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眼内芨芨草异物误诊一例

余金龙;董永章;雷春燕

关键词:芨芨草, 异物, 角膜穿孔伤, 右眼, 清创缝合, 流泪, 对症处理, 住院, 止血, 症状, 诊断, 医院, 眼痛, 玩耍, 疼痛, 术后, 手术, 视力, 抗炎, 患者
摘要:患者丁××,男,8岁,住院号53212.2001年3月12日玩耍时被他人用芨芨草戳伤右眼,当时疼痛、流泪、不能睁眼,在当地医院诊断为右眼角膜穿孔伤并行清创缝合手术,术后抗炎、止血、对症处理,眼痛、流泪症状好转,但视力仍差.
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相关文献
  • 额部皮瓣转移联合耳软骨移植行下睑再造

    全眼睑肿瘤手术后,留下大部分皮肤缺损,需Ⅱ期成形手术[1],我们设计利用额部带蒂皮瓣转移联合耳软骨行下睑Ⅰ期再造,共作10例,术后效果满意.

    作者:林瑞杰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冷凝联合810激光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目的探讨冷凝联合810激光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对12例中11例严重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实行分段性治疗,先行赤道部巩膜外冷凝,7天后再行睫状体810激光光凝.另1例直接行810激光光凝,术后前房积血、渗出、反应重.结果所有病例术中及术后无严重并发症,一次治疗眼压控制10例,占83.33%,2例接受二次治疗.术后眼压控制且视力提高者占75%.讨论赤道部巩膜外冷凝联合810激光睫状体光凝是一种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有效方法.

    作者:吴丹;蔡明高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眼内异物定位与摘出手术32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摘出眼内异物的佳定位方法及手术径路.方法 对1997年3月~2000年11月收治的32例(32眼)眼内异物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异物定位方法的准确率及手术径路的选择.结果 32例眼内异物定位准确率:检眼镜法为21.9%;X线法为87.5%;B超为78.1%;CT为81.3%.手术径路:传统方法和玻璃体切除法均成功地摘出异物.结论同时采用数种眼内异物的定位方法,才较精确.手术径路以不进一步损伤眼组织为原则,综合分析异物位置及其并发症.

    作者:黄灿华;吴迺川;罗大卫;王家玲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眼球前段重建术12例疗效观察

    眼球前段重建术是为挽救病变侵及全角膜和眼前段组织的眼球及视功能而设计[1].我院近年来对一些非常严重的感染性角膜炎、眼化学烧伤、热烧伤及严重的全角膜葡萄肿患者实施了眼球前段重建术,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卢荣强;黄明汉;梁式森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外伤性及神经源性复视的临床分析

    复视,指双眼复视,在眼科临床上较为常见,但也有时以眩晕、恶心、呕吐、头痛等为主诉就诊于他科者.作者将近年来在临床上遇到的外伤性及神经源性等类双眼复视58例,分析于下:

    作者:王延武;丁欣;荆文涛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单眼白内障手术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临床体会

    隧道小切口及超声乳化术已成为白内障摘出的主要术式.手术快捷安全,结果满意.但对于单眼白内障,尤其是有合并症的单眼白内障,手术效果仍存在不确定性.

    作者:栾秀丽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眼外伤继发青光眼调查分析

    目的探讨眼外伤继发青光眼的病因及其在外伤青光眼中的发生率,作为外伤后继发青光眼的早期诊断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12例眼外伤后继发青光眼的临床资料,探讨继发青光眼的原因、发生时间及与眼外伤的关系.结果眼挫伤后继发青光眼与外伤性白内障、超过180.范围的前房角后退、虹膜明显损伤和晶状体异位有高度一致性.4种原因中的2种存在于所有病例中.穿孔性眼外伤后继发青光眼与粘连性角膜白斑、可见的晶状体损伤或晶状体异位有关,集中于晶状体虹膜隔的损伤,而引起小梁网明显的功能损伤.结论眼外伤的正确处理,密切随访,观察眼压,尽可能早的预防不必要的视力损害.

