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了解云南省某三级甲等医院护士开展科研状况及制约因素,为制定促进临床护理科研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自行设计调查表,包括开展科研现状、对科研的态度、存在困难及对科研相关知识的需求等,对682名临床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682名护士中,分别有 0.88%、6.16%、11.58%目前或曾经申请科研立项、发表论文和参与科研.不同年龄、学历和职称护士参与科研、发表论文、科研立项的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68.04%的护士愿意参加科研,其中 26.08%为了晋职称而参加科研与书写论文.制约护士开展科研的前3位因素为工作压力大没有时间、选题困难、不了解国内外学科发展情况.结论 针对不同特征的护士强化护理科研培训、管理,改善护理科研的基础条件,激发护士开展科研的动力和热情.
作者:杨明莹;张玥;袁薇;李斗艳;宋高萍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患者对护患纠纷的认知状况,为提高护理质量、减少纠纷发生、做好纠纷处理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患者对护患纠纷认知调查表对403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403例患者对医疗行为中护患双方权利与义务非常了解,不太清楚及不知道分别为10.2%、68.5%及21.1%.不同文化程度、年龄、性别的患者了解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患者认为目前护患纠纷增多的原因主要是护理人员责任心不强(21.8%)、服务态度不好(20.3%)、护理技术不过硬(18.5%).47.1%的患者认为发生护理纠纷后他/她对该医院的评价取决于其对纠纷处理结果是否满意;35.5%的患者会对该医院评价降低,以后不会再到该医院就诊.结论 患者对护患纠纷的认知不乐观,应加强对患者权利与义务知识的教育与宣传,使患者对护患纠纷中双方的权责与义务有准确的界定和认识,以促进患者更加合理、有效地保障自身权利.护理人员要加强技能与业务培训,适时与患者进行良好的沟通,为构建和谐护患关系奠定情感基础.
作者:肖红著;吴疆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聘用制护士心理契约和工作满意度现状,探讨两者的关系,为护理管理者采取措施提高护士的工作满意度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护士心理契约调查问卷、护士工作满意度调查问卷对242名聘用制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聘用制护士心理契约总分40.21±11.09,条目均分2.51±0.69,其中135人(55.79%)得分低于平均水平;其工作满意度总分92.89±13.65,条目均分3.20±0.47,其中125人(51.65%)得分低于平均水平.护士心理契约与其工作满意度呈显著正相关(r=0.530~0.783,均P<0.01);心理契约组织责任3个维度共同解释工作满意度63.9%的变异性,环境支持影响为显著.结论 聘用制护士感知到的心理契约组织责任履行程度较低,医院应提高聘用制护士心理契约组织责任的履行程度,特别是着重改善薪酬分配机制和待遇,采取多种措施减轻他们的工作压力,以提升其工作满意度.
作者:周广华;王霞 刊期: 2010年第04期
分析手术室护理工作中潜在的各种不安全因素:规章制度不健全,管理不到位,责任心不强,业务素质差,语言行为欠规范,缺乏自我保护意识等是护理差错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提出健全制度、严格管理、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加强护士素质培训、提高法律意识等管理对策,以杜绝差错事故发生,确保护理安全.
作者:吴明慧 刊期: 2010年第04期
急救车是科室必备的抢救设备,常规要求急救车内物品定量整齐存放,便于清点数量及急救.由于急救车药品盒体积大,临床存在急救药品散乱放置现象,使交接班清点不便,且相互碰撞容易磨损安瓿的标识,易造成差错及药品的浪费.鉴此,笔者将急救车药品盒进行了改良设计,效果较好,介绍如下.
作者:马丽萍;张华君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后,需进行持续膀胱冲洗.在冲洗过程中,常因血凝块或膀胱内残留的前列腺碎片堵塞三腔尿管而引流不畅,引起患者膀胱区及尿道口胀痛、肛门坠胀,尿道口溢水、溢尿现象.
作者:谢桂春 刊期: 2010年第04期
随着各种妇科诊疗新仪器在临床的推广应用,经阴道置入器具进行各种治疗和检查在临床上日渐普及,如经阴道B超探头和各种通过置入电极或磁棒进行治疗的妇科理疗仪器.置入阴道的器具属中度危险性物品,需达到相应的消毒水平.而上述器具数量极其有限,且需在短时间内重复使用,再加上置入器具多数为塑料材质,内有精密电子元件等,不能使用常规的高压蒸汽灭菌法或化学浸泡法消毒.
