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江鹄;吴涛;王淑莲;金晶;刘跃平;王维虎;宋永文;余子豪;刘新帆;李晔雄
为加快本学科研究成果的快速播出,以适应现代信息时代的需要,本刊自2016年开始由双月刊改为月刊,每月15日出版。页码由80页改为64页(今后将根据年来稿数量增加程度再酌情逐步更改为72、80页),定价仍为22.00元/本。继续邮局代发,邮发代号82-240(邮局可破订,编辑部可续补但无发票)。
作者:本刊编辑部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应用IGRT技术观察膀胱、直肠在治疗中变化,分析其对治疗影响。方法入选18例接受根治性IMRT的前列腺癌患者,共行CBCT在线校正治疗体位247次。在模拟CT和CBCT图像上勾画CTV、膀胱及直肠,观察膀胱、直肠体积和位置变化。将x、y、z轴方向平移摆位误差引入TPS中重新计算得到PTV、膀胱体积( BV)、直肠体积( RV)等剂量体积参数,分析各参数对治疗的影响。对再计划与原计划结果行配对t检验,采用Pearson相关法分析膀胱、直肠位移和膀胱、直肠体积对靶区受量影响。结果治疗过程中膀胱和直肠充盈度有较大变化,其中原计划与再计划PTVD95%为7777.37 cGy ∶7628.56 cGy (P=0.027),PTV Dmin为87.91 cGy ∶83.35 cGy (P=0.000),RVP 为5.89%∶8.31%( P=0.000)。 PTVD95%与膀胱、直肠移动具有相关性( r=0.296、0.177)。直肠体积与PTVD95%有一定相关性( r=0.115)。对PTV Dmin而言,除上述各指标之外,与膀胱体积有一定相关性( r=?0.128)。结论在前列腺癌IMRT中,使膀胱、直肠尤其是后者尽量复原定位时状态对保证靶区受量及减少直肠受照有明显意义。
作者:李明;林海磊;修霞;侯秀玉;高鸿;徐勇刚;钟秋子;赵婷;李高峰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固定野IMRT和VMAT技术海马区保护脑预防照射剂量学分布特征以及海马保护的可行性及风险。方法2014年1—8月我院收治的16例局限期SCLC化放疗后达CR者行PCI,放疗处方剂量为25 Gy分10次。将CT定位图像与脑MR图像进行融合,在融合图像上勾画海马区,并外扩5 mm边界形成减量区。分别设计海马保护IMRT 、VMAT计划,评价两组计划全脑、海马区及海马外扩5 mm的剂量分布。成组t检验组间差异。结果16例患者海马区平均体积2.76 cm3(2.56~3.01) cm3。 IMRT、VMAT海马区Dmean分别为(9.04±0.20)、(10.32±0.28) Gy,较处方剂量分别减少了66.0%、61.2%( P=0.55);海马减量区Dmean分别为(13.57±0.90)、(14.86±0.60) Gy,较处方剂量平均分别降低了49.0%、44.1%( P=0.88)。结论 IMRT及VMAT技术海马保护脑预防照射均可满足临床要求,在保证全脑治疗剂量同时降低了海马区受量,应用于脑预防照射中是可行的,为患者神经认知功能保护提供了技术保障。
作者:张矛;孙涛;卜明伟;郭潇;张劲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前临床使用的放射治疗质量管理方法注重设备性能指标检测,忽视了项目之间关系和设备应用流程检测,存在遗漏潜在风险因素的可能。因此,需要使用科学有效的质量管理方法彻底分析、理解放射治疗过程中各个环节可能的错误和潜在的临床影响,评估其风险,并采取相应风险管理措施。 Ford和Terezakis[1]报道美国患者放射治疗出错概率约为0.2%(1/600)。然而,风险分析的金标准行业--航空业,其乘客死亡或受伤概率也仅为千万分之一,比放射治疗出错的概率低16000倍。如果,考虑事件严重性甚至死亡特点,约有6%放射治疗出错事件属于严重损伤事件[2]。计算可知,在美国患者放射治疗出严重损伤事件的概率比航空业高1000倍。2010年1月《纽约时报》连续报道了放射性事故。2013年1月《英国每日邮报》报道法国过量使用放射线致12例肿瘤患者死亡事故。由此可见,放射治疗安全性亟待提高。笔者综述近年引入放射治疗领域的一些新质量管理方法,供国内同行学习参考。
