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热带医学杂志

热带医学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广东省寄生虫学会 中华预防医学会
  • 国际刊号:1672-3619
  • 国内刊号:44-1503/R
  • 影响因子:0.64
  • 创刊:2001
  • 周期:月刊
  • 发行:广东
  • 语言:中文
  • 邮发:
  • 全年订价:22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 Caj-cd规范获奖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热带医学杂志   2009年6期文献
  • 白三烯C4在哮喘发病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白三烯C4在哮喘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ELISA法,分别测定56例支气管哮喘发作期.60例缓解期以及60例正常对照组血清中LTC4水平.结果 哮喘发作组和哮喘缓解组LTCA(14.63±2.85)ng/mL和(13.92±2.46)ng/mL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2.42±0.36)ng/mL.而哮喘患者急性发作组和缓解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LTC4是哮喘发生发展的重要炎性因子.

    作者:刘玉春;徐继庆;董惠翔;张波;林士军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双水平正压通气对慢阻肺患者行椎管内麻醉及手术时呼吸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双水平正压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在椎管内麻醉及手术中呼吸支持的效果.方法 选择23例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拟行下腹部或下肢手术的患者,腰-硬联合麻醉后行双水平正压(BiPAP)通气,BiPAP呼吸机采用S/T模式,设定呼吸频率为15次/min,吸气相压力(IPAP)为10~16cmH1O,呼气相压力(EPAP)为4 cmH1O.吸入氧浓度为50%.监测无创血压、呼吸、心电图、脉搏氧饱和度、麻醉前、BiPAP通气后1 h及脱机30 min后的动脉血气值.结果 患者BiPAP通气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1)显著降低,从(62.6±13.1)mmHg降至(51.0±8.7)mmHg(P<0.01);动脉血氧分压(PaO1)显著增高,从(54.3±12.2)mmHg升至(71.4±14.5)mmHg(P<0.01);动脉血pH显著增高,从(7.31±0.09)升至(7.39±0.07),(P<0.01);脱离BiPAP通气30 min后动脉血气比麻醉前基础水平略有改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水平正压通气可明显改善COPD患者在低平面阻滞麻醉及手术期呼吸功能.

    作者:张秀燕;黄焕娟;詹鸿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脐尿管癌的CT影像学分析

    目的 探讨脐尿管癌的CT表现特点及鉴别诊断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9例脐尿管癌及4例其他脐尿管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和CT表现.结果 9例脐尿管癌患者的病变部位均在腹中线Retzius间隙脐尿管走行区,其中6例位于脐尿管膀胱交界区的膀胱顶壁或前壁,3例位于脐尿管上端.9例脐尿管癌中6例呈囊实性,3例为实性,4例可见病灶中心或周边斑点状钙化.增强扫描后均有不同程度强化.随诊复查腹膜转移者1例,肝转移者1例.结论 脐尿管癌的CT表现具有特征性,CT扫描能提供较为准确的定位和定性,同时也是脐尿管癌术前明确诊断和鉴别诊断的重要措施之一.

    作者:王毅明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老年人戊肝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 探讨老年人戊型病毒性肝炎(戊肝)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老年人戊肝60例及非老年人戊肝64例作对照分析,比较两组之间的临床特点.结果 老年戊肝患者组急性黄疸型比率和重型肝炎发病率,重叠感染率,合并基础疾病率,病死率,病程,胆红素水平,并发症(感染,腹水及感性脑病)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非老年组;而ALT,胆固醇,白蛋白及凝血酶原活动度要低于非老年组.两组在性别及临床表现上无明显差异.结论 老年人戊肝不少见,病程长,病情重,预后不佳.

    作者:李德昌;彭琳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非糖刺激试验评价胰岛β细胞功能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精氨酸刺激试验(AST)和胰高血糖素刺激试验(GST)在糖尿病病人的年龄、病程和体重指数(BMI)等不同的情况下评价胰岛β细胞功能的价值,以指导临床合理评价胰岛β细胞功能.方法 60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分成A、B两组及不同亚组,采用自身对照及交叉试验方法,分别测定血糖、精氨酸(Arg)刺激后3 min、胰高血糖素(Glg)刺激后6 min的C肽释放水平并作比较.结果 A、B两组注射Arg、Glg后血压、血糖均无明显升高(P>0.05).各组比较精氨酸刺激后3 min C肽与胰高血糖素刺激后6 min C肽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存在正相关(P均<0.05).结论 AST、GST相对于口服糖耐量试验对DM患者是有利的;胰岛β细胞对Arg和Glg这两种非葡萄糖刺激物的反应程度相似,而且两试验结果的相关性良好,对临床合理选用评价胰岛β细胞功能的方法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黄莉文;冯烈;刘华龙;张云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保留肾单位手术(NSS)治疗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RAML)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对56例采用NSS治疗的RAML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其中肿瘤剜除术35例,肾部分切除21例,4例患者术前行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结果 术中切除肿瘤平均直径(5.6±2.7)cm,术中平均失血量(140±75)ml,术后无大出血、尿瘘.51例患者获得随访,平均随访36月(6~120月),术后肾功能相对稳定,未见肿瘤复发.结论 保留肾单位手术是治疗RAML的较好方法,有效地控制出血和保护肾脏功能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余新立;廖勇彬;庞健;陈立新;黄晓生;吴荣海;程洲平;黄黎明;林绮平;孙明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三峡大坝建成前影响长寿区疟疾流行的相关因素分析与监测结果

