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一起甲醇超标案的调查处理

夏淑红;段林懋

关键词:甲醇含量, 超标, 卫生监督检测, 生产, 流通领域, 白酒厂, 食品, 二曲
摘要:2001年9月中下旬,我们对生产流通领域的食品进行了卫生监督检测.发现某小白酒厂生产的稼轩二曲和烧刀子白酒的甲醇含量严重超标(分别为5.1~5.4 g/L).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卫生部关于可将大麦嫩苗作为新资源食品进行管理的批复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葡萄籽提取物原花青素调节血脂作用及机理研究

    为研究葡萄籽提取物原花青素调节血脂的效果,选用雄性健康成年SD大鼠,观察原花青素对高脂血症大鼠血清脂质的影响.实验根据大鼠体重、血脂水平进行随机分组,设正常对照组、高脂饲料对照组、原花青素低、中、高剂量组(分别为25、100、150 mg/kg BW).受试物每天经口灌胃给予.6周末测定血清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LACT)活性,同时测定肝脏TC、TG,粪总胆汁酸(TAB)的排出量.结果显示:原花青素各组与高脂饲料对照组比较,大鼠血清TC、TG水平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原花青素使高脂大鼠血清TC水平降低了18.1%(高剂量);使血清TG水平降低了34.4%以上.原花青素对高脂大鼠肝脏胆固醇、甘油三酯有显著的降低作用(P<0.01).原花青素对高脂大鼠血清LCAT活性有升高的作用(P<0.05).实验各组粪胆汁酸每日排出量高于高脂饲料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提示原花青素有降低高脂大鼠血脂水平的作用.

    作者:闫少芳;李勇;吴娟;肖颖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关于做好2003年春季学校食品卫生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对表明特定保健功能的食品违法行为的认定与处理

    为规范保健食品的生产与经营,对借助食品原料宣传保健功能,对明示或暗示食品疗效作用,对食品说明书,对不符合卫生要求的标签、说明书4个方面的问题进行了讨论.阐明在遇到这些方面的问题时的处理方法.对保健食品的监督管理具有一定的作用.

    作者:谢国祥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通告卫通[2003]1号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公告2003年第4号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保健食品促进排铅模型小鼠饮水染铅剂量及检测指标的探讨

    为探讨保健食品促进排铅作用动物模型饮水染毒的适宜剂量,给小鼠自由饮用Pb2+浓度为163.9、546.2、1 638.7 mg/L的醋酸铅溶液30 d,每周记录饮用量,周末称重,估算实际铅摄入剂量.实验末取血、肝、脑、肾、股骨,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全血和组织铅含量.结果显示, 163.9、546.2、 1 638.7 mg Pb2+/L剂量组小鼠实际铅摄入剂量分别为27.9、 86.6、 169.4 mg/kg BW,546.2、 1 638.7 mg Pb2+/L剂量组小鼠体重增长较对照组显著减少,食物利用率也明显降低;各剂量组小鼠全血、肝、肾、股骨铅及546.2、1 638.7 mg Pb2+/L剂量组小鼠脑铅含量显著升高.建议以 546.2 mg Pb2+/L作为保健食品促进排铅作用饮水染毒的造模剂量;除骨铅外,建议增测肾脏、脑组织内的铅、锌、铜含量及骨骼内的钙含量.

    作者:刘秀英;胡怡秀;丘丰;刘富强;王春娥;臧雪冰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溶藻弧菌引起暴发型食物中毒的病原学研究

    为研究一起食物中毒的病原,对分离的可疑菌进行了培养、鉴定、动物毒力实验及ST毒素测定,结果显示分离菌为溶藻弧菌,该菌对小白鼠的LD50为3×107CFU/g鼠体重,存在ST毒素,证明这起食物中毒的病原为溶藻弧菌.

    作者:封会茹;游京蓉;刘玉堂;李珊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试论合并处罚法律条款的正确运用

    为正确贯彻执行食品卫生法律法规,对合并处罚的概念和意义,合并处罚的原则,合并处罚的运用进行了讨论.讨论有助于指导在工作中正确运用合并处罚.

    作者:项荣松;李盘生;谢建荣;徐伟军;李华鸣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FAO/WHO《食品益生菌评价指南》

    作者:吴蜀豫;冉陆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几种常见食品中甲醛本底值的调查研究

    为了解唐山市居民日常饮食中甲醛的本底值,用乙酰丙酮比色法检测了唐山市出售的来自全国10个省市自治区的75份食品的甲醛含量.75份食品包括腐竹12份,粉丝、粉条16份,水发海产品17份,面粉13份,白糖9份,竹笋罐头4份,其他4份.75份样品全部检出甲醛,69份含量小于4.0 mg/kg,占样品总数的92%,5份样品含量较高,8~35 mg/kg,还有1份食品高达464 mg/kg.由于食品原料、包装材料、加工方法、检验方法等因素的影响,食品中可能会存在一定量的甲醛或产生甲醛反应的物质.从本次检验结果看,低于4.0 mg/kg的甲醛含量可被看作是本底值.而6份甲醛含量在8~464 mg/kg的样品可以认定是在食品中非法使用了甲醛.

