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彦普;孙科;迟光玉
近年来,国内外重大传染病疫情时有发生,一方面已知传染病死灰复燃,另一方面新发传染病也不断出现,使部队综合性医疗机构的传染病疫情防控面临严峻考验.现就重大传染病疫情特点与综合性医疗机构的防控对策探讨如下.1重大传染病疫情特点1.1突发性强 一般来说,重大传染病疫情具有突发性强、较难预测的特点,难以防范.其发生、发展、整体变化趋势以及波及的深度均难以预料,所以具体防治管理措施的制定与实施存在较大难度,给疫情防控工作带来较大困难.
作者:程文琴;章复湘;张如 刊期: 2012年第12期
高原地区冬季低气压、缺氧与寒冷并存,天气多变,昼夜温差大,寒冷天气长达6个月.在这种条件下进行飞行训练,给航空卫勤保障工作增加了很大难度.我们积极克服各种困难,不断探索高原冬季航空卫勤保障方法,确保了部队飞行训练安全和战斗力的提高.现将高原冬季驻训的航空卫勤保障体会报告如下.1高原冬季飞行的卫勤保障难点1.1飞行效率降低在高原低气压和缺氧条件下,飞行人员注意力难以集中,记忆力和精细活动能力下降.飞行效率降低程度与海拔高度、进入高原的速度和在高原的驻留时间等有关,随着在高原驻留时间的延长,飞行员对高原环境逐步适应,飞行效率逐渐恢复,但仍难以达到平原地区水平.
作者:张永超;金国辉;陈清禄;何强;庞斌 刊期: 2012年第12期
近期我们对部分高原边防连队的抗生素使用情况进行了调查,发现连队抗生素使用量达总用药量的34%,且使用过程中存在不少误区.现分析报告如下.1现状1.1抗生素使用不合理(1)新型抗生素使用过频.部分军医常优先选用新型或价格相对昂贵的抗生素(如头孢噻肟钠等),而少用传统抗生素(如青霉素、庆大霉素等).(2)无指征用药较多.如上呼吸道感染一般为病毒感染,不必使用抗生素,但部分军医却用二联抗生素,甚至连用几天未见好转仍继续使用.
作者:戴卫国;康险峰 刊期: 2012年第12期
2004年4月-2012年1月,我们采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治疗嵌顿性腹股沟斜疝55例,效果满意.现分析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55例均为男性;年龄22~76岁,平均44.8岁.本组病例均为单侧斜疝,疝嵌顿时间<24 h,术前血象正常,无发热等.
作者:郑瑞国;周晓东;柳青 刊期: 2012年第12期
在肺外结核中,肝结核在临床上较少见,而且由于缺乏典型的临床特征,较难确诊.2002年1月-2012年1月,我院经病理检查明确诊断肝结核6例,我们对其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分析.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 肝结核6例中,男4例,女2例年龄(34.2±16.6)岁.从出现症状至医院确诊(66.3±41.9)天.临床表现:6例患者均有发热,出现肝脾增大、腹水各5例,乏力、食欲缺乏、腹胀各4例,消瘦3例,盗汗、尿黄、淋巴结增大及胸腔积液各2例.
作者:游绍莉;朱冰;臧红;荣义辉;张爱民;万志红;辛绍杰 刊期: 2012年第12期
当前食品安全隐患较多的形势,既为卫生人员做好边防连队食品管理提出了新要求,又使边防连队食品安全管理面临新考验.因此,加强食品安全管理,是边防部队卫生人员必须重视的问题.现就相关要求思考如下.1抓好技能培训,提高防范能力开展食品安全知识培训,把食品卫生监督方法和提高防范管理能力作为重点内容,连队卫生人员应熟练掌握农药残留、瘦肉精、亚硝酸盐、水产品甲醛含量等常用项目的检测方法,熟练操作上级配发的食品安全快速检测设备,以便为边防连队官兵食品安全保驾护航.
