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祥珍;岳豪祥
目的分析不同浓度肝素钠注射液对鲎试验生化反应干扰程度的量变关系.方法将肝素钠注射液稀释成不同浓度,并加入已知的标准内毒素,用动态浊度标准曲线法定量检测所加内毒素的回收率,测绘稀释-回收率曲线,计算不同浓度肝素钠的干扰作用.结果标准曲线方程Y=-0.408 5X+2.878,r=-0.996 2,平均回收率为(102.4±10.14)%.精密度测定日间差为8.0%~15.0%.肝素钠注射液的稀释-回收率曲线呈两个时相,快速相和慢速相.结论内毒素的回收率随着肝素浓度的减少而增加,当肝素钠注射液稀释4倍时(1 562.5u·ml-1),回收率已达到77%,基本上已无干扰.
作者:胡冠时;魏纪鲁;贡立青;赵海山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红曲霉属在真菌中的分类地位及其属内的分种方法.方法查阅文献并分析整理.结果红曲霉在分类上尚有不完备之处,至今国际上不能形成统一的标准,对某些独立的种,仍有异议.结论无论是红曲霉属本身在真菌中的分类地位,还是红曲霉属内的分种现状,至今仍是一个有待解决的重大课题,需要尽早统一认识和有一个统一的标准.
作者:邢旺兴;苏国同;王晓明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对甘肃当归栽培基地的环境质量进行评价,为制定当归SOP和建立当归GAP栽培基地建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文献法对当归栽培基地进行土壤环境、大气环境和水资源进行分析评价.结果当归栽培基地大气环境质量达GB3095-82(大气环境质量标准)一级标准,土壤环境达GB15618-1995(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二级标准;水资源达GB5084-85(农田灌溉水质标准)的一类标准.结论当归栽培基地环境优良,符合绿色药材栽培的环境质量要求.
作者:杨小军;丁永辉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痤疮霜中丹参酮ⅡA含量.方法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甲醇-水(80∶2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68nm.结果丹参酮ⅡA在0.51~5.14μg·ml-1(r=0.999 9)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方法平均回收率为99.58%,RSD为0.22%(n=6).结论本方法快速、准确,可用于测定痤疮霜中丹参酮ⅡA含量.
作者:陈新善;周苏萍;张军;董玉勇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研究糙叶败酱中一个新的环烯醚萜苷元成分体外抗肿瘤作用.方法采用四唑盐(MTT)比色法研究糙叶败酱中环烯醚萜苷元成分对人前列腺癌细胞株DU145和PC3生长的影响.结果 PS-I可显著抑制人前列腺癌细胞株DU145和PC3生长,并且具有一定的时间、剂量依赖关系.结论环烯醚萜苷元PS-I是糙叶败酱抗肿瘤作用的活性成分之一.
作者:李铁军;邱彦;芮耀诚;顾正兵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采用肝原代细胞培养及四氯化碳损伤法,观察1,5-二-O-二咖啡酰奎宁酸对肝细胞的保护作用,并通过体外实验初步探讨二咖啡酰奎宁酸保护肝细胞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肝细胞消化酶两步灌注法,肝细胞消化液消化肝细胞,梯度离心分离肝细胞,细胞获得量为(1-10)×107·ml-1,肝细胞活力在90%以上,以此为靶细胞.并利用四氯化碳损伤方法制造肝细胞损伤模型.分别采用3H-胸腺嘧啶(3H-TdR),3H-脯氨酸(3H-Pro)掺入,流式细胞术等方法,观察二咖啡酰奎宁酸对肝细胞的增殖、活力、凋亡及细胞周期等的影响,并测定天门冬氨酸转移酶活性.结果二咖啡酰奎宁酸在7.8~250mg·L-1浓度对肝细胞无明显毒性作用,能促进正常及四氯化碳损伤的肝细胞增殖及增强细胞活力,降低细胞上清的天门冬氨酸转移酶(AST)活性,抑制四氯化碳引起的肝细胞凋亡以及改变受损细胞周期.结论二咖啡酰奎宁酸具有显著的肝细胞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为促进肝细胞的增殖及活力,抑制受损肝细胞的凋亡,并可明显降低天门冬氨酸转移酶水平.
