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中南大学,中南大学肝胆肠外科研究中心
  • 国际刊号:1005-8982
  • 国内刊号:43-1225/R
  • 影响因子:0.92
  • 创刊:1991
  • 周期:旬刊
  • 发行:湖南
  • 语言:中文
  • 邮发:42-143
  • 全年订价:120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哥白尼索引(波兰), 国家图书馆馆藏, CA 化学文摘(美),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 2000年、2002年二次被省科技厅、省新闻出版局评为一级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07年10期文献
  • 探讨不同手术方式对于慢性硬膜下血肿术后复发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不同手术方式对于CSDH患者术后血肿复发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142例CSDH患者的临床及神经影像学特征、手术方式及术后复发的关系.结果 142例患者均采用手术治疗,术后13例复发中,2例术前服用阿司匹林类药物.术前CT表现为高密度或混杂密度20例,表现为等密度46例,表现为低密度76例;双侧血肿14例;锥钻引流术38例,钻孔引流术90例.结论 锥钻引流术与钻孔引流术都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有效方法,两者术后复发率无明显差异(0.50>P>0.25);开颅血肿清除术后复发率低.

    作者:龙洪;兰松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螺旋CT肺血管造影结合血浆D-二聚体分析对肺栓塞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螺旋CT肺血管造影结合血浆D-二聚体(dimer)分析在肺栓塞(PE)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疑有PE的患者104例进行肺螺旋CT肺血管造影和血浆D-二聚体分析.以临床诊断为依据,分别评价肺螺旋CT肺血管造影、D-二聚体分析及螺旋CT肺血管造影结合D-二聚体分析对PE的诊断价值.结果 44例确诊为PE,60例排除PE.肺螺旋CT肺血管造影对86例(82.17%)明确诊断,另18例(17.13%)为非确定性诊断.螺旋CT肺血管造影诊断PE的灵敏度、特异性分别为88.6%、95.5%.血浆D-二聚体分析诊断PE的灵敏度、特异性分别为95.5%、63.3%.以D-二聚体<500 mg/L作为螺旋CT肺血管造影中非确定性诊断病例排除PE的依据,则诊断的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提高到88.9%和86.4%.结论 在螺旋CT肺血管造影出现非确定性诊断结果时,血浆D-二聚体测定可作为排除PE的依据,结合血浆D-二聚体测定可提高诊断的特异性和准确性.

    作者:李双保;唐华平;张明泳;王红梅;郝月琴;郝万明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慢性下腰痛与骶骨倾斜角和腰椎前凸角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骶骨倾斜角和腰椎前凸角与慢性下腰痛的相互关系.方法 选择1997~2005年以反复腰痛为主诉的门诊患者539例,对照组476例.对每一个研究对象分别采用Ferguson法和Cobb法测量骶骨倾斜角、腰椎前凸角并调查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后对腰椎前凸角和骶骨倾斜角进行相关性研究.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慢性下腰痛组ODI较高,骶骨倾斜角、腰椎前凸角较大,(P<0.01).对照组中腰椎前凸角和骶骨倾斜角存在着相关性.结论 腰椎前凸角、骶骨倾斜角与较高的慢性下腰痛的发生率有关.正常人群中合适的腰椎前凸角与骶骨倾斜角的比值是0.7~0.9.

    作者:李华贵;常炳营;孙西虎;李宗一;李晖;张继富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上腹部不适患儿幽门螺杆菌感染类型研究

    目的 了解以上腹部不适就诊的14岁以下患儿幽门螺杆菌(Hp)的感染情况,探讨应用免疫印迹法分型诊断儿童Hp感染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取705例以上腹部不适就诊患儿的静脉血,应用免疫印迹法进行Hp抗体谱带分析,分型诊断Hp感染.当检出有与Hp细胞毒相关蛋白A(CagA)和(或)空泡毒蛋白A(VacA)相关的抗128、116、95、和91 kD蛋白抗体时,Hp的感染类型定为Ⅰ型;仅有与Hp尿素酶和鞭毛蛋白相关的抗30、66、50和54 kD蛋白抗体时,Hp的感染类型定为Ⅱ型.结果 共检出Hp抗体阳性468例,总阳性率为66.38%,其中Ⅰ型Hp占44.87%,Ⅱ型Hp占55.13%.共有63例患儿经内镜检查明确诊断患有消化性溃疡,其中的Hp抗体总阳性率为84.54%,Ⅰ型Hp抗体总阳性率为82.54%,比未被诊断为消化性溃疡患儿的64.50%和24.61%均显著增高.结论 利用免疫印迹法可方便地对儿童Hp感染进行血清学分型诊断;Hp感染在腹部不适的患儿中较为普遍,尤其是在消化性溃疡患儿中;Ⅰ型Hp感染与消化溃疡的关系更为密切,应进行根除治疗.

