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研究先天性梅毒的临床表现,以及与母亲是否治疗或治疗是否彻底的关系.方法 通过对27例出生后确诊先天性梅毒患儿的临床表现、预后和母亲怀孕期间是否治疗的关系进行总结,同时对母亲治疗与母亲未治疗或治疗不彻底先天性梅毒患儿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母亲治疗和母亲未经治疗和治疗不彻底的先天性梅毒患儿,在出生时即出现临床二期梅毒的症状.在肝功能损害方面,先天性梅毒患儿早期间接胆红毒升高(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后期(2周)出现转氨酶的升高.结论 母亲未经治疗或治疗不彻底的先天性梅毒患儿出生后可出现临床症状.全程的抗梅素治疗是改善先天性梅毒患儿临床症状的关键.
作者:李明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外科治疗糖尿病足溃疡以降低致残率的措施,采用股前外侧薄皮瓣修复糖尿病足溃疡.方法 自2004年8月至2007年3月,在内科综合治疗,一般状况控制良好的基础上采用股前外侧薄皮瓣修复糖尿病足溃疡9例.结果 9例患者中,8例获得成功,皮瓣质地良好,与周围皮肤感觉无明显差异,恢复后均可负重行走,术后平均随访10个月无溃疡复发.结论 股前外侧薄皮瓣修复糖尿病足溃疡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汪凌霄;徐田洪;王守界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进一步提高心脏瓣膜病手术治疗的成功率.方法 回顾分析2001年9月至2007年5月,728例心脏瓣膜病人手术治疗,男334例,女394例.年龄12~85岁,平均52.7±6.3岁.主动脉瓣置换(AVR)+二尖瓣置换(MVR)+三尖瓣成形(TVP)83例;AVR+MVR 125例;AVR130例;AVR+冠状动脉旁路移植(CABG)5例;MVR+TVP114例;MVR243例;MVR+CABG4例;带瓣升主动脉置换加冠状动脉移植14例(Bentall术);二尖瓣成形(MVP)6例;三尖瓣置换(TVR)4例.结果 发生左室破裂3例,抢救不及死亡;瓣周漏1例,再次换瓣治愈;多脏器功能衷竭7例,抢救成功2例;低心排综合征5例,抢救成功5例;心律失常82例,其中室上性心动过速32例,均经药物控制;室性期前收缩或室性心动过速50例,经药物和电复律39例;自动复律8例,死亡3例;不明原因溶血3例,均未能存活.全组手术死亡14例,手术病死率1.92%.结论 加强围手术期处理,改进手术技术可进一步提高心脏瓣膜疾病的手术成功率.
作者:张士兵;周汝元;林敏;葛圣林;葛建军;高晴云;郑小燕 刊期: 2008年第01期
慢性化脓性上颌窦炎、上颌窦囊肿和霉菌性上颌窦炎是比较常见的上颌窦良性病变,传统的手术方式是上颌窦根治术(柯-陆氏手术),随着鼻内镜技术的普及,经中鼻道的上颌窦开放术多有报道.
作者:王红力;华正茂;黄立真;张卓铭;汪际云;李永明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12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应用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对照组60例应用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肠溶阿司匹林.两组疗程均为2周.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83.3%,对照组为639%.两组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可显著改善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作者:许仲文;王永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PPARα在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中的表达变化,以探讨其在NAFLD发生中的作用.方法 16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采用喂饲高脂饲料复制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模型.观察不同处理组大鼠肝脏病理形态学的变化.应用生化法检测大鼠肝内游离脂肪酸(FFA)含量.应用免疫组化法观察大鼠肝内PPARα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所有的大鼠均出现重度脂肪变性(>75%)和程度不等的小叶内灶性炎细胞浸润;肝内FFA明显升高(P<0.05),大鼠肝内PPARα蛋白质的表达明显增强(P<0.01),主要为核内表达增强.结论 NAFLD时存在FFA和PPARα表达的异常,PPARα表达异常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发病机制中可能起一定的作用.
