校和大专的教学生活环境卫生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通过4 a连续监测,大部分监测项目相对稳定,部分监测项目达标率虽然偏低,但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如黑板与前排课桌距离、黑板后墙反射系数、控制式灯具、环境噪声的达标率分别从2008-2009年的45.33%,26.72%,51.54%和24.00%,上升到2010-2011年的58.51%,37.40%,68.99%和37.08%.课桌、课椅分配符合率低仍然是教学卫生存在的突出问题,2个周期的监测达标率仅分别为22.60%,26.72%和19.05%,23.80%.结论 深圳市学校教学生活环境卫生监测系统持续有效运行,对于存在的问题部分得以改善.但仍要对薄弱环节进行有效整改,以期达到完善学校教学与生活环境的目的.

    作者:许舒乐;林应和;周丽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茂名市区托幼机构消毒质量评价

    目的 了解茂名市区托幼机构消毒质量,为提高托幼机构消毒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根据《消毒技术规范》和《广东省医疗机构、托幼机构消毒质量监测技术方案(试行)》,对茂名市市区99所幼儿园的室内空气、食具、物体表面、玩具和手进行消毒效果监测.结果 茂名市市区幼儿园消毒效果总合格率为83.07%,食具合格率高(94.11%),玩具(64.89%)和手(62.37%)合格率较低.集体办幼儿园消毒质量明显好于民办幼儿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茂名市集体幼儿园物品消毒效果明显好于民办幼儿园,玩具和手消毒效果合格率较低,存在疾病传播隐患.建议幼儿园健全并落实消毒管理制度,由监管部门加强监督检查.

    作者:李秀玲;邱福明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我国学校卫生监测工作状况及发展规划设想

    学校卫生是公共卫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卫生工作的理论基础是儿童少年卫生学,是保护和促进广大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的学科.学校卫生监测工作在儿童少年卫生学科发展和学校卫生工作的推进落实中起着不可替代的关键性作用.下面笔者就我国学校卫生监测工作的作用、现状和发展设想综述如下.

    作者:段佳丽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北京房山区2010年教职工体检情况分析

    为了解北京市房山区教职员工的健康状况,对教职员工中慢性病和常见病患病情况进行分析,为提高该区教职员工健康水平和生活水平及制订全区教职员工健康发展计划提供依据,笔者于2010年4月对全区11973名教职员工进行体检,并依照性别、年龄和疾病种类进行分析,同时对比2010年和2009年的体检结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高素梅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大学生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随着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的逐步推进和加强,在校大学生也逐步被纳入此医保体系中.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做好2010年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工作的通知》明确指出,将在校大学生全部纳入城镇居民医保[1].这一举措对大学生群体来说,具有重要意义.但作为人口基数大、无收入且多数身体健康、生病较少的特殊群体,将大学生医保纳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并参照其规章制度进行管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

    作者:曹素玲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中国高校学生吸烟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

    目的 探讨影响中国高校学生吸烟的危险因素,为制定预防教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Meta分析方法综合分析公开发表的有关我国高校学生吸烟影响因素的17篇文献.结果 我国高校学生吸烟危险因素的单因素分析合并OR值及95% CI分别为:朋友吸烟3.84(3.09 ~4.77)、教师吸烟2.21(1.60 ~3.07)、父母吸烟1.81(1.43 ~2.30);多因素分析合并OR值及95% CI分别为:父母吸烟1.66(1.39~1.98)、教师吸烟1.48(1.21 ~1.82)、朋友吸烟2.39(1.96 ~2.91)、专业2.05(1.20 ~3.50)、吸烟态度2.89( 1.85 ~4.54)、每月生活费2.84(2.18 ~3.71)、低年级1.24(1.00~1.54)、同学吸烟1.40(1.02 ~1.91)、母亲文化程度0.34(0.18 ~0.62)、饮酒4.84(3.03~7.72).结论 饮酒、吸烟态度、月生活费、朋友吸烟、专业、父母吸烟、教师吸烟、同学吸烟是我国高校学生吸烟的危险因素.

    作者:耿慧霞;王来;邢秀伟;徐丽娟;叶珊珊;徐珂 刊期: 2012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