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医用胶布是静脉输液不可缺少的用物之一,其主要起到静脉穿刺后固定头皮针和保护患者、预防感染的作用.目前,临床常用的一次性医用胶布,其胶布和防粘膜整齐、牢固地粘贴,因此存在以下问题:护士使用前需要揭去防粘膜,贴在易取部位(如衣服袖口或手背等),不仅费时,也易造成交叉感染;静脉穿刺时,护士一只手要固定针柄,另一只手要贴胶布,稍不慎,便可能粘在一起,增加操作难度;静脉输液结束后,护士要为患者揭去胶布贴时常出现揭去费力而可能造成患者疼痛的情况.鉴此,笔者自制一次性易揭医用胶布,经使用,效果满意.
作者:李楠楠;王悦娜;林雨盈 刊期: 2013年第02期
医院各科室经常会遇到各类呕吐患者,特别是突发的各种性质的呕吐,常常让护理人员、患者及家属措手不及,污染被褥、衣服,又因无法密闭导致难闻气味到处弥漫.对于需要观察和记录呕吐物颜色、性状、量的患者,临床多用估算或再次使用量杯测量的方法,既不方便也不科学.2011年12月,笔者设计了一种带刻度的一次性医用污物袋,经临床应用890例次,效果满意,介绍如下.
作者:邹正伟;薛菊兰;郑文香;沈红霞 刊期: 2013年第02期
随着社会老龄化趋势日益明显,老年患者亦有增加的趋势.老年患者因年老体弱、无人看护等所导致的医院不良事件时有发生.如何预防及降低跌倒、压疮等不良事件也被提上议事日程.笔者设计出一款新颖、醒目、温馨的护理安全角,经临床应用,效果良好,介绍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硬板纸、A4纸、剪刀、透明胶、双面胶、水彩笔.
作者:张丽 刊期: 2013年第02期
2011年10月至2012年6月,我院出生的无窒息及其他听力高危因素的新生儿1 080名,进行听力筛查前常规每天沐浴后实施耳道护理,明显提高了初次筛查通过率.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我院产科单胎分娩产妇1 080例,年龄22~35岁,平均26.5岁.其中自然分娩432例,剖宫产648例.新生儿中足月儿1 015例,早产儿65例;出生体质量2 000~4 600(3150.0±600.0)g,胎龄(38.5±3.01)周.出生后Apgar评分(9.4±2.1)分.
作者:郑家菊 刊期: 2013年第02期
为长期卧床生活不能自理患者洗头是临床生活护理的基本操作,为了使患者头发洗干净需要反复多次冲洗,需要大量的水冲洗,传统方法是将患者身体头侧移至床头,颈下垫中单,大量洗头液顺床边流下,但有一部分水会沿颈部流入背部.2009年1月至2012年9月,我科将一次性脑科手术粘贴巾(江西3L医用制品集团有限公司生产)应用于临床患者洗头,效果满意,介绍如下.
作者:赵义萍;王好;赵艳梅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前,随着手术患者的增多,术后带引流袋的患者也逐渐增多.目前引流袋的固定常用别针、绳子、或绷带系在床旁,患者翻身下床活动时极不方便,往往还存在翻身下床活动时忘记松开别针或解开绳子,导致引流管牵拉甚至脱管的护理安全隐患,并且多次松扣别针或系解绳子极其繁琐,且不美观.2011年8月,笔者研制了一种引流袋床旁固定装置,经临床25个科室应用1年余,效果良好,介绍如下.
作者:马金彩;魏荣华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骨科长期卧床患者压疮的预防方法.方法 将48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41例,对照组按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局部应用医用空心垫圈进行压疮预防.结果 两组压疮、伤口感染、骨折部位疼痛及护理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医用空心垫圈使用方便、操作简单、方便护士独立协助患者改变体位及降低伤口感染率,有效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李莉;刘俊;文才红;鲍海琴;王锐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导管滑脱危险因素的高效评估方法.方法 利用医院计算机与网络,构建导管滑脱危险因素评估平台,对住院使用导管患者的导管滑脱危险因素进行科学、快捷的评估,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结果 应用导管滑脱危险因素评估平台后,导管滑脱危险评估时间显著缩短、准确性和容易度显著提高(均P<0.01).结论 构建导管滑脱危险因素评估平台有利于提高护士评估的准确性及工作效率.
