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护理学杂志

护理学杂志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 国际刊号:1001-4152
  • 国内刊号:42-1154/R
  • 影响因子:2.06
  • 创刊:1986
  • 周期:半月刊
  • 发行:湖北
  • 语言:中文
  • 邮发:38-342
  • 全年订价:58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维普收录(中),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护理学杂志   2018年2期文献
  • 磺胺嘧啶银脂质水胶敷料在经烧伤瘢痕外周静脉置管的应用

    目的 探讨磺胺嘧啶银脂质水胶敷料(优拓SSD敷料)在大面积烧伤患者经瘢痕外周静脉置管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68例大面积烧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36例),两组按照静脉留置输液技术规范经瘢痕外周静脉置管,置管后对照组采用普通套管贴膜覆盖置管及周围皮肤,观察组先用优拓SSD敷料覆盖,再用普通套管贴膜固定置管.结果 观察组皮肤损伤、局部感染发生率、更换贴膜敷料的次数及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优拓SSD敷料用于经瘢痕留置套管针,可以防止瘢痕与贴膜粘连,减轻患者疼痛,防止局部感染及瘢痕组织损伤的发生.

    作者:蔡夺;吴巍巍;程丹;李聪;孟凡楠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胆总管空肠吻合术后患者早期饮水对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

    目的 探讨全麻下胆总管空肠吻合术后患者早期饮水对促进胃肠功能恢复的作用及早期饮水的安全性.方法 采用分段随机分组方法将18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在全麻术后护理常规基础上,对照组嘱患者持续禁食水并行持续胃肠减压,经胃管注入20 mL温开水,每日2次;观察组术后6h开始关闭胃肠减压,嘱患者用吸管经口进30~40°温开水50 mL,每1小时1次,每日总进水300 mL.结果 术后两组均未发生恶心、呕吐、误吸及吻合口漏;两组口渴程度、肛门排气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胆总管空肠吻合术后患者早期饮水能够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避免发生口渴,早期饮水对患者的术后恢复及预后具有安全性.

    作者:温庆芝;吴瑛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3D打印非共面模板技术辅助125I粒子植入术治疗锁骨上淋巴结复发转移癌患者的护理

    对1例高龄直肠癌术后锁骨上淋巴结复发转移癌患者行3D打印非共面模板辅助CT引导125I粒子植入术治疗,姑息性放射性粒子植入术治疗后患者左肩部疼痛评分从7~8分降至2~3分,无术后并发症发生,住院6d.提出治疗前加强基础护理、疼痛护理、模拟定位护理等,术中密切监测病情、严格无菌操作,术后做好放射治疗局部皮肤的护理、并发症观察及健康指导等,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提高手术的安全性.

    作者:吴松波;雷媛;代安琪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不同引流袋预防结直肠癌术后患者尿路感染效果比较

    目的 比较普通引流袋、康维抗反流引流袋和防逆流引流袋预防结直肠癌患孝术后尿路感染的效果.方法 将147例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A组49例、B组50例、C组48例,均使用相同的一次性导尿包进行留置导尿,留置尿管期间进行常规留置导尿护理.A组使用普通引流袋,每周更换2次;B组使用康维抗反流引流袋,每周更换1次;C组使用防逆流引流袋,每周更换1次.结果 术后第1、3、5天三组尿路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第7天A组尿路感染发生率显著高于B组和C组(均P<0.0125).结论 康维抗反流引流袋和防逆流引流袋有利于减少留置尿管1周及以上的结直肠癌术后患者尿路感染.

    作者:宋美璇;朱小霞;李显蓉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黄芪甲甙用于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后管周重度皮炎的护理

    目的 探讨黄芪甲苷在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后管周重度皮炎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根据入院时间将行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后带管出院发生管周重度皮炎患者分为对照组(24例)、敷料组(22例)和观察组(26例),对照组行生理盐水清创、聚维酮碘消毒后使用无菌纱布包扎固定;敷料组行生理盐水清创后使用康乐保护肤粉和多爱肤敷料进行创面保护;观察组行生理盐水清创后使用黄芪甲苷和康乐保护肤粉,并使用多爱肤敷料进行创面保护.评价皮肤愈合时问、疼痛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后1周、1个月三组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其他两组,而敷料组较对照组亦显著降低(P<0.05,P<0.01).三组创面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黄芪甲苷联合多爱肤敷料能有效促进伤口肉芽组织生长,促进伤口愈合并减少疼痛程度,加快创面愈合时间.