    作者:杨光;李鸣;何伟真;崔金环;谭家驹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可调钠与超滤曲线模式透析在水负荷过多患者血透中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联合应用可调钠与超滤曲线对长期血液透析水负荷过多患者的价值.方法 选择透析时间>5个月、透析间期体重增加>3.5 kg患者20例,每例患者先进行标准血液透析(SD),后采用钠及超滤曲线呈线型下降模式透析(SP+UP)各10次,观察记录每例患者每次血液透析中低血压、头晕恶心呕吐、肌肉痉挛发生频率,并监测后3次血透前后血钠浓度的改变.结果 SP+UP组低血压、肌肉痉挛发生频率均明显小于SD组,而血钠浓度的改变与SD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可调钠和超滤曲线联合使用能有效减少水负荷过多血液透析患者低血压、肌肉痉挛的发生.

    作者:许少英;李绪城;庄妙华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婴幼儿哮喘急性发作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治疗儿童哮喘、缓解支气管痉挛、迅速解除缺氧状态的方法,验证氧驱动雾化吸入法的疗效.方法 将147例婴幼儿哮喘患儿,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81例,对照组66例.将治疗组、对照组随机分别分为3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各组分别给予1、2、3号雾化液吸入,治疗组各组采用氧驱动雾化装置+面罩给药,对照组各组予以超声雾化方式吸入治疗,比较两种雾化方式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喘憋、缺氧状态及肺部哮鸣音较对照组明显改善,治疗组总有效率87.6%;对照组总有效率71.2%,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3号雾化液疗效佳,与1号雾化液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氧驱动雾化吸入是治疗儿童哮喘的安全有效可靠的方法之一,β 2受体兴奋剂与糖皮质激素协同雾化作用疗效佳.

    作者:宋一萍;韩彦彦;梁旭;杨玮;郭红梅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133例供精人工授精成功因素的分析

    目的 该文通过分析不孕妇女的年龄、授精次数和每次授精次数、促排方案对AID妊娠率的影响,以探讨AID的成功因素.方法 对133对夫妇施行AID,分别予1~6个周期,每周期1~5次不等,共238个周期,平均治疗1.78个周期,56例成功,平均周期妊娠率23.53%,总妊娠率42.10%;促排方案为自然周期、克罗米芬(CC)、克罗米芬加促尿激素(CC+HMG)、促尿激素(HMG)4种方法.结论 AID成功率与年龄呈负相关;每周期授精2次的成功率高于授精1次的成功率,每周期授精次数3次以上不能提高妊娠率,授精周期增加,累积妊娠率增高,AID夫妇治疗3~5个周期不要轻易放弃治疗;促排方案对AID妊娠率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

    作者:马玲;林秋华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小剂量丝裂霉素膀胱灌注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

    目的 探讨小剂量丝裂霉素膀胱灌注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104例接受保留膀胱术式治疗的膀胱癌患者临床资料,其中62例接受小剂量丝裂霉素素C(4mg/次)膀胱灌注治疗,42例接受标准剂量(40mg/次)膀胱灌注治疗.随访时间5年.结果 两组术后5年复发率差异无显著性,但小剂量膀胱灌注疗法并发症远少于后者.结论 小剂量丝裂霉素C可以有效地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同时减少了细胞毒性药物膀胱灌注的副作用,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的治疗手段.

    作者:何毅;李映川;杨海帆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围术期生活质量状况及相关心理影响因素

