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多年前,西方研究人员就试图对常见G+球菌感染的患者,寻找一种合理的给药方案。通过对各种链球菌感染的动物模型的研究发现,青霉素G的血药浓度的维持(而不是血药浓度大小)似乎是决定疗效的重要因素,而且在较短时间间隔频繁给药要比长时间间隔给药的治愈剂量明显减少。因此,研究人员试图延长血浆和组织中有效血药浓度,如青霉素G q8 h给药,而不是每天一次给药。同时发现,应用q 8 h给药,可使链球菌等在停止接触青霉素G后,不立即再生,而是一段时间(几个小时)后才重新生长[1]。
作者:刘振桐;顾俊明 刊期: 2001年第01期
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受体拮抗剂作为新的一类降压药物,在高血压、心力衰竭及心脑肾血管病的防治中研究不断深入,并广泛应用于临床。本文就其应用前景作一综述。
作者:王安才;赵振东 刊期: 2001年第01期
7-hydroxystaurosporine是一种激活enzymeC类型选择性抑制剂。大量体内外实验已经证实UCN-01是一种有效的新抗肿瘤药物,包括抑制肿瘤的生长,阻断肿瘤细胞生长周期,导致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浸润和转移等。在美国和日本UCN-01已经进入临床试验阶段。这篇综述总结了有关UCN-01抗肿瘤研究的文献,为我们将来进一步对UCN-01深入研究提供背景资料。
作者:樊赛军;孟庆慧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男性勃起功能障碍(male erectil dysfunctionm,MED),系指缺乏为获得满意性交活动所需的有效、且持久的阴茎勃起能力,为常见的男性科疾病[1,2]。美国马萨诸塞州男性老龄化研究报告[3],随机抽取的1290名年龄40~70岁MED患病率是(52.0±1.3)%,即美国40~70岁的MED约有1800万人。1998年对1582名40岁以上的上海市男性进行性调查,MED患病率高达73.1%[4]。目前,全纪界大约有1.5亿名MED患者,占男性人口的确左右,而中国约有5000万名以上男性在ED问题。
作者:许士凯;陆惠香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目的研究黄芪总提物(TEA)对肝癌细胞生长、甲胎蛋白(AFP)分泌及γ-谷氨酰转移酶(γ-GT)活性的影响。方法以两种人肝癌细胞株HepG2细胞和Bel-7404细胞分别与TEA(5~160 rng·L-1)共培养6 d,利用MTT比色、ELISA及细胞分化检测等方法。结果 TEA(5~160 mg·L-1)可抑制两种人肝癌细胞增殖,并且明显降低HepG2细胞高水平分泌AFP。TEA(20、40和80mg·L-1)可抑制肝癌HepG2细胞的γ-GT活性,升高白蛋白(ALB)含量。TEA(40和80 mg·L-1)亦可抑制肝癌Bel-7404细胞的γ-GT活性,并升高ALB含量。结论 TEA具有抑制肝癌生长、AFP分泌及γ-GT活性的作用。
作者:杨雁;宋少刚;陈敏珠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目的评价不同剂量ATi受体拮抗剂valsartan对SHR的降压疗效及其逆转心肌肥厚作用的影响。方法 18只14周龄雄性SHR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小剂量valsartan组、大剂量valsartan组,另设WKY正常对照组,分别给予生理盐水、valsartan 8mg·kg-1、valsartan 24 mg·kg-1,每日1次灌胃给药,持续8 wk。结果药物干预各组SHR动脉收缩压(SBP)水平明显下降,尤以大剂量valsartan组SBP下降显著;药物干预各组LVM/BW、TDM均明显减低。结论不同剂量ATt拮抗剂均有明显的降低SHR的SBP作用,能明显抑制左室肥厚进展;大剂量用药效果为显著。
作者:汤海;胡作英;杨霆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目的观察中成药通心络对兔腹主动脉及骼动脉球囊损伤后血栓形成及内膜增生的影响。方法新西兰兔36只,随机分为3组:通心络组16只,阿司匹林组11只,安慰剂组9只。各组服药剂量:通心络0.38g·kg-1·d-1,阿司匹林50mg·kg-1·d-1,安慰剂组服用生理盐水10 ml·d-1。1 wk后制作腹主动脉和骼动脉球囊损伤模型,在模型制作后24h、1 wk或1 mon取受损节段血管,经HE染色后置显微镜下观察管腔内血栓形成及内膜增生情况。结果球囊损伤后24 h、7 d在各实验组均可见部分血管腹主动脉及髂动脉内膜增生,管腔狭窄5%~40%,术后1 mon安慰剂组2只兔腹主动脉及髂动脉内膜增生更为显著,管腔狭窄50%~70%。阿司匹林组血栓形成的血管比例少于另两组,但无显著差异。通心络组出现内膜增生的血管比例显著少于阿司匹林及安慰剂组。结论兔腹主动脉和髂动脉球囊损伤模型是研究PTCA术后再狭窄的理想模型。通心络明显抑制兔外周血管球囊损伤后内膜增生,提示通心络在再狭窄防治中可能有一定的潜在价值。
