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探索食管静脉曲张出血更为理想的治疗方法,采用舒血管药酚妥拉明、硝酸甘油和缩血管药垂体后叶素三管介入治疗食管静脉曲张出血87例.结果59例于用药后8h内止血,25例于用药后24 内止血,有效率为96.6%.治疗前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与术前准备;术中注意观察生命体征和末梢循环,按标准调节三管滴速;术后监测足背动脉搏动情况,以保证治疗顺利完成.
作者:米文;李小玲 刊期: 1999年第01期
我院1990~1995年对265例颅脑外伤昏迷病人应用以高压氧为主的综合疗法,疗效显著.治疗及护理如下.
作者:郑煜;邢德荣;韩建玉 刊期: 1999年第01期
为促进患者小切口胆囊切除术(MC)后胃肠功能的恢复,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MC术后早期逐步进食和下床活动、口服吗丁啉及肛注开塞露刺激排便;对照组常规护理.结果:MC术后体重、肛门排气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输液天数及住院天数5个参数都有显著的组间差异(P<0.05),实验组胃肠功能及机体恢复明显快于对照组.实验组所采取的护理措施可有效地促进MC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
作者:张川蓉 刊期: 1999年第01期
血浆置换(Plasma Exchange,PE)是将病人的血液引出,通过血浆置换器将血浆和细胞成分分离,弃去血浆,将细胞成分和等量的血浆替代品输回体内,以清除体内致病因子(如自身抗体、免疫复合物、与蛋白相结合的毒物等)来治疗某些疾病[1].本中心1992~1997年对27例群体反应性抗体(Penal Reactive Antibody,PRA)阳性的肾移植受者行PE 148次,有效地降低了PRA水平,从而避免和减少了肾移植术后排斥反应的发生.
作者:李惠雯;李漓 刊期: 1999年第01期
对1995~1997年收治的64例脑出血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31例并发肺部感染,33例无肺部感染.两组病人入院、出院时,按卒中病人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NDS)评定其神经功能恢复的差值.肺部感染组NDS差值为0.3±6.1,无肺部感染组NDS差值为6.1±2.9,两组NDS差值经秩和检验有显著性差异(P<0.01).提示脑出血病人并发肺部感染可影响其神经功能恢复;预防和控制肺部感染可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提高脑出血病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黄丽华;张艳艳 刊期: 1999年第01期
对30例下肢短缩畸形病人进行骨骺牵伸和干骺端截骨肢体延长术,术后病人下肢延长4~10cm.护理要点:术后抬高患肢;保持切口及针眼处干燥,定期消毒;观察患肢末梢血液循环和感觉运动情况;早期进行功能锻炼.
作者:娄湘红;李海燕 刊期: 1999年第01期
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引起上消化道大出血,传统内科治疗方法是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药物止血等.我院1996~1997年采取内镜下套扎术(Endoscopic Variceal Ligation, EVL)治疗食管静脉曲张出血30例,疗效显著,护理如下.
作者:陈少云 刊期: 1999年第01期
病人自控止痛法(Patient Controlled Anagesia, PCA)是病人自己通过计算机控制的微量泵向体内注射止痛药,按需调控,达到术后镇痛目的[1].经硬膜外留置导管,连接微量泵施行PCA镇痛(PCEA),国外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我院1997年11月至1998年4月将PCEA用于外科术后病人50例镇痛,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丁洪琼;张小铭;陈冬娥;张香兰 刊期: 1999年第01期
对18例口腔癌病人采用MT植入式药物输送系统经颞浅动脉逆行插入进行局部化疗,有效率为100%.通过心理护理、术前准备、MT植入式药物输送系统和注射化疗药物的护理及出院健康指导等护理手段,保证了化疗的顺利实施.
作者:邱莉;赵佛容;沈俊芳 刊期: 1999年第01期
对20例颅内动脉瘤病人采用可脱性球囊、自制钨丝微螺旋圈、蓝色组织胶、机械解脱钨丝微螺旋圈等栓塞材料进行血管内栓塞治疗.18例治愈,1例出现脑血管痉挛,1例瘤体破裂再出血,均经对症处理症状好转出院.术后护理:①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尤其是血压的变化;②警惕头痛、呕吐等颅内压增高的临床表现,采取控制性降压等措施,防止颅内压骤然升高,避免诱发脑动脉瘤破裂出血;③早期发现,及时处理脑血管痉挛而引起不可逆功能障碍;④观察穿刺点出血情况,防止渗血及皮下血肿.