    目的 调查该科行患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围手术期的生活质量状况以及探讨术后抑郁焦虑等心理因素对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以该科连续行择期CABG术的61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在术前1周内和术后出院前1天使用ZUNG氏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和生活质量评定量表SF-36进行抑郁焦虑状态和生活质量状况评定.根据患者术后是否存在抑郁焦虑状态把患者分为抑郁焦虑组和非抑郁焦虑组,对比分析两组间术前、术后的生活质量状况.结果 手术前共有20例(32.8%)阳性患者,其中10例患者存在抑郁状态,7例患者同时存在抑郁和焦虑状态,3例存在焦虑状态.手术后共有29例(47.5%)阳性患者,其中15例患者存在抑郁状态,12例患者同时存在抑郁和焦虑状态,2例存在焦虑状态.术后抑郁标准分显著高于术前抑郁标准分(P=0.022),焦虑标准分术前、术后虽然差异没有显著性,但术后焦虑标准分平均值高于术前.比较术后生活质量评分发现抑郁焦虑组社会功能和精神健康分项评分显著低于非抑郁焦虑组(P=0.001,P=0.036),其他分项和总评分差别没有显著性,但平均值均低于非抑郁焦虑抑郁组.结论 CABG术后存在抑郁焦虑状态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中社会功能和精神健康分项评分显著降低不存在抑郁焦虑状态的患者,需要引起重视以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作者:李西慧;肖锋;李忠;张明礼;李岩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儿童肥胖与胰岛素敏感性的关系研究

    目的 研究儿童单纯肥胖与胰岛素敏感性之间的关系.方法 测定60例单纯性肥胖和40例正常体重儿童的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FPG)及空腹胰岛素水平(INS),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IRI)和胰岛素敏感指数(ISI),比较两组差异及肥胖组的体重指数(BMI)与胰岛素抵抗指数(IRI)和胰岛素敏感指数(ISI)之间的关系.结果 肥胖组空腹胰岛素水平(INS)和胰岛素抵抗指数(IRI)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胰岛素敏感指数(ISI)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在肥胖组,随着体重指数(BMI)的增加.胰岛素抵抗程度增强.结论 肥胖儿童普遍存在胰岛素抵抗和敏感性下降,其与BMI程度有关.

    作者:戴永利;王君霞;薛晓茹;周少宏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肺间质纤维化合并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观察肺间质纤维化合并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种类及耐药情况.方法 对该院2002年10月~2006年10月住院的75例肺间质纤维化合并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痰培养及药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痰培养中共分离出62株致病菌,其中主要为革兰阴性菌(G-)(77.5%),其中肺炎克雷伯菌占25.8%,铜绿假单胞菌占16.1%;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氏菌分别占37.5%和40%;革兰阳性菌(G+)中主要为肺炎链球菌占4.8%;真菌占9.7%.对革兰阴性菌有效的抗生素为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三代、喹诺酮类和阿米卡星.结论 肺间质纤维化合并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地选用抗生素,同时应高度警惕真菌感染的可能性.

    作者:柳明坤;裴复阳;刘婷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可塑性跟骨钛钢板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36例

    目的 探讨可塑性跟骨钛钢板治疗Sanders Ⅱ~Ⅲ型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 采用可塑性跟骨钛钢板治疗36例Sanders Ⅱ~Ⅲ型跟骨骨折(其中Ⅱ型20例、Ⅲ型16例),测量术前、后的Bohler角、Perie氏角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随访时间8~38个月,按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评价术后功能.结果 术后Bohler角、Peries氏角明显恢复,经统计学分析术前、后差异有显著性(P<0.01),与健侧差异无显著性(P>0.05),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Sanders Ⅱ型优16例,良2例,优良率90.0%,Sanders Ⅲ型优9例,良4例,优良率81.2%,总优良率86.1%(31/36).结论 可塑性跟骨钛钢板内固定是治疗Sanders Ⅱ~Ⅲ型跟骨骨折的一种有效方法.

    作者:张洪;王大平;熊建义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蛛网膜下腔置管脑脊液置换方法的临床比较

    目的 比较采用单腔深静脉导管和麻醉用硬膜外导管实施蛛网膜下腔置管脑脊液(CSF)置换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治疗效果.方法 39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通过向蛛网膜下腔置入深静脉导管(V组)和硬膜外导管(E组)置换CSF,观察两组在术后24 h、72 h和大于72 h(4周内)的疗效,并观察两组CSF置换次数及置管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V组在术后24 h和72 h的缓解例数大于E组(P<0.05),术后4周内发生迟发性脑血管痉挛(DCVS)次数小于E组,CSF置换次数、导管阻塞及脱出次数均小于E组.结论 采用单腔深静脉导管实施CSF置换安全、简便,治疗效果好.

    作者:李集慧;鞠衍馨;耿黎明;陈海莲;张岩;马飞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肝门部胆管癌的手术治疗(附45例报告)

    目的 总结45例肝门部胆管癌的治疗.方法 对1995年7月~2005年7月行手术治疗的45例肝门胆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手术切除13例(28.9%),平均存活21个月;单纯引流28例(62.2%),平均存活8个月;探查活检4例(8.89%),平均存活2个月;无手术死亡.结论 肝门部胆管癌的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应做到早期诊断和根治性切除.对于不能切除病例,应设法减轻黄疸.