    目的 为了掌握疟疾疫情和按蚊密度动态以及影响疟疾流行的相关因素,为今后库区疟疾防治提供基础数据和依据.方法 收集、整理三峡库区与疟疾流行的相关资料、建国后疟疾流行概况、媒介种群及分布等资料.1999年建立三峡库区疟疾监测点.监测疟疾疫情和按蚊种群、密度变化动态.结果 收集、整理了三峡库区的基线资料.三峡库区历史上曾有间日疟和恶性疟流行,20世纪60年代后无恶性疟发生,建国初期疟疾大流行,70年末控制流行.传疟媒介主要为中华按蚊.监测结果显示,疟疾疫情稳定,年发病控制在1/万以下;发热病人血检和儿童IFAT检测结果均为阴性;传疟媒介5~10月叮人率在1~9.6只/人·夜之间,牛房密度在6~360只/人工小时之间.结论 目前,疟疾年发病率控制在1/万以下,但是,传染源存在,媒介广泛分布,水库建成蓄水后,流速减缓、水面增宽、消落带积水均为按蚊孳生提供了有利条件,开展监测是必要的.

    作者:王奎;勾能;雷群建;周万江;蒋和宏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巫溪县燃煤型氟中毒防治现状

    目的 了解巫溪县燃煤型氟中毒病情和防治措施落实进度及发展趋势,为制定防治燃煤型氟中毒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运用Dean's法检查该县所有病区村8~12岁儿童氟斑牙(GB16396-1996)和检查16岁以上成人氟骨症(WS192-1999),计算氟斑牙检出率和成人氟骨症检出率.调查2005-2008年中央转移支付地方公共卫生地氟病防治项目改炉改灶现状,计算炉灶改造率、改炉改灶合格率、改炉改灶正确使用率.2005-2008年在改炉改灶前后分别检测儿童尿氟,计算几何均数.结果 儿童氟斑牙检出率为46.21%,成人氟骨症检出率为0,炉灶改造率为59.52%,合格率为97.16%,正确使用率为97.76%,尿氟几何均数改炉改灶前后均呈下降趋势.结论 巫溪县燃煤型氟中毒病区呈轻微流行,2005-2008年结合中央转移支付地方公共卫生地氟病防治项目进行了大规模的改炉改灶工作,要达到国家75%的目标还需改炉改灶3600余户.

    作者:何伟;廖映旭;晏维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揭阳市2004-2008年乙型肝炎流行特征

    目的 了解揭阳市乙型肝炎(简称乙肝)的发病情况,为制订有效的防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导出数据库,用SPSS13.0的χ2检验进行数据处理,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揭阳市2004-2008年乙肝疫情和流行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揭阳市2004-2008年共报告乙肝病例3680例,年均发病率为12.54/10万,发病无明显季节性,病例主要集中于20~59岁的青壮年,占总报告数的76.74%,男性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χ2=657.92,P=0.0047),各县区发病率无明显差别(χ2=0.86845,P=0.9290),职业以农民、家务及待业为主,两者占总数的56.79%.结论 揭阳市乙肝发病率低于全省的平均水平,但近年有上升趋势,应继续采取以免疫接种提高易感人群免疫力为主的综合防制措施,在做好儿童常规乙肝疫苗接种的同时,提高其他易感人群的乙肝疫苗接种率.

    作者:林伟波;李惠莲;邱志远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奉节县2004-2008年居民户碘盐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全面、准确地掌握奉节县居民食用合格碘盐的情况,确保碘缺乏病防治措施的有效实施,为持续消除碘缺乏病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照<重庆市碘盐监测方案>规定的抽样方法及盐碘测定方法对居民户食用盐进行监测.结果 2004-2008年监测居民户家庭食用盐每年360份,共1800份,碘含量均数为30.75 mg/kg.变异系数为21.06,年份间碘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3.755,P<0.05),呈明显线性下降趋势(R=0.12,P<0.05);碘盐覆盖率为99.39%,碘盐合格率为94.69%,合格碘盐食用率为94.11%,非碘盐率为0.61%,年份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奉节县实现基本消除碘缺乏病阶段目标后,居民合格碘盐食用率保持在90%以上,成果巩固.各级政府应持续重视.完善监督监测机制,确保碘盐质量,以实现消除碘缺乏病的目标.

    作者:雷兵;刘学刚;廖和平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广州市超市自制食品卫生状况调查与分析

    目的 了解目前广州市不同规模超市自制食品的卫生状况.方法 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大型超市18间、中型超市4间、小型超市14间作为调查对象.采用现场监督检查、询问和填写调查表的方法进行调查.结果 对不同规模超市生熟交叉污染、预进间的设置、空气消毒设备和空调设置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大型、中型超市成品区域的设施方面都比小型超市成品区域设施规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市中自制食品存在安全隐患,尤以小型超市为甚.结论 应重点加强对小型超市自制食品卫生状况的监管.

