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重症肌无力患者血清AchR.抗体和Titin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ELISA法分别检测18例重症肌无力合并胸腺瘤患者、23例非胸腺瘤重症肌无力患者、21例其他神经系统疾病患者以及26例健康献血者血清AchR抗体和Titin抗体水平.结果 MG组血清AchR抗体、Titin抗体的阳性率均明显高于OND及HC两组(P<0.01),其中MGT组与NTMG组的阳性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MG患者中全身型与眼肌型的两种抗体阳性率比较均差异有显著性(P<0.01);MGT组两种抗体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两种抗体阳性率与性别均无关(P>0.05).结论 AchR.抗体及Titin抗体检测可作为MG诊断的参考指标,尤其Titin抗体对合并胸腺瘤患者可能具有重要临床意义,与胸腺CT联合运用可显著提高重症肌无力合并胸腺瘤的诊断率.
作者:冉娟娟;古彦铮;薛群;王达鹏;方琪 刊期: 2009年第15期
目的 观察光索在困难气道患者气管插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患者分两组,均使用光索插管,一组患者(n=21)术前无插管困难但使用常规喉镜插管困难;另一组患者(n=25)术前评估有插管困难.结果 两组患者使用光索均顺利插入气管导管,长需时9min,短2min,术后有7例患者诉咽喉部轻度不适,未见其他与插管有关并发症.结论 光索气管插管技术是一种简便、安全、廉价的气管插管技术.可作为插管困难患者的首选插管方法.
作者:欧伟明;刘洪珍;王汉兵;杨承祥 刊期: 2009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血糖调节异常(IGK)及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相胰岛素分泌情况及其组分的变化.方法 研究32例IGR患者,其中空腹血糖受损者(IFG组)12例,糖耐量减低者(IGT组)20例,23例2型糖尿病患者(T2DM组)及25例健康人群对照(NGT组),分别测定各组空腹及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后血清免疫反应性胰岛素(IRI)、血清胰岛素原(PI)与真胰岛素(TI)水平.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①空腹血清IRI水平:IFG、IGT、初诊T2DM组均高于NGT组(P<0.05).②空腹血清PI水平:初诊T2DM组高于IGT组,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初诊T2DM组高于IFG组(P<0.05)及NGT组(P<0.01).③空腹血清TI水平:4组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2)PI/IRI值:IGT组及初诊T2DM组明显高于NGT组(P<0.05);TI/IRI值:初诊T2DM组明显低于NGT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3)△IRI30/△G30:初诊T2DM组及IGT组明显低于NGT组(P<0.05);△TI30/△G30:IGT及初诊T2DM组均明显低于NGT组(P<0.05).初诊T2DM组明显低于IGT组(P<0.05).结论 1.IGT者及初诊T2DM患者早期相胰岛素分泌组分存在异常,表现为空腹高PI血症,并且随着血糖异常程度损害的加重,PI/IRI值逐渐升高;2.IGT者及初诊T2DM患者存在早期胰岛素分泌功能缺陷,且初诊T2DM患者损害程度高于IGT者;3.△TI30/△G30比△IKI30/△G30更能真实反映IGT者与初诊T2DM患者早相胰岛素分泌功能的差别.
作者:朱红霞;易本谊;刘精东;陈勇;曾竹青;曾黎峰 刊期: 2009年第15期
目的 了解齐齐哈尔市社区居民的亚健康状态现状及特点,为对亚健康状态人群的干预,采取相应的预防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采取随机整群抽样,对齐齐哈尔市8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1 636名社区居民进行亚健康问卷调查,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亚健康测评和身心症状分析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本次调查社区不同职业人群中亚健康的发生率较高1 024人(62.6%),而且有高峰前移的现象,躯体亚健康状态以45~54岁组和55~60岁组两组发生率高.亚健康的主要表现以躯体症状为主,心理症状次之,有半数以上的人两方面症状同时存在.结论 齐齐哈尔市社区居民的亚健康状态发生率较高,有关部门应高度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干预,以提高社区居民的整体健康水平.
作者:杨桂英 刊期: 2009年第15期
目的 回顾性分析肺叶或全肺切除术后支气管胸膜瘘的临床资料和经验体会.方法 总结1996年6月~2007年7月间行肺叶或全肺切除术后并发支气管胸膜瘘(BPF)65例.其中男:女为54:11.年龄为30~75岁,平均53.76岁.肺癌59例(90.4%),肺结核4例(6.2%),毁损肺2例(3.4%).行左肺叶切除5例(7.7%),左全肺切除14例(21.5%),右肺叶切除14例(21.5%),右全肺切除32例(49.3%).结果 14例(21.5%)患者予行2次开胸瘘口修补加带蒂肌瓣或大网膜填塞;26例(40.0%)患者行胸廓改形术;19例(29.2%)患者带胸腔引流管出院,其中7例(10.8%)行胸壁开窗引流,12例(18.5%)患者失随访.6例(9.2%)患者因并发呼吸衰竭、全身衰竭在医院内死亡.结论 肺叶或全肺切除术后支气管胸膜瘘是严重的并发症,需要警惕各种危险因素.
作者:王涛;朱余明;高文;姜格宁;聂运祥;姜福胜;戈烽 刊期: 2009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双侧锥颅侧脑室前角穿刺冲洗引流术治疗严重颅内感染的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 对23例严重颅内感染的患者,采用锥颅双侧侧脑室前角穿刺,生理盐水持续24h冲洗、引流,并间断经脑室内引流管注射抗生素治疗颅内感染.结果 23例颅内感染患者侧脑室置管时间为14~30d.22例病例脑脊液常规、生化检验均于治疗后8d恢复正常均治愈;1I例因严重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形成致命的脑室炎,治疗无效死亡.