作者:郭雅娇;薛水兰;黄荔红;魏春英;魏云东;王松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强化护理干预策略在降低ICU气管插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UEX)中的效果.方法 按时间先后将933例患者分为对照组(453例)和观察组(48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强化护理干预策略,包括强化护理人员培训、实施护理组长责任制、合理分配人力资源、动态评分、合理约束、亲情护理、强化行为训练、及时评估拔管指征等措施.结果 两组UEX总发生率和晚间高危时段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强化护理干预策略有效降低了UEX发生率,保证患者安全.
作者:马洁葵;李绮慈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索不同穿刺部位致胺碘酮引起静脉炎的发生率及患者的舒适度.方法 将需要外周静脉注射胺碘酮的患者66例按随机数字法分为手背静脉组、近肘部头静脉组和肘正中静脉组3组,分别穿刺手背静脉、近肘部头静脉和肘正中静脉.结果 三组静脉炎、疼痛、活动、失眠及焦虑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手背静脉组高于其他两组.结论 进行留置针穿刺时应减少手背静脉穿刺,合理选择置管部位,减少静脉炎的发生,增加患者的舒适度,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陈汝明;卢晓英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床边工作制对护士更换静脉输液液体时间的影响.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抽取某医院同一科室的14名临床一线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将旧工作模式时间段设为对照组,床边工作制模式时间段设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更换输液液体,观察组实施床边工作制更换输液液体.结果 两组更换液体总操作时间和直接、间接护理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床边工作制可缩短护士更换患者输液液体的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作者:邓敏娉;陈伟菊;林清然;张劼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河南省护理教育资源现状和省内三级医院对护理人员需求状况,为制定护理教育发展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以政府部门相关教育年鉴和统计资料、河南省护理教育招生信息和12所三级医院为研究对象,通过信息检索及问卷调查等方法收集资料.结果 河南省拥有护理教育机构72所,2011年护理专业共招生75 928人,其中大专及以上15 498人(20.41%),中专60 430人(79.59%);过去5年三级医院招聘护理人员中近85%为大专及以上学历者,且今后不希望招聘中专学历者.结论 现有护理教育资源从数量上能够满足目前需求;毕业生学历层次及就职意向与医疗机构需求之间存在矛盾;高层次学历者培养不足,应引起高度注意.
作者:赵杰刚;史素玲 刊期: 2013年第02期
阐述目前国内外医院继续护理教育管理组织结构、政策法规、教育资源和继续学习的意向等现状.提出科学规范的管理体系是保障医院继续护理教育的关键,并结合本院继续护理教育的实践经验,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大程度地提高护理质量、满足护理专业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作者:刘云;葛世伟;诸葛海鸿;孙琳;张爱琴;王金金 刊期: 2013年第02期
于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提出高职护理专业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建设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对学校高职护理专业基于云教育平台的教育教学资源建设基础、建设模式与建设发展进行了分析与总结,认为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与信息资源进行互动、共享、开放、安全型护理教育教学资源建设,符合教育发展规律,可促进护理教育质量的提升.
作者:唐莹;康丹;李敏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提高本科护理专业学生综合素养的教学方法.方法 将104名本科护理专业学生分为对照班(54名)和实验班(50名).两班学生均于第三学年第1学期开设<护理管理学>,均规定同样的章节作为本次教学改革的内容.对照班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实验班采用体验式教学模式,包括划分学习小组、确定教学内容、安排时间、课时和场地、实施步骤.结果 两班学生沟通与人际技能、创新与愿景思维、领导与管理潜能、团队技能与合作精神、分析解决问题能力5项考核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体验式教学模式具有独特的优势,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良好的影响作用.
作者:赵美玉 刊期: 2013年第02期
护理专业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对其以后从事临床护理工作起着重要作用.通过总结影响当前护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并对现存问题进行分析,探讨以积极心理学的干预手段为基础,寻找提高护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方法,以促进护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为我国护理事业的发展准备强大的后备军.