作者:宋育林;曾民德;陆伦根;范竹萍;茅益民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依达拉奉和丹奥联合应用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将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丹奥80 mg/日静脉滴注,连用14天;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30 mg,2次/日静脉滴注,连用7~10天.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日常生活能力指数评分.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总有效率、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指数评分(Barthel)改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均P<0.05),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依达拉奉和丹奥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好,且安全.
作者:李雪芹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引起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为其干预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对本院儿科近五年来收治的86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进行分析,比较各种病因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影响.结果 病因以感染因素占首位(40.70%),发病日龄>7日的居多,高胆红素血症以中重度为主.其次是围产因素占32.56%,发病日龄以<7日居多,高胆红素血症以轻中度为主.结论 注重围产期保健,减少母婴感染机会是预防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关键措施.
作者:牛广建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改良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2003年11月-2005年12月149例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手术,对其中73例(观察组)进行了改良的子宫动静脉电凝、宫颈套扎方法、子宫体切取方法,与76例(对照组)参照Semm术式手术比较.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80.69±27.26 min,对照组手术时间120.65±23.86 min,两组手术时间比较有极显著差异(P<0.01).观察组手术出血量35.68±21.54 ml,对照组手术出血量60.07±24.39 ml,两组手术出血量比较有极显著差异(P<0.01).术中套扎线滑脱率:观察组1.37%(1/73),对照组5.26%(4/76),两组术中套扎线滑脱率比较有极显著差异(P<0.01).术后排气时间:观察组25.28±3.34 h.对照组35.40±6.61 h,观察组术后排气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术后3天体温:观察组37.5±0.3℃,对照组37.6±0.4℃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术后宫颈残端出血率:观察组3.95%(3/73),对照组5.26%(4/76),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 改良筋膜内子宫切除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套扎线滑脱率低,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是一种理想手术方式.
作者:金万里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直视下尿道扩张治疗尿道狭窄的疗效.方法 对20例尿道狭窄而无法进行常规尿道扩张患者,采用内窥镜直视下尿道扩张.结果 20例尿道狭窄病人均成功扩张,随访2个月~2年,排尿粗畅.结论 内窥镜直视下尿道扩张是一种治疗复杂性尿道狭窄的有效方法.可避免尿道穿孔、假道等尿道损伤并发症的发生,可避免部分病人不必要的手术.
作者:郭松林;张书贤;王允武;章小毅;徐炜;彭伟;沈亚军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在全胃切除术后患者中应用的可行性和治疗效果.方法 将40例胃癌需作全胃切除术的病人随机分为肠内营养组(EN,20例)和肠外营养组(PN,20例).于术后24小时给予等氮、等热量营养支持,观察两组病人术后肠鸣音恢复、肛门排气时间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手术前后营养指标、平均住院日及平均住院费用的差异.结果 两组病人术后营养支持前后的营养指标均有明显改善(P<0.05);EN组与PN组间血糖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EN组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42.20±1607h)较PN组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66.40±20.82h)要早(P<0.05);同时平均住院费用明显减少(P<0.05).结论 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应用于全胃切除术后患者是安全可行的方法,既能促进患者肠道功能尽早恢复,改善了病人术后营养状况,又节约了医疗费用.
作者:翁延宏;朱永龙;叶小利;江美芳;蒋明芳 刊期: 2008年第01期
肺部孤立性结节是指肺内单发的直径小于3 cm的软组织样高密度影;而直径大于3 cm的软组织样高密度影,则称为肺内肿块.肺部孤立性结节临床上鉴别诊断比较困难,主要是周围型肺癌与结核球、炎性假瘤三者之间的鉴别诊断,我院自2003年2月至2007年4月采用薄层动态增强扫描共检查肺部孤立性结节96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胡述国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评价复治传染性肺结核病直接面视下短程化疗(DOTS)治疗效果.方法 收集并分析合肥地区2003年4月~2006年3月登记人项目治疗并完成疗程的复治涂阳肺结核病患者资料.结果 复治涂阳病人治愈率68.15%.结论 按照DOTS策略,合理的化疗方案,可提高复治肺结核病人的治愈率.
