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注射用阿昔洛韦引起药物性水肿

方娟娟

关键词:
摘要:患者,女,53岁,因腰部带状疱疹于1998年5月15日来皮科门诊就诊,每次给注射阿昔洛韦(Acidovir) 0.5g,葡萄糖液500ml,给药5次,回当地诊所治疗.在治疗第四天曾出现全身寒颤反应,用盐酸苯海索处理后好转.但由于治疗结束时发现全身浮肿,尤以双下肢显著,活动后气短,且进行性加重,遂以心衰收入心血管病房治疗.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相关文献
  • 大剂量多潘立酮引起小儿锥体外系反应2例

    例1:患者,男,3岁,于1997年8月16日因意向性震颤1小时来诊.发病前因进食不当出现呕吐,遂服用多潘立酮(domperidone,吗丁啉)10mg,用药2h后出现意向性震颤且渐加重,未出现发热,头痛,惊厥等症状.既往无类似神经系统病史.查体:神志清楚,眼球无震颤,颈软,心、肺、腹检查无异常,四肢肌张力轻度增强,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征未引出.门诊给予对症处理:5%葡萄糖250ml静滴,654-2 5mg加入小壶,经上处理后症状缓解.

    作者:石秀丽;王航雁 刊期: 1999年第01期

  • 医院开展药品不良反应监察工作探讨

    介绍同仁医院6年来开展ADR监察工作的经验和目标,包括建立院ADR监察工作小组,完善ADR监察报告工作制度,对医务人员的宣传教育等,以达安全合理用药,保证医疗质量.

    作者:成宇 刊期: 1999年第01期

  • 西咪替丁致粒细胞减少

    患者,女,61岁,因呕血伴黑便于1998年7月21日入院,诊断为急性糜烂性胃炎出血.入院时查HB 90g/L,WBC 8.4×109/L,BPC 120×109/L,RBC 3.5×1012/L,给予西咪替丁注射液0.8g+5%葡萄糖注射液+胰岛素4u静滴,共使用21d.

    作者:王春胜;徐庆海;高仲阳 刊期: 1999年第01期

  • 芬氟拉明和右芬氟拉明的下市及其不良反应

    两种威胁生命的不良反应,原发性肺动脉高压及心瓣膜异常,与芬氟拉明和右芬氟拉明因果相关.本文介绍了自这些不良反应的出现到芬氟拉明和右芬氟拉明从世界撤销的全过程,并介绍了撤销造成的影响以及芬氟拉明和右芬氟拉明不良反应机制研究的新进展.

    作者:杨景勋 刊期: 1999年第01期

  • 辛伐他丁致药物性肌病

    患者,男,37岁,司机,因高血压和高胆固醇血症(血压176/117mmHg,血清总胆固醇7.9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为5.17mmol/L)来我院心内科门诊就诊.给予辛伐他丁(simvastatin)(10mg/qn),西拉普利(2.5mg/d),吲哒帕胺(2.5mg/d),硝苯地平(10mg/d),肝泰乐(300mg/d),维生素C(100mg/d)等药物治疗.

    作者:王佩;刘恩生;李玉珍 刊期: 1999年第01期

  • 注射用阿昔洛韦引起药物性水肿

    患者,女,53岁,因腰部带状疱疹于1998年5月15日来皮科门诊就诊,每次给注射阿昔洛韦(Acidovir) 0.5g,葡萄糖液500ml,给药5次,回当地诊所治疗.在治疗第四天曾出现全身寒颤反应,用盐酸苯海索处理后好转.但由于治疗结束时发现全身浮肿,尤以双下肢显著,活动后气短,且进行性加重,遂以心衰收入心血管病房治疗.

    作者:方娟娟 刊期: 1999年第01期

  • 大剂量甲氨蝶呤引起死亡

    患者,女,17岁,体重49kg.因“右腿红肿疼痛”于1999年1月25日入院.经确诊,为“右胫骨上端骨肉瘤”.既往无药物不良反应史.室验室检查:白细胞4.2×109/L,红细胞4.17×1012/L,血小板159×109/L,ALT 9U/L,AST 22U/L,肝肾功能正常,遂决定执行化疗方案.

    作者:马胜鑫;谢晓慧 刊期: 1999年第01期

  • 西咪替丁致过敏性休克

    患者,女,57岁,因突发抽搐、皮肤潮红,于1998年6月13日入院.入院前,患者静脉点滴西咪替丁注射液0.8g+ 10%葡萄糖注射液250ml.当输入少量液体后,出现抽搐、皮肤潮红、湿冷、大汗、口干、脉搏细速.

    作者:王春胜;李诚;高仲阳 刊期: 1999年第01期

  • 巴氯芬致尿毒症患者意识障碍

    巴氯芬(Baclofen,脊舒,贝可芬)为作用于脊髓的骨骼肌松弛剂、镇静剂.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脊髓或大脑疾病或损伤引起的肌肉痉挛和疼痛.我院1例尿毒症患者服用“脊舒”20mg后出现意识障碍、软瘫,经急诊血透2次后神志肌力恢复正常.

    作者:黄雯;石义霞;弓在春 刊期: 1999年第01期

  • 清开灵注射液致重症过敏性休克并多脏器功能衰竭

    清开灵注射液为纯中药复方注射制剂,由牛黄、水牛角、黄芩、银花、栀子等多种中药组成.近年来临床常有清开灵引起变态反应的报道.笔者遇到1例患者因静脉使用清开灵注射液引起重症过敏性休克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现报告如下.