    作者:黄亮宇;许晓晖;许斌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2008年中山市游泳池水质卫生监测

    目的 了解中山市游泳池水质的卫生状况,严防感染性疾病的暴发.方法 2008年对管辖范围的住宅小区内泳池、学校等公共场所泳池、宾馆/度假村泳池进行细菌总数、大肠菌群、pH值、浑浊度、尿素、游离余氯六个项目检测.结果 中山市游泳池水质检测总合格率为65.14%,其中浑浊度合格率高(99.51%),尿素合格率低(82.42%),各项目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2.52,P<0.05).住宅小区内泳池、学校等公共场所泳池、宾馆/度假村泳池水合格率依次为63.67%、65.41%、70.09%,不同类型游泳池之间没有统计学意义(χ2=3.25,P>0.05).结论 2008年中山市游泳池水质检测合格率偏低,应加强游泳场所的监测监督管理,提高卫生质量,避免疾病的感染或流行.

    作者:袁展红;马秀英;余昆英;刘绮明;丁丽燕;欧阳珮珮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2008年揭阳市艾滋病筛查实验室质量评价

    目的 通过室间质量考评,规范揭阳市艾滋病检测筛查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确保检测质量.方法 分析2008年揭阳市医疗卫生机构的13个艾滋病检测筛查实验室的质量考评情况.结果 考评综合成绩,13个艾滋病检测筛查实验室全部合格,取得良好以上成绩的实验室占69.23%.医疗、妇幼机构考评成绩较差,主要问题在于弱阳性样品的检测出现错检、漏检情况.总体分析,本次考评出现问题的主要环节是室内质控、定量仪器的校准及检定、生物安全防护.结论 全市艾滋病检测筛查实验室总体上检测质量较好,基本符合艾滋病筛查实验室的要求,弱阳性样品检测能力、质量控制和生物安全是薄弱环节.

    作者:洪艳苹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结核、血吸虫抗体快速联检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目的 创建一种新的结核、血吸虫抗体快速联合检测方法,并评价其在疾病预防中的潜在应用价值.方法 以血吸虫虫卵可溶性抗原(SEA)和结核分枝杆菌脂阿拉伯甘露糖(LAM)作为检测用抗原,分别点样在硝酸纤维素膜上,以胶体金-蛋白A结合物为检测标记物,采用自行设计的垂直流检测装置为抗原抗体反应体系,建立结核抗体、血吸虫抗体快速联合检测的金标免疫渗滤法(TB/Sj-DIGFA);用TS/Sj-DIGFA检测肺结核病人、血吸虫病人、健康人及流动人口血清样本,以敏感性、特异性等指标考核其诊断价值及应用价值.结果 TB/Sj-DIGFA检测36份肺结核病人血清和40份血吸虫病人血清的敏感性分别为94.4%(34/36)和100%(40/40);检测50人份健康人血清,对结核病和血吸虫病的特异性分别为80.0%(40/50)和100%(50/50).应用新创建的TB/Sj-DIGFA方法调查3120流动人口,查出结核抗体阳性675份,阳性率为21.6%(675/3120),血吸虫抗体阳性38人份,阳性率为1.22%(38/3120).结论 TB/Sj-DIGFA检测结核和血吸虫抗体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该方法一次操作可同时完成结核和血吸虫2项特异性抗体测定,检测效率高,可节省大量人力和物力.

    作者:顾炜峰;王有芳;王越;罗学辉;汤益;干小仙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2123例男性泌尿生殖道标本的病原学分析

    目的 了解男性泌尿生殖道感染的病原学分布,为男性泌尿生殖道感染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对2123例男性泌尿生殖道标本的微生物学检验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123例男性泌尿生殖道标本中共检出病原菌1082株,检出率为50.96%,其中解脲支原体检出率高,为24.30%;所有送检标本中,尿道拭子标本的病原菌检出率高,为60.09%,混合感染率为12.74%;精液标本中无乳链球菌检出率明显高于前列腺液(P<0.05).结论 解脲支原体是男性泌尿生殖道感染的主要病原菌;男性泌尿道标本的病原学检查以尿道拭子为宜;男性不孕是否与无乳链球菌的感染有关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汤学夫;张水兰;何琴;蔡毅华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深圳市龙岗区患者痰培养细菌菌谱和耐药性研究

    目的 研究深圳市龙岗区患者痰培养细菌菌谱和耐药性,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对来自深圳市龙岗区4间医院2007年1月至2008年6月患者合格痰标本中培养的细菌药敏试验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27株细菌中,革兰阴性杆菌595株,占81.8%,以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为主;革兰阳性球菌132株,占18.2%.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而且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株数超过金黄色葡萄球菌.药敏结果提示革兰阴性杆菌及革兰阳性球菌对相当多数的抗生素耐药率较高.结论 深圳市龙岗区患者痰培养细菌耐药情况较严重,条件致病菌菌株数比例较高.应加强药物尤其是抗菌药物的使用管理,规范应用抗生素.

    作者:岑慧;杨兵;张旭;聂郁林;郭文哲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用重组SAG1抗原检测弓形虫抗体

    目的 探讨重组SAG1抗原对弓形虫IgG和IgM抗体的检测效果.方法 用rSAG1作抗原建立免疫印迹方法(rSAG1-WB),与玻片虫体过氧化物酶免疫染色试验(TSHE)平行检测不同来源血清.结果 15例病原学检查阳性小鼠血清和5例免疫兔血清的IsG抗体均为阳性,30例正常小鼠血清和10例正常兔血清均未出现阳性反应.rSAG1-WB检测可疑弓形虫病患者血清阳性率为60.3%(38/63),献血员血清阳性率为6%(3/50),与TSHE检测结果(65.1%和4%)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1例IgM强阳性血清和13例IgM弱阳性血清在Western-blot检测中分别出现相应的强阳性与弱阳性反应,50例献血员血清均未出现IgM阳性反应,结果与TSHE一致.结论 rSAG1-WB检测弓形虫IgG和IgM抗体均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与TSHE的符合率高.