作者:张雷;郁华;张晓芳;高爱平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卵巢上皮性肿瘤中Skp2,p27和PTEN表达的意义以及表达的相关性.方法 用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卵巢腺瘤(n=20),交界性卵巢腺瘤(n=20),卵巢腺癌(n=50)标本Skp2,p27和PTEN的表达.以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作为卵巢腺癌的独立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卵巢腺癌Skp2表达率与卵巢腺瘤和交界性卵巢腺瘤相比显著增高(P<0.01).卵巢腺癌p27,PTEN表达率与卵巢腺瘤和交界性卵巢腺瘤相比显著降低(P<0.01,P<0.05).随卵巢癌病理分级的提高,Skp2的表达显著增高,p27和PTEN的表达显著降低.随卵巢癌临床分期的进展,Skp2的表达显著增高,p27和PTEN的表达显著降低.与无淋巴结转移者相比,有淋巴结转移者Skp2表达率较高,而p27和PTEN的表达率较低.结论 在卵巢腺癌中PTEN的缺失突变导致Skp2的表达升高,进而促进p27的泛素化降解,使p27表达降低,失去对细胞周期的调控,从而促进卵巢腺癌的发生发展.Skp2高表达,p27和PTEN低表达分别在人卵巢上皮性肿瘤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一定的作用,并与预后相关.
作者:周毅惠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亚急性坏死性淋巴结炎(SNL)的病因、实验室检查及临床特征,提高对儿童SNL的认识,减少误诊,合理治疗.方法 结合文献资料,回顾分析13例SNL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13例患儿经淋巴结活检确诊为SNL,以学龄期儿童为主,中位年龄10.3岁,男女之比约为2.3:1;临床特征表现为发热、浅表淋巴结肿大、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减少(82%),可伴有肝或脾轻度肿大(30%);急性期多有病毒及支原体感染;免疫学检查:T细胞亚群测定显示CD4+/CD8+降低(63%);病理特点为淋巴结广泛的凝固性坏死伴组织细胞反应性增生;广谱抗生素治疗无效,复发1例,其余病儿预后良好.结论 对不明原因发热伴淋巴结大的学龄患儿,除行相关实验室检查外,应早期行淋巴结活检以明确诊断.SNL可能与病毒感染或变态反应有关,存在细胞免疫功能紊乱,病程多呈自限性,糖皮质激素治疗敏感,亦有复发,应长期随访.
作者:刘洪军;李堂 刊期: 2008年第01期
先天性冠状动脉瘘(coronary fistual,CF)是冠状动脉主干或其分支与某一心腔或血管间的异常通道,是由于胚胎时期冠状动脉循环及心肌发育异常所致,为一种先天性冠状动脉畸形,尸检发生率0.29%,占先心病的0.25%~0.5%[1].我院近期收治了1例CF患者,现将其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纪勤炯;王联发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新生儿肠旋转不良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 35例行Ladd术的新生儿肠旋转不良的患儿,所有病例术前均行腹部平片检查,16例行钡剂灌肠造影检查,12例行上消化道造影,7例接受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 33例患儿合并中肠扭转,33例患儿存活,无严重术后并发症,2例放弃治疗.结论 肠旋转不良易并发急性肠扭转,肠梗阻,口服和灌肠的消化道造影是诊断本病的可靠依据.Ladd式手术是本病手术治疗的佳选择.
