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淑娇;吴勤丽;宁海明;韩丽林
目的:研究经阴道和经腹腔镜两种手术方式治疗外生型剖宫产瘢痕部妊娠(CSP)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间CSP患者10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采用经阴道手术对患者瘢痕妊娠病灶进行切除,对照组患者采用经腹腔手术对患者瘢痕妊娠病灶实施去除,分别观察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用时、治疗总用费、住院天数、并发症、血液β-HCG恢复用时、再次月经时间及术后疼痛感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治疗总费用及住院天数比较,研究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治疗总费用方面都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在并发症、血液β-HCG恢复用时、再次月经时间方面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种手术方法都能有效去除患者瘢痕妊娠病灶,在恢复时间和术中出血量等方面控制都比较好,但经阴道手术能够明显减少手术对患者的创伤及手术费用,临床上更适合患者使用.
作者:王雪莲;张华 刊期: 2016年第11期
本文应用批判话语分析方法实践多元性别平等教育,可以分为四部分.首先,作者引导学生为“爱情”一词撰写词典释义,进而分析形形色色的释义所展现的性别意识形态,通过一定的言语反馈引导学生批判性地思考关于爱情的主流意识形态.其次,文章比较了《现代汉语词典》与《朗文当代高级英语辞典》中“爱情/love”的释义区别与优劣,并进一步考察《现代汉语词典》以“爱、恋、情、性”打头的词条中关涉性别的释义,揭示出释义渗透异性恋正统性(heteronormativity)的三种方式:(1)直接以“夫妻、男女、异性、两性”等用语展现异性恋关系;(2)不明示异性恋关系,但释义采用上述被限定在异性恋关系中的词语,因而语义被间接地限定在异性恋关系内;(3)释义没有完全限定在异性恋关系内,但以“多指、一般”等用语,或直接或间接地凸显异性恋关系.第三,文章回应了学生提出的若干具有代表性的质疑,呈现了教师如何在教学实践的师生互动中破解性别迷思,通过阐述语言、身份与社会结构的关系,展示了这一基于词典释史话语分析的多元性别教育的实践策略与方法.后,文章介绍了除词典之外,对教材领域中“爱情”定义与同性恋呈现方式的批判实践.
作者:崔乐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女性性病后微小和解脲脲原体检测后菌落情况及与临床相关性.方法:取临床女性性病后患者阴道分泌物标本58例,分别接种到培养基中进行培养.选取培养为阳性的临床株在各传一代后进行液体继续培养.注意观察培养基颜色变化,并取10μL液体培养基滴种在固体培养基上继续培养.注意观察固体培养基中微小脲原体、解脲尿原体的菌落大小.选取临床女性性病后女性58例为观察组,与正常对照组58例比较微小脲原体和解脲尿原体的感染率及在其他疾病的发生率,判断其与临床相关性.结果:固体培养基上观察到脲原体菌落36例,阳性率为62.1%,液体培养基阳性42例,阳性率72.4%.液体培养基的阳性率高于固体培养基;观察组微小脲原体和解脲尿阳性率为68.9%,体检组20.6%,两组数据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42例微小脲原体和解脲脲原体尿阳性的患者中,其中真菌性阴道炎的感染率为23.8%,滴虫性阴道炎为11.9%,细菌性阴道炎为64.3%,其中细菌性阴道炎支原体感染的阳性率高,与其他各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微小脲原体和解脲脲原体在液体培养基中的生长条件较好,容易生产,在固体培养基中容易形成菌落;微小脲原体和解脲脲原体的感染与细菌性阴道炎有一定联系,在临床上对相应病人应该加以重视.
作者:周小强;赵小玲;黄联继;郭树清;陈岗梅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本研究主要分析分娩方式对阴道静息压、盆底强度和耐力有何影响.方法:本研究收集了2009年1月至2010年8月之间初产妇276例,对其进行回顾性队列调查研究.研究运用压力法在妊娠中期和产后6周两个阶段分别测定产妇阴道静息压、盆底强度和耐力,以探讨其影响.结果:不同分娩方式组内比较发现,剖宫产产妇阴道静息压显著降低7.73%(t=127.321,P=0.005),而盆底强度和耐力无显著变化(P>0.05);自然分娩和阴道助产分娩后,产妇阴道静息压、盆底强度和耐力均显著降低(P<0.001).剖宫产与阴道分娩(自然分娩和阴道助产分娩)产后6周的VRP与PFM强度及耐力差异显著(P<0.001),但自然分娩和阴道助产分娩之间无显著差异.回归分析表明剖宫产的分娩方式与△VRP(回归系数B:-8.3,95% CI:-11.8~-4.9,P<0.001)、△PMF耐力(回归系数B:-111.7,95% CI:-157.1~-66.1,P<0.001)、△PMF强度(回归系数B:-16.4,95% CI:-21.1 ~-10.5,P<0.001)显著负相关.结论:阴道分娩显著降低产妇阴道静息压、盆底强度和耐力,而剖宫产对其影响较小.