    作者:邹梦晨;言慧;吴煙;陈晓光;李华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焦炉工人苯并[a]芘暴露与外周血淋巴细胞DNA损伤的关系

    目的 探讨焦炉逸散物(coke oven emissions,COE)中苯并[a]芘对焦炉作业工人外周血淋巴细胞DNA损伤关系,寻找职业性肺癌的早期筛检指标.方法 分别选取炼焦和非炼焦工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收集个人职业暴露、年龄、性别、吸烟等信息,同时采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评价外周血淋巴细胞DNA的损伤程度.结果 焦炉作业工人的DNA断裂程度随生产环境的不同而不同,其炉顶、炉侧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专业工龄10~年的工人DNA损伤程度远高于专业工龄0~年及5~年者(P<0.01).结论 单细胞凝胶电泳法能够快速、敏感地检测炼焦工人淋巴细胞的DNA损伤,提示该方法对检测环境致癌物和致突变物可能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李鹏宾;许启荣;林锡谦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PDGF、FN诱导FHL1细胞增殖的P13K信号转导通路研究

    目的 探讨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和纤维连接蛋白(FN)诱导人胚胎肺成纤维细胞(HFL1)增殖的磷酸酰基醇-3-激酶(P13K)信号转导通路.方法 采用不同浓度的PDGF和FN分别刺激HFL1并观察P13K抑制剂wortmannin(WMN)对PDGF、FN诱导HFL1增殖作用的影响.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情况.结果 PDGF和FN对HFL1的诱导增殖作用明显,并呈剂量依赖性升高趋势,二者均在50 ng/mL时作用显著;P13K抑制剂wortmannin可抑制PDGF和FN诱导的HFL1细胞增殖.结论 PDGF和FN诱导HFL1的细胞增殖可以通过P13K信号转导途径实现.

    作者:马跃文;柏广涛;张美侠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日本血吸虫紫外线致弱尾蚴免疫小鼠攻击感染后的组织细胞反应

    目的 观察日本血吸虫紫外线致弱尾蚴疫苗(UVC)免疫动物攻击感染后的局部组织免疫病理变化.方法 将70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疫苗免疫组和感染对照组.疫苗组小鼠接种紫外线致弱日本血吸虫尾蚴后5周,再经腹部皮肤攻击感染正常日本血吸虫尾蚴(800±50)条;感染对照组经皮肤感染同量尾蚴.于攻击感染后6~120 h的不同时间点各剖杀小鼠5只,取攻击部位皮肤及/或肺组织,进行病理学观察.结果 UVC疫苗免疫小鼠攻击感染日本血吸虫尾蚴后,皮肤炎症反应较感染对照出现早、反应强烈、持续时间长,EOS百分比高,但肺部出血斑点出现时间(72 h)迟于感染对照组(48 h).72~120 h,疫苗组小鼠肺部局灶性炎症明显,肉芽肿样结节形成,肺泡壁多正常.而感染对照组小鼠肺组织炎症轻,但肺泡壁水肿明显,且有较多红细胞渗出.结论 紫外线致弱尾蚴疫苗免疫增强了小鼠皮肤及肺组织的细胞反应及其杀虫作用.

    作者:陈家旭;刘述先;曹建平;徐裕信;宋光承;郭俭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广州地区ALT不合格献血者再次献血血液筛查结果分析

    目的 探讨ALT筛查在无偿献血血液安全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追踪广州地区2007-2008年ALT单项检测首次不合格的献血者再次献血时的血液筛查结果,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2007-2008年广州地区9122位ALT单项检测首次不合格的献血者中,1005人(11%)再次来献血,其中,五项传染病指标全部标合格者747人(74.3%),258人(25.7%)不合格,其中ALT单项仍为阳性者240人,为不合格总人数的93%,有18人(7%)献血者传染病指标转为不合格,其中ALT阴性而其他四项指标不合格者15人,ALT合并其他传染病指标不合格者3人.结论 ALT筛杳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少肝炎病毒窗口期或隐匿性感染的漏检,在其他更敏感和特异的检测方法引入我国血液筛查之前,ALT筛查对降低输血传染病残留风险仍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作者:戎霞;付涌水;汪传喜;郑优荣;唐钱;滕青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C反应蛋白与酶修饰低密度脂蛋白对树突状细胞成熟的影响

    目的 探讨在动脉粥样斑块硬化进程中C反应蛋白(CRP)和酶修饰低密度脂蛋白(E-LDL)对外周血中树突状细胞(DC)分化成熟的影响.方法 梯度离心法分离人外周血单核细胞,用含rhGM-CSF和rhIL-4的Cellgro培养液培养5 d,使其分化为DC.分别用CRP、E-LDL及CRP加E-LDL刺激DC 48 h后,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DC表型(CD1a、CD80、CD86、HLA-DR)的表达,ELISA法检测DC上清液中IL-12、TNFα、IL-2和IL-10的含量,并进行比较.结果 CRP抑制DC的CD1a、CD80表达及IL-12、TNFα分泌,E-LDL促进DC的CD1a、CD80、CD86和HLA-DR表达及IL-12、TNFα分泌,CPR加E-LDL结果与E-LDL类似.结论 CRP抑制DC的活化,E-LDL可促进DC的分化成熟,E-LDL激活DC的作用强于CRP的抑制作用.

