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蛇足石杉内生真菌产石杉碱甲含量检测及真菌的鉴定

韩文霞;李伟泽;李小峰;张寒;杨新华;郭小溥;王凯艳;杨梅

关键词:石杉碱甲, 薄层色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尖镰孢
摘要:目的:从野生蛇足石杉中筛选高产石杉碱甲(HA)内生真菌。方法以野生蛇足石杉中分离获得的内生真菌为研究起点,采用TLC及HPLC法测定和分析并利用形态学及rDNA-ITS序列分析对高产HA菌株进行鉴定。结果初步形态鉴定内生真菌NSG-1为1株尖镰孢(镰刀菌)属真菌,经rDNA-ITS序列分析鉴定为尖镰孢NSG-1株。该菌株发酵液产HA为11.1 mg/L,其产HA能力较以往研究菌株产量高。结论野生蛇足石杉中可获得高产HA内生真菌,其代谢产物中HA含量有待通过菌种诱变和改造来适应工业化生产。
国际药学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离子对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小鼠海马组织中ATP、ADP和AMP含量

    目的:建立离子对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同时检测小鼠海马组织中ATP、ADP和AMP含量的方法。方法高氯酸沉淀蛋白后,碳酸钾-甲醇溶液中和,-20℃冷冻保存样本;流动相:50 mmol/L磷酸盐缓冲液(缓冲液为K2HPO4-KH2PO4,pH=6.60,含22%甲醇和4 mmol/L四丁基硫酸氢铵)。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及相同填充材料的预柱,测定小鼠海马组织中ATP、ADP和AMP的含量;检测波长254 nm,流速0.6 ml/min;柱温为室温;进样量20μl。结果本法的日内和日间精密度分别为1.27%~3.42%和0.88%~3.52%,回收率为95.67%~104.05%。结论本研究建立的RP-HPLC法可同时测定小鼠海马ATP、ADP和AMP的含量,方法稳定、准确、可靠。

    作者:张宏超;蒋宁;刘港;周文霞;张永祥;杜群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蛇足石杉内生真菌产石杉碱甲含量检测及真菌的鉴定

    目的:从野生蛇足石杉中筛选高产石杉碱甲(HA)内生真菌。方法以野生蛇足石杉中分离获得的内生真菌为研究起点,采用TLC及HPLC法测定和分析并利用形态学及rDNA-ITS序列分析对高产HA菌株进行鉴定。结果初步形态鉴定内生真菌NSG-1为1株尖镰孢(镰刀菌)属真菌,经rDNA-ITS序列分析鉴定为尖镰孢NSG-1株。该菌株发酵液产HA为11.1 mg/L,其产HA能力较以往研究菌株产量高。结论野生蛇足石杉中可获得高产HA内生真菌,其代谢产物中HA含量有待通过菌种诱变和改造来适应工业化生产。

    作者:韩文霞;李伟泽;李小峰;张寒;杨新华;郭小溥;王凯艳;杨梅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豨莶通栓丸中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和Rb1的含量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豨莶通栓丸中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及Rb1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C18色谱柱;流动相:乙腈(A)-水(B)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为203 nm。结果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及Rb1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412~1.855μg(r=0.9994)、1.903~8.563μg(r=0.9994)、1.822~8.201μg(r=1.0000);总体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48%、97.33%和97.29%,其RSD分别为1.58%、1.13%和1.08%。结论本法可靠、准确,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张道旭;李超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钩藤碱缓释片处方

    目的:优化钩藤碱缓释片处方,为该制剂的工业化生产提供参考。方法在单因素考察的基础上以释放度为指标,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考察骨架材料羟丙甲基纤维素( HPMC)、阻滞剂乙基纤维素( EC)、黏合剂聚乙烯吡咯烷酮( PVP)的质量比对释放度的影响,筛选钩藤碱缓释片优处方。结果优处方:钩藤碱:9.5%,HPMC:19%,EC:7%,PVP:2.2%,淀粉:61.5%,滑石粉:0.8%,按优化后的处方工艺制备的钩藤碱缓释片无突释效应且12 h释放度>84%。结论钩藤碱缓释片处方合理,能满足缓释制剂的要求,可为制剂工业化提供参考。