作者:郭玉芳;张娜;张静平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神经外科危重患者气管导管滑脱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1年1月至2012年3月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气管插管的患者90例设为观察组,2010年1~12月90例设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模式即根据不同问题采用循证方法进行护理.结果 观察组患者气管导管滑脱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导管滑脱均造成气管损伤、呼吸困难、缺氧和误吸.结论 在神经外科气管插管患者中应用循证护理,能降低患者气管导管滑脱及不良后果发生率.
作者:吴静;华敏峰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直肠癌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的生活质量与社会关系质量的相关性,为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癌症患者生活质量专用量表QLQ-C30、直肠癌特异性症状量表QLQ-CR38和社会关系质量量表,分别调查111例直肠癌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关系质量水平及二者相关性.结果 结肠造口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为68.00分,高于常模;社会关系质量量表得分为54.64±5.46.结肠造口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角色功能、情感功能、社会功能、身体形象及对未来的期望与患者的社会关系质量得分呈显著正相关(P<0.05,P<0.01);胃肠道症状及造口相关问题与社会关系质量呈负相关(均P<0.05).结论 造口患者社会关系质量水平与生活质量密切相关,应改善患者的社会关系来帮助患者获得更好的生活质量.
作者:张铁玲;胡爱玲;徐洪莲;郑美春;梁明娟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规律化听觉刺激对颅脑损伤持续植物状态患者的促醒作用和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将75例颅脑损伤持续植物状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39例).对照组实施颅脑损伤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应用系统听觉刺激方案,内容包括规律式唤醒、招呼式唤醒及局部声音唤醒3部份,对患者进行语音唤醒.结果 观察组肺炎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BAEP波形完全正常(1级)16例,波形呈电静止(4级)1例,听觉刺激表现反应性21例,BAEP频率变化及反应性明显较对照组高(均P<0.05).结论 听觉刺激疗法可促进颅脑损伤持续植物状态患者苏醒,降低或减轻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提高颅脑损伤持续植物状态患者的生命质量.
作者:林晶 刊期: 2013年第02期
对21例瓣膜置换术后并发非胰源性高淀粉酶血症患者进行积极干预,包括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和监测血流动力学,及时补液及应用血管活性药,保证组织器官的灌注;监测机体内环境尤其血淀粉酶、乳酸、电解质及血糖变化,及时纠正内环境失衡;加强饮食和药物护理,及早预防胰腺炎的发生及进展.结果 21例术后2~7 d血淀粉酶恢复正常,未出现胰腺炎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等并发症.提出针对瓣膜置换术后并发非胰源性高淀粉酶血症的特点,采取针对性防护措施,积极预防并发症发生是其护理重点.
作者:严莉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保温垫在全麻腹腔手术患者围术期的保温效果.方法 将接受全麻腹腔手术的125例患者按时间顺序分为观察组(75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从术前1 h至术后2 h均平躺于保温垫上(温度为40℃),观察不同时间体温变化.结果 观察组各个时间点体温变化不明显(均P>0.05),对照组在手术结束时及术后2 h体温较前降低;两组手术结束时和术后2 h体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保温垫的应用可以有效减少全麻腹腔手术患者围术期体温波动.
作者:邹英;邵丽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雾化吸入不同时间点对气管插管全麻患者术后咽痛发生的影响.方法 将360例气管插管全麻下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80例.对照组按常规方法施行护理,即清醒后12 h在病房给予第1次雾化吸入,观察组患者在苏醒室内清醒后即给予第1次雾化吸入.结果 两组均未发生不良反应;两组咽痛发生率及不同时间疼痛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在苏醒室清醒后即给予第1次雾化吸入,能提高雾化吸入的疗效,降低气管插管全麻患者术后咽痛的发生率并减轻咽痛的严重程度.
作者:张旱愉;张韵;刘艳嫦;肖霄;周亮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后腹腔镜肾手术的佳体位,以提高患者安全舒适度并减轻医生疲劳程度.方法 将92例后腹腔镜肾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摆传统肾手术侧卧位,观察组摆屈髋屈膝侧卧位.结果 两组患者皮肤损害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种不同卧位下医生疲劳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屈髋屈膝侧卧位应用于后腹腔镜肾手术患者体位安全、舒适、术野暴露良好,能有效地减轻医生的疲劳程度.
