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仕平;张红
目的 总结45例肝门部胆管癌的治疗.方法 对1995年7月~2005年7月行手术治疗的45例肝门胆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手术切除13例(28.9%),平均存活21个月;单纯引流28例(62.2%),平均存活8个月;探查活检4例(8.89%),平均存活2个月;无手术死亡.结论 肝门部胆管癌的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应做到早期诊断和根治性切除.对于不能切除病例,应设法减轻黄疸.
作者:范永刚;王战会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与胰岛素分泌相关基因在大鼠发育不同阶段的表达趋势.方法 采用高密度寡核苷酸芯片和RT-PCR技术对孕12.5 d(E12.5)、E15.5 d(E15.5)、E18.5 d(E18.5)初生和成年大鼠胰腺进行基因转录水平分析.结果 在大鼠发育不同阶段胰岛素mRNA持续表达;调控胰岛素基因表达的相关转录因子多在E12.5或E15.5开始表达(分别占60%和20%);与胰岛素分泌相关的基因多在胚胎发育中后期开始表达(占66.7%),其中基因Rim1在胰腺发育不同时期呈现差异表达,于初生期达到表达高峰.结论 胚胎发育中后期是胰腺内分泌部发育的关键阶段.
作者:郭静;袁庆新;刘莉洁;滕丽萍;张永玲;程梅;蔺扬波;德伟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肺爆震伤的临床特点,总结诊疗中的经验教训.方法 对16例病人的临床表现、治疗措施及疗效进行归纳分析.结果 治愈14例,死亡2例,2例均死于多器官功能衰歇.结论 早期诊断、及时介入呼吸机辅助呼吸是纠正低氧血症、修复肺实质损伤、降低全身性炎性反应的关键,综合治疗有较好的效果.
作者:王明海;杨文宇;谭挺;孙建忠;杨苓山;吴劲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克隆大鼠内皮素B受体(EDNRB)基因,构建含有EDNRB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为转染神经干细胞和基因治疗先天性巨结肠(HD)奠定基础.方法 从大鼠心脏组织中提取总RNA,用RT-PCR方法扩增出约1 580 bp的片段,并将该片段克隆到载体pAdtrack-CMV中,进行酶切鉴定和序列分析.结果 证实成功构建了含有EDNRB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质粒.结论 克隆到正确的大鼠EDNRB基因,并构建出重组质粒pAd-EDNRB,为下一步重组腺病毒颗粒和基因治疗打下基础.
作者:孙念峰;陈景波;张景辉;王国斌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精确定位椎弓根通道的数字解剖学方法,为经椎弓根内固定提供安全、有效、标准化的理论参考依据.方法 原始数据来源于1例健康成人腰骶部的CT连续断层扫描数据集,将CT连续断层扫描数据导入Mimics 8.11软件,三维重建腰椎数字解剖模型,将任意节段椎骨数字模型导入Surface 10.0,确定椎骨正交正中矢状面和水平面作为椎骨参考平面,确定椎弓根位置,荻取椎弓根表面轮廓,根据任意预定方向定位通道位置,建立该方向椎弓根通道.通过定位定量分析确定通道内大螺钉通道位置、半径大小、长度及佳方向轴,确定通道及大螺钉通道在椎板表面的定位区,并三维可视化显示.结果 建立右侧椎弓根25°外偏角和0°头尾角及左侧椎弓根20°外偏角和0°头尾角方向通道及其大螺钉通道,确定通道及其大螺钉通道在椎板的定位区、进钉轴范围、佳中心轴、大螺钉通道半径大小及长度.结论 应用现代影像技术和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可以个体化三维精确定位定量设计椎弓根通道.
作者:李严兵;张元智;王平山;王爱平;李国杰;谢叻;钟世镇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HIV-1反式激活蛋白(TAT)的蛋白转导结构域(PTD)介导绿色荧光蛋白(EGFP)在小鼠体内的跨膜转运作用.方法 采用PCR及克隆技术构成表达载体pET28a-TAT-EGFP,在大肠杆菌中表达TAT-EGFP融合蛋白,将纯化后的融合蛋白注入小鼠尾静脉,取脑、心肌、肝、脾和肾等器官冰冻切片,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融合蛋白在组织中的分布.结果 表达和纯化了分子量为28KD的TAT-EGFP融合蛋白,在小鼠的肝、心肌、脑、肾和脾等组织切片荧光检测呈阳性.结论 TAT可介导EGFP在广泛组织内的跨膜转导,这一研究为外源活性大分子物质进入组织细胞提供了一个新的途径.