作者:郑春艳;曹锦绣;罗树玲;白治英;晋雅凌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考察免疫层析技术(GICA)与酶联免疫吸附检测(TP-ELISA)在梅毒检测中的应用效果差异.方法:采用TP-PA法作为金标准检测1200例住院患者血清标准,评价GICA与TP-ELISA在梅毒检测中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金标准中1200例血清标本梅毒检出147例检出率为12.3%,GICA阳性检出率为12.7%,TP-IgM为11.5%.GICA法灵敏度为98.6%(145/147),特异性为99.3%(1046/1053),阳性预测值为阳性预测值为95.4% (145/152),阴性预测值为99.8% (1046/1048).TP-ELISA法灵敏度为91.8% (135/147),特异性为99.7%(1050/1053),阳性预测值为97.8%(135/138),阴性预测值为98.9% (1050/1062).两组问灵敏度和阴性预测值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GICA的灵敏性和阴性预测值优于TP-ELISA法,可以替代TP-PA成为梅毒检测的血清学检测首选方法.
作者:孙凯;马开富;江华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探讨B-Lych缝合术与常规止血方案对剖宫产患者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差异,并为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优化治疗积累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妇产科于2012年8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56例剖宫产后宫缩乏力性出血患者,其中20例患者采取B-Lych缝合术治疗,设为研究组;36例患者采取常规止血方法,包括药物和物理止血,设为对照组.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D-二聚体(D-D)和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并做好对比.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D-D和FDP含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Lych缝合术应用于剖宫产产后宫缩乏力性出血相较于传统止血方案疗效更佳,且能保留患者生育功能,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作者:徐建群;韩正勤;徐惠英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睾丸精原细胞瘤MRI诊断与鉴别诊断,以期提高对此病认识度.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14例经病理组织学证实为睾丸精原细胞瘤患者,均MRI检查,观察其影像学表现,并和病理形态学进行比较.结果:所有睾丸精原细胞瘤均位于睾丸实质内,未突破白膜,其中8例结节形,4例为不规则和分叶状且边界清楚,11例表现为均匀一致低信号,2例不均匀混合信号.增强扫描中,9例病灶边缘可见有纤维分隔样早期明显强化,TIC为平台型;5例肿瘤伴出血坏死,为不均匀强化,TIC为速升缓降型.病理表现为肿瘤细胞形态一致圆形或三角形,有胞膜,浆核丰富,核分裂常见.结论:睾丸精原细胞瘤的MRI特征性表现为T2WI病灶均匀低信号影并纤维血管间隔早期强化.
作者:莫本成;张自力;刘振华;李华菊;杨凡;杨丽;黄铁柱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超导可视人流与普通人流对患者术后性生活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6月至2015年3月我院实施全麻下无痛人工流产治疗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各40例,观察组实施超导可视人工流产,对照组实施传统盲探人工流产技术,对所有患者通过电话或门诊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手术后相关并发症情况、干预后FSFI评分情况及存在性功能相关障碍情况,并统计术后开始性生活时间及恢复规律性生活时间.结果:观察组不全流产、宫腔粘连、生殖道感染、闭经等并发症的总发生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FSFI评分中性欲、性唤起、性高潮及性心理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半年时随访,观察组存在阴道干涩、性交痛、性欲低下及性高潮缺失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开始性生活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恢复规律性生活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导可视人流能有效减少手术创伤,减少术后并发症,减少手术对患者性功能影响,促进患者早期恢复性生活.
作者:孙利;赵晓利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疤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的风险与相关并发症,研究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120例疤痕子宫妊娠分娩患者(观察组)与115例非疤痕子宫妊娠分娩患者(对照组)的临床资料.结果:剖宫产仍是疤痕子宫妊娠的主要分娩方式,社会因素仍是主要原因,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胎儿窘迫、产程进展异常、脐带绕颈显著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剖宫产术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恶露持续时间显著低于观察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粘连情况显著较对照组严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非疤痕子宫妊娠分娩相比,疤痕子宫再次妊娠后分娩存在较大风险,应严格控制非医学指征剖宫产.
