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瑞舒伐他汀对大鼠颈动脉球囊损伤后细胞凋亡的影响

曾春苗;董少红;刘华东;李鹏

关键词:瑞舒伐他汀, 球囊损伤, 凋亡, TUNEL
摘要:目的 观察瑞舒伐他汀对大鼠颈动脉球囊损伤后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3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损伤组和治疗组,每组12只.损伤组和治疗组分别建立大鼠左侧颈动脉球囊损伤模型,右侧颈动脉未予球囊损伤.治疗组于损伤前3 d始连续每天给予瑞舒伐他汀5 mg/(kg·d)灌胃,对照组和损伤组予9g/L氯化钠溶液灌胃.术后14 d取左侧颈总动脉.进行HE染色和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生物素-dUTP缺口标记技术(Terminal deoxynucleotidyl transferase biotin-dUTP nick end labeling,TUNEL)的凋亡检测.结果 共30只大鼠成功完成本次实验.①血管损伤14 d,可见明显的新生内膜:损伤组和治疗组的内膜面积、内膜/中膜面积的比值较对照组增大(P<0.05);与损伤组比较,治疗组内膜/中膜面积的比值减少,管腔面积增加26%(P<0.05).②对照组血管偶可见单个散在的凋亡细胞;损伤组凋亡细胞阳性率为(12.3±1.8)%,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凋亡细胞数目增多,凋亡细胞阳性率达(26.8±3.2)%,与损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凋亡细胞主要位于新生内膜.结论 瑞舒伐他汀可抑制大鼠颈动脉球囊损伤后的内膜增生,可促进大鼠颈动脉球囊损伤后的细胞凋亡.瑞舒伐他汀促进细胞凋亡的作用可能与其抑制内膜增生有关.
热带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脂蛋白和C反应蛋白对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的影响

    目的 探讨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及其受体趋化因子受体2(CCR-2)经动脉粥样硬化相关因素刺激后表达量的变化情况.方法 密度梯度离心法从健康成人外周血中分离获得单个核细胞,体外培养48 h.给予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C反应蛋白(CRP)及高密度脂蛋白(HDL)进行干预.干预后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技术检测单核细胞MCP-1 mRNA和CCR2 mRNA的含量,ELISA法检测MCP-1蛋白含量.结果 ox-LDL+CRP组、ox-LDL、CRP处理组MCP-1和CCR2 mRNA表达水平和MCP-1蛋白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经HDL处理的单核细胞表达MCP-1和CCR2 mRNA水平下调,MCP-1蛋白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体外培养的条件下.CRP和ox-LDL可以促进MCP-1和CCR2 mRNA表达,继而导致MCP-1含量增加,增强炎症反应的范围和强度.HDL可以有效的抑制MCP-1的表达.

    作者:何非;陈爱华;宋旭东;张琼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巫溪县燃煤型氟中毒防治现状

    目的 了解巫溪县燃煤型氟中毒病情和防治措施落实进度及发展趋势,为制定防治燃煤型氟中毒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运用Dean's法检查该县所有病区村8~12岁儿童氟斑牙(GB16396-1996)和检查16岁以上成人氟骨症(WS192-1999),计算氟斑牙检出率和成人氟骨症检出率.调查2005-2008年中央转移支付地方公共卫生地氟病防治项目改炉改灶现状,计算炉灶改造率、改炉改灶合格率、改炉改灶正确使用率.2005-2008年在改炉改灶前后分别检测儿童尿氟,计算几何均数.结果 儿童氟斑牙检出率为46.21%,成人氟骨症检出率为0,炉灶改造率为59.52%,合格率为97.16%,正确使用率为97.76%,尿氟几何均数改炉改灶前后均呈下降趋势.结论 巫溪县燃煤型氟中毒病区呈轻微流行,2005-2008年结合中央转移支付地方公共卫生地氟病防治项目进行了大规模的改炉改灶工作,要达到国家75%的目标还需改炉改灶3600余户.

    作者:何伟;廖映旭;晏维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在机能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为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对医学机能学实验采取了增加综合性实验比重、开设设计性实验、建立虚拟实验室及开展学生科研等改革措施.多年的实践表明,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科研素质得到提高,为大学生素质教育提供了新思路.

