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海峡药学杂志

海峡药学杂志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福建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 主办单位:中国药学会福建分会
  • 国际刊号:1006-3765
  • 国内刊号:35-1173/R
  • 影响因子:0.64
  • 创刊:1988
  • 周期:月刊
  • 发行:福建
  • 语言:中文
  • 邮发:
  • 全年订价:408.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 《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海峡药学杂志   2003年2期文献
  • 成方中黄连、黄柏的薄层鉴别的研究

    目的探讨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几种成方制剂中黄连;黄柏成份的效果.方法采用硅胶G为吸附剂,以正丁醇-冰醋酸-水(7:1:2)为展开剂,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结果黄连对照药材显3个亮黄色的荧光斑点,黄柏对照药材显两个亮黄色的特征荧光斑点.结论本方法可以用于鉴别制剂中黄连成份.

    作者:黄有霖;潘馨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维他肥儿膏中维生素B1和维生素B2鉴别方法的研究

    目的对维他肥儿膏维生素B1和维生素B2的鉴别方法进行了研究.方法利用紫外分析仪,对样品中的有关成分进行荧光鉴别.结果样品中的维生素B1和维生素B2在紫外灯下显明显的荧光.结论研究出的方法可用于维他肥儿膏中维生素B1和维生素B2的鉴别.

    作者:齐春芳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氯霉素制剂的含量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氯霉素注射液和滴眼液的含量.方法采用ODS柱,0.002mol*L-1醋酸盐缓冲液-甲醇(50:50)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280nm.结果氯霉素的溶度在29.33~293.3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为Y=17.67231X+20.48081,r=0.99998.氯霉素注射液和滴眼液重现性良好(n=6),RSD分别为0.1%和0.1%.氯霉素注射液和滴眼液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9%(RSD=0.8%,n=9)和100.5%(RSD=0.5%,n=9).本方法简单,快速,结果准确,重现性好.

    作者:陈星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分光光度法测定泼尼松乳膏中的泼尼松含量

    目的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泼尼松乳膏中的泼尼松含量.方法以无水乙醇为溶剂,在238nm波长处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进行含量测定.结果该方法在4mg*L-1~18mg*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54,平均回收率为98.64%,RSD=0.783%(n=5).结论本法具有操作简单,重现性好,快速,能用于控制本产品的质量.

    作者:林朝仙;王日相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泻定胶囊中丁香药材丁香酚含量标准的修订

    目的修订WS3-261(Z-042)-99(Z)[1]中丁香药材丁香酚含量标准.方法采用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中有关测定丁香药材中丁香酚含量的方法进行.结果提高了制剂中丁香酚含量标准(≥12.5%).结论可作为我们企业的内控标准.

    作者:陈飞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黄连上清丸中大黄素的含量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黄连上清丸(水丸)中大黄素的含量.方法采用十八烷基键合硅胶为固定相;2%磷酸:甲醇(95:5)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54nm.结果大黄素在0.04~0.20μg范围内呈良好线性(r=0.9996);平均回收率为100.1%;RSD为2.1%(n=9).结论本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庄惠清;陈敏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胜红抗炎素胶囊中连翘苷的含量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胜红抗炎素胶囊中连翘苷的含量.方法色谱柱为Kromasil C18柱(150×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25:75);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为277nm.结果连翘苷的进样量在0.2~2.0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形(r=0.9995);平均回收率为99.82%,RSD为1.09%(n=9).结论该法简便,结果可靠,可有效地用于胜红抗炎素胶囊的质量控制.

    作者:陈敏;周瑾;严光辉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呋咱甲氢龙的含量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去脂舒的含量.方法瑞典Kromasie ODSC18流动相:水-甲醇(10:90),流速:1ml*min-1,检测波长:220nm,峰面积外标法.结果去脂舒在50~500μg**m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7(n=6),平均回收率为100.1%(n6),RSD=0.32%(n=6).结论本法操作简便,快速,灵敏度高,结果准确,可靠,重现性好.