作者:李春香;谢华丽;章淑燕;张璇君;傅佩芳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前许多医院为防止患者舌咬伤常用压舌板、牙垫,但压舌板和牙垫易污染,需经常更换;且受力不均匀,易造成患者牙齿、舌面的损伤;对于长期抽搐或不定期抽搐的患者,压舌板、牙垫难以固定于面部,医护人员必须手扶固定,存在诸多不便,不但易给患者带来损伤,而且影响医务人员的工作效率.
作者:刘艳;钱红 刊期: 2010年第04期
手腕标识带(下称手腕带)是患者标识的一种.为加强患者的安全管理,方便医护人员核对,我院2008年6月至2009年3月,对需特别辨识患者使用手腕标识带,效果良好,介绍如下.
作者:耿荣萍;卢彩霞 刊期: 2010年第04期
临床工作中由于种种原因,经常会遇到静脉输液液面下降到莫菲氏滴管以下的现象,如果空气量少,可用手指轻弹输液管道,使气泡离开管壁,利用浮力作用,使空气接近滴管处再挤至滴管内;如果空气量多护士则等待空气下降至输液管与头皮针连接处时将其分离,排出气体后再接上.
作者:曾丽;姚惠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手术室软包装袋输血器排气方法,为手术室护士快速有效排气提供参考.方法 将200例手术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排气法;观察组采用改进排气方法,即关闭调节器,左手轻微抬高莫菲氏滴管远端输液管与水平面呈20°~30°,右手高举输液袋并挤压,使液体迅速流至滴管1/2~2/3时左手放下滴管使之与水平面呈45°,并稍松开调节器;右手继续挤压至液体快速顺利通过输液管至留置针滴出3~5滴液体时停止挤压并关闭调节器;将软包装输液袋倒挂于输液架上,排气结束.结果 观察组排气时间、一次排气成功率显著短于和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改进后的排气方法排气彻底,一次排气成功率高,缩短了操作时间,提高了静脉输液操作速度和安全性.
作者:黄登会;杨晓莹;胡莉 刊期: 2010年第04期
对肝癌术后患者引流液的量进行分时间段观察,并以线形图的形式绘制于自行设计的观察表上,有利于医护准确监测评估患者的病情,以便及时制定下一步治疗护理方案.同时明确护士的责任,保障患者的安全.此观察表简单明了,可提高工作效率.
作者:郭焰;万霞;裴文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用一次性使用吊瓶式输液器准确拆分全量甘露醇包装液,代替普通输液器给患者输注甘露醇.结果 一次性使用吊瓶式输液器能利用全量甘露醇包装液准确拆分输注不同剂量的甘露醇,减轻了护士工作量并使输注的甘露醇剂量准确,杜绝了由于超剂量使用甘露醇导致的不良反应,无1例发生医疗纠纷.提示使用一次性吊瓶式输液器拆分输注甘露醇原包装液,能确保应用甘露醇剂量的准确性.
作者:梁春萍;冼日凤;梁雁芳;朱新青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龙血竭治疗恶性肿瘤患者术后难愈合性伤口的效果.方法 将77例恶性肿瘤术后难愈合伤口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9例)与对照组(3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换药,观察组采用龙血竭胶囊药粉外敷.结果 观察组治疗3个疗程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龙血竭能改善伤口局部微循环障碍,提高恶性肿瘤术后难愈合伤口治愈率.
作者:王增英;张秀兰;彭金莲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更加科学合理的方法以保证抢救车内物品的数量及完整率,减少护士交接班时间,提高工作效率,确保抢救质量.方法 自行设计制作抢救车封条及抢救车交接班记录表,下发至各科室,科室内由值班护士或主班护士检查并整理抢救车内物品及药品后,使用封条将抢救车上下抽屉封住,交接班时由接班护士填写抢救车交接班记录表,定期进行质量控制检查.结果 节省了护士的交接班时间,同时也让护士熟悉抢救车内物品的摆放位置,减少了抢救时的忙乱,物品完好率达100%.结论 抢救车的规范化管理能提高医疗护理质量,也体现了将护士的时间还给患者的服务宗旨.