作者:叶桓;黄河;刘翔;左伟;张振强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自体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足和其它血管闭塞性缺血性病足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从2004年3月~2006年9月对21例糖尿病足和其它血管闭塞性缺血性病足患者(1型糖尿病患者2例,2型糖尿病患者15例,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患者2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2例)的32条下肢(其中形成溃疡和(或)坏疽的7例共7条下肢)施行了自体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结果 移植的32条患肢中22条移植后3~6 h疼痛开始缓解,6条延迟到第3~4天开始缓解,3条下肢移植后疼痛反而加重,8天后缓解,1条缓解不明显,近期有效率31/32(96.9%);一般移植2天后皮肤温度开始升高,肤色逐渐转红,近期有效率达32/32(100%);间歇跛行好转,行走距离增加,有效率达17/21(81.0%);溃疡和坏疽4~7天创面坏死组织开始脱落,新鲜肉芽组织开始形成.移植前后未发现明显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结论 自体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足和其它血管闭塞性缺血性病足是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陶雄飞;李婉萍;李心忠;申传厚;詹必红;杜文凯;孙伟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食管癌术后胸内吻合口瘘的保守治疗方法及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2000~2006年收治的4例食管癌术后胸内吻合口瘘的诊治过程.结果 近期结果:4例病人经处理后生命体征均很快趋于平稳,其中3例痊愈出院.1例未能恢复经口饮食,给予带胸腔引流管出院.远期结果:痊愈出院3例分别随访39个月,8个月和3个月均恢复正常生活,带管出院病人于术后4个月死于全身衰竭.结论 食管癌术后胸内吻合口瘘是多方面原因所致.熟练掌握吻合技术是预防吻合口瘘的关键.有效的胸腔闭式引流和胃肠减压,控制胸腔感染,足够的营养支持是重要的保守治疗方法.
作者:宁立清;柴惠平;沈六成;屠金龙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总结婴幼儿腹股沟斜疝手术治疗的体会.方法 回顾分析1974年9月至2006年12月间经治的122例婴幼儿腹股沟斜疝,平均年龄18个月,均行疝囊高位结扎术,内环超过2.5 cm者,行内环修补.结果 122例婴幼儿腹股沟斜疝其中发作嵌顿来诊者37例(占30%),其中仅1例发生绞窄性肠坏死,均经手术治愈,平均13年随诊中未见复发.结论 婴幼儿斜疝嵌顿性发生率高,急症手术治疗应持积极态度;确认外环是切开腹股沟管,保证疝囊高位结扎的前提;选择性修补扩大的内环,对防止小儿斜疝术后复发可能是有益之举.
作者:章长华;朱吉生;王华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晚期胰腺癌介入治疗的近期疗效.方法 对21例晚期胰腺癌患者予吉西他滨(GEM)2.0g、顺铂(DDP)60~150 mg行动脉灌注化疗(合并肝转移富血管者给予栓塞治疗).每4周重复.结果 全组患者有效率(CR+PR)为33.3%,中位生存期为9个月,临床受益率为52.4%.结论 介人治疗是治疗晚期胰腺癌的一种有效方法.
作者:郭兴来;胡勇;张杰;王松;卢成成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尼美舒利对脱氧胆酸(DCA)诱导的人结肠癌HT-29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200μmol/L DCA加到HT-29细胞培养液中,同时给予不同浓度尼美舒利(50、75和100μmol/L),采用MTT法测定细胞增殖;RT-PCR法检测环氧合酶-2(COX-2)Mrna,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细胞COX-2表达,放免法检测前列腺素E2(PGE 2)含量.结果 DCA作用HT-29细胞6 h,COX-2蛋白表达阳性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64.2%±6.2%比7.1%±1.9%),PGE2合成增加(23.9 ng/L±1.3ng/L比10.5 ns/L±0.9 ng/L),尼美舒利对DCA诱导的HT-29细胞作用6 h可抑制细胞增殖,并可抑制DCA诱导的COX-2 Mrna表达,并抑制PGE2合成,上述作用均呈浓度一时间依赖性.结论 尼美舒利可抑制DCA诱导的HT-29人结肠癌细胞增殖,抑制COX-2 Mrna表达和蛋白表达及PGE2合成,这可能是尼美舒利抑制HT-29细胞增殖的机制之一.