作者:王海珍;许予明;陈奎生;李惠翔;张红新;杨静;张云汉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检测腹膜透析和血液透析患者空腹血浆ghrelin水平,探讨影响ghrelin水平的因素及它与炎症、营养等的关系.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30名腹膜透析病人、30名血液透析病人和20名健康对照的空腹血浆ghrelin水平并进行比较,同时对透析患者的血浆ghrelin水平与营养指标、炎症指标等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透析患者的空腹血浆ghrelin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P<0.0001),而腹膜透析患者和血液透析患者的血浆ghrelin水平间无统计学差异(P=0.601).透析患者血浆ghrelin水平与体重指数(BMI)负相关(P=0.004),与血白介素6水平呈正相关(P=0.006),与血前白蛋白水平呈负相关(P=0.037).另外,营养良好组、轻中度营养不良和重度营养不良组间血浆ghrelin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165),炎症反应明显组和低或无炎症反应组间血浆ghelin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423).结论 透析患者血浆ghreli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而腹膜透析和血液透析患者间血浆ghrelin水平差异无显著性.此人群的血浆ghrelin水平与体重指数负相关,而与年龄、其他营养及炎症指标等无明确关系.
作者:何莲;张爱华;阿拉塔;韩庆烽;朱宁;范敏华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比较采用单腔深静脉导管和麻醉用硬膜外导管实施蛛网膜下腔置管脑脊液(CSF)置换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治疗效果.方法 39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通过向蛛网膜下腔置入深静脉导管(V组)和硬膜外导管(E组)置换CSF,观察两组在术后24 h、72 h和大于72 h(4周内)的疗效,并观察两组CSF置换次数及置管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V组在术后24 h和72 h的缓解例数大于E组(P<0.05),术后4周内发生迟发性脑血管痉挛(DCVS)次数小于E组,CSF置换次数、导管阻塞及脱出次数均小于E组.结论 采用单腔深静脉导管实施CSF置换安全、简便,治疗效果好.
作者:李集慧;鞠衍馨;耿黎明;陈海莲;张岩;马飞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COX-2和BFGFR在大肠癌及大肠腺瘤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SP免疫组化方法检测49例手术切除的大肠癌及25例大肠腺瘤性息肉,20例正常大肠黏膜标本组织中的COX-2、BFGFR表达.结果 COX-2、BFGFR在大肠癌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59.2%和65.3%,COX-2、BFGFR在腺瘤性息肉的表达率为52.0%和60.0%,COX-2、BFGFR在肠癌组织与腺瘤性息肉中表达均差异无显著性(P>0.05);正常肠黏膜中未检出COX-2、BFGFR.COX-2、BFGFR在大肠癌中表达与性别、年龄、肿瘤大小、肿瘤位置和分化程度无关(P>0.05).但与肿瘤Dukes分期和淋巴结转移之间具差异有显著性(P<0.05).大肠癌组织中COX-2、BFGFR表达两者间无相关性(P>0.05).结论 COX-2、BFGFR在大肠癌组织及大肠腺瘤中的表达水平增高,在大肠腺瘤恶变及大肠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大肠癌组织中的COX-2、BFGFR表达无相关性.
作者:韦良宏;林瑶光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环境对人的成长影响很大.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高层次,是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营造适宜环境,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是高等教育界十分关注的话题.该文从学校环境、社会环境对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进行了阐述,指出打牢基础,启迪智慧,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条件.
作者:程仕平;张红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为了提高睾丸损伤的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分析睾丸损伤18例,其中开放性损伤6例,闭合性损伤12例.通过病史、体检,16例彩色超声确诊,2例CT扫描确诊.在超声监测下非手术治疗6例,手术治疗(血肿清除、睾丸修补或睾丸切除)12例.结果 无死亡病例,无并发症发生,随访0.5~4.0年,病人性功能及生殖功能正常.结论 彩色超声检查是判断睾丸损伤程度及损伤变化的重要方法,积极早期手术探查可大限度保存睾丸组织,减少并发症发生.
作者:张忠林;镇万华;常江平;王风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联合应用可调钠与超滤曲线对长期血液透析水负荷过多患者的价值.方法 选择透析时间>5个月、透析间期体重增加>3.5 kg患者20例,每例患者先进行标准血液透析(SD),后采用钠及超滤曲线呈线型下降模式透析(SP+UP)各10次,观察记录每例患者每次血液透析中低血压、头晕恶心呕吐、肌肉痉挛发生频率,并监测后3次血透前后血钠浓度的改变.结果 SP+UP组低血压、肌肉痉挛发生频率均明显小于SD组,而血钠浓度的改变与SD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可调钠和超滤曲线联合使用能有效减少水负荷过多血液透析患者低血压、肌肉痉挛的发生.
作者:许少英;李绪城;庄妙华 刊期: 2007年第10期
脑血管痉挛是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严重并发症,探索有效的治疗方法对改善患者的预后有着重要的意义.研究表明,钙离子拮抗剂、内皮素转化酶抑制剂、抗CD11/CD18单克隆抗体、脑脊液引流和基因治疗等是新的有效治疗措施.
作者:车向新;洪涛 刊期: 2007年第10期
创新是知识经济的灵魂.高等医学教育对于医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培养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该文通过对中美医学生培养模式的比较,根据我国国情提出长学制医学生早期从事科研工作的理论,并对这一理论进行实践方面的探讨.