    作者:范永刚;王战会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睾丸损伤的诊断与治疗

    目的 为了提高睾丸损伤的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分析睾丸损伤18例,其中开放性损伤6例,闭合性损伤12例.通过病史、体检,16例彩色超声确诊,2例CT扫描确诊.在超声监测下非手术治疗6例,手术治疗(血肿清除、睾丸修补或睾丸切除)12例.结果 无死亡病例,无并发症发生,随访0.5~4.0年,病人性功能及生殖功能正常.结论 彩色超声检查是判断睾丸损伤程度及损伤变化的重要方法,积极早期手术探查可大限度保存睾丸组织,减少并发症发生.

    作者:张忠林;镇万华;常江平;王风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聚醚砜膜对星形胶质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目的 研究聚醚砜膜对星形胶质细胞(AST)生长、存活增殖及分泌神经营养因子的影响.方法 取小鼠皮层组织进行AST原代培养,传代纯化培养后分为3组:A普通培养板组;B聚醚砜膜组;C层粘连蛋白包被膜组,观察和比较细胞形态学、细胞存活增殖能力的变化,同时测定培养基中神经生长因子(NGF)、脑源性生长因子(BDNF)含量.结果 在原代和传代培养期,聚醚砜膜上培养第3天后的AST细胞数较其他组明显减少(p<0.05).在传代培养期,3组的细胞存活增殖能力均在第7天后逐渐衰退,分泌NGF和BDNF的能力也呈相同的下降趋势,聚醚砜膜组AST的变化较另外2组的变化更为明显(P<0.05).结论 聚醚砜膜对星形胶质细胞的存活增殖有一定抑制作用,并降低AST分泌NGF和BDNF的能力,层粘连蛋白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聚醚砜膜对AST功能的抑制作用.

    作者:严稽文;黄其林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克隆大鼠内皮素B受体基因重组腺病毒穿梭质粒的构建及鉴定

    目的 克隆大鼠内皮素B受体(EDNRB)基因,构建含有EDNRB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为转染神经干细胞和基因治疗先天性巨结肠(HD)奠定基础.方法 从大鼠心脏组织中提取总RNA,用RT-PCR方法扩增出约1 580 bp的片段,并将该片段克隆到载体pAdtrack-CMV中,进行酶切鉴定和序列分析.结果 证实成功构建了含有EDNRB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质粒.结论 克隆到正确的大鼠EDNRB基因,并构建出重组质粒pAd-EDNRB,为下一步重组腺病毒颗粒和基因治疗打下基础.

    作者:孙念峰;陈景波;张景辉;王国斌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大肠癌和大肠腺瘤COX-2和BFGFR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研究COX-2和BFGFR在大肠癌及大肠腺瘤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SP免疫组化方法检测49例手术切除的大肠癌及25例大肠腺瘤性息肉,20例正常大肠黏膜标本组织中的COX-2、BFGFR表达.结果 COX-2、BFGFR在大肠癌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59.2%和65.3%,COX-2、BFGFR在腺瘤性息肉的表达率为52.0%和60.0%,COX-2、BFGFR在肠癌组织与腺瘤性息肉中表达均差异无显著性(P>0.05);正常肠黏膜中未检出COX-2、BFGFR.COX-2、BFGFR在大肠癌中表达与性别、年龄、肿瘤大小、肿瘤位置和分化程度无关(P>0.05).但与肿瘤Dukes分期和淋巴结转移之间具差异有显著性(P<0.05).大肠癌组织中COX-2、BFGFR表达两者间无相关性(P>0.05).结论 COX-2、BFGFR在大肠癌组织及大肠腺瘤中的表达水平增高,在大肠腺瘤恶变及大肠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大肠癌组织中的COX-2、BFGFR表达无相关性.

    作者:韦良宏;林瑶光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大鼠胰腺不同发育时期胰岛素分泌相关基因的表达

    目的 探讨与胰岛素分泌相关基因在大鼠发育不同阶段的表达趋势.方法 采用高密度寡核苷酸芯片和RT-PCR技术对孕12.5 d(E12.5)、E15.5 d(E15.5)、E18.5 d(E18.5)初生和成年大鼠胰腺进行基因转录水平分析.结果 在大鼠发育不同阶段胰岛素mRNA持续表达;调控胰岛素基因表达的相关转录因子多在E12.5或E15.5开始表达(分别占60%和20%);与胰岛素分泌相关的基因多在胚胎发育中后期开始表达(占66.7%),其中基因Rim1在胰腺发育不同时期呈现差异表达,于初生期达到表达高峰.结论 胚胎发育中后期是胰腺内分泌部发育的关键阶段.