    作者:齐文升 刊期: 1999年第01期

  • 清开灵注射液致急性肾功能衰竭

    清开灵注射液为纯中药复方制剂,主要成分为:牛黄、水牛角、黄岑、金银花、桅子等,具有清热解毒、化痰通络、醒神开窍之功能.用于治疗热病神昏、中风偏瘫、神志不清等症,临床应用20年来,尚未见有肾脏损害的报告.我院于1996年10月收治1例静脉点滴清开灵注射液后致急性肾衰的患者.

    作者:关铭华 刊期: 1999年第01期

  • 利培酮致吞咽困难

    患者,男,41岁,于1975年首次出现精神异常,呆愣自语,行为怪异,怀疑爱人有外遇,捡拾脏物,生活懒散,于1998年12月22日第1次住院诊治,诊断:精神分裂症.患者既往体健,无颅脑外伤及感染病史,无重大躯体疾病史.家庭中无类似精神疾患者及癫瘸患者.入院后,体检正常;血常规、生化均正常;心电图、脑电图正常;尿镜检:红细胞0~3;腹部B超术:肾结石.

    作者:刘宝峰;潘俊峰 刊期: 1999年第01期

  • 兰索拉唑引起关节疼痛及行走困难

    患者,男,46岁,因患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于1998年5月11日入院治疗.入院检查:体温36.3℃,脉搏72次/min,呼吸16次/min,血压120/70mmHg,血尿常规无异常.5月14日开始根据病情服用兰索拉唑(达克普隆)胶囊,每日1次,每次30mg,同时并用西沙必利、双岐三联活菌(培菲康)、阿莫西林和枸椽酸铋钾(德诺)等药物.服药5d后,患者出现关节痛,以双膝关节为主,伴低热(37℃~37.8℃).当时考虑为上感,继续服药至第8天,患者全身关节疼痛难忍,不能行走,体温达38℃,查血尿常规、肝功能、血尿酸均正常.据此分析可能是兰索拉唑所致不良反应.停用兰索拉唑及其它并用药,同时用吲哚美辛(消炎痛)栓对症治疗,1周后,患者关节疼痛等症状消失.

    作者:刘芸;关铭华 刊期: 1999年第01期

  • 布洛芬与甲状腺素相互作用引起高血压

    患者,女,59岁,发病10d前因结节性甲状腺肿连续服用甲状腺片(40mg/次,2次/d),发病2d前,因自感关节痛服用“芬必得”(每粒胶囊含布洛芬300mg),300mg/次,2次/d,连服2d.服用芬必得第2天晚,患者自觉头晕,不能站立,乏力,恶心,呕吐,心悸,自测脉搏140次/min.

    作者:陈昌玉;孙效东 刊期: 1999年第01期

  • 巴氯芬引起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

    患者,女,73岁,病历号2527.因失眠每晚服舒乐安定1mg多年,1998年5月31日从45cm高处跌下,X光片示胸椎XI压缩性骨析,第6周穿钢丝背心下地活动.1998年8月18日,因脊神经受压、腰肌痉挛致疼痛较重,医嘱给予巴氯芬(脊舒)口服5mg,tid,3d.第4~6天为10mg,tid,每次止痛仅3h.

    作者:吕山 刊期: 1999年第01期

  • 抗高血压药物的再评价(Ⅰ)

    本文概述了我国建国50年来抗高血压药物的发展和使用状况,结合国外资料,重点对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以及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进行了再评价、旨在为临床医师和药师提供较好的、合理用药的信息.

    作者:孙忠实;朱珠 刊期: 1999年第01期

  • 美罗培南的的药理与临床评价

    美罗培南(meropenem,MEPM,SM-7338),商品名“美平”(Mepem),是住友制药株式会社研制的继亚胺培南-西司他丁(IPM/CST)之后一种新型的非肠道给药的半合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1].该药具有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尤其对绿脓杆菌,金葡球菌具有强力抗菌活性,且对各种β-内酰胺酶稳定,副作用小,对中枢神经系统及肾脏的毒副作用小等特点,自上市以来,临床评价较好.

    作者:杜燕京;郑子恢 刊期: 1999年第01期

  • 口服洛沙坦钾引起咳嗽

    患者,男,72岁.因冠心病,心衰,高血压入住我院.自1月10日起,口服蒙诺(monopril),即福辛普利钠片(fosinopril sodium tablets),10mg/d.5d后,因剧烈咳嗽,不能耐受,于1月16日,停用蒙诺改用科素亚(cozaar),即洛沙坦钾片(losartan potassium tablets) 50mg/d,口服.患者咳嗽仍未缓解,且应用凯福隆(claforan)即头孢噻肟(Cefataxime)静滴,口服克拉维酸/阿莫西林(安美汀augmentin)片均无效.于1月29日,停用洛沙坦钾及一切抗炎药物,次日病情好转,一周后,咳嗽明显减轻.

    作者:齐晓连;李亚林 刊期: 1999年第01期

  • 奈替米星致肾损害2例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为广谱抗生素,临床多用于控制需氧G-杆菌、葡萄球菌属、绿脓杆菌等假单胞菌属、分枝杆菌属的感染.尤其是新一代的产品如奈替米星等对钝化酶稳定,耳毒性低,临床使用较为普遍.但是,对老年人使用时所致的肾损害还是不容忽视的,现报道2例如下.

    作者:李占英;屈桂秋;陈亚平 刊期: 1999年第01期

  • 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11例分析

    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TEN)主要是由药物变态反应引起的皮肤疾病,是药疹中严重的一型.本病发病急,不仅侵犯皮肤粘膜,也可因严重的全身中毒症状和内脏损害而危及生命,为进一步了解致病药物、临床表现及总结治疗方面的体会,现将我科近年来收治的11例TEN患者进行如下分析.

    作者:周劲松;宋清华;李丽娟;李世荫 刊期: 1999年第01期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