作者:黄峻;李春坚;杨国平;余美玲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目的研究螺旋藻多糖对小鼠骨髓造血功能的增强作用。方法将小鼠分成4组:对照组、环磷酰胺模型组、螺旋藻多糖30 mg·kg-1、螺旋藻多糖60mng·kg-1。模型组、螺旋藻多糖组腹腔注射环磷酰胺造模。同时螺旋藻多糖组灌胃螺旋藻多糖,对照组、模型组灌胃生理盐水。结果螺旋藻多糖在30、60mog·kg-1剂量下,对环磷酰胺所致小鼠外周血象、骨髓有核细胞均有改善(P<0.01)。对骨髓细胞微核增加有明显的拮抗作用(P<0.05)。螺旋藻多糖组小鼠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率较模型组显著降低,其抑制率分别为51.2%、61.5%。结论螺旋藻多糖可抑制环磷酰胺诱发的小鼠造血功能损伤。
作者:王德俊;盛树青;李瑞琴;孙云;张洪泉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目的研究银杏叶提取物(GbE)对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对原代培养的大鼠脑皮质神经细胞进行细胞活力观察,并测定LDH释放量及琼脂糖凝胶电泳DNA结果。结果 GbE能够增强神经细胞活力,减少LDH释放,减轻细胞核形态的改变及DNA的断裂。结论 GbE对神经细胞凋亡有抑制作用。
作者:张艳;明亮;李京培;李卫平;方明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目的比较国产阿昔洛韦咀嚼片与片剂的人体相对生物利用度。方法 8名健康受试者进行随机交叉试验设计,分别先后单次口服800 mg阿昔洛韦片剂或咀嚼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中阿昔洛韦浓度。结果咀嚼片与参比片剂的AUC0~t分别为4.19和4.00pμg·h·ml-1,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5.8±13.1)%。结论阿昔洛韦咀嚼片与片剂AUC具有等效性。
作者:王少华;于宝东;初晓;石杰;于进彩;赵美玲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四甲吡嗪(川芎嗪,Lig)对白细胞呼吸爆发期间氧消耗和过氧化物的影响。方法采用电子自旋共振自旋捕集技术,自旋探针氧测定法和化学发光法检测白细胞呼吸爆发期间氧消耗和活性氧自由基。结果 Lig对白细胞呼吸爆发期间的氧消耗无明显影响(P>0.05),但能明显抑制其产生的化学发光(P<0.01),这是Lig清除O2和OH·的结果。结论 Lig可以不抑制白细胞氧化代谢的功能而通过清除氧自由基防止白细胞对组织的损伤。
作者:张兆辉;余绍祖;赵保路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目的评价国产溴莫普林胶囊与进口hyprim片的生物等效性,为其临床应用提供试验依据。方法采用单剂双交叉试验设计,以乙萘酚为内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中溴莫普林浓度,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及试验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评价两制剂的生物等效性。结果溴莫普林试验制剂和参比制剂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t1/2(α)分别为(2.1±1.0)和(1.9±0.9)h,t1/2(α)分别为(43.2±4.8)和(42.4±4.3)h,Tpeak分另别为(3.4±1.6)和(3.1±1.5)h,Cmax分别为(5.9±0.9)和(5.9±1.0)μg·ml-1,AUC0-132分别为(360.2±55.3)和(358.7±52.6)μg·h·ml-1,AUC0~∞分别为(423.8±56.0)和(422.5±51.1)μg·h·ml-1。试验制剂溴莫普林胶囊相对生物利用度F为(99.7±4.8)%。结论溴莫普林试验制剂和参比制剂单剂口服双交叉试验AUG~132无显著性差异(P>0.05)。进一步双单侧t检验和(1~2α)置信区间分析个体间、周期间和剂型间符合生物等效的假设,即溴莫普林胶囊和进口hyprim片为生物等效制剂。