    作者:徐静;吴兰梅;钟君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基于信息-动机-行为模型的宫颈癌术后尿潴留带管出院患者的护理干预

    目的 探讨基于信息-动机-行为模型的宫颈癌术后尿潴留带管出院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将96例宫颈癌根治术后14d首次拔除尿管时确诊的尿潴留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按常规进行尿管护理,指导患者进行盆底肌功能锻炼,面对面讲解并示范尿管的护理操作,并进行常规的出院随访;观察组实施基于信息-动机-行为模型的护理干预.比较干预后两组残余尿量、膀胱功能及尿路感染率.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残余尿量和尿路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膀胱功能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基于信息-动机-行为模型对宫颈癌术后尿潴留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以降低其残余尿量和尿路感染率,促进膀胱功能的恢复.

    作者:郑锦萍;马莹;李惠娴;詹慧旦;何勉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眼科护理人文关怀沟通记录表的设计与应用

    目的 提高眼科病区住院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方法 将530例眼科住院患者按时间段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65例;两组均遵医嘱行常规护理,对照组行常规沟通,观察组根据自行设计的眼科护理人文关怀沟通记录表进行沟通.结果 观察组对护士关怀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按照护理人文关怀沟通记录表要求进行护患沟通,可提高患者对护士关怀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作者:王峥嵘;谌晓兰;刘义兰;胡德英;鲁才红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基于心理契约理论对ICU护士科研行为的干预研究

    目的 探讨基于心理契约理论对ICU护士科研行为及心理契约的干预效果.方法 以心理契约理论为基础,对48名ICU护士进行护理科研意愿调查,根据调研结果按层级制定个人护理科研目标,并与科室护理科研目标相结合,同时提供培训支持、多样化激励和预防契约破裂的沟通等契约干预.结果 干预后ICU护士科研论文发表和专利发明的数量显著增多,参与科研学习的人数显著增多;护士感知科室心理契约履行程度逐渐提高(P<0.05,P<0.01).结论 基于心理契约的干预可促进护士积极开展护理科研活动,增加科研产出,提高科室的护理科研水平.

    作者:边婷婷;万佳;何静婷;黄海燕;黄晓晴;马梦琳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基于SRK模型的护理人为差错类型分析及管理对策

    目的 了解护理人为差错的特点及其与不良事件的关系,为减少护理不良事件、保证患者安全提供依据.方法 从某三级甲等医院的护士不良事件上报系统收集护理不良事件,根据SRK模型进行人为差错分类.结果 共收集护理不良事件806起,其中护理人为差错占74.32%,非人为差错占25.68%;在护理人为差错中,规则型错误所占比例高(58.43%),其次为技能型疏忽和技能型遗忘(分别为22.37%和11.69%),知识型错误和规则型疏忽占比较少(分别为7.18%和0.33%);不同类型护理人为差错导致的不良事件严重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知识型错误、规则型错误导致的不良事件严重程度显著高于技能型遗忘和技能型疏忽(均P<0.01).结论 护理人为差错是导致护理不良事件的主要因素,知识型及规则型人为差错引起的护理不良事件后果较严重,需要从组织层面和个人层面防范护理人为差错的发生.

    作者:严莉;肖明朝;贺世春;陈永琴;肖仁梅;田继书;向凤玲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两性离子水凝胶敷料用于压疮创面的实验研究