    作者:何威;陈爱华;宋旭东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景洪市肺吸虫病流行区20年后的变化

    目的 了解景洪市肺吸虫病流行区20年后疫区疫情变化和溪蟹的自然感染情况.方法 从原流行区采集溪蟹,鉴定种类,用研磨水洗沉淀法、生物体视显微镜检查囊蚴或脱囊蚴并计数.将本次检查结果与周本江等1989年报告的结果进行比较,获得该流行区的纵向变化结果,分析引起变化的主要原因.结果 从原流行区共采集溪蟹474只,经鉴定全为景洪溪蟹:从溪蟹体内共检获95个囊蚴.经分类鉴定全部为小睾并殖吸虫囊蚴,并通过感染实验动物家猫获得成虫加以证实.溪蟹的自然感染率为10.8%,感染度平均为1.86.结论 景洪市同一流行区20年后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无论是溪蟹的种类、肺吸虫的虫种、溪蟹的自然感染率、感染度均出现了明显的下降.引起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居民的健康意识增强和环境因素的改变所致.

    作者:高忠萱;郑汝成;李林峰;周本江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HE4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对卵巢癌细胞HO8910生长侵袭的影响

    目的 探讨卵巢癌基因HE4对卵巢癌细胞增殖及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 构建针对HE4基因的PcDNA3.1/HFA载体,脂质体法介导PcDNA3.1/HE4载体转染人浆液性卵巢癌细胞系HO8910,WESTERN-BLOT检测转染前后细胞内HE4蛋白的表达效果.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平板克隆形成实验观察HE4基因对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经细胞粘附实验、体外侵袭力实验比较转染前后细胞侵袭能力的变化.结果 Western-blot结果显示PcDNA3.1/HFA载体成功转染HO8910细胞并显著提高该细胞HE4基因的表达,细胞增殖能力较前无明显变化,侵袭能力明显下降.结论 通过增强HEA基因表达,可降低其侵袭能力,有望成为卵巢癌基因治疗的新的候选基因.

    作者:陈瑶;牟霞;王穗海;杜红延;吴英松;李明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血浆对臭氧在水介质中杀菌效果影响的研究

    目的 探索血浆对臭氧在水介质中杀菌作用的干扰效应,为医用臭氧对腹水等体液中细菌杀灭作用研究摸索臭氧作用的浓度及时间参数.方法 在含不同浓度血浆的生理盐水中加人大肠埃希菌(ATCC25922)和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悬液定量法计算高浓度臭氧(90 μg/mL)对其杀菌率;臭氧作用于含10.0%血浆的生理盐水,摸索臭氧有效杀菌的浓度和作用时间参数.结果 臭氧杀菌效果随生理盐水中血浆浓度的提高而降低,血浆含量大于10.0%后杀菌效果显著降低(P<0.05),90μg/mL臭氧作用20 min(流速12 ml/min)对含10.0%血浆的生理盐水中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杀菌率可分别达到100%、99.05%.不同浓度组(40 μg/mL、60 μg/mL、90μg/mL)的臭氧杀菌效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臭氧作用不同时间(5 min、10min、20 min)杀菌效果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以浓度为90 μg/mL臭氧作用20 min杀菌效果好.结论 血浆可干扰臭氧在生理盐水中的杀菌作用,血浆含量在10.0%以下时影响作用较小,提高臭氧浓度、延长作用时间可提高杀菌率.

    作者:孙婧;骆训武;张亚莉;万铁林;张明霞;郭亚兵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围产期急症子宫切除术治疗产后出血30例病例分析

    目的 探讨产后出血急症子宫切除术治疗的时机、指征及高危因素,以期降低产后出血急症子宫切除的发生率及患者死亡率.方法 对本院2000年6月至2008年6月因产后出血行急症子宫切除术的30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围产期急症子宫切除率为0.18%(30/16546),其中剖宫产组急症子宫切除率为0.24%(24/9900),阴道分娩组急症子宫切除率为0.09%(6/6616),两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0例中有2例死亡(其中1例为羊水栓塞,另1例为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急症子宫切除术治疗后抢救成功率为93.33%.30例产后出血行急症子宫切除术患者原发病因:胎盘因素16例.软产道裂伤4例,宫缩乏力4例,羊水栓塞3例,子宫破裂2例,凝血功能障碍伴多脏器功能受损1例.结论 本文胎盘因素是产后出血围产期急症子宫切除术主要的手术指征.加强前置胎盘、胎盘植入的产前诊断,重视孕产妇管理有望降低围产期急症子宫切除率及孕产妇死亡率.

