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来曲唑诱导排卵的进展及安全性探究

撒元红;孙振高;宋景艳

关键词:来曲唑, 诱导排卵, 克罗米芬, 安全性
摘要:来曲唑(Lteorozle,LE)是第三代芳香化酶抑制剂(aormataseinh ibitors,Als),在临床不孕症的治疗中已取得较好的诱导排卵的作用.但目前其适用人群、用药剂量、使用时间及用药方法尚无统一标准,对其应用优势及其安全性也存在诸多争议.本文结合国内外新研究进展对来曲唑的适用人群、作用机制、临床应用进展、其相比CC(clomophenei ctarte,CC)的应用优势以及安全性和目前存在的不足等环节进行综述.
中国性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尖锐湿疣合并其它性病感染的临床观察

    目的:通过尖锐湿疣与其他性病感染的关系的探讨研究,为尖锐湿疣的治疗提供临床资料.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248例尖锐湿疣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成男女两组各124例,并对两组的支原体、衣原体、淋病球菌等进行检测,分析和总结检测结果.结果:在对男女两组进行临床实验室检测后结果显示,男性组的其他病原菌总检出率为32.3%,女性组的总检出率为61.3%,女性组的其他病原茵总检出率明显要比男性组高,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合并衣原体的检出率(男16.1%,女28.2%)明显高于合并淋病菌(男8.9%,女17.7%)和梅毒(男7.3%,女15.3%),三者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男性患者衣原体的检出率(20.2%)明显低于女性(28.2%),数据对比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尖锐湿疣的患者容易合并其他性病的感染,诊断为尖锐湿疣的患者应该常规做其他病原茵的检查,并及时进行相关病原体的治疗,对尖锐湿疣患者的康复和预后有极大的帮助.

    作者:吕君梁;胡晶晶;陈扬敏;张娜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婚检与孕检医学检查中艾滋病、梅毒、乙型肝炎对比研究

    目的:研究婚检及孕检艾滋病、梅毒、乙型肝炎检出情况及其规律.方法:对我院2012年至2016年婚检及孕检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各年度婚检及孕检艾滋病、梅毒、乙型肝炎检出情况,总结其内在规律.结果:HBs Ag阳性婚检检出率较高,达到16.5%‰.男性检出率达到28.6%‰,高于女性的17.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梅毒阳性率和艾滋病阳性率较低,5年检测梅毒仅检出8例,艾滋病阳性仅有1例.孕检HBs Ag阳性检出率达到23.6‰,孕检梅毒阳性4例,艾滋病阳性1例,与婚检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婚检和孕检对于防治艾滋病、梅毒、乙型肝炎等疾病均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不应被忽视和撤除,应严格按照婚检及孕检要求,将艾滋病、梅毒、乙型肝炎纳入到婚检及孕检项目.把握关键环节,通过深入开展基层医疗保健宣教,从提高认识和掌握防病手段两个方面入手,有效的控制夫妻和母婴传染病传播.

    作者:胡桃艳;袁黎晖;章建红;邱飞君;邵桂芳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前列清瘀汤配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前列腺炎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前列清瘀汤配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湿热夹瘀型慢性前列腺炎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64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给予前列清瘀汤口服,并配合中药保留灌肠,4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结果:64例患者治疗后痊愈19例、显效26例、有效11例、无效4例、脱落4例,总有效率为87.50%.第1个疗程结束后自身前后对照,中医症候改善、临床疗效、前列腺炎症状指数NIH-CPSI评分、EPS镜检WBC计数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2个疗程结束后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前列清瘀汤配合中药保留灌肠对慢性前列腺炎具有较好疗效.

