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对机体创伤小,痛苦少,术后恢复快,美观,住院时间短.近年来国内外迅速应用于临床并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对于急性胆囊炎、胆囊结石、胆囊颈部结石嵌顿引起的胆囊三角区炎性水肿,粘连严重者,LC切除难度大,并发症多.本院自1999年5月~2005年5月应用LC处理急性胆囊炎共68例,总结如下.
作者:杨积中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本研究应用多普勒超声检测慢性乙型肝炎和肝硬化患者并检测其血清透明质酸(HA),层粘蛋白(LN)及Ⅳ型胶原(C Ⅳ),探讨肝脏血流动力学改变与肝纤维化的关系.方法 通过对239例不同程度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选取与肝纤维化相关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即门静脉内径(Dpv)、门静脉血流速度(Vpv)、脾静脉内径(Dsv)、脾静脉血流速度(Vsv)及肝静脉频谱变化,结合同期血清肝纤维化标志物HA、LN及C Ⅳ检测结果,利用SPSS 1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Dpv、Vpv、Dsv、肝静脉频谱变化及HA、LN、C Ⅳ与肝纤维化发展的阶段性一致,均与CHB时的肝损伤程度呈正相关.Dpv、Vpv、肝静脉频谱变化及HA在CHB的各阶段差异均有显著性;Dsv在CHB的中、重度阶段及肝硬化阶段差异才有显著性;Qsv 、LN及C Ⅳ只在CHB单个阶段差异有显著性,而且重叠较大. 结论肝脏血流动力学改变和肝纤维化血清标志物能较好地反映慢性乙型肝炎和肝硬化的肝纤维化活动情况.
作者:吴艾萌;周曙岚;汤红;张立梅;童颖 刊期: 2006年第10期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of pregnancy,ICP)是妊娠中、晚期特有的并发症,临床上以妊娠期出现皮肤搔痒、黄疸和血清胆汁酸升高为主要表现,主要危害胎儿,可引起胎儿急性缺氧,甚至胎死宫内,使围产儿发病率和死亡率增高.ICP发病率为0.8%~12.0%,有明显的地域和种族差异.在我国,安徽、重庆、成都、上海都属ICP的高发地区[1].目前临床上对ICP的认识尚不统一,如何判断ICP的严重程度是临床亟待解决的问题,产前对ICP进行合理的临床分度有助于决定终止妊娠的时机和选择适当的分娩方式[2].本研究对我院2004年~2005年度ICP患者进行临床分度,了解ICP严重程度对围产儿的影响,探讨ICP分度的临床意义.
作者:韩永芳;李文秀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应用DHS治疗中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采集2000年1月~2004年12月间在本院应用DHS治疗的粗隆间骨折患者17例,按Evans分型:其中Ⅰ型2例,Ⅱ型11例,Ⅲa型4例.17例均为闭合性损伤,术后指导患者功能锻炼,出院后定期门诊随访,定期行X线摄片检查,观察分析骨折的愈合情况,并记录患者负重行走时间.结果 17例患者均得到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1±0.3个月,骨折平均愈合时间3.6个月.术后均无切口感染、再骨折、股骨头缺血坏死等.应用黄公怡等的疗效评定标准优13例、占76.5%,良3例、占17.7 %,差:1例,占5.8 %.结论 应用DHS治疗中老年人股骨转子间骨折是一种可靠的方法.
作者:刘亚平;庞尊平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组织病理形态和免疫组织化学特点.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upervisionTM法对原发性GIST组织中的CD117、CD34、SMA、desmin、S-100蛋白进行研究.结果 本组GIST发病年龄在42~77岁(平均56岁).男性8例,女性11例.肿瘤组织形态为梭形细胞和上皮样细胞.梭形细胞呈交叉束状、旋涡状、席纹状排列;上皮样细胞多呈弥漫片状或巢状排列.可以伴有囊性变、粘液变、出血及坏死、核分裂象大于或等于5/50HPF的3例中肿瘤直径均大于5 cm.免疫组化染色CD117和CD34多为弥漫强阳性,阳性率分别为94.74%和73.68%.SMA不表达或者呈灶性阳性,S-100蛋白和desmin阴性.结论 GIST好发生在中老年,肿瘤细胞形态多变,排列方式多样,免疫组织化学染色CD117阳性对诊断有确定作用,CD34表达对诊断也有重要意义.