    作者:刘付春;陈敦金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安神方对失眠大鼠中枢氨基酸类神经递质的影响

    目的 研究安神方颗粒对失眠造模大鼠中枢神经递质的影响.方法 60只Wistar大鼠随机方法分为中药高、中、低剂量组和生理盐水组4组;采用限制运动方法制备大鼠焦虑抑郁失眠模型,同时给予药物干预.15 d后,处死并冰台上分离大鼠海马及下丘脑,冷冻离心后分离上清液,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谷氨酸(GLU),γ-氨基丁酸(GABA)含量.结果 海马及下丘脑GLU含量下降(P<0.05,P<0.01),GABA含量升高(P<0.05,P<0.01);且海马部神经递质含量变化与药物浓度成正相关性.结论 中药安神方颗粒可以通过调节中枢神经递质,如谷氨酸(GLU)和γ-氨基丁酸(GABA),从而达到治疗失眠症目的 .

    作者:吴海波;熊嘉玮;陈宝田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酵母来源的CO2在不同环境下的诱蚊效果

    目的 研究酵母来源的CO1在不同的环境下对蚊虫的引诱效果.方法 采用现场试验的方法,实验组为酵母粉与蔗糖溶液组成的混合溶液添加于诱蚊诱卵器中.对照组为去氯自来水添加于诱蚊诱卵器中,分别布放于地下车库、办公室内与绿化地带.布放后每隔24 h观察记录一次诱蚊数目及品种.结果 在地下车库实验组总诱捕622只蚊虫,其中白纹伊蚊228只,致倦库蚊394只,无蚊卵,诱蚊诱卵指数为100;对照组共诱捕81只蚊虫,其中白纹伊蚊53只,致倦库蚊28只,蚊卵268个,诱蚊诱卵指数为73.3.在办公室内实验组共诱蚊23只,均为致倦库蚊;对照组共诱蚊6只,其中白纹伊蚊1只,余为致倦库蚊,蚊卵30个,诱蚊诱卵指数为3.3.在绿化地带实验组仅引诱一只致倦库蚊,对照组共诱蚊32只.1只致倦库蚊,余均为白纹伊蚊,诱卵1322个,诱蚊诱卵指数为60.3种环境下的CO1组诱蚊总数量比较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7.676,P=0.000).结论 酵母来源的CO1在3种不同环境下的诱蚊诱卵效果有显著差别,在地下车库等较封闭的空间具有较好的诱蚊效果,诱蚊数量显著高于去氯水组:但在空气流通良好的绿化地带却呈现与地下车库相反的结果.诱蚊效果显著低于去氯水组;办公室内两组诱蚊效果无差别.

    作者:任旭琦;刘彬;向文龙;陈志勇;宋灿磊;俞守义;陈清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建立快速检测淋巴细胞内磷酸化信号传导及转录激活子的方法

    目的 建立淋巴细胞内磷酸化信号传导及转录激活子(STAT)的快速检测方法.方法 人单个核细胞或外周静脉血淋巴细胞用IL-6、IL-4和IFN-α1体外刺激15 min,运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胞内STAT3(pY705)、STAT6(pY641)和STAT1(pY701)磷酸化水平,并比较不同破膜剂对它的影响.结果 与0.2%皂素、90%甲醇比较,Purm buffer Ⅲ破膜剂破膜后,能够显著地提高淋巴细胞内STAT3的磷酸化水平(P<0.01).结论 经Perm buffer Ⅲ破膜后,运用流式细胞术可快速检测磷酸化STAT3、STAT6和STAT1.

    作者:莫建福;罗宇维;孙尔维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创伤弧菌对3种消毒剂抗性的观察

    目的 观察创伤弧菌ATCC27562对常用消毒剂的抵抗力,为创伤弧菌消毒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采用DGHM试验测定戊二醛、过氧乙酸及乙醇对创伤弧菌的小抑菌浓度(MIC)及小杀菌浓度(MBC),定性悬浮试验检测其对创伤弧菌的快有效杀菌时间.结果 戊二醛的MIC为0.31 g/L、MBC为10.00 g/L,过氧乙酸的MIC为0.04 g/L、MBC为0.31 g/L,乙醇的MIC为4.69%、MBC为37.50%;20 g/L戊二醛作用10 S杀灭创伤弧菌,5 g/L过氧乙酸作用10 s创伤弧菌被杀灭,75%(V/V)乙醇作用于创伤弧菌60 S将其有效杀灭.结论 创伤弧菌ATCC27562对常用消毒剂抗性较弱,常用浓度能将其迅速有效杀灭.

    作者:王贵明;陈清;申洪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德国小蠊细胞色素P450 CYP4G19基因的原核表达及多克隆抗体制备

    目的 构建细胞色素P450 CYP4G19基因部分片段的原核表达载体并诱导其表达,纯化表达的融合蛋白并制备CYP4G19多克隆抗体.方法 应用RT-PCR扩增CYP4G19基因部分片段,产物经T-A克隆、测序鉴定,亚克隆入原核表达载体pET-28a,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诱导表达,镍离子亲和层析法纯化重组蛋白后,免疫小鼠,获得多克隆抗体,ELISA及Western.blot检测多抗的效价及特异性.结果 从德国小蠊cDNA中克隆出一段771bp的亲水性基因片段,在大肠杆菌中诱导表达出约32000 Mr、以包涵体形式存在的P450重组蛋白.将纯化、复性的重组蛋白免疫 9,得到了滴度高于1:10<'6>的高效价多克隆抗体.Western-blot显示此多抗能与32000 Mr的重组蛋白特异结合.并能识别天然的德国小蠊微粒体P450蛋白.结论 利用原核表达的CYP4G19融合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制备出效价高、特异性强的抗德国小蠊CYP4G19多克隆抗体,为下一步关于德国小蠊CYP4G19蛋白表达特性及其抗药性功能的深入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验工具.

