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直电极与弯电极序列人工耳蜗植入深度的比较

郗昕;冀飞;韩东一;黄德亮;武文明;杨伟炎

关键词:耳蜗植入术, 电极, 植入, 放射摄影术
摘要:目的测量比较Nucleus CI 24M直电极序列和CI24 Contour弯电极序列两种型号植入体的电极植入深度.方法对41例CI 24M和8例CI 24 Contour植入者,术后拍摄耳蜗位X线平片.应用图像处理技术,比照耳蜗螺旋模板,建立电极序列的极坐标图形,测量第22号电极与耳蜗开窗处的极坐标角度,两者之差代表了电极序列的植入深度.以t检验比较两种型号植入体的植入深度状况.结果无内耳畸形、手术条件相当的情况下,CI 24 Contour植入体的平均插入角度为413°,CI 24M植入体的平均插入角度为316°,P=0.0001.结论CI 24 Contour植入体的植入深度明显深于CI 24M.前者更有利于医师进行植入.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相关文献
  • 扁桃体手术致咽喉水肿1例

    1临床资料患者女,28岁.于2002-12-11上午门诊局麻下行双侧扁桃体挤切术,麻醉药物为1%利多卡因注射液10毫升,0.1%肾上腺素注射液3滴.手术过程顺利,术中无副损伤,少量出血约20毫升,术后静滴抗生素.术后10小时患者自觉咽痛,有轻度憋气感,后逐渐出现呼吸困难.

    作者:范永久;刘军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60例鼻部非霍奇金氏淋巴瘤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鼻部非霍奇金氏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临床治疗结果,就临床分期与预后的关系进行讨论3方法就60例鼻部非霍奇金氏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CT)资料,采用Ann Arbor临床分期,结合放疗为主的治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临床Ⅰ期、Ⅱ期、ⅢⅡ期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92.86%(13/14),41.67%(10/24)和11.11%(2/18);4例临床Ⅳ期病人均在1年内死亡;60例病人的1年、2年、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81.67%(49/60),61.67%(37/60),51.67%(31/60)和41.70%(25/60).结论鼻部非霍奇金氏淋巴瘤临床分期与预后关系密切;早期诊断和治疗是治愈的关键.

    作者:姜元芹;雷胜;章志勇;雷衍凡;潘桂华;张宜生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显微镜下鼻中隔矫正术

    鼻中隔偏曲类型多样,程度不一,多采用鼻中隔粘膜下矫正术治疗.我科于2001年~2003年采用显微镜下鼻中隔矫正术治疗鼻中隔偏曲78例,取得了较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牛广宪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对下鼻甲手术的评价

    采用切除下鼻甲改善鼻腔通气功能的手术历史悠久,特别是七十年代以后,许多新技术应用到这一领域,例如:激光、冷冻、射频、微波等,可谓种类繁多.为此韩德民教授提出对下鼻甲手术进行一次讨论,主要针对下鼻甲手术是否对改善鼻腔通气功能具有必要性及手术对鼻腔功能的影响,这对于在全国范围内进一步规范下鼻甲手术适应证、选择恰当的手术方式是非常必要的.

    作者:许庚;杨钦泰;徐睿;李源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纤维喉镜下诊治咽喉部异物203例

    咽喉部异物在耳鼻喉科急诊中是常见的一种疾病,由于间接喉镜本身的限制,许多隐蔽部位的异物不易被发现,我科采用纤维喉镜诊治咽喉部异物203例,报告如下.

    作者:韩浩伦;吴玮;吴代民;王鸿南;王刚;杨慧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转化生长因子-β1和胰岛素对人鼻中隔软骨细胞增殖和分化影响的研究

    目的了解转化生长因子-β 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beta1,TGF-β 1)和胰岛素对人鼻中隔软骨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鼻中隔软骨细胞,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代谢和35S-Na2SO4掺入的检测比较不同浓度TGF-β 1和胰岛素对人鼻中隔软骨细胞的增殖以及软骨基质蛋白多糖合成的影响,观察TGF-β 1和胰岛素对软骨细胞表型的影响.结果在15%血清的培养条件下,TGF-β 1和胰岛素均能显著促进软骨细胞增殖,且在各自一定的浓度范围内呈量效关系,联合作用效果累加;TGF-β 1、TGF-β 1和胰岛素联合作用促使软骨基质蛋白多糖的合成量明显提高;TGF-β 1使传代软骨细胞去分化提前.结论一定浓度的TGF-β 1、胰岛素和TGF-β 1+胰岛素对体外培养的人鼻中隔软骨细胞具有显著的促增殖作用.