作者:蒋升华 刊期: 2012年第12期
1病例报告患者男,21岁.因野外执勤时,左中指被五步蛇咬伤30 min,急送旅卫生队救治.咬伤后立即口服季德胜蛇药片20片,并切开指腹排毒,以毛巾结扎前臂.查体:体温38.0℃,脉搏84/min,呼吸20次/min,血压110/76 mmHg.急性痛苦面容,左中指、手心、手背明显肿胀,触痛明显,左中指第一、二指腹有瘀斑,第一指节两侧可见咬痕,第一指腹可见一长约0.8 cm伤口,出血不止.遂以止血带结扎上臂,于牙痕处行双十字切开,并采用过氧化氢及大量生理盐水冲洗切口,挤压排毒.同时,给予抗蝮蛇血清8000U静脉推注,地塞米松10 mg、西咪替丁400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肌内注射盐酸异丙嗪注射液25 mg.松开止血带后,给予七叶一枝花、半边莲等中药口服并外敷左前臂、手背.
作者:宁国妙;陈勇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调查了解某部新兵心理健康水平.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某部2011年度入伍新兵673例进行心理健康水平评测,并与中国新兵常模及中国军人常模比较.结果:某部新兵阳性项目数与中国新兵常模差异不显著(P>0.05),显著低于中国军人常模(P<0.05);SCL-90总分和各因子分值均显著或非常显著低于中国新兵常模和中国军人常模(P<0.05,P<0.01).结论:某部新兵心理健康水平良好.
作者:何缨;刘长让;吴俊;董尔生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圣手镇痛活络酊治疗颈肩腰腿痛的近期疗效.方法:将颈肩腰腿痛2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0例,观察组采用圣手镇痛活络酊外敷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舒筋活血汤口服治疗,10天为1个疗程,1个疗程结束后评定并比较两组近期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疼痛、肿胀和压痛、功能受限积分均显著或非常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观察组近期疗效非常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圣手镇痛活络酊是治疗颈肩腰腿痛的有效药物.
作者:杨生安 刊期: 2012年第12期
近期,平原某部队官兵136例从平原(海拔66 m)先远程机动至海拔2800 m休息10 h,然后至海拔3600m处进行适应性训练4天.铁路机动总里程4100 km,历时113 h.途中海拔3000 m以上地域约2000 km,4000m以上960 km,海拔高为5213m.某分部驻军医院根据上级指示,抽组5名军医组成医疗专家组,进行伴随医疗保障,负责高原疾病的综合防治,并跟踪采集了驻训官兵各项生理数据,以分析平原部队赴高原驻训官兵生理指标的变化特点.现报告如下.
作者:姚德胜;王锦波;吕宏迪;魏新建;宁双辉 刊期: 2012年第12期
1病例报告患者女,62岁.绝经10年.1年前因阴道间断出血于外院行诊断性刮宫术,结果不详;之后在妇科检查中发现宫颈糜烂,行物理治疗,阴道出血停止,但未随诊.20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间断下腹胀痛,伴肛门坠胀感,时有排便困难,大便性状无改变.4天前于外院行超声检查,未见正常子宫回声,盆腔见囊实性混合包块.遂入我院就诊.既往罹患高血压病6年,糖尿病1年,曾行输卵管绝育术.查体:体质肥胖,下腹触及一质韧包块,发自盆腔,上极位于脐下偏左,无触痛,活动度好,移动浊音(一).妇科检查:阴道穹窿消失;宫颈囊性扩张,其表面偏左后见一凹陷宫颈痕迹,颈口闭锁;子宫增大,如妊娠4个月大小,质韧,活动度好,无触痛;双侧附件触不清.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未探及正常子宫图形,宫腔、宫颈管均呈囊袋样扩张,花生状,子宫大小16.9 cm×6.7 cm×8.8 cm,宫壁厚1.2 cm,宫腔内见7.8 cm×5.5 cm×6.5 cm暗区,透声差,呈细密光点反射,宫腔前壁见多个乳头状实性光团融合,宫颈管内暗区范围7.5 cm×5.5 cm×6.0 cm;双侧附件未见异常.