    作者:赵霞;张仁利;耿艺介;黄达娜;高世同;李晓恒;胡章立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重组登革病毒2型NS1蛋白的分泌表达及其抗体制备

    目的 分泌表达重组登革病毒2型NS1蛋白,并制备兔抗NS1多克隆抗体.方法 应用毕赤酵母表达系统表达全长登革病毒2型NS1蛋白,制备抗原,免疫家兔;采集免疫血清,制备兔抗NS1蛋白多克隆抗体;应用Western-blot、ELISA法鉴定和检测抗体效价;经辛酸-硫酸铵法、亲和层析法纯化抗体,SDS-PAGE电泳检测抗体的纯度;用Western-blot、ELISA法检测纯化后IsG性质及效价.结果 重组NS1蛋白获得分泌表达,其免疫血清经Western-blot、ELISA法证实获得特异性兔抗NS1多克隆抗体,抗体效价为1:6000.结论 重组登革病毒2型NS1蛋白在毕赤酵母真核表达系统中高效表达,纯化产物有较强的免疫原性,成功获得特异性兔抗NS1多克隆抗体,为进一步研究登革病毒NS1蛋白及其抗体在登革病毒致病与免疫机制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作者:江澜;汤云霞;尹悦;方丹云;周俊梅;江丽芳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瑞舒伐他汀对大鼠颈动脉球囊损伤后细胞凋亡的影响

    目的 观察瑞舒伐他汀对大鼠颈动脉球囊损伤后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3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损伤组和治疗组,每组12只.损伤组和治疗组分别建立大鼠左侧颈动脉球囊损伤模型,右侧颈动脉未予球囊损伤.治疗组于损伤前3 d始连续每天给予瑞舒伐他汀5 mg/(kg·d)灌胃,对照组和损伤组予9g/L氯化钠溶液灌胃.术后14 d取左侧颈总动脉.进行HE染色和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生物素-dUTP缺口标记技术(Terminal deoxynucleotidyl transferase biotin-dUTP nick end labeling,TUNEL)的凋亡检测.结果 共30只大鼠成功完成本次实验.①血管损伤14 d,可见明显的新生内膜:损伤组和治疗组的内膜面积、内膜/中膜面积的比值较对照组增大(P<0.05);与损伤组比较,治疗组内膜/中膜面积的比值减少,管腔面积增加26%(P<0.05).②对照组血管偶可见单个散在的凋亡细胞;损伤组凋亡细胞阳性率为(12.3±1.8)%,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凋亡细胞数目增多,凋亡细胞阳性率达(26.8±3.2)%,与损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凋亡细胞主要位于新生内膜.结论 瑞舒伐他汀可抑制大鼠颈动脉球囊损伤后的内膜增生,可促进大鼠颈动脉球囊损伤后的细胞凋亡.瑞舒伐他汀促进细胞凋亡的作用可能与其抑制内膜增生有关.

    作者:曾春苗;董少红;刘华东;李鹏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脂蛋白和C反应蛋白对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的影响

    目的 探讨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及其受体趋化因子受体2(CCR-2)经动脉粥样硬化相关因素刺激后表达量的变化情况.方法 密度梯度离心法从健康成人外周血中分离获得单个核细胞,体外培养48 h.给予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C反应蛋白(CRP)及高密度脂蛋白(HDL)进行干预.干预后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技术检测单核细胞MCP-1 mRNA和CCR2 mRNA的含量,ELISA法检测MCP-1蛋白含量.结果 ox-LDL+CRP组、ox-LDL、CRP处理组MCP-1和CCR2 mRNA表达水平和MCP-1蛋白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经HDL处理的单核细胞表达MCP-1和CCR2 mRNA水平下调,MCP-1蛋白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体外培养的条件下.CRP和ox-LDL可以促进MCP-1和CCR2 mRNA表达,继而导致MCP-1含量增加,增强炎症反应的范围和强度.HDL可以有效的抑制MCP-1的表达.

    作者:何非;陈爱华;宋旭东;张琼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大鼠肝移植术后受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输注肝内示踪与标记方法比较

    目的 采用羧基荧光素二醋酸盐琥珀酰亚胺酯(carboxyfluorescin diacetate succinimidyl ester, CFSE)与溴化脱氧尿嘧啶核苷(5-bromo-2-deoxyuridine,Brdu)两种细胞标记物观测肝移植术后受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肝内分布情况.并对两种方法进行比较.方法 在已构建的DA-Lewis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及提取培养Lewis大鼠MSCs的基础上分别用CFSE和Brdu对Lewis来源的MSCs进行标记,术中经门静脉输注,通过荧光显微镜和免疫组织化学法观测术后2mo内各时间点受体肝组织内MSCs的分布情况.结果 CFSE细胞标记率约为(94.1±1.4)%.受体肝组织第1、7、14天内有CFSE标记的MSCs聚集.对照组第5天肝组织内发布的CFSE标记MSCs消失.BrdU细胞标记率约为(90.3±3.5)%.受体肝组织第14天、1个月、2个月可见Brdu阳性的MSCs分布,对照组相应时间点肝组织内未发现Brdu阳性的MSCs.结论 CFSE和Brdu均为MSCs的良好标记物.CFSE标记细胞后荧光迅速减弱,适用于短期示踪.Brdu标记细胞后可维持较长时间,适用于长期示踪.两种标记方法均是MSCs较为简单有效的方法,实验显示受体MSCs大部分分布于移植肝脏.

