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沧友;苏玉祥;韩正宇
肥胖是由于能量摄入超过消耗,多余的能量以脂肪的形式储存起来,其量超过正常生理需要,且达到一定水平则称为肥胖症.据泛美卫生组织近的调查报告显示,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威胁人类健康的肥胖症迅速增加.
作者:杨景勋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调查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所致的不良反应(ADR)的发生率、临床表现及相关因素,旨在安全合理用药.方法:于2000年10月至2001年9月期间在北京市8所医院,采用多中心、前瞻性方法调查4437例使用左氧氟沙星注射液的住院患者发生ADR的情况,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437例患者中有143例发生ADR,发生率为3.22%,轻度居多,占58.04%,并归纳总结了ADR的临床表现及相关因素.结论:本次调查中左氧氟沙星注射液ADR发生率较低,且程度较轻.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在调查中发现ADR的发生与患者的年龄、用药剂量与疗程、过敏史、合并用药等因素有关.因此,临床医生在选用该药时应考虑上述因素,这样就能避免或减少ADR的发生.
作者:梁雁;鲁云兰 刊期: 2003年第02期
患者女,42岁.因乳腺增生,于3月20日开始口服小金丸,1.2g,bid治疗.既往有青霉素过敏史.患者晨服小金丸后,面部出现红肿,瘙痒.未引起注意,以后又服药2次(在服此药时尚未服其它药物).服药后,面部红肿、瘙痒症状加重,3月21日来我院就诊.查体:神志清楚,面部皮肤温度升高,可见水肿性红斑疹,触之较硬,颈部水肿,可见粟粒状红疹,诊断为过敏性皮炎.给予5%葡萄糖液500ml+氢化考的松200mg、VitC 2g静滴,苯海拉明20mg im,敏迪60mg po bid.经抗过敏药物治疗后,次日病情转好,面部红肿减轻,皮温稍高,肿胀程度好转.继续上述治疗,连续3天,过敏症状完全消失.
作者:李兰 刊期: 2003年第02期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病历摘要患者男,55岁.主因发热6天,皮疹3天,于2002年2月7日入院.患者于6天前开始发热(体温不详),食欲差,无恶心、呕吐.在当地卫生院诊为感冒,给予头孢拉定、清开灵静滴治疗.治疗3天,病情无好转.
作者:李沧友;苏玉祥;韩正宇 刊期: 2003年第02期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2期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2期
来比林是阿司匹林与赖氨酸的复盐,是一种新型的解热镇痛药,能肌注和静脉注射,近年来应用广泛.
作者:唐典俊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狂犬疫苗是用狂犬病病毒接种于动物组织,用β-丙内酯灭活制成.狂犬疫苗有神经组织疫苗(NTV)、鸭胚疫苗(DEV)、地鼠肾细胞培养疫苗(PHKV)和人二倍体细胞培养疫苗(HDCV)等.我国于1972年开始研制原代地鼠肾细胞培养疫苗,1980年后逐渐在全国推广使用.据各地观察证实,组织培养疫苗接种不仅剂量小,接种次数少,效果亦较好;且反应轻微,神经系统副反应的发生率极低,目前已取代Semple羊脑疫苗.
作者:徐茂盛;徐化卿;张爱国 刊期: 2003年第02期
患者男,30岁.HBsAg(+)3年,乏力纳差2年,加重2周,于2002年9月28日收入我院.患者于3年前体检发现HBsAg(+),当时肝功能正常,无主诉不适,未经任何治疗.2年前患者开始出现乏力、纳差,检测ALT 100U·L-1.诊为慢性乙型肝炎.
作者:卜志军 刊期: 2003年第02期
例1女,40岁.于2002年8月12日来我院就诊.诊断为慢性结肠炎、慢性浅表性胃炎、食道炎.患者否认既往有药物及食物过敏史.体格检查:T 36.8℃,P 76次·min-1,R 16次·min-1,BP 115/75mmHg,体重40kg.入院第2天,给予穿琥宁注射液400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滴注治疗.用药约15min后,患者突然出现面部潮红,胸闷,呼吸急促,冷汗.立即停用穿琥宁注射液,异丙嗪注射液25mg,im.经抗过敏治疗后症状逐渐消失.之后未再用穿琥宁注射液.
作者:王伟洪 刊期: 2003年第02期
龙胆泻肝丸是我国中成药制剂中的古老处方之一,其主要成分为:龙胆、栀子、关木通、泽泻、车前子、当归、地黄、柴胡、炙甘草.有清肝胆,利湿热之功效.但近年来,服用该药不断有发生肾功能衰竭的报导.我院近来遇到2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春林;霍敏英 刊期: 2003年第02期
十几年来我们坚持将ADR的监测工作与服务临床结合起来,并初步取得一些成绩,受到临床的欢迎.具体做法是:
作者:郝建青;洪慧丰;李安华 刊期: 2003年第02期
患者女,39岁,因外伤1天,于当日晚自服回生第一丹5粒.第2天早8:30,患者第2次服用该药.1h后患者发现自手指缝、手掌部、前臂、面部等处出现皮疹,双手及上肢肿胀.
作者:魏淑兰 刊期: 2003年第02期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2期
患者女,31岁,因感冒引起反复咳嗽、咳痰,于2001年3月15日按说明书服用鸡胆口服液20ml(凤胆精)治疗.未同服其他药物,无药物过敏史.服药后约0.5h,患者出现口周麻木、恶心、口干、心慌,继之胸闷、脸色苍白.测心率160次·min-1,考虑为过敏反应,立即静脉滴注10%葡萄糖注射液250ml+地塞米松10mg,肌注甲氧氯普胺注射液10mg,口服美西律片100mg,行抗过敏及对症治疗.30min后患者症状缓解,心率及面色逐渐恢复正常.第2天,患者再次口服鸡胆口服液20ml,0.5h后又重现上述症状.经对症处理后,症状逐渐消失.
作者:陆虹;杨汝铁;郝春蕾 刊期: 2003年第02期
患者男,52岁.因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并出血在我院住院治疗.住院期间的主要治疗药物有奥美拉唑、果胶铋、阿莫西林颗粒剂、克拉霉素分散片等,同时给予输液,补充血容量及电解质,静滴18种氨基酸注射液治疗.住院18天后,患者出血停止,出血性贫血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好转而出院.出院后患者自感体弱,即服用中药调养.处方:党参15g,白术、杏仁、橘红、当归、厚朴、白芍、旋复花、生赭石、生甘草各10g,煎服;三七粉3g分冲.服用该方剂两日时,患者出现持续性耳鸣.患者服用中药时未服用其它药物.因该患者亲属中曾有长期服用呋喃唑酮(痢特灵)引起视神经炎的不良反应病史,对药物不良反应比较警觉,故怀疑其持续性耳鸣与服用上述中药方剂有关.停用中药1日后,耳鸣消失.复用中药治疗,耳鸣现象复现.因此确定为上述中药所致.
作者:李知行;梁淑霞 刊期: 2003年第02期
患者女,26岁.4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牙龈肿胀,疼痛明显,呈断续性跳痛,牙齿麻木感,咀嚼无力,影响进食.自服螺旋霉素和甲硝唑片2d(剂量不详),病情未见缓解,于2001年11月21日来院就诊.患者以往有慢性牙龈炎病史,无药物过敏史.
作者:韩宇;翟仁义 刊期: 2003年第02期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2期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