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胃内滞留制剂的研究进展

李志平;杜文华;梅兴国

关键词:胃内滞留, 漂浮, 泡腾, 生物粘附
摘要:延长制剂在胃内的滞留时间可以增加药物在胃部的吸收,从而降低全身毒副作用,提高生物利用度.依据药物制剂在体内的大小、比重及作用机制分为漂浮型胃内滞留系统、生物粘附型胃内滞留系统、漂浮与生物粘附协同型胃内滞留系统、高密度型胃内滞留系统和阻塞型胃内滞留系统等.本文就胃内滞留制剂研究的新进展作一综述.
国际药学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重组水蛭素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

    重组水蛭素是一种特异的凝血酶抑制剂,它能与血浆中游离的和与纤维蛋白结合的凝血酶结合,以防止血栓形成.本文综述了重组水蛭素的临床应用,包括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后的辅助治疗、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深静脉血栓、Ⅱ型肝素相关的血小板减少症和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并在血液透析和体外循环时预防血栓形成.

    作者:莫炜;宋后燕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027 Estrasorb首次获准用于治疗妇女绝经期潮热症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035 Neurocrine公司的失眠症治疗药茚地普隆有望获得好评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激素替代疗法的综合性评价

    激素替代疗法(HRT)在一些内分泌水平低下的代谢综合征的治疗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大大降低了致病率和死亡率.但在治疗中,许多患者仍有一些或多或少的不适症状,有些甚至影响到生活质量.由于组织水平的激素生物学效应很难量化,因此伴随着HRT的各种人体不良反应,很难凭借临床或生化方法来测量,故而这些不良反应常常为临床医生所忽略.因此有必要对HRT进行综合性评价,揭示其固有的不足之处,以避免采用不恰当的生物标志物对治疗效果进行评分,从而进一步完善HRT.

    作者:张卫东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用于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人抗体产生方法

    自身免疫性疾病是西方社会一直未能有效解决的棘手问题,但近发现人抗体是一类可以有效治疗该疾病的药物.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例如类风湿性关节炎,在用人抗体治疗过程中取得显著疗效.人抗体治疗剂的产生方法中常用的是噬菌体展示和转基因小鼠技术,近又出现无细胞展示技术.本文介绍了几种产生抗体的方法,并探讨了其中几种方法在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方面的潜在优势.

    作者:庞乐君;刁天喜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干扰素的抗病毒作用及其临床应用

    本文综述了干扰素的分类、信号转导及其影响因素、受干扰素刺激的基因产物的抗病毒作用,以及干扰素在临床用于抗病毒治疗的效能,并提出了一个早期治疗SARS感染的建议方案.

    作者:杨莉萍;曹素艳;邵宏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022 药物设计者应了解ABC转运子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疫苗开发的新策略

    目前,接种疫苗已成为预防感染性疾病强有力的手段之一.然而,感染性疾病仍是全世界死亡率较高的疾病.因此,开发新的疫苗以阻止目前尚无疫苗的疾病,改善现有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已备受重视.特别是近年来分子生物学和免疫学的发展更有助于新型疫苗的开发.本文讨论病原体基因组及免疫系统新知识在发现新的抗原靶位及开发新的预防接种策略方面的应用潜力.

    作者:刘耀文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034 一种改进的用于治疗眼部疾病的药物释放装置--粘膜粘附型眼部嵌入剂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慢性疼痛治疗药物的研究进展

    慢性疼痛是一种长期以来威胁着人类健康的病症,由于其病理机制的复杂性,对于慢性疼痛的药物治疗始终是人们研究的重点和难点.本文从烟碱受体、毒蕈碱受体和腺苷A1受体激动剂,激肽受体、兴奋性氨基酸受体、神经生长因子受体和内皮素受体拮抗剂,环氧合酶、NO合酶和腺苷激酶抑制剂等几个类型综述了慢性疼痛治疗药物的开发现状,并叙述了镇痛药的联合用药及剂型的应用,展望了镇痛药的开发前景.

    作者:贾立华;高永良;王世岭;宫泽辉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030 含氟喹诺酮类的三线方案体内抗结核分支杆菌的疗效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幽门螺杆菌疫苗的研究进展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是引起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乃至胃癌的主要致病菌.近年来,HP感染呈上升趋势,有效疫苗的研制是根除HP的简单、经济、快捷的手段.随着疫苗研究的深入,诸如灭活全菌疫苗、亚单位疫苗、载体疫苗、DNA疫苗及缓释疫苗等相继问世,其优、缺点也比较明显.本文对以上几种疫苗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王毅超;邹全明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021 药物发现中结构导向的应用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031 妊娠期过敏性鼻炎的治疗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028 多沙唑嗪、非那雄胺及两者联合应用治疗对良性前列腺增生临床进程的长期效应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026 单用阿奇霉素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疗效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肠道P-糖蛋白和细胞色素P450 3A对口服药物吸收的联合作用

    药物在肠道的Ⅰ相代谢和主动转运是决定口服药物生物利用度的关键因素.细胞色素P450(CYP)3A和P-糖蛋白在胃肠道的吸收细胞中高表达,肠道P-糖蛋白和(或)CYP3A的抑制剂可以增加口服药物的生物利用度.本文综述了肠道P-糖蛋白和CYP 3A对口服药物吸收的联合作用、可能的机制及其在药学中的应用.

    作者:鲁小笋;李燕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037 2003年美国FDA批准的新药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多发性骨髓瘤治疗的突破

    多发性骨髓瘤这种预后极差的疾病,近20多年来涌现了一些极有前景的疗法,包括沙利度胺及其类似物、蛋白酶体抑制剂、三氧化二砷、自体与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及其为提高疗效而在多方面所做的尝试等.治疗此病继发性骨病损有效的二膦酸类药物,也出现了几种新一代疗效更好的药物.这些进展都为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延长存活期给患者带来了希望.细胞遗传学还发现,此病患者中染色体的数目和结构异常是多见的,而且有些异常与预后密切相关.

    作者:李元敏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033 Vectura公司研制的吸入型阿扑吗啡极富前景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2期

国际药学研究杂志

国际药学研究杂志

主管:军事医学科学院

主办: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中国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