    作者:谭浩翔;汪谦;张会迎;高毅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骨灵汤对绝经期前后骨质疏松患者血清IGF-1、TGFβ1与OPG/RANKL水平的影响

    目的 观察绝经期前后骨质疏松(osteoporosis,OP)患者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转化生长因子(TGFβ1)与OPG-RANKL系统的关系以及骨灵汤对IGF-1和TGFβ1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80例OP患者分为绝经前组和绝经后组.每组各40例,均给予抗OP中药骨灵汤(骨碎补、鹿角胶、菟丝子等)治疗.采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TGFβ1、OPG和RANKL.采用包被放免法(IRMA)检测血清IGF-1.结果 绝经后组血清IGF和RANKL的水平显著低于绝经前组(P<0.01),绝经后组血清OPG水平显著高于绝经前组(P<0.01);血清IGF-1、TGFβ1浓度与血清OPG浓度呈负相关.相关系数为r=0.003、P=-0.622和r=0.000、P=-0.713;血清IGF-1、TGFβ1浓度与血清RANKL浓度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r=0.012、P=0.549和r=0.001、P=0.667:绝经前妇女骨灵汤治疗后,血清IGF和TGFβ水平升高(P<0.05),OPG水平明显升高(P<0.01).RANKL浓度下降(P<0.05);绝经后妇女骨灵汤治疗后IGF、TGFβ和OPG水平升高(P<0.05),RANKL浓度下降(P<0.05).结论 骨灵汤可以通过上调IGF-1和TGFβ1的表达,影响OPG-RANKL系统,从而调节骨代谢,达到防治OP的目的 .

    作者:钱杨佩娟;庞捷;李娟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融合基因Tat-HPV16L1的克隆及其在酿酒酵母中的表达

    目的 构建人乳头瘤病毒16型L1基因和蛋白转导肽的Tat基因的融合表达载体,导人酿酒酵母表达系统进行诱导表达,为口服基因疫苗的制备打下基础.方法 以pBR322-HPV16质粒为模板扩增L1基因,与酿酒酵母表达载体pYES2连接.重组质粒再与自行设计的蛋白转导功能片段Tat连接,经测序鉴定后转入酿酒酵母表达菌株INVSc1诱导表达Tat-HPV16L1融合蛋白.结果 融合基因Tat-HPV16L1测序结果与预期完全符合,经过半乳糖诱导表达后进行SDS-PAGE电泳和Western blotting分析.结果 表明诱导表达成功.结论 成功构建和表达了融合表达载体pYES2-Tat-HPV16L1,为制备以酿酒酵母为运送载体的口服人乳头瘤病毒疫苗打下基础.

    作者:张进芳;马文丽;危敏;赵慧;朱秀兰;郑文岭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血清CA125、CA15.3、CA242联合检测对乳腺癌诊断的价值

    目的 评价血清标志物糖类抗原125(CA125)、15.3(CA15.3)、242(CA242)联合检测对乳腺癌诊断的价值.方法 对长海医院肿瘤科2003年9月至2005年9月期间收治的73例乳腺癌患者及60例健康人血清进行CA125、CA15.3、CA242检测.结果 乳腺癌组三种肿瘤标志物检测的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检验,P<0.01).乳腺癌组CA125、CA15.3、CA242及联合检测的阳性率由高到低依次为联合检测(68.49%)、CA15.3(49.32%)、CA125(34.25%)、CA242(28.77%),CA15.3阳性率与三种标志物联合检测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46,P<0.05),即联合检测的阳性率高于CA15.3单独检测的阳性率.结论 CA125、CA15.3、CA242联合检测能明显提高乳腺癌的检出率.

    作者:宋红伟;王雅杰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抗弓形虫药物研究新进展

    弓形虫是重要的机会性感染病原体,可导致人兽共患弓形虫病,目前尚未找到理想的治疗药物.本文综述了抗生素类药物、其它类化学药物、生物制剂及中药抗弓形虫作用的新研究进展,对抗弓形虫药进行了总结.其中复方中药在治疗急性弓形虫病有很大的应用价值,西药联合用药,可适当减少药量、降低不良反应和耐药性的产生,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独用药.

    作者:朱穗京;田春林;杨雯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脑寄生虫病的影像学表现

    脑寄生虫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病原学诊断困难,影像学检查对诊断可提供重要的辅助作用.本文通过对目前常见的几种脑部寄生虫病的影像学表现要点作一总结,为脑寄生虫病的鉴别与正确诊断提供有效的资料.

    作者:顾福祥;顾金保;陈晓光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在机能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为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对医学机能学实验采取了增加综合性实验比重、开设设计性实验、建立虚拟实验室及开展学生科研等改革措施.多年的实践表明,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科研素质得到提高,为大学生素质教育提供了新思路.

    作者:谢红艳;王桂房 刊期: 2009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