    目的 观察两性离子(含磺酸甜菜碱甲基丙烯酸酯,SBMA)水凝胶敷料对大鼠压疮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 取24只SD大鼠,根据压疮缺血再灌注原理制作压疮模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模型大鼠分为NS组、PEG组和SBMA组,每组8只,去除创面坏死组织后,分别采用生理盐水、含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PEG)水凝胶和两性离子水凝胶敷料处理创面,干预后第4、7、10、14天观察创面面积,干预后第7、14天观察组织结构及胶原沉积情况、免疫组织化学观察CD31、VEGF、Ki67、CK10表达.结果 SBMA组创面愈合率在各时间点显著高于其他两组(均P<0.05),且PEG组高于NS组(均P<0.05);干预后第7天SBMA组CD31、VEGF表达水平高(P<0.05),第14天CD31、VEGF表达水平有所下降;上皮组织Ki67表达水平逐渐上升,SBMA组上升快,PEG组次之,NS组慢;三组均在第14天出现创面上皮化,相较于其他两组,SBMA组表皮分化程度高.结论 两性离子水凝胶敷料在促进压疮创面血管生成和再上皮化方面具有一定优势,能促进压疮创面愈合.

    作者:江仕爽;吴疆;王晓慧;李环;姜丽萍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血管腔内手术患者术前皮肤准备的循证实践

    目的 探讨血管腔内手术患者术前皮肤准备相关循证证据的应用效果.方法 按入院时间将血管腔内手术患者分为两组,2016年5月收治的52例患者为对照组,2016年10月收治的36例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按常规术前1d使用一次性刮刀剃除手术部位及周边毛发,术前嘱患者沐浴.观察组按照循证佳证据实施术前皮肤准备.结果 两组均未发生手术部位感染;对照组2例发生皮肤破损,观察组无一例发生;观察组术前皮肤准备采取手术室接患者前30 min去除毛发及以剪毛方式去毛发的实际执行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将循证佳证据用于血管腔内手术患者术前皮肤准备,可提高术前皮肤准备规范执行率,对降低手术部位感染有一定的作用.

    作者:李海燕;胡敏;胡雁;江薇;邹秋红;钱火红;张玲娟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基于行动研究法提高超声引导下空肠营养管置管成功率

    目的 提高重症患者空肠营养管的置管成功率.方法 对2016年10~11月收治的12例空肠营养管置管患者及2016年12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40例空肠营养管置管患者,采用行动研究方法,通过计划、行动、观察及反思2个螺旋过程,找出置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难点,并改进置管方法.结果 通过2个阶段的研究,空肠营养管置入成功率从行动研究前的62.5%,增加至第1阶段的75.0%及第2阶段的92.5%;行动研究过程中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基于行动研究改进置管流程,可有效提高超声引导下空肠营养管置入的成功率,保证重症患者的营养支持.

    作者:孙建华;张青;赵明曦;张宏民;丁欣;陈焕;王小亭;中国重症超声研究组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不同测压间隔时间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影响

    目的 探讨气管导管套囊压力的监测时闻,为危重症患者选择适宜的呼吸道管理方法提供参考.方法 将综合ICU行气管插管且机械通气≥48 h的患者55例按就诊顺序分为对照组(27例)与观察组(28例),在校正套囊压力至30 cmH2O的前提下,观察组采用每6小时监测套囊压力1次,对照组采用每4小时监测套囊压力1次.比较两组套囊压力合格情况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病死率.结果 观察组套囊压力合格率为97.25%,对照组为97.7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VAP发生率及病死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对危重症患者选择每6小时监测并校准套囊压力,可保证套囊压力水平,不会增加VAP发生率及病死率,可作为临床呼吸道管理措施.

    作者:郭晓伟;刘志敏;龚秀琴;朱玲;段培蓓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基于德尔菲法构建ICU患者身体约束评估量表

    目的 研制适合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使用的身体约束评估量表,为重症患者的身体约束评估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相关领域专家21人,应用德尔菲法对ICU患者身体约束评估量表评估内容进行2轮函询.结果 第1、2轮专家函询专家的积极系数分别为95.5%和100%;权威系数分别为0.910和0.925;专家协调程度分别为0.359、0.359(均P<0.01).终形成了包含行为等级、治疗等级、肌力等级3个维度38个指标的ICU患者身体约束评估量表.结论 应用德尔菲法编制的ICU患者身体约束评估量表可靠性高,可作为ICU患者身体约束的评估工具,为身体约束评估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作者:崔念奇;甘秀妮;张传来;周世群;龙梦云;张恬;何成雨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冰敷对不同血脂水平高热大鼠降温效果的实验研究