作者:马攀;戴建荣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研究OPEN式体部γ刀物理学特性为保证临床使用精度。方法使用0.125 cm3指型电离室、160 mm的聚苯乙烯球模、EBT2自显影胶片、IBA胶片分析软件等工具分别测试与验证OPEN式γ刀不同准直器的焦点位置精度、焦点剂量率、剂量与时间的线性关系、剂量重复性、辐射野的半高宽和半影宽度和综合误差,并利用DTA方法对多靶点剂量叠加临床计划进行验证。结果焦点位置精度达到0.36 mm,焦点剂量率误差<3%,剂量与时间线性<2%,剂量重复性平均<0.3%,半影及半高宽接近头部γ刀检测要求,综合误差<2.5 mm;在2 mm范围内剂量误差范围设置为5%时,测试点剂量符合度通过率达90%以上。结论 OPEN式体部γ刀的部分测试结果达到了头部γ刀国家检测要求,剂量学测试结果能满足临床中对局部肿瘤进行高剂量照射所需精度要求。
作者:曹鸿斌;吴旭东;刘国强;白永瑞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提出新的定量评估指标———弧形野调制复杂度分数( AMCS),并分析6种量化计划复杂性指标对VMAT剂量验证的影响。方法定量计算127例患者VMAT计划复杂性指标:平均射野面积( ABA)、平均叶片路径( ALT)、平均射野宽度( ABW)、调制复杂度分数( MCS)、叶片路径?调制复杂度分数( LTMCS)和AMCS。采用Delta4系统测量VMAT剂量验证γ通过率。 Pearson法分析ABA、ALT、ABW、MCS、LTMCS和AMCS与3 mm/3%下γ通过率相关性,以及6个指标间的相互关系。结果 ABA、ALT、ABW、MCS、LTMCS和AMCS平均值分别为(73.5±24.1) cm2、(69.6±9.8) cm、(3.63±1.03) cm、0.33±0.05、0.14±0.04和0.16±0.05,且均与γ通过率相关(P=0.000),其中AMCS与γ通过率相关性大( r=0.637);AMCS<平均值时γ通过率<95%的射野比为60.7%,>平均值时为9.9%。 ABA、ABW与ALT无相关性(P=0.720、0.073),其余指标间均相关(P=0.000~0.003)。结论 AMCS指标是一种适合用于定量评估VMAT计划复杂性的方法,可用于预测VMAT剂量验证结果,在VMAT计划审核中用于比较多个计划的复杂度以帮助选择佳计划。
作者:李光俊;李衍龙;钟仁明;肖江洪;王雪桃;柏森 刊期: 2015年第06期
作者:本刊编辑部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比较鼻咽癌UICC第7版分期及中国2008分期,并对分期的更新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分析2006—2012年病理确诊的初治无远处转移、接受调强适形放疗的鼻咽癌患者767例。以OS、LRFS、DMFS为主要预后指标,比较两种分期系统T分期、N分期、临床分期对预后的预测价值。 Kaplan?Meier法计算各项生存率,组间差异比较行Logrank检验,Cox法多因素分析。结果从T分期来看,中国2008分期在预测OS、LFFS方面优于UICC分期。从N分期来看,两种分期在预测OS、DMFS方面相当。从临床分期来看,UICC分期在预测OS方面优于中国2008分期。依据统计结果推荐的新分期中T分期、N分期、临床分期对预后均有较好预测价值。结论鼻咽癌UICC第7版分期与中国2008分期在预测预后方面各有优势。推荐的新分期方案对当前鼻咽癌分期的更新有一定价值。
作者:梁忠国;雷昊;陈泽昙;李龄;曲颂;苏芳;赵伟;裴苏;潘信斌;朱小东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构建肺癌放射抗性细胞系,观察细胞在形态、凋亡、侵袭迁移能力和上皮间质转化的改变。方法采用小剂量等分割照射法、亚致死剂量照射法及梯度递增照射法筛选肺癌A549和H1299放射抗性细胞系,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学改变,克隆形成实验检测放射敏感性,CCK?8法检测细胞受照后存活率;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率;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迁移能力的变化;蛋白印迹法检测上皮间质转化标志蛋白表达。结果梯度递增照射法构建肺癌放射抗性细胞系可行性好,得到放射抗性细胞A549R和H1299R,形态学观察示放射抗性细胞向间质细胞形态转变。分别以A549和H1299细胞为对照,A549R和H1299R细胞D0、Dq、SF2增加(P=0.017和0.033、0.001和0.000、0.000和0.008),α和α/β值减少( P=0.018和0.001、0.007和0.009)。 A549R和H1299R细胞在不同照射剂量下存活率均大于对照组(P值均<0.05),受照后凋亡率降低(P=0.02和0.01),侵袭率及迁徙率增高( P=0.000和0.001及0.001和0.002),E?钙黏蛋白表达下调和波形蛋白表达增高( P=0.00和0.01及P=0.02和0.01)。结论成功构建肺癌放射抗性细胞系,其侵袭迁移能力增强,并且可能与上皮间质转化有关系。
