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抗栓治疗与血栓的预防(9版):美国胸科医师学会循证临床实践指南(节选整理版)

沈东超;余杨;张伟丽

关键词:抗栓, 溶栓, 美国胸科医师学会, 临床实践, 指南
摘要:1抗凝治疗的循证治疗1.1按体重调整普通肝素(unfractionated heparin,UFH)剂量对于接受静脉注射UFH治疗的患者,建议在疗程开始时,按照体重对快速一次性推入初始剂量和持续输注初始速率进行调整[静脉血栓栓塞(Venous Thromboembolic Events,VTE)患者快速一次性推入初始剂量为80U/kg,继之每小时18U/kg;心脏病或卒中患者快速一次性推入初始剂量为70U/kg,继之每小时15U/kg],或者只采用固定剂量(快速一次性推入初始剂量为5000U,继之每小时1000U),不建议选用其他方案(等级2C).
中国卒中杂志相关文献
  • 三种代谢综合征诊断标准在急性卒中患者中应用的比较

    目的 比较急性卒中患者中三种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etS)诊断标准的一致性.方法 连续收集2008年7月~2011年6月期间住院的年龄在40~96岁之间的急性卒中患者505例,分别应用国际糖尿病联盟(International Diabetes Federation,IDF)、美国国家胆固醇教育计划成人治疗方案第三次报告(National Cholesterol Education Program-Adult Treatment Panel Ⅲ,NCEP-ATPⅢ)和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Chinese Diabetes Society,CDS)三个关于代谢综合征的诊断标准分析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并应用Kappa一致性检验分析三个诊断标准的一致性.结果 505例被调查的卒中患者中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分别为:IDF标准45.1%,NCEP-ATPⅢ标准33.7%,CDS标准44.8%,三个诊断标准的符合率为70.88%,其中IDF标准和CDS标准的符合率,为83.1%,Kappa值为0.660,P<0.01.结论 IDF、NCEP-ATPⅢ、CDS三个标准的诊断一致性较好,IDF标准和CDS标准的诊断一致性好.

    作者:王红;宋清扬;王爽;付晓华;孙佳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健康教育

    健康是人类的基本权利.随着社会环境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内涵的进步,公众对于健康的理解和需求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健康不仅是指生理上没有疾病,也包括躯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方面完好的状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健康的需求也趋于多样化,而健康教育是满足公众健康需求的有效途径.

    作者:王少石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卒中健康教育

    曾经看过一部纪录片,至今印象深刻.纪录片的名字叫《雨林部落的自杀之谜》.片子用镜头纪录了一个隐居在亚马孙河流域深处的原始部落——苏鲁阿哈人的生活.苏鲁阿哈是秘鲁北部的一个少数民族,他们长年生活在与世隔绝的热带雨林中,而这个部落之所以引起世人的关注是因为这个部落的族人几乎都是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自杀身亡.影片的开始是一群衣不蔽体但天真可爱的孩子,不幸的是他们大多都是孤儿,因为他们的父母已经自杀,孩子们了解父母的死因,并且坚信总有一天他们也会用同样的方式穿越到另一个世界与他们的父母团聚.

    作者:王拥军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研究生教育的几点思考

    医学影像学是伴随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应运而生的新兴专业,影像医学与核医学的新技术、新方法、新设备的不断涌现,临床学科发展日益精尖,必然对影像医学与核医学硕士研究生教育提出更高要求,应培养能够适应临床多样化需求的新的硕士研究生.本研究分析了目前影像医学与核医学硕士研究生培养存在的问题,同时结合本医院临床特色、学科特点及实际情况,提出相应地对策.

    作者:何文;颜丹;周健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抗栓治疗与血栓的预防(9版):美国胸科医师学会循证临床实践指南(节选整理版)

    1抗凝治疗的循证治疗1.1按体重调整普通肝素(unfractionated heparin,UFH)剂量对于接受静脉注射UFH治疗的患者,建议在疗程开始时,按照体重对快速一次性推入初始剂量和持续输注初始速率进行调整[静脉血栓栓塞(Venous Thromboembolic Events,VTE)患者快速一次性推入初始剂量为80U/kg,继之每小时18U/kg;心脏病或卒中患者快速一次性推入初始剂量为70U/kg,继之每小时15U/kg],或者只采用固定剂量(快速一次性推入初始剂量为5000U,继之每小时1000U),不建议选用其他方案(等级2C).