作者:张瞿璐;吕健;戴芳德;徐国政;马廉亭 刊期: 1999年第01期
颅后窝占位病变是神经外科中的常见病,发生率占颅内肿瘤的8%~12%[1],可发生于各年龄组,但以小儿、青年多见,需行颅后窝手术治疗.其手术体位可选择半坐卧位,俯卧位,侧卧位.采用半坐卧位的方式行开颅手术时,手术野显露好,且有利于静脉回流和脑脊液引流,从而减少出血,降低颅内压.通过对10例患儿半坐卧位行颅后窝手术的临床实践,对有关术中护理配合要点讨论如下.
作者:夏丽霞 刊期: 1999年第01期
1997年8月至1998年1月,对100例前列腺肥大(BPH)患者行前列腺汽化术治疗,有效率98%.护理采取术前宣教,术后严格观察引流液的颜色和性状、妥善固定尿管、适当处理膀胱刺激症和监测生命体征变化等措施,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谢小燕 刊期: 1999年第01期
腹腔镜临床应用范围愈来愈广,从胆囊切除术拓展到胃高选迷走神经切除、肠切除、疝修补术[1]等.但由于肝脏血运丰富且无有效的控制肝脏出血的方法,使腹腔镜在肝脏外科中的应用受到限制.我院在动物实验的基础上,于1994年3月在全世界首次成功开展了腹腔镜下原发性肝癌切除术[2],至今已进行6例,现将护理配合报告如下.
作者:程月娥;陆翠玉;周天 刊期: 1999年第01期
护理学术论文是护理工作者对护理现象及其规律进行科学探求的书面成果,是广大护理工作者创造性研究成果的科学记录.鼓励和引导广大护理工作者从事护理学术研究,多写论文,写好论文是提高护士素质和护理水平的有效手段.开展论文答辩则有助于进一步了解作者的科研能力和知识水平,培养护士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工作作风,造就一批素质优良的护理科研人才.基于以上认识,1994~1997年我们在积极鼓励和引导护士写好论文的同时,定期组织护理论文答辩会,收到明显效果.
作者:吴修荣;汤晓梅 刊期: 1999年第01期
我院于1998年1月,撤销挂号室,设立集挂号、导医、咨询为一体的服务站.当病人一跨入医院,导诊员主动接待,引导挂号、分诊、就诊,对行动不便者,护送检查治疗、住院.主动为病人咨询答疑,利用开诊前10min和病人侯诊时间作卫生常识、疾病的防治、妇幼保健知识及各种检查治疗前后的健康指导等.改善了门诊秩序,缩短了就诊时间,使病人不同程度获得防病知识.体现了以病人为中心的现代护理特点.病人满意度达99%.
作者:陈廷皓;余淑华 刊期: 1999年第01期
用一次性无纺布套与棉布套套床刷行湿式扫床,对扫床前后室内空气细菌含量及扫床后床单表面、套内床刷菌落数进行对比.结果:一次性无纺布套与棉布套扫床效果相当.一次性无纺布套具有灭菌彻底、成本低、避免交叉感染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周东华;汤晓梅;曹继艳;于凤云;高伟 刊期: 1999年第01期
烧伤患者体温、脉搏、呼吸及血压等生命体征的变化,往往是病情发生变化的先兆[1],准确测量其变化有利于及时发现问题和及时诊治.由于严重烧伤患者多有大面积的皮肤创伤,入院后常需局部物理加温以促进创面干燥,当前多采用烤灯、热风机、红外线等加热设施.局部加温是否会影响体温,测量体温时有无必要关闭加热设施,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对烧伤病房常用的几种体温测量方法进行了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冯琼芬;张利平;李翠萍 刊期: 1999年第01期
青霉素自问世以来以其高效、无毒、廉价而广泛应用于临床,也是儿科常用的抗生素之一.在实际应用中做青霉素皮试由于各种因素,尤其是常用75%酒精消毒液消毒皮肤,可致皮试假阳性[1].我们选用0.5%碘伏与75%酒精作青霉素皮试的消毒液,对照观察其对皮试结果的影响,报告如下.