    作者:李鹏;张洪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醛缩酶A基因促进肝癌细胞增殖

    目的:初步探索醛缩酶A基因敲除与过表达对肿瘤细胞生长的影响,确定无氧代谢过程中醛缩酶与肿瘤生长代谢之间的关系。方法通过表达载体质粒构建与慢病毒感染构建稳定表达的醛缩酶A过表达与基因敲除细胞,在基因和蛋白水平验证重组细胞,观察细胞增殖速度改变。结果实时定量PCR结果显示,过表达细胞系中目的基因的表达约为正常细胞的2倍;根据醛缩酶A RNA序列设计5个干扰靶点,其中醛缩酶A4对于目的基因的干扰效果为显著,重组后的细胞醛缩酶A mRNA表达水平为正常细胞的1/50。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醛缩酶A过表达细胞在48 h增殖率增加40%,增殖率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醛缩酶A RNA干扰表达细胞在24 h增殖率降低86%,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醛缩酶A的表达差异对肝癌肿瘤细胞生长有明显影响。

    作者:曾诚;刘文娟;李小强;张晓文;谢艳华;曹蔚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香加皮的化学成分及主要毒性研究进展

    香加皮是萝摩科植物杠柳的干燥根皮,传统功能主治为祛风湿、强筋骨,近年来其抗肿瘤、抗慢性心衰等作用亦被认可。然而长期或大量服用香加皮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限制了其临床应用。因此,充分了解香加皮的化学成分谱,对全面理解香加皮致毒性的机制至关重要。目前已从香加皮中分离出近百个化学成分,但成分分类多样,且存在同物异名、结构名称混乱现象,均成为研究香加皮药效及毒性的一大障碍。本文对香加皮的94个化学成分进行了归类整理,并对其主要毒性研究进行了综述,旨在为香加皮的临床安全准确用药提供参考。

    作者:王芦笛;杨维;李鹰飞;李川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去氧孕烯炔雌醇片的溶出度

    目的:建立去氧孕烯炔雌醇片的溶出度测定方法。方法采用《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溶出度与释放度测定法第二法(桨法),以500 ml 0.05%的十二烷基硫酸钠水溶液为溶出介质,转速50 r/min,溶出时间30 min,HPLC条件采用Agi?lent SB C18柱(150 mm×4.6 mm,5μm);流动相:乙腈为流动相A,乙腈-水(50∶50,V/V)为流动相B,流速为1 ml/min,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10 nm;柱温:40℃;进样量:100μl。结果该法回收率去氧孕烯为99.68%;炔雌醇为99.40%;样品溶液室温下12 h内稳定;去氧孕烯在(0.06~0.36)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炔雌醇在(0.012~0.072)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结论该法简便、准确、灵敏度较高、专属性好,可用于去氧孕烯炔雌醇片溶出度的检测。

    作者:马春辉;孙建绪;郭飞;李迎;张慧;郑爱萍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Toll样受体4拮抗剂TAK-242对C57BL/6小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TAK-242治疗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I/R)小鼠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将36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sham组)、模型组(缺血30 min/再灌注24 h,I/R组)和治疗组〔I/R+TAK-242(3 mg/kg)〕。再灌注24 h后应用心脏超声检测小鼠心功能、TTC染色法测定心肌梗死面积、HE染色观察心肌病理改变、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心肌组织TLR4 mRNA和蛋白表达、ELISA检测血清IL-6、TNF-α、IL-10和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浓度。结果与sham组比较,I/R组小鼠左心室收缩期直径(LVIDs)缩短(P<0.01),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心室短轴缩短分数(LVFS)均有显著性降低(P<0.01),出现大面积心肌梗死以及严重心肌炎症病理改变,心肌TLR4表达上调(P<0.01),血清IL-6、TNF-α、IL-10和HMGB1浓度升高(P<0.01)。与I/R组比较,TAK-242治疗组小鼠LVIDs有所延长(P<0.05),LVEF和LVFS显著提高(P<0.01或P<0.05),心梗面积显著缩小(P<0.01),心肌炎症浸润减轻,心肌TLR4表达降低(P<0.05),血清促炎因子IL-6和TNF-α水平明显下降(P<0.01),而抗炎因子IL-10和HMGB1浓度进一步升高(P<0.01)。结论 TAK-242治疗对I/R小鼠心肌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炎症反应有关。