作者:冯祖莲;谭月仙;林保留;郑晓云;陈扬;梁凤霞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调查并分析手术部位标识执行的现状,为临床建立完善的手术部位标识制度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设计手术部位标识执行调查问卷,对312例某三级医院手术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312例调查对象中,完成手术部位标识者占71.79%;72.32%于手术前1 d在病房完成;患者知道标识的作用并参与完成仅占30.80%.结论 提高手术部位标识执行率和正确率,逐渐建立和完善手术部位标识的管理制度和流程.
作者:黄一乐;陈哲颖;周亚芬;胡文娟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达芬奇机器人下肺叶切除术的手术方法及护理配合,为早期肺癌手术的治疗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方法 对7例应用达芬奇机器人进行肺叶切除术的早期肺癌患者,通过对手术配合流程进一步优化细化从而精确配合.结果 7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恢复良好.结论 应用达芬奇手术机器人进行肺叶切除安全可行,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效果好等优点.手术室护士应熟练手术配合流程,做好手术前、中、后的全期护理.
作者:张玲琳;曾俊;陈小丽 刊期: 2013年第02期
在泌尿外科微创手术中(如肾镜或输尿管镜),由于术者操作的需要,碎石探杆反复进出镜头,使镜端密封帽容易耗损而导致密封不严漏水.因此,为保证密封效果,一般使用4~5次即更换一枚新的密封帽,从而增加了耗材费用.为此,我们用一次性气囊导尿管制作简易密封帽并应用于该类镜头,效果良好,介绍如下.
作者:何丽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前,随着手术量的增加,橡胶引流管在手术室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但实际制作的橡胶引流管因管腔狭窄,采用自然晾干法悬挂)3~4d也不能完全干燥,给工作带来许多不便,同时也增加了二次污染的机会.2012年,8~12月,我科采用高压气枪对准橡胶引流管的一端管口吹气,迅速将其内腔的水从另外一端管口吹出,干燥时间大大缩短,介绍如下.
作者:张小林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心理弹性与焦虑抑郁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中文版Connor-Davidson心理弹性量表(CD-RISC)、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和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对133例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的心理弹性和焦虑抑郁水平进行调查.结果 焦虑抑郁阳性组CD-RISC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显著低于阴性组(均P<0.01);CD-RISC得分与焦虑抑郁水平呈显著负相关(均P<0.01),且各维度负向预测焦虑抑郁情绪.结论 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心理弹性水平较低,与焦虑抑郁情绪密切相关,心理弹性是焦虑抑郁情绪的预测因子.
作者:黄昆;许勤;蒋明;王蓓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改善老年癌症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方法.方法 将117例老年癌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8例)和干预组(59例),两组患者均于入院当日填写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估其心理健康状况.对照组予常规健康指导,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系统信息讲座、信息反馈、面对面交流的综合信息支持内容进行干预,出院时重新测评SCL-90.结果 干预后两组SCL-90总分、焦虑、躯体化、强迫、抑郁、恐怖、精神病性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综合信息支持干预相比传统模式,具有内容全面、针对性强的优点,更好地改善了老年人的心理状况.
作者:姜琳飞;张会君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个体化心理干预对食管癌手术患者术后疲劳综合征(POFS)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食管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干预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其基础上予以个体化心理干预,包括针对性的个体评估、认知干预、情绪、症状护理及行为干预等,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疲劳、心境及术后早期康复等指标.结果 干预组术后疲劳程度显著轻于对照组,心境状态好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术后自主下床、肛门排气、胸腔闭式引流、胃肠减压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个体化心理干预有助于改善食管癌手术患者术后疲劳程度及心境状态,促进其早日康复.
作者:栾琳琳;殷静静;段红香;焦丽;王功朝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一站式护理服务在患者办理出院手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2年1~3月出院患者426例作为对照组,办理出院手续采取常规护理服务方法;2012年4~6月出院患者455例作为观察组,办理出院手续采取一站式护理服务方法,包括客户服务中心发送出院短信、护士处理出院医嘱时收齐出院小结等出院资料,发放出院带药清单、出院温馨袋,护士全程陪同患者办理出院手续等.结果 实施后患者对出院流程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和一次性完成结账率显著高于实施前(均P<0.01).结论 一站式便捷、一目了然,温馨的护理服务提高了患者办理出院手续的效率,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作者:罗忠梅;徐莉;邢程;雷菊红;张洪清;张相云;高爱煜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实施岗位管理对护士工作满意度的影响,为调动护士积极性、提升护理管理水平提供实证依据.方法 科学地进行岗位设置,合理定编定岗;客观地实施岗位分析,建立标准职责;扎实地开展岗位培训,提高岗位胜任力;全面地开展岗位评价,调动护士积极性等方法实施护士岗位管理.结果 实施岗位管理前后护士总体工作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在医院护士队伍中实施岗位管理能显著提高护士工作满意度,不失为稳定和发展临床护士队伍的有效途径.