    作者:郭静;袁庆新;刘莉洁;滕丽萍;张永玲;程梅;蔺扬波;德伟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两歧双歧杆菌对鼠伤寒沙门菌感染小鼠TNF-α水平的影响

    目的 以鼠伤寒沙门菌(Salmonella typhimurium,STM)感染小鼠为模型,研究两歧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m bifidum,B.bifidum)对STM感染小鼠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 先用硫酸链霉素给正常小鼠灌胃2 d,出现菌群失调症状,再通过STM灌胃感染小鼠,使用两歧双歧杆菌液干预治疗STM感染小鼠,检测不同治疗时间各组小鼠肝脾指数、血及脾中TNF-α的含量.结果 随着治疗天数的增加,STM感染各组与正常组小鼠体内血及脾中TNF-α的含量均有明显差异;STM感染各组中,未干预组、生理盐水组及双歧杆菌组脾中TNF-α的含量有显著变化;其中,双歧杆菌组的TNF-α水平明显升高.结论 两岐双歧杆菌对STM感染机体的TNF-α分泌有一定促进作用.

    作者:张炳华;孙艳玲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脊髓运动神经元凋亡及其机制研究

    目的 探讨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雪旺细胞(schwann cells,SCs)中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kappa B,NF-κB)的表达及其对脊髓运动神经元凋亡的调控作用.方法 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36只,体重200~250g,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6)和坐骨神经钳夹损伤组(n=30).采用免疫组化、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对正常和损伤后不同时间1、3、7、14及21 d的坐骨神经SCs中NF-κB的表达进行检测.同时取与坐骨神经相连的L4~L6段脊髓作原位末端标记技术(TUNEL)检测脊髓运动神经元的凋亡.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损伤组坐骨神经SCs中NF-κB的表达显著改变,其变化趋势为先升高后降低,伤后3 d达高峰,随后逐渐下降,21d接近正常值;损伤组脊髓运动神经元凋亡数在损伤后表现出相同的变化趋势.相关分析表明两者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坐骨神经损伤后脊髓运动神经元发生不同程度的凋亡,SCs中NF-κB可能参与这种凋亡的调控过程.

    作者:鲁秀敏;王永堂;余瑛;杨艳红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反式激活蛋白转导结构域介导绿色荧光蛋白在小鼠体内的跨膜转运

    目的 探讨HIV-1反式激活蛋白(TAT)的蛋白转导结构域(PTD)介导绿色荧光蛋白(EGFP)在小鼠体内的跨膜转运作用.方法 采用PCR及克隆技术构成表达载体pET28a-TAT-EGFP,在大肠杆菌中表达TAT-EGFP融合蛋白,将纯化后的融合蛋白注入小鼠尾静脉,取脑、心肌、肝、脾和肾等器官冰冻切片,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融合蛋白在组织中的分布.结果 表达和纯化了分子量为28KD的TAT-EGFP融合蛋白,在小鼠的肝、心肌、脑、肾和脾等组织切片荧光检测呈阳性.结论 TAT可介导EGFP在广泛组织内的跨膜转导,这一研究为外源活性大分子物质进入组织细胞提供了一个新的途径.

    作者:王海珍;许予明;陈奎生;李惠翔;张红新;杨静;张云汉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Flavopiridol抑制尤文肉瘤WE-68细胞增殖的实验研究

    目的 以人尤文肉瘤细胞系WE-68为实验对象,探讨flavopiridol在体内外抑制尤文肉瘤细胞增殖的机制.方法 MTT法观察生长抑制效应;流式细胞术及DNA凝胶电泳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免疫印迹法测定bcl-2、bcl-xl、bax和mcl-1基因的表达.建立WE-68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观察肿瘤的生长情况,肿瘤标本石蜡切片,TUNEL染色法检测体内肿瘤细胞的凋亡诱导情况.结果 flavopiridol可显著抑制WE-68细胞增殖,且剂量-效应,时间-效应关系.WE-68细胞经flavopiridol处理后可发生凋亡.Flavopiridol能显著下调md-1的表达,但对bcl-2、bd-xl和XIAP表达无影响.结论 flavopiridol在体内外可显著抑制尤文肉瘤WE-68细胞生长并诱导凋亡,其机制可能与降低mcl-1蛋白表达有关.