    作者:张发喜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利凡诺溶液测定含量方法的改进

    目的寻求测量利凡诺溶液含量的一种简便方法.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在271nm波长处测利凡诺溶液的含量.结果利凡诺在1.0μg*mL-1~12.5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具有较好的精密度和准确度,是一种简便、快速、重复性好的方法.结论可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利凡诺溶液的含量.

    作者:吴晓晔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感冒通片薄层色谱鉴别方法的改进

    目的使感冒通片中的扑尔敏和双氯灭痛有更好的薄层色谱图.方法薄层色谱法.结果扑尔敏以甲醇:浓氨(20:0.5)为展开剂展开;双氯灭痛以乙酸乙脂:甲醇:浓氨(15:5:0.5)为展开剂展开,能取得更好的薄层色谱图.结论感冒通应采用不同的展开剂进行展开.

    作者:华捷;陈超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头孢噻吩钠(弘威雷)的旋光定量法

    目的测定弘威雷的含量.方法旋光法.结果线性范围4~20mg*ml-1,平均回收率99.30%,RSD1.02%.结论重现性好,方法简单,结果可靠.

    作者:梁美凤;李爱香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HPLC法测定酮康唑乳膏的含量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酮康唑乳膏的含量.方法色谱柱为Nova-pak C18柱;流动相为0.02mol*L-1磷酸氢二钠溶液-甲醇(30:70,含0.2%三乙胺,稀磷酸调节pH至6.9±0.1);紫外检测器,检测波长为225nm.结果在建立的色谱条件下,酮康唑与有关杂质能有效地分离.酮康唑进样量在1.6~6.4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9,平均回收率为98.66%.结论本法精密度好,结果准确可靠.

    作者:林绍乐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HPLC法测定三黄片中黄芩苷的含量

    目的应用HPLC法对三黄片中黄芩进行含量测定.方法选用Hypersil-ODS(5μm,250nm×4mm),乙腈-水-磷酸(21:79:0.0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74nm,流速:1.0ml*min-1.结果线性范围为0.432~2.160μg(r=0.9998)平均回收率101.5%,RSD=0.6%.结论本法简便、灵敏、准确,同药典中所测成分互为补充.

    作者:吴海菁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纳米炭混悬注射液含量测定方法的探讨

    目的建立纳米炭含量测定方法.方法为重量法 .结果纳米炭在0.0755~0.1753%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方程为y=1.008x-2.648×104,r=0.9998,平均回收率为100.2%,RSD为0.62%.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可作为纳米炭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林秀明;于曼娜;王立克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三效热原灭活剂替代重铬酸钾浓硫酸洗液清洁输液瓶的可行性探讨

    目的探讨三效热原灭活剂替代重铬酸钾浓硫酸洗液处理输液瓶的可行性.方法通过用两种不同的清洗剂清洗输液瓶,灌装后成品按中国药典2000版要求进行比较.结果两种方法处理的成品均能符合中国药典2000版要求,微粒数量比较没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可以用三效热原灭活剂替代重铬酸钾浓硫酸洗液处理输液瓶.

    作者:张养琳;杨翠琳;郑祥云;巫建群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医院制剂留样中所发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目的医院制剂在留样过程中的所发现的问题及解决的办法.方法对3%硼酸醇滴耳液,40%硫代硫酸钠溶液,过氧乙酸溶液,在留样存放期间通过比较性实验,进行含量测定.对50%硫酸镁溶液进行目测观察,随时发现大量黄棕色物质沉淀产生的时间.结果表1市售塑料瓶直接影响制剂为质量.温度,光线,水分影响制剂的含量.原料药的纯度对制剂的质量也直接有关.结论医院制剂必须执行药品管理法.严格规定有效期,包装用玻璃瓶,控制环节生产出优质的制剂为医院临床服务.