作者:杨邦翠;杨帮芹;张素珍;杨兴华;陈柯;郑华蓉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临床教师及本科护生对循证护理知识的认知情况,为教学改革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自制问卷抽样调查101名临床教师及88名本科护生对循证护理相关知识的理解和实践应用情况.结果 临床教师与本科护生对循证护理含义的了解及对评判性思维的认知情况、学习态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者在收集资料面临的大困难、查阅文献的积极性、查阅文献的能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护生与临床教师获得专业知识,解决临床问题、制定护理措施主要依靠专业书籍、高年资护士的指导.结论 临床护理师生循证护理知识相对缺乏,但学习态度积极,支持循证护理教学,因此有必要在临床上开展循证护理教育.
作者:邓甲秀;应燕萍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小组契约教学法在本科<护理学基础>双语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抽取南华大学独立学院2007级护理本科3个自然班139人作为研究对象,分为A班(n=46)、B班(n=48)和C班(n=45).C班采用常规的教学方法,按照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开展<护理学基础>双语教学,为期半年;A班在常规教学方法基础上开展小组契约学习,即教师与学生签订学习契约,学生分组课后讨论与自学难点,教师督促并审查契约履行情况;B班在常规教学方法基础上开展契约学习.结果 三班理论成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A班理论成绩高,B班次之,C班差;三班操作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C三班团队合作与沟通、学习效果、学习资源、自主学习维度及总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三班双语教学维度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本科<护理学基础>双语教学中采用小组契约教学法,有助于提高护生的学习自主性和学习效果,增强护生自我导向学习的技能,可减少教师的监控难度和护生双语学习的困难.
作者:苏银花;段功香;赵玲;王蓉;曾颖 刊期: 2010年第04期
对国内外敷料临床研究及指南进行综述,介绍理想伤口敷料的功能、各种常用敷料(接触性敷料、主动性敷料、被动敷料、互动性敷料、抗菌性敷料)的特性及伤口评估方法,为伤口敷料的选择提供参考.
作者:涂倩;姜丽萍;张静伟;张恩;王艳艳 刊期: 2010年第04期
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特点,分析应急救援中我国护理人员的素质现状,认为应急救援中存在着急救专科护士缺乏,护理装备落后,护士接受教育程度不高,缺乏灾害医学教育背景,急救应变意识不强,心理素质不稳定,缺乏心理救援知识和技能等问题.提出扩大应急救援护理队伍,培养急救专科护士,加强应急救护继续教育,增加灾害护理学及心理救援知识的培训,强化演练,提升护理人员救援应急能力等对策,以提高护理人应急救援的综合素质和整体水平.
作者:崔琳;罗羽;陈俊国 刊期: 2010年第04期
阐述了癌症患者的护患沟通现状,国内研究主要集中在癌症护患沟通技巧及沟通对癌症患者的作用方面,而国外研究集中在患者健康知识缺乏对沟通的影响、护士与癌症患者信息沟通需求的差异等.癌症患者护患沟通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癌症患者健康知识缺乏,护士与患者沟通时存在阻断沟通的行为,在告知病情上存在争议等问题.提出医护人员应重视对癌症患者的沟通,提高医护人员的沟通技巧和患者的健康知识水平,以提高护患沟通效果.
作者:刘霞;张瑞丽;李慧娟;茹淑玲;范晓丹;李志红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比较不同部位微波照射对改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后颈肩痛的效果.方法 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6 h内发生颈肩痛的84例患者随机分为投影组(n=28)、颈肩组(n=31)、对照组(n=25)三组.投影组、颈肩组患者于手术后6 h起采用HB-W-L微波多功能治疗机照射治疗,投影组照射探头置于膈肌背部的体表投影区域,颈肩组照射探头置于患者颈肩部;对照组不做任何部位照射.结果 3组患者手术后不同时间点的颈肩痛VAS评分比较,干预主效应、时间主效应均存在统计学差异(均P<0.01).其中投影组、颈肩组的颈肩痛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投影组手术后肩颈痛缓解迅速.结论 微波背部照射较颈肩部照射对缓解LC术后肩颈痛更迅速有效.
作者:王晓波;叶茜;徐琳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去腐生肌活性敷料治疗中小学生拔甲术后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86例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4例,45趾)拔甲创面常规清创后,使用中药制剂去腐生肌活性敷料均匀涂于创面,2~3 d换药1次,直至痊愈;对照组(42例,45趾)拔甲创面常规清创后覆盖凡士林纱布,2~3 d换药1次,直至痊愈.结果 观察组换药时疼痛程度、换药操作所需时间、换药次数及愈合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去腐生肌活性敷料治疗中小学生拔甲术后创面的疗效明显优于传统方法换药.