    作者:刘娜;苏燕胜;许毛;张抗怀;马小亚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国际药学研究杂志》2016年(第43卷)主题索引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人蛋白酪氨酸磷酸酶β及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人蛋白酪氨酸磷酸酶β(HPTPβ)是受体样的蛋白酪氨酸磷酸酶,主要在人体内皮细胞中表达。HPTPβ在生命活动中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与新生血管、细胞黏附连接等病理和生理进程有密切关系,是一个全新的药物作用靶点。本文综述了HPTPβ的结构、生理功能及其小分子抑制剂的新研究进展。

    作者:艾崇毅;张文娟;郑志兵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艾司奥美拉唑镁肠溶片溶出曲线相似性评价

    目的:评价艾司奥美拉唑镁肠溶片自研制剂与参比制剂(RLD)体外溶出行为的相似性。方法依据中国药典质量标准建立溶出度检查法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方法,对所建立的HPLC方法按照人用药品注册技术要求国际协调会(ICH)要求进行了方法学验证;以pH 1.2盐酸溶液、pH 4.5磷酸盐缓冲液、pH 6.8磷酸盐缓冲液、pH 1.2盐酸溶液(2 h)与pH 6.0磷酸盐缓冲液、pH 1.2盐酸溶液(2 h)与pH 6.8磷酸盐缓冲液和纯化水为溶出介质,采用不同的转速,对3批自研制剂和RLD进行溶出行为比较。结果 HPLC方法准确度、重复性、线性等验证结果均符合规定,满足分析要求;自研制剂与RLD在不同溶出介质中相似因子F2均大于50。结论自研制剂与RLD溶出行为相似。

    作者:胡向青;郝福;巴晓雨;孔德宪;杨晓玲;高峻;李志刚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兰索拉唑双相释药微丸胶囊的制备

    目的:研究兰索拉唑双相释药微丸胶囊剂的制备方法。方法采用离心造粒法制备兰索拉唑含药微丸,用流化床包衣法分别制备兰索拉唑肠溶微丸和肠溶脉冲微丸,然后将两种微丸按固定比例填充至空心胶囊内。用体外释放度法观察肠溶微丸累计释放量。结果优化处方:载药丸心中碳酸镁用量15%,低取代羟丙纤维素(L-HPC)用量20%;肠溶微丸中隔离衣层增重9%~10%,肠溶衣层增重>41%;肠溶脉冲微丸溶胀层包衣增重50%~60%,控释层包衣增重50%,肠溶衣层增重>41%,后干燥时间为4h。结论以肠溶微丸技术制备兰索拉唑双相释药微丸胶囊,工艺可行,重复性良好,质量稳定可靠。

    作者:于淑香;张金玲;张传力;李东洋;董玉萍;欧仁珊;张兰平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鞘氨醇-1-磷酸转运体Spns2的研究进展