作者:李君;王文浩;郁毅刚;林俊明;黄巍;罗飞;胡连水 刊期: 2009年第15期
目的 应用组织多普勒方法随机对照研究右室流出道间隔部(RVOT)与右室心尖部(RVA)起搏对心室同步性的影响.方法 缓慢心律失常病例128例,所有患者起搏器植入术后1、3和6个月定期随访,观察起搏参数、累积心室起搏百分比,组织多普勒评价心室同步性.结果 RVOT组和RVA组QRS时限有差异(P<0.01).随访6个月心窒累计起搏数、起搏阈值及起搏感知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随访第1、3和6个月,RVOT起搏组的同步指标明显优于RVA起搏组(P均<0.01);左室射血分数在RVA组有所降低,第6个月KVOT组的射血分数优于RVA组(P<0.05).结论 右室心尖部起搏导致心脏收缩不同步,损害左室功能.流出道间隔部起搏保持良好心脏收缩同步性,是较好的右室起搏部位.
作者:陈泗林;林纯莹;费洪文;刘烈;陈东骊;梁远红;吴书林 刊期: 2009年第15期
目的 研究荷叶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 通过测量荷叶不同溶剂提取物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测定、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测定、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抗脂质过氧化活性、对食用油脂的抗氧化性,进而计算出不同提取物的各种体外抗氧化能力,后分别与Vc的各种抗氧化活性进行比较.结果 乙醇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强,水提取物次之.结论 荷叶提取物体具有体外抗氧化活性,但不同溶剂的荷叶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差异存在显著性.
作者:陈希平;杨鹏;张阳德 刊期: 2009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平板运动试验阳性者在冠心痛疾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分析160例平板运动试验阳性者的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从而评估运动试验阳性者通过冠状动脉造影诊断为冠心病所占的比例.结果 冠脉造影阳性108例,占67.5%.平板运动阳性伴胸痛98例中,冠脉造影阳性85例(86.7%),平板运动阳性不伴典型胸痛症状62例.冠脉造影阳性23例(37.1%).两组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性(P<0.001).结论 在排除继发性ST-T改变的前提下,运动试验对冠心病的诊断有一定参考价值,但仍须慎重,应结合临床、患者症状等多方面进行综合分析.
作者:袁星星;罗国庆 刊期: 2009年第15期
目的 研究控制血糖对多发伤合并严重颅脑外伤患者血清促炎介质的影响.方法 患者随机分为常规胰岛素治疗组和胰岛素强化治疗组,于入ICU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lSA法)测定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C-反应蛋白(CRP)浓度,同时对病情严重度进行急性生理及慢性健康评估(APACHEII)评分和Glasgow昏迷评分(GCS).结果 胰岛素强化治疗显著降低了血清中促炎介质TNF-α、IL-6和CRP(P<0.05或P<0.01),还明显降低患者的APACHEII评分和提高GCS(P<0.05).结论 胰岛素强化治疗降低血清中促炎介质,并且使病情有所好转.
作者:詹英;王玉兰;王丽娜;陈军;张玉坤;杨建平 刊期: 2009年第15期
目的 研究肝硬化惠者不同时期血液流变学的变化及临床意义,为消化道出血控制后的输血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通过检测30例代偿期肝硬化和32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其中含24例肝硬化消化道出血和20例出血控制后患者)的血液流变学的各项指标,并以30例正常组做对照.结果 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全血比黏度、血浆比黏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压积较代偿期下降(P<0.05),血沉较代偿期增快(P<0.05);消化道患者出血控制后较出血时血浆比黏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压积明显升高(P<0.05),血沉变慢(P<0.05).结论 肝硬化患者存在血液流变学紊乱,表现为低凝高聚状态,消化道出血控制后,少量多次输血,能改变血液流变学,延长再出血时间.
作者:邵祥稳;张庆华;孙秀玲 刊期: 2009年第15期
目的 总结联合应用平衡超滤加改良超滤在合并恶液质的心脏瓣膜置换术体外循环(ECC)中的经验.方法 本组48例心脏恶液质瓣膜置换术患者在ECC中应用平衡超滤加改良超滤.ECC开始血液动力学稳定后即行超滤.结果 ECC时间68~215 min,主动脉阻断时间41~186 min.超滤时间53~175(57±48)min.滤出液量3 500~8900(4200±970)mL.术中维持红细胞容积(HCT)0.20~0.25.改良超滤结束HCT为0.30~0.35.死亡3例,1例死于心功能衰竭无法停ECC,2例术后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结论 联合超滤应用于合并恶液质的心脏瓣膜置换术ECC中,不仅迅速滤出体内多余水分,提高HCT和血浆胶体渗透压,还可超滤出中小分子炎性介质和乳酸等不良成分,有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各脏器功能恢复.
作者:张鲁英;姜冠华 刊期: 2009年第15期
目的 分析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理机制并探讨合理的手术方法.方法 42例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采取手术治疗,其中19例腰4~5椎间隙行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TLIF),另外23例腰5骶1椎间隙采取后路双开窗椎间融合术(PLIF),对以上病例临床资料进行总结.结果 全部病例均获得6个月以上的随访,无机械性不稳引起的并发症如椎体滑脱,无椎间融合器后退及下沉,无椎弓根螺钉断裂及松动,根据JOA疗效评定优良率95%.结论 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采取合理的术式是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椎间融合术符合生物力学要求,疗效确切.