作者:邱祥南;张伟;李浩;覃朝晖;王侠;章龙珍;姚元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研究NSCLC的SRT中基于四维CT不同ITV合成策略的几何差异性。方法对我院2013—2014年间收治的16例具有胸部SRT指征的NSCLC患者行4DCT扫描,比较目前基于全时相勾画合成(金标准)得到的IGTV10、EE或EI时相合成得到的IGTVEI+EE、MIP重建序列MIP勾画合成得到的 IGTVMIP、AVG 重建时相勾画方法得到的 IGTVAVG ,韩国顺天乡大学4个时相确定IGTVyeo,以及我们提出的基于奇数或偶数时相勾画合成的IGTVODD、IGTVEVEN方法同IGTV10的MI、DI和体积差异,分析筛选出对肿瘤运动相关特性相对不敏感的 ITV 合成方法。组内、组间数据行Student?Newman?Keulsa 检验,同时用多参数回归分析肿瘤三维运动量、肿瘤体积和MI和DI相关性。结果患者肿瘤中心平均三维运动幅度1.23 cm (0.25~5.53 cm),三维运动矢量分别为左右3.5 mm (1.4~8.4 mm),前后4.5 mm (1.1~8.6 mm),上下9.5 mm (0~10 mm)。 IGTVMIP、IGTVAVG、IGTVEI+EE、IGTVyeo、IGTVODD、IGTVEVEN、IGTV10之间平均MI分别为0.69、0.62、0.80、0.86、0.93、0.91(P=0.006);平均DI分别为0.98、0.98、0.97、0.97、0.99、0.98(P=0.130),IGTVx 体积相比IGTV10分别偏小25.7%、35.6%、17.9%、12.8%、3.6%、4.8%( P=0.000)。通过回归分析得到肿瘤大小、肿瘤运动幅度不是基于奇数或偶数时相形成ITV的影响因素。结论基于奇数或偶数时相确定ITV方法对肿瘤所在位置及肿瘤运动幅度等因素不敏感,具有较好临床可靠性和较高勾画效率,在无弹性形变配准的放疗单位可作为胸部SRT靶区勾画推荐方法。
作者:李夏东;邓清华;张丽丹;任垚;顾佳乐;马胜林;吴稚冰;王佳浩;李刚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索局部晚期NSCLC患者IMRT后急性症状性食管炎的发生率及相关预测因素。方法2007—2011年间在本院治疗的256例未手术的Ⅲ期NSCLC患者。放疗靶区包括原发肺肿瘤及受累淋巴引流区,中位剂量为60 Gy分30次(50~70 Gy)。109例(42.6%)接受同期化疗。放疗期间及放疗结束后3个月内出现≥2级急性食管炎(症状性食管炎)作为终点事件,采用CTCAE3.0评估急性食管炎级别。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预测因素进行分析。结果174例患者(68%)出现治疗相关的≥2级急性食管炎,其中154例(60.2%)为2级、20例(7.8%)为3级。≥2级急性食管炎发生时的中位剂量为30 Gy (11~68 Gy)。食管V5—V60、食管平均剂量及年龄是≥2级急性食管炎的预测因素(P=0.021、0、0.010),其中高龄是保护性因素;食管V50—V60、同期化疗、体重指数是≥3级急性食管炎的预测因素(P=0.010、0.003、0.019),其中高体重指数是保护性因素。结论局部晚期NSCLC患者IMRT后食管V50—V60和同期化疗是≥3级急性食管炎的预测因素,食管V50对预测≥2级、≥3级急性食管炎都有较高价值。
作者:孙帅;王静波;吉喆;陈辛元;毕楠;周宗玫;冯勤付;惠周光;梁军;肖泽芬;吕纪马;王小震;张福泉;殷蔚伯;王绿化 刊期: 2015年第06期
本次会议由泛珠江区域放射肿瘤学协作组( PPRA?RTOG)主办,香港大学深圳医院、深圳市人民医院、香港放射科医学院、香港防癌会、何鸿超医学基金会、香港鼻咽癌研究学会、香港头颈科学会、广东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放射治疗专业委员会、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临床肿瘤学系承办,将于2016年4月15、16日分别在深圳(香港大学深圳医院)、香港(香港医学专科学院赛马会大楼)召开。此次会议主题为“加强区域合作、共谋卓越发展”。会议将在总结10年临床协作研究成绩基础上,继续倡导区域协作研究和规范临床新技术的应用,推动和开启更多的区域性多中心研究项目。会议不仅包含了一系列专题讲座、科学演讲,还将进行交流讨论,共同制定科学、可行的临床协作研究计划。