作者:刘世华;易慧娟;昌欢迎;周仕林;廖妙英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经闭孔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患者适宜的阴道准备方法,提高其阴道准备效果及患者舒适度.方法 将42例经闭孔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患者按入院时间单双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1例,对照组术前应用聚维酮碘擦洗阴道,观察组采用改性几丁质喷雾剂喷洗阴道.结果 观察组患者舒适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护理操作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组阴道分泌物细菌培养阴性率、术后体温及白细胞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经闭孔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患者术前选择改性几丁质喷雾剂阴道喷洗法可提高患者舒适度,患者耐受性好,是一种安全舒适的阴道准备方式.
作者:赵艳丽;王瑞英 刊期: 2010年第04期
对7例重症肌无力合并胸腺增生或胸腺瘤形成患儿行经颈部小切口不进入胸腔胸腺切除术.结果 7例患儿手术过程顺利,术后无并发症发生;出院后6个月均获得完全缓解,手术效果满意.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和呼吸功能锻炼;术中巡回护士熟练掌握各仪器的性能并准确连接仪器,暴露前纵隔时帮助主刀医生戴好光导纤维头灯并打开开关,调节合适的亮度;器械护士准确无误地进行手术配合,是手术顺利进行的保障.
作者:颜芳;王亚丽 刊期: 2010年第04期
将自制输尿管镜丝状电极用于62例输尿管息肉切除术患者.结果 60例顺利电切息肉,2例输尿管结石继发息肉者息肉电切后行气压弹道碎石时,1例碎石碎块冲入肾内残留给予体外震波碎石,1例中转开腹手术取石、息肉切除输尿管端端吻合.术后随访3~16个月,2例输尿管狭窄,其余均无严重出血、输尿管撕裂等并发症.提示新型输尿管镜丝状电极应用于临床行输尿管息肉电切术可达到微创手术的效果.
作者:李春玲 刊期: 2010年第04期
对43例平诊手术患者麻醉常规诱导后,经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气管插管.结果 患者均在麻醉诱导后3 min内成功插入气管,术后次日随访均无喉痛声嘶等症状.提出纤维支气管镜气管插管前应做好患者心理护理、物品及患者准备,术中保证麻醉药剂量准确,与麻醉医师配合娴熟,插管后加强气管内抽吸,做好人工气道气囊管理,可以保证插管过程平稳、成功率高,并发症少,提高安全性.
作者:刘尚昆;陈映红 刊期: 2010年第04期
临床护士在为患者进行眼局部雾化操作的过程中,使用眼撑开器侵入性操作使患者眼部不适,不能使用眼撑开器的患者往往又不能按照要求睁开患眼,致滴入药液不能充分弥散分布在结膜、角膜上,药液流失较多,影响疗效.自2009年1月起,我科在为患者进行眼局部雾化治疗时使用3M眼贴膜对患者睁眼进行干预,应用于500例患者,临床效果满意,介绍如下.
作者:李玉霞 刊期: 2010年第04期
2008年起,我科采用一次性BD胰岛素注射器(美国BD公司生产)代替普通一次性1 ml注射器抽取小剂量贵重药液,经临床应用,效果满意,介绍如下.方法:用一次性BD胰岛素注射器抽取含量为1 ml以下的药液后,常规皮下或肌内注射.
作者:承瑛;刘秀英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改善肠造口患者围术期的心理状态.方法 将72例直肠癌拟行Mile's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造口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由经过严格培训的造口访问者在患者术前2 d、术后第2天,以后每隔7 d访问1次,直至出院.访问内容主要有自我形象的访问、造口自理技巧的访问、社会支持的访问.结果 观察组患者不同时间SCL-90评分及各症状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造口访问者的访视能改善肠造口患者的围术期心理状态,树立患者康复的信心.
作者:董蓓;卫莉;郭嬿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中药骨伤科1号外敷治疗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90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70例)和观察组(120例).对照组给予口服扶他林或塞来昔布,外用止痛膏胶布贴于疼痛部位;观察组采用中药骨伤科1号(三色敷药膏及三黄油膏)敷药治疗,配以精心护理.结果 观察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中药骨伤科1号外敷治疗颈椎病临床疗效显著、过敏少、手法操作安全.