作者:孙燕荣;董俊兴;吕秋军;吴曙光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建立HPCE法测定当归及其制剂中阿魏酸含量的方法.方法空心熔融石英毛细管(75μm×100cm),10mmol·L-1硼砂溶液为电泳介质,30kV运行电压,温度25℃,重力进样5s,检测波长214nm.结果阿魏酸在5~100μg·ml-1范围内,可定量检测.回归方程为:Y=-7.735+0.026 3X,r=0.999 3,精密度试验RSD为2.59%,样品重复性RSD为1.20%,三种样品含量的RSD为2.29%.结论毛细管电泳法可用于当归及其制剂中阿魏酸的测定,方法简便,可行.
作者:翟淮敏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宫血宁治疗妇科出血的药理作用机制,为临床用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大鼠离体子宫张力实验法.结果发现大鼠离体子宫给药前没有明显的收缩.加入宫血宁至终浓度为25μg·ml-1时,可引起离体子宫的节律性收缩,随着宫血宁给药剂量的增加,离体子宫收缩幅度增大、频率加快.宫血宁200μg·ml-1时的收缩强度可接近0.001u/ml缩宫素的作用.宫血宁给药后40min内,子宫收缩幅度下降不明显,而收缩频率略有下降.其作用同缩宫素相似,而优于米索前列醇.结论宫血宁能引起大鼠离体子宫的收缩作用,并具有明显的剂量效应.
作者:赵振虎;李建勇;善亚军;苑晓玲;唐书明;从玉文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观察谷氨酸对皮质与海马脑片可溶性淀粉样前体蛋白(sAPP)释放促进作用的差异.方法♂SD大鼠断头取皮质与海马后于0~4℃Krebs-Ringer液中快速振动切片,切片于37℃预孵育后置含50μmol·L-1的谷氨酸或不含谷氨酸Krebs-Ringer液(对照)中孵育后于15 000g离心取上清,应用二辛可宁酸法测定上清总蛋白含量;释放入孵育液中的sAPP以Western blot方法测定.结果 50μmol·L-1的谷氨酸作用于皮质与海马脑片后,其释放的sAPP均在97~116KD 之间,sAPP含量都非常低.而皮质中sAPP含量相对较高,且50μmol·L-1的谷氨酸对于其影响较影响海马大.结论 50μmol·L-1的谷氨酸促进sAPP的释放作用对皮质脑片的影响较其对海马脑片的影响显著.
作者:张癸荣;高登莲;殷明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为郁金类中药材鉴别提供参考.方法利用显微镜,对比观察了郁金类中药材的组织形态学结构和特征.结果和结论木栓层细胞有无增厚和木化及排列情况、油细胞色及其分布情况等可作为郁金类中药材的显微鉴别要点,并据此建立了郁金类中药材显微鉴别的分种检索表.
作者:肖小河;赵祥军;赵庆国;舒光明;夏文娟;苏中武 刊期: 2004年第02期
本文对我国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进行了综述.对我国治疗糖尿病中药的生产和使用情况进行了总结;对治疗糖尿病的单味中药及单体成分、中药复方及中西药结合治疗糖尿病研究的现状进行了重点阐述.对中药新药的研究开发及中医临床用药有指导意义.
作者:刘志邦;顾琴;顾群;孙学伟;米长江;杜迎涛;李晓涛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对国内10个厂家生产的12批维脑路通片进行体外溶出度比较,并分析各溶出参数,以评价产品的内在质量.方法按中国药典2000年版溶出度测定方法,即以水为介质, 采用转篮法,检测波长为348nm,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溶出液的含量.同时对片剂进行溶出度比较,计算各时间的累积溶出百分率,并提取溶出参数及方差分析.结果根据威布尔(Weibull)分布模型,计算出(T50 、Td 、T80 、m)溶出参数,不同厂家产品的溶出参数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同一厂家(SH) 不同批号的溶出参数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TJ的不同批号的溶出度参数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有必要增加对每批维脑路通片进行溶出度检查,以控制其质量,保证临床疗效.
作者:胡祥珍;岳豪祥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测定消炎灵片中异嗪吡啶的含量.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乙腈-0.1%磷酸(20∶8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344nm.结果异嗪吡啶在0.212~1.696μg范围内峰面积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99 8(n=5),平均回收率为98.5%,RSD=1.34%.结论该方法简单准确,重现性好.
