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药治疗带状疱疹60例临床疗效观察

主父晨星

关键词:中药, 带状疱疹, 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探究中药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带状疱疹患者均采用银翘苦参汤治疗,观察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总有效率96.7%,不良反应3例(5.0%)。结论:中药治疗带状疱疹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并发症较少。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相关文献
  • 子宫动脉栓塞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剖宫产后子宫瘢痕妊娠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子宫动脉栓塞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剖宫产后子宫瘢痕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子宫瘢痕妊娠患者106例,分两组。对照组给予子宫动脉栓塞,观察组在子宫动脉栓塞基础上联合甲氨蝶呤治疗。观察用药后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心肌肌钙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 ST 段回落>50%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子宫动脉栓塞联合甲氨蝶呤的疗效确切,较少出现出血和心血管不良事件的情况。

    作者:郭松岭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螺旋CT在肺内小结节扫描时剂量监测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螺旋CT在肺内小结节扫描时剂量监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00例肺内小结节病变患者在相同电压下改变毫安扫描,得出4组图像,然后改变电压后继续改变毫安;获取图像后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胸部在何种扫描条件下的图像达到临床诊断标准,从而确定该扫描条件。结论:应用低剂量CT对胸部进行体检,可以大幅度提高肺小结节的检出率,从而提高早期肺癌的检出率。

    作者:李吉平;刘馨宇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中药治疗带状疱疹60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究中药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带状疱疹患者均采用银翘苦参汤治疗,观察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总有效率96.7%,不良反应3例(5.0%)。结论:中药治疗带状疱疹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并发症较少。

    作者:主父晨星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异位妊娠166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异位妊娠三种治疗方案的疗效。方法:收治异位妊娠患者166例,分为3组。A组给予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B组给予腹腔镜手术,C组给予开腹手术。结果:A组66例治愈,4例行腹腔镜手术治疗。B组75例患者治愈,1例开腹手术治疗。C组20例患者治愈。结论:保守治疗简单、方便、费用低廉,治疗成功率高,且不损伤输卵管,不影响下次受孕,但药物胃肠反应较大。腹腔镜手术创伤小,住院周期短,且出血量少,但费用稍高。开腹手术住院周期稍长,患者恢复稍慢,但费用较低。

    作者:王宏锋;马曙铮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PBL教学模式在护生临床带教中的应用与影响

    目的:为提高临床护理教学质量,发展护生临床实践能力,提升护生综合素质,我院在2014年开始应用PBL教学模式,并对传统的PBL教学模式进行了改革,通过教学的前期准备、教学案例的编制、教学DVD的制作等改革,逐渐完善,并形成了一套完整的PBL教学模式,在临床教学中取得很好成效。同时通过PBL教学模式的应用,实现了在校理论教学与临床实践教学的有效互补,更好地体现护理教学的整体性、连续性。

    作者:李中华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经胸冠状动脉超声与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的诊断研究

    目的:对比经胸冠状动脉超声与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患者的诊断效果。方法:收治疑似冠心病患者94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给予经胸冠状动脉超声与动态心电图诊断。结果:经胸冠状动脉超声和动态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灵敏度分别为80.0%、58.2%,特异性分别为87.2%、60.5%,准确度分别为83.0%、58.5%。经胸冠状动脉超声诊断冠心病的效果显著优于动态心电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胸冠状动脉超声对冠心病的诊断具有良好的灵敏度、特异性。

    作者:肖青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乌头汤联合来氟米特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乌头汤联合来氟米特片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来氟米特片;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乌头汤。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患者的临床症状、血浆指标、细胞因子水平及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后两组各项指标的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的临床症状及各项生理指标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乌头汤联合来氟米特能显著改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血浆指标,降低血清中的TNF-α、IL-1β、IL-17、MMP-9,提高有效率。

    作者:郑武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全科医生团队健康管理模式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血压达标经验分享

    目的:通过全科医生团队健康管理模式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血压达标经验分享,探讨社区高血压管理的佳方案。方法:收治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20例,采用全科医生团队健康管理模式对患者血压进行管理。结果:管理后患者生活方式和自我管理情况都有明显改善。收缩压与舒张压管理后与管理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治疗方案都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结论:全科医生团队健康管理模式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进行管理值得推广。

    作者:谷峰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循证护理在儿内科护理中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循证护理在儿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治患儿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循证护理,对比两组平均住院时间、儿童行为量表评分和家长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和儿童行为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家长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循证护理能缩短患儿的住院时间,临床效果较好。

    作者:王瑶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方法:收治急性脑梗死患者72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尤瑞克林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75.0%,观察组总有效率94.4%,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6.52±4.35),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4个月,观察组ADL评分(15.21±6.85),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显著,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娜仁图雅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喜炎平联合抗生素在社区下呼吸道感染治疗中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喜炎平联合抗生素治疗社区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下呼吸道感染患者108例,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4例,对照组根据患者感染类型的不同选择头孢类抗生素进行治疗,同时对症予中西医结合退热、清肺止咳化痰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喜炎平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进行评价。结果:经过足疗程的治疗,治疗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无效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喜炎平联合抗生素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少,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且临床有效率较高。

    作者:袁刘平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杂合式血液净化治疗肾功能不全合并晚期血吸虫性肝硬化46例临床分析