    作者:谢红艳;王桂房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脑寄生虫病的影像学表现

    脑寄生虫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病原学诊断困难,影像学检查对诊断可提供重要的辅助作用.本文通过对目前常见的几种脑部寄生虫病的影像学表现要点作一总结,为脑寄生虫病的鉴别与正确诊断提供有效的资料.

    作者:顾福祥;顾金保;陈晓光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抗弓形虫药物研究新进展

    弓形虫是重要的机会性感染病原体,可导致人兽共患弓形虫病,目前尚未找到理想的治疗药物.本文综述了抗生素类药物、其它类化学药物、生物制剂及中药抗弓形虫作用的新研究进展,对抗弓形虫药进行了总结.其中复方中药在治疗急性弓形虫病有很大的应用价值,西药联合用药,可适当减少药量、降低不良反应和耐药性的产生,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独用药.

    作者:朱穗京;田春林;杨雯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血清CA125、CA15.3、CA242联合检测对乳腺癌诊断的价值

    目的 评价血清标志物糖类抗原125(CA125)、15.3(CA15.3)、242(CA242)联合检测对乳腺癌诊断的价值.方法 对长海医院肿瘤科2003年9月至2005年9月期间收治的73例乳腺癌患者及60例健康人血清进行CA125、CA15.3、CA242检测.结果 乳腺癌组三种肿瘤标志物检测的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检验,P<0.01).乳腺癌组CA125、CA15.3、CA242及联合检测的阳性率由高到低依次为联合检测(68.49%)、CA15.3(49.32%)、CA125(34.25%)、CA242(28.77%),CA15.3阳性率与三种标志物联合检测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46,P<0.05),即联合检测的阳性率高于CA15.3单独检测的阳性率.结论 CA125、CA15.3、CA242联合检测能明显提高乳腺癌的检出率.

    作者:宋红伟;王雅杰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德国小蠊细胞色素P450 CYP4G19基因的原核表达及多克隆抗体制备

    目的 构建细胞色素P450 CYP4G19基因部分片段的原核表达载体并诱导其表达,纯化表达的融合蛋白并制备CYP4G19多克隆抗体.方法 应用RT-PCR扩增CYP4G19基因部分片段,产物经T-A克隆、测序鉴定,亚克隆入原核表达载体pET-28a,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诱导表达,镍离子亲和层析法纯化重组蛋白后,免疫小鼠,获得多克隆抗体,ELISA及Western.blot检测多抗的效价及特异性.结果 从德国小蠊cDNA中克隆出一段771bp的亲水性基因片段,在大肠杆菌中诱导表达出约32000 Mr、以包涵体形式存在的P450重组蛋白.将纯化、复性的重组蛋白免疫 9,得到了滴度高于1:10<'6>的高效价多克隆抗体.Western-blot显示此多抗能与32000 Mr的重组蛋白特异结合.并能识别天然的德国小蠊微粒体P450蛋白.结论 利用原核表达的CYP4G19融合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制备出效价高、特异性强的抗德国小蠊CYP4G19多克隆抗体,为下一步关于德国小蠊CYP4G19蛋白表达特性及其抗药性功能的深入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验工具.

    作者:赵霞;张仁利;耿艺介;黄达娜;高世同;李晓恒;胡章立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2008年揭阳市艾滋病筛查实验室质量评价

    目的 通过室间质量考评,规范揭阳市艾滋病检测筛查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确保检测质量.方法 分析2008年揭阳市医疗卫生机构的13个艾滋病检测筛查实验室的质量考评情况.结果 考评综合成绩,13个艾滋病检测筛查实验室全部合格,取得良好以上成绩的实验室占69.23%.医疗、妇幼机构考评成绩较差,主要问题在于弱阳性样品的检测出现错检、漏检情况.总体分析,本次考评出现问题的主要环节是室内质控、定量仪器的校准及检定、生物安全防护.结论 全市艾滋病检测筛查实验室总体上检测质量较好,基本符合艾滋病筛查实验室的要求,弱阳性样品检测能力、质量控制和生物安全是薄弱环节.