作者:关怀;李小薇;唐冬梅 刊期: 2012年第12期
1病例报告患者女,44岁.因反复阵发性心悸2个月余,查甲状腺FT3、FT4、T3、T4均正常;24 h动态心电图示:平均心率81/min,阵发性窦性心动过速.给予口服美托洛尔治疗,每次12.5 mg,每天2次.用药后3天,出现双眼睑红肿、瘙痒.立即停用美托洛尔,给予抗变态反应治疗,3天后症状消失.后因心悸症状加重,患者自行服用美托洛尔,再次出现双眼睑红肿、瘙痒症状.停用美托洛尔改用比索洛尔治疗后,未出现上述症状,提示为美托洛尔所致变态反应.
作者:李刚;龚清武;刘英群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观察羊膜修复陈旧创伤性下泪小管断裂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陈旧创伤性下泪小管断裂43例(43眼),采用经泪总管逆行寻找断端联合新鲜羊膜修复泪小管吻合术23例为观察组,行单纯泪小管吻合术20例为对照组.随访7~15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愈21例,占91.3%;对照组治愈13例,占65.0%;观察组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泪液清除率(TCR)正常21例,对照组为13例;两组TCR正常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无羊膜排斥反应,无吻合口糜烂裂开及留置管暴露,无瘢痕收缩和泪道粘连.结论:羊膜修复陈旧创伤性下泪小管断裂,疗效好,且较安全.
作者:宋学英;胡长娥;齐绍文;李庆和;杨惠春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调查了解某部驻岛官兵睡眠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阿森斯失眠量表(AIS)、疲劳量表-14(FS-14)和自制调查问卷对某部驻岛官兵339例的睡眠状况进行调查,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AIS总分>6分93例,占27.4%,4~6分89例,占26.3%;<4分157例,占46.3%.有睡眠障碍驻岛官兵AIS总分、FS-14总分及各因子分值均非常显著高于无睡眠障碍驻岛官兵(P<0.01).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AIS总分、各因子与FS-14总分、各因子间均呈非常显著正相关(P<0.01).Logistic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有影响自我睡眠因素存在、认为与战友关系差及躯体疲劳进入睡眠障碍为因变量的回归方程.结论:驻岛官兵存在一定程度的睡眠障碍,睡眠障碍与有影响自我睡眠因素存在、认为与战友关系差及躯体疲劳因素有关.
作者:杨春;高志勤;余海鹰;赵汉清;张理义 刊期: 2012年第12期
1病例报告患者男,60岁.因腹痛4天,停止排气、排便1天就诊.患者4年前行胃癌根治术,术后恢复良好.病理学检查:下半胃、胃窦小弯侧腺癌2级,伴坏死溃疡形成,癌组织穿透肌层及浆膜,上下切缘送检未见癌组织残留;小弯侧见淋巴结癌转移1枚,大弯侧淋巴结未见癌转移.术后给予化疗6周,并定期复查胃镜、癌胚抗原、糖类抗原15-3、糖类抗原19-9及增强CT,随访4年未见肿瘤复发和转移.患者于入院前4天饭后运动时出现腹部不适、恶心、无呕吐、无腹泻,排气、排便少,入院前1天出现腹胀、腹痛,停止排气、排便等肠梗阻症状.查体:腹平对称,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上腹部可见一长约20 cm的陈旧性手术瘢痕,腹肌软、脐周压痛、无反跳痛、未触及明显包块,腹部叩诊呈鼓音,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高亢5~6次/min,可闻及气过水声.
作者:陈星;苏秦;林一飞;尹耀兴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调查了解空军某部官兵人格特征及应对方式.方法: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EPQ-RSC)、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和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某部随机抽取的224例官兵进行测评,并与中国男性常模、中国男性军人常模比较.结果:某部官兵内外向和掩饰性因子分值均非常显著高于中国男性常模(P<0.01);神经质因子分值非常显著低于中国男性常模(P<0.01).解决问题和求助因子分值非常显著高于中国男性军人常模(P<0.01);自责、幻想、退避和合理化因子分值均非常显著低于中国男性军人常模(P<0.01).在人格特征中,大专及以上组、高中及中专组神经质分值非常显著低于初中组(P<0.01),工作岗位间差异不显著(P>0.05);在应对方式中,大专及以上组解决问题分值非常显著高于高中及中专组、初中组(P<0.01),勤务人员退避因子分值显著低于业务人员(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神经质维度与自责、幻想、退避和合理化因子呈非常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某部官兵应对方式以解决问题、求助成熟型为主;文化程度、工作岗位对个别官兵人格特征及应对方式有一定影响.