作者:黄建芬;周成;叶玲华;金丽丽;谢秀珍;程芹芹 刊期: 1999年第01期
随着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教育层次结构不断完善.近年来,护理大专生(指中专护生毕业后,通过选拔考核,直接进入高等院校高护专业学习两年,其中一年半为理论知识学习,半年为临床实习)不断进入临床实习.这批高等护理专科生专业理论知识较扎实,综合能力较强,对医院的临床教学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建立一套适合护理大专生(以下称大专生)的临床教学模式,我院于1996~1998年带教40名大专生,并对其带教方法进行探讨和总结,现介绍如下.
作者:黄惠根 刊期: 1999年第01期
针对临床带教中护生存在的问题,如对陌生环境产生紧张、恐惧心理;技术操作不熟练而失去自信;不善于观察病情,整体护理知识欠缺,爱伤观念不强;缺乏竞争意识等,提出了带教目标和措施.使教师带教有了计划性,能够有的放矢;护生学到了课堂外的知识,能较快适应临床工作,为走上工作岗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作者:陈玉平;杨玉莲 刊期: 1999年第01期
1997年7~9月,我科对强的松用量50~100mg/d治疗无效的3例重症皮肌炎患者,改用超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以下简称甲强龙)冲击疗法,未发生严重并发症,取得了一定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浦建芬;杨夕芳 刊期: 1999年第01期
1 病例介绍例1男,35岁.诊断为风湿性心脏病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慢性肾小球肾炎尿毒症期.于1994年11月行主动脉瓣人工金属瓣置换术.术后长期服用抗凝剂治疗(华法令2.5mg/d),同时行规律血液透析.1996年8月在我院行同种异体肾移植术.术后1个月康复出院.随访2年余,至今健在,生活能自理.
作者:朱碧丽;张思云;夏纯 刊期: 1999年第01期
为了合理利用护理人力资源,从病房护理人员数量、护理结构、人力管理支持系统、护士能力的培养等几方面建立指标体系.该体系在整体护理的实践中应用,对护理人力的组织配备、工作时间的分布及护理人员的培养与管理起到了科学的指导作用.经统计学处理,显示整体护理开展后护理人力的利用状况明显改善,直接护理时间增加,额外护理时间减少.
作者:李红;王小芳;张秀仪;翁秀英;李瑞兰 刊期: 1999年第01期
将60例胃肠手术病人随机分为A、B、C 3组,采取术前、术后及术前加术后实施健康教育,观察其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肠道排气时间、住院天数及肺部感染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C组效果佳.说明适时地对胃肠手术病人进行健康教育和加强护理指导,能充分调动病人的主观能动性,积极配合医疗和护理,对促进病人康复有重要作用.
作者:李银雪;王泠 刊期: 1999年第01期
为了探讨中枢性高热的降温方法,对30例在接受物理或药物降温后体温仍高于39℃的中枢性高热患者,静脉滴注低温液体,液温0~10℃,40~60gtt/min进行降温.结果:降温有效率达100%,降温前后体温差经统计学检验,P<0.05.提示静脉输注低温液体对中枢性高热有显著疗效.护理要点:掌握适应证,严密监护生命体征,确定液温、液量,适时对症护理.
作者:姚梅琪;高雅文;刘蒙娜 刊期: 1999年第01期
对<护理学杂志>1994~1997发表的7个主要栏目886篇一次性文献进行文献来源地域、著者单位、文献内容及分布、引文语种、类型和文献半衰期等统计分析.结果:<护理学杂志>信息量大,平均每期载文量居4种主要护刊之首;载文内容分布科学,且丰富实用;利用文献强度逐年增强,引文意识居4种主要护刊第二;情报源选择正确;本刊作者吸收文献情报速度较快.但文献年总量偏低,地域分布差距较大,英文摘要较少.建议尽快改为月刊,适当调整载文地区分布构成比,增加英文摘要,以满足读者的需要.
作者:胡容;周剑;郑怡;郑海燕 刊期: 1999年第01期
护理科学研究促进了护理学的发展,护理研究活动中的主要产出形式是学术论文.它是沟通科学研究与科学实践的桥梁,是连接研究成果与应用实践的纽带[1].笔者对北京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及精神卫生研究所从事临床工作1~10年护士的论文发表情况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护士的业务能力和学术水平,为护理教育、护理管理改革提供参考资料,更好地适应护理学科的发展.
