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春林;何丹丹;陆丽娜;严玉洁;方红;何鲜桂;朱剑锋
近年来各地区真菌感染性疾病有逐年增加的趋势[1-2].为了解河北地区大学生真菌感染及真菌知识知晓情况,为开展相关预防措施提供参考.笔者于2011年9-10月对唐山市某大学部分在校河北籍大学生真菌感染情况及真菌知识知晓情况进行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陈力;刘凯;朱丽华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的结构特点,为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提供依据.方法 以词汇学假设作为方法论基础,在预调查的基础上编制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问卷,然后对随机抽取的广东省554名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的词汇内隐观进行调查.结果 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词汇描述排在前10位的依次是自我完善、寻找机会、提升能力、不断学习、不甘落后、经验缺乏、迷茫、积极应对、自我安慰、担心等.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内隐观的因素结构由5个方面组成,因素高负荷为0.885,低负荷为0.456.就业心理压力在情绪体验和积极应对维度上性别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除幻想体验之外的其他4个维度的年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结论 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的内隐观可以分为认知体验、挫折体验、情绪体验、积极应对和幻想体验5个维度.部分因素存在性别和年级的差异.
作者:岑延远 刊期: 2012年第08期
为了解北京市房山区教职员工的健康状况,对教职员工中慢性病和常见病患病情况进行分析,为提高该区教职员工健康水平和生活水平及制订全区教职员工健康发展计划提供依据,笔者于2010年4月对全区11973名教职员工进行体检,并依照性别、年龄和疾病种类进行分析,同时对比2010年和2009年的体检结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高素梅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家庭因素对学生多种精神压力的影响,为改善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提供依据.方法 整群抽取辽宁省7个地级市城乡大、中学校学生25710名,采用中国青少年健康相关行为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稳定家庭的学生孤独感、失眠、离家出走、学习压力报告率较低.母亲文化程度高的学生学习压力报告率较高,母亲文化程度过低的学生孤独感、尝试出走的报告率较高.不同父亲职业间学生缺乏安全感、孤独感、学习压力、失眠、打算出走及离家出走报告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应关注母亲文化程度高的学生的学习压力、缺乏安全感,母亲文化程度过低的学生的孤独感、离家出走以及不稳定家庭学生的孤独感、失眠、离家出走、学习压力等方面的问题.
作者:王智勇;徐小冬;李瑞;王宏伟;任时;安庆玉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中学生网络欺负与受欺负行为的发生特点,为网络欺负行为的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整群抽取海口市3所中学的599名中学生,采用青少年网络欺负与安全调查问卷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欺负者与受欺负者的报告率分别为27.5%和40.2%.女生欺负与受欺负的比例均高于男生,高中生受欺负的比例高于初中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网络聊天、手机短信、电话与网站是中学生常遭遇及常实施的欺负类型.36.5% ~ 53.6%的受欺负者不知道欺负者是谁.22% ~27%的受欺负者不会告诉任何人,40%-50%会告诉朋友,约20%会告诉父母,不到5%会告诉教师.结论 中学生网络欺负行为存在性别与年级差异,网络聊天、手机短信、电话与网站是中学生常遭遇及实施的欺负类型.
作者:刘丽琼;肖锋;饶知航;陈婷 刊期: 2012年第08期
2005年公布的全国体质监测数据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率居高不下,问题相当严重[1].视力不良会直接影响青少年的学习和生活.为了解石嘴山市中小学生视力状况及影响因素,为学校预防近视工作提供新的科学依据.笔者根据2009年的健康体检结果及调查问卷,对石嘴山市中小学生视力不良影响因素进行初步探讨.
作者:孙文静;杨志刚 刊期: 2012年第08期
学校卫生是公共卫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卫生工作的理论基础是儿童少年卫生学,是保护和促进广大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的学科.学校卫生监测工作在儿童少年卫生学科发展和学校卫生工作的推进落实中起着不可替代的关键性作用.下面笔者就我国学校卫生监测工作的作用、现状和发展设想综述如下.
作者:段佳丽 刊期: 2012年第08期
自我管理(Self-management)是指主动调整自己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控制不当冲动,克服不利情境,积极寻求发展,取得良好适应的心理品质[1],主要包括自我管理认知、自我管理体验与自我管理行为3个方面[2].作为个体健康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自我管理对个体的学习、社会关系、职业规划以及毕生发展等起着重要的作用[3-5].