    作者:刘平;王新;夏建生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虹膜损伤修复在外伤性白内障术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观察虹膜损伤修复在合并瞳孔异常的外伤性白内障摘出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对5例虹膜根部离断、9例瞳孔撕裂的眼外伤患者,在植入人工晶状体的同时,用10-0聚丙烯缝线行虹膜缝合复位术.结果术后视力0.05~0.1者4例,0.2~0.4者6例,≥0 5者4例.修复后瞳孔接近正常者11例,占78.6%.结论在复合性眼外伤中,行白内障摘出的同时修复损伤的虹膜,可起到改善瞳孔外观,和提高视力的作用,但手术操作较为复杂.

    作者:房建壮;袁文晓;尹彩芳;姜丽平;张乐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视网膜挫伤后血清铁的动态观察

    目的探讨视网膜挫伤后各期血清铁含量的动态变化及其机制.方法对90例视网膜挫伤病例分为3组,每组30例,将视网膜挫伤分急性期(伤后7天以内).恢复期(伤后8~12天).陈旧改变期(伤后21~40天).采肘静脉血,用JY-70(Ⅱ)合并型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测定.并与200例正常人对照,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在急性期血清铁含量增加,与正常组比较P<0.05,有显著差异.恢复期血清铁含量接近正常,P>0 05,无差异.陈旧改变期血清铁含量低于正常组,P<0.01,有显著差异.结论根据血清铁含量变化,在治疗上限制或补充含铁的药物和食物,有助于提高视力.

    作者:康润梅;张华;康皡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简便泪小管断裂吻合术的体会

    泪小管断裂是眼科急症[1],作者于1996~2001年共收治外伤所致泪小管断裂25例,吻合方法报告如下.

    作者:李进凯;阎磐石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白内障切口方位的研究--12点与10点半切口损伤睫状前血管的对比

    目的探讨白内障手术中12点与10点半角巩膜隧道切口区域损伤睫状前血管的差异.方法在2000年5~11月期间进行白内障手术的患者,以阶性选择的方法,选择12点与10点半的角巩膜隧道切口,术中统计该区域内有无睫状前血管.结果 106眼中选择12点为中心的角巩膜隧道式切口者50眼,区内有睫状前血管者30眼占60.0%.选择10点半切口者56眼,区内有睫状前血管者13眼占23.21%.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t=4.97,P<0.05.结论白内障手术10点半角巩膜隧道式切口区域睫状前血管损伤的发生率明显少于12点角巩膜隧道切口区域.

    作者:徐方;杨冠;顾国焕;徐敏;陈英华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急性颅脑损伤合并眼外伤108例

    急性颅脑损伤常合并眼外伤,由于病情复杂需与脑外科配合尽早处理.我院自1990~2001年4月共收治重型颅脑损伤684例,其中合并眼外伤108例,占15.85%.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时英;马效工;李晋;吴国夷;鞠燕;李顺利;尚继越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真菌性眼内炎HA义眼座Ⅰ期植入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真菌性眼内炎羟基磷灰石(hydroxyapatite,HA)义眼座Ⅰ期植入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1例真菌性眼内炎HA义眼座Ⅰ期植入的临床资料,并随访观察.结果 2000~2001年因真菌性眼内炎眼内容摘除和HA义眼座Ⅰ期植入11例,义眼座植入巩膜腔内,术后应用抗真菌药物10~14天,加压包扎3~5天.9例Ⅰ期愈合,除2例结膜伤口轻度裂开经药物治疗愈合外,未见其他不良反应.随访1~8月未见眶内感染或植入物暴露现象.结论真菌性眼内炎可行眼内容摘除HA义眼座Ⅰ期植入术.HA义眼座巩膜腔内植入并发症少见,植入后外观满意,义眼片活动度佳,能达到仿真效果.

    作者:刘金星;白洁;刘明春;陈国岭;吕梅红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角膜缘隧道切口钻凿劈核超声乳化术

    目的探讨角膜缘隧道切口钻凿劈核超声乳化技术在老年性白内障手术中的应用.方法通过角膜缘隧道切口,对96例(107眼)老年性白内障施行钻凿劈核超声乳化并植入折叠式人工晶状体.结果术后1周矫正视力≥0.5者88眼(82.2%),术后3月矫正视力≥0.5者98眼(91.6%),≥1.0者71眼(66.4%),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上方为10.70%(t=15.42,P<0.001),中央为11.04%(t=15.95,P<0.001).并发症包括:虹膜损伤3眼(2.8%),后囊破裂6眼(5.61%),囊阻滞综合征1眼(0.9%),角膜水肿7眼(6.5%).结论该术式是合理应用能量与负压、安全、有效的白内障超声乳化方法之一.