作者:李侠;郭华;于丽;杨连禄;齐颖;刘正;焦志刚;吴峰;辛益妹 刊期: 2012年第12期
输卵管复通术是临床治疗输卵管堵塞、积水等常用的方法.1998年2月-2010年2月,我们采用双侧输卵管吻合法,对绝育术后78例行输卵管复通术治疗,效果满意.现分析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 选择绝育术后行输卵管复通术78例,年龄22~42岁.其中,22~25岁36例,26~29岁22例,30~33岁9例,34~37岁8例,≥38岁3例.输卵管结扎均采用潘氏改良法.结扎时间:1~2年39例,3~4年17例,5~6年14例,7~8年5例,≥10年3例.
作者:杨晓玲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观察不同时间节点及检测前放置时间对急进高原官兵血常规结果的影响.方法:分别于官兵出发前及急进海拔4300m后第1、3、7天及1个月时,抽取肘静脉血并进行血常规检测;在官兵到达高寒地区第7天,分别于抽取肘静脉血的1h内、2h、4h、8h、24 h进行血常规检测.比较各时间节点及不同放置时间检测结果的差异.结果:与进驻高原前检测结果比较,进驻高原后第1天及第3天,血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值均显著或非常显著升高(P<0.05,P<0.01);进驻高原第7天,血常规各项指标与出发前比较均差异不显著(P>0.05);1个月后,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及血细胞比容均显著升高(P<0.05).与1h内进行血常规检测比较,样本放置8h,白细胞计数显著降低,血小板计数显著升高(P<0.05);放置24 h检测,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计数均较1h内检测差异显著或非常显著(P<0.05,P<0.01).结论:部队官兵到达高寒地区后,应激反应在前3天均非常明显,且持续7天左右;高寒地区血常规检测至少应在血液离体后4h内完成.
作者:张云;徐红;唐伟革;苏永林;李灿;刘学强;王建玲 刊期: 2012年第12期
耳鼻咽喉科疾病专科性较强,普通军医特别是基层医师多了解不详细,但却影响高原部队正常的军事训练和工作.近期,我们调查某部赴4430m高原驻训官兵1500例,在驻训期间耳鼻咽喉病的发病情况.现分析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 驻训官兵1500例中,男1488例,女12例;年龄18~48岁,平均30岁.经问卷调查,有耳鼻咽喉病病史者62例,进入高原前体检普查患耳鼻咽喉疾病者80例,无相关病史和疾病者1358例.
作者:陈奇;胡宗凯;叶廷春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调查了解“和谐使命-2011”任务期间医院船接诊拉美三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疾病谱.方法:由同一医师进行病例登记、统计,对耳鼻咽喉头颈外科429例疾病谱进行调查分析.同一患者同时患有2种或以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疾病时,按第一诊断单病种计算.结果:429例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疾病谱中,居前10位的疾病占82.0%.其中,居前5位的疾病分别为变态反应性鼻炎、耵聍栓塞(含油耳)、慢性咽炎、神经性聋及耳鸣、急慢性扁桃体炎,占60.6%;居第6~10位的疾病分别为鼻中隔偏曲、鼻炎鼻窦炎、中耳炎、外耳道炎、神经痛,占21.4%.结论:变态反应性鼻炎、耵聍栓塞(含油耳)、慢性咽炎等,是拉美三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要就诊疾病,应根据医疗服务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疾病前期调研反馈信息及不同任务需要,合理配备医务人员、专科医疗设备、耗材及药品.
作者:袁伟;李进让;金国荣;朱荔 刊期: 2012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