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勇;陈剑;周清;徐锦堂;王彦平;赵松滨
目的探讨眼后段异物摘出术后再手术的原因.方法对52例(54眼)眼后段异物摘出术后再手术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6眼行内路法异物摘出,18眼行外路磁吸术摘出异物.术后23眼(42.59%)因视网膜脱离或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而再手术.异物摘出术前11眼伴有视网膜脱离,术后9眼复发;术前5眼伴有眼内炎,术后4眼发生视网膜脱离;视力预后以视网膜脱离或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及眼内炎差,81.48%的视力<0.1.结论视网膜脱离或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是眼后段异物摘出术后再手术的主要原因,术前伴有视网膜脱离和眼内炎是术后发生视网膜脱离的危险因素.
作者:李双农;唐仕波;廖文江;汪振芳 刊期: 2003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大剂量皮质类固醇对后部间接外伤性视神经病变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995年1月~2002年12月住院的41例后部间接外伤性视神经病变,依据就诊时间及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每天一次静脉滴注地塞米松1 mg/kg·d,连续5天,对照组静脉滴注地塞米松20mg,连续7天;然后口服强的松40mg,每3天减10 mg.结果治疗组26例经治疗视力恢复至0.05以上者22例(84.62%),对照组15例中7例(46.67%)视力达0.05以上,两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5),伤后24h以内就诊治疗者视力恢复情况明显好于24h以后就诊治疗者(P<0.05).结论早期应用大剂量皮质类固醇治疗后部间接外伤性视神经病变效果明显.
作者:赵晏黎;张有亭 刊期: 200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眼内激光在玻璃体切除术中的用途及有效性.方法将眼内激光应用于18例22眼玻璃体手术中.眼内光凝的方式:广泛视网膜光凝术14眼;环形激光视网膜拦截并封闭视网膜裂孔2眼;局限性光凝1眼;原发性或医源性裂孔光凝4眼;视网膜切开处光凝1眼.结果术后随访1~24月(平均9月),2眼术后再次视网膜出血,其余20眼均达到视网膜平伏、裂孔封闭、视力不同程度提高.结论眼内激光是现代玻璃体手术中重要的辅助措施,它的应用明显提高手术成功率.
作者:臧晶;周斌兵;卞庆宁;张少冲;高汝龙;林晓峰 刊期: 2003年第11期
各类眼外伤拳击伤日渐增多,1994年以来我院共收治眼部拳击伤115例(117眼),现总结如下:
作者:戈伟中;张矛 刊期: 200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氯胺酮及异丙酚复合麻醉下斜视矫正手术中眼心反射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斜视患儿120例,分为两组,A组为氯胺酮及安定复合静脉麻醉,B组为氯胺酮及异丙酚复合麻醉组.术中观察心率变化情况.结果A组麻醉后心率加快比B组明显(P<0.05);A组有28例,而B组只有8例出现眼心反射,两组间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B组平均手术时间短,术后苏醒快.结论氯胺酮+异丙酚静脉复合麻醉比氯胺酮+安定麻醉效果好,眼心反射发生率低.
作者:曾思明;莫恃 刊期: 200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在重度眼球破裂的复杂情况下如何严格掌握眼球摘除的适应证.方法对55例55眼在急诊情况下摘除眼球作了回顾性分析.结果55眼由于重度眼球破裂而作了眼球摘除或眼内容摘除.结论在眼球重度破裂伤后出现视力无光感,眼球巨大伤口、眼内容物大量脱出、眼球严重塌陷已无法维持基本的形状,合并眼内容物脱出后全眼球活动性出血、眼内巨大异物,眼内炎等应考虑急诊摘除眼球.
作者:麻张伟 刊期: 2003年第11期
目的研究内翻倒睫的手术方法.方法回顾分析了自行设计的手术558例(775眼).结果手术治愈率94%,未出现并发症.结论设计的手术方法简单易行,安全有效.
作者:尹忠贵;王巍;汪芳润 刊期: 2003年第11期
患者,男,65岁.主因双眼溢泪2年于2000年3月5日就诊.双眼无炎症或外伤史,家庭史无特殊.眼部检查:视力,两眼均为1.0,前段及眼底未见异常.裂隙灯下见双眼下泪点狭窄,泪点扩张器扩张泪点后,见泪点处膜状物增生,冲洗泪道通畅.
作者:李春增;戚伟 刊期: 200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KTP激光泪道成形术治疗各种泪道阻塞的方法.方法采用KTP-Nd:YAG/532泪道激光(以下简称KTP激光)成形术治疗各种泪道阻塞共880例(950眼).随访6~12月.结果950眼中治愈801眼;有效92眼;无效57眼.总治愈率84.3%,总有效率:94.0%.结论采用KTP激光泪道成形术是治疗各种泪道阻塞的一种较理想的方法.
作者:段志娟;孙兰萍;李冀;史伟;韦敏;鞠波 刊期: 2003年第11期
目的对高海拔地区青海省西宁市城北区眼外伤进行调查分析.方法2000~2002年眼外伤共163例.对其性别、年龄、致伤物与眼部损伤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163例(167眼)中男131例(135眼),女32例(32眼);年龄2~68岁,其中25~45岁较多.由竹棍、铁钉、剪刀、酒瓶、打火机、致眼穿孔伤26例;有石块、玻璃、铁屑等眼内异物5例,砖块、玩具枪子弹致眼挫伤63例;酸硷化学烧伤8例;拳击伤、足球、交通事故等59例.眼部损伤以前房积血、眼球穿孔伤,视网膜震荡、外伤性白内障、继发性青光眼、角膜上皮损伤等多.结论眼外伤多为中青年.以前房积血、眼球穿孔伤、视网膜震荡、外伤性白内障、继发性青光眼等多.