2016年是鼻咽癌研究先驱、尊敬的放射肿瘤学家何鸿超教授的百年奠寿,为了纪念他的贡献并加强内地与香港专家之间的合作,大会期间还将举办一场纪念何鸿超教授鼻咽癌学术研讨会。会议征文内容为临床放射治疗学、放射生物学、放疗技术学、放射物理学、与放射治疗相关的综合治疗和靶向治疗。文章尚未公开发表,全文或详细摘要均可,全文不超过5000字。一律要有摘要、关键词,尽可能附加英文摘要。 Microsoft Word格式,中文为宋体、小四号字体,英文为Times New Roman、12号字体。要求附作者、单位、地址、邮编及联系电话、Email地址。稿件一律通过互联网发送到PPRA2016@163.com,截稿时间2016年2月15日。会议将评选优秀论文奖,并予以奖励。会议注册:2016年3月31日前注册1000元/人(1250港币/人),现场注册1200元/人(1500港币/人)(只参会一天注册费用减半,具体按当日汇率而定)。请于2016年3月31日前登录网址:“http://www.cjro.org”下载报名表,填好发送至PPRA2016@163.com。
作者:本刊编辑部 刊期: 2015年第06期
8月28日有投稿人打电话给编辑部,告知如下内容:"您好!您投往《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杂志社的稿件(题目:立体定向体部放疗与生物效应剂量)已经安排收稿,请寄审稿费200元,我们收到费用后将安排进入审稿流程,能否录用,结果将在1个月内告知。汇款方式:开户行:中国农业银行,户主:陈钊光,卡号:6228481536003821669。注:费用办理后请把汇款凭证截图或拍照发到以邮箱:bjb2009@163.com"。
作者:本刊编辑部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通过比较不同静态IMRT和VMAT计划靶区剂量分布与正常组织照射情况,以明确原发纵隔B细胞淋巴瘤( PMBCL)患者佳IMRT方式。方法共16例(男女各8例)首程放疗的Ann?ArborⅠ期PMBCL患者纳入研究。 PGTV与PTV分别给予45 Gy与40 Gy。每例患者均设计4种调强计划:静态IMRT (5F?IMRT、7F?IMRT、9F?IMRT)和VMAT计划,评估各计划靶区剂量分布、正常组织照射剂量与计划实施效率。单向方差分析剂量差异。结果5F?、7F?、9F?IMRT、VMAT 的PGTV平均CI值和HI值分别为1.01和1.10、1.01和1.10、1.01和1.10、1.01和1.11( P=0.963和0.843),PTV平均CI值和HI值分别为1.04和1.22、1.03和1.19、1.03和1.17、1.08和1.14(P=0.964和0.969)。正常组织体积剂量参数均相近( P=0.192~1.000)。9F?IMRT计划治疗时间和机器跳数明显高于其他静态 IMRT 与 VMAT ( P=0.000、0.000),其中 VMAT 机器跳数少(13345.0 MU)、治疗时间短(5.9 mins )。结论7F?与9F?IMRT 靶区覆盖度比5F?IMRT 与 VMAT 更好。VMAT在早期PMBCL中较IMRT无剂量学优势,尤其是乳腺低剂量照射范围较大,但实施效率更佳。
作者:徐利明;康明磊;江波;房辉;金晶;王维虎;王淑莲;刘跃平;宋永文;刘清峰;王清鑫;戴建荣;李晔雄 刊期: 2015年第06期
近十余年来,信号传导通路在调控肿瘤细胞放射敏感性方面的研究已经成为肿瘤放射生物学的研究热点之一,且相关研究成果已经应用于临床,如局部晚期头颈部磷癌放疗同期联合应用EGFR抑制剂西妥昔单抗能提高其LC率和OS率[1]。目前,HGF/c?Met信号传导通路在调控肿瘤细胞放射敏感性过程中所起作用的研究也日益受到人们关注。为此,本文拟就HGF/c?Met的结构和生物学功能及其在调控肿瘤细胞放射敏感性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作一综述。
作者:单芳;张璟菂;陆雪官 刊期: 2015年第06期
BED=biologically effective dose=生物等效剂量。CCS=cancer specific survival=癌症特异生存;CBCT=cone beam CT=锥形束CT;CI=conformal index=适形指数;CR=complete response=完全缓解;95%CI=confidence interval=95%可信区间;CTCAE = common terminology criteria for adverse events=不良反应常见术语标准;CTV=clinical target volume=临床靶体积。