    目的:讨论肾功能不全合并晚期血吸虫性肝硬化患者用杂合式血液净化的治疗效果。方法:收治肾功能不全合并晚期血吸虫性肝硬化患者46例,将患者随机分为3个组,对照组两组(单超疗法和单纯血液透析疗法)和治疗组(杂合式血液净化疗法),测定3组治疗1个月前、后血ALT、AST、ALB、TBIL、DBIL、BUN、Cr及血Na+的含量,比较其变化。并观察治疗后半年内3组患者的好转、未愈、复发及死亡。结果:对照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杂合式血液净化疗法能显著改善临床症状,控制病情发展,是治疗肾功能不全合并血吸虫性肝硬化的一种有效、相对安全的手段。

    作者:黎明娟;李江;张旭;李晓艳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新护士岗前系统性强化培训的研究

    目的:帮助新护士尽快适应临床护理工作。方法:将2014年的42名新护士作为观察组,2013年的37名新护士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进行1周的常规岗前培训,观察组给予3个月的全面强化培训,对两组新护士的穿刺水平进行考核,对临床综合能力及满意度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新护士的静脉穿刺成功率、临床综合能力及满意度评价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短期系统强化培训是促使新护士尽快适应临床工作的一种较理想的培训方法。

    作者:张士红;赵明贵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剖宫产术后盆腔感染的诊断与治疗

    目的:探讨注射用头孢噻吩钠联合鱼腥草注射液治疗剖宫产术后盆腔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剖宫产术后盆腔感染患者100例作为试验组,选取正常剖宫产产妇10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注射用头孢噻吩钠联合鱼腥草注射液的临床效果。结果:试验组研究对象在手术后第1天、第5天和第10天血浆中D-D和Glu的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在术后第1天、第5天血浆中D-D和Glu含量显明高于第10天(P<0.05)。结论:检测不同时间点妇产科手术后患者血浆D-D和Glu含量可判断患者手术后的恢复水平,对患者的预后评估起到积极作用。

    作者:李琳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研究多种西药合用的不良反应及对策

    目的:研究多种西药合用的不良反应以及解决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1000张药方,以相关文件为标准,对这些药方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导致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药方有72张(7.2%);不良反应的表现有药物过敏5例(6.94%),胃痛11例(15.28%),身体忽冷忽热15例(20.83%),恶心、呕吐21例(29.17%),头痛9例(12.5%),水肿11例(15.28%)。结论:医生在开具药方时,必须对所有药物的性质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使开具的药方更加规范、合理。

    作者:库尔班·提拉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分析微生物培养标本不合格原因及对策

    目的:探讨微生物培养标本不合格的原因,分析主要的影响因素,找出有效的对策。方法:选取微生物培养标本6000份,包括痰液、血液、尿液等,分析不合格的结果和原因。结果:在6000份标本中,不合格1256份,不合格率20.93%。通过进行调查分析,主要原因包括医护人员服务不周到、患者样本采集步骤不正确等。结论:微生物培养标本不合格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关的工作人员应当增强责任意识,加强管理,进而提高微生物培养标本的合格率。

    作者:美丽坎·阿不都;木妮热·依布拉音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中医个体化护理对冠心病患者医嘱依从性及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探讨中医个体化健康教育对冠心病患者医嘱依从性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收治冠心病患者120例,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护理,试验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中医个体化健康教育,比较两组的效果。结果:在试验组,医嘱依从性在饮食习惯、情绪平稳和生活起居方面的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按时服药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医个体化护理能够有效提升冠心病患者饮食习惯、情绪平稳和生活起居方面的医嘱依从性,并能增加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孙明丽;赵紫玉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在健康体检妇女中的感染情况和基因亚型分析

    目的:探究在健康体检妇女中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的感染情况和基因亚型分析情况。方法:筛选常规体检的健康妇女800例,对宫颈高危型乳头状瘤病毒的感染情况进行检测,同时分析其基因亚型分布状况,并结合妇女的年龄分组分析其感染率。结果:感染率高的亚型为HPV52。50~59岁的年龄宫颈高危型乳头状瘤病毒检出率明显高于20~29岁年龄段(P<0.05)。结论:随着年龄的增加,宫颈高危型乳头状瘤病毒发病率有所增加,感染率高的亚型为HPV52,在临床宫颈癌的筛查和诊断中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作者:姜爱华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年轻恒牙感染根管牙髓血管再生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年轻恒牙感染根管牙髓血管再生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进行年轻恒牙感染根管牙髓血管再生治疗患者7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根尖诱导形成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血管再生术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及术后疼痛表现。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2.31%,高于对照组的79.49%;观察组轻度疼痛比例高于对照组,且重度疼痛比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管牙髓血管再生在年轻恒牙感染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张谦明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尿毒症顽固性皮肤瘙痒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对尿毒症顽固性皮肤瘙痒的治疗效果。方法:收治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32例,随机分为两组:血液灌流+血液透析(HP+HD)组16例,每周常规HD治疗2次,HP+HD治疗1次;另一组为单纯的HD,每周常规HD治疗3次,共5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甲状腺激素(PTH)、β2-MG浓度、血Pi浓度及皮肤瘙痒缓解程度。结果:HP+HD组患者皮肤瘙痒的缓解率87.5%,高于HD组的18.75%(P<0.05),HP+HD组血清PTH、β2-MG浓度、血Pi浓度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皮肤瘙痒明显缓解(P<0.05),而HD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可以明显缓解尿毒症顽固性皮肤瘙痒。

    作者:邢英英;马文录;王全哲 刊期: 2016年第10期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主管:中国乡村医生

主办:吉林东北亚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