    目的 探索冰敷对不同血脂水平高热大鼠降温效果的影响,为不同血脂水平的高热患者实施冷疗提供参考.方法 将同一批大鼠随机分为高脂组和对照组,每组10只.高脂组采用高脂饲料饲养,对照组采用普通饲料饲养.饲养3周后采用20%干酵母混悬液将其致热,致热成功后将大鼠麻醉,再使用10 mL清水冰袋对其颈部和腋下冰敷30 min.冰敷结束0、15、30、45、60、75、90、120、180、240、300、360 min监测两组大鼠体温.体温观察结束采集两组大鼠血液检测血脂水平.结果 两组大鼠血清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冰敷结束45 min内高脂组体温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使用高脂饲料喂养大鼠可在短期内改变血脂状况.血脂水平对降温效果有一定影响,血脂水平高者降温效果差.冰敷过程中针对血脂水平高者应适当增加冰袋或延长冰敷时间,以达到更好的降温效果.

    作者:吴冬梅;吴冠虹;郑翠红;邓元荣;李华萍;陈楚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专业素养培训对本科实习护生临床实践行为及专业承诺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专业素养培训对本科实习护生临床实践行为及职业承诺的影响.方法 对341名本科实习护生实施专业素养培训,包括岗前职业教育、职业技能培训、双导师负责制、护生管床制、实习大讲堂、护生风采展示.实习结束时采用临床实践行为问卷、护理专业承诺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本科实习护生临床实践行为得分为3.81±0.65,护理专业承诺得分为84.67±13.74,显著高于国内常模(P<0.05,P<0.01).结论 专业素养培训有助于培养具有较高临床实践行为水平及稳定专业承诺意向的本科护生.

    作者:崔金锐;陈英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临床多站培训模式在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临床多站培训模式在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32名新入职护士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1、3组为对照组(67名),采用传统培训模式;2、4组为观察组(65名),采用临床多站培训模式.培训2年后采用客观结构化临床考核评价培训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护理体格检查、病史采集、沟通能力、临床评判思维、健康教育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技能操作、理论知识考核成绩及对培训模式的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临床多站培训模式可提高新入职护士的临床实践能力,有利于其尽快适应临床护理工作,是一种系统、有效的培训模式.

    作者:魏大琼;王沙沙;龙春花;魏丽;苏瑜婷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护理研究课程教学引入课题计划书的效果评价

    目的 将课题计划书引入《护理研究》课程教学,以期提高护理本科生的科研能力.方法 在2014~2016学年的《护理研究》课程教学中引入课题计划书,在常规理论教学基础上,引入课题计划书研讨课,由受过培训的课题辅导老师负责指导,同时制订课题计划书考核评价标准并于期末由教师使用此评价标准为护生的研究计划书评分,调查护生对护理研究课程教学中引入课题计划书的评价,并统计课题计划书入选课题立项项目情况.结果 2014~2016学年护生的课题计划书考评得分分别为84.50±3.62、91.00±2.17、87.08±3.59;护生对护理研究课程教学中引入课题计划书总体评价均分3.89分;2014~2016学年有5项研究计划书入选“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省级立项项目,10项入选为校级项目.结论 《护理研究》课程教学引入课题计划书使护生具备一定的科研素养,提高了护生的科研能力,获得了护生的高度评价.

    作者:李进;冯先琼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术后疲劳综合征测评及护理研究进展

    术后疲劳综合征是患者在术后恢复期常见的一组症候群,它是阻碍患者康复的重要原因.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一定成果,本文在此成果的基础上对术后疲劳综合征的定义、影响因素、评估工具及护理措施进行综述,分析研究中的不足,提出新的研究问题,旨在为术后疲劳综合征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王娟;杨支兰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颅脑损伤患者家庭远程康复护理的研究进展

    对家庭远程康复的概念、远程康复护理主要方式、对患者及家庭的影响等进行综述,回顾分析家庭远程康复的开展形式及面临的问题,分别从颅脑损伤患者的运动功能、认知功能、语言功能及家属的照顾能力、心理压力等方面进行效果评价,并对比国内外研究方向并提出相关建议,以期对颅脑损伤患者的延续性康复护理提供参考.