作者:张鉴;王本杰;郭瑞臣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临床常用的口服降糖药物格列吡嗪及二甲双胍和对Ⅱ型糖尿病人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2(IGF-1,2)的影响。方法采用治疗前后自身对照研究,分别给予格列吡嗪或二甲双胍治疗2wk,比较两种药物对Ⅱ型糖尿病患者空腹IGF-1,IGF-2血清水平的影响。结果二甲双胍治疗组(25例)空腹血清IGF-1,IGF-2治疗后无明显变化;格列吡嗪(40例)治疗后空腹血清IGF-1升高[(181.8±104.5)vs(209.0±88.2)ng·ml-1,(P<0.05)],IGF-2治疗后无明显变化;治疗后2组血糖均明显下降(P均<O.01),格列吡嗪组治疗后C肽水平明显升高(P<0.05),二甲双胍组治疗后C肽水平无明显变化。结论格列吡嗪和二甲双胍对Ⅱ型糖尿病患者血清IGF-1水平有不同的影响。
作者:裴剑浩;杨华章;邝建;廖晓征;陈重;陈红梅;李忠文;崔炎棠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氯沙坦治疗充血性心衰(CHF)的临床疗效及对循环NO和内皮素(ET)水平的影响。方法60例CHF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随机加用氯沙坦(25~50 mg·d-1,口服)或依那普利(2.5~5 mg·d-1,口服),疗程12 wk。观察治疗前后心功能、血浆NO及ET水平变化。30例健康者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 CHF患者收缩和舒张功能参数异常,血浆ET及NO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或P<0.01)。治疗12 wk后,氯沙坦组心功能改善率为85%,依那普利组改善率为84%,心脏收缩和舒张功能参数均显著改善;血浆ET及NO水平明显降低(P<0.01),NO/ET比值显著升高(P<0.05),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沙坦能明显改善CHF患者心脏功能,恢复NO与ET之间合成释放平衡,这可能是氯沙坦治疗心衰的重要机制之一。
作者:王邦宁;张传焕;沈玉芳;刘敏;陈大年;高丹屏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危重病人行机械通气时异丙酚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2例大手术后需要机械通气的危重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1例,A组为对照组,B组为异丙酚组,持续静脉微泵注入异丙酚。观察两组病人的临床表现、血压、心率及血浆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浓度变化。结果异丙酚组病人均处于浅睡眠状态,脱机时对照组病人血压、心率、血浆E、NE浓度均明显升高,两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异丙酚能使机械通气的危重病人处于浅睡眠状态,能抑制病人体内E、NE的释放,使血液动力学保持稳定。
作者:刘宝;承韶晖;王锦权;陶晓根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目的建立大鼠肾病综合征模型并观察其临床表现及生理、病理改变。方法阿霉素组鼠于试验开始d1和d15分别尾静脉内注射阿霉素5mg·kg-1、3mg·kg-1,观察12 wk,用代谢笼收集1、2、3、4、6、8、13 wk各时期24 h尿液,测定不同时期24 h尿蛋白量,并于6 wk及实验结束时分别测定血清总蛋白、白蛋白、肌酐、尿素氮及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含量,同时取肾作光镜和电镜病理学检查。结果肾病综合征模型复制成功,实验开始后第6 wk阿霉素组肾脏改变类似人类微小病变型肾病;12 wk时有肾小球硬化改变出现,可用于进一步研究微小病变型肾病的发展情况和探讨慢性硬化性肾病的模型建立。结论阿霉素组不同时期的24 h尿蛋白含量明显升高,血生化检测表明阿霉素组大鼠血清总蛋白、血蛋白含量降低,血清肌酐、尿素氮及血脂含量升高,病理组织学检查表明,肾脏有明显的病理改变。
