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培氟沙星与维生素C注射液配伍的化学稳定性考察

陈学军

关键词:培氟沙星, 维生素C, 氯离子, 配伍
摘要:目的考察分析培氟沙星与维生素C配伍后不稳定的原因.方法模拟临床用药浓度配制药液,并观察其变化.另分别单独配制培氟沙星和维生素C药液,用0.1mol*L-1氢氧化钠调节pH并观察药液变化.同时取维生素C药液进行Cl-鉴别试验.结果培氟沙星与维生素C药液配伍后产生明显沉淀.培氟沙星在pH4.1~9.5范围,维生素C在pH4.0~8.0范围内两药液皆未出现沉淀.Cl-鉴别试验证明,维生素C药液中含有一定量的Cl-.结论培氟沙星在5%葡萄糖中是稳定的.但培氟沙星不能与含有Cl-的溶液混合,以免产生沉淀(其机理有待进一步探讨).由于维生素C的生产工艺过程,致使残留定量的Cl-,故不宜与培氟沙星配伍.
海峡药学杂志相关文献
  • 金属酞菁配合物抗癌光敏剂的研究进展

    目的介绍光敏剂的研究现状和金属酞菁配合物作为第二代和第三代抗癌光敏剂的新研究进展.方法以国内外文献为依据,总结金属酞菁配合物抗癌活性与结构之间关系.结果酞菁类化合物具有很好的光动力治疗活性.结论酞菁类化合物具有潜在前景的新一代光敏剂.

    作者:彭亦如;王清萍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我院门诊麻醉药品使用情况分析

    目的调查我院2001年6月~2002年6月麻醉药品的使用情况,为合理、有效的使用麻醉药品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门诊麻醉处方共1370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门诊患者使用麻醉药品共3种,其中哌替啶注射液使用处方数多,3种麻醉药品的DUI均<1.0.结论我院门诊麻醉药品的使用基本合理.

    作者:王鼎盛;葛敏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分光光度法测定泼尼松乳膏中的泼尼松含量

    目的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泼尼松乳膏中的泼尼松含量.方法以无水乙醇为溶剂,在238nm波长处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进行含量测定.结果该方法在4mg*L-1~18mg*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54,平均回收率为98.64%,RSD=0.783%(n=5).结论本法具有操作简单,重现性好,快速,能用于控制本产品的质量.

    作者:林朝仙;王日相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指纹图谱在中药及复方研究中的应用

    本文综述了指纹图谱在中药及复方研究中的发展和应用现状,探讨指纹图谱在实现中药现代化中的意义以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作者:陈鹭颖;苑述刚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三种胃溃疡伴幽门螺杆菌感染治疗方案的成本-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不同药物治疗方案对同一疾病所产生的经济效果.方法 90例胃溃疡伴幽门螺杆菌感染的门诊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用A、B、C三种方案治疗,运用药物经济学成本-效果分析方法进行评价.结果 A、B、C、三种方案的成本-效果比值分别是3.68、1.98、1.76,C方案的费用低,以它为参照,A、B方案与之对比,每增加一个效果单位所需的成本分别是19.49、3.62.结论 B方案是3组方案中佳治疗方案.

    作者:周玉清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鱼腥草注射液的细菌内毒素检查

    目的研究鱼腥草注射液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方法选择一定灵敏度的鲎试剂,在大有效稀释范围内,考察在不同稀释度下该制剂的干扰作用.结果对样品进行1∶6稀释,用0.5EU*ml-1鲎试剂无干扰.结论可用细菌内毒素检查代替热原检查.

    作者:罗清仁;叶鹏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中药罂粟壳与马兜铃的鉴别

    笔者发现在临床实践中常将马兜铃混入罂粟壳使用,为避免混用,本文简述罂粟壳与马兜铃在性状、薄层色谱图等的比较鉴别.

    作者:卢宗荣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计算机在药品检验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我省各药品检验所从80年代起陆续在药品检验工作中引入计算机的管理,经历了从DOS到WINDOWS、从文字处理到数据库管理、从单机到网络的不同阶段.本文对各个阶段计算机管理的情况和特点进行论述,并对计算机在药检工作中应用的前景做一展望.

    作者:施颖;陈雄裕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药物经济学基本理论及其应用

    本文简要阐述了药物经济学的原理和方法及其在卫生行政部门的应用.

    作者:刘建琴;王长连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药剂人员在提高病人用药依从性中如何发挥作用

    本文简要介绍病人不依从性的危害性以及药剂人员在提高病人依从性方面的作用.