作者:苏明海;赵红军;王进;方振东 刊期: 2009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肥胖者发生2型糖尿病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2000年筛查出单纯性肥胖者[体重指教(BMI)≥25 kg/m2]583例,男性316例,女性267例.2007年对此人群的体脂、血压、血脂和血糖情况进行随访调查.结果 共随访到524例,7年内发生糖尿病者96例,累积发生率为18.32%.糖尿病组收缩压、舒张压、BMI、腰臀比(WHR)、胆固醇(TC)和LDL-c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均高于非糖尿病组(P<0.05或P<0.01);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EDD)和HDL-c低于非糖尿组(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年龄、吸烟、糖尿病家族史、BMI、WHK、HDL-C、HOMA-IK和EDD均是与糖尿病发生相关的危险因素.糖尿病组高血压、冠心痛和脂代谢异常累积发生率分别为26.0%、20.8%和33.3%,明显高于非糖尿病组的15.7%、11.9%和20.1%(均P<0.05).结论 肥胖者存在发生2型糖尿病的多重危险因素,其中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可能是肥胖相关的2型糖尿病发生的关键环节,并可能是促使糖尿病患者更易合并高血压、冠心病和脂代谢异常的重要因素.
作者:朱旅云;任青娟;胡丽叶;马利成 刊期: 2009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低透析液流量血液透析方式对于预防透析失衡综合症的疗效.方法 选择血液透析新患者共65例,随机分组为低透析液流量组和短时低效透析组,比较透析失衡发生率、尿素清除率和清除速率、血浆渗透压改变和改变速率.结果 低透析液流量组透析失衡发生率与短时低效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尿素清除率高(P<0.05).尿素清除速率和血浆渗透压改变速率低(P<0.01). 结论低透析液流量预防透析失衡综合症的发生相比,短时低效透析效果相近或更好,同时能提高透析疗效,可能是一种有效预防透析失衡的治疗方式.
作者:陈东;许亮;陈逸安 刊期: 2009年第15期
目的 研究限制性液体复苏对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择220例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快速大量液体复苏组(A组,n=110)和限制性液体复苏组(B组,n=110),另选择30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C组).A组出血未控制前进行快速大量的液体复苏,B组在出血未控制前行限制性液体复苏,1 h后均接受手术止血治疗.观察患者外周血中TNF-a、IL-1β、IL-6以及IL-10等炎性因子等水平的变化.结果 4种不同的炎性因子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快速大量液体复苏组与限制性液体复苏组外周血中的TNF-α、IL-1β、IL-6以及IL-10水平在任啊时间点均高于正常人群组,两组随着创伤时间的延长TNF-α、IL-1β、IL-6以及IL-10水平都有逐渐上升的趋势,但在创伤后120 min及创伤后240 min快速大量液体复苏组外周血中的TNF-α、IL-1β、IL-6以及IL-10水平明显高于限制性液体复苏组(P<0.05).结论 限制性液体复苏可以有效抑制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炎性因子的过度释放,对预防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发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有一定的作用.
作者:詹又佳;钟文珍 刊期: 2009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HCG注射日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子宫内膜和内膜下血流在预测IVF-ET结局中的.方法 选取2006年8月~2007年1月在该中心接受IVF-ET/ICSI-ET助孕的54例不孕症妇女,根据HCG注射日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子宫内膜和内膜下血流分布的情况分为A组(n=24):子宫内膜和内膜下均有血流通过;B组(n=19):内膜下有血流但内膜没有血流通过;C组(n=11):内膜和内膜下均无血流通过;随访IVF-ET结局.按妊娠与否分为妊娠组(n=26),胚胎移植后4、5周B超检查宫腔内见妊娠囊及有原始胎心管搏动)与非妊娠组(n=28).比较A、B、C 3组的临床特征、卵巢反应、内膜厚度及类型和妊娠结局.比较妊娠组与非妊娠组内膜厚度和类型.结果 A、B、C 3组的临床特征、卵巢反应、内膜类型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内膜厚度C组均低于A组(P<0.05)和B组(P<0.05);A、B、C三组妊娠率(66.7%、42.1%和18.2%)和种植率(40.0%、21.1%和9.1%)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妊娠组与非妊娠组的内膜厚度及类型比较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HCG注射日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子宫内膜和内膜下血流对IVF-ET的结局有一定的预测价值,是一种较好的、能在临床上普遍开展的无创伤性的预测方法.
作者:吴洪波;李柳铭;袁华;李慕军 刊期: 2009年第15期
目的 观察重型肝炎患者经人工肝治疗后加用腺苷蛋氨酸(SAM)的临床疗效.方法 以人工肝治疗结束后接受腺苷蛋氨酸的39例患者为研究组,未接受腺苷蛋氨酸治疗的35例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肝功能恢复情况,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 结果治疗2~3周后,研究组患者的血清总胆红素和谷胺酰转肽酶水平下降迅速,凝血酶原活动度升高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重型肝炎患者在人工肝结束后加用SAM能有效地改善总胆红素等各项肝功能指标,促进疾病康复.
作者:崔速南;汪明明;王晓菊;刘春华 刊期: 2009年第15期
目的 观察改良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治疗胸腔积液的疗效.方法 对58例中等量以上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28例采用改良中心静脉导管,对照组30例采用不加改良的中心静脉导管.结果 通畅率:治疗组为85.7%,对照组为60.0%(P<0.05).结论 改良的中心静脉导引流胸水不易引起阻塞,效果更好.