作者:罗萍;高澍苹 刊期: 1999年第01期
由于外科手术对病人是一种巨大的创伤,使病人生理功能发生急剧变化,机体抗病能力减弱,同时伴有麻醉、插管、引流、导管等侵袭性操作,使病人感染机会增多.为了了解外科手术病人医院感染的情况,加强医院管理,笔者对本院1996~1997年5 422例外科手术病人医院感染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陈薅 刊期: 1999年第01期
胃复安具有较强的止吐作用和增强消化功能,因而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反复用药或剂量过大,可致锥体外系症状,主要为颈项肌强直.我院1991年7月至1998年3月,收治胃复安致颈项肌强直9例,护理体会如下.
作者:梁光霞 刊期: 1999年第01期
颅脑损伤后急性脑肿胀是目前临床上致死的主要原因,文献报道高达87.2%[1].我院1994年1月至1998年5月共收治颅脑损伤2 065例,发生急性脑肿胀76例,占3.7%.按国内统一标准分型[2]和格拉斯哥(GCS)评分,针对临床表现进行观察和护理,介绍如下.
作者:陈水茹;张燕飞 刊期: 1999年第01期
恶性淋巴瘤是原发于淋巴结或其它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儿童期多见.我科1987年1月至1997年12月收治38例,护理体会如下.
作者:武春芹;刘梅 刊期: 1999年第01期
临床配制破伤风抗毒素(TAT)皮试液,一般取0.1ml加生理盐水至1ml.其缺点①忽视注射器死腔的存在.1ml注射器5号针头死腔为0.07ml,抽吸TAT至注射器刻度0.1ml时,TAT实际量为0.17ml,所配皮试液浓度显然高于标准浓度.②抽吸TAT时因死腔内有空气存在,与TAT混合产生泡沫,排气时有部分TAT随泡沫排出,造成浪费.为解决以上问题,笔者用1ml注射器先吸0.9%氯化钠注射液0.83ml,再吸TAT至0.93ml,摇晃混匀药液,皮内注射0.05ml.因驱除了注射器死腔内空气,泡沫产生减少或不产生,抽0.9%氯化钠注射液至注射器所示刻度0.83ml,加上死腔容积0.07ml,实际量则为0.9ml,再吸TAT 0.1ml, 即为300U/ml,皮内注射0.05ml即15U.笔者已用此方法行皮试2472例次.
作者:张晓云 刊期: 1999年第01期
换药是天疱疮的治疗方法之一,我科1994年2月至1997年12月收治38例天疱疮患者,观察两种换药方法的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林琳 刊期: 1999年第01期
电脑验光是60年代末兴起的验光技术,我国从70年代末开始应用.它与常用检影法相比,具有操作简单、检查速度快、节约时间等特点[1].我院1997年1月引进美国产电脑验光仪,对100例病人进行电脑验光,报告如下.
作者:陈珍华;薛颖;刘红 刊期: 1999年第01期
过敏性紫癜(HSP)是以小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变态反应性疾病,主要累及皮肤、关节、胃肠道及肾脏[1].有关心脏受累与心电图异常已有报道,但脑电图(EEG)改变报道甚少.我科1995~1997年收治74例HSP患儿,其EEG观察及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徐爱霞;韩秀丽 刊期: 1999年第01期
为进一步提高阴道分娩质量,我科1995年1月至1997年12月对27例肩难产产妇进行了回顾分析,现将处理及预防报告如下.
作者:林爱宝 刊期: 1999年第01期
翼状胬肉是眼科常见病、多发病,术后易复发.为防止翼状胬肉术后复发,我科于1993年5月至1996年5月用平阳霉素注射胬肉体部47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于吉玲 刊期: 1999年第01期
随着医学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医院感染监控也备加引起人们的重视.手术室是医院发生院内交叉感染的重点科室之一.为有效地预防医院感染,降低手术切口感染率,1985年7月至1995年6月我科在严格遵守无菌技术、保证轻柔、细致的手术操作、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前提下[1],对手术科室(除五官科手术外)的6 149例手术切口采用自制硫代硫酸钠酒精纱条覆盖,有效地控制了手术后的感染率.介绍如下.