作者:胡媛艳;王婷;何华敏;陈相伊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闵行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沙眼患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学生沙眼防治措施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按世界卫生组织(1987年)诊断标准,对整群随机抽取的闵行区某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703名在校小学生进行沙眼筛查、流行病学调查以及干预治疗.结果 闵行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沙眼患病率为9.0%;洗手习惯、洗澡频率、揉眼习惯、有无专用学习桌椅和沙眼史、父亲眼异物感或眼痛、母亲眼异物感、家长或孩子眼睛不适时是否就诊及滴眼药水的态度均与沙眼患病有关(P值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勤洗澡是患沙眼的保护因素(OR=0.433),经常用手揉眼睛及父亲近0.5a眼睛有异物感是患沙眼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3.150和2.726).结论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沙眼患病率较高,纠正学生不良用眼或卫生习惯、转变家长不正确的医疗观念以及及时、规范的治疗是预防与控制沙眼的有效手段.
作者:彭春林;何丹丹;陆丽娜;严玉洁;方红;何鲜桂;朱剑锋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索6 ~19岁人群的传染病流行特征,为学校传染病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国家传染病报告管理信息系统中泰州市2007-2011年6~ 19岁人群新发传染病病例报告,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传染病发病的特征.结果 2007-2011年共报告传染病8657例,其中男性5377例(62.1%),女性3280例(37.9%).年均报告例数100例以上疾病为水痘、流行性腮腺炎、手足口病、肺结核和流行性感冒,报告共计占70.5%.2007-2011年总传染病发病率(不包含手足口病)分别为200.8/10万、213.3/10万、189.6/10万、149.7/10万、233.1/10万.其中6~7岁、8~9岁、10~11岁报告传染病主要为水痘、流行性腮腺炎、手足口病、流行性感冒,占全部报告的82.9% ~ 84.4%;12~14岁主要为水痘、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感冒,占全部报告的74.0%;15 ~ 17岁主要为水痘、肺结核和乙肝,占全部报告的61.1%;18 ~ 19岁组性病、肺结核、乙肝、水痘为突出传染病,占全部报告的76.5%.6~17岁人群发病月份特点明显,每年2月和8月传染病低发,5月和6月为高峰期.结论 2007-2011年泰州市6~19岁人群传染病流行势态比较平稳,男性较女性、低龄组较高龄组发病水平高.水痘、流行性腮腺炎和流行性感冒是学生重点预防的传染病.学校应在疾控机构的指导下结合不同年龄组学生传染病发病特点,做好防控工作.
作者:贺玉川;张翔;移钱华;罗峰;熊莉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学习障碍儿童的精神运动能力和控制源特征,为改善和矫治儿童学习障碍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筛选安宁市某小学四、五年级的学习障碍儿童58名为学习障碍组,并随机选取与学习障碍儿童同年龄、同性别、同班级的非学习障碍儿童60名为对照组.采用津医精神运动能力测验和儿童控制知觉多维度测查表对两组儿童进行测评.采用子女教育心理控制源量表对两组儿童的父母进行测评.结果 学习障碍组儿童精神运动成套测验的分数较低.在儿童控制知觉多维度测查中,学习障碍组儿童在认知方面有势力他人控制的得分较高,而内部控制得分较低;在社交方面有势力他人控制和未知方控制的得分较高;在躯体方面未知方控制的得分较高.学习障碍组子女教育心理控制源量表中的教育成效、父母的责任和父母对子女的控制得分较高.结论 学习障碍儿童的精神运动能力较差,控制源多倾向于有势力他人控制和未知方控制;学习障碍儿童父母的子女教育心理控制源多倾向于外控,在教育子女方面存在较多问题.
作者:张轶杰;杨丽;雷杰鹏;张爱华;阮瞾 刊期: 2012年第08期
学生体质健康是国家极为关心与关注的问题,他们的身体健康状况在很大程度关系到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为了解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与发展趋势及存在的问题,为高等学校教育中体育与卫生工作决策及宏观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笔者对2010年甘肃省大学生的体质调研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杨建文;郑慧芳;刘克俭 刊期: 2012年第08期
随着经济增长和都市化进程,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已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1].肥胖不但导致儿童青少年的身心疾患和生理功能障碍,影响学习能力,而且相当多患儿会把肥胖带入成年,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部分肿瘤等提前发生[2].有关研究已证实,超重、肥胖是儿童青少年血压增高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3-7].为全面了解丹阳市中小学生超重、肥胖、血压偏高情况,为有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笔者对2010年丹阳市中小学生健康体检有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陈红芬 刊期: 2012年第08期
隐形眼镜学名为软性角膜接触镜(soft contact lens,SCL),由于光学优势以及轻便、美观等特点,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屈光不正矫正手段,尤其在文艺、体育活动时更具有特殊的优越性,大学生是SCL配戴比例较高的人群[1].由于隐形眼镜直接接触角膜,如果配戴者使用不当,会导致眼部不适甚至并发症的发生[2-4].大学生人群SCL相关眼表损害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与相当部分戴镜者长时间配戴,以及不严格遵照戴镜处方要求配戴有关[5].因此,关注大学生SCL配戴者的认知情况以及戴镜行为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作者:徐珊;曾志励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山西医科大学学生膳食营养状况及其存在的问题,为开展大学生营养宣传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整群抽取山西医科大学学生429名,采用24h膳食回顾法连续记录3d膳食,计算每人每日食物摄入情况,与中国居民膳食宝塔的食物摄入推荐量进行比较;计算能量及各种营养素的摄入量,与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进行比较.结果 在学生所有食物摄入中,谷类摄入量偏高,鱼虾类、禽畜肉类、奶类及奶制品、蔬菜水果摄入量偏低;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及维生素C摄入不足;钙摄入不足;铁摄入充足,但多来自于植物性食物.学生早餐摄入的能量较低,女生零食摄入较多.结论 山西医科大学学生的膳食营养状况不理想.应指导大学生进行合理膳食.