    作者:沈东超;余杨;张伟丽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MicroRNA与脑缺血

    MicroRNAs (miRNAs)是广泛存在于真核生物细胞中的单链小核糖核酸(ribonucleic acid,RNA),通过与靶信使核糖核酸(messenger RNA,mRNA)互补配对后在转录后水平对基因表达进行调控,导致mRNA的降解或抑制其翻译成蛋白质.脑缺血时miRNA的基因表达谱随缺血时间的不同而有不同程度的改变;同时miRNA可以通过对相关靶mRNA降解或抑制其翻译成蛋白质,或使相关靶mRNA降解或抑制其翻译成蛋白质后,调节其下游基因在信号转导通路中的作用,从而在脑缺血发生的病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张秀萍;关悦;李杨;关利新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建立类别流畅性测验的中国常模

    目的 类别流畅性测验是国际上常用的认知检查测验,本研究旨在建立该测验的中国常模.方法 42例正常被试、16例卒中患者,完成类别流畅性测验,用到的类别有动物、蔬菜水果、工具、动作、著名人物,分别统计被试在1分钟内列举类别物体的总正确数、亚类转换、串联数、前15s、后45 s以及佳15s的正确数.结果 随机选出四分之一的正常被试的数据重新评分,重测信度值r=0.99,测验的灵敏度为0.69,特异度为0.90,总负荷率为0.84.结论 该常模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具有临床和科研应用价值.

    作者:韩晓春;张硕丰;王际菲;谭勇;张玉梅;毕彦超;韩在柱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脑出血微创幕上血肿抽吸引流术后死亡风险的术前评估

    目的 根据患者术前临床特征对行脑出血微创颅内血肿抽吸引流术后30d内患者的死亡风险进行预测和评估.方法 回顾性的收集自2005年10月~2009年3月在我科行微创颅内血肿抽吸引流术治疗的138例幕上脑出血患者的基线信息和术后30d临床结局,利用Logistic回归模型,探寻影响术后30d患者死亡风险的危险因素.结果 138例脑出血患者中,术后30d内死亡28例,病死率为20.3%.多因素分析显示,仅有术前格拉斯哥意识障碍评分(Glasgow Coma Scale,GCS)(≤8)是影响微创术后患者死亡的主要因素[比值比(odds ratio,OR) 2.819,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 1.289~6.166,P<0.001].结论 意识水平是微创术前评估患者术后死亡风险的重要依据.

    作者:许峰;唐洲平;朱文浩;唐坤;刘建林;康慧聪;刘晓艳;朱遂强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卒中患者健康教育:必须逾越的鸿沟

    在过去的20年间,随着新的静脉溶栓药物如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ecombinant tissu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rt-PA)和组织化医疗——卒中单元等的应用,卒中急性期治疗已取得极大的进步,进一步降低了卒中急性期患者的致死率和致残率[1-3].但是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卒中绝对患病人数逐年增加,卒中复发风险也明显增加[4-5].卒中二级预防已成为卒中医疗服务质量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目标之一就是提高人群对卒中可干预危险因素和不健康生活行为的认识并加以控制.许多指南已经开始建议通过健康教育和行为改变控制卒中的危险因素[6-7].

    作者:李子孝;王伊龙;赵性泉;王春雪;王拥军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临床教学中培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探讨

    医患关系是医疗人际关系中重要的一种关系,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临床中的医患关系发生了很大变化,医患关系越来越紧张,医生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显得尤为重要,沟通技能的培训是本科生医学教育的重要内容,但目前未受到足够重视.加强沟通技能的培养对实习生的临床工作及营造和谐医患关系至关重要.本文通过分析当前医患关系的现状,强调医患沟通技能培养在医学生教育中的重要性,通过实例重点介绍如何培养医学生医患沟通技能.

    作者:隋汝波;张磊;臧丽娥 刊期: 2012年第07期

中国卒中杂志

中国卒中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主办: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