    作者:陈其华;李博;赵文雪;周欢;羊羡;胡伟;罗星乐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五种梅毒血清学实验方法的准确性及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比较五种梅毒血清学实验方法的准确性及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2例梅毒患者血清样本,采用梅毒螺旋体血球凝集试验(TPH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等五种方法对梅毒血清样本进行检测.结果:TRU-ST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分别为86.4%、85.3%,TPHA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分别为90.2%、96.3%,TPPA敏感性与特异性分别为97.6%、98.3%,EHSA敏感性与特异性分别为98.8%、98.3%,胶体金法敏感性与特异性分别为89.0%、97.4%.其中ELISA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均较高,其与TRUST、TPHA以及胶体金三种方法敏感性相比,差异存在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与TPPA法相比差异不大(P>0.05),统计学无意义;在特异性方面,ELISA检测方法与TRUST差并存在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TPHA、TPPA、胶体金三种方法特异性差异不大(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EHSA及TPPA法具有较好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可以作为梅毒血清筛查的首选方法,两种方法联合检测,能够提升准确率,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王飞翔;程兰芳;王维;刘超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宫颈癌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宫颈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宫颈癌患者80例,依据治疗方法将这些患者分为腹腔镜手术组(n=40)和开腹手术组(n=40)两组,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等术中指标及排气时间、排便时间、盆腔引流量、抗生素应用时间、引流管拔除时间、尿管拔除时间、体温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术后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腹腔镜手术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开腹手术组(P<0.05),术后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引流管拔除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开腹手术组(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2.5% (5/40)显著低于开腹手术组的35.0% (14/40) (P <0.05).结论:腹腔镜手术较开腹手术治疗宫颈癌的临床效果好,更能有效减少患者的术中出血量,缩短患者的术后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引流管拔除时间、住院时间,降低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安全有效.

    作者:梁议方;王香华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生殖健康状况调查与分析

    目的:了解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生殖健康知识掌握情况以及相关行为和态度,为教育者和管理者探索有效的教育途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对南京市两所医科大学和两所综合性大学的在校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生殖健康基本知识正确率高的是“胎儿生长的器官是子宫”为92.7%,知道“皮下埋植是一项避孕措施”的仅为17.0%;88.4%的大学生赞成对未婚者讲授避孕知识,74.4%的大学生接受同性恋;52.0%的人正在恋爱和曾经恋爱,8.3%承认有过性生活.医学相关专业和非医学专业男女生在生殖健康知识、相关行为及态度上都有不同差异.结论:在校大学生对生殖健康知识有了一定的掌握,但不够系统、全面,性观念比较开放.可以利用网络平台,采用大学生喜欢的上网方式开展生殖健康教育.

    作者:卞文萍;胡桂风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腹膜阴道延长对宫颈癌患者术后性生活质量及治疗态度的影响观察

    目的:观察与研究腹膜阴道延长对宫颈癌患者术后性生活质量及治疗态度的影响状况.方法:选取2011年7月至2016年6月期间本院收治的60例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宫颈癌手术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腹膜阴道延长治疗,然后统计与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性生活质量、性功能状态与治疗态度.结果:手术前两组患者的性生活质量、性功能状态与治疗态度评估结果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而手术后不同时间观察组的性生活质量、性功能状态与治疗态度均显著地好于对照组,P均<0.05,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腹膜阴道延长对宫颈癌患者术后性生活质量及治疗态度的影响更为积极,适用于宫颈癌手术患者.

    作者:刘智慧;黄翀;宋晓婕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CO2激光联合ALA-PDT治疗男性尿道内尖锐湿疣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CO2激光联合5-氨基酮戊酸制剂(ALA-PDT)治疗尿道内尖锐湿疣的临床研究.方法:选自我院于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尿道内尖锐湿疣患者84例,均为男性.按照随机表法分为观察组42例与对照组42例.对照组采用CO2激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ALA-PDT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疗效、总满意率及治疗前和治疗后3个月外周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结果:观察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总满意率(95.24%)高于对照组(76.19%),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CD3+、CD4+及CD4+/CD8+增加(观察组t=17.7073、13.2775、9.0742,对照组=9.0845、6.9788、4.6871,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CD3+、CD4+及CD4+/CD8+高于对照组(t=7.2674、6.4398、4.4510,P<0.05).结论:CO2激光联合ALA-PDT治疗尿道内尖锐湿疣的临床效果明显,可降低复发,且可明显改善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具有重要研究意义.