作者:赵海峰;陈静思;粱洁琼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攻击行为与家庭教养方式、人格、自尊和社会支持的关系,为大学生攻击行为研究提供指导和借鉴.方法 采用线性结构方程并建立模型来探讨大学生攻击行为与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 通过建立大学生攻击行为模型发现,大学生攻击行为受人格变量直接和间接影响;而自尊对攻击行为仅产生直接影响,效应指数为0.19;家庭教养方式和社会支持通过人格变量和自尊中介因素对大学生攻击行为起不同程度的间接作用,分别为:父亲情感温暖、理解(0.062),父亲惩罚、严厉(0.147),父亲偏爱被试(0.094),母亲惩罚、严厉(0.001),客观支持(0.056),主观支持(0.021),对支持的利用度(0.027),精神质(0.258),内外向(0.014),神经质(0.430);神经质对攻击的直接效应值大,达0.360.结论 加强大学生个性辅导,提供给他们物质支持和精神理解,使他们在良好家庭氛围中以更好的心态来进行学习、工作和交往,可减少攻击行为事件发生.
作者:倪林英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女大学生异常进食行为及其与自尊、消极完美主义的关系,为进食障碍的早期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整群随机抽取南京市4所高校327名在校女大学生,采用异常进食行为问卷、自尊量表和消极完美主义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异常进食行为在不同专业女大学生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3.14,P<0.01);异常进食行为与消极完美主义呈正相关(r=0.19,P<0.05),与自尊呈负相关(r=-0.25,P<0.01).结论 女大学生的异常进食行为受到专业性质、低自尊以及消极完美主义倾向的影响.
作者:郑铮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初中生归因方式与自信情况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为提高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总体自信问卷与多维度-多归因因果量表,对整群抽取的重庆市兼善中学262名初中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初中生的总体自信水平与内归因方式及归因方式的努力维度均呈显著正相关(P值均<0.01);初中生自信的波动性与内归因方式显著负相关(r=-0.21,P<0.01);初中生自信的清晰度与内归因方式显著正相关(r=0.29,P<0.01).结论 初中生的归因方式对自信水平、清晰度和波动性都有影响.教师应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归因引导,以增强学生的自信.
作者:颜艳琼;郑晓宁;毕重增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广州市某小学一年级入学新生连续6a的身高、体重以及营养状况动态变化规律,为研究学龄儿童及青少年生长发育状况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广州市某小学一年级入学新生,从2004年10月至2009年10月通过每年1次的学生体质健康检查,记录该学生队列一~六年级每年的身高、体重值,并评价营养状况.结果 男、女生身高和体重随着年龄增长而不断增加.女生二~五年级身高年增长值高于一年级,并在四年级达到高峰;体重三~五年级年增长值高于一~二年级,并在五年级达到高峰.男生五年级身高和体重年增长值高于一~四年级.男、女生一~五年级营养评价分类中,低体重所占比例高;女生在低年级低体重率不断上升,高年级肥胖率呈现不断上升趋势;男生随着年龄增加,低体重率不断下降,肥胖率逐年上升.结论 小学生营养状况是动态变化的过程,既要控制低体重,也要做好各年龄段肥胖预防控制工作.
作者:熊莉华;邓纳莉;谈蔚清;麦锦城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民办高校毕业生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状况及其与就业焦虑的关系,为开展就业指导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量表”和“就业焦虑诊断问卷”,对随机整群抽取的525名民办高校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民办高校毕业生的性别、专业和实践经历对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总体及在某些维度上的影响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民办高校毕业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与就业焦虑呈负相关(P<0.01),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总分与自我评价维度得分对就业焦虑有显著的影响力和预测力(P<0.01).结论 民办高校毕业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与就业焦虑密切相关.
作者:史琼;路遥;张雪飞 刊期: 2012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