作者:戴敏;刘利群;秦丽霞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通过切口放置导管方法达到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行椎板切开减压,髓核摘除术患者,随机分为Ⅰ组(n=100)为实验组,Ⅱ组(n=100)为对照组,手术结束Ⅰ组放置特制硬膜外导管于切口内,因复方盐酸利多卡负荷量为4 ml,故待患者出现微痛时即由麻醉医生按要求追加药量.Ⅱ组连接镇痛泵行硬膜外腔术后镇痛,为芬太尼0.6 mg,氟哌利多5 mg加生理盐水至100 ml,2 ml·h-1.结果 两组镇痛优良率和切口愈合率均为100%.Ⅰ组,3例尿潴留,5例在追加药物时有胀痛感,Ⅱ组,76%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如:尿潴留、恶心、呕吐感、嗜睡等.结论 腰椎间盘突出病人术后局部自控镇痛能有效的解除疼痛,且比硬膜外腔镇痛并发症少,费用低,更安全.
作者:吴述良;杨小宁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指动脉终末背侧支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端软组织缺损及覆盖指骨外露的疗效.方法 临床运用指动脉终末背侧支血管蒂的中节指背岛状皮瓣逆行转移修复指端软组织缺损17例19指.结果 术后皮瓣全部成活,功能及外形均为满意.结论 该皮瓣不牺牲手指知名血管,手术简便,是修复指端软组织缺损及覆盖指骨骨外露一种有效可行的手术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华栋 刊期: 2006年第10期
肺炎支原体(MP)是儿童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之一,近年来其感染率有逐渐增高的趋势[1].MP有很强的传染性,可导致多系统,多脏器损害.经常在儿童集居的场所传播,引起集体感染,也常常在家庭成员中交叉传染,久治不愈.由MP或病毒、细菌等病原体引起的各类感染没有实验室依据很难作出鉴别诊断,而小儿MP肺炎主要是应用大环内脂类抗生素[2],其它抗生素治疗无效,所以及时的准确的诊断对治疗非常重要.为探讨一种临床准确快速实用的检测方法,我们对2004年1月~2005年12月100例呼吸道感染患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聚合酶链反应(PCR)法和冷凝集试验(CAT)三种方法进行检测,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旗明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评价经导管超选择子宫动脉栓塞(TUAE)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32例子宫肌瘤患者经导管于子宫动脉注入PVA微粒或海澡酸钠微球+明胶海绵颗粒栓塞治疗,随访3~60个月,主要观察临床症状改善、肌瘤大小及子宫体积的变化,同时通过对栓塞后月经观察,部分病例激素水平的测定,了解栓塞后卵巢功能的变化.结果 月经完全恢复正常占有89.7%(26/29),12例下腹部及腰腿胀痛和7例尿频尿急于栓后2周症状消失.21例贫血有17例基本恢复正常.栓塞后6个月肌瘤体积平均缩小64.2%,子宫体积平均缩小49.6%.5例卵巢内分泌功能测试栓塞前后变化无明显差异.结论 TUAE是一项治疗子宫肌瘤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远期疗效尚需进一步观察.
作者:徐圣德;张宇东;高斌;李华;汪涛;许国忠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支原体感染与胚胎停止发育的关系.方法 对70例正常早孕人工流产的妇女(正常组)和70例胚胎停止发育自然流产的妇女(胚停组)的宫颈分泌物进行支原体培养,比较两组支原体的阳性率,并观察支原体感染与胚胎停止发育次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①胚停组支原体阳性率为48.6%,正常组支原体阳性率22.9%,两组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②胚胎停止发育次数与支原体感染呈正相关关系.结论 支原体感染与胚胎停止发育密切相关,是导致胚胎停止发育的原因之一.