作者:赵韶春;赵春领;寇俊德;梁桃 刊期: 2008年第01期
高位腰椎问盘突出是指腰3,4及其以上腰椎间盘突出,临床上少见,本院从2003年1月至2006年12月,共手术治疗高位腰椎问盘突出症患者17例,占同期腰椎间盘突出手术4.5%,取得较满意结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曾建军;王正安;翁浩达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肺囊肿的CT表现及CT诊断价值.方法 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肺囊肿24例(共28个囊肿)的发病部位、数目、大小、形态、密度、腔内及腔外邻近肺组织的CT表现.结果 左肺11个、右肺17个,含液囊肿8个,含气液囊肿19个,含气囊肿1个.含液囊肿增强扫描,囊壁增强,囊内无增强;囊壁钙化4个,囊内容物钙化3个,囊内出血2个;6个病灶合并感染.结论 肺囊肿的CT表现有特征性,CT诊断价值可靠.
作者:汪全治;朱普和;林承露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在消化道肿瘤中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该蛋白芯片测定系统测定56例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32例消化道良性疾病患者和48例健康对照者血清中12种常规肿瘤标志物(CA199、NSE、CEA、CA242、Ferritin、β-HCG、AFP、Free-PSA、PSA、CA125、HGH及CA153)的水平.结果 消化道恶性肿瘤组的阳性率为76.79%,显著高于良性疾病组(25%)和健康对照组(8.33%)(P<0.05).结论 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检测系统可以显著提高消化道肿瘤诊断的敏感性.
作者:郑志存;钱进;朱伯金 刊期: 2008年第01期
全麻苏醒期间拔管反应的防治是全麻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气管拔管的伤害性刺激易诱发机体的应激反应,尤为显著的是心血管反应,有的甚至发生严重意外.本文旨在探讨苏醒期间给予亚麻醉剂量丙泊酚对气管拔管反应影响.
作者:雷海明;张雪红;甄庆雄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异丙酚麻醉下无痛胃镜检查对患者血液动力学影响.方法 选择2003年3月至2003年5月门诊胃镜检查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无痛组静脉推注异丙酚2.0 mg/kg麻醉后检查,对照组行常规胃镜检查.观察2组患者检查前后血浆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及检查前、中、后血压、心率的变化.结果 对照组于检查前后血浆NO、ET水平的变化有明显差异(P<0.05),而无痛组则无明显差异.对照组于检查中心率和收缩压的变化幅度较大,与无痛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异丙酚用于无痛胃镜检查对血液动力学影响更小,是一种安全的检查方法.
作者:石振旺;周维德;王爱平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肺腺癌A549细胞凋亡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MTT法观察ATRA对肺癌细胞株A549的生长抑制作用,流式细胞仪观察ATRA诱导A549细胞凋亡作用和对细胞周期的影响,Western Blot分析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结果 ATRA抑制A549的增殖呈剂量依赖性;ATRA可诱导A549细胞凋亡,凋亡过程伴随caspase-3、caspase-9表达增加,而Bcl-2、Bcl-Xs/LP的表达无明显变化.结论 ATRA可明显抑制A549细胞的增殖,可通过上调caspase-9、caspase-3的表达促进A549细胞凋亡.
作者:桂淑玉;张玲;李庆;谢斌;姚梦醒;左莉;李永怀;周青;汪渊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防止胸腰椎骨折后路手术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的失效及内固定物取出后伤病椎高度的丢失的问题.方法 使用椎弓根钉系统撑开伤病椎,恢复原节段椎体高度或稍高于原高度(1/5~1/4),手术在X线机下操作、无阻力下注入VERTEBROLPLASTICTM脊柱椎体成形术专用骨水泥.结果 8例病人术后无神经症状加重或出现新的神经病状,无内固定松动、断钉、断棒现象;随访4~21个月,伤椎前、中柱的高度随访时同术后无明显丢失现象.结论 椎弓根螺钉系统固定加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骨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余涛;任家来;黄德宁;施爱玉;崔红娟 刊期: 2008年第01期
儿童哮喘是小儿呼吸系统常见病,其发病率逐年增高.目前,糖皮质激素吸入对改善哮喘慢性炎症,降低气道高反应有效已是公认的用于哮喘长期控制治疗的首选方法.