作者:许涛;吕磊;钱琛;王迎新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目的观察甲基强地松龙局部浸润对炎性损伤脊神经根的恢复情况,探讨甲基强地松龙对非压迫状态下脊神经根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20只家兔全部制成脊神经根炎性损伤的动物模型并饲养3d。分组给予甲基强地松龙或等量生理盐水局部浸润脊神经根。术后1 wk测量脊神经根的传导速度,光镜下观察脊神经根的组织学变化及脊髓后角P物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P法)。结果甲基强地松龙组脊神经根传导速度明显恢复。组织学观察显示脊神经根间质充血、水肿程度显著减轻,范围显著缩小,炎性细胞浸润减少。脊髓灰质后角P物质免疫反应阳性纤维面积及灰度均明显小于对照组。结论甲基强地松龙局部浸润可以降低脊神经根炎症反应、阻断疼痛传递、促进脊神经根功能恢复。
作者:张伟国;杜喆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目的观察理气活血中药对大鼠血管内皮细胞(VEC)损伤的防治作用。方法建立大鼠VEC损伤模型,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理气活血组,每组各10只。检测并比较循环内皮细胞(CEC)计数、t-PA、PAI活性、6-keto-PGF1α含量及血小板大聚集率(PAgTmax)等指标变化。结果理气活血组与模型组比较,CEC计数明显减少(P<0.01);t-PA活性明显增强(P<0.01),PAI活性降低(P<0.05),活性型t-PA升高(P<0.01);6-keto-PGF1α含量升高(P<0.01);PAgTmax下降(P<0.01)。结论理气活血中药能增强VEC的抗凝及促纤溶功能,具有良好的VEC保护作用。
作者:赵建宏;林琳;曹卉;高继发;朱凡河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目的研究阿司匹林(Asp)与维拉帕米(Ver)合用对大鼠肠系膜微循环的影响。方法右旋糖酐(Mr480 000)360 mg·kg-1 iv制备大鼠肠系膜急性微循环障碍(AMD)模型,采用活体微循环法观察肠系膜微循环细动,静脉血流速度(ABFV、VBFV),血流状态(BFS),血管口径(AD、VD)的变化。结果Asp 2.5、5 mg·kg-1、Ver 0.3、0.6 mg·kg-1,Asp+Ver(1+0.15)、(2.5+0.3)mg·kg-1iv可使ABFV增大各为11.1%、31.3%、18.7%、19.5%、26.5%、37.3%;VBFV则为12.5%、25.7%、12.5%、13.7%、30%、34.7%,BFS改善;AD增大4.3%、17.9%、31.5%、35%、20%、38.1%;VD则为2.2%、4.2%、25%、31.5%、5.8%、23.5%;CN增多;Asp+Ver可明显逆转AMD。结论 Asp增快ABFV、VBFV作用优于Ver,而Ver扩张AD、VD作用强于Asp,两者合用呈协同效应,并对右旋糖酐诱导的AMD具有拮抗作用。
作者:宋益民;李学坤;谭建民;李增唏;石山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针对bcl-2 mRNA蛋白编码区的反义寡核苷酸对足叶乙甙诱导HL-60和K562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应用MTT法和流式细胞仪检测反义寡核苷酸与足叶乙甙联合作用的HL60和K562细胞中bcl-2蛋白表达和细胞凋亡及足叶乙甙IC50值。结果 10μmol·L-1反义寡核苷酸与足叶乙甙联用能明显抑制HL60和K562细胞中bcl-2蛋白表达和增强细胞对足叶乙甙诱导凋亡的敏感性,提高细胞的凋亡率;并且针对bcl-2 mRNA蛋白编码区的反义寡核苷酸比针对bcl-2 mRNA翻译起始区的反义寡核苷酸作用更强。结论针对bcl-2mR-NA蛋白编码区的反义寡核苷酸能促进HL60和K562细胞足叶乙甙敏感性。
作者:雷小勇;张洹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中华眼镜蛇毒神经生长因子对受损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钳夹损伤成年大鼠坐骨神经,造成脊髓背根神经节感觉神经元和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变性的动物模型,用酶组织化学图像分析观察神经生长因子对受损神经脊髓节段的抗氟化物酸性磷酸酶和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的影响。结果神经生长因子能明显提高受损神经脊髓节段的抗氟化物酸性磷酸酶和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结论神经生长因子对神经元有保护作用。