作者:党丽英;薛宗贵;陈淑梅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移植肾自发性破裂是肾移植术后早期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其发病率为0.3%~8.5%[1],以尸体供肾者多见.我院自2000年1月至2006年1月共完成肾移植102例,其中7例发生移植肾破裂,发生率为6.86%,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小庆;叶和松;项龙波;周东;尚徐敏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临床与影像学表现及诊断线索.方法 收集我院1987~2000年间经胆道造影术确诊的8例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病例,其中男女各4例,平均诊断年龄46岁,从出现临床症状到就诊时的平均病程3.7年,分析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及生化结果.结果 阻塞性黄疸、体重减轻、搔痒是其主要就诊原因,大部分病人同时存在一种以上症状,生化指标以碱性磷酸酶升高敏感.影像学表现为胆管轻度扩张、管壁粗糙、胆结石.结论 硬化性胆管炎临床表现变化多端,对可疑病例应及时进行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检查.
作者:金树;孔德润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评价子宫肌瘤剜除术对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方法 对本院1998~2002年76例子宫肌瘤剜除术进行临床分析及随访.结果 本组患者术后经过良好,随访60例月经恢复正常28例,在随访患者中有生育要求22例.有15例术后受孕,1例自然流产,余下14例妊娠至足月,无子宫破裂发生.随访60例有1例子宫肌瘤复发.结论 在子宫肌瘤患者中应用经腹子宫肌瘤剜除术,对要求恢复月经保留生育功能者是比较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张传美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胎膜早破与剖宫产及母儿并发症的关系.方法 对本院2004年~2005年分娩的898例产妇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胎膜早破组57例,对照组(胎膜未破)841例,对两组进行总体成数假设检验.结果 胎膜早破组羊膜腔感染率、早产率、子宫内膜炎发生率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但剖宫产率、新生儿成活率、产后出血率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1).结论 胎膜早破与羊膜腔感染综合征、早产、子宫内膜炎成因果关系,与剖宫产、新生儿成活、产后出血无必然的因果关系.故及时应用抗生素,适时促胎肺成熟,适时终止妊娠,合理选择分娩方式,可以使胎膜早破者不会提高剖宫产率、产后出血率、新生儿死亡率,但对于胎膜早破者需及时、有效、合理选择广谱抗生素,降低羊膜腔感染和子宫内膜炎发生率,降低早产率.
作者:汪芬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瘫痪患者臀布及骶尾部Ⅳ期褥疮及窦道的修复方法.方法 采用臀大肌、臀中肌、阔筋膜张肌肌皮瓣等肌皮瓣转移修复瘫痪患者臀部及骶尾部Ⅳ期褥疮及窦道24例36处,其中扩创前创面小为5.0 cm×6.2 cm,扩创后创面大为6.4 cm×8.5 cm,创面平均大小为6.0 cm×7.5 cm.结果 瘫痪患者Ⅳ期褥疮及窦道24例36处肌皮瓣全部成活,3处肌皮瓣的边缘部分坏死,经换药治愈.本组病例经6个月~10年随访均无复发.结论 临床可常规应用肌皮瓣转移修复瘫痪患者臀部及骶尾部Ⅳ级褥疮及窦道.
作者:赵遵江;薛忠信;李传勇;张保德;章荣涛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利尿剂治疗肝硬化腹水疗效的部分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93例肝硬化腹水患者的临床相关指标,通过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临床各项指标与利尿剂治疗肝硬化腹水疗效的关系.结果 在利尿剂治疗肝硬化腹水有效和无效组中,肝硬化并发症、肝功能分级、血电解质水平、尿量、血肌酐水平和腹水程度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将具有显著性差异的影响因素纳入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显示,肝硬化腹水利尿剂治疗有效的主要预测因素为肝功能分级(P=0.006,OR=0.326)和血肌酐水平(P=0.044,OR=0.169).结论 肝功能分级和血肌酐水平是影响肝硬化腹水利尿剂疗效的重要因素.