作者:蔡青;刘善洪;闰丽云;王新刚;李崔平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二甲双胍对空腹血糖受损(IFG)的干预作用.方法 将新诊断的IFG 84例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一般的健康教育,每3个月进行饮食指导.二甲双胍组除进行上述同样处理外,加用二甲双胍片1000 mg/d.对两组受试者每3 个月进行1次OGTT,并同时测定体重、胰岛素、肝肾功能、HOMA-IR,共观察1年.观察中若75 gOGTT结果为糖尿病者,则判断已转变为糖尿病.结果 观察1年后,对照组转变为糖尿病4例(10.5%),二甲双胍组2例(4.3%);对照组体重及HOMA-IR无明显变化(P>0.05),二甲双胍组体重及HOMA-IR明显下降,比干预前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二甲双胍在延缓IFG向2型糖尿病发展中是有效的.
作者:潘绍标;虞朝黎;颜勤明;高祖华;杨开福 刊期: 2008年第01期
当前,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及人们认识水平的提高,辅以医学影像技术的进步,对外伤后出现的脑梗死的发现率越来越高.我科自2005以来共收治各种颅脑损伤近600例,其中合并脑梗死37例,现结合临床资料总结如下:
作者:杨国瑛;张文彬;樊保华;王彪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中国人Wilson病(WD)ATP7B基因启动子区的序列和结构,发现存在的多态和突变情况.方法 检测60例无亲缘关系的WD患者和20例正常人的基因组DNA序列并进行分析.结果 (1)在正常对照和WD患者的启动子区-190位和-78位(转录起始点为+1)均发现存在单个碱基的不同;(2)60例WD患者中,3例发现存在-504位G→C的突变,其中2例为纯合突变,1例为杂合突变,在正常对照中未发现此改变.(3)60例WD患者中,2例发现存在-782位A→G的突变,其中1例为纯合突变,另1例为杂合突变,在正常对照中未发现此改变.结论 WD基因的转录直接受铜或其他重金属的调节.中国人WD基因启动子区序列存在的2个多态位点均位于已知的转录调控元件结构之外,提示核苷酸多态对启动子调控基因的表达不会产生影响.启动子区的突变也是WD的分子发病机制之一.提示WD基因的分子发病机制是多样又复杂.
作者:毕伟;朱丽红;程楠;王训;胡纪源;杨任民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皮质激素吸入对预防毛细支气管炎反复发作的疗效.方法 将60例毛支患儿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儿发作期治疗相同,治疗组30例在恢复期给予丙酸氟替卡松吸人治疗3个月,对照组30例恢复期不用药,两组均随访2年.结果 治疗组喘息发作的人数和哮喘的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 毛细支气管炎恢复期持续吸入皮质激素能有效地预防喘息的反复发作,大大减少了哮喘的发生.
作者:孙礼宾;王亚亭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大肠息肉癌变过程中的相关因素,总结高危性腺瘤的内镜及临床病理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研究266例大肠息肉的内镜下表现,临床病理特点及癌变的相关因素,对部分患者进行了内镜下治疗及随访.结果 266例大肠息肉中,增生性息肉38例、炎性息肉64例,均未发现癌变病例,腺瘤性息肉164-例,其中癌变21例,直径1.1~2.0 cm及>2.0 cm的腺瘤癌变率高于直径≤1.0 cm的腺瘤(P<0.05),绒毛状腺瘤的癌变率高于混合性腺瘤(P<0.05)及管状腺瘤(P<0.05),颗数≥3的腺瘤癌变率高于1颗及2颗的腺瘤(P<0.05),有蒂腺瘤、亚蒂腺瘤及无蒂腺瘤的癌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直径>1.0 cm的腺瘤、绒毛状腺瘤和颗数≥3的腺瘤为高危性腺瘤,应加强对此类患者的内镜下治疗及随访,直径≤1.0 cm腺瘤、管状腺瘤、1颗及2颗的腺瘤为低危性腺瘤,可根据肠镜检查结果进行随访,增生性息肉、炎性息肉可不常规随访.