作者:陈敏坚;杨斌;张春燕;舒雨雁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目的观察NO供体硝普钠(SNP)对视上核(SON)神经元的影响,以了解NO对SON细胞活动的调节作用。方法对成年大鼠下丘脑切片SON神经元进行细胞内生物电记录,测定细胞电生理参数。结果在11个安静的细胞灌流给药SNP(1mmol·L-1)3~5 min,使55%的细胞发生去极化(P<0.05),伴有膜电阻和时间常数减小,而使45%的细胞超极化(P<0.05)。SNP使73%细胞的诱发动作电位的幅度和超射值减小、半幅时程增大(P<0.05),并伴放电频率降低、电流-电压曲线斜率减小、AHP幅度增大(P<0.05);但在6个有自发性放电的细胞,SNP使67%细胞的自发性放电频率升高(P<0.05)。结论 SNP能细胞类型和功能状态依赖性地对SON神经元产生兴奋性或抑制性影响,提示NO对SON细胞活动有不同的调节作用。
作者:黄宏平;汪萌芽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目的探索黄芪总甙(AST)的抗炎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大鼠角叉菜胶气囊炎症模型,测定渗出液量、中性白细胞游出数、蛋白质、PGE2、IL-8、NO、PLAa含量以及O2的生成量。结果AST40、80 mg·kg-1可使角叉菜胶诱导大鼠气囊炎症的渗出液量、中性白细胞游出数、蛋白质含量显著减少,降低渗出液及中性白细胞中PLA2活性,减少渗出液中IL-8含量及中性白细胞Oi的生成。AST也可明显减少渗出液中PGF2、NO的含量。结论 AST的抗炎作用机理与其降低血管通透性和抑制白细胞游出、降低PLA2活性、减少IL-8、PGE2、NO等炎症介质的产生与抑制氧自由基生成有关。
作者:杨沁;路景涛;王斌;周爱武;陈敏珠 刊期: 2001年第01期
对26例心绞痛患者采用心脑同治的方法,对其疗效作了系统的观察,并与单纯抗心绞痛治疗20例作比较,现报道如下。
作者:吴玉彬;刘玉灵 刊期: 2001年第01期
我科1998年10月至1999年4月对45例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repeated respiratory infection,RRI)应用卡介菌多糖核酸(商品名:斯奇康)防治,观察其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茅双根;周名雄 刊期: 2001年第01期
肝素除抗凝作用外,其抗炎作用正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低抗凝性肝素在体外模型的应用提示肝素的抗炎特性区别于其抗凝活性,在某些情况下低抗凝活性肝素对低血容量性休克的抗炎作用强于普通肝素[1]。有关研究表明静脉应用肝素能抑制皮肤及支气管的炎症反应[2]。也有采用肝素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研究,但结果不甚一致。
作者:曾奕明;蔡俊峰;蔡园园;吕良超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粉尘螨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具有强烈的致敏性,对有过敏体质的人易诱发支气管哮喘。特异性免疫治疗过敏性哮喘,由于治疗时间长,用注射法有诸多不便,易中断治疗,直接影响疗效。为寻求安全简便的方法,我们用粉尘螨口服滴剂治疗过敏性哮喘,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万义福;卢宏昌;李序康;漆基建;李蕾珍 刊期: 2001年第01期
应用黄芪注射液治疗慢性心衰患者30例,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所有病例均为住院病人,其中男48例,女12例,年龄52~80岁,疗程3~28年。原发病为冠心病26例,高心病18例,风心病8例,肺心病4例,扩张性心肌病4例。心功能(按NYHA分级)Ⅱ级9例,Ⅲ级34例,Ⅳ级17例。
作者:胡锦章;甘结友 刊期: 2001年第01期
华法令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抗凝剂,广泛应用于人工心脏瓣膜、心房纤颤、动静脉栓塞和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抗凝。然而过度抗凝有引起严重出血的危险,包括致命性脑出血。维生素K1可以纠正华法令抗凝,但是如果盲目过份纠正抗凝又可能招致栓子形成[1]。近2年来我们控索采用量化肌肉注射维生素K1部分纠正华法令抗凝的方法取得了成功经验。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保华;孙芸;刘海宁;闫爱国;刘晓曼;薄冬玉 刊期: 2001年第01期