作者:温贤秀;敬洁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全封闭监护室患者家属在医院留守的需求状况,为监护室改善服务管理满足患者家属需求提供依据.方法 自行设计全封闭监护室留守医院患者家属状况表,了解导致留守问题的院方因素;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重危患者家属需求量表(CCFNI),了解留守患者家属的精神心理状态、需求及满足状况.结果 留守患者家属以农民及自由职业者为主,占66.4%,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者占46.4%;留守患者家属SAS、SDS均分与常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留守患者家属需求与已获得的满足情况间存在显著差异(除自身舒适外,均P<0.01).结论 监护室医护人员应积极改进护理服务工作的内容及形式,切实减轻家属的后顾之忧,积极关注留守患者家属的精神心理状态,切实满足患者家属需求.
作者:吴桂杰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降低无菌物品过期返消毒率,并杜绝给患者使用过期无菌物品,保障医疗安全.方法 利用条码技术和计算机编程开发消毒供应中心无菌物品质量追溯系统,在该系统中设立过期预警报告模块,在无菌物品过期前发出预警提示,进行相应处理.结果 2008~2011年无菌包过期未用率下降,4年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无菌物品过期预警报告模块的运用减少了无菌器械包过期再灭菌的资源浪费,保证无菌物品质量、保障医疗安全.
作者:喻船丽;朱娟;叶庆;刘于;李秀云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建立静脉输液专职护理团队在输液管理中的作用,为输液管理提供实证依据.方法 对在输液室接受治疗的73 600 例患者,分别采用传统静脉输液管理(实施前36 800例),以及采取建立静脉输液专职护理团队的方法进行管理(实施后36 800例),其包括分析影响静脉穿刺成功率与满意度的因素、强化培训、建立激励机制等措施.结果 实施前后一次穿刺成功率、静脉穿刺时间、患者排队等候时间、输液满意度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结合医院情况建立静脉输液专职护理团队,设计科学的工作流程与合理排班是提升输液管理质量与护理服务满意度的有效途径.
作者:李丽娟;杨毅华;赖文娟;黄小红;陶艳玲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护理场景服务剧本培训对患者输液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将随机抽取的6个科室住院输液患者8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输液法输液;观察组采用护理场景服务剧本方法进行输液,即科室撰写输液场景服务剧本并组织护士学习实施.结果 观察组患者输液满意度得分(4.45±0.48)分,对照组(3.96±0.47)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护理场景服务剧本对提高患者输液满意度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刘亚琼;陈长蓉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护患沟通标准样表在提高成批住院患者满意度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 将520例住院患者按时间顺序分类对照组(254例)和观察组(266例),护士分别采用传统说教式的沟通方法和采用护患沟通标准样表的沟通方法对住院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护患沟通,比较两种方法的患者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应用护患沟通标准样表可促进护患有效沟通,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吴桐;罗凯燕;王丽君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患者对护士使用PDA的感受,以改进护理工作,提高患者对PDA的接受度.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患者对护士使用PDA的感受问卷,对北京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482例患者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 患者对护士使用PDA的正性感受排前3位的是身份识别、保证治疗安全及准确记录资料;负性感受排前2位的是担心数据录入错误及扫描腕带的繁琐感.结论 患者能够肯定PDA在身份识别及保证治疗安全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同时护士应采取有效措施减轻患者存在的负性情绪,提高患者对护士使用PDA的接受度.