作者:路亮;许建明;韦俊超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头部亚低温对高血压脑出血病人的治疗作用与临床效果.方法 78例高血压脑出血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采用降颅压控制脑水肿,平稳血压,营养脑神经,保持营养及水电解质平衡,预防应激性溃疡;头部亚低温治疗组38例,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YZK-1076型医用智能低温治疗仪,进行头部亚低温治疗,使鼻咽部温度控制在32~35℃,持续3~5天.两组病人分别于入院时及2周进行头部CT扫描,测定脑出血及脑水肿量,于入院时及4周进行欧洲卒中评分.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2周时头部亚低温组脑水肿量显著减少,4周时欧洲卒中评分升高,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头部亚低温组病死率较对照组低,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头部亚低温治疗具有脑保护作用,用于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病人,安全有效.
作者:苏西云;王雪晖;陈萍;兰明利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通过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合并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特征和实验室特点以及治疗,提高对SLE合并结核性脑膜炎的认识.方法 对5例SLE合并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例患者均以发热和头痛为首发症状,3例出现恶心呕吐和颈抵抗,奥本海姆征阳性,1例出现神志淡漠;5例脑脊液(CSF)常规检查均为葡萄糖浓度降低(1.18~3.29 mmol/L),氯化物浓度在115~131.2 mmol/L之间,蛋白定量590~1245 mg/L,CSF细胞数(20~380)×109/L,未见隐球菌;3例患者CSFγ-干扰素(γ-IFN)>400 mg/L,2例腺苷脱氨酶(ADA)>5 U/L,1例CSF分枝杆菌快速荧光培养示抗酸分枝杆菌生长;5例患者均予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和喹诺酮类药物(利复星或左旋氧氟沙星)五联抗痨治疗,全部患者发热和头痛症状2周后缓解.结论 SLE患者出现发热、头痛、恶心呕吐和神志淡漠时,及时行CSF检查,CSFγ-IFN和ADA升高有助于诊断结核性脑膜炎,及早联合抗痨治疗有利于病情的控制.
作者:周明韬;王红;孙凌云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胆囊结石并肝外胆管结石的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78例采用十二指肠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或者球囊扩张术(EPBD)加网蓝取石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治疗效果.结果 全组恢复良好,住院时间5~17天,平均8.5天.均经EST或者EPBD加网蓝取石取尽肝外胆管结石,占同期EST或者EPBD加网蓝取石病人的92.85%.其中3例切开处出血,2例胰腺炎,经保守治疗治愈.LC无中转开腹.结论 两镜联合治疗胆囊结石并肝外胆管结石可行性强,住院时间短,有效、安全、符合微创;先EST或者EPBD加网蓝取石后LC更适宜.
作者:曾繁余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涎腺良恶性肿块的声像图特点,旨在提高其诊断符合率.方法 超声观察肿块的形态、质地、内部回声、境界包膜和彩色多普勒表现,对33例涎腺肿块作出分型超声诊断,与病理特点进行对比.结果 病变检出率为100%.涎腺良性肿块声像图形态规则,境界清晰,内部回声均匀;恶性肿块多见形态不规则,境界不清晰,内部回声不均匀;超声诊断良恶性肿块符合率为84.84%(28/33).结论 诊断的依据主要来自二维声像图,多普勒血流显像仅作为参考,可提高超声对涎腺肿块诊断的临床价值.
作者:谢杰 刊期: 2008年第01期
脊柱手术并发脑脊液漏是脊柱手术常见并发症之一,我科自1988年3月~2006年10月共收治28例脊柱术后脑脊液漏患者.经积极治疗,全部治愈.现报告如下.
