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998年~2002年增城市桶装饮用纯净水微生物指标质量调查

刘伟森;张伟坚

关键词:增城市, 桶装饮用纯净水, 微生物指标, 样品, 合格, 卫生质量, 霉菌指标, 菌落总数, 监督监测, 大肠菌群, 致病菌, 销售, 生产
摘要:为了解我市桶装饮用纯净水的卫生质量,对1998年~2002年在增城市生产和销售的桶装饮用纯净水进行了监督监测.共监测了126份样品,其中44份(35%)样品的菌落总数不合格,39份(31%)样品的大肠菌群不合格,31份(25%)样品的霉菌指标不合格,致病菌指标全部合格.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卫生部关于西安科技大学临潼校区发生食物中毒情况的通报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动物源性食品及生物材料中克伦特罗测定方法的研究进展

    克伦特罗是一种非法的饲料药物添加剂,含有其残留的食品可引起食物中毒.为给我国检测食品中盐酸克伦特罗提供借鉴,从样品提取、净化、检测方法及其测定的发展趋势等方面综述了国内外文献中动物性食品及生物材料中的克伦特罗残留测定方法.

    作者:苗虹;王仁武;吴永宁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福建省2000年~2002年食品中沙门氏菌的监测与分析

    为了解福建省食品中沙门氏菌的污染状况、分布特征以及耐药情况和噬菌体类别,为评价和预警我省食品污染状况,为制定相关食品卫生政策提供可靠的基础数据,根据福建省的不同地理位置和经济状况,选择福州、泉州、龙岩和尤溪4个市县为监测点,在夏季和冬季随机采集农贸市场的样品.增菌后,采用沙门氏菌显色平板分离,经VITEK生化试验和血清学鉴定后进行噬菌体分型和药敏试验.2000年冬~2002年夏共检测978份食品,沙门氏菌的总检出率为6.44%,分属5个群, 13个血清型,噬菌体型别分散,耐药株占29.69%.实验显示福建省生(冻)畜禽肉、生食水产品、蛋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沙门氏菌污染,应加强畜、禽类屠宰、运输、加工过程的卫生管理和监测,并规范抗生素的管理和使用,减少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作者:陈伟伟;林升清;马群飞;杨毓环;陈建辉;谢一俊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卫生部关于禁止使用黄曲霉毒素超标大豆生产加工食品的批复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关于印发《食品药品放心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卫生部关于巴氏杀菌乳及灭菌乳抽检情况的通报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通告卫通[2003]3号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我国水产品中铅含量监测及应对国际标准制定的对策

    为了解我国水产品中铅污染状况,2002年全国污染物监测网对中国10个省市的13个监测点进行了水产品中铅含量监测,初步的结果显示,我国水产品的铅污染目前不严重,淡水鱼、海水鱼、软体贝类、甲壳类等水产品均符合我国的国家标准,也符合CAC及正在制定标准的建议值.但由于不是专项监测,没有针对我国主要经济鱼种进行监测,所监测的数据可能与实际经济鱼种铅含量有一定差距,建议我国尽快立项进行海鱼铅的专项监测,掌握其污染的本底值,在国际标准的制定过程中争取有利于我国的限量标准.本次监测同时提示,虽然我国水产品铅污染并未超过国家标准,但与10年前的监测结果比较上升了3倍,应引起各级政府的重视.

    作者:王竹天;韩宏伟;蒋定国;王茂起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微型核反应堆超热中子活化分析食品中的微量砷

    为提高食品中微量砷的检测能力,利用在微型核反应堆安装的超热辐射孔道对样品进行照射降低样品的本底值后测定食品中的微量砷.方法的检出限为6.7×10-9g,RSD=4.3%,样品的回收率在98%以上.微型核反应堆超热中子活化分析法可用于食品中微量砷的检测.

    作者:张瑛;刘岚铮;刘素华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HACCP实施中易忽视问题的探讨

    HACCP是国内逐步推广实施的一个食品安全质量保证体系,是当今食品卫生监管部门所关注的热点.针对在日常监督管理工作中HACCP建立实施出现的一些问题,从创建HACCP的前期工作、HACCP的建立、HACCP的运转等3方面着眼,重点阐述了 HACCP操作过程中容易忽视的概念、原则和方法,并提出了相应的观点.