作者:潘秀芳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减轻宫腔镜诊疗术所致的疼痛.方法 172例行宫腔镜诊疗术患者在术前用2%利多卡因5 ml于宫颈旁3点、9点常规行局部麻醉基础上,予双耳子宫、神门、交感穴位处贴药并按压镇痛.结果 172例中,轻度下腹胀痛132例(76.74%),中度38例(22.09%),重度2例(1.16%),总有效率98.84%.结论 中药耳穴贴药按压法能够减轻宫腔镜诊疗术所致的疼痛.
作者:刘翠云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含益生菌的肠内营养对重型颅脑损伤大鼠胃溃疡指数(UI)、胃黏膜血流量(GMBF)的影响.方法 取54只SD大鼠建立重型颅脑损伤致急性胃黏膜损伤动物模型,再随机分为对照组、肠内营养组(EN组)和生态营养组(EC组)各18只.EC组用灌喂针向大鼠胃内灌入三九全营素加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营养液热量为1673.6 kJ/100 g,喂养量为598.19 kJ/(kg*d),每天灌喂3次.EN组用灌喂针向大鼠胃内灌入三九全营素,热量及喂养方法、频次同EC组.对照组用同样喂养方法灌喂等剂量的生理盐水,每天3次.喂养后第1、3、5天取标本,采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测定GMBF,计算UI.每组每个时相点选择6只大鼠完成测量.结果 EN组喂养第3、5天UI与对照组比较显著下降,GMBF显著升高(P<0.05,P<0.01).EC组与对照组相比3个时相点UI显著下降,GMBF显著升高(均P<0.01).EC组与EN组比较,喂养第3、5天UI显著下降,GMBF显著增加(均P<0.05).结论 大鼠重型颅脑损伤后给予含益生菌的肠内营养可以增加胃黏膜血流量,降低胃黏膜损伤指数,对重型颅脑损伤大鼠的胃黏膜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唐静;尹华华;朱京慈;史忠岚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家庭干预对康复期乳腺癌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影响.方法 将80例康复期乳腺癌癌因性疲乏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行常规出院指导,观察组实施家庭干预,包括评估患者的家庭功能、制定家庭干预计划、实施干预、评价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癌因性疲乏程度较对照组显著减轻,生活质量显著提高(均P<0.05).结论 家庭干预可以消除癌因性疲乏或缓解疲乏程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李亚玲;王耕;冯晓敏;王明华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育龄妇女的避孕知识、态度及行为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促进育龄妇女有效避孕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目的 抽样方法对120例育龄妇女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育龄妇女避孕知识得分为6.72±1.92,处于中等水平,获取避孕知识的前4位途径是报刊杂志(66.7%)、家人朋友(38.3%)、卫生保健人员(31.7%)和网络媒体(30.0%);育龄妇女避孕态度较积极,得分为21.97±2.91;其避孕行为得分为13.24±2.71,处于中等水平.育龄妇女的避孕知识和态度、避孕态度和行为、避孕知识和行为呈正相关(r分别为0.24、0.19、0.19,均P<0.05);育龄妇女的避孕知识受其文化程度和性伴侣文化程度的影响(均P<0.05);避孕态度受其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职业、避孕工具的可及性的影响(P<0.05,P<0.01);而避孕行为受其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性伴侣文化程度、流产次数及避孕工具的可及性的影响(P<0.05,P<0.01).结论 尚需通过多种途径促进育龄妇女对避孕知识的掌握,并充分调动性伴侣参与避孕的责任和意识,鼓励育龄妇女采取高效的避孕措施以提高避孕效果,减少意外妊娠和不必要的人工流产,促进妇女的身心健康.
作者:周英凤;韩庭雯;黄丽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社会支持水平,为实施针对性护理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对86例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患者进行调查,并与169名正常孕妇进行比较.结果 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社会支持总分及家庭内外支持水平低于正常孕妇(均P<0.01);患者学历显著影响其社会支持水平(P<0.01).结论 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患者所获社会支持不容乐观,社区与临床护士在产前应了解孕妇社会状况,并充分利用社会支持网络,积极有效地针对家庭成员给予引导和教育,以提高其社会支持水平.