    作者:李一壮;刘爱萍;陈晖;姚长秀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外伤性角膜溃疡新鲜羊膜移植治疗研究

    目的探讨新鲜羊膜移植治疗外伤性角膜溃疡的效果.方法 外伤性角膜溃疡15例(15眼)经药物及物理等疗法综合治疗无效者,进行单纯羊膜移植手术,并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15例术后第1天角膜刺激症状开始减轻,术后第7天角膜刺激症状消失.5眼溃疡侵及角膜浅实质层者2周愈合.10眼溃疡侵及角膜深实质层者中9眼4周内愈合,1眼2周后行第2次羊膜移植6周内愈合.经临床观察无急性排斥反应,眼表修复良好,溃疡愈合,前房积脓消失,视力提高.经2~13月随访,无1例复发、无新生血管发生,眼表重建成功.结论新鲜羊膜移植术可有效地控制角膜炎性反应,促进眼表重建.是有效的手术方法之一.

    作者:温吉湘;卢洪娥;温莉;李竑;刘德申;王宗兰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泪道探通联合素高捷疗眼膏治疗泪道阻塞

    目的探讨泪道探通联合素高捷疗眼膏留置治疗泪道阻塞的疗效.方法对56例106眼泪道阻塞进行泪道探通扩张,留针20~30分钟,向泪道内注入素高捷疗眼膏形成机械性扩张.结果 44例溢泪消失,泪道冲洗通畅为痊愈(占78.6%);8例泪道冲洗通,但有阻力为有效(占14.3%);4例仍溢泪,冲洗不通.结论泪道探通联合素高捷疗眼膏治疗泪道阻塞总有效率达92.95,说明泪道探通联合素高捷疗眼膏留置泪道是治疗泪道阻塞是一可选用的方法.

    作者:王金玉;祁春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隐匿性巩膜破裂伤

    严重的钝挫伤可致眼球破裂.眼球破裂部位发生在结膜、直肌下或后部巩膜,外部检查不易发现,称隐匿性巩膜破裂伤[1].由于伤口隐蔽,常造成漏诊和误诊,延误治疗,后果严重.现将我院10年来经临床诊断和手术证实的40例报告如下.

    作者:蒋自强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微波工作者晶状体变化的调查

    随着微波技术在电子工业、国防、通讯、医药等方面的广泛应用,接触微波的人员也相应增多,微波辐射对人体的损伤受到国内外专家的重视.为了解微波辐射对眼晶状体的变化,我们对某单位微波作业者的晶状体作了调查分析.

    作者:谯俊华;那天云;李钰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外伤所致真菌性角膜溃疡的病原学及治疗分析

    目的研究外伤所致真菌性角膜溃疡的发病情况及疗效与病程的关系.方法对1999~2002年收治的主要由眼外伤所致的57例真菌性角膜溃疡病例,分析发病与季节的关系,总结用碘酊烧灼+局部二性霉素B、氟康唑滴眼液治疗的效果.结果 9~11月份发病多;眼外伤是其主要致病原因,治愈24例占42.11%,发病10日内就诊者治愈率61.9%,21天后就诊者仅11,11%,说明疗效与病程密切相关.结论男性农民为真菌性角膜溃疡高危人群,应早发现、早治疗.

    作者:王新月;郭娟;孙声桃;安美霞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白内障术后用地塞米松5-Fu预防后发障的观察

    目的观察白内障囊外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应用地塞米松和5-Fu预防后发障的效果.方法预防组:于术后每天结膜下注射地塞米松2mg,共3次;术后第4日起结膜下注射5-Fu 6mg,隔日一次共3次;1周后每周1次结膜下注射5-Fu 6mg,共5次.对照组:为常规术后处理的病人,结膜下不规则应用庆大霉素和地塞米松.观察比较两组术后角膜、前房、人工晶状体表面、后囊和视力.结果两组角膜内皮水肿无明显差异,预防组前房渗出少于对照组.术后后囊浑浊,对照组32眼中有17眼发生占60%,预防组30眼有6眼发生占18%(P<0.01).结论本方法预防后发障的发生有一定效果.

    作者:丁相奇;张五岳;张红梅 刊期: 2002年第05期

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