作者:朱世祥;陈龙;杨志云;蔡亚云 刊期: 2009年第15期
目的 比较足细胞裂孔膜蛋白Nephrin血和Podocin在特发性膜性肾病(IMN)及两种常见继发性膜性肾病V型狼疮性肾炎(LN-V)与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膜性肾病(HBV-MN)中表达的差异,探讨Nephrin和Podocin在膜性肾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005年1月~2008年6月行肾穿刺活检确诊的IMN 15例、LN-V 12例、HBV-MN 9例,另取5例正常肾脏组织作对照,收集尿常规、24 h尿蛋白定量、肝肾功能、血脂和尿C3等临床检验指标,肾组织标本行间接免疫荧光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各组足细胞裂孔膜蛋白Nephrin和Podocin表达的改变.结果 3组病例24h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血清肌酐和尿C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N-V组尿红细胞计数高于IMN组,LN-V组及HBV-MN组血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于IMN组;间接免疫荧光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显示3组膜性肾病Nephrin和Podocin表达均较对照组减弱,但以IMN组为明显,LN-V与HBV-MN两组间无差别.结论 足细胞裂孔膜蛋白Nephrin和Podocin在原发性及继发性膜性肾病中表达均减弱,免疫介导的足细胞损伤所致足细胞裂孔膜蛋白减少可能参与了原发性与继发性膜性肾病蛋白尿的发生;但IMN中Nephrin、Podocin表达减弱较继发性膜性肾病更为明显,推测后者蛋白尿的发生还有其他因素参与.
作者:达展云;范亚平;沈良兰;施岚;王锋;刘海泉 刊期: 2009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膝下动脉闭塞性疾病治疗中的Deep球囊的应用.方法 对40例膝下动脉闭塞症患者47条肢体,应用Deep球囊进行介入治疗,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Fontaine分期:Ⅲ期29条患肢(60.0%),Ⅳ期18条患肢(40.0%).术前踝/肱指数(anlde/brachial index,ABI)(0.22±0.19).结果 手术成功44条肢体,成功率93.6%.术后静息痛消失30条肢体(68.2%),症状明显缓解15条肢体(34.1%).足部溃疡愈合6条肢体,膝下截肢1条肢体,半足切除3条肢体.术后ABI:(0.73±0.21),较术前有显著提高(P<0.01).手术成功的44条肢体均行术后随访,随访时间1~29个月,平均13.6个月.结论 应用Deep球囊治疗膝下动脉闭塞性疾病可明显降低截肢率,具有创伤小、可重复性等优点.
作者:王海波;赵堂海;于永山;张杰;魏巍 刊期: 2009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P)的CT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1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SPTP患者的CT表现.所有患者均行CT平扫及动脉期、静脉期及延迟期增强扫描.结果 13例中,肿瘤有7例位于胰头,1例位于胰体,2例位于胰尾,1例位于胰头胰体,1例位于胰体胰尾部.CT平扫表现,全部13例SPTP均见到由包膜、肿瘤实质、囊性区3种结构构成的不均匀密度影,其中6例尚可见到钙化,1例见壁结节.增强后肿瘤包膜及壁结节强化大于肿瘤实质,包膜及壁结节呈中等至明显强化,肿瘤实质呈轻至中度强化,囊性区无强化.肿瘤均表现为持续性的强化方式,即静脉期强化高于动脉期,延迟期强化进一步加强或强化消退轻微.结论 SPTP的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CT诊断有其重要价值.
作者:郑国良;顾仰葵;余荣 刊期: 2009年第15期
目的 研究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外周血中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AD患者45例,同年龄对照组30例,采集外周血,并分离单核细胞,采用RT-PCR半定量方法测定MCP-1的表达;采用western方法测定单核细胞中MCP-1蛋白表达量.结果 与同年龄对照组相比:MCP-1的转录和翻译水平均下调(P<0.05).结论 MCP-1参与AD的病理过程;血清中MCP-1随AD病情变化而改变,并可能反映AD发病过程中外周免疫系统损伤的情况.
作者:田力;刘海峰;滕伟禹 刊期: 2009年第15期
目的 评价可视喉罩CTrach系统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60例全身麻醉需气管插管的患者,ASA I~Ⅱ级,置入CTrach喉罩系统通气,并引导气管插管,记录喉罩通气满意率;气管导管首次插入的成功率、总的成功率;从喉罩置入、气管导管插入到喉罩撒出所需要的总时间.结果 喉罩通气满意率为96.7%(58/60).喉罩通气满意的58例中有53例1次插管成功,1次插管成功率为88.3%(53/60).插管总成功率93.3%(56/60).从喉罩置入、气管导管插入到喉罩撤出所需要的总时间为(198±39)s(148~294 s).结论 CTrach喉罩系统可以在直视下调整暴露喉头声门的位置,提高气管插管的成功率.
作者:李清;刘刚;于泳浩;王国林 刊期: 2009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围术期间使用盐酸戊乙奎醚预防开胸手术后肺不张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 152例择期或限期普胸手术(肺、食管手术),患者随机分为盐酸戊乙奎醚组和对照组,各76例.盐酸戊乙奎醚组于术前、术后1~4 d分别肌肉注射盐酸戊乙奎醚13.7μg/kg(大量不超过1.0 mg),对照组仅术前给常规剂量东莨菪碱.记录2组术中血流动力学参数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的变化,并记录2组术中吸引量和术后咳痰量及2组肺不张发生例数.结果 2组术中血流动力学指标差异无显著性,P>0.05;盐酸戊乙奎醚组术中吸引量、术后痰量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肺不张发生例数实验组0例,对照组3例,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围术期间使用盐酸戊乙奎醚能明显减少开胸手术患者术后肺不张的发生,但其剂量、疗程需做进一步研究.