作者:马爱青;李明江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比较胚胎发育潜能低下的患者在冻融周期中移植不同时期胚胎的妊娠结局,以优化其冻融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10月于我院生殖医学中心治疗的57例常规体外受精(IVF)周期或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周期中胚胎发育潜能低下患者的冻融周期临床资料.根据移植胚胎的时期分为分裂胚移植组(n=35)及囊胚移植组(n=22),比较两组的临床妊娠率、种植率及早期流产率.结果:冻融周期中,Day3分裂胚移植组与Day5囊胚移植组相比,临床妊娠率(65.71% vs.63.63%)和种植率(50.00% vs..52.27%)相近;早期流产率虽无统计学差异,但分裂胚移植组的早期流产率有明显高于囊胚移植组的趋势(8.7% vs.0).结论:冻融周期中,对胚胎发育潜能低下的患者建议优选囊胚移植,以降低早期流产风险.本研究结果需扩大样本后进一步探讨,为优化冻融周期的妊娠结局提供新思路.
作者:王珊珊;招霞;蒋益群;孙海翔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和选择性光前列腺汽化术(PVP)术式对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临床症状、生活质量及勃起功能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我院2012年3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共17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85例)和B组(85例),分别采用TURP和PVP术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临床指标、手术前后IPSS评分、QOL评分、IIEF-5评分及ED发生率等.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术中出血量、膀胱冲洗时间及尿管留置时间均显著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术后IPSS评分、QOL评分及IIEF-5评分均显著优于A组、术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ED发生率显著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TURP术式,PVP术式用于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具有微创、简便及术后恢复快等优势,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并有助于降低术后ED发生风险.
作者:罗兵;李昕;龙家才;李炜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与吻合器治疗包皮过长和包茎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013年2月至2015年10月就诊我院的包茎和包皮过长患者,按手术方法分为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组与吻合器组,对比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与吻合器治疗包茎与包皮过长的疗效,并对两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疼痛评分无明显差异(P均>0.05);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疼痛评分、手术并发症、伤口愈合时间、术后包皮外观满意度及治疗费用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包皮环切缝合器治疗包茎与包皮过长手术在术后疼痛评分、手术并发症、伤口愈合、术后外观满意度方面优于吻合器,而包皮吻合器在手术时间、手术中出血、手术费用方面优于缝合器(P均<0.05).结论:包皮环切缝合器治疗包茎与包皮过长手术在术后疼痛评分、手术并发症、伤口愈合、术后外观满意度方面优于吻合器,而包皮吻合器在手术时间、手术中出血、手术费用方面优于缝合器.术前可依据患者的需要及经济条件等充分的解释并选择个性化的手术方式.
作者:林剑峰;粱福律;涂建平;郭昭建;范先明;张遵俊;叶振扬;方荣金;郑健忠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探究子宫全切术对子宫肌瘤患者性生活质量的临床影响,并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来医院治疗子宫肌瘤并符合要求的71例患者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命名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其中试验组有患者35例,对照组有患者36例,所有患者均被确诊患有子宫肌瘤.试验组患者采用子宫全切术治疗子宫肌瘤,对照组患者采用子宫次切除治疗子宫肌瘤,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性生活质量,其主要评估内容有性欲的异常症状、性唤起的异常症状、性高潮的异常症状、性行为的异常症状、性心理的异常症状的评分及综合评分,两组患者手术后对性生活的满意程度.结果:两组患者经不同手术治疗子宫肌瘤,治疗前两组患者性生活质量没有明显的差异,治疗后试验组患者性生活质量评估及综合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且对照组患者经手术后的恢复速度更快,对照组患者手术后的性生活满意度高于试验组患者(P<0.05).结论:子宫肌瘤患者在手术后的一段时间会对患者的性生活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经子宫次切除治疗子宫肌瘤的患者恢复所需要的时间更短,当患者的子宫完全愈合后,两组患者的性生活质量无明显差异.
作者:魏海波;郭静 刊期: 2016年第11期
性教育应从广义上来理解,即性教育不仅仅是学校的事,还包括家庭、同伴和社会的教育,四者应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四位一体”性教育体系,促进性教育水平的全面提升.
作者:江剑平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运用参与式教学方法在昆明市某小学五年级学生中进行青春前期性健康教育,以提高青春前期性健康知识知晓率.方法:在昆明市某小学五年级264名9~12岁学生中进行参与式性健康教育,教育内容主要包括性别意识、性别多元、性侵害,并运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五个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性健康教育后学生对性基本知识判断、青春期相关知识、性骚扰的识别与应对均有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教育后对“月经/遗精会影响健康”正确判断率从45.5%提高到75.7%,对性骚扰采取“不出声,忍受”从33.0%降低到1.2%.结论:小学生性健康知识知晓率较低,学校开展性健康教育有助于小学生性健康知识知晓率的提高,有助于其健康成长.