    作者:洪艳苹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保留肾单位手术(NSS)治疗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RAML)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对56例采用NSS治疗的RAML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其中肿瘤剜除术35例,肾部分切除21例,4例患者术前行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结果 术中切除肿瘤平均直径(5.6±2.7)cm,术中平均失血量(140±75)ml,术后无大出血、尿瘘.51例患者获得随访,平均随访36月(6~120月),术后肾功能相对稳定,未见肿瘤复发.结论 保留肾单位手术是治疗RAML的较好方法,有效地控制出血和保护肾脏功能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余新立;廖勇彬;庞健;陈立新;黄晓生;吴荣海;程洲平;黄黎明;林绮平;孙明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大鼠肝移植术后受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输注肝内示踪与标记方法比较

    目的 采用羧基荧光素二醋酸盐琥珀酰亚胺酯(carboxyfluorescin diacetate succinimidyl ester, CFSE)与溴化脱氧尿嘧啶核苷(5-bromo-2-deoxyuridine,Brdu)两种细胞标记物观测肝移植术后受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肝内分布情况.并对两种方法进行比较.方法 在已构建的DA-Lewis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及提取培养Lewis大鼠MSCs的基础上分别用CFSE和Brdu对Lewis来源的MSCs进行标记,术中经门静脉输注,通过荧光显微镜和免疫组织化学法观测术后2mo内各时间点受体肝组织内MSCs的分布情况.结果 CFSE细胞标记率约为(94.1±1.4)%.受体肝组织第1、7、14天内有CFSE标记的MSCs聚集.对照组第5天肝组织内发布的CFSE标记MSCs消失.BrdU细胞标记率约为(90.3±3.5)%.受体肝组织第14天、1个月、2个月可见Brdu阳性的MSCs分布,对照组相应时间点肝组织内未发现Brdu阳性的MSCs.结论 CFSE和Brdu均为MSCs的良好标记物.CFSE标记细胞后荧光迅速减弱,适用于短期示踪.Brdu标记细胞后可维持较长时间,适用于长期示踪.两种标记方法均是MSCs较为简单有效的方法,实验显示受体MSCs大部分分布于移植肝脏.

    作者:谭浩翔;汪谦;张会迎;高毅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C反应蛋白与酶修饰低密度脂蛋白对树突状细胞成熟的影响

    目的 探讨在动脉粥样斑块硬化进程中C反应蛋白(CRP)和酶修饰低密度脂蛋白(E-LDL)对外周血中树突状细胞(DC)分化成熟的影响.方法 梯度离心法分离人外周血单核细胞,用含rhGM-CSF和rhIL-4的Cellgro培养液培养5 d,使其分化为DC.分别用CRP、E-LDL及CRP加E-LDL刺激DC 48 h后,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DC表型(CD1a、CD80、CD86、HLA-DR)的表达,ELISA法检测DC上清液中IL-12、TNFα、IL-2和IL-10的含量,并进行比较.结果 CRP抑制DC的CD1a、CD80表达及IL-12、TNFα分泌,E-LDL促进DC的CD1a、CD80、CD86和HLA-DR表达及IL-12、TNFα分泌,CPR加E-LDL结果与E-LDL类似.结论 CRP抑制DC的活化,E-LDL可促进DC的分化成熟,E-LDL激活DC的作用强于CRP的抑制作用.

    作者:何威;陈爱华;宋旭东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焦炉工人苯并[a]芘暴露与外周血淋巴细胞DNA损伤的关系

    目的 探讨焦炉逸散物(coke oven emissions,COE)中苯并[a]芘对焦炉作业工人外周血淋巴细胞DNA损伤关系,寻找职业性肺癌的早期筛检指标.方法 分别选取炼焦和非炼焦工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收集个人职业暴露、年龄、性别、吸烟等信息,同时采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评价外周血淋巴细胞DNA的损伤程度.结果 焦炉作业工人的DNA断裂程度随生产环境的不同而不同,其炉顶、炉侧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专业工龄10~年的工人DNA损伤程度远高于专业工龄0~年及5~年者(P<0.01).结论 单细胞凝胶电泳法能够快速、敏感地检测炼焦工人淋巴细胞的DNA损伤,提示该方法对检测环境致癌物和致突变物可能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李鹏宾;许启荣;林锡谦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围产期急症子宫切除术治疗产后出血30例病例分析