    作者:丁英儿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培氟沙星与维生素C注射液配伍的化学稳定性考察

    目的考察分析培氟沙星与维生素C配伍后不稳定的原因.方法模拟临床用药浓度配制药液,并观察其变化.另分别单独配制培氟沙星和维生素C药液,用0.1mol*L-1氢氧化钠调节pH并观察药液变化.同时取维生素C药液进行Cl-鉴别试验.结果培氟沙星与维生素C药液配伍后产生明显沉淀.培氟沙星在pH4.1~9.5范围,维生素C在pH4.0~8.0范围内两药液皆未出现沉淀.Cl-鉴别试验证明,维生素C药液中含有一定量的Cl-.结论培氟沙星在5%葡萄糖中是稳定的.但培氟沙星不能与含有Cl-的溶液混合,以免产生沉淀(其机理有待进一步探讨).由于维生素C的生产工艺过程,致使残留定量的Cl-,故不宜与培氟沙星配伍.

    作者:陈学军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红花注射液与输液配伍的不溶性微粒考察

    目的考察红花注射液与5种输液配伍前后24h内不溶性微粒的变化.方法用ZWF-4型注射液微粒分析仪分别测定5种输液加药前及加药后0、2、4、6、24h的微粒数.结果与输液自身空白参照,加药后输液微粒数变化不大.结论红花注射液与5种输液配伍后不溶性微粒符合中国及英国药典的规定.

    作者:张峻;刘炜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鱼腥草注射液的细菌内毒素检查

    目的研究鱼腥草注射液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方法选择一定灵敏度的鲎试剂,在大有效稀释范围内,考察在不同稀释度下该制剂的干扰作用.结果对样品进行1∶6稀释,用0.5EU*ml-1鲎试剂无干扰.结论可用细菌内毒素检查代替热原检查.

    作者:罗清仁;叶鹏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无糖型养胃颗粒的稳定性考察

    目的有糖型养胃颗粒改制成无糖型养胃颗粒后,对改制后的制剂在高温干热、恒温恒湿、留样考察3个方面进行了质量稳定性考察.方法用HPLC法测定养胃颗粒的芍药甙含量,按<2002年版中国药典>对其他各项考察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该产品的含量、吸湿性,软化,粒度,溶化性,pH值和卫生学在考察期内基本无变化.结论实验证明无糖型养胃颗粒在一年半内质量稳定.

    作者:何小闵;杨思沅;贾水莲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因素实验的改进

    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因素实验是生物化学学科上的一个常规实验,长期以来由于该实验设置方面的原因使实验结果有较大的偏差,为此我们在以严莉莉与汪开圣编写的原有实验教材的基础上做了一些改进.

    作者:吴丽民;刘美龙;吴丽群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静脉配制中心再配制服务的初步效益分析

    目的对静脉配制中心再配制服务进行初步效益分析.方法收集本院执行PIVAS后的2000年4月1日~2000年9月25日所有内科出院病人病例(甲组)和本院执行PIVAS前的1999年4月1日~1999年9月25日,所有内科出院病人病例(乙组),并对甲组和乙组进行院内感染发生率、热原反应发生率的分析比较.结果两组病史资料一般情况对照无统计学差异;甲组院内感染发生率6.9%、乙组院内感染发生率15.69%(P>0.05);甲组热原反应发生率0.96%、乙组热原反应发生率3.56%(P>0.05).结论通过分析,说明了PIVAS在减少院内感染发生率、热原反应发生率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陈梅莉;占蔚;黄仲义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利巴韦林与3种中草药注射液配伍稳定性考察

    目的考察25℃下6h内,利巴韦林注射液与清开灵、穿琥宁、鱼腥草等3种中草药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配伍后6h内利巴韦林的含量,同时观察外观和pH值变化.结果 25℃下6h内配伍液外观、pH值、利巴韦林含量几乎无变化.结论上述条件下利巴韦林与3种中草药注射液可以配伍使用.