作者:舒爱华;占乐云;吕恩;罗爱林;周波;杨卫东;张明瑜 刊期: 2009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乙肝后肝硬化活动期(简称肝硬化)、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简称慢重肝)血浆胃泌素、胃动素在胃黏膜病变发病机制中的意义.方法 电子胃镜检查肝硬化、慢重肝患者的胃黏膜情况;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浆胃泌素、胃动素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的胃泌素、胃动素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并随着胃黏膜病变程度的加重,血浆胃泌素、胃动素水平有升高趋势.结论 肝硬化及慢重肝患者的高胃泌素、高胃动素血症可能参与了胃黏膜病变的形成.
作者:陈应华;陈宇;李佳;林世德;苏毅;邱隆敏 刊期: 2009年第15期
目的 比较干化学法与湿化学法测定血氨水平及分析影响血氨测定的因素.方法 分别用干化学法和湿化学法立即测定35例患者的无氨管和普通管血氨值,并对10例样本在4℃和25℃时进行0、0.5、1、2和4h的动态检测,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干化学法测定血氨在(16~486)μmol/L内线性良好,湿化学法测定血氨在(15~473)μmol/L内线性良好;批内重复性较好.干化学法测定血氨水平高于湿化学法,普通管测定的血氨值高于无氨管,但立即检测差异无显著性(P>0.05).随着标本放置时间的延长,血氨值会不断的升高,温度升高变化更明显,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干化学法和湿化学方法测定血氨线性及批内重复性良好;临床上的血氨标本应采用无氨管,采集标本后应迅速送检立即检测,放置时间不得超出1 h.
作者:钟白云;王堃;冷如意;易斌 刊期: 2009年第15期
目的 检测Snai2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Snai2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20例正常胃黏膜mRNA混合在一起作为共同对照与20例胃癌组织做oligo基因芯片的cDNA杂交,30例新鲜胃癌组织TRIzol法抽提总RNA,逆转录合成cDNA链,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以Eva Green为荧光染料,β-actin 为内部参照物,检测Snai2 mKNA的差异表达.结果 基因芯片结果显示,Snai2 mRNA在低分化胃癌中的表达高于正常胃黏膜和高分化胃癌的概率几乎等于百分之百;荧光强度ratio值(mRNA表达量比值)也显示低分化胃癌的表达高于正常胃癌胃黏膜和高分化胃癌.实时荧光定量PCR显示,在不同分化胃癌中Snai2 mRNA呈差异表达,随分化程度的减低,表达依次增加(P<0.05).结论 Snai2可以作为一个确定肿瘤分化程度和判断肿瘤预后的分子标志.
作者:贺菊香;李菊英;赵久达;耿排力 刊期: 2009年第15期
目的 应用寡核苷酸芯片研究胃正常组织、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慢性萎缩性胃炎伴非典型性增生和肠型胃癌黏膜的基因表达谱,筛选肠型胃癌发生相关基因.方法 利用激光切割显微捕获联合基因芯片研究胃正常黏膜组织与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慢性萎缩性胃炎伴非典型性增生和肠型胃癌黏膜组织研究肠型胃癌发展中的差异基因表达谱.结果 在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慢性萎缩性胃炎伴非典型性增生和肠型胃癌黏膜组织中,筛选出共同差异基因109个,其中有61个基因持续上调表达,48个基因持续下调表达,包括细胞信号传导、细胞周期相关基因、代谢酶类相关基因、细胞信号和传递蛋白、细胞外基质基因、原癌基因、抑癌基因、细胞黏附分子、生长因子、免疫相关基因、细胞骨架和运动相关蛋白、凋亡相关基因和肿瘤相关抗原等.将各组筛选出的基因进行聚类并结合各组临床病理资料统计分析后发现一些表达上具有特征意义的基因.其中ALDOB下调、CDX2和MUC2上调与Hp感染和肠化之间存在关联;Bin-1、hTERT、PTTG和COX2上调,TFF3下调与肠上皮化生和不典型增生具有相关性;Bim-1、PGA5、HAP1、STS和LIPF表达改变与胃癌Borrmann分型、Hp感染阳性率和淋巴结转移数目等存在关联;在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慢性萎缩性胃炎伴非典型性增生和肠型胃癌黏膜共同差异基因中聚类分析并结合临床资料分析发现,ALDOB和TFF3表达下调与肠上皮化生具有负相关性,hTERT、COX-2和hMSH2上调和上皮非典型增生具有正相关. 结论基因表达谱芯片能够快速筛选出肠型胃癌发生癌相关基因,有多种基因共同参与肠型胃癌发生的整个过程.
作者:苏征;张灏;汤华 刊期: 2009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Survivin、P53、Rb蛋白在高发区食管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 用免疫组化法对85例高发区食管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Survivin和P53、Rb基因表达进行检测,分析Survivin、P53、Rb表达与食管癌临床病理的关系. 结果 Survivin与P53蛋白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1).Survivin与患者的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与否有关(P<0.05),Survivin与P53表达显著相关(P<0.05)而与Rb表达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 Survivin蛋白的表达与食管癌的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Survivin与P53蛋白可作为食管癌检测的一个分子生物学指标,Rb可做为食管癌恶性程度以及预后的一个指标.