作者:惠兆喜;吴良君;张东林 刊期: 2008年第01期
马某,男,41岁,在追赶妻子时,被其妻持四根钢制毛钱针向后猛挥刺中其胸部,遂感胸闷不适,约半小时后死亡,尸检见营养中等,面色青紫,尸僵弱,头右顶枕部有一2cm×2cm的大小片状表皮擦伤,左眼内侧可见1.0 cm×0.5 cm纵形表皮擦伤伴出血,右前胸部近胸骨处第2、3肋间可见4个直径2 cm圆孔状伤口,孔周有轻微表皮剥脱,无皮下出血,胸前壁肌层无明显出血,前纵隔内见5cm×5cm大片瘀血,双肺无明显损伤,胸腔无积血,心包呈紫蓝色,饱满,打开心包见心包腔内大量新鲜血液及凝血块约250ml,升主动脉壁广泛全层出血,心包前壁内侧见一1.5 mm类圆形穿孔,有一小皮瓣,相应处主动脉前壁可见一圆形伤口,未刺破主动脉全层,安徽医科大学病理报告示:心包前壁可见一针孔样破裂口,直径约2 mm,边缘较规则,主动脉根部外膜可见出血.
作者:赵元锋;常先扬;左兆电 刊期: 2008年第01期
厌氧菌感染具有普遍性,可累及机体的各个部位,各种组织器官.厌氧菌感染的特点多为内源性.普雷沃菌属(Prevotella)是近年来从类杆菌属分出的一种新菌属,正常寄生于人类口腔、大肠、尿道中,是引起口腔、泌尿道内源性感染的常见菌之一.我科从泌尿科1例患者的尿道引流物中分离出一株二路普雷沃菌.在分离培养的过程中体会到开展厌氧菌培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作者:邵小华;陈梅远 刊期: 2008年第01期
2006年12月,笔者诊治2例姐妹间共同发生网状青斑,此属少见,目前尚未见报道,现将病例资料报告如下.2例均为女性病例,年龄分别为18岁、16岁(系姐妹俩),因下肢皮肤网状斑疹共同发生一周来诊.现病史:姐妹俩一周前始,在无明显诱因下,两下肢突发网状红斑,无自觉症状,平素俩姐妹健康无任何疾病,家系调查中其母亲及姨妈有类似病症(详见家系图).
作者:孙旭 刊期: 2008年第01期
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是由心源性以外的各种肺内外致病因素导致的急性进行性缺氧性呼吸衰竭.其病理基础[1]是由多种炎症细胞介导的肺脏局部炎症反应和炎症反应失控所致的肺毛细血管膜损伤,使肺微血管通透性增高,肺泡渗出液中富含蛋白质的肺水肿及透明膜形成,同时可伴有肺间质纤维化.
作者:丁文联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基层医院对哮喘患儿治疗中给予护理干预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将106名哮喘患儿分为干预组56例和对照组50例,两组给予同样的药物治疗,干预组进行护理干预,干预前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发作情况.结果 通过护理干预治疗,1年内临床疗效干预组有效率96.4%,对照组有效率74.0%,干预组显著优于对月琶组(x2=13.20,P<0.001);1年内干预组发作次数2.4±0.7次,对照组发作次数3.9±1.5次(t=5.703,P<0.001),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 基层医院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哮喘患儿的治疗效果.
作者:吴阿娟;陈玲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对喉癌术后近期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及护理策略进行总结,并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方法 对我科2002年至2005年的17例喉癌进行回顾性分析,加强有针对性的护理策略.结果 喉癌术后常见并发症有:脱管、痰痂阻塞气道、误咽、咽瘘、出血、感染等,本组17例发生误吸1例,肺部感染1例,出血1例,采取各自有针对性的护理均可预防和解决,无不良后果发生.结论 对喉癌术后并发症的严密观察和良好合理的护理,能有效地控制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钱浓浓;徐素珍 刊期: 2008年第01期
鼻咽部位于头面中央,鼻腔后侧,口腔后悬雍垂的上方,毗邻重要器官、血管和神经组织.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是发生在鼻咽部的一种恶性肿瘤,也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病之一.据统计,40%肿瘤患者死亡与心理因素有关,而情绪抑郁可使肿瘤患者的存活时间减少10%~20%,因此肿瘤患者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引起医学界关注[1].
作者:吕蓉萍 刊期: 2008年第01期
一、医源性医疗纠纷医源性医疗纠纷指由医务人员的医疗行为引发的纠纷,包括对患者诊疗行为、医风医德.
作者:张大有 刊期: 2008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