作者:谷蔚琼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聚醚砜膜对星形胶质细胞(AST)生长、存活增殖及分泌神经营养因子的影响.方法 取小鼠皮层组织进行AST原代培养,传代纯化培养后分为3组:A普通培养板组;B聚醚砜膜组;C层粘连蛋白包被膜组,观察和比较细胞形态学、细胞存活增殖能力的变化,同时测定培养基中神经生长因子(NGF)、脑源性生长因子(BDNF)含量.结果 在原代和传代培养期,聚醚砜膜上培养第3天后的AST细胞数较其他组明显减少(p<0.05).在传代培养期,3组的细胞存活增殖能力均在第7天后逐渐衰退,分泌NGF和BDNF的能力也呈相同的下降趋势,聚醚砜膜组AST的变化较另外2组的变化更为明显(P<0.05).结论 聚醚砜膜对星形胶质细胞的存活增殖有一定抑制作用,并降低AST分泌NGF和BDNF的能力,层粘连蛋白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聚醚砜膜对AST功能的抑制作用.
作者:严稽文;黄其林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以鼠伤寒沙门菌(Salmonella typhimurium,STM)感染小鼠为模型,研究两歧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m bifidum,B.bifidum)对STM感染小鼠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 先用硫酸链霉素给正常小鼠灌胃2 d,出现菌群失调症状,再通过STM灌胃感染小鼠,使用两歧双歧杆菌液干预治疗STM感染小鼠,检测不同治疗时间各组小鼠肝脾指数、血及脾中TNF-α的含量.结果 随着治疗天数的增加,STM感染各组与正常组小鼠体内血及脾中TNF-α的含量均有明显差异;STM感染各组中,未干预组、生理盐水组及双歧杆菌组脾中TNF-α的含量有显著变化;其中,双歧杆菌组的TNF-α水平明显升高.结论 两岐双歧杆菌对STM感染机体的TNF-α分泌有一定促进作用.
作者:张炳华;孙艳玲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儿童单纯肥胖与胰岛素敏感性之间的关系.方法 测定60例单纯性肥胖和40例正常体重儿童的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FPG)及空腹胰岛素水平(INS),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IRI)和胰岛素敏感指数(ISI),比较两组差异及肥胖组的体重指数(BMI)与胰岛素抵抗指数(IRI)和胰岛素敏感指数(ISI)之间的关系.结果 肥胖组空腹胰岛素水平(INS)和胰岛素抵抗指数(IRI)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胰岛素敏感指数(ISI)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在肥胖组,随着体重指数(BMI)的增加.胰岛素抵抗程度增强.结论 肥胖儿童普遍存在胰岛素抵抗和敏感性下降,其与BMI程度有关.
作者:戴永利;王君霞;薛晓茹;周少宏 刊期: 2007年第10期
介绍一种移动远程医疗系统的实现方法.将数据视频、音频终端设备通过WiFi(IEEE802.11b)网络与移动路由器联接,移动路由器通过多重化CDMA数据通道,经由移动通讯网关连结到数据中心服务器上.通过数据中心服务器指派分配与医护人员形成互动机制,完成移动远程医疗数据交互.
作者:郑兵;宋福群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以上腹部不适就诊的14岁以下患儿幽门螺杆菌(Hp)的感染情况,探讨应用免疫印迹法分型诊断儿童Hp感染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取705例以上腹部不适就诊患儿的静脉血,应用免疫印迹法进行Hp抗体谱带分析,分型诊断Hp感染.当检出有与Hp细胞毒相关蛋白A(CagA)和(或)空泡毒蛋白A(VacA)相关的抗128、116、95、和91 kD蛋白抗体时,Hp的感染类型定为Ⅰ型;仅有与Hp尿素酶和鞭毛蛋白相关的抗30、66、50和54 kD蛋白抗体时,Hp的感染类型定为Ⅱ型.结果 共检出Hp抗体阳性468例,总阳性率为66.38%,其中Ⅰ型Hp占44.87%,Ⅱ型Hp占55.13%.共有63例患儿经内镜检查明确诊断患有消化性溃疡,其中的Hp抗体总阳性率为84.54%,Ⅰ型Hp抗体总阳性率为82.54%,比未被诊断为消化性溃疡患儿的64.50%和24.61%均显著增高.结论 利用免疫印迹法可方便地对儿童Hp感染进行血清学分型诊断;Hp感染在腹部不适的患儿中较为普遍,尤其是在消化性溃疡患儿中;Ⅰ型Hp感染与消化溃疡的关系更为密切,应进行根除治疗.
作者:杨光;李鸣;何伟真;崔金环;谭家驹 刊期: 2007年第10期
为了探索医学期刊专家审稿的规律性,提高医学期刊的学术水平,该文从不同角度剖析了医学期刊专家审稿存在的问题.针对医学期刊专家审稿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具体措施,保证医学期刊专家审稿有章可循,有制度可依.
作者:张立芳;罗新美 刊期: 2007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