    作者:郭会芝;徐静清;赵菲琦;陈秉云;李彦伯;孙艳荣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不同种类蛋白质与大鼠锌代谢关系的研究

    通过给予SD种Ⅱ级成年雄性大鼠4种不同蛋白质的合成饲料,研究不同种类蛋白质对锌代谢的影响.大鼠随机分成谷类蛋白质组(Ⅰ)、大豆蛋白质组(Ⅱ)、酪蛋白质组(Ⅲ)、谷豆混合蛋白质组(Ⅳ)四组,每组11只,自由摄食饮水.实验结果显示,锌摄入量:Ⅳ组>Ⅱ组>Ⅲ组>Ⅰ组,但各组间差别无显著性;粪锌含量:Ⅰ组>Ⅲ组>Ⅱ组>Ⅳ组,其中Ⅳ组与Ⅰ组差别有显著性(P<0.05);尿锌含量:Ⅰ组>Ⅱ组>Ⅳ组>Ⅲ组,但各组间差别无显著性;表观锌吸收率:Ⅳ组>Ⅱ组>Ⅲ组>Ⅰ组,其中Ⅳ组与Ⅰ组差别有显著性(P<0.05);表观锌潴留率:Ⅳ组>Ⅱ组>Ⅲ组>Ⅰ组,Ⅰ组与Ⅱ组、Ⅲ组、Ⅳ组组间皆差别有显著性(P<0.05).谷类蛋白质与大豆蛋白质混合后,其生物利用率提高,能较明显地增加锌的吸收率与潴留率.提示大豆蛋白质尤其谷豆蛋白质是一种改善锌缺乏的优质食品.

    作者:王充;关玉群;胡锡珉;文孝忠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做好公共场所和食品生产经营单位预防和控制非典型肺炎工作的紧急通知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蜜枣中检出甲醛次硫酸氢钠

    斗门区工商部门送检10份怀疑被甲醛次硫酸氢钠处理过的蜜枣,其中4份为来自农贸市场的散装样品,6份为来自超市的包装样品.散装样品呈淡黄至棕黄色.包装样品呈褐红色,颗粒完整,有蜜枣的天然香味.

    作者:陈灵虹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锌粒还原法快速测定食品中的硝酸盐

    目的:建立食品中硝酸盐的快速测定方法.方法:用锌粒作还原剂,在银离子催化下将食品中的硝酸盐还原成亚硝酸盐,然后按亚硝酸盐的测定方法测定.结果:该方法的相对标准差低于5%,平均回收率94.0%.结论:运用该方法能对食品中的硝酸盐进行准确而快速的测定.

    作者:肖义夫;廖百森;赵舰;王正虹;邱宏;陈静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食品微生物危险性评估

    食品中来自微生物性危害的危险性密切关系到人类的健康.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确定的微生物危险性评估框架包括四个主要步骤:危害的确定、危害特征的描述、暴露评估和危险性特征的描述.这些步骤构成了评估食用可能污染致病菌或/和微生物毒素的食品而对人产生不良健康后果及其发生概率的系统过程.本文结合这一领域的研究进展,对微生物危害危险性评估框架的各个部分及其相关因素作了综述性介绍.

    作者:赵志晶;刘秀梅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兰州市市场上部分食品铅污染状况分析

    为了解兰州市部分市售食品的铅污染状况,检测了抽检和送检的样品558份,其中冷饮195份,118份检出铅,检出率60.5%.17份超标,超标率8.72%.糕点类食品75份,39份检出铅,检出率52%,超标8份,超标率10.67%.调味品48份,43份检出铅,检出率89.58%,超标1份,超标率2.08%.蜜饯、糖果51份,43份检出铅,检出率84.31%,无超标.酒类50份,29份检出铅,检出率58%,2份超标,超标率4%.干果、坚果139份,123份检出铅,检出率88.49%.从检测结果看,虽然铅检出率较高,但是大多数符合国家标准.建议我国的铅食品卫生标准与CAC标准靠拢,这既有利于广大消费者的食用安全,也有利于我国食品参与国际竞争.

    作者:刘萍;王国平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乳酸菌对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抑制作用的研究

    为探讨乳酸菌对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 ATCC43895(E.Coli O157:H7)的抑制作用,在培养基上进行了研究.将E.Coli O157:H7与干酪乳杆菌干酪亚种、植物乳杆菌、发酵乳杆菌、乳酸乳球菌和瑞士乳杆菌同时接种在培养基中,E.Coli O157:H7的活性不受影响;将E.Coli O157:H7接种到培养了24 h的乳酸菌培养液中,E.Coli O157:H7活性显著下降.以乳酸调整的低pH值对E.Coli O157:H7有一定的杀灭作用.本研究表明:乳酸菌的代谢产物乳酸对E.Coli O157:H7有杀灭作用.

    作者:李志刚;杨宝兰;徐进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我国五城市学生营养午餐企业卫生状况

    为了解我国部分城市学生营养午餐企业的卫生现状,按照典型调查的原则抽取我国5城市的22家企业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发现,5城市学生营养餐企业的卫生状况良好,但3家企业厂房布局不合理,1家企业缺乏配餐间.各企业配餐间的卫生设施不同,10家企业未设缓冲间,12家企业没有清洗消毒池,2家企业没有灭菌设施,6家企业没有空气调节装置.同时,各企业分餐人员的卫生措施情况也差别较大,其中有4家企业的学生餐从制作完成到学生食用时间间隔超过3 h.仅13家企业学生餐食品留样48 h.这些结果提示学生营养午餐企业的卫生工作尚需进一步完善,应加强学生营养午餐有关理论和技术的基础性研究工作,强化供餐企业内部和外部的规范化管理,政府加强引导.

    作者:鲁扬;马冠生;胡小琪;郭子侠;田建新;陈君石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卫生部关于2003年第一季度重大食物中毒情况的通报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4期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中国卫生信息与健康医疗大数据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