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灿华;吴迺川;罗大卫;王家玲
目的分析LASIK患者术前焦虑度与术后满意度的相关性.方法 LASIK 138例,分为A(正常)、B(有焦虑情绪或轻度焦虑)两组,术后随访其疗效及满意度.结果术后1年272眼裸眼视力<0.5、0.5~0.8、>0.8者,分别为4.04%、8.82%、87.14%,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裸眼视力较术前佳矫正视力增加及相同者、下降1~2行者,下降2行以上者,分别为75.00%、18.01%、6.99%,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对疗效表示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者,分别为11.76%、81.99%、6.25%,两组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相关性分析,rs=-0.76,P<0.05,相关系数有统计意义.结论 LASIK患者术前焦虑度与术后满意度相关;缓解其焦虑情绪,可提高对疗效的满意度.
作者:刘美光;王传富;马轶群;生晖;刘韶辉 刊期: 2002年第05期
传统的睑板腺囊肿刮除术,效果很好.但是在剪除囊壁时对周围正常组织损伤相对较大.因此,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对手术方法进行了一点改良.
作者:任广运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比较上下泪小管环形插管和下泪小管顺式插管治疗下泪小管断裂的疗效.方法下泪小管断裂60例(60眼)随机分为A,B两组,A组30例行环形插管术,B组30例行顺式插管术.随访2年.结果 术后3月A组再通率为100%.B组插管滑脱4例,下泪点外翻5例,冲洗泪小管不通3例,再通率为90%,溢泪6例.随访2年:A组下泪点外翻1例,冲洗泪小管不通1例,再通率为95.2%,溢泪1例.B组下泪点外翻7例,冲洗泪小管不通6例,泪小管再通率为75%,溢泪6例.结论治疗下泪小管断裂环形插管比顺式插管的疗效好.
作者:胡竹林;王树仙;江春光;郭玉敏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评价羟基磷灰石或高密度聚乙烯作为填充物矫正眼座植入后上睑沟凹陷的疗效.方法对34例患者行羟基磷灰石骨板或高密度聚乙烯垫入眼座下矫正上睑沟凹陷,用眼球突出计测量凹陷程度.结果术后观察3~32月,平均10 3月,无1例继发感染,无排异,治愈率为85.3%,总有效率达到97.1%.结论羟基磷灰石或高密度聚乙烯生物相容性好,作为填充物矫正效果确切.
作者:宋斗;苏书;孙桂珍;陈杰;肖震国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高眼压下青光眼小梁切除术的疗效.方法对32例(36眼)应用药物治疗不能控制眼压的青光眼患者,采取术中先缓慢降压的方法,进行青光眼小梁切除术.结果术后矫正视力无光感1眼,光感~数指5眼,0.02~0.25者11眼,≥0.3者19眼.术后眼压≤16 mmHg者24眼,17~22 mmHg者9眼,23~30 mmHg者3眼.结论对于药物不能有效控制眼压的青光眼患者,在高眼压下采取必要措施,进行小梁切除术是可行的.
作者:田骋;党锐;王洪亮;杨国华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生长于睑缘部的良性新生物,手术切除易破坏睑缘的正常结构,造成睑缘畸形、术后长期异物感、流泪等并发症.我们采用高频电灼的方法,治疗11例睑缘良性新生物,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金华 刊期: 2002年第05期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抗青光眼滤过手术后白内障的手术方法.方法 对抗青光眼滤过手术后白内障36例(38眼)采用颞上象限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随访3月.结果白内障手术后患者视力均有明显提高,视力≥0.5者占65.8%.均有功能性滤过泡,未见瘢痕化.术后平均眼压(14 6±2.62)mmHg.结论抗青光眼滤过手术后白内障患者进行颞上象限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可明显提高视力,保持滤过泡功能,维持正常眼压.
作者:张清生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观察非穿透性小梁切除加自体巩膜植入治疗开角型青光眼的效果.方法在浅层巩膜瓣下,做3mm×2mm之深层巩膜瓣,深度为保留睫状体上的一薄层巩膜组织,将此层巩膜剪下捆扎成细卷状并植入在原切除床上.观察术后视力、视野、眼压等改变.结果 36例45眼术后视力提高2行以上占15.6%,眼压控制在10.9~20.14 mmHg(1mmHg=0.133 kPa).随访6月至24月,眼压控制在12.01~20.33 mmHg.术后无浅前房或低眼压等并发症出现,视野未再缩小.结论用巩膜做植入物,手术简便、安全、效果可靠,值得推广.