作者:艾利萍;刘枫芸 刊期: 2003年第11期
目的研究双巩膜咬切联合前房角分离手术对难治性青光眼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处于持续高眼压状态下的难治性青光眼36例36眼,实行双巩膜咬切联合前房角分离术,观察对比手术前后视力、眼压、滤过泡及并发症的情况.结果36眼术后视力进步和不变者31眼(86.11%).近期眼压控制32眼(88.89%),远期眼压控制22眼(22/27)(81.48%).近期获得功能性滤过泡28眼(77.78%).36眼术中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结论双巩膜咬切联合前房角分离手术对难治性青光眼是一种有效而安全的术式.
作者:蒋模;秦应举 刊期: 2003年第11期
目的建立外源性金黄色葡萄球菌性眼内炎动物模型.方法新西兰种大耳白兔24只,分为空白对照组及3个实验组,后者分别于眼内注入不同浓度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又分为高浓度组(104CFU/mL),中浓度组(103CFU/mL)和低浓度组(102CFU/mL).结果(1)3组术后均有不同程度炎症反应,术后24小时~3天角膜浑浊,前房渗出或积脓;3~7天炎症反应开始减轻;10~14天玻璃体呈灰白色浑浊.(2)细菌培养于术后12~24小时阳性率高,3组分别为100%、100%、33%;术后3天阳性率明显下降,7~10天阳性率为0%.(3)病理学变化:术后1~12小时虹膜和睫状体充血,眼内炎性细胞浸润;术后24小时视网膜下渗出和视网膜脱离;术后3~7天为全眼球炎.结论成功建立金黄色葡萄球菌眼内炎动物模型;确立了实验室诊断方法.
作者:颜华;王鑫 刊期: 200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固定性内斜视的手术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对10例固定性内斜视采用内直肌肌腱完全断腱,外直肌缩短联合眶缘骨膜固定术,且将眼球固定于过矫5°.结果出院时10例中6例眼位正位,1例残留有5°内斜,3例仍过矫5°.随访1年后,9例为正位,1例欠矫.结论固定性内斜视,采用内直肌断腱、外直肌缩短并眶缘骨膜固定联合手术,眼位过矫5°~10°.一年随访观察效果满意.
作者:王莉 刊期: 2003年第11期
羟基磷灰石义眼座以其良好的性能已广泛地应用于临床,但其并发症也逐步受到关注.义眼座暴露是其并发症中常见的一种.
作者:周莅斌;张大勤;符晓波 刊期: 200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外伤性下泪小管断裂修复术的方法,总结手术失败的原因方法外伤性下泪小管断裂26例均为单眼,其中20例采用直视法,2例采用环形插管术,4例采用泪囊切开术修复.结果26例中24例成功吻合,2例失败.结论下泪小管断裂不管采用何种方法,只要准确无误寻找到断端并进行正确吻合,术后留管时间恰当,都可收到满意的效果.
作者:叶梅;杨靖 刊期: 2003年第11期
三硝基甲苯(TNT)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和蒸汽,可经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进入人体,长期接触后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严重影响.
作者:宋月光;梁青枝 刊期: 2003年第11期
目的观察作者设计的生物陶瓷中空八孔义眼座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112例眼球摘除术后采用生物陶瓷带有八个孔的中空义眼座作为填充物,观察其效果.结果112例中108例眼窝塌陷得到满意矫正,义眼活动度15°~20°.3例因下穹隆过浅而未装入义眼,1例因感染取出义眼座.结论生物陶瓷八孔中空义眼座生物相容性好,手术方法简便,美容效果满意.
作者:王利群;张新丽;聂新刚;张建洛;万光明;郑广瑛 刊期: 2003年第11期
目的比较Nd:YAG激光与内高频电灼两种方法治疗泪道阻塞的效果.方法对355例428眼各种泪道阻塞分为2组.A组167例207眼行Nd:YAG激光泪道成形术;B组188例221眼行内高频电灼术.随访6~24月,观察其疗效并进行对比.结果A组治疗上泪道阻塞有效率为88.68%,显著优于B组的68.29%(P<0.05);A组治疗下泪道阻塞有效率83.11%,与B组的86.11%(P>0.05).结论Nd:YAG激光泪道成形术对各种类型的泪道阻塞均有较好疗效.
作者:刘懿;刘德成;王惠敏;刘凤霞 刊期: 200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环孢霉素A(CsA)滴眼液对同种异体角膜缘移植术后的免疫抑制作用.方法32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成CsA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每组16只.建立右眼角膜缘缺陷症动物模型,1月后实施同种异体角膜缘移植术,术后分别给予1%CsA滴眼液及生理盐水治疗,共4周.移植术后每日观察植片存活、角膜新生血管和上皮再生情况,共8周;术前1日及术后1~8周动态监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CD25的表达.结果对照组先于CsA组出现上皮排斥反应(P<0.05).CsA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CD25表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同种异体角膜缘移植术后早期应用CsA滴眼液可抑制外周血T淋巴细胞CD25的表达从而抑制排斥反应发生.
作者:丁勇;陈剑;周清;徐锦堂;王彦平;赵松滨 刊期: 200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显微镜下视网膜脱离手术的可能性及效果.方法对15例15眼原发性视网膜脱离,先予置硅胶条带和/或环扎带.在手术显微镜直视下行视网膜裂孔及变性区冷凝、硅胶顶压后,检查裂孔位置是否正确.结果15例15眼视网膜全部复位,视力提高14眼、不变1眼.无严重并发症,所有病例,视网膜冷凝反应清晰可见,轻度屈光间质浑浊,并不影响观察冷凝反应和裂孔定位.结论手术显微镜下视网膜脱离手术具有方便、准确、可靠等优点.
作者:孔玲 刊期: 2003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