    作者:杨芷;童晓飞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社区护理人员灾害准备的研究进展

    对国内外社区护理人员灾害准备模式、存在的问题、影响因素、培训现状及测量工具进行综述.提出应建立完善的社区护理人员灾害准备培训体系,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社区护理人员灾害应对准备模式并建立社区护理人员灾害准备测量工具的区域性常模,旨在为今后提高社区护理人员的灾害准备度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周梦;妮娜;贾会英;吴珂;Nira Kumari Shahi;彭歆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肾移植受者心理体验的研究进展

    综述国内外肾移植受者心理体验的研究进展,肾移植受者主要的心理体验包括对新器官的心理认知、复杂的情感历程及对供者的反应;影响患者心理体验的主要因素包括患者因素、供者因素、术后并发症、社会支持.目前肾移植受者心理干预模型主要有安全感为主的心理社会需求模型及压力适应与应对模型.开展正念减压、社会支持、多元化随访提高自我管理能力等综合干预,可切实提高肾移植受者术后短期和长期生存率,改善术后生活质量,促进肾移植受者术后身心健康.

    作者:刘瑞红;刘珏;万晶晶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Remebot机器人辅助下立体定向脑组织活检术的护理配合

    目的 总结Remebot机器人辅助下立体定向脑组织活检术的护理配合方法.方法 对19例患者行Remebot机器人辅助下立体定向脑组织活检术,其护理配合包括完善术前准备,合理布局手术间、正确安置体位、术中密切监护等,术后加强仪器设备的管理、特殊器械的维护和保养等.结果 19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28~48 min,平均35.5 min;术后无一例发生并发症.结论 Remebot机器人辅助下立体定向脑组织活检术是一种高效、精准的新型手术方式,充分的术前准备、高质量的手术配合以及妥善的术后处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作者:吴黎琨;张敏慧;崔姣;吴世强;舒凯;赵体玉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胰腺癌术后患者家庭肠内营养状况及其影响研究

    目的 探讨胰腺癌术后患者的家庭肠内营养状况,分析营养情况与患者生活质量和体力状况的关系.方法 对130例胰腺癌术后3个月内患者采用营养风险筛查量表(NRS2002)进行营养评估,同时进行家庭肠内营养状况及生活质量、ZPS体力状况调查.结果 55.38%患者有营养风险;家庭肠内营养以口服为主(63.08%),营养制剂主要为家庭匀浆膳(63.08%),胃肠道和带管并发症发生率分剐为41.54%、15.38%;不同家庭肠内营养方式及有无并发症患者NRS2002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不同营养状况患者生活质量的功能领域、气促及ZPS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胰腺癌术后患者家庭肠内营养以口服家庭匀浆膳为主,并发症发生率较高;营养状态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和体力状况.需加强对患者家庭肠内营养的评估,及早发现营养风险并给予有效干预,以改善患者营养状况,提高其生活质量及体力.

    作者:张婷;杨丽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医院-社区-居家合作PICC维护模式的建立

    目的 建立医院指导、社区参与、居家合作的PICC维护模式,为晚期肿瘤患者提供安全、便捷的导管维护服务.方法 以医院为主导,对辖区内社区医院护士进行培训,建立区域化维护网络,患者根据需求选择医院维护、社区维护及护士指导的居家维护;对132例晚期肿瘤患者进行研究,评价实施效果.结果 87.1%患者对维护服务满意;导管维护期间发生导管堵塞1例、湿疹并敷贴卷边1例,经处理后导管继续使用;维护期间无其他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 医院指导、社区参与、居家合作的PICC维护模式可满足肿瘤患者间歇期维护需求,确保导管安全.

    作者:王翊;张艺;安琳琳;蒋晨霞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体感互动康复训练对社区肩周炎患者肩关节功能康复的影响

    目的 探讨体感互动康复训练对社区肩周炎患者肩关节功能康复的作用.方法 将62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2例).观察组实施12周的体感互动康复训练,对照组实施常规社区康复治疗,分别在干预前、干预4周、干预8周和干预12周后评价肩关节功能.结果 干预后,两组肩关节功能总分及疼痛、肩关节活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比较,干预效应、时间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干预后,观察组肩关节功能总体改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体感互动训练可以缓解肩周炎患者疼痛,改善肩关节活动范围,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显著提高其康复治疗效果.

