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爱和;张小澍
2009年4月20日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发布了第二十一期<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提醒医疗机构医护人员和药品生产经营企业警惕清开灵注射剂的严重不良反应[1].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2期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中医药管理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各军区联勤部、各军兵种后勤部卫生部,总参三部后勤部,总参管理保障部、总政直工部、总装后勤部卫生局,军事科学院、国防大学、国防科技大学院(校)务部卫生部(处)、武警部队后勤部卫生部,总后直属单位卫生部门: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2期
1例7岁男孩因咽痛、咳嗽、发热给予阿司匹林赖氨酸0.35 g溶于5%葡萄糖100 ml中静脉滴注.静脉滴注约35 ml,患者出现眼睑和结膜严重水肿,睑结膜轻度充血,视物略模糊.立即停药,给予地塞米松滴眼液,冷湿敷,肌内注射异丙嗪,静脉给予10%葡萄糖酸钙及地塞米松.4 h后症状完全消失.
作者:张惠芳 刊期: 2009年第02期
1例75岁男性患者,因头晕、乏力、发热、咳嗽入院.诊为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给予非格司亭和维A酸治疗.住院15 d后,患者慢性阻塞性肺病加重,给予美洛西林、五水头孢唑啉钠和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之后其症状缓解.又经16 d后,实验实检查示:WBC 4.38×109/L,N 0.71,SCr 78 μmol/L.患者体温为38.5℃.给予去甲万古霉素800 mg静脉滴注,每12 h 1次,共治疗7 d.治疗第5天患者尿量明显减少,为600 ml/d.第7天尿量减少至300 ml/d,SCr 362 μmol/L.尿常规:蛋白(+),红细胞(+).停用去甲万古霉素,给予利尿剂.2 d后患者肾功能恢复正常,SCr为120 μmol/L.
作者:徐立;李春荣;梁爱民 刊期: 2009年第02期
1例17岁女性患者因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口服他克莫司早2 mg、晚3 mg,合用的药物有法莫替丁注射液、米卡芬净注射液、阿奇霉素氯化钠注射液.治疗30 d后,患者出现睡眠时间延长、少言、反应慢等症状,并逐渐发展为嗜睡、记忆力减退、幻视、语速缓慢、计算错误等.考虑该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可能是和他克莫司与阿齐霉素联用有关.停用他克莫司,2 d后患者症状减轻.
作者:周敏;黄进;刘静;段连宁;闫红敏;乔爱珍 刊期: 2009年第02期
莫达非尼(modafinil)是一种新型中枢兴奋剂,于1994年后相继在法国、英国、德国上市,于1998年10月24日由美国FDA正式批准上市,按4类管制药品管理[1].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2期
自1968年至2009年2月WHO国际药物监测合作计划(WHO 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Drug Monitoring)的正式成员国已从初的10国发展到现今的94国,另有28个非正式成员国,这说明药物不良反应及其危害以及药物的安全使用已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新型抗肿瘤化合物MC004对胚胎发育的影响.方法:从孕13日龄大鼠胚胎中采集中脑细胞,将其稀释到细胞密度为5×106/ml的细胞悬液,细胞存活率>95%.6孔板和96孔板的每个孔分别注入10 μl细胞悬液,在37℃ 5%二氧化碳培养箱孵化2 h.孵化后,6孔板每孔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MC004(5、2.5、1.25、0.625、0.312 5、0.156 25、0.078、0.039、0.019 5、0.009 8、0.004 9 μg/ml)终体积为2 ml,96孔板的每个孔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MC004(5、2.5、1.25、0.625、0.312 5、0.156 25、0.078、0.039、0.019 5μg/ml)终体积为200 μl,对照组采用相应体积的Ham's F-12完全培养基,体外培养5 d后,弃培养液,细胞固定和染色.在光学显微镜下计数6孔板内微团集落数目,计算细胞分化半数抑制浓度.用酶标仪570 nm波长处测定96孔板各孔吸光值,计算细胞增殖半数抑制浓度.结果:不同MC004剂量组细胞集落和集落间神经纤维束减少,有明显量效关系.MC004半数细胞分化抑制浓度为0.062 4 μg/ml,MC004半数细胞增殖抑制浓度为0.196 3 μg/ml.结论:MC004在体外能非特异性地抑制细胞增殖和分化,可能具有致畸作用.
作者:骆永伟;施畅;吴纯启;王全军;柳艳青;杨保华;胡中慧;张玉杰;廖明阳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调查生鱼胆中毒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2004年5月至2008年10月期间生鱼胆中毒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性别、年龄、服用生鱼胆的个数、中毒发生时间与症状、肝肾功能、心肌酶水平、治疗及转归.结果:共24例生鱼胆中毒患者,其中男性9例,女性15例,年龄8~65岁,平均年龄(26.9±3.4)岁.每人服用生鱼胆1~2个.服后2~72 h,出现急性胃肠反应,其中15例伴急性肾衰竭[BUN (34.5±13.7) mmol/L, SCr (825±172) μmol/L],12例伴肝功能不全[ALT (958±523.5) U/L, AST (562.5±256.8) U/L],12例伴心肌损害[LDH (3 423.4±101.5) U/L].经血液灌注和血液透析治疗后患者恢复正常.结论:生鱼胆可致多脏器衰竭.血液灌注和血液透析联用是治疗生鱼胆中毒的有效措施.