    作者:李景红;黄金中;杜江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声导抗测试提示蜗后病变手术后证实为小脑脑桥角脑膜瘤1例

    1临床资料患者女,49岁.因左耳听力下降,伴耳鸣半年余,就诊于耳鼻咽喉科.检查见双耳鼓膜完整,标志清楚.纯音测听显示右耳平均听阈为20dBHL以内,左耳低频平均听阈为25dBHL~30dBHL,中高频均为20dBHL以内;声导抗测试双鼓室图呈A型曲线,蹬骨肌反射测试:刺激右耳1000Hz时同侧90dBHL引出,对侧为85dBHL引出;刺激左耳1000Hz时同侧110dBHL、对侧120dBHL大输出均未引出;进一步做疲劳试验:右耳阴性,左耳2000Hz 3分钟下降35dBHL,4000Hz3分钟下降40dBHL,呈强阳性.

    作者:孙玉兰;莫玲燕;刘辉;陈雪静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体外原代培养的初步研究

    目的应用体外培养技术,对喉鳞状细胞癌组织进行体外培养,探讨喉鳞癌组织原代培养中的各种影响因素,为建立人喉鳞癌组织的细胞系提供实验基础.方法采用体外组织培养技术,对24例人喉鳞状细胞癌组织进行原代培养,观察原代培养中肿瘤细胞的生长与供体的年龄、肿瘤组织的分化程度及不同培养方法的关系,分析在人喉鳞癌细胞的培养中成纤维细胞、微生物污染的影响.结果24例人喉鳞状细胞癌组织标本,年龄小于60岁组的细胞生长率为31.25%(5/16例),年龄大于60岁组为37.5%(3/8例);高分化组为100%(2/2例),中分化组为30.8%(4/13例),低分化组25%(2/8例);组织块培养法为43.75%(7/16例),酶消化法培养为10%(1/10例);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在培养的第5~7天,在贴壁组织块周围可见到有上皮样细胞爬出.全部标本中,成纤维细胞的过度生长和微生物的污染是阻碍人喉鳞癌细胞生长的重要因素.结论培养组织的细胞生长率与供体的年龄关系不大;肿瘤组织的分化程度较高者,细胞的生长率较高;与酶消化分离培养法相比,贴壁组织块培养法的细胞生长率较高;成纤维细胞及微生物的污染是阻碍人喉鳞癌细胞系建立的重要因素.

    作者:倪鑫;马丽晶;韩德民;张伟;王鸿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直电极与弯电极序列人工耳蜗植入深度的比较

    目的测量比较Nucleus CI 24M直电极序列和CI24 Contour弯电极序列两种型号植入体的电极植入深度.方法对41例CI 24M和8例CI 24 Contour植入者,术后拍摄耳蜗位X线平片.应用图像处理技术,比照耳蜗螺旋模板,建立电极序列的极坐标图形,测量第22号电极与耳蜗开窗处的极坐标角度,两者之差代表了电极序列的植入深度.以t检验比较两种型号植入体的植入深度状况.结果无内耳畸形、手术条件相当的情况下,CI 24 Contour植入体的平均插入角度为413°,CI 24M植入体的平均插入角度为316°,P=0.0001.结论CI 24 Contour植入体的植入深度明显深于CI 24M.前者更有利于医师进行植入.

    作者:郗昕;冀飞;韩东一;黄德亮;武文明;杨伟炎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微波治疗喉内血管瘤

    1临床资料患者女,40岁.一年前无明确诱因出现喉部不适,偶有轻度嘶哑,无呼吸吞咽困难症状.近一个月症状加重,音哑持续不愈,以喉内血管瘤收入院.检查:营养发育正常,轻度声音嘶哑,呼吸平稳,颈淋巴结不肿大,T:36.7.

    作者:韩仲明;张敏燕;徐金操;付玉泉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藻酸钙敷料在鼻内镜术后术腔填塞效果的临床观察

    目的比较鼻内镜手术(endoscopic sinus surgery,ESS)后藻酸钙敷料(Sorbalgon Tamponade Strips)与金霉素油纱条填塞术腔的效果,以寻求更好的鼻腔、鼻窦填塞材料.方法对53例慢性鼻窦炎患者在鼻内镜手术后应用藻酸钙敷料随机填塞一侧鼻腔,金霉素油纱条填塞另一侧鼻腔作为对照.观察及评价填塞与抽取时,两侧鼻腔的出血量、疼痛及鼻粘膜水肿情况;并对两侧鼻粘膜进行光镜观察及比较.结果应用藻酸钙敷料填塞止血效果好,填塞及抽取时出血少(P<0.01);鼻腔疼痛轻(P<0.01);术后鼻腔粘膜水肿轻(P<0.05).填塞藻酸钙敷料的鼻腔,术后第三周鼻粘膜炎性细胞浸润程度与填塞金霉素油纱条的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藻酸钙敷料是较理想的鼻腔手术后填塞止血材料.