作者:杨胜利;杨明;杨劼;徐致祥;古卫权;叶国麟;王晋;司建华;陈少湖;谭家驹 刊期: 2009年第15期
目的 通过腹腔输注体外培养的耐受性树突状细胞(tolerogenic dendritic cells,tDCs),在小鼠体内建立tDCs诱导特异性免疫耐受方法.方法 采用雄性Balb/c 小鼠为供体,雌性昆明小鼠为受体.取供体小鼠骨髓细胞,分离单个核细胞.在合GM-CSF、IL-4、VIP、DXM和LPS等因子的RPMI 1640培养基中按不同的组合分为两组进行体外诱导培养:常规DC组(GM-CSF+IL-4)和tDC组(GM-CSF+VIP+DXM).实验分4组:空白对照组(不经任何处理)、骨髓细胞组(输骨髓细胞)、常规DC组(输常规培养DC)和tDC组(输tDC).腹腔输注细胞3 d后移植供体脾片,移植后20d取移植脾片病理组织学检查,移植后1个月流式细胞术检测受体脾单个核细胞CD80、CD86、CD40、CD110和CD4+CD25+的表达.结果 小鼠体内tDCs榆注实验:tDC组的移植脾片大体形态呈灰红色,与移植部位周围组织建立血液供应;病理学观察组织结构完整,未见明显变性坏死,与正常脾组织结构相似.而空白对照组、骨髓细胞组、常规DC组移植脾片大体呈灰白色、浅灰红色和灰褐色,与周围组织未建立血液供应;病理学观察组织结构受破坏,有的呈大片坏死.tDC组小鼠脾单个核细胞CD4+CD25+双表达细胞为(18.15±0.66)%,比正常小鼠的(6.5±0.55)%高近3倍,差异有显著性(P<0.05);CD40、CD110、CD80和CD86的表达比正常小鼠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在移植脾片小鼠模型,经腹腔注射tDCs能诱导受体对移植器官产生特异性免疫耐受.小鼠体内输注tDCs,其脾脏CD4+CD25+Treg细胞增高,CD110、CD40、CD80和CD86表达降低.腹腔注射tDCs安全性较好,并能形成稳定的嵌合,且维持1个月以上.
作者:钟志宏;鄢俊;黄先豹;陈国安;袁利亚;刘振优 刊期: 2009年第15期
目的 研究肺部良恶性病变组织中CD63和黑色素瘤抗原-1(melanoma andgen-1,MAGE-1)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 将112例肺癌和25例肺部良性病变手术切除标本常规制作石蜡包埋切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TM二步法测定CD63和MAGE-1的表达.分析CD63和MAGE-1表达与临床分期、分化程度、有无淋巴结转移间的关系.结果 肺癌组织中CD63表达阳性率明显低于肺良性病变组织(X2=14.84,P<0.005);而MAGE-1在肺癌组织中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肺部良性痛变组织(X2=24.71,P<0.005);中高分化、Ⅰ~Ⅱ期、无淋巴结转移的肺癌组织CD63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低分化和未分化、Ⅲ~Ⅳ期及有淋巴结转移者(P<0.01~0.05),而MAGE-1表达阳性率则相反(P<0.05);肺癌组织中CD63和MAGE-1的表达呈高度负相关(P<0.005).结论 CD63和MAGE-1可能是反映肺癌发生、进展、临床生物学行为及预后的重要标志物.
作者:彭再梅;王惠芳;山长婷 刊期: 2009年第15期
目的 研究糖尿病大鼠心肌连接蛋白(Connexin43)的变化及缬沙坦的治疗作用.方法 使用链脲佐茵素(streptozotocin,STZ)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并给予缬沙坦干预治疗.经右颈总动脉插管采用电生理记录仪及超声心动图检测心功能的变化,应用免疫组化及图像分析技术观察心肌细胞Cx43的改变.结果 糖尿病组大鼠心肌细胞Cx43表达明显减少,以24周组更明显(均P<0.01),12及24周组的大舒张期压力变化速率(-dp/drmax)、大收缩期压力变化速率(+dp/dtmax)均显著下降(P<0.01),左室射血分数(LVEF)亦明显降低(12周P<0.05;24周P<0.01),Cx43与-dp/dtmax(r=0.564、P<0.01)、+dp/dtmax(r=0.426、P<0.05)及LVEF(r=0.414、P<0.05)呈正相关;缬沙坦干预后,Cx43的表达明显升高(P<0.01),干预治疗12周后-dp/dtmax明显上升(P<0.01),干预24周后-dp/dtmax、+dp/dtmax及LVEF均显著上升(P<0.01).结论 糖尿病大鼠心肌Cx43表达明显减少,心功能减低,两者具有明显相关性;缬沙坦提高Cx43的表达,改善心功能.
作者:孙明谨;文重远;黄婷;李凝旭 刊期: 2009年第15期
目的 研究Cyclin A/P21与Cyclin E/P27蛋白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卵巢子宫内膜异住症组织45例(观察组)及正常子宫内膜组织35例(对照组)中Cyclin A/P21与Cyclin E/P27蛋白的表达.结果 Cyclin A及CyclinE在观察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P21及P27蛋白在观察组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异住内膜组织中Cyclin A及Cyclin E高表达,P21及P27蛋白低表达,Cyclin A/P21、Cyclin E/P27两组细胞周期调控因子均呈负相关(rs=-0.409,rs=-0.480,P<0.05).结论 Cyclin A/P21、Cyclin E/P27是两组重要的细胞调节因子,与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
作者:张爱群;孙富国;刘元昀;吴继军;王昭英;裴艳霞 刊期: 2009年第15期
目的 研究大豆异黄酮对代谢综合征(MS)模型大鼠血脂及肝组织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普通饲料组(10只)和高脂高盐高糖饲料组(50只),20用后成功复制MS大鼠模型37只,将37只MS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9只),大豆异黄酮(SI)高、低剂量组(各10只)以及非诺贝特组(8只),灌药4周后,用生化法测血脂,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测定各组大鼠肝脏PPARα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SI高剂量组血清TG、TC以及LDL-C水平明显降低,并且肝脏PPARα mRNA的表达增加,与非诺贝特组相比未见显著差异.结论 大豆异黄酮对MS模型大鼠脂代谢紊乱具有调节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激活PPARα mRNA的表达有关.