    作者:林立敏;林琴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维他肥儿膏中维生素B1和维生素B2鉴别方法的研究

    目的对维他肥儿膏维生素B1和维生素B2的鉴别方法进行了研究.方法利用紫外分析仪,对样品中的有关成分进行荧光鉴别.结果样品中的维生素B1和维生素B2在紫外灯下显明显的荧光.结论研究出的方法可用于维他肥儿膏中维生素B1和维生素B2的鉴别.

    作者:齐春芳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门诊72536张处方分析

    目的为医院门诊药品供应及使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计算机药品管理系统,收集数据,制表分别统计,用药品种、数量、金额,列出使用频率前20位药品,消耗金额前15位抗生素及常用的前20位抗生素的用药情况.结果用药频率高的是阿莫西林胶囊,占28.58%;金额高的是骁悉胶囊,占24.18%.结论门诊用药呈现多元化趋势,但中成药、免疫抑制剂的用药呈明显优势.

    作者:万日义;袁欣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胜红抗炎素胶囊中连翘苷的含量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胜红抗炎素胶囊中连翘苷的含量.方法色谱柱为Kromasil C18柱(150×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25:75);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为277nm.结果连翘苷的进样量在0.2~2.0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形(r=0.9995);平均回收率为99.82%,RSD为1.09%(n=9).结论该法简便,结果可靠,可有效地用于胜红抗炎素胶囊的质量控制.

    作者:陈敏;周瑾;严光辉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抗高血压药的合理选择

    根据常见病高血压症的发病人群分布情况和临床治疗用药分析,从治疗原则和用药注意事项,个体化给药和治疗佳方案,探索以用少的药达到佳治疗效果和低的毒副作用,从而来推动临床药学和药学服务的发展.

    作者:曾昭全;魏文树;陈鹭颖;刘锡钧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药房应实行整体式控温贮藏药品

    统计<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中,要求在凉处(含阴凉处、凉暗处)贮藏的药物制剂,调查基层单位药房和(或)库是否按规定贮藏及配置控温设备,促进药房配置空调等调温设备,实行整体式控温贮藏药品,确保药品质量.

    作者:朱功新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胸腺肽在化学-免疫联合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胸腺肽的研究进展.方法介绍胸腺肽的组成、临床应用及其在化学-免疫治疗中的研究状况.结果胸腺肽参与免疫监视过程,在化学-免疫联合治疗中具有一定作用.结论胸腺肽可作为免疫治疗药物,参与肿瘤的临床治疗.

    作者:黄斌琼;吴雪梅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中药质量面临的问题与解决的措施

    中药质量当前面临中药材内在质量差异大;农药、重金属污染严重;提取工艺和设备比较简单落后;质量标准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应采取发展道地药材,开展中药资源普查,建立中药数据库;建立GAP基地;在中药提取过程中实现计算机控制;建立科学完善的质量标准体系等措施予以解决.

    作者:白乐溪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黄连上清丸中大黄素的含量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黄连上清丸(水丸)中大黄素的含量.方法采用十八烷基键合硅胶为固定相;2%磷酸:甲醇(95:5)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54nm.结果大黄素在0.04~0.20μg范围内呈良好线性(r=0.9996);平均回收率为100.1%;RSD为2.1%(n=9).结论本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庄惠清;陈敏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三组治疗消化性溃疡药物的成本-效果分析

    目的比较3组治疗消化性溃疡药物的经济效果.方法将90例确诊为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成三组,A组(口服法莫替丁片+替硝唑胶囊)30例;B组(口服果胶铋胶囊+替硝唑胶囊)30例;C组(口服洛赛克片+替硝胶囊)30例,运用药物经济学方法进行成本-效果分析.结果 A、B、C3组治愈率分别为56.7%、40.0%、60.0%,有效率分别为83.3%、66%7%、86.7%,成本-效果比A组小.结论 A组(口服法莫替丁片+替硝唑胶囊)经济效果较佳.

    作者:冯东辉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呋咱甲氢龙的含量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去脂舒的含量.方法瑞典Kromasie ODSC18流动相:水-甲醇(10:90),流速:1ml*min-1,检测波长:220nm,峰面积外标法.结果去脂舒在50~500μg**m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7(n=6),平均回收率为100.1%(n6),RSD=0.32%(n=6).结论本法操作简便,快速,灵敏度高,结果准确,可靠,重现性好.

    作者:张发喜 刊期: 2003年第02期

海峡药学杂志

海峡药学杂志

主管:福建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中国药学会福建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