作者:葛静玲;李岩;范玲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期间的症状体验特点,为临床护士采取有效措施减轻患者不适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MSAS症状评估量表调查155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期间的症状体验特点.结果 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期间的主要症状有脱发、缺乏活力、没有食欲、恶心、口干、呕吐、睡眠欠佳、精神紧张、便秘、疼痛、感到悲伤.15个症状的发生率高于50%,50%以上的患者频繁甚至持续出现7个症状,50%以上患者认为11个症状为中度甚至很严重,50%以上患者认为3个症状给她们带来较多甚至很多的困扰.患者心理困扰症状评分为1.52±0.95,生理困扰症状为1.71±0.76,总困扰指数为1.77±0.88,MSAS总分1.32±0.60.结论 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期间的主要症状有脱发、缺乏活力、没有食欲、恶心、口干、呕吐等,这些症状发生率高,发生频繁,程度较为严重,给患者带来较大的困扰.护理人员应采取全面的护理及健康教育措施,降低患者的症状水平,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郑长花;张美芬;刘可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自行设计的一次性眼罩代替传统眼部护理方式的效果.方法 将50例眼睑闭合不全的患者按入科时间分为观察组26例(26眼)和对照组24例(24眼).对照组进行常规眼部护理,观察组使用自行设计的一次性眼罩护理.结果 观察组眼部症状发生率和每日材料费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使用一次性眼罩代替传统的眼部护理方式,可以有效预防眼部疾患,保护眼部,操作方便,节约医用材料.
作者:胡娜;厉春林;阮亚飞 刊期: 2010年第04期
自行设计一种用于收集注射器及输液管等医疗废弃物的医用污物处理收集车,其特征在于不锈钢台面上安装有针头处理器和输液管切割器;医用污物处理收集车下层有医疗废物专用桶2个,分别用于收集毁形后的注射器和输液管.该收集车安全方便,能够较好地分类收集废弃污物,便于对废弃物的管理和回收,避免污染,减少护士职业伤害.
作者:胡明霞;姚志红;张东华 刊期: 2010年第04期
采用Medpor下睑插片对40例(41眼)下睑退缩的患者行下睑插片植入,以矫正眼部畸形.结果 本组平均住院8 d出院,随访6~24个月,均获得良好效果,无伤口感染,下睑插片无移位、脱出及排斥反应,术后与健眼对称,美容效果满意.提出Medpor下睑插片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和组织整合性,是目前眼科临床矫正下睑退缩比较理想的治疗方法.术前耐心解释和心理疏导,做好术前准备预防患眼感染,术中给予心理支持、准备各种药品、提前将Medpor下睑插片浸泡于抗生素生理盐水中,术后加强观察、精心换药、做好出院指导,对保证手术效果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张颖 刊期: 2010年第04期
对44例(44眼)真菌性眼内炎患者采取两性霉素B脂质体玻璃体腔注药联合玻璃体切除治疗,术后随访4~6个月,40例(40眼)治愈,炎症控制,角膜透明,前房清,视力均较术前提高;3例(3眼)术后5 d内前房再次出现积脓,给予两性霉素B脂质体5 μg行前房注射,感染控制,视力不增;1例(1眼)术后感染复发因经济原因放弃治疗行眼内容物剜除术.提出术前做好入院评估,加强心理护理、隔离和药物治疗护理;术后密切观察病情,指导患者坚持治疗体位,积极预防并发症,给予科学的出院指导,对确保手术效果至关重要.
作者:薛朝华;罗汉萍;罗婧 刊期: 2010年第04期
对12例先天性小耳畸形患者应用自体肋软骨做耳支架及乳突区皮肤覆盖分二期行全耳廓再造.术后随访6~18个月,再造耳廓皮瓣色泽红润,移植软骨支架无软化、吸收、变形,再造耳廓位置、形态、大小和对侧相似;拥有良好的颅耳角,患者对再造耳满意.提出术前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心理护理,术后加强生命体征和皮瓣的观察,对保障术耳外形满意有重要作用.