    作者:刘颖;郑春泉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先天性耳前瘘管感染期手术治疗

    对先天性耳前瘘管在感染期切除已有报道[1,2],本文对我院1995年3月至2000年5月56例感染期先天性耳前瘘管病人采用大梭形切口,切除瘘管并行整形术,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孙志强;张琴;杨世贤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眉间囊性畸胎瘤1例

    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20岁.自幼发现眉间无痛肿物,渐增大2年于2002-11-30入院.查体:双眉正中可扪及一肿物,约2 cm×2cm×2 cm大小,质偏硬,边界尚清楚,无压痛,活动度较差,似与深部组织粘连.临床初步诊断:眉间纤维瘤.

    作者:吴寒冰;牛建瑛;陈仁物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内镜下鼻内多结构手术治疗慢性鼻炎

    目的探讨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炎的方法.方法对35例慢性鼻炎患者进行鼻内镜下选择性地多结构手术治疗,随访6月~2年,评估疗效.结果29例病人疗效满意,5例患者自觉症状明显缓解,1例病人仍持续性鼻塞,有效率97.1%.结论鼻内镜下选择性多结构手术治疗慢性鼻炎是一种值得推荐的有效方法.

    作者:司马国旗;蒋志毅;盛成;郁波;殷鹏;张亚军;魏国彪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嗅感觉神经细胞的分离与培养

    目的建立哺乳动物嗅感觉神经细胞体外培养的方法.方法取成年家兔的嗅区粘膜,用胰酶和胶原酶消化法进行嗅感觉神经细胞的分离与原代培养,并应用抗神经微丝蛋白(NFP)抗体、抗嗅觉标记蛋白(0MP)抗体进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同时采用甲苯胺蓝神经特异性染色和扫描电镜对其进行鉴定.结果从嗅粘膜分离以及原代培养得到的嗅感觉神经元,光镜、电镜下为典型的双极神经元,OMP、NFP阳性,神经元特异性染色阳性.分离的嗅感觉神经元可在体外存活数小时,其细胞形态、生存数量和存活时间均能满足体外实验的基本要求.结论本实验在家兔建立了较稳定、可靠的嗅感觉神经细胞分离和原代培养方法.为深入开展嗅感觉神经细胞的离体研究,提供了较为理想的材料来源和技术保障.

    作者:魏永祥;韩德民;蔡贞;杨凌;刘小超;羡慕;张晓斌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小针头穿刺石膏固定治疗耳廓假性囊肿

    耳廓假性囊肿又称耳廓软骨膜炎或渗出性软骨膜炎,以前称之为非化脓性软骨膜炎,是耳科常见病、多发病.治疗方法较多,如反复穿刺抽液、注射硬化剂、磁疗、冷冻和手术切除等方法治疗,但效果不甚满意[1].

    作者:戴建军;李雪芹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全麻下鼻内镜手术术后并发舌下神经麻痹1例

    1临床资料患者,男,49岁.因慢性鼻窦炎、鼻中隔偏曲于2003-03-06在全麻插管下行内窥镜下全组鼻窦开放加鼻中隔矫正术.

    作者:杨静;范雪梅;李天佐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下鼻甲手术历史和现状

    下鼻甲肥大的正确处理涉及诸多方面.本文对下鼻甲手术的历史、相关基础研究、手术方式、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并就下鼻甲手术的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作者:葛文彤;周兵;王琪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变应性鼻炎患者一氧化氮检测与分析

    目的检测变应性鼻炎患者鼻分泌物中一氧化氮(NO)的含量,并分别与慢性鼻炎患者和正常对照者鼻分泌物中NO水平进行比较.方法测定了50例变应性鼻炎患者和40例慢性鼻炎患者及40例正常对照组鼻分泌物NO水平.结果变应性鼻炎患者体内NO合成较正常对照组及慢性鼻炎患者高.结论NO参与了变应性鼻炎的发病过程,对其机理的研究有利于变应性鼻炎的治疗.

    作者:高金建;金建新;杨继红;郑晓群;黄加云;陈波蓓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鼻内镜下治疗慢性鼻窦炎60例

    我院自2000年1月至2002年6月鼻内镜下治疗慢性鼻窦炎60例,效果良好,现报导如下.

    作者:曹保刚;张霞;李少平;孙爱华;侯森;王海英;王目刚 刊期: 2003年第04期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 北京市耳鼻咽喉科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