    作者:毛辉;叶敏欢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超声刀和血管闭合切割系统与传统手术方式在卵巢癌肿瘤细胞减灭术中的效果

    目的:考察超声刀和血管闭合切割系统与传统手术方式在卵巢癌肿瘤细胞减灭术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开腹卵巢癌肿瘤细胞减灭术治疗患者资料,依据手术方法分为观察组(超声刀和血管闭合切割系统,31例)和对照组(开腹器械手术,49例).比较两组患者术中资料: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恢复情况:初次排气时间、初次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应激指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t=6.387、5.668、5.966,P<0.01).观察组患者初次排气时间、初次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患者(t =3.112、8.397、3.969,P<0.01).观察组患者术后血清肾上腺素和皮质醇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t=17.176、8.230,P<0.01).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刀和血管闭合切割系统在卵巢癌肿瘤细胞减灭术中应用效果良好,可显著降低术中损伤,加速术后恢复,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汪萍萍;姜艳萍;冯晓萍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手术治疗对前列腺增生疾病合并输尿管结石患者术后近远期性功能的影响研究

    目的:分析手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疾病合并输尿管结石对患者术后近远期性功能的影响,为前列腺增生合并输尿管结石患者治疗方案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2月至2016年2月期间收治的72例前列腺增生疾病合并输尿管结石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药物保守治疗组(56例)和手术治疗组(62例).比较两组患者入组时、完成治疗后的3个月、6个月、12个月的勃起功能评分表(IIEF-5)、射精功能评分表(CIPE)、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Ⅰ-PSS)的变化.分析手术治疗对前列腺增生疾病合并输尿管结石患者性功能近远期影响.结果:两组患者年龄、前列腺增生临床症状表现、就诊时IIEF-5评分、CIPE评分、Ⅰ-PS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完成治疗后3个月手术组患者IIEF-5评分、CIPE评分、Ⅰ-P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术后6个月恢复至术前水平,但治疗后12个月上述指标较术前有明显提升(P<0.05).保守治疗组治疗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较治疗前均无明显变化;手术治疗组患者腰痛、输尿管结石尿路梗阻症状和膀胱刺激症状改善时间均明显短于保守治疗组(P<0.05).结论:手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疾病合并输尿管结石可快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对患者近期性功能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术后6个月性功基本恢复至术前,且术后12个月性功能较术前明显提升;保守治疗组性功能基本无变化.说明手术治疗前列腺增生合并输尿管结石对患者能提升患者远期性功能,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王刚;王涛;何海宝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切除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对性功能影响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切除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对性功能影响.方法:选自我院于2014年9月至2016年9月期间收治的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5例与对照组45例.对照组采用前列腺经尿道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切除术治疗.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冲洗时间、术后拔尿管时间及住院时间优于对照组,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术后3个月和术后6个月Qmax增加,而IPSS评分降低,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和术后6个月Qmax高于对照组而IPSS评分低于对照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术后3个月和术后6个月IIEF25评分降低,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和术后6个月IIEF25评分低于对照组,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性欲减退和阴茎勃起功能障碍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切除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效果明显,且对患者性功能影响小.

    作者:杨建伟;关海英;陈晨;陆勇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人乳头瘤病毒及行为危险因素与子宫颈癌的临床关系研究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及行为危险因素及与子宫颈癌的临床关系.方法: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医院收治的宫颈癌40例作为研究对象,设为观察组;取同期入院健康体检者40例,设为对照组.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采用医院自拟问卷调查表对两组基本资料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情况、行为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结果显示,子宫颈癌发生率与性生活过早、性保健缺乏、吸烟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颈癌发生率与人乳头瘤病毒感染、行为因素中多个性伴侣、免疫力低下、口服避孕药等关系密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子宫颈癌发生率与人乳头瘤病毒感染、行为因素中多个性伴侣、免疫力低下、口服避孕药等关系密切(P<0.05).结论:子宫颈癌发生、发展诱因较多,包括人乳头瘤病毒感染、行为因素等,故应加强女性子宫颈癌筛查,以降低子宫颈癌发生率.

