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安平;李社方;贺骞
目的:分析近年来我院巨大儿分娩的临床特点及分娩方式,降低母婴并发症,改善巨大儿的预后,保护母婴健康。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巨大儿及52例正常范围内足月儿分娩的资料。结果:巨大儿的发生与母亲孕末期体重、宫高、妊娠糖尿病等因素有关。巨大儿组持续性枕横或枕后位、胎儿窘迫、剖宫产、新生儿窒息等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而在宫缩乏力、产道裂伤发生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积极措施,降低巨大儿的发生率。对巨大儿应积极做好产前诊断,适当放宽剖宫产指征,降低母婴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卜平;汪丽云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中成药治疗对腹部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疗效,从而降低腹部术后胃肠胀气的发生率。方法:2009年1月1日-2014年1月1日收治腰硬联合麻醉下行腹部手术患者20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000例和对照组1000例,对照组给予术后禁食、补液、抗生素预防感染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术后4 h口服健儿药丸。观察两组患者的胃肠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治疗组肛门排气时间平均(16.80±9.60)h,对照组平均(31.9±4.80)h,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妇产科腹部术后口服健儿药丸可以有效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促进患者的术后康复。
作者:梁晓兰;杨丽娜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口腔修复的效果。方法:采用牙体取模并制作腊牙合垫、处理牙合垫、试戴牙合垫、佩戴牙合垫式的义齿步骤进行口腔修复。结果:共修复活动义齿缺失牙齿1014颗,包括全口义齿的患者38例(33.33%)、上半口义齿的患者33例(28.95%)、下半口义齿的患者32例(28.07%)、赝复体11例(11.40%)。固定义齿修复18例患者,共修复牙单位43个。结论:根据老年患者口腔修复的特点制定合适的方案,从而提高老年患者口腔修复的水平。
作者:季立山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左氧氟沙星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5月-2013年7月收治消化性溃疡患者9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予以阿莫西林三联疗法治疗,治疗组予以左氧氟沙星三联疗法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均没有明显的不良反应,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08%(2/49),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12%(3/49),组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7.96%显著优于对照组83.67%,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氧氟沙星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显著,无不良反应,具有积极的临床使用和推广价值。
作者:彭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心绞痛是临床工作中的一种常见病,特别是在中老年人群中为多见,对患者的健康和生活产生有严重的影响。本文简要介绍中西医结合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疗效。
作者:于在英;肖明海;肖允楼 刊期: 2015年第01期
本文主要对部分二级综合性医院传染病管理现状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具体的解决措施。部分二级医院存在传染病防控不严、管理制度不健全、缺失基本防控能力等问题。积极发现并解决二级医院传染病的筛查、预警一级防控工作,对于控制传染病传播、保证大众的身体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余慧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观察灯盏花素联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89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胞二磷胆碱0.5 g静滴,1次/d。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灯盏花素50 mg静滴,2次/d,醒脑静注射液20 mL静滴,1次/d。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75.00%,治疗组总有效率91.1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灯盏花素联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作者:花砚;王华光;汤永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对盆腔炎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2011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盆腔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接受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对照组接受一般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试验组对疾病认知达标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护理满意度92.5%,对照组护理满意度7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对疾病的认知,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薄玉清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评价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2012年5月-2014年4月收治2型糖尿病患者20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0例。观察组采用胰岛素泵治疗,对照组未使用胰岛素泵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控制血糖值达标时间比对照组短,且胰岛素的用量相对较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早期应用胰岛素泵进行糖尿病治疗,比未应用胰岛素泵治疗效果更显著且更稳定。
作者:杨勇;朱文卓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观察针灸配合柴胡疏肝散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针药组和对照组各20例,针药组采用针灸联合内服中药柴胡疏肝散治疗,对照组内服中药柴胡疏肝散治疗,疗程1个月。结果:针药组和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75%,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柴胡疏肝散联合针刺治疗子宫肌瘤可明显缩小瘤体,并促进子宫形态的恢复,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志方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内镜下套扎术联合组织胶注射治疗和预防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应用。方法:2011年8月-2013年8月收治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52例,根据曲张静脉形态及大小选择组织胶注射和套扎治疗,观察治疗后的效果。结果:治疗后,胃底、食管静脉曲张急性出血3例,均一次性止血成功。术后4周复查,对剩余曲张静脉进行套扎及组织胶注射。所有患者在8周后复查胃镜,食管静脉曲张总有效率91.2%,胃底静脉曲张总有效率82.6%,无异位栓塞发生,1例患者出现再出血,再次行组织胶注射,其余患者均无再出血。结论:内镜下套扎术联合组织胶注射在治疗和预防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疗效显著,并发症少,具有临床实用性。