作者:姜建新 刊期: 1999年第01期
输血是临床护理工作中常用的一项操作技术.输血过程中往往由于操作者穿刺手法掌握不好导致输血管变形、弯曲或穿刺针方向改变,引起血袋穿刺渗漏,增加血液污染机会.因此,笔者介绍一种预防血袋穿刺渗漏的方法,供同仁借鉴.
作者:赵春青;吕金宏 刊期: 1999年第01期
在开展整体护理前进行思想观念、业务素质、人员编制及工作量、临床护理现状、基础条件和支持系统的一系列评估预测,针对存在的问题争取领导支持,采取转变观念、加强培训、论证试点病区、调动积极性、认清临床护理现状,对症下药及在人力、物力、业务上提供保障等控制措施,使整体护理得以顺利开展,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达95%以上.前馈控制利于整体护理稳步、健康地发展.
作者:汪淼;王紫林;朱秀卿 刊期: 1999年第01期
为探讨精神科临床的佳护理模式,将4个精神科病房按编号顺序分为观察组(实施整体护理)和对照组(实施功能制责任制混合护理).半年后,将两组病人满意率、住院病人观察量表(NOSIE)、精神病人护理观察量表(NOSR)得分均值及护理质量考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以上内容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整体护理模式有利于提高精神科临床护理质量,但要结合专科特色,完善PIO记录格式和护理诊断.
作者:吴美杰;徐明莹;许晓华;王园娣;凌丽萍;金学敏;姚明珠;陈曙望;陈炳英;薛莉梅;茅娟娟 刊期: 1999年第01期
笔者对1997~1998年我科收治的孕产妇随机抽样130例,对其护理诊断进行了统计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许细叶 刊期: 1999年第01期
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普及,心身整体护理在临床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985~1997年,我院对收治54例白血病患者在强化治疗期进行了心理分析及护理,使患者的心理状态有明显的正性改变.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艳 刊期: 1999年第01期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一种慢性变态反应性气道炎症性疾病,以支气管发生可逆性阻塞为特点,可发生于任何年龄阶段.儿童期发病者经治疗有半数到成年期可完全缓解.反复发作可发生多种并发症,在持续状态下有引起死亡的危险.预防哮喘发生是根本的保健措施.我科1993~1997年对已相继出院的12例哮喘病人,根据其不同的病情、心理、社会、家庭等情况开展了院内及出院后保健教育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报道如下.
作者:邓红艳 刊期: 1999年第01期
学习困难是指学生难以适应正常的教育环境,跟不上常规的教育进度,学习成绩明显落后于正常儿童,而智力又基本正常.我科门诊1996年7月至1997年12月共接诊学习困难儿童50例,为探讨儿童学习困难原因,采用中国韦氏儿童智力量表测试,以指导行为治疗,改变不良教育方式,为儿童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
作者:谢春 刊期: 1999年第01期
对20例住院飞行人员进行低压舱耳气压功能检查,鉴定其耳气压功能,为飞行人员停、放飞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耳气压功能良好1例,尚好3例,较差6例,不良10例.护理要点:①检查前做好低压舱监护仪和急救物品等安全准备,嘱受检者保证睡眠及合理饮食,针对飞行人员的不同心理状况,消除人为因素干扰,指导掌握耳气压平衡动作;②进舱后严密观察并记录心电图,备好提示卡片,加强舱内外联系,调节稳定受检者情绪;③受检后关心安慰有不良反应者,陪同其进行耳鼻喉科检查,保证检查结论的正确性.
作者:王红;罗新民;胡永华 刊期: 1999年第01期
听力障碍乃是影响健康,影响社会交往,甚至影响生活质量的很重要的问题.助听则是听力康复中的一个重要手段.要科学地评价患者听力损失性质、程度,科学地验配助听器,使患者在康复听力的同时解除其心理障碍.笔者在1996~1997年助听器验配实践中,成功配戴208例听力障碍者.现报告如下.
作者:武力;王艳玲 刊期: 1999年第01期
骨科手术如股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胫腓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及膝关节手术等,由于手术部位特殊而不能使用一般的器械升降台,导致手术所用器械经常滑落在地上而污染,影响手术的正常进行.为此,我们于1997年研制了骨科手术用简易器械台,经临床应用180例,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王淑美 刊期: 1999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