    作者:陈国庆;王锦芳;杨军琳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金星消毒液对中药材灭菌效果的探讨

    本文通过用正交设计安排实验,对金星消毒液在部分中药材灭菌上的应用作了尝试,结果证明用浓度1:160金星消毒液浸泡中药材1min可以达到较好灭菌效果.

    作者:陈金荣;刘晓玲;吴美霞;刘专红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中药罂粟壳与马兜铃的鉴别

    笔者发现在临床实践中常将马兜铃混入罂粟壳使用,为避免混用,本文简述罂粟壳与马兜铃在性状、薄层色谱图等的比较鉴别.

    作者:卢宗荣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中草药制剂中应用膜分离技术的思考

    因中草药制剂工艺存在种种问题,而膜分离技术则以其高效、节能、绿色等优点在中草药制剂尤其在中草药注射剂、口服液中应用越来越多.其代替传统的制剂工艺实有可能.本文亦针对其在中草药制剂中的应用作了一番探讨,以期更科学、更合理的应用此技术.

    作者:林欧文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酸枣仁与滇枣仁的鉴别

    目的对酸枣仁和滇枣仁区别比较,防止伪充、误用.方法采用性状、理化区别方法进行比较.结果酸枣仁与滇枣仁在性状、理化特性均有明显区别.结论方法简便易行,保证用药准确.

    作者:刘志芳;林翠琴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善保气雾剂的急性毒性与皮肤及眼刺激试验研究

    目的为善保气雾剂的生产和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对20只昆明小白鼠和12只新西兰种大白兔分别进行毒性试验以及皮肤和眼刺激试验.结果急性毒性试验部分试验组动物在几分钟后出现活动减少,呼吸略快,给药后3~4h症状缓解,3只小鼠2h出现腹泻,24h后全部缓解,未出现死亡,1周后尸解,未见异常.皮肤刺激试验发现对兔皮肤一次激试验显示无刺激性,皮肤多次刺激试验属于无刺激性,对兔眼睛一次性刺激(冲洗)试验显示无刺激性.结论该制品经口LD5010g*kg-1,按急性毒性剂量分级,属于实际无毒物质而且对皮肤、眼睛均无刺激性.

    作者:涂小煌;刘樑英;戴西湖;王烈;余西全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注射用司帕沙星的豚鼠过敏性试验

    目的观察豚鼠对1%注射用司帕沙星有无过敏性反应,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豚鼠首次腹腔注射1%司帕沙星后14d和21d静脉注射加倍量司帕沙星进行攻击,并加以评分.结果注射用司帕沙星豚鼠过敏试验呈阴性.结论注射用司帕沙星有无过敏性反应.

    作者:吴国土;吴正财;林秀珍;黄自强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药剂人员在提高病人用药依从性中如何发挥作用

    本文简要介绍病人不依从性的危害性以及药剂人员在提高病人依从性方面的作用.

    作者:林立敏;林琴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中西药合用时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简述中西药合用时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并可达到增加疗效、药效互补的作用,但也会影响吸收,产生毒副作用等问题.

    作者:林永秀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门诊72536张处方分析

    目的为医院门诊药品供应及使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计算机药品管理系统,收集数据,制表分别统计,用药品种、数量、金额,列出使用频率前20位药品,消耗金额前15位抗生素及常用的前20位抗生素的用药情况.结果用药频率高的是阿莫西林胶囊,占28.58%;金额高的是骁悉胶囊,占24.18%.结论门诊用药呈现多元化趋势,但中成药、免疫抑制剂的用药呈明显优势.

    作者:万日义;袁欣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氯氮平致意识障碍29例分析

    目的探讨氯氮平所致意识障碍的临床特点、预防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9例氯氮平治疗中出现药源性意识障碍的临床特点.结果氯氮平用药早期、加药、骤停、骤减阶段,年纪大患有躯体疾病,与抗胆碱能合用时易发生意识障碍.结论用药早期加强护理观察,严格控制加药的剂量、速度,一旦发生立即停或减药,老年人力求单一用药,积极治疗躯体疾病.