作者:刘莉;李鑫;刘丰;邓晓威 刊期: 2009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γ-氨基丁酸对慢性应激抑郁大鼠认知功能的作用及可能杌理.方法 采用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应激建立慢性应激抑郁大鼠模型;模型组、舍曲林组、γ-氨基丁酸(GABA)组及研究组大鼠分别给予腹腔注射生理盐水、舍曲林、GABA或GABA+舍曲林21 d,对照组不予任何刺激和药物;采用敞箱试验和电迷宫试验测定大鼠的行为和记忆能力,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各组大鼠海马CA1和CA3区GABAB受体的含量.结果 用药后研究组和舍曲林纽的水平运动、垂直运动、修饰运动以及电迷宫的正确反应次数、潜伏期时间均明显好于模型组(P<0.01),GABA组除了潜伏期时间较模型组显著缩短(P<0.05)外,其他各项指标均无明显改善.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和GABA组大鼠的海马CA1、CA3区的GABAB免疫阳性细胞数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1);舍曲林组和研究组的GABAB免疫阳性细胞数较模型组显著增多(P<0.01),研究组的增多更显著.结论 GABA能改善抑郁伴发的认知功能,这种效用在使用抗抑郁剂基础上更为明显.
作者:周春英;顾永健 刊期: 2009年第15期
目的 观察生存素(Survivin)反义寡核苷酸(ASODN)抑制Survivin蛋白表达对胶质瘤C6细胞凋亡、增殖的影响.方法 用载有Survivin mRNA特异性ASODN的脂质体转染C6细胞后,用Western blot法检测Survivin蛋白表达情况,MTT实验观察C6细胞生长抑制情况,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凋亡程度.结果 脂质体及Survivin正义寡核苷酸(SODN)对C6细胞生长、Survivin蛋白表达无明显影响(P>0.05),而Survivin ASODN对C6细胞生长及Survivin蛋白表达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1);以脂质体单独转染后,C6细胞凋亡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以SODN转染后则较多细胞发生了凋亡(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5),而Survivin ASODN转染后C6细胞凋亡数显著增多(与其他各组比较,P<0.01).结论 Survivin ASODN能靶向抑制Survivin蛋白的表达,从而解除其对凋亡的抑制作用,诱导胶质瘤细胞凋亡的发生,终抑制胶质瘤细胞的生长.
作者:张迎光;刘秀华;于宏伟;张迎媚 刊期: 2009年第15期
目的 研究血浆Lp(a)浓度与脑卒中发生及其亚型的关系.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以初发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同时以健康自愿者和非脑卒中患者为时照,共收集、组成312对病例与对照研究对.结果 ①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脑血栓组的吸烟者显著高于对照组;3个亚型的脑卒中有高血压病史者均显著高于对照组.②脑血栓形成者的血糖、低密度脂蛋白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但是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却明显低于对照组.③脑卒中的各亚型分组中,脑血栓形成和腔隙性脑梗死者的血浆对数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而脑出血者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④血浆Lp(a)浓度与脑卒中危险的相关分析显示,高水平的血浆Lp(a)浓度可使脑卒中总体的发病风险提高0.53倍;并且使脑血栓形成的发病风险提高0.8倍;与脑出血及腔隙性脑梗死发生无明显相关.结论 ①吸烟对脑卒中,特别是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确有影响.②高水平的血浆Lp(a)浓度可增加脑卒中的发生危险,特别是脑血栓形成.
作者:王雪;强华;王丽娜;马爱群 刊期: 2009年第15期
目的 研究藤黄酸对人恶性黑素瘤A375细胞的促凋亡效应及进一步研究藤黄酸诱导凋亡的机制.方法 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藤黄酸对细胞增殖能力及细胞生长的影响;Hoechst 33342染色以及流式细胞仪(FCM)检测Annexin V/PI双染色后的A375细胞的凋亡;Westem blot方法检测Bcl-2和Bax蛋白表达.结果 细胞给药24、36和48 h后,IC50值分别为(1.57±0.05)、(1.31±0.20)和(1.12±0.19)μg/mL,不同浓度(2.5~7.5)μg/mL藤黄酸处理36 h后,早期凋亡细胞数量以剂量依赖性方式增加27.6%~41.9%,而对照组仅增加3.5%.同时,Bcl-2和Bax蛋白表达分别被下调和上调.结论 藤黄酸能抑制A375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这可能和Bcl-2/Bax的下调有关.
作者:许晓源;吴红波;徐建;周晓鸥;刘业强;李卫东 刊期: 2009年第15期
目的 通过检测P53和MDM2蛋白在肾细胞癌中的袁达,探讨它们与肾癌的发生与临床分期的关系.方法 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14例肾癌中MDM2、P53蛋白的表达,并分组进行统计.结果 MDM2蛋白在肾透明细胞癌中阳性率为54.5%(42/77),与其它亚型表达有显著差异;P53蛋白在肾未化癌、Xp11.2/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的阳性率分别为100.0%(2/2)和70.0%(7/10);P53蛋白的表达率随肾癌TNM分期增高呈上升趋势,在TNM Ⅰ、Ⅱ期与TNM Ⅲ、Ⅳ期组间表达差异有显著性(X2=9.4119,P=0.0022);MDM2与P53共同表达的肾透明细胞癌比例随TNM分级升高而升高,在TNM Ⅰ、Ⅱ期与TNM Ⅲ、Ⅳ期组间表达差异有显著性(X2=6.2938,P=0.0121).结论 MDM2可能参与肾透明细胞癌的发生,P53可能参与Xp11.2/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未分化癌的发生发展.P53阳性可能是肾癌的不利预后指标,MDM2与P53蛋白在肾透明细胞癌中的联合表达提示预后不佳.