作者:池艳宇;王泠;贾晓君;李森;张莹;许丽杰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PDA器械追溯管理系统在手术室器械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应用PDA对手术室器械处理的整个流程进行管理,通过对器械的存放、使用进行监控,达到对器械的追溯管理.结果 采用PDA进行器械追溯管理前,3 740个手术器械包的出错率为4.06%,管理后1 500包手术器械包的出错率为0.53%,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运用PDA来进行手术器械追溯管理,实现了手术器械管理规范化、信息化,提高了手术器械管理水平.
作者:夏述燕;赵体玉;罗艳霞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鱼骨图和流程图在开放性创伤手术感染管理中的应用方法与效果.方法 制定开放性创伤手术感染因素鱼骨图和感染管理流程图,首先对手术室8名护士进行培训,然后将该图用于开放性创伤手术配合和管理中.结果 应用鱼骨图和流程图前后,护士开放性创伤手术易感因素和感染管理知识考核成绩、职业暴露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发生职业暴露后正确处理率由67.31%上升至100%.结论 应用开放性创伤手术感染因素鱼骨图和感染管理流程图,可以帮助护士有效提高开放性创伤手术的感染管理质量,降低职业暴露发生率.
作者:曹新平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护士对医院护理柔性管理的评价.方法 自行设计医院护理柔性管理评价问卷,对湖北省7所医院846名护理人员进行调查.结果 护士对护理柔性管理的评价得分为55~74分;不同年龄、不同科室、不同规模医院护士对护理柔性管理评价不一(P<0.05,P<0.01).结论 护理柔性管理临床开展状况处于中等水平;应大力推广柔性管理理念,实施柔性管理措施,以减轻护士工作压力,让护士满意.
作者:胡德英;刘义兰;许娟;褚婕;周耘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规范化管理对口腔专科护理小组联络护士工作质量的影响.方法 采取自身对照的方法,对56名口腔专科护理小组联络护士,采用设计联络护士工作手册、制定疑难护理个案跟踪管理制度、建立专科护理交流平台、开展形式多样专科护理培训等进行跟踪管理.结果 干预后联络护士的工作质量显著优于干预前,其中联络护士临床实践能力、主动请专科护理小组会诊、担任联络护士的工作成就感等显著优于干预前(P<0.05,P<0.01);干预后专科护理小组对联络护士工作评价显著提高(P<0.01),口腔专科护理小组护理会诊成功率达91.30%.结论 实施规范化管理有利于发挥联络护士的优势,提高临床实践能力和工作质量.
作者:彭美娟;梁宝卿;黄静;欧仲爱;胡惠贤;陈琳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实施班班交接质量互评在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作用.方法 根据护理部下发的质量评价标准制定出各班次的交接质量互评内容,制成表格,并通过理论、实践培训后,每班护士交接班时进行质量互评并记录.定期总结归纳缺陷,吸取经验教训,提出整改措施.结果 实施班班交接质量互评后病区管理、基础护理、护理文书、消毒隔离、技术操作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实施前(均P<0.01).结论 实施班班交接质量互评后,护士参与护理质量管理的意识增强,加强工作中的相互督导,能有效促进护理质量的改进.
作者:靳立巾;张玲;马丽红;张杰 刊期: 2013年第02期
对59例消化道瘘患者行自体纤维蛋白胶(FG)封堵治疗.结果 53例封堵成功,(7.8±2.7)d恢复肠内营养,(9.1±2.3)d皮肤外瘘口完全表皮化愈合;6例封堵未成功.自体FG封堵治疗消化道瘘能有效缩短瘘口闭合时间,加快TPN向EN方式的转变.而做好瘘口黎氏双套管的管理、采血前后护理、术后瘘口和引流液的观察护理以及营养支持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作者:吴莉莉;马云丽;李静;陈敏;任建安;彭南海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经络弹力袜预防妇科盆腔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EDVT)的效果.方法 将100例妇科盆腔术后患者进行LEDVT危险因素评分后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术后即穿自制经络弹力袜并结合下肢功能锻炼,包括踝旋转运动、股四头肌等张收缩、直腿抬高运动、屈膝运动等.结果 观察组发生下肢胀痛感1例、对照组7例,且对照组有1例出现下肢感觉迟钝;两组干预后LEDVT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经络弹力袜能有效预防妇科盆腔术后发生LEDVT,具有安全有效、操作简单等优点.
作者:张敏;张国群;朱晓青;甘艳玲 刊期: 2013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