    作者:林琳;李冬雷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广西地区健康体检人群液基薄层细胞学筛查宫颈病变的价值研究

    目的:利用液基薄层细胞学筛查广西地区健康体检人群筛查宫颈病变情况,为临床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7824例健康体检人群作为研究对象,均进行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并将其结果和组织病理学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液基薄层细胞共检测出宫颈阳性病变105例,占1.34%,且逐年升高;在分布上以ASC-US、LSIL、AGC-NOS发生率高,分别占全部的33.33%、25.71%、17.14%,和其他比较差异显著(P<0.05);以组织病理学为标准,共检测出阳性数94例,液基薄层细胞符合率89.52%,两种方法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012,P=0.092);组织病理学CIN Ⅰ、CINⅡ、CINⅢ检出数分别为26、23、24例,随着病变程度加重,两种相对危险度均逐渐升高.结论:液基薄层细胞学筛查能早期发现宫颈病变,结合组织病理学对宫颈癌早期防治和干预有重要价值.

    作者:韦小丹;欧惠萍;周中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不同方法对进展期梅毒诊疗价值的对比分析

    目的:比较不同检测方法对进展期梅毒诊断和治疗的临床价值,为进展期梅毒诊断方法及治疗效果跟踪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疑似进展期梅毒患者118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根据临床表现及暗视野检查结果进行梅毒感染诊断.根据诊断结果,将患者分为进展期梅毒患者组(62例)和非进展期梅毒患者组(56例).所有患者均取静脉血分离血清进行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实验(甲苯胺红不加热试验(TRUST)、荧光密螺旋抗体试验(FTA-ABS)、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梅毒螺旋体化学发光免疫法(TP-CHA),比较两组患者上述指标的差异,进展期梅毒患者治疗前后的差异,以暗视野检查阳性及临床表现(皮疹、扁平湿疣、黏膜损伤等)为诊断进展期梅毒的金标准,上述四指标单独与联合诊断进展期梅毒的灵敏度、特异度.结果:进展期梅毒患者TRUST滴度、FTA-ABS滴度、RPR滴度、S/CO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进展期梅毒患者完成治疗疗程后TRUST滴度、RPR滴度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FTA-ABS-IgM水平、S/CO值有所降低,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RUST、TP-CLIA、FTA-ABS、RPR试验及相应的组合诊断进展期梅毒的灵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TRUST、TP-CLIA诊断进展期梅毒的特异度均明显高于FTA-ABS、RPR试验,TRUST+ TP-CLIA+ FTA-ABS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均明显高于单一指标和其它组合指标.结论:非特异性螺旋体血清抗原试验和特异性梅毒血清抗原试验相结合对进展期梅毒患者的诊断和治疗疗效观察具有较高的临床意义.

    作者:张艳梅;李长彬;郭玮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性生活、前列腺疾病及HPV感染情况与前列腺癌的关系研究

    目的:研究与观察性生活、前列腺疾病及HPV感染情况与前列腺癌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60例前列腺癌患者为观察组,同时期的60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将两组的性生活评估指标、前列腺疾病史及HPV感染情况进行比较,同时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处理性生活评估指标、前列腺疾病史及HPV感染情况与前列腺癌的关系.结果:观察组的初次遗精年龄较小、性生活年龄较小、手淫、30岁之前性生活频率较高、前列腺炎史、前列腺增生病史、其他前列腺疾病史、HPV16、HPV18及HPV33感染者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上述因素均与前列腺癌有密切的关系.结论:性生活、前列腺疾病及HPV感染情况均对前列腺癌的发生有影响,应针对上述因素进行防控措施的制定.