    作者:黄月新;许贞琼;刘友夺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我院门诊麻醉药品使用情况分析

    目的调查我院2001年6月~2002年6月麻醉药品的使用情况,为合理、有效的使用麻醉药品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门诊麻醉处方共1370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门诊患者使用麻醉药品共3种,其中哌替啶注射液使用处方数多,3种麻醉药品的DUI均<1.0.结论我院门诊麻醉药品的使用基本合理.

    作者:王鼎盛;葛敏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氯氮平引起癫痫持续状态1例报告及治疗体会

    氯氮平为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其疗效较好,见效快,经济实惠,病人认同度高,对精神分裂症表现为阴性症状、阳性症状均有疗效,可以调节中枢神经系统的多巴胺与5-羟色胺的平衡,在临床上较为广泛应用,其副作用的报道边日趋增多,主要有锥体外系反应,便秘,视力模糊,肌强直,震颤流涎,心电图及血象改变,但引起癫痫持续状态较为罕见,现介绍于下.

    作者:刘俊林;刘凤珍;王淑芳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注意含化学药品成份的中成药与西药联用的合理性

    本文提示含有化学药品成份的中成药与西药联合应用时,应注意其合理性.

    作者:王锦芳;陈国庆;张阳生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黄芪注射液的不良反应

    本文综合介绍了临床使用黄芪注射液过程中引起的药疹、过敏性休克、头痛及肾脏、呼吸系统损害等不良反应.

    作者:林燕;汤秋华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引起药源性听力损伤的药物

    本文简述可能引起听力损伤的药物,以引起临床用药注意.可能引起听力损伤的药物有比索洛尔、阿奇霉素、丙戊酸钠、甘露醇、琥乙红霉素、维A酸、干扰素、多抗甲素、奥美拉唑、青霉素G钠等.

    作者:郑利振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抗高血压药的合理选择

    根据常见病高血压症的发病人群分布情况和临床治疗用药分析,从治疗原则和用药注意事项,个体化给药和治疗佳方案,探索以用少的药达到佳治疗效果和低的毒副作用,从而来推动临床药学和药学服务的发展.

    作者:曾昭全;魏文树;陈鹭颖;刘锡钧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奥美拉唑的特殊不良反应与合理应用

    奥美拉唑(Omepreazole)是一种新型高效的胃酸分泌抑制剂,它特异性地作用于胃粘膜壁细胞,降低壁细胞中H+-K+-ATP酶的活性,从而抑制胃酸分泌.临床上广泛用于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反流性胃炎等征.本文概述奥美拉唑的不良反应及其合理应用.

    作者:吴美丽;陈坤全;巫建群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神经生长因子的研究

    神经生长因子(NGF)在神经元的发育、轴突的生长、递质的合成及细胞的凋亡等阶段均起重要作用.NGF来源十分广泛,可以由不同来源的细胞分泌,其结构已得到证实,构效关系也已研究得较为清楚.NGF的作用主要通过与受体蛋白结合而发挥作用.NGF神经生物学的研究发展迅速,研究证明NGF能够促进神经细胞的再生,对中枢和周围神经的损伤均有保护和恢复的作用.

    作者:张素;陈崇宏;郑志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金属酞菁配合物抗癌光敏剂的研究进展

    目的介绍光敏剂的研究现状和金属酞菁配合物作为第二代和第三代抗癌光敏剂的新研究进展.方法以国内外文献为依据,总结金属酞菁配合物抗癌活性与结构之间关系.结果酞菁类化合物具有很好的光动力治疗活性.结论酞菁类化合物具有潜在前景的新一代光敏剂.