作者:赵结勤;许建明;梅俏;曹海龙;方海明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Vitapex(比塔派克斯)糊剂在治疗慢性根尖周炎中的疗效.方法 选择160个患慢性根尖周炎的恒牙,随机分为3组,分别予Vitapex糊剂、碘仿糊剂及氧化锌丁香油糊剂进行根管充填,比较各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实验组Vitapex糊剂根充术后1周的反应率显著低于A、B两个对照组(P<0.005),根充术后6个月的超充吸收率高于A、B两个对照组(P<0.01),且1年后治愈率也相对优于对照组,达90.91%.结论 Vitapex糊剂用于根管充填反应率低、超充后吸收率高、治愈率优,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作者:汪佩生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肽咪胍啶酮(thalidomide商品名:反应停)联合化疗在难治复发非何杰金淋巴瘤(NHL)治疗中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治疗采用化疗联合反应停.应用ELISA方法测定32例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浓度;用凝血因子VIII相关抗原免疫组化染色法,观察骨髓微血管密度(MVD).根据统一疗效标准判断疗效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稳定(NC)和进展(PD).结果 32例NHL患者CR 9例,PR 12例,NC 5例,PD 4例,总有效率71.8%,无不能耐受的不良反应.MVD、VEGF治疗前后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 反应停联合化疗治疗复发难治NHL疗效较好,是一种有效、值得探索的新方法.
作者:闫玉玲;王明林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盐酸丁咯地尔联合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 选择糖尿病伴有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42例,随机分成两组,两组均常规口服降糖药物和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组同时加用盐酸丁咯地尔注射液静脉滴注,疗程1月.并测定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血脂、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主侧肢体的神经传导速度和血流变学指标.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各指标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两组间治疗后血浆黏度值、红细胞聚集指数和神经传导速度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盐酸丁咯地尔联合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可以有效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作者:李久红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两种术式胆囊切除围手术期抗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4年本院应用LC和OP行179例胆囊切除术,并对其基本情况、抗菌药物应用情况、手术情况及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围手术期共应用8类23种抗菌药物,治疗过程中腹腔镜术组1例出现感染,开腹术组8例出现感染.结论 施行胆囊切除术的患者应结合患者病情、手术方式、年龄等选择抗生素,以增强其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作者:凌艳;国维克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静脉用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的疗效.方法 在常规治疗的同时,治疗组一次性给予大剂量IVIG(1 g·kg-1)静脉滴注,并根据使用时间分为两个治疗组,比较治疗组①、治疗组②、对照组三组间接胆红素胆(IBIL)的变化及光疗时间.结果 治疗组①治疗24 h和48 h后血IB水平差异均有显著性(P<0.001);治疗组②治疗 48 h后血IB水平差异有显著性(P<0.001),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降低,且所需光疗时间明显缩短(P<0.001).两治疗组在治疗24 h和48 h后血IB水平差异均有显著性(P<0.001)治疗组①较治疗组②明显降低,前者所需光疗时间明显缩短(P<0.001).结论 IVIG治疗ABO溶血病有显著疗效,但宜早期使用才能发挥佳作用.
作者:张德凤;张琼枝;张彦萍 刊期: 2006年第10期
贝康亭(左-卡尼汀)是一种广泛存在于机体组织内的特殊氨基酸,是促进细胞脂类代谢的必需辅助因子,细胞内脂肪酸经β-氧化后,进入三羧酸循环,产生能量,从而提高心肌耐缺氧能力,防止心肌损伤,为此本文为观察贝康亭(左-卡尼汀)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和安全性.
作者:于国英;朱莉;扬选影;姚文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干扰素栓配合微波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03年6月至2005年2月在本院门诊就诊的130例宫颈中度、重度糜烂患者,采用微波治疗,术后阴道穹窿放置干扰素栓,隔天1枚,10次为1疗程,作为治疗组.2002年1月至2003年6月对70例宫颈中度、重度糜烂患者单纯采用微波治疗,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8周后复诊.结果 微波加干扰素栓(治疗组)中度宫颈糜烂的治愈率96.25%,重度宫颈糜烂的治愈率81.4%.单纯微波治疗组(对照组)中度宫颈糜烂的治愈率80%,重度宫颈糜烂的治愈率60%.结论 干扰素栓配合微波治疗宫颈糜烂,能促进宫颈创面修复,减少痂皮脱落出血,缩短疗程,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
作者:张传荣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氯沙坦钾胶囊含量,为质量控制提供有效的分析手段.方法 色谱柱:Phenomene× ODS C18( 5 μm、4.6 mm ×150 mm);流动相:乙腈-0.1%磷酸溶液(45∶ 55);检测波长:230 nm.结果 制剂中辅料和有关物质对主药无干扰,氯沙坦钾在浓度100.2~350.8 mg·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0.999 9;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36%、99.68%、99.40%,RSD为0.42%. 结论本法专属性好,准确,简便,可有效控制本品质量.