    作者:陈以华;陶月仙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区域条状备皮对神经外科手术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

    目的 探讨区域条状备皮对神经外科手术患者术后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 将66例神经外科疾病开颅手术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32例和对照组34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全颅备皮法;研究组采用手术切口周围2 cm区域条状备皮.结果 研究组焦虑及抑郁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术后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切口愈合等级及切口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对神经外科疾病开颅手术患者采取区域条状备皮可减轻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缩短术后住院日,并有较好的安全保障.

    作者:李洁莉;孙蔚宇;王蓓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骨科新型颈部制动枕的研制

    为提高骨科卧床患者颈部制动效果及舒适度,提高患者制动依从性,根据颈椎损伤、脱位及颈椎术后患者颈部制动的治疗需求,研制了骨科新型颈部制动枕,该新型颈枕由枕套、枕芯及魔术贴和长巾缝合而成.应用于112例骨科颈椎损伤及颈椎痰患患者,未发生因颈部活动引起的并发症.其临床运用安全、舒适、有效,降低了护理成本及人力资源.

    作者:吴桂清;邱芳丛;陈建平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气垫床翻身间隔时间对ICU压疮高危患者影响的Meta分析

    目的 系统评价气垫床翻身间隔时间对ICU压疮高危患者的影响,以期为护理人员实施翻身计划提供参考.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OVID、EBSCO、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等建库至2017年7月公开发表的随机对照研究.由2名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质量评价和数据提取等处理后,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9篇文献,共1 113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对于使用气垫床的ICU压疮高危患者,翻身间隔时间4h与2h相比,其压疮发生率并无增加[OR=1.31,95%CI(0.73~2.36),P=0.37],也不会增加皮肤潮湿感[OR=1.17,95%CI(0.50~2.77),P=0.71]和呼吸道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OR=0.83,95%CI(0.54~1.26),P=0.38],但是要警惕压疮前期症状发生的风险.结论 使用气垫床的ICU压疮高危患者,将其翻身间隔时间延长至4h,有一定的安全性和可行性.但考虑到上述研究数量和质量有限,以及延长翻身间隔时间不良事件的报道,今后有必要开展更多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予以验证.

    作者:李飞;严莲;宋美璇;李显蓉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基于助产士核心胜任力的助产教育发展现状

    介绍助产士核心胜任力的概念、不同国家的助产士核心胜任力评价标准,以及各国助产士资格认证现状和教育现状.阐述以助产士核心胜任力为导向进行教学课程设置、培养目标等,旨在为我国高等助产教育的发展提供借鉴和新的思路.

    作者:陆虹;路简羽;朱秀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不同断脐方法对胎龄低于32周早产儿循环系统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不同断脐方法对胎龄<32周早产儿循环系统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经阴道分娩的胎龄<32周的早产儿随机分为三组,分别采用挤压脐带(挤压组,n=40)、延迟断脐(延迟组,n=42)和娩出后立即断脐((常规组,n=38)方法处理脐带.比较三组早产儿出生后初始血气分析、住院期间平均动脉压、扩容升压治疗率及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挤压组和延迟组早产儿出生后初始碱剩余(sBE)、住院期间平均动脉压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P<0.01),扩容升压治疗率和贫血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均P<0.05);三组其他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新生儿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挤压脐带和延迟断脐可改善胎龄<32周早产儿的循环灌注状态,降低部分并发症发生率,有利于改善该类早产儿预后.