作者:张波洲;康润梅 刊期: 2002年第05期
我科1992年3月~1998年5月,采用硬膜外麻醉导管留置加鱼腥草液冲洗治疗慢性泪囊炎38例42眼,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李良长;欧阳丽 刊期: 2002年第05期
泪小管断裂是眼科急症[1],作者于1996~2001年共收治外伤所致泪小管断裂25例,吻合方法报告如下.
作者:李进凯;阎磐石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分析不同截囊方式对后囊浑浊的影响.方法回顾259眼以开罐式截囊、信封式截囊和连续环形撕囊3种方式截囊的白内障囊外摘出术后后囊浑浊的情况.结果随访1年,开罐式截囊87眼术后发生后囊浑浊22眼(25.3%);信封式截囊82眼术后发生后囊浑浊19眼(23.2%);连续环形撕囊90眼术后发生后囊浑浊8眼(8.9%).连续环形撕囊组后囊浑浊的发生率与其它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连续环形撕囊有利于降低后囊浑浊的发生.
作者:张英朗;王昕;雷方;董道权 刊期: 2002年第05期
塑料子弹玩具枪致儿童眼外伤近几年来临床并不少见,现将作者1996年1月~1999年7月诊治的由玩具枪所致儿童眼外伤43例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杨建国;闫磐石;郑红芳 刊期: 2002年第05期
对于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治疗,目前方法较多,但其临床效果均不甚满意,我们于1995年开始,应用小梁切除术联合巩膜条带前房植入术,术后给予或不给予视网膜光凝,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31例,31眼,经定期观察、随访、疗效满意.观察报告如下:
作者:李书林;裴国宾;李珂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羟基磷灰石(hydroxyapatite,HA)作为目前理想的一种新型眶内植入体,已广泛应用于眼球摘除或眼球内容物摘出术后,其植入方法有多种为了使植入的羟基磷灰石义眼座位置更接近生理,活动灵活,手术操作简单,减少术后义眼座暴露等并发症,我们采用了双层帽状巩膜后羟基磷灰石植入,临床应用30例,收到较为满意的美容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刘志刚 刊期: 2002年第05期
外伤性前房积血如长时间不被吸收往往会加重伤眼视功能的损害,需要手术注吸前房积血.我科1996~2000年共施行这类手术86例,术中应用甲基纤维素冲洗剥离前房积血及附着于虹膜表面的凝血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作者:宋林;刘毅;黄红艳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泪道探通联合素高捷疗眼膏留置治疗泪道阻塞的疗效.方法对56例106眼泪道阻塞进行泪道探通扩张,留针20~30分钟,向泪道内注入素高捷疗眼膏形成机械性扩张.结果 44例溢泪消失,泪道冲洗通畅为痊愈(占78.6%);8例泪道冲洗通,但有阻力为有效(占14.3%);4例仍溢泪,冲洗不通.结论泪道探通联合素高捷疗眼膏治疗泪道阻塞总有效率达92.95,说明泪道探通联合素高捷疗眼膏留置泪道是治疗泪道阻塞是一可选用的方法.
作者:王金玉;祁春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摘出眼内异物的佳定位方法及手术径路.方法 对1997年3月~2000年11月收治的32例(32眼)眼内异物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异物定位方法的准确率及手术径路的选择.结果 32例眼内异物定位准确率:检眼镜法为21.9%;X线法为87.5%;B超为78.1%;CT为81.3%.手术径路:传统方法和玻璃体切除法均成功地摘出异物.结论同时采用数种眼内异物的定位方法,才较精确.手术径路以不进一步损伤眼组织为原则,综合分析异物位置及其并发症.
作者:黄灿华;吴迺川;罗大卫;王家玲 刊期: 2002年第05期
慢性泪囊炎是眼科常见病、多发病.过去人们常采用泪道探通、泪道置管手术等,疗效不佳.采用传统的泪囊鼻腔吻合术因手术视野小,缝合困难、出血量大等使手术时间延长,难度增加.我科对传统的手术方法进行了改良,使手术简单,疗效确切,缩短了手术时间.作者共完成了50例56眼,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月玲;刘素芬;张海江 刊期: 2002年第05期
Marfan氏综合征是一种先天性发育异常的综合征.特点为晶状体脱位、近视、先天性心脏病以及细长体型与肢指[1].我院收治了一例双眼小角膜、高度近视、晶状体全脱位、青光眼的Marfan氏综合征.
作者:杨帆 刊期: 2002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