作者:汪正宇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氨水的饱和时间对复方氨酚烷胺胶囊薄层色谱鉴别的影响.方法 薄层色谱法;展开剂:氯仿-甲醇-丙酮(9∶ 1.5∶ 1). 结果氨水的饱和对胶囊中各成份的分离效果有明显影响;而且马来酸氯苯那敏和盐酸金刚烷胺的斑点位置也随着饱和时间的不同而改变.结论 用氨水饱和15 min以上时,各成份分离效果较好,可以获得满意结果.
作者:孙莉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建立板蓝根配方颗粒中腺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固定相:C18柱,流动相:甲醇-磷酸盐缓冲液(10∶ 90),检测波长:260 nm.结果 腺苷在38.12~190.60 mg·L-1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102.80 %,RSD为1.33 %(n=5).结论 该方法结果准确快速,适合于板蓝根配方颗粒的质量控制.
作者:张勇;张云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益心复脉片中丹参素的含量,以控制该制剂的质量.方法 采用Hypersil C18 4.6 mm×250 mm为色谱柱;1%冰乙酸-甲醇(200∶ 1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80 nm;柱温为室温;流速为0.9 ml·min-1.结果 该色谱条件下丹参素的线性范围为10~150 mg·L-1(r=0.999 9),加样回收率为99.02%,RSD为1.00%.结论 该方法简便、快捷、结果准确、重现性好.
作者:王国勤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建立复方硫酸亚铁缓释片中硫酸亚铁的释放度测定方法.方法 以0.1 mol·L-1盐酸溶液1 000 ml为溶出介质,转速为100 r·min-1,溶出量采用比色法测定.结果 本品中硫酸亚铁的释放符合Higuchi释药方程,并与国外上市的同规格产品Ferrograde Folic一致. 结论符合中国药典2000版附录XI X D关于缓释制剂的相关规定.
作者:柏俊;胡士高;李珠婧;王贺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建立鱼腥草素钠滴丸中鱼腥草素钠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用HPLC法测定滴丸中鱼腥草素钠的含量:C18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0.01 mol·L-1四丁基溴化铵(150∶ 200)的混合液1 000 ml中加二乙胺0.4 ml,检测波长283 nm.结果 鱼腥草素钠在2.3~46 mg·L-1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回收率98.99%,RSD为2.02%.结论 该法简单可行,结果准确,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姚先梅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制备复方曲安奈德乳膏,并建立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将醋酸曲安奈德、硫酸新霉素等药物与乳膏基质制成复方制剂,并采用HPLC法测定醋酸曲安奈德的含量.结果 醋酸曲安奈德在5~40 mg·L-1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 = 0.9999),平均回收率为100.9%,RSD = 0.84%.结论 本制剂制备简单,质控方法切实可行.
作者:沈鸿;张继明;徐坚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A771726在小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过程.方法 单剂量尾静脉注射三个剂量的A771726,根据小鼠体内血药浓度经时过程,估算相应的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 A771726(4,12,36 mg·kg-1)的血药经时过程均符合一级吸收的一房室模型,其主要药动学参数为:t1/2Ke(h):(18.63±1.78),(31.07±7.33),(25.41±2.76);C0(mg·L-1):(19.92±1.20),(49.58±9.00),(182.14±22.98);AUC(mg·h-1·L-1):(533.99±41.49),(2173.88±440.21),(6621.97±584.25).结论 单剂量尾静脉注射A771726三个剂量组的药物代谢均成线性关系,其血药浓度-时间曲线符合一级吸收的一房室模型.
作者:彭磊;张茜;金涌;李俊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薏苡仁水提液对免疫功能低下小鼠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 先给予小鼠腹腔注射环磷酰胺以建立小鼠免疫功能低下模型,然后将薏苡仁水提液按10、5和2.5 g·kg-1三种剂量连续给三组小鼠灌胃10 d,观察薏苡仁水提液对免疫低下小鼠免疫器官重量指数、白细胞数量、腹腔巨噬细胞吞噬率与吞噬指数、T淋巴细胞酯酶阳性率和血清溶血素HC50值等实验指标的影响.结果 薏苡仁水提液能显著拮抗环磷酰胺所致免疫功能低下小鼠的免疫器官重量减轻和白细胞数量减少,明显增加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百分率及吞噬指数,显著增加血清溶血素含量,且能明显促进T淋巴细胞酯酶阳性率.结论 薏苡仁水提液对机体免疫功能具有较好的增强作用.表现为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和非特异免疫功能的改变.