作者:贺承健;邓立普;廖谷清;谢荣俊;刘维 刊期: 2009年第02期
1例35岁女性患者,因患急性咽喉炎给予阿奇霉素0.5 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1次/ d.当晚出现入睡困难.次日静脉滴注后又出现入睡困难,给予安神片5片及地西泮10 mg口服,失眠症状仍未改善.停用阿奇霉素,改用左氧氟沙星100 ml静脉滴注,1次/d,1 d后睡眠恢复正常.追问病史,患者1年前使用阿奇霉素治疗,曾出现过失眠.
作者:国玉芝;季芳茹;田寅 刊期: 2009年第02期
1例46岁鼻咽癌女性患者曾接受放疗和化疗4年余.入院后给予紫杉醇加奥沙利铂化疗.化疗结束后第2天,为预防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给予非格司亭200 μg皮下注射.用药后约30 min,患者突然出现头昏、呼吸困难、心慌、胸闷、恶心、呕吐及颤抖.查体:P 87次/min,R 28次/min,BP 80/53 mm Hg,SPO2 0.94.立即给予吸氧,肌内注射苯海拉明,静脉推注地塞米松,肌内注射甲氧氯普胺,静脉滴注多巴胺.20 min后再次查体:P 73次/min,R 23次/min,BP 101/64 mm Hg,SPO2 0.99.1 h后症状缓解.追问病史,患者4年前曾皮下注射非格司亭出现过敏性休克.
作者:张琼;栗蕙芹;王培民 刊期: 2009年第02期
例1,男,79岁,因右股骨颈骨折入院.患者在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前1天晚开始给予低分子肝素钙3 075 U皮下注射.术后给予头孢噻肟钠、七叶皂甙钠、奥美拉唑,并插管引流.术后第3天拔除引流管,之后2 h内引流口流出总量达400 ml的血色液体.凝血试验示:PT 14.6 s,APTT 54.7 s,TT 13.7 s,纤维蛋白原3.2 g/L,抗凝血酶原Ⅲ 68.6 s.血常规示:Hb 76 g/L,PLT 188×109/L.立即肌内注射血凝酶1 000 U,6 h后再注射1 000 U,并输新鲜血浆800 ml,红细胞悬液5 U.术后第3天停用低分子肝素钙,次日复查凝血试验依然正常,伤口未再出现渗血.例2,74岁女性患者因右股骨颈骨折入院.全髋关节置换术前12 h,给予低分子肝素钙3 075 U皮下注射.手术过程中患者渗血较多,凝血试验示:APTT 58.7 s.立即给予鱼精蛋白30 mg静脉注射,血凝酶1 000 U肌内注射.术后停用低分子肝素钙.术后第2天患者伤口未出现明显渗血.
作者:陈东阳;王惠冰;顾新;蒋青;袁涛;徐志宏 刊期: 2009年第02期
1例87岁老年女性患者因高血压自行服用硝苯地平10 mg,3次/d.第2天,患者颈、躯干、腹背出现潮红伴瘙痒,四肢肿胀及体温升高.入院查体:T 38℃,R 98次/min;局部皮肤出现脱屑,占体表面积1/4.实验室检查:WBC 17.5×109/L,中性粒细胞数14.8×109/L.诊断为药物性剥脱性皮炎.给予左西替利嗪、葡萄糖酸钙、西米替丁、地塞米松治疗.8 d后患者T 36.8℃,R 20次/min,WBC 9.7×109/L,中性粒细胞数8.25×109/L,皮肤潮红、瘙痒减轻,肢体胀肿消退而出院.
作者:孟小斌;曾黄辉;林建昌 刊期: 2009年第02期
唑尼沙胺(zonisamide)是新一代的抗癫痫药物,2000年通过美国FDA批准上市,已在日本及欧洲使用多年.目前,SFDA已批准国内仿制的原料药及制剂进行临床研究.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2期
1例47岁男性患者,于胆囊切除术后40余天静脉注射六氟化硫微泡59 mg+0.9%氯化钠注射液5 ml作腹部超声造影检查.在注射过程中患者突然出现胸闷、头晕、恶心、面色苍白、冷汗、呼吸困难及短暂的神志不清.查体:T 35.8℃,P 100次/min,R 25次/min,BP 40/0 mm Hg,全身皮肤潮红,结膜充血,眼睑水肿.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血钾2.63 mmol/L,钠142 mmol/L,氯103 mmol/L,诊断为过敏性休克.立即给予患者吸氧、静脉给予地塞米松、肾上腺素、多巴胺、间羟胺、氯化钾和碳酸氢钠等治疗.之后,患者血压及电解质恢复正常,症状逐渐消失.