    目的 探讨产后出血急症子宫切除术治疗的时机、指征及高危因素,以期降低产后出血急症子宫切除的发生率及患者死亡率.方法 对本院2000年6月至2008年6月因产后出血行急症子宫切除术的30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围产期急症子宫切除率为0.18%(30/16546),其中剖宫产组急症子宫切除率为0.24%(24/9900),阴道分娩组急症子宫切除率为0.09%(6/6616),两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0例中有2例死亡(其中1例为羊水栓塞,另1例为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急症子宫切除术治疗后抢救成功率为93.33%.30例产后出血行急症子宫切除术患者原发病因:胎盘因素16例.软产道裂伤4例,宫缩乏力4例,羊水栓塞3例,子宫破裂2例,凝血功能障碍伴多脏器功能受损1例.结论 本文胎盘因素是产后出血围产期急症子宫切除术主要的手术指征.加强前置胎盘、胎盘植入的产前诊断,重视孕产妇管理有望降低围产期急症子宫切除率及孕产妇死亡率.

    作者:刘付春;陈敦金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老年人戊肝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 探讨老年人戊型病毒性肝炎(戊肝)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老年人戊肝60例及非老年人戊肝64例作对照分析,比较两组之间的临床特点.结果 老年戊肝患者组急性黄疸型比率和重型肝炎发病率,重叠感染率,合并基础疾病率,病死率,病程,胆红素水平,并发症(感染,腹水及感性脑病)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非老年组;而ALT,胆固醇,白蛋白及凝血酶原活动度要低于非老年组.两组在性别及临床表现上无明显差异.结论 老年人戊肝不少见,病程长,病情重,预后不佳.

    作者:李德昌;彭琳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白三烯C4在哮喘发病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白三烯C4在哮喘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ELISA法,分别测定56例支气管哮喘发作期.60例缓解期以及60例正常对照组血清中LTC4水平.结果 哮喘发作组和哮喘缓解组LTCA(14.63±2.85)ng/mL和(13.92±2.46)ng/mL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2.42±0.36)ng/mL.而哮喘患者急性发作组和缓解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LTC4是哮喘发生发展的重要炎性因子.

    作者:刘玉春;徐继庆;董惠翔;张波;林士军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日本血吸虫紫外线致弱尾蚴免疫小鼠攻击感染后的组织细胞反应

    目的 观察日本血吸虫紫外线致弱尾蚴疫苗(UVC)免疫动物攻击感染后的局部组织免疫病理变化.方法 将70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疫苗免疫组和感染对照组.疫苗组小鼠接种紫外线致弱日本血吸虫尾蚴后5周,再经腹部皮肤攻击感染正常日本血吸虫尾蚴(800±50)条;感染对照组经皮肤感染同量尾蚴.于攻击感染后6~120 h的不同时间点各剖杀小鼠5只,取攻击部位皮肤及/或肺组织,进行病理学观察.结果 UVC疫苗免疫小鼠攻击感染日本血吸虫尾蚴后,皮肤炎症反应较感染对照出现早、反应强烈、持续时间长,EOS百分比高,但肺部出血斑点出现时间(72 h)迟于感染对照组(48 h).72~120 h,疫苗组小鼠肺部局灶性炎症明显,肉芽肿样结节形成,肺泡壁多正常.而感染对照组小鼠肺组织炎症轻,但肺泡壁水肿明显,且有较多红细胞渗出.结论 紫外线致弱尾蚴疫苗免疫增强了小鼠皮肤及肺组织的细胞反应及其杀虫作用.