作者:叶敏 刊期: 2006年第10期
尖锐湿疣是常见的性传播疾病之一[1].因复发率高,已成为临床上医患双方均感到棘手的问题[2].我院妇保门诊通过对264例尖锐湿疣患者的问卷调查,了解尖锐湿疣患者对该病的认知及自身健康意识程度,从而有针对性地对患者实施治疗、护理及健康教育,以提高患者的自我防护能力,降低复发率.
作者:陈改霞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老年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首发症状, 提高急诊分诊准确率及加强护理.方法 根据病历和随访收集并分析了55例经急诊住院的老年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AMI)病人的资料及首发症状.结果 老年不典型急性AMI可表现为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晕厥等心脏以外的一些症状容易被忽视而造成误分诊和误抢救.结论 急诊护士要特别注意老年病人的生理和病理变化,了解典型和不典型AMI的临床特点,做到细询问、勤观察、快反应、速抢救,正确分诊,为老年病人的抢救赢得佳时机.
作者:胡成文 刊期: 2006年第10期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高速发展,医院药学工作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的以保障药品供应为主的药学模式和理论也受到了冲击.随着卫生体制的改革,医院药师工作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药师在医院的工作和地位也被重新审视和定位[1].每一位药学工作者和管理者应对于医院药学的将来进行深刻的思考,以明确医院药学和药师的工作方向、地位和价值.
作者:韦劲 刊期: 2006年第10期
基因治疗已在治疗多种人类重大疾病如遗传病、肿瘤等方面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但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主要是如何选择安全、高效、靶向的载体系统.基因治疗的靶向性研究近年来取得了许多新的进展,如应用重组病毒载体,借助抗体或配体将治疗基因定向导入靶细胞.纳米生物材料由于其良好的生物安全性,可方便有效地实现基因的靶向性及高效表达, 成为制备高效、靶向的基因治疗载体系统的良好介质, 在基因治疗载体系统中日益受到广泛重视.本文综述了目前国内外在靶向基因转移系统中的新研究进展.
作者:张成伟;汪洋;汪兴生 刊期: 2006年第10期
银屑病是一种慢性T细胞介导的炎性和增殖性皮肤病,近年来有关银屑病的治疗一直是个令人困惑的问题.随着银屑病免疫病理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及基因工程技术的突飞猛进,已研制或正在研制一批生物制剂,包括融合蛋白、单克隆抗体、重组细胞因子等.这些生物制剂具有靶向特异性、疗效确切、毒副作用少,为中、重度银屑病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向.现就近年来银屑病的生物学疗法及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张茜;金涌 刊期: 2006年第10期
降钙素(Calcitonin,CT) 是甲状腺滤泡旁细胞(C细胞)分泌的一种32肽激素,由Hirsh首次发现并证明它具有钙-磷代谢调节功能.后来发现,哺乳动物的甲状腺滤泡旁细胞分泌降钙素,脊椎动物中比哺乳动物低等者,比如鱼类的后部鳃腺也能分泌降钙素,Copp等人就从鲑鱼的后部鳃腺提取得到活性很强的降钙素.目前能够人工合成的CT有4种,即鲑鱼降钙素(sCT)、鳗鱼降钙素(eCT)、人降钙素(hCT)和猪降钙素(pCT),前两种更为常用,且活性比人降钙素强数十倍[1].本文对降钙素的药理、临床应用及相关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曹芙萍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米非司酮配合前列腺素终止早孕存在着孕囊排出后出血时间较长或出血量多的问题,本文对近年来运用医学理论对中药治疗药物流产后出血的病因病机临床治疗及所进行的实验研究进展作了综述.