    作者:杜治琴;黄飚;张卫民;徐娇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卫生部关于进一步实施食品药品放心工程的通知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碧萝芷对小鼠免疫系统的影响

    为了探讨碧萝芷对小鼠免疫系统的影响,采用128只BalB/c雄性小鼠,按体重随机分为8组,每组16只,每四组为1批.每批4组小鼠每天分别经口给予0、5.0、16.7、50.0 mg/kg BW的碧萝芷,30 d后,第一批小鼠测定足跖肿胀度、抗体生成细胞数、腹腔巨噬细胞吞噬率和半数溶血值.第二批小鼠测定NK细胞活性.结果显示,16.7 mg/kg BW与50.0 mg/kg BW 剂量组能明显提高 BalB/c 雄性小鼠的迟发型变态反应、抗体生成细胞数、单核-巨噬细胞吞噬功能、NK细胞活性及半数溶血值,提示碧萝芷能够促进BalB/c雄性小鼠的免疫功能.

    作者:陈世伟;张丁;刘翠娥;张杰;王海玉;张焱;孟光;陈炳卿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免疫亲和层析净化荧光光度法快速测定酱油及醋中黄曲霉毒素

    为检测酱油和醋中黄曲霉毒素的含量,建立了免疫亲和层析净化荧光光度法.试样由甲醇-水提取,提取液被过滤、稀释后,上交联着黄曲霉毒素B1,B2、G1、G2特异抗体的免疫亲和层析柱净化.以甲醇通过免疫亲和层析柱洗脱,溴溶液衍生,荧光光度计测定衍生物的黄曲霉毒素(B1+B2+G1+G2)含量.酱油和醋中检出限分别为2.5 μg/kg和1 μg/kg. 添加回收率在85%以上.该方法准确、简单、快速、安全.

    作者:王晶;张鹏;张艺兵;王雄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34家现场制作饮料店卫生状况调查

    为给监督管理提供依据,对浙江省宁波市江东区内的34家现场制作饮料的饮料店进行了卫生学调查并对26份产品进行了抽查.调查结果显示饮料店的整体卫生水平差,主要是布局不合理,存在交叉污染,卫生设施不齐全,生产过程不卫生.26份产品18份不合格,占69%.建议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现场制作饮料店卫生管理办法.加强对其的卫生指导和监督管理.加强从业人员在加工方面的卫生要求、消毒、个人卫生等方面的培训.

    作者:李友志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六六六、滴滴涕分析质量控制结果分析

    为了解我国检验机构在农药残留检验方面的质量水平,2002年5月使用六六六、滴滴涕质控双样开展了分析质量控制工作.检测结果表明虽然此项检验工作在全国已开展将近30年,但仍存在问题.数据不合格率为16.5%,13家单位中全部结果合格的有7家,3家单位存在较大问题.质量控制工作对于发现问题,促进问题的解决具有重要作用,应当在检测机构经常性开展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

    作者:杨大进;王竹天;蒋定国;方从容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卫生部关于2003年第二季度重大食物中毒情况的通报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化脓性伤口污染食品案

    2002年市卫生局卫生监督人员在对某饭店进行日常卫生监督监测中发现,该饭店无凉菜间加工制售凉菜,加工凉菜的工用具、容器未消毒,无空气及物体表面消毒设施.监督员现场采取已制作好的凉菜松花鸡腿、酱牛肉、凤爪、肘花各一份进行采样检测.四份样品中均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

    作者:张福代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1998年~2002年增城市桶装饮用纯净水微生物指标质量调查

    为了解我市桶装饮用纯净水的卫生质量,对1998年~2002年在增城市生产和销售的桶装饮用纯净水进行了监督监测.共监测了126份样品,其中44份(35%)样品的菌落总数不合格,39份(31%)样品的大肠菌群不合格,31份(25%)样品的霉菌指标不合格,致病菌指标全部合格.

    作者:刘伟森;张伟坚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卫生部关于印发2003年全国食品化学污染物和食源性致病菌监测计划的通知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物理处理鱼体内华支睾吸虫囊蚴感染兔实验观察

    为研究钴-60辐照和-18℃~-20℃冷冻对鱼肉中华支睾吸虫囊蚴感染的影响, 设立A、B 2个实验组.一组用0.05、0.10、0.15、0.20、0.25 kGy钴-60对含华支睾吸虫囊蚴的鱼肉进行辐照;另一组将感染了华支睾吸虫囊蚴的鱼肉于-18~-20℃冷冻3、7、14、21、28 d.用两组处理过囊蚴的鱼肉灌喂家兔,用粪检虫卵和解剖动物检查虫体的方法判定结果. 囊蚴感染家兔45 d后解剖,0.15、0.20、0.25 kGy组及冷冻组鱼肉饲喂的动物内均未找到华支睾吸虫成虫、童虫、和虫卵,肝胆器官未见病变. 鱼肉中的华支睾吸虫囊蚴经钴-60 0.15 kGy以上剂量辐照或存放于-18℃~-20℃冷冻3 d以上,便失去感染力.

    作者:方悦怡;戴昌芳;吴军;阮彩文;崔惠儿;张启明 刊期: 2003年第05期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中国卫生信息与健康医疗大数据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