作者:本刊编辑部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分析激素受体阴性、HER?2基因过表达局部晚期乳腺癌的局部复发风险和放疗作用。方法回顾分析1999—2011年间294例激素受体阴性、HER?2基因过表达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资料,其中239例接受改良根治术后辅助放疗,55例因各种原因未接受放疗,比较两组生存率和LRR率。 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和复发率,Logrank法检验和单因素预后分析,Cox回归模型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5年样本数为162例。全组56例局部复发,5年无LRR率为79.7%,5年OS率为70.0%。放疗显著提高了5年LRRFS率(85.1%和56.0%,P=0.000),但两组OS率相近(71.3%和64.2%,P=0.441)。多因素分析显示辅助放疗是无 LRR 影响因素( RR=0.303,95% CI 0.166~0.554,P=0.000)。结论激素受体阴性、HER?2基因过表达局部晚期乳腺癌术后放疗显著降低了局部复发率。
作者:张江鹄;吴涛;王淑莲;金晶;刘跃平;王维虎;宋永文;余子豪;刘新帆;李晔雄 刊期: 2015年第06期
近年来,随着放疗在软组织肉瘤治疗中的应用,软组织肉瘤的LC率和OS率得到明显提高,5年OS率已达60%~70%。 IMRT使靶区受到精确照射,但由于正常组织限量影响了外照射剂量的进一步增加。后装治疗属于近距离治疗,可大限度杀灭肿瘤细胞而不影响周围血管神经等正常组织,提高肿瘤LC率和保肢效果。 IMRT结合后装治疗预计可提高照射剂量而减轻放疗不良反应,但国内外该方面研究均较少。故进行IMRT结合后装治疗对软组织肉瘤LC、OS率影响研究。
作者:张永侠;刘宁波;孙云川;袁香坤;毕建强;胡志伟;史福敏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对454例鼻咽癌IMRT ±化疗的远期疗效及影响因素分析。方法回顾分析本中心2007—2012年采用IMRT ±化疗的454例无远处转移鼻咽癌患者资料。放疗处方剂量:鼻咽大体肿瘤69.96~73.92 Gy分33次,颈部转移淋巴结69.96 Gy分33次,高危引流区60.06 Gy分33次,低危引流区50.96 Gy分28次。诱导化疗438例,同期化疗420例,辅助化疗216例,顺铂、紫杉醇为主。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并Logrank 法检验和单因素预后分析, Cox法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3年样本数为210例,3年OS、LRFS、NRFS、PFS、DMFS分别为88.1%、91.0%、90.7%、80.5%、85.1%。影响OS因素有年龄( P=0.011)、T分期( P=0.005)、N分期( P=0.033);T、N分期对DPFS ( P=0.017、0.005)、DMFS ( P=0.012、0.019)均有影响。≥3级急性及晚期不良反应主要为血液学、口腔黏膜反应,口干、吞咽困难和脑损伤。结论 IMRT提高了鼻咽癌患者长期生存,远处转移是主要失败原因, IMRT联合化疗不良反应能耐受。
作者:龙金华;金风;吴伟莉;李媛媛;陈潇潇;龚修云;麻发强;戚正君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测量自然吞咽过程中舌骨及喉室的大移动度。方法选取40例志愿者为研究对象,使用普通X线模拟机采集自然吞咽视频,通过视频分析软件对吞咽视频进行连续快速截图,测量自然吞咽过程中舌骨及喉的大移动度。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差异。结果40例志愿者平均吞咽时间为(1.13±0.28) s。吞咽过程中舌骨及喉室的移动是先向上,然后向外后回到静息位置。舌骨前后方向大移动度为(0.90±0.30) cm,垂直方向大移动度(0.93±0.36) cm;喉室前后方向大移动度为(0.69±0.25) cm,垂直方向大移动度(1.04±0.45) cm。进一步研究发现年龄因素对吞咽时间有影响( P=0.03),男女之间相近( P=0.13)。性别、年龄因素对舌骨和喉室移动度无影响( P=0.28~0.81、0.20~0.88)。结论自然吞咽会引起舌骨及喉室向前上方移动,这种移动在头颈部放疗计划制定过程中值得考虑。
作者:邓翀;林勤;吴琼;周雨霏;饶明月;王丽琛;田野 刊期: 2015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