    作者:何安仁;马鑫;史涛坪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婴幼儿性早熟的诊断方法和形成的病因

    目的:探讨婴幼儿性早熟的诊断方法和形成的病因.方法:对我院2011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40例婴幼儿性早熟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婴幼儿性早熟的形成的主要病因为饮食习惯,占总数的97.5%,主要为经常服用蜂皇浆及牛初乳,占总数的35.0%;其次为误服避孕药,占总数的20.0%;再次为经常服用蛋白粉、经常应用增白化妆品,均占总数的15.0%;之后为有新生儿脑膜炎史,占总数的12.5%;后为其他,占总数的2.5%.40例患儿中,外周性性早熟12例,部分性性早熟28例,分别占总数的30.0%、70.0%.LHRH试验结果显示,LH、FSH基础值分别为(0.35 ±0.18) IU/L、(1.55±1.43)IU/L,峰值分别为(14.92±15.47) IU/L、(13.36±9.37)IU/L,LH峰值/FSH峰值>0.6,其中外周性性早熟患儿的LH、FSH基础值分别为(0.86±0.16) IU/L、(2.40±0.40) IU/L,峰值分别为(1.32±0.27) IU/L、(3.00±0.50) IU/L,LH峰值/FSH峰值>0.6;部分性性早熟患儿的LH、FSH基础值分别为(0.95±0.20)IU/L、(2.54±0.51)IU/L,峰值分别为(1.44±0.31) IU/L、(10.20±1.86) IU/L,LH峰值/FSH峰值<0.6.结论:婴幼儿性早熟的诊断方法为主要为LHRH试验,形成的病因主要为饮食习惯.

    作者:单丽琴;林益琴;金佩丽;胡敏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右美托咪定不同给药方式麻醉在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肌瘤中的麻醉效果研究

    目的:分析并探讨右美托咪定不同的麻醉给药方式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临床效果,从而为临床上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在医院选择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妇科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单次注射右美托咪定,对照组持续注射右美托咪定.观察两组麻醉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心率、血压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拔管时间为(16.14±4.86) min,苏醒时间为(3.67±1.43)h,OAA/S评分为(4.75±1.15);对照组拔管时间为(22.49±5.86) min,苏醒时间为(4.86±2.49)h,OAA/S评分为(3.25±0.88),观察组拔管时间及苏醒时间以及OAA/S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33%,对照组为35.00%,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单次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应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中,可以有效的提高麻醉效果,有助于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

    作者:王跃斌;孙广运;何常佑;杜秋;陈家莲;高竟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桂枝茯苓胶囊对慢性盆腔炎患者炎症因子及临床疗效的影响

    目的:探讨桂枝茯苓胶囊对慢性盆腔炎患者炎症因子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12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进行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莫西沙星治疗,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桂枝茯苓胶囊治疗,治疗3周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炎症因子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5.00% vs.8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1.175,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炎症因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0.729、0.148、0.136、0.098、0.289、0.517,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炎症因子水平均明显改善,其中研究组患者TNFα、IL-1β、IL-8低于对照组,TGFβ1、IL-4及IL-10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4.453、8.717、5.569、22.788、9.372、8.348,P<0.05).治疗过程中,研究组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对照组3例(5.00%)患者服药后出现恶心症状,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372,P>0.05).结论:桂枝茯苓胶囊可有效改善慢性盆腔炎患者炎症反应,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较好.

    作者:刘惠玲;廖冬梅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浅谈中医男科特色望诊

    中医诊断是判断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前提.而望诊作为四诊之首,是医生通过自己的眼睛获得的关于病人的第一手资料,是中医辨证论治中不可缺少的一环.李海松教授认为,部分男科疾病的临床表现存在一定特点,常可以通过望诊获得病人的重要信息.笔者师从李海松教授学习,试将李教授临证中对于望诊的运用进行总结,以供同道交流学习.

    作者:宫僖浩;王继升;耿金海;代恒恒;李霄;祝雨田;李海松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子宫下段修补术在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子宫下段修补术在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3月至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实施剖宫产治疗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手术,观察组针对子宫切开行子宫下段修补术,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情况,分娩过程新生儿Apgar评分,术后并发症及术后泌乳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术中出血少于对照组(P<0.05),肛门排气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出生时新生儿Apgar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出生后5min Apgar评分同样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发生产后出血、伤口感染及输尿管损伤的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观察组初乳分娩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24h血浆泌乳素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患者,实施子宫下段修补术能有效的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出血,且手术并发症少,更好的促进产后恢复.

    作者:周麦玲;雷燕 刊期: 2018年第03期

中国性科学杂志

中国性科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性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