作者:莫可丰;覃洁萍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对海洋生物提取物海洋星虫胶囊进行安全毒性评价.方法通过急性毒性试验、30d喂养试验以及致突变试验对海洋星虫胶囊进行毒性评价.结果 (1)急性毒性试验显示海洋星虫胶囊的LD50大于10.0g·kg-1;(2)Ames试验、骨髓微核试验、精子畸形试验均为阴性结果;(3)30d给药结果显示海洋星虫胶囊未见毒性反应,未见体内蓄积中毒.结论海洋星虫胶囊在所试条件下,未发现致突变作用,未发现遗传毒性,无明显体内蓄积中毒.
作者:蒋定文;沈先荣;贾福星;储智勇;陈美华;周菊珍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建立蛇花颗粒中绿原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ZORBAX SB-C18(4.6mm×250mm,5μm)为色谱柱;流动相:乙腈-0.4%磷酸溶液(13∶87);检测波长:327nm;柱温:25℃;结果绿原酸在0.044 2~0.442 0μg范围内,浓度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8);样品的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36%,RSD为1.36%,(n=6).结论方法简便、快速,可作为蛇花颗粒中绿原酸的含量测定方法.
作者:水彩红;曹红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康复欣胶囊处方中含生物碱成分的佳提取工艺.方法正交试验法,利用生物碱的酸碱滴定法,求出每份样品消耗硫酸滴定液的量.结果优选出提取工艺:溶剂用量17倍,浸泡时间为1h,提取时间为1h.结论溶剂用量增加后,虽然浸膏提取量也增加了,但生物碱的含量没有明显提高.从降低成本的角度来讲,增加溶剂用量意义不大.
作者:潘强;仲华;黄健;杨郡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双氯芬酸钠脉冲释药微丸的体内过程.方法采用γ-闪烁显像示踪技术观察脉冲释药微丸在胃肠道转运和崩解释药的情况.结果本研究制备的口服脉冲释药微丸在人体内实现了3h时滞后的脉冲释药.结论双氯芬酸钠脉冲释药微丸在人体内具有脉冲释药特征.
作者:郭涛;郑春丽;隋因;宋洪涛;孙学惠;王治国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建立乳酸钠林格注射液(SLRI)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法.方法确定乳酸钠林格注射液的细菌内毒素限值,并进行干扰试验.结果乳酸钠林格注射液对细菌内毒素检查无干扰作用;检查可选用的鲎试剂灵敏度小值为0.25EU·ml-1.结论可用细菌内毒素检查法替代家兔法对乳酸钠林格注射液的热原检查.
作者:鱼爱和;刘泉生;张兰华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牙本质龋损中胶原蛋白的变化特点,为临床牙本质龋的预防与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实验采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量正常和二层龋坏牙本质龋胶原蛋白中18种氨基酸含量.结果 (1)正常与内层龋坏牙本质胶原蛋白中18种氨基酸含量无明显差别.(2)外层龋坏牙本质胶原蛋白除甘氨酸明显增高外,其余氨基酸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及龋坏内层牙本质中的胶原蛋白.结论说明牙本质发生龋损时,内层龋坏牙本质中的胶原蛋白,在其氨基酸含量及构成比方面无显著改变,同正常牙本质胶原蛋白-本质胶原蛋白一样为I型胶原;而外层龋坏牙本质中的胶原蛋白则发生了明显变化,非I型胶原.
作者:王宁;李玉晶;邓惠;王绪明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研究氯雷他定胶囊与片剂的人体药动学和生物等效性.方法选择20名健康男性志愿者,随机交叉口服单剂量(40mg)氯雷他定胶囊或片剂两种制剂,采用HPLC法测定血清中氯雷他定的浓度.结果口服氯雷他定胶囊及片剂的Cmax分别为(34.5±15.1)ng·ml-1和(33.7±15.6)ng·ml-1;Tmax 分别为(1.2±0.4)h和(1.3±0.4)h;T1/2β分别为(4.3±1.2)h和(4.5±1.4)h;AUC0-24分别为(99.1±40.2)ng·h·ml-1和(99.6±43.9)ng·h·ml-1;AUC0-∞分别为(104.0±39.2)ng·h·ml-1和(105.1±43.4)ng·h·ml-1;氯雷他定胶囊对片剂的相对生物利度为(98.9±31.7)%.结论氯雷他定胶囊和片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作者:杨永革;姜楠;王玉荣;王虎军;徐娟;梅巍 刊期: 2004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