作者:杜文静;谭君;蔡敏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呼吸道异物患儿父母教养方式,为临床护士根据父母的教养方式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提高儿童生命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06年2月至2007年6月因呼吸道异物住院患儿240例为研究组,同期选择与研究组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儿童作为正常组,对两组儿童的父母采用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进行调查.结果 在父亲教养方式中,研究组患儿与正常组儿童的情感温暖、拒绝因子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在母亲教养方式中,研究组患儿与正常组儿童的情感温暖、拒绝、惩罚得分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呼吸道异物患儿父母较正常儿童的父母对子女给予更多的情感温暖,但却有太少的惩罚和拒绝.护士应针对患儿父母教养方式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对父母予以喂养指导和安全教育,改变不良进食习惯,为患儿创造良好的进食环境,以避免患儿发生呼吸道异物.
作者:邢慧珠;陈欣;王智楠;邱柳菊;肖敏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生理盐水用于骨科经皮钉道口护理的可行性.方法 将56例骨牵引或使用外固定架患者随机分为乙醇组和盐水组各28例.术后第3天开始乙醇组采用75%乙醇滴注(3 ml/每端)并擦拭钉道口,每天3次;盐水组采用生理盐水滴注(3 ml/每端)并擦拭钉道口,每天3次.术后第4、6、8天钉道口护理前后做细菌培养,同时观察并记录钉道口局部皮肤情况.结果 两组钉道口细菌培养菌落数及局部皮肤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生理盐水可用于骨科经皮钉道口的护理.
作者:杨晓琴;程丽;李玲;易敏;陈洁 刊期: 2010年第04期
对5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侧路镜手术,47例(94.0%)治疗效果优良.提出术前做好体位训练及相关准备,术后加强生命体征、下肢功能及疼痛、并发症等观察,给予科学、有效的功能锻炼及出院指导,对保证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雍容;陈邦菊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改变腰椎术后患者排便的体位,促进患者生理和心理舒适.方法 将腰椎术后12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排便时采取传统的平卧位排便,屈膝抬臀,臀下置便盆.观察组采取侧卧位排便法,即侧卧屈膝,臀下垫一次性中单或胶单,上垫卫生纸,摇高床头15°~30°.结果 两组排便疼痛程度、排便时间及排便舒适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腰椎术后采取侧卧位排便法,可避免切口疼痛加重,减轻患者的痛苦,缓解心理应激反应,增加排便的舒适感,缩短排便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覃月彩 刊期: 2010年第04期
对30例骨折切开复位术后发生伸直型膝关节僵硬的患者在镇痛泵消除疼痛情况下,行髌骨牵引,结合用特制的针刀对牵引中出现皮下紧张的条索纤维组织行再切割剥离,术后配合CPM机锻炼治疗.结果 随访6~36个月,平均18.0个月,膝关节活动度>120° 18例,100°~120° 10例,70°~90° 2例,优良率(膝关节活动度≥100 °) 93.3%.提示镇痛泵髌骨牵引针刀松解,配合CPM机功能锻炼是增加关节活动度、防止再粘连的有效而简便的手段.为提高镇痛泵髌骨牵引针刀松解的效果,护士应做好心理护理,指导患者正确使用镇痛泵以获得满意的镇痛效果,为功能锻炼的早期开展奠定基础;康复锻炼宜早期开展并循序渐进,做好出院指导,使康复锻炼延伸至院外并持之以恒,才能大程度恢复患者的膝关节功能,大化改善其生活质量.
作者:黄迪;刘建华;李艳玲;梁伟国 刊期: 2010年第04期
对18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行全髋关节表面置换术.术前充分准备,进行心理护理、健康教育;术后密切观察生命体征,规范功能锻炼,做好并发症的观察及预防.手术均获成功,切口均一期临床愈合;早期无股骨颈骨折、感染、关节脱位、血管神经损伤、深静脉栓塞、假体脱位等并发症.提示应用全髋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临床效果满意,全方位的护理是保证治疗效果的关键.
作者:李卉;喻姣花;杨晓霞;罗凯燕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锁骨钩钢板固定加同种异体韧带移植重建喙锁韧带治疗肩锁关节脱位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21例肩锁关节脱位患者采用锁骨钩钢板固定加同种异体韧带移植重建喙锁韧带治疗,加强术前、术后护理评估和功能锻炼指导.结果 20例(95.2%)韧带移植患者肩关节功能恢复达优良.结论 对肩锁关节脱位行锁骨钩钢板固定加异体韧带移植重建喙锁韧带患者予以正确的护理和适当的功能锻炼,有助于获得满意治疗效果.
作者:周晓艳;文安笑;窦庆寅;刘晓玲;韩运 刊期: 2010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