    作者:彭亦如;王清萍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美丽红豆杉的化学研究进展

    本文从美丽红豆杉化学成分,资源问题等方面阐述美丽红豆杉的新研究进展.

    作者:徐彩霞;梁敬钰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南瓜子的研究进展

    本文对近年来有关南瓜子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概述.其化学成分主要含有脂肪酸,植物甾醇,氨基酸,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药理研究表明有驱除寄生虫,降低LDL胆固醇,抗炎,缓解高血压,减少膀胱和尿道张力等作用,毒性很小.临床报道用于治疗绦虫病,血吸虫病,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改善膀胱剌激征,防止尿道结石形成等.

    作者:吴国欣;李永星;陈密玉;洪雁飞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克拉霉素对肾移植患者环孢素A血药浓度的影响

    目的观察克拉霉素对环孢素A血药浓度的影响.方法对10例肾移植术后感染的患者,服用克拉霉素0.25g,每日2次,10d后测其环孢素A血药浓度及肾功能,停用克拉霉素10d后,复测环孢素A血药浓度及肾功能.结果服用克拉霉素后环孢素A血药浓度与停用后相比较,浓度明显升高(P<0.01).结论克拉霉素可提高环孢素A血药浓度,用于治疗肾移植术后感染时,应减少环孢素A剂量,并定期测定环孢素A血药浓度.

    作者:邹素兰;钱爱而;王晓杰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三组治疗消化性溃疡药物的成本-效果分析

    目的比较3组治疗消化性溃疡药物的经济效果.方法将90例确诊为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成三组,A组(口服法莫替丁片+替硝唑胶囊)30例;B组(口服果胶铋胶囊+替硝唑胶囊)30例;C组(口服洛赛克片+替硝胶囊)30例,运用药物经济学方法进行成本-效果分析.结果 A、B、C3组治愈率分别为56.7%、40.0%、60.0%,有效率分别为83.3%、66%7%、86.7%,成本-效果比A组小.结论 A组(口服法莫替丁片+替硝唑胶囊)经济效果较佳.

    作者:冯东辉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三种胃溃疡伴幽门螺杆菌感染治疗方案的成本-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不同药物治疗方案对同一疾病所产生的经济效果.方法 90例胃溃疡伴幽门螺杆菌感染的门诊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用A、B、C三种方案治疗,运用药物经济学成本-效果分析方法进行评价.结果 A、B、C、三种方案的成本-效果比值分别是3.68、1.98、1.76,C方案的费用低,以它为参照,A、B方案与之对比,每增加一个效果单位所需的成本分别是19.49、3.62.结论 B方案是3组方案中佳治疗方案.

    作者:周玉清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氨氯地平、福辛普利、吲达帕胺降压效果的药物经济学评价

    目的比较3种药物治疗高血压方案的成本效果分析.方法 75例高血压患者分3组,运用药物经济学的小成本法,成本效果分析法进行推算每例诊疗成本和评价.结果 A、B、C三组治疗方案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2.8%、86.4%、89.7%.门诊诊疗总成本分别为696.74元、403.82元、296.86元.结论 3种方案的成本效果分析和边际成本分析表明吲达帕胺的门诊诊疗成本低,为此3种方案中优选方案.

    作者:徐雯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胸腺肽在化学-免疫联合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胸腺肽的研究进展.方法介绍胸腺肽的组成、临床应用及其在化学-免疫治疗中的研究状况.结果胸腺肽参与免疫监视过程,在化学-免疫联合治疗中具有一定作用.结论胸腺肽可作为免疫治疗药物,参与肿瘤的临床治疗.

    作者:黄斌琼;吴雪梅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黄芪甲甙的含量测定方法

    本文就近几年来黄芪甲甙的含量测定方法作一概述.

    作者:黄慧玲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指纹图谱在中药及复方研究中的应用

    本文综述了指纹图谱在中药及复方研究中的发展和应用现状,探讨指纹图谱在实现中药现代化中的意义以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作者:陈鹭颖;苑述刚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药物经济学基本理论及其应用

    本文简要阐述了药物经济学的原理和方法及其在卫生行政部门的应用.