作者:许秀秀;李伟莉;王征 刊期: 2006年第10期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补钙问题的重视,钙制剂应用越来越多,新的品种也层出不穷.据初步统计[1],仅国内钙制剂生产厂就有70多家,上市品种达200余个,令医生和使用者无所适从,以下就口服钙制剂的特点和使用问题做以概述.
作者:聂鑫 刊期: 2006年第10期
血栓性浅静脉炎:根据浅表静脉区的红肿和扪及压痛的条索状物特点诊断即可成立[1].本症常发生于长时间或反复静脉输液,特别是输入刺激性较大的药物时.阿魏酸钠注射液目前临床运用较广泛,临床尚未报道其致血栓性浅静脉炎.现报道1例如下.
作者:王静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通过对中药药物不良反应(ADRS)病例的分析,为临床合理使用中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1996~2004年<中国中药杂志>中报道的271例中药ADRS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71例中药ADRS以变态反应为常见(占66.1%),中药ADRS发生率以注射剂为多(占55.7%),速发型(≤30 min)中药ADRS占30.3%.结论 加强中药ADRS的宣传,合理使用中药,尽量避免或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董立;叶鑫;沈莉莉;唐志华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该市各医院及药品生产、经营企业的药品不良反应(ADR)报告情况,探讨发生ADR的因素.方法 对我市药品不良反应(ADR)监测中心2005年收集到的1 350例ADR报告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 1 350例ADR中,抗感染药物引起的ADR占总例数的51.48%(695例),中药制剂占总例数的12.45%(168例);ADR表现以皮肤及附件损伤为常见,占总例数的29.48%(398例),而较严重的ADR占总例数的2.67%(36例);静脉给药引发的ADR多,占总例数的84%(1 134例).结论 提高认识,注意老年人的合理用药,加强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和中药制剂的使用监测.应加强专业人员的业务和服务素质培养,并展开全方位的ADR监测工作,以减少和避免ADR发生.
作者:余兴群;张树强 刊期: 2006年第10期
药品是广大人民群众防病治病、保护健康必不可少的特殊商品,做好药品监督稽查工作是药品监督管理人员不可推卸的责任.现就加强农村药品监督稽查工作提出以下几点思考.
作者:黄颐;蒋庆华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空气和物体表面的微生物污染是引起医院感染的重要因素之一,严重威胁着医护工作者和就医人员的身体健康.我院急诊科自2004年3~12月之间对抢救室采用空气净化消毒机和常规紫外线照射的两种方法在同等条件下做空气培养,找出更适应于急诊抢救室人员流动多,密集场所的空气消毒方法.
作者:刘荆;王薇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检测含植物提取物的醋酸氯己定复方消毒湿巾杀菌效果,为消费者使用该湿巾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载体定量杀菌试验对其进行观察.结果 该湿巾在室温下留样3个月,对滴染其表面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作用2 min,杀灭率分别为99.92%、100%和96.99%,现场对手擦拭,并作用1 min,对自然菌的杀灭率为99.10%.室温下存放18个月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杀灭率仍大于90%.结论 该消毒湿巾可用于旅行、餐饮、家居等生活中手及皮肤消毒.
作者:李国兰 刊期: 2006年第10期
医用氧气是医疗机构用于预防和治疗病人缺氧的一种特殊商品,其在医疗救护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属于药品管理的范畴,实行的是药品批准文号和许可证管理制度,执行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版)标准,其质量好坏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近两年来,宿州市局不断加大对医用氧气的监督管理,逐步规范医疗机构用氧行为.本文根据调研中发现的问题,分析了原因症结,提出了今后应该采取的监管对策.
作者:张永玲 刊期: 2006年第10期
药品检验所是国家对药品质量实行技术监督检查的法定机构,国家对药检所提出了高速、高效、精确的药检工作要求.计算机作为当代推动生产力发展为积极的因素,它在信息管理方面的作用是其他辅助手段所无法比拟的.在短短40多年的时间里,其应用就遍及4000多个行业领域,用途超过5 000多种[1].本文通过对计算机技术在市药品检验所检验标准管理、检验信息统计、报告书打印及办公管理等几个方面的实际应用分析,试图探索运用计算机对药检工作进行科学管理,创建信息型药检所的新模式.
作者:涂登云;李金阳 刊期: 2006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