作者:邹泓;李锋;庞丽娟;胡文浩;刘春霞;李洪安;蒋金芳;梁伟华;郭长军;王嘉志 刊期: 2009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 Ⅱ,Ang Ⅱ)可能在慢性肾脏纤维化动物模型上皮-间充质细胞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中的表达及可能的作用.方法 大鼠慢性肾纤维化模型用5/6肾切除法制作,假手术组为对照组,模型组随机分为手术组和培跺普利治疗组.治疗5周后,用Masson三色染色半定量法检测胶原在3组肾脏的沉积;Western-blotting法检测E钙黏蛋白(E-cadherin)在3组肾组织中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Ang Ⅱ与E-cadherin mRNA在肾组织的表达.结果 与时照组比,手术组的胶原含量和Ang Ⅱ mRNA明显增加(P<0.01):而E-cadherin与E-cadherin mRNA在手术组的含量明显降低(P<0.01).培跺普利能减少胶原的沉积和AngⅡmRNA的表达(P<0.01),显著增加E-cadherin与E-cadhefin mRNA的表达.E-cadherin的表达与AngⅡ负相关(r=-0.64,P<0-01).结论 AngⅡ可能通过降低E-cadherin的表达参与EMT,导致肾脏纤维化;培跺普利可通过减少AngⅡ和增加E-cadherin的表达来减轻肾脏纤维化.
作者:许辉;刘抗寒;陶立坚 刊期: 2009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肺叶袖状切除治疗中心型肺癌的手术适应证、外科技术以及术后结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998年2月至2007年11月,行肺叶袖状切除术治疗39例中心型肺癌的临床资料.行左上叶袖状切除20例,左下叶袖状切除2例,右上叶袖状切除15例,右中下叶袖状切除2例.肿瘤累及肺动脉干13例患者中,9例切除长度不等的肺动脉干,4例行肺动脉干侧壁切除.结果 全组患者无住院死亡.术后并发支气管胸膜瘘1例,发生肺不张2例,肺不张1例合并有脓胸.随访1年生存率为87.1%.TNM分期:Ⅰb期12例(T2N0M0),Ⅱb期14例(T2N1M0,T3N0M0),Ⅲa期12例(T2N2M0),Ⅳ期1例(T2N1M1). 结论肺叶袖状切除、肺动脉成形术治疗中心型肺癌可以根治性切除病肺组织,又能大限度地保存健康肺组织,而且术后并发症少、疗效确切,可作为治疗中心型肺癌的常规术式之一.
作者:张晓明;殷桂林;朱水波;胡建才;王荣平;谭焱;董永强 刊期: 2009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妊娠胰腺炎有效的治疗手段.方法 分析对照1995~2005年15例和2005~2008年收治的5例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治疗转归.结果 该院1995~2005年15例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死亡5例(33.3%),痊愈8例(53.3%),终止治疗2例(13.4%);2005~2008年收治的5例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死亡0例,痊愈5例(100%).主要治疗手段变化为:以保守治疗为主;新型广谱的抗生素和胰酶抑制剂的使用;肠内营养;更优化的营养液;血液净化的普遍开展.结论 遵循保守综合个体化治疗原则,掌握正确的手术时机和方法有助于降低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孕妇及胎儿的死亡率.
作者:邓淼;陈登庭 刊期: 2009年第15期
器官移植技术理性的异化境遇呼唤伦理的介入,这种行为并不是充满敌意的监视,而是一种善意的规劝.器官移植技术理性的终极目的 是伦理学意义上的人,道德价值为它提供秩序而成为伦理介入的逻辑起点.超越批判传统,以现实反思代替盲目指责,以建构姿态代替对峙锋芒,对器官移植技术理性的伦理介入来说甚为重要.
作者:黄志平;唐媛 刊期: 2009年第15期
无功能性胰岛细胞瘤(nonfunctioning islet cell tumors of pancreas,NIT)发病缓慢、病程较长、无特异性临床表现,故不易早期诊断;常出现无痛性或痛性渐大的腹部肿块,活动度小而触痛不明显.近年来诊断为NIT的病例有所增加,可能与影像学、放射免疫技术(RIA)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IHCS)的广泛用于于临床有关.超声引导下组织学活检在NIT术前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在临床上与胰腺癌比较有相时较好的预后,故早期确诊,手术彻底切除,患者可获得较长生存期,临床医生要重视对NIT的诊断.
作者:张继军;鲍民生 刊期: 2009年第15期
目的 报告小孩精索鞘膜积液可能合并同侧腹股沟斜疝,这是一个新的发现.方法 通过90例小孩精索鞘膜积液翻转术后向上探查至外环口,发现8例合并同侧腹股沟斜疝,又行疝囊高位结扎术.结果 8例术后恢复好,无复发,疗效满意.结论 行小孩精索鞘膜积液翻转术时常规向上仔细探查至外环口,可以防止在精索鞘膜翻转术时漏诊同侧的斜疝,关键是术者心里要有这一意识,不要只满足于鞘膜翻转术的成功,避免术后再次手术.
作者:杨新贤;段小初;张芬芝;曾铭 刊期: 2009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