    作者:李旭;范姝丽;李岩;范广宇;朱悦;屠冠军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99mTc-DTPA-DG对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的影响

    目的 观察99mTc-DTPA-DG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DNA合成的影响,探讨99mTc-DTPA-DG作为一种分子显像剂评价肿瘤的疗效.方法 采用一步法合成99mTc-DTPA-DG,培养人乳腺癌MCF-7细胞,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DTPA-DG、FDG和DG(每毫升生理盐水中分别加入DTPA-DG、FDG和DG为5mg,25 mg及50 mg),干预24 h后,掺入3H-TdR6 h,检测3种药物是否参与人乳腺癌MCF-7细胞DNA的合成,比较不同的浓度下细胞的摄取率,以及不同药物对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 DTPA-DG及DG均掺入人乳腺癌MCF-7细胞的增殖,DTPA-DG组摄取率高于DG组和FDG组(n=4,P<0.00),且浓度为0.5 mg时3H-TdR摄取率高.FDG随着时间的延长和浓度的升高,摄取率逐渐下降,可能不掺入细胞核或者产生了细胞毒性.结论 99mTc-DTPA-DG能够参与肿瘤细胞的增殖,反映细胞核的活性,可以作为一种分子显像剂评价肿瘤的疗效.

    作者:赵燕凌;陈跃;范旗;何菱;李举联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PI3K/Akt信号通路介导芪丹通脉片抑制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肌细胞凋亡

    目的 观察芪丹通脉片对缺血再灌注(MI/R)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与PI3K/Akt信号通路活化的关系.方法 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A)假手术组;(B)缺血再灌注组;(C)芪丹通脉片预处理+缺血再灌注组;(D)芪丹通脉片处理组+缺血再灌注+LY294002.大鼠麻醉开胸,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40min,再灌注4 h.TUNEL方法定性和定量检测心肌细胞凋亡;Westernblot测定信号蛋白的表达.结果 芪丹通脉片能够抑制心肌细胞的凋亡[(20.3±4.5)%vs(11.6±2.3)%,P<0.01];并能够增加Akt的磷酸化水平,而这种抗凋亡作用能够被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 inositol 3 kinase PI3K)/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serine/theonine kinase,Akt)信号通路阻断剂LY294002所抑制.结论 芪丹通脉片能够抑制缺血再灌注所致的心肌细胞凋亡,这种保护作用与生存信号通路PI3K/Akt的活化所介导.

    作者:李军昌;王宗仁;李秋霞;张海峰;王文;王跃民;李晶华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睾酮对损伤的血管组织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的表达和内膜增殖的影响

    目的 观察内外源性睾酮对球囊损伤的血管组织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的表达和内膜增殖的影响.方法 30只雄性家兔随机等分为替代组、单纯去势组和对照组,前两组动物行去势术(切除双侧睾丸和附睾),后一组动物行相应假手术;均于去势术后2周行右侧髂动脉内皮剥脱术,替代组同时给予十一酸睾酮.脱内皮术后2周将动物处死,取损伤血管段,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血管组织VCAM-1的表达、应用HE染色观察血管病理形态的变化.结果 与单纯去势组和对照组相比,替代组脱内皮术后2周损伤血管组织VCAM-1表达明显增强[(0.3465±0.0084)vs(0.3109±0.0056)及(0.3180±0.0099),分别P<0.001和0.01],损伤血管内膜面积和内膜/中膜面积比值明显增大[(1.65±0.39)mm2 vs(0.65±0.18)mm2及(0.75±0.21)mm2,(0.92±0.20)vs(0.38±0.07)及(0.43±0.09),均P<0.01],而前两组之间上述指标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栽(均P>0.05).结论 雄性兔去势后补充该实验剂量的外源性睾酮可促进损伤的血管组织表达VCAM-1和促进内膜增生,而内源性睾酮水平短时降低对损伤血管组织VCAM-1的表达和内膜增生无影响.