应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孕14~18 wk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 1999年1月~2000年1月,来院要求终止妊娠的健康妇女98例,无用药禁忌者。孕周为14~18 wk。入选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49例。观察组米非司酮(北京制药厂产品)空腹口服50 mg,每日2次,共2d,d3阴道后穹窿置米索前列醇600 μg,12 h无流产者再放人600 μg。对照组在B超下羊膜腔内注射利凡诺尔100mg。
作者:肖玲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神经痛是神经系统疾病的一个常见症状。以往对神经痛的治疗多采用在基础治疗的同时进行封闭治疗,虽然这种方法有明确的止痛效果,但由于封闭技术要求术者有丰富的解剖学知识和娴熟的穿刺技术,如穿刺不当,就可能造成一定的并发症,因此限制其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为了寻找一种更加方便,安全的治疗神经痛的方法,近期我们对20例神经痛病人加用神经妥乐平治疗,并将治疗前后的神经痛评分进行比较,发现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徐文安 刊期: 2001年第01期
对于心肌梗死后出现持续室性心动过速(VT)给予胺碘酮治疗可降低猝死率,并有防止复发和延长生命作用。但其用法无明确规定。近几年来,我们短期静脉大剂量负荷同步口服小剂量胺碘酮治疗VT 15例,72 h控制率达8096,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仲华;隋彩珍 刊期: 2001年第01期
自1994年10月至1996年12月在对75例前列腺增生症行耻骨上前列腺摘除术时,48例术中使用凝血酶与明胶海绵混合涂布前列腺窝的止血方法,取得满意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韩杰;王章才;卓栋;黄后宝 刊期: 2001年第01期
动态观察40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HBV)在干扰素治疗前后外周血干扰素抗体的产生及其与疗效的关系。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及治疗方案选择符合1995年第5次全国传染病寄生虫病会议修订的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40例,HBsAg及HBeAg阳性,病程超过1年;排除甲型及丙型肝炎。
作者:熊玉卿;傅军;戴群;章卫洪 刊期: 2001年第01期
我院于1998年12月~2000年5月用中药爱迪注射液合并MVP联合化疗方案用于晚期肺癌治疗,并以单用MVP方案作为对照,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陈立军;欧柳红 刊期: 2001年第01期
血药浓度-时间函数式是研究药代动力学的重要依据,需要求解由房室模型所确定的微分方程得之。拉普拉斯变换是求微分方程的简化方法,比古典法容易,即使是对高等数学知识不甚了解的医药工作者,也很容易理解并可依据一定的模式进行求解。本文介绍了拉普拉斯变换的一些重要的概念,如定义、性质、常用的变换表及求微分方程的步骤等,并举药代动力学中的实例说明求解的具体方法。本文用拉普拉斯变换求解的关于三室模型各种用药途径的血药浓度-时间函数式一般文献未提及,颇有价值。
作者:黄晓晖;谢海棠;孙瑞元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目的观察益气和胃胶囊对小鼠胃血流量及胃排空的影响。方法益气和胃胶囊(生药)10 g·kg-1、5g·kg-1、2.5 g·kg-1(ig),采用氢清除法测定胃组织血流量;胃内容物残留率法测定胃排空。结果益气和胃胶囊高、中、低剂量组小鼠胃血流量分别为(442.3±176.4)、(410.4±209.6)、(382.9±198.5)ml·100g-1,比溶剂对照组(289.6±127.7)ml·100g-1升高;小鼠胃内容物残率留率分别为(43.8±20.5)%、(51.2±19.5)%、(50.3±24.3)%,较溶剂对照组(69.6±18.8)%降低,尤其是高剂量组作用显著(P<0.05)。结论益气和胃胶囊能增加小鼠胃血流量及胃排空。
作者:洪浩;陈光亮;王钦茂;刘翠权;陈淑海 刊期: 2001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