作者:李卉;王梅康;韩盈;王英;赵颜功 刊期: 2009年第02期
1例53岁接受腹膜透析的女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因腹膜透析相关性隧道炎入院.给予氨曲南3 g静脉滴注,2 次/d;万古霉素0.125 g加入腹透液2 000 ml中腹腔注入,4次/d.次日患者出现心慌、胸闷、气短,颜面、颈、前胸皮肤出现充血性红斑并有针刺感.立即用新鲜透析液行腹腔灌洗,静脉给予地塞米松5 mg,20 min后症状缓解,次日充血性红斑消失.停用万古霉素,改用替考拉宁腹透治疗,氨曲南治疗同前,患者无不良反应,1周后出院.
作者:童薇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N-乙酰半胱氨酸(NAC)治疗重症肝病患者所致不良反应,探讨其安全使用.方法:2006年2月至2008年1月在我院应用NAC治疗的各种类型重症肝病患者173例纳入研究.173例患者分为3个剂量组:大剂量组(25例)、小剂量组(66例)及剂量增加组(82例).大剂量组男16例,女9例,平均年龄(42.3±3.6)岁.小剂量组男42例,女24例,平均年龄(41.6±4.8)岁.剂量增加组男51例,女31例,平均年龄(45.2±5.2)岁.给药方法如下:大剂量组患者给予NAC 8 g 溶于10%葡萄糖注射液250 ml 中静脉滴注,1 次/d;小剂量组患者给予NAC 4 g 溶于10%葡萄糖注射液250 ml 中静脉滴注,1 次/d,同时给予法莫替丁20 mg口服,2 次/d, 10%葡萄糖酸钙10 ml加入50%葡萄糖注射液20 ml 中缓慢静脉推注;剂量增加组患者给予NAC起始剂量4 g/d静脉滴注;如无不良反应,自第4天起剂量增至8 g/d ,给药方法及其他用药同小剂量组.所有患者至少观察2周.结果:大剂量组25例患者中16例(64%)出现不良反应,包括皮肤反应(9例,36%)、胸闷和头晕(2例,8%)、消化道反应(3例,12%)、过敏性休克(1例,4%),双下肢活动障碍(1例,4%).该组中发生不良反应患者和未发生不良反应患者的终末期肝病(MELD)评分分别为(11.26±5.47)分和(18.38±5.7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发生不良反应患者病情较轻.小剂量组66例患者中2例(3.03%)出现不良反应,其中皮疹1例和上腹部不适1例.小剂量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大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皮疹患者和上腹部不适患者的MELD评分分别为11.38分和10.29分.剂量增加组有4例(4.88%)在用药3 d内发生不良反应,其余78例中有7例(8.97%)在用药4 d后出现不良反应,其发生率高于小剂量组而低于大剂量组(均P<0.001).78例中,MELD评分>15者31例,发生胃肠反应和皮疹各1例;MELD评分<15者47例,发生胃肠道反应3例,头皮水肿和皮疹各1例.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所有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经停药、对症处理后消失.结论:NAC小剂量或逐渐增加剂量与口服法莫替丁及静脉推注10%葡萄糖酸钙联用是一种较为安全的治疗重症肝病的方法,但对病情较轻的重症肝病患者用药时应加强监测以避免或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张晶;刘梅;林伟;李晓晴 刊期: 2009年第02期
2009年2月19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了<关于修订吡罗昔康全身给药制剂说明的通知>[1].该通知称,观察研究的证据显示,吡罗昔康的严重皮肤反应的风险高于其他非昔康类非甾体药物(NSAID).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2期
1例39岁女性患者因阴道流血每4小时口服利托君10 mg治疗.13 d后,患者的ALT由29 U/L升至180 U/L,AST由30 U/L升至107 U/L.乙肝和丙肝血清学指标均为阴性.停用利托君给予山豆根和水飞蓟宾,11 d 后患者肝功能恢复正常.
作者:张岩;邓丽琴 刊期: 2009年第02期
1例28 d男性新生儿患感染性腹泻给予头孢甲肟0.1 g溶于0.9%氯化钠注射液20 ml静脉滴注治疗.治疗开始后约2~3 min,患儿突然出现紫绀,意识丧失,HR 80次/min,股动脉搏动消失.立即停药,给予吸氧,胸外心脏按压,静脉推注0.1%肾上腺素0.3 ml和地塞米松3 mg.约20 s后,患儿呼吸心跳停止,立即给予气管插管、心肺复苏及输液扩容.抢救约4 min后,患儿呼吸、心跳恢复.
作者:杨晓光;苏国云;李步云 刊期: 2009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