    作者:赵子牛;付海霞;许家琍;蒋锡嘉;李庚山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数字技术在椎弓根通道设计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精确定位椎弓根通道的数字解剖学方法,为经椎弓根内固定提供安全、有效、标准化的理论参考依据.方法 原始数据来源于1例健康成人腰骶部的CT连续断层扫描数据集,将CT连续断层扫描数据导入Mimics 8.11软件,三维重建腰椎数字解剖模型,将任意节段椎骨数字模型导入Surface 10.0,确定椎骨正交正中矢状面和水平面作为椎骨参考平面,确定椎弓根位置,荻取椎弓根表面轮廓,根据任意预定方向定位通道位置,建立该方向椎弓根通道.通过定位定量分析确定通道内大螺钉通道位置、半径大小、长度及佳方向轴,确定通道及大螺钉通道在椎板表面的定位区,并三维可视化显示.结果 建立右侧椎弓根25°外偏角和0°头尾角及左侧椎弓根20°外偏角和0°头尾角方向通道及其大螺钉通道,确定通道及其大螺钉通道在椎板的定位区、进钉轴范围、佳中心轴、大螺钉通道半径大小及长度.结论 应用现代影像技术和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可以个体化三维精确定位定量设计椎弓根通道.

    作者:李严兵;张元智;王平山;王爱平;李国杰;谢叻;钟世镇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腹膜透析和血液透析患者血浆Ghrelin水平的研究

    目的 检测腹膜透析和血液透析患者空腹血浆ghrelin水平,探讨影响ghrelin水平的因素及它与炎症、营养等的关系.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30名腹膜透析病人、30名血液透析病人和20名健康对照的空腹血浆ghrelin水平并进行比较,同时对透析患者的血浆ghrelin水平与营养指标、炎症指标等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透析患者的空腹血浆ghrelin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P<0.0001),而腹膜透析患者和血液透析患者的血浆ghrelin水平间无统计学差异(P=0.601).透析患者血浆ghrelin水平与体重指数(BMI)负相关(P=0.004),与血白介素6水平呈正相关(P=0.006),与血前白蛋白水平呈负相关(P=0.037).另外,营养良好组、轻中度营养不良和重度营养不良组间血浆ghrelin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165),炎症反应明显组和低或无炎症反应组间血浆ghelin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423).结论 透析患者血浆ghreli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而腹膜透析和血液透析患者间血浆ghrelin水平差异无显著性.此人群的血浆ghrelin水平与体重指数负相关,而与年龄、其他营养及炎症指标等无明确关系.

    作者:何莲;张爱华;阿拉塔;韩庆烽;朱宁;范敏华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血管内超声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支架置入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血管内超声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成形术和支架置入术中的应用.方法 所有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期间同时行血管内超声检查.血管内超声对病变血管分别进行测量外弹力膜内横截面积(EEM CSA)、小管腔面积(MLA)、斑块面积(EEM CSA-MLA)、斑块负荷(斑块面积/EEM CSA)、纤维帽的厚度、脂核大小、脂核比例、重塑指数(RI)、夹层和血栓的比例等指标.所有患者在支架置入的前后均进行血管内超声的检查.结果 所有患者均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和IVUS检查,并成功地进行了随后的球囊扩张,并在基础IVUS检查后成功地在狭窄病变部位进行了支架置入术.病变血管段的支架经冠脉造影结果较理想,但是血管内超声评价部分病变却未能达到理想的置入标准,对该病变随后进行了进一步的高压球囊扩张和血管内超声评价,均达到了理想的置入标准.患者的病变术后的前向血流均为TIMI 3级,在支架置入后均获得满意的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残余狭窄<10%,没有出现冠状动脉造影可见的夹层,未出现与IVUS相关的严重并发症.住院期间均未发生主要心血管事件.结论 血管内超声在指导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支架置入术中安全有效,可以指导改善支架置入后病变的覆盖率、支架小梁的贴壁和增加血管腔的急性获益,从而可以降低再狭窄率和再次血管形成率,从远期疗效评价而且并没有增加患者的医疗费用.

    作者:张阳德;杨希立;肖长华;周昭仑;李结源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POEMS综合征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POEMS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和诊断,减少误诊发生.方法 回顾性分析5例pOEMS综合征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及预后.结果 5例患者中分别有多发性神经病、脏器肿大、内分泌病、异常蛋白血症和皮肤病变.5例患者对激素治疗均有一定疗效,死亡2例.结论 POEMS综合征为多系统病变,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对原因不明的多发性神经病变伴肝脾肿大及水肿的患者,应考虑POEMS综合征的可能,需进一步检查,明确诊断.