    作者:周春秀;樊雪梅;李六兰;刘晓;朱远;张爱霞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膳食模式对妊娠期糖尿病发生风险的系统评价

    目的 评估不同膳食模式对妊娠期糖尿病发生风险的影响,为妊娠期糖尿病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关于膳食模式与妊娠期糖尿病相关性的研究,采用定性系统评价的方法对纳入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终纳入英文文献7篇,均为前瞻性队列研究,样本量总数为23 085例,妊娠期糖尿病1 896例.结果显示以蔬菜、鱼类和豆类为主的精明膳食模式对妊娠期糖尿病具有保护作用;而以肉类、加工肉类、甜点、饮料类为主的西方膳食模式可增加妊娠期糖尿病发生风险.结论 不同膳食模式对妊娠期糖尿病发生风险的影响有较大的差异,建议妊娠期糖尿病高危孕妇采取合理、健康的膳食模式,早期改善膳食习惯,以达到预防妊娠期糖尿病的作用.

    作者:石志宜;顾平;司曼丽;马婉贞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个体化产程管理对初产妇配合度及分娩方式的影响

    目的 探究个体化产程管理对初产妇配合度及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初产妇按时间段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行常规产程管理;观察组行个体化产程管理,包括待产姿势、产程活动管理,宫缩管理,促进自然分娩和情绪管理.结果 观察组分娩配合度、分娩方式显著优于对照组,自然分娩产妇产程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对初产妇实施个体化产程管理可提高其分娩配合度和自然分娩率,优化分娩方式,缩短产程.

    作者:贾笑天;朱丹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胎儿异常孕妇自我同情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胎儿异常孕妇终止妊娠前自我同情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护理人员进行针对性心理干预,改善胎儿异常孕妇心理应激提供依据.方法 使用自我同情量表对211例因胎儿异常需引产的孕妇进行调查.结果 胎儿异常孕妇自我同情总分为85.19±10.75.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查出胎儿异常到入院引产时间、不良妊娠史、文化程度是胎儿异常孕妇自我同情的影响因素(P<0.05,P<0.01).结论 胎儿异常孕妇自我同情处于中等水平.护理人员应加强对文化程度低及有不良妊娠史等胎儿异常孕妇的心理疏导,指导其提高自我同情水平,以有效应对心理危机.

    作者:张洁琼;余晓燕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坐式接产联合指法保护用于无创分娩的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无创分娩采取坐式接产联合指法保护会阴减轻产妇会阴损伤的作用.方法 将经阴道分娩的372例初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192例和对照组180例.对照组采取坐式接产联合传统会阴保护手法接产,观察组采取坐式接产联合指法保护会阴接产.结果 观察组会阴损伤及会阴水肿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助产士采取坐式接产联合指法保护会阴有利于降低产妇会阴裂伤及水肿的发生.

    作者:孙立琴;樊雪梅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群组围生保健模式及其在助产士门诊应用的研究进展

    介绍群组围生保健模式的发展及主要内容,分析我国助产士门诊开设的背景和现状,探讨群组围生保健模式在我国助产士门诊应用的可行性,并提出实施建议.旨在为我国助产士门诊的设立和实施提供参考,以满足孕产妇及家庭对围生保健的需求.

    作者:肖红;张晶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社会支持期望落差及喂养方式对高危妊娠产妇育儿胜任感的影响

    目的 了解高危妊娠产妇的社会支持期望落差及喂养方式现状,并分析其对产妇育儿胜任感水平的影响.方法 对160例高危妊娠产妇于产后6~8周复查时采用中文版育儿胜任感量表(C-PSOC)和中文版产后社会支持量表(C-PSQ)进行调查.结果 高危妊娠产妇的育儿胜任感总分68.88土12.75,其中育儿自我效能得分34.17±6.08,育儿满意度得分34.11±8.81;产后社会支持期望落差为27(6.0,54.5).纯母乳喂养率26.9%,纯母乳喂养产妇的育儿胜任感水平及各维度评分显著高于其他喂养方式的产妇(均P<0.05).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纯母乳喂养、产后抑郁得分、信息支持落差是影响高危妊娠产妇育儿胜任感水平的主要因素(调整R2 =0.393).结论 产科工作者应重视高危妊娠产妇抑郁的筛查,提供促进产妇康复、早产儿育儿知识与母乳喂养指导等方面的信息支持,提高早产儿的纯母乳喂养率,以提高高危妊娠产妇的育儿胜任感水平.

    作者:陈云;高玲玲;何亚;张焕芳;杨帅 刊期: 2018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