    鞘氨醇-1-磷酸(S1P)是一种鞘脂类信号分子,在细胞增殖、分化和迁移等诸多方面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S1P在细胞内生成,随后释放到细胞外与靶细胞膜上的S1PR受体结合。S1P的体内来源主要是造血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造血细胞中S1P的释放主要通过ABC转运蛋白家族,而血管内皮细胞中S1P的释放则是通过Spns2。Spns2是首个被发现并确认具有重要生理功能的S1P转运蛋白,属于主要协助转运蛋白超家族。应用Spns2基因敲除小鼠模型研究发现Spns2缺陷小鼠的血浆S1P水平较野生小鼠明显下降,淋巴细胞外迁受到抑制。本文将对Spns2的研究历史、结构特性、作用底物、生理功能,以及Spns2与免疫性疾病和癌症的相关性进行简要介绍,为进一步研究Spns2提供重要参考。

    作者:王燕;扈金萍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不同喷射雾化器对吸入混悬液体外沉积性质的影响

    目的:分析并比较使用3种喷射雾化器测定布地奈德吸入混悬体外沉积的结果。方法以自制布地奈德吸入混悬液为模型药物,使用百瑞Turob BOY N、BOY SX和欧姆龙NE-C28雾化器,通过呼吸模拟器和新一代药用撞击器(NGI)测定其体外沉积性质。结果百瑞两型雾化器递送速率相近,欧姆龙的递送速率较低,递送总量均约在0.11μg;3种雾化器测得的质量平均空气动力学粒径(MMAD)为4.95~6.54μm,几何标准偏差(GSD)为1.66~2.10,微细粒子剂量(FPD)87.64~101.47μg,微细粒子有效沉积率(FPF)37.75%~53.88%。由统计学分析可知不同雾化器对递送总量不产生显著性差异,而对递送速率(P<0.01)和空气动力学测定结果(P<0.05)产生显著差异。结论不同喷射式雾化器对布地奈德吸入混悬液体外沉积有一定影响,所选的3种雾化器中欧姆龙NE-C28适用性较好。

    作者:朱俊;陈保垒;卢嘉彤;朱玲;金坚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哑铃型树枝状多肽大分子的合成

    目的:合成哑铃型树枝状多肽大分子。方法通过引入小分子化合物Fmoc-Gly-OH作为连接臂,高产率得到双端氨基化聚乙二醇(NH2-CH2-COO-PEG2000-OOC-CH2-NH2);然后再分别以双芴甲氧羰基保护的赖氨酸〔Fmoc-Lys(Fmoc)-OH〕、芴甲氧羰基及叔丁氧羰基保护的赖氨酸〔Fmoc-Lys(Boc)-OH〕为支化单元,采用液相发散法合成了表面富含氨基的哑铃型PEG/赖氨酸树枝状大分子共聚物。结果和结论利用1H NMR和MS对中间产物及终产物的结构和相对分子质量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成功合成了哑铃型树状多肽大分子,为其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打下基础。

    作者:陈静;张也;葛巍巍;施凯环;宗良;董俊军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大孔树脂纯化对女贞子中齐墩果酸的提取工艺优化

    目的:采用大孔树脂对女贞子中齐墩果酸的提取纯化工艺进行优化。方法对影响女贞子中齐墩果酸提取的因素:粉碎度、温度、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时间、提取次数、料液比和pH等实验条件进行单因素实验,在优提取条件下选择分离纯化齐墩果酸的佳树脂类型。结果优选提取齐墩果酸的佳工艺为:采用超微粒粉碎技术,在温度控制在80℃,用60%乙醇溶液,料液比选择1∶11,提取120 min ,提取2次,选择pH为12时处理女贞子粗提取液,对处理过的粗提液调节其pH为2再进行纯化提取;提取物经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检测齐墩果酸含量为9.5%,对得到的提取物进一步采用AB-8树脂进行分离纯化,经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检测齐墩果酸的含量为15.2%。结论优选出的齐墩果酸的提取工艺重复性好,简单可行,可为工业化生产中采用大孔树脂从女贞子中提取齐墩果酸提供参考。