    作者:陈家旭;刘述先;曹建平;徐裕信;宋光承;郭俭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双水平正压通气对慢阻肺患者行椎管内麻醉及手术时呼吸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双水平正压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在椎管内麻醉及手术中呼吸支持的效果.方法 选择23例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拟行下腹部或下肢手术的患者,腰-硬联合麻醉后行双水平正压(BiPAP)通气,BiPAP呼吸机采用S/T模式,设定呼吸频率为15次/min,吸气相压力(IPAP)为10~16cmH1O,呼气相压力(EPAP)为4 cmH1O.吸入氧浓度为50%.监测无创血压、呼吸、心电图、脉搏氧饱和度、麻醉前、BiPAP通气后1 h及脱机30 min后的动脉血气值.结果 患者BiPAP通气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1)显著降低,从(62.6±13.1)mmHg降至(51.0±8.7)mmHg(P<0.01);动脉血氧分压(PaO1)显著增高,从(54.3±12.2)mmHg升至(71.4±14.5)mmHg(P<0.01);动脉血pH显著增高,从(7.31±0.09)升至(7.39±0.07),(P<0.01);脱离BiPAP通气30 min后动脉血气比麻醉前基础水平略有改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水平正压通气可明显改善COPD患者在低平面阻滞麻醉及手术期呼吸功能.

    作者:张秀燕;黄焕娟;詹鸿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2008年中山市游泳池水质卫生监测

    目的 了解中山市游泳池水质的卫生状况,严防感染性疾病的暴发.方法 2008年对管辖范围的住宅小区内泳池、学校等公共场所泳池、宾馆/度假村泳池进行细菌总数、大肠菌群、pH值、浑浊度、尿素、游离余氯六个项目检测.结果 中山市游泳池水质检测总合格率为65.14%,其中浑浊度合格率高(99.51%),尿素合格率低(82.42%),各项目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2.52,P<0.05).住宅小区内泳池、学校等公共场所泳池、宾馆/度假村泳池水合格率依次为63.67%、65.41%、70.09%,不同类型游泳池之间没有统计学意义(χ2=3.25,P>0.05).结论 2008年中山市游泳池水质检测合格率偏低,应加强游泳场所的监测监督管理,提高卫生质量,避免疾病的感染或流行.

    作者:袁展红;马秀英;余昆英;刘绮明;丁丽燕;欧阳珮珮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PDGF、FN诱导FHL1细胞增殖的P13K信号转导通路研究

    目的 探讨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和纤维连接蛋白(FN)诱导人胚胎肺成纤维细胞(HFL1)增殖的磷酸酰基醇-3-激酶(P13K)信号转导通路.方法 采用不同浓度的PDGF和FN分别刺激HFL1并观察P13K抑制剂wortmannin(WMN)对PDGF、FN诱导HFL1增殖作用的影响.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情况.结果 PDGF和FN对HFL1的诱导增殖作用明显,并呈剂量依赖性升高趋势,二者均在50 ng/mL时作用显著;P13K抑制剂wortmannin可抑制PDGF和FN诱导的HFL1细胞增殖.结论 PDGF和FN诱导HFL1的细胞增殖可以通过P13K信号转导途径实现.

    作者:马跃文;柏广涛;张美侠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广州地区ALT不合格献血者再次献血血液筛查结果分析

    目的 探讨ALT筛查在无偿献血血液安全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追踪广州地区2007-2008年ALT单项检测首次不合格的献血者再次献血时的血液筛查结果,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2007-2008年广州地区9122位ALT单项检测首次不合格的献血者中,1005人(11%)再次来献血,其中,五项传染病指标全部标合格者747人(74.3%),258人(25.7%)不合格,其中ALT单项仍为阳性者240人,为不合格总人数的93%,有18人(7%)献血者传染病指标转为不合格,其中ALT阴性而其他四项指标不合格者15人,ALT合并其他传染病指标不合格者3人.结论 ALT筛杳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少肝炎病毒窗口期或隐匿性感染的漏检,在其他更敏感和特异的检测方法引入我国血液筛查之前,ALT筛查对降低输血传染病残留风险仍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作者:戎霞;付涌水;汪传喜;郑优荣;唐钱;滕青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热带医学杂志

热带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广东省寄生虫学会 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