    作者:刘建琴;王长连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中药饮片质量控制途径浅述

    本文就当前中药饮片质量不佳的状况,提出中药饮片质量控制的途径:制定中药饮片质量标准;实行中药材生产的规范管理;重视和加强中药饮片的加工炮制工作;加强中药房管理,建立质量控制评价制度.

    作者:潘家炘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中药质量面临的问题与解决的措施

    中药质量当前面临中药材内在质量差异大;农药、重金属污染严重;提取工艺和设备比较简单落后;质量标准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应采取发展道地药材,开展中药资源普查,建立中药数据库;建立GAP基地;在中药提取过程中实现计算机控制;建立科学完善的质量标准体系等措施予以解决.

    作者:白乐溪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药房应实行整体式控温贮藏药品

    统计<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中,要求在凉处(含阴凉处、凉暗处)贮藏的药物制剂,调查基层单位药房和(或)库是否按规定贮藏及配置控温设备,促进药房配置空调等调温设备,实行整体式控温贮藏药品,确保药品质量.

    作者:朱功新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加强农村卫生所的药品监督管理工作刻不容缓

    本文主要根据农村卫生所药监工作存在的问题,探讨如何加强农村卫生所药监工作.

    作者:欧春木;欧智明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医院OTC药房应积极开展药学服务

    药学服务是指药师通过直接地和负责地对病人提供可信赖的药物治疗,以达到提高和改善病人生命质量的目的,它要求药师把工作的重点从单纯的药物供应转移到一切以病人为中心上来,提高用药质量,增加病人用药依从性.所有这些,都对医院OTC药房以及药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作者:周银才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谈谈做好药检所计量认证工作之体会

    目的探索和掌握药检实验室质量保证体系的运作规律,确保药品检验数据的科学公正.方法按照<评审准则>要求,建立和完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结果本所建立的质量体系文件运行有效,顺利通过计量认证/审查认可复查验收.

    作者:蒋江云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基层医院药师现状和努力方向

    基层医院药师如何尽快转变观念和职能,提高和扩展自身专业理论和业务技术水平,是基层医院药师面临的较迫切的问题.本文就基层医院药师工作现状及努力方向等问题提出笔者的看法,并提出一些建议,供有关参考.

    作者:修连喜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四苯甲氧基酞菁锌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目的合成四苯甲氧基酞菁锌酞菁锌配合物.方法模板反应法合成.产物采用红外和紫外可见光谱表征.结果合成了分子碎片3-苯甲氧基邻苯二甲腈和四苯甲氧基酞菁锌配合物.结论四苯甲氧基酞菁配合物是一种很有潜力光动力治疗光敏剂.

    作者:彭亦如;黄风华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计算机在药品检验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我省各药品检验所从80年代起陆续在药品检验工作中引入计算机的管理,经历了从DOS到WINDOWS、从文字处理到数据库管理、从单机到网络的不同阶段.本文对各个阶段计算机管理的情况和特点进行论述,并对计算机在药检工作中应用的前景做一展望.

    作者:施颖;陈雄裕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抗癌新药--卡莫氟(HCFU)

    本文主要综述第三代氟脲嘧啶类抗代谢抗肿瘤新药卡莫氟(HCFU)的药效学、毒理学、药代动力学、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结论.

    作者:曾幼波;陈琴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新一代非甾体镇痛消炎药--洛索洛芬钠片

    洛索洛芬钠为苯丙酸类非甾体消炎药,由日本三共株式会社合成、开发并于1986年获准上市,它具有优良的镇痛消炎作用,特点为镇痛作用强,消炎、解热作用和其它同类药相似,对慢性炎症活性较弱.本品为前体药物,体内吸收后转变成活性代谢物,故对胃肠道的刺激性较小.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