    作者:黄新苹;王玲;王武朝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艾叶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艾叶为中国临床常用中药材,在国内分布广泛,具有温经止血、散寒止痛等功效。目前发现艾叶中主要含有萜类、黄酮、苯丙素、芳香酸(醛)、甾体及脂肪酸等化学成分,具有镇痛、抗炎、止血、抗菌抗病毒、抗肿瘤、降血压、降血糖、平喘、免疫调节等多种药理作用。本文对艾叶的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归纳总结,以期为其进一步深入研究及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作者:李真真;吕洁丽;张来宾;朱慧慧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奥美拉唑对HepG2细胞中CYP2C19酶表达及活性的影响

    目的:研究奥美拉唑(omeprazole)对HepG2细胞CYP2C19酶表达及活性的影响,间接反映奥美拉唑和氯吡格雷联合用药是否存在药物的相互作用。方法通过MTT实验筛选出奥美拉唑对HepG2细胞的无毒浓度。采用实时定量PCR (Q-PCR)及Western印迹法检测奥美拉唑(浓度分别为0、0.1、1和10 mg/L)对HepG2细胞中CYP2C19在mRNA和蛋白水平上表达的影响。奥美拉唑(0、0.1、1、10和100 mg/L)与表达人CYP450同工酶和人CYP450还原酶的昆虫细胞的微粒体共同孵育,在体外水平上通过荧光强度的变化分析对CYP2C19酶活性的影响。结果奥美拉唑对HepG2细胞无毒性的浓度范围为0~10 mg/L。在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上,奥美拉唑各浓度组均抑制CYP2C19酶的表达,且具有浓度依赖性。酶活性检测表明,当奥美拉唑的浓度达到10、100 mg/L时,荧光强度明显减弱,表明高浓度奥美拉唑抑制CYP2C19酶的表达。结论奥美拉唑能降低HepG2细胞色素氧化酶CYP2C19的表达,并抑制其活性,提示奥美拉唑与其他需经过CYP2C19酶代谢才能转化为活性代谢产物的药物(氯吡格雷)联用时,有可能会出现药效抵抗现象。

    作者:李慧;葛鹏新;杜丽;韩春光;原美茹;冯艳果;马艳丽;高月;刘永学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硫磺熏蒸对中药材品质影响及其替代技术研究进展

    硫磺熏蒸是传统的中药材产地加工方法,可杀虫防霉,有利于贮藏。由于成本低廉,且可漂白增色,近年来硫熏中药材呈过度蔓延之势,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热点,国家接连出台政策遏制硫熏的过度使用。本文以硫熏对中药材品质影响为出发点,从性状、化学成分、重金属、微量元素、药理作用等方面的变化进行分析,并简要介绍硫熏替代技术的研究进展,为硫熏中药材的规范使用、政策法规制定、替代技术研究等提供可靠的依据。

    作者:胡佳伟;沈明勤;李松林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大鼠血浆中康普瑞汀A4肉豆蔻酸酯及其活性代谢产物康普瑞汀A4含量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大鼠血浆中康普瑞汀A4肉豆蔻酸酯(CA4-14)和康普瑞汀A4(CA4)的HPLC含量测定方法。方法以甲萘酚作为内标,Agilent Eclipse plus C18柱(4.6 mm ×250 mm,5μm),流动相乙腈(A)-0.4%甲酸水溶液(B)进行梯度洗脱,柱温为30°C,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95 nm,进样量20μl。结果大鼠血浆中CA4-14与CA4质量浓度分别在0.2~100(r2=0.9980)和0.05~50μg/ml(r2=0.9999)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CA4-14与CA4低定量限分别为0.2和0.01μg/ml,平均萃取回收率分别为93.79%和96.81%,RSD分别为1.94%和3.11%。结论方法简便、快速、准确、精密度高,适合大鼠血浆中CA4-14和CA4的含量分析。

    作者:马娟娟;陈建明 刊期: 2016年第06期

国际药学研究杂志

国际药学研究杂志

主管:军事医学科学院

主办: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中国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