作者:程志才;班秀丽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观察泻黄散加减治疗小儿口疮的疗效。方法:收治小儿口疮患者40例,予泻黄散加减口服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临床治愈26例,好转1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结论:泻黄散加减治疗小儿口疮疗效确切,安全有效。
作者:杨春梅;刘永信;禄林;蒋天秀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水胶体敷料对外周静脉持续微量泵入刺激性药物所致静脉炎的预防效果。方法:2010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持续静脉微量泵入刺激性药物的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用静脉留置针穿刺,试验组采用康惠尔水胶体透明贴固定,对照组用SOFIT舒适3000自黏性薄膜敷料覆盖固定,观察两组静脉炎发生率。结果:试验组的静脉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康惠尔水胶体透明贴对持续外周静脉微量泵入刺激性药物所引起的静脉炎有良好的预防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徐妍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本文探讨了基层社康大影像科的建立与运行机制。通过对基层社康影像科的现状进行剖析,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人员不足,知识老化及专业素质低且偏窄;设备配置及布局不合理;人员思想认识不足;管理体制跟不上等。只要利用现有有利条件,克服以上缺点,在基层社康建立与运行大影像科是可行的。
作者:覃朝锋;彭国强;李红;雷卫凤;叶定村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循证护理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0年7月-2013年7月收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72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行循证护理,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分析两组患者病情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有效率94.44%,对照组的护理满意率69.44%,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循证护理,能够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宋春凤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对白眉蛇毒血凝酶与泮托拉唑联合应用于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并对相关疗效及安全性做出评价。方法:收治上消化道出血患者78例,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观察组使用白眉蛇毒血凝酶联合泮托拉唑治疗,对照组采用单药泮托拉唑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中仅2例患者效果不明显,总体治疗有效率高达94.9%,而对照组总体治疗有效25例,有效率64.1%,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单药泮托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疗效与其联合白眉深度血凝治疗效果差距较大,单药治疗效果差。临床对于上消化道出血治疗药物选择时应联合使用白眉蛇毒血凝酶与泮托拉唑。
作者:李红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化脓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的预防及护理措施。方法: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阑尾炎手术患者200例,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手术方法和护理措施,而治疗组手术后采用大量生理盐水对腹腔以及切口进行冲洗,手术后放置引流管,且护理措施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对患者切口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经过护理后,治疗组手术后切口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住院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阑尾炎手术后采用生理盐水冲洗切口及腹腔,且放置引流管,对患者进行精细的护理,能够降低切口感染发生率和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李虹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重点探究重症胰腺炎消化内科的治疗效果。方法:2010年4月-2013年2月收治重症胰腺炎患者110例,将患者平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一般治疗法,观察组采用消化内科综合治疗法,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接受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血尿淀粉酶、血氧饱和度、体温等指标得到了一定的改善,观察组的指标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对照组中总有效率80.0%,观察组总有效率96.4%。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对照组的患者满意度为81.8%,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为96.4%。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消化内科综合治疗法治疗急性胰腺炎患者的疗效显著,值得在重症胰腺炎患者的治疗中推广。
作者:谢忠学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溶血标本对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2013年1月-2014年6月血液标本60例,分别置于2支抗凝试管中,采用人工方法将其中1支试管中标本溶血,比较正常标本、溶血标本的常规生化指标检验值。结果:溶血标本的 CK、ALB、AST、α-HBD、LDH、K+、DB、TP、TB 测定结果均明显高于不溶血标本,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溶血程度Hb 6.0 g/L时,TB、K+、ALB、LDH、TP、CK、AST、α-HBD、DB测定结果均明显高于溶血程度Hb 3.0 g/L时各指标的测定值,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LU、Scr测定值随溶血的严重程度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溶血对多项常规生化检验结果都会造成影响。采集、检验标本的各个环节需严格控制,避免出现失误,以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作者:刘兴文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行强化他汀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13年4月-2014年4月收治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3例,均行常规治疗,研究组加服阿托伐他汀40 mg/d,对照组加服阿托伐他汀20 mg/d,比较两组疗效和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的 Hs-CRP、TC和LDC-C下降幅度是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CK、HDL-C和TG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3.7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75%(P<0.05)。结论: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行强化他汀治疗的疗效较为显著。
作者:赵强;王辉宇;张海勤 刊期: 2015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