作者:刘燕;罗金梅;武笑楚;陈茜;李颖;罗赛美;唐松源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分析探讨沙眼衣原体(CT)与解脲支原体(UU)感染与女性不孕症之间的关系,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收集我院自2013年12月至2015年6月治疗的不孕症患者235例,其中原发不孕组127例,继发不孕组108例.收集同期已生育的健康查体女性105例作为对照组.采用荧光定量PCR法进行宫颈分泌物沙眼衣原体与解脲支原体检查,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不孕组CT、UU及其联合感染率分别为43.4%、49.8%和13.6%,对照组感染率为10.5%、12.4%和2.9%,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原发不孕组CT、UU及其联合感染率分别为45.7%、46.5%和13.4%;继发不孕组CT、UU及其联合感染率分别为40.7%、53.7%和13.9%,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各年龄段不孕症患者感染CT、UU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沙眼衣原体与解脲支原体感染与女性不孕有一定程度的相关性,沙眼衣原体与解脲支原体检测应成为不孕症的临床常规检查项目.
作者:李素芳;徐宏仙;黎世贵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观察醋酸亮丙瑞林微球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效果及对患者CA125水平的影响,旨在为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术后选择巩固药物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均经腹腔镜术后病理组织学确诊,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实验组给予醋酸亮丙瑞林微球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避孕药达英-35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测定患者外周血CA125水平.结果: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停药后6个月,实验组无复发,对照组出现4例复发,复发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CA125水平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两组患者的CA125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性激素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性激素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实验组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之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醋酸亮丙瑞林微球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确切,复发率低,可降低血清CA125水平以阻滞疾病进展,虽有部分不良反应,但多为低雌激素症状,且程度较轻,可进一步临床推广.
作者:李妮;李花繁;李维玲;李雪绒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研究苄星青霉素与头孢曲松钠对早期梅毒患者皮损症状和血液免疫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4月到2014年4月于我院就诊的早期梅毒患者64例.以数字法随机分成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其中观察组采用苄星青霉素与头孢曲松钠,对照组则采用苄星青霉素.观察两组患者的皮损症状和血液免疫指标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疗效为治愈占比78.13%(25/32),总有效为100%(32/32),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3.13%(17/32)、87.50%(28/32);观察组各项红细胞免疫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T细胞亚群CD3+以及CD4+和CD4/CD8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CD8+则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红细胞的CD3+以及CD4+和CD4/CD8均显著高于对照组,CD8+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苄星青霉素与头孢曲松钠对早期梅毒患者皮损症状有缓解作用,对早期梅毒患者血液免疫指标有积极影响,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何金;张炼;江阳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分析并探讨欣母沛联合宫腔填塞纱布在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出血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5年3月期间来我院进行治疗的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宫腔填塞纱布进行止血,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在胎儿娩出后立即在子宫壁周围注射欣母沛20U,并静脉滴注欣母沛20U.结果:观察组治疗显效26例,有效29例,无效5例,治疗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治疗显效20例,有效27例,无效13例,治疗有效率为78.33%.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恶心呕吐3例,胸闷2例,寒战2例,一过性高血压2例,感染3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0%.对照组恶心呕吐3例,胸闷1例,寒战1例,一过性高血压0例,感染4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00%.结论:欣母沛联合宫腔填塞纱布法治疗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大出血有显著效果,临床上推荐合理使用.
作者:王晓娟;魏雪洋;谢玲娟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探究与分析宫腔镜下不同手术方式对子宫内膜息肉不孕患者性生活质量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自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90例子宫内膜息肉合并不孕患者,两组均给予宫腔镜下手术治疗,按照就诊时间顺序分为刮宫术组与电切术组,每组各45例,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随访1年妊娠结局、复发率及性生活质量.结果:刮宫术组与电切术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相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电切术组较刮宫术组相比临床妊娠率升高,流产率、异位妊娠率及复发率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切术组较刮宫术组相比每周性生活频率增加,性唤起时间缩短,获得高潮时间延长,性生活满意度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镜下电切除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不孕患者临床效果更加显著,可降低复发率,改善妊娠结局,提高性生活质量.
作者:谢吉蓉;潘一红;陶俊贞 刊期: 2016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