    作者:吕海东;秦东香;张三军;马晓丽;钱琪;韩凯;宋学云;杨斌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显微手术治疗矢状窦旁脑膜瘤

    目的 总结矢状窦旁脑膜瘤的手术处理方法.方法 对36例矢状窦旁脑膜瘤及受累矢状窦进行切除,依具体情况重建或不重建矢状窦.结果 该组病人无手术死亡,手术后均未加重原有神经功能障碍,无脑血液回流障碍,3例重建矢状窦者未发现有矢状窦内血栓形成.结论 矢状窦旁脑膜瘤的治疗除肿瘤切除外,对受累上矢状窦处理是否彻底对预防术后复发是至关重要的.

    作者:喻孟强;蒋宇钢;张凌云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尿毒症患者外周血超氧岐化酶测定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SOD活性对尿毒症患者治疗观测的影响作用.方法 用化学发光法测定SOD活性以比较血透前后SOD含量.结果 健康对照组与慢性肾功能不全病人血浆SOD浓度分别为(285.31±68.41)u/mL与(196.53±45.42)u/mL(P<0.05),尿毒症病人血透前后血浆SOD浓度分别为(196.53±45.42)u/mL与(293.76±72.61)u/mL(P<0.05).结论 SOD活性是观察尿毒症患者疗效的有效指标,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作用.

    作者:朱祥文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重症肝炎总胆红素水平、凝血酶原时间、并发症与预后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重症肝炎中总胆红素水平、凝血酶原时间(PT)、并发症与其预后的关系.方法 对该院1997~2001年收治的66例重症肝炎的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重症肝炎中总胆红素>400 μmol/L,PT>25 s的发生率分别为34.8%和39.3%,发生1个器官并发症1例,2个器官并发症10例,3个器官并发症6例,4个器官并发症6例,其死亡率依次升高.结论 重症肝炎时出现总胆红素明显升高,凝血酶原时间显著延长,多器官/系统并发症出现时预后凶险.

    作者:黄凯;梅寒;杨先春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肺爆震伤的临床救治(附16例报告)

    目的 探讨肺爆震伤的临床特点,总结诊疗中的经验教训.方法 对16例病人的临床表现、治疗措施及疗效进行归纳分析.结果 治愈14例,死亡2例,2例均死于多器官功能衰歇.结论 早期诊断、及时介入呼吸机辅助呼吸是纠正低氧血症、修复肺实质损伤、降低全身性炎性反应的关键,综合治疗有较好的效果.

    作者:王明海;杨文宇;谭挺;孙建忠;杨苓山;吴劲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关于长学制医学生早期从事科研工作的理论与实践

    创新是知识经济的灵魂.高等医学教育对于医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培养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该文通过对中美医学生培养模式的比较,根据我国国情提出长学制医学生早期从事科研工作的理论,并对这一理论进行实践方面的探讨.

    作者:谷蔚琼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为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建设适宜环境

    环境对人的成长影响很大.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高层次,是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营造适宜环境,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是高等教育界十分关注的话题.该文从学校环境、社会环境对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进行了阐述,指出打牢基础,启迪智慧,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条件.

    作者:程仕平;张红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移动远程医疗系统的研究

    介绍一种移动远程医疗系统的实现方法.将数据视频、音频终端设备通过WiFi(IEEE802.11b)网络与移动路由器联接,移动路由器通过多重化CDMA数据通道,经由移动通讯网关连结到数据中心服务器上.通过数据中心服务器指派分配与医护人员形成互动机制,完成移动远程医疗数据交互.

    作者:郑兵;宋福群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医学期刊专家审稿的几点思考

    为了探索医学期刊专家审稿的规律性,提高医学期刊的学术水平,该文从不同角度剖析了医学期刊专家审稿存在的问题.针对医学期刊专家审稿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具体措施,保证医学期刊专家审稿有章可循,有制度可依.

    作者:张立芳;罗新美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治疗现状

    脑血管痉挛是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严重并发症,探索有效的治疗方法对改善患者的预后有着重要的意义.研究表明,钙离子拮抗剂、内皮素转化酶抑制剂、抗CD11/CD18单克隆抗体、脑脊液引流和基因治疗等是新的有效治疗措施.

    作者:车向新;洪涛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肾移植术后并发输尿管结石1例报告

    1 临床资料患者,女性,46岁,因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期于2004年4月在我院行同种异体肾移植术,术前配型良好,供受者ABO血型相同.术中常规留置输尿管支架管,2周后拔除.

    作者:张钢;蔡明;廖利民 刊期: 2007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