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股骨颈骨折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护理

赵彩霞;王美花

关键词:老年人股骨颈骨折, 人工髋关节置换, 护理
摘要:目的:加强对老年患者股骨颈骨折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护理,有效地预防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早日康复。方法:总结近2年对36例老年患者股骨颈骨折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护理措施。结果:本组36例老年患者股骨颈骨折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均无并发症的发生。结论:根据老年患者的特点、个体差异,有针对性地制定护理措施并切实有效地实施,可预防术后并发症和意外的发生,患者可获得满意的疗效。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相关文献
  • 缩宫素对缩短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的临床效果评析

    目的:探究缩宫素对缩短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2012年2月-2014年5月收治服用药物终止妊娠患者1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给予米索前列醇联合米非司酮联合用药进行药流;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缩宫素静脉滴注。对比两组患者流产后阴道出血的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完全流产人数明显较多(P<0.05);观察组阴道出血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P<0.05);观察组阴道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患者接受常规药流后,使用缩宫素,可以明显减少阴道出血,推荐临床应用。

    作者:许岚;吴莉萍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妊娠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妊娠的临床效果,为患者寻找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方法:2011年4月-2013年4月收治卵巢妊娠患者80例,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传统开腹治疗,观察组给予腹腔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镇痛药物使用时间、术后抗生素药物使用时间、术后发热情况及住院时间上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妊娠效果确切,安全性高,对患者造成的损伤较小,术后恢复时间短,有效减少了住院费用,具有较高的临床借鉴价值。

    作者:陈胜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针刺治疗偏头痛急性期临床疗效评价

    目的:讨论针刺治疗偏头痛急性期的临床疗效,为日后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2013年4月-2014年10月收治偏头痛急性期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给予针刺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西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显效41例(68.3%),有效18例(30.0%),无效1例(1.7%),总有效率98.3%;对照组显效30例(50.0%),有效13例(21.7%),无效17例(28.3%),总有效率7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针刺治疗偏头痛不仅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表现,更可以治疗衍生出的其他病症,达到治本的目的,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闻路琼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消乳散结胶囊治疗乳腺增生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研究使用消乳散结胶囊治疗乳腺增生的临床疗效。方法:2013年5月-2014年6月收治乳腺增生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使用消乳散结胶囊进行治疗,将两组患者治愈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治愈47例,显效3例,无效0,治愈率94%;对照组治愈30例,显效11例,无效9例,治愈率60%。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乳散结胶囊治疗乳腺增生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宋微珩;姜淼;孙丽敏;佐炳会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肝胆结石患者再次手术治疗临床分析

    目的:通过分析与探讨肝胆结石患者再次手术治疗的临床原因与治疗方法,为临床上预防与治疗肝胆结石患者再次手术提供必要的参考依据。方法:2010年4月-2012年2月收治肝胆结石再次手术患者67例,分析需要再次手术的临床原因以及治疗方法。结果:所有患者再次手术均很成功,根据随访,2年内不同类型患者复发率不同。结论:对肝胆结石再次手术患者进行临床分析,采取合适的治疗方法,有利于降低患者的复发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曦晨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干扰素治疗慢性丙型肝炎合并糖尿病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干扰素治疗慢性丙型肝炎合并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慢性丙型肝炎合并糖尿病患者46例,作为研究组;同期收治慢性丙型肝炎未合并糖尿病患者46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均给予聚乙二醇干扰素与利巴韦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持续病毒应答率、丙肝病毒阴转率及空腹血糖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干扰素治疗慢性丙型肝炎合并糖尿病具有安全、可靠、有效等优点。

    作者:郭芙蓉;吴超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临床路径在急腹症接诊分诊中的应用探析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在急腹症接诊分诊中的应用。方法:2012年5月-2013年5月收治急腹症患者80例,基于患者临床资料的分析,随机将其划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在接诊分诊时采取传统法,观察组在接诊分诊时采取临床路径,对两组患者满意度、不同时间确诊率与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37.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5.0%;对照组满意度62.5%,观察组满意度87.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急腹症接诊分诊中应用临床路径,不仅可为患者获得及时的抢救时间,同时在很大程度上还可有效降低各种并发症发生率,确保患者的安全,提升患者满意度,加快患者的康复,在临床中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以及应用价值。

    作者:恽建波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老年癫痫124例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老年癫痫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2013年1月-2014年8月收治老年癫痫患者124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根据病因将患者分为原发性癫痫组32例和继发性癫痫组92例。给予两组患者抗癫痫药物单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原发性癫痫组治疗总有效率78.13%,继发性癫痫组治疗总有效率89.13%,继发性癫痫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原发性癫痫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继发性癫痫是老年癫痫的主要发病类型,同时由于病因明确,因此在给予抗癫痫药物单药治疗时取得的治疗效果更好。

    作者:赵洪利;李剑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早中期肺癌化疗和放疗的疗效对比

    目的:探讨早中期肺癌化疗和放疗的效果对比。方法:2007年4月-2014年4月收治早中期肺癌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化疗组与放疗组,各50例,对两组患者的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化疗组1年存活率52%;放疗组1年存活率68%,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组5年存活率26%,放疗组5年存活率1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中期肺癌患者,放疗组治疗早期临床疗效和1年后存活率均高于化疗组,化疗组5年存活率高于放疗组。故与患者病情结合,运用不同的治疗方案,可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

    作者:张正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盐酸氨溴索注射液在儿科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合理应用

    目的:探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在儿科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合理应用效果。方法:2013年3月-2014年6月收治小儿呼吸系统疾病患儿22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0例,对照组给予抗炎、平喘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盐酸氨溴索注射液静脉滴注,6岁以下7.5 mg/次,2次/d,6~12岁15 mg/次,2次/d。结果:观察组痰量减少时间(4.1±0.2)d,咳嗽消失时间(7.6±0.2)d;对照组痰量减少时间(7.3±0.2)d,咳嗽消失时间(10.4±0.3)d,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显效96例(87.3%),有效10例(9.1%),无效4例(3.6%),总有效率96.4%;对照组显效78例(70.9%),有效12例(10.9%),无效20例(18.2%),总有效率81.80%,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氨溴索注射液在治疗儿科呼吸系统疾病中,祛痰快,症状恢复快,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付立华;殷新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冠心宁联合利伐沙班治疗老年下肢静脉血栓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小剂量尿激酶联合利伐沙班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下肢深静脉血栓老年患者80例,随机分成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尿激酶溶栓治疗,治疗组采用冠心宁联合利伐沙班治疗。分别记录治疗前及治疗半个月后患者的下肢肿胀、疼痛情况以及下肢血管彩超检查结果,测量健侧与患侧肢体相同部位的周径,评估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88%)显著高于对照组(88.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尿激酶联合利伐沙班治疗是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有效方法,优于单用尿激酶治疗。

    作者:杜凯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颈部坏死性筋膜炎伴纵隔感染的诊治分析

    坏死性筋膜炎是一种软组织感染,主要的特征为皮下组织及筋膜滑丝,常伴有全身中毒性休克。该病多为多种细菌混合感染,主要为革兰阴性菌、厌氧菌及溶血性链球菌等,对全身与局部组织的免疫功能造成损害,纵隔感染为其常见感染之一。2011年2月-2014年2月收治50个病例中有2例颈部坏死性筋膜炎伴纵隔感染者,分析其诊治效果。

    作者:王明松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柏拉图分析法在降低护士针刺伤发生率中的应用与效果

    目的:探讨柏拉图分析法在降低护士针刺伤发生率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制作《护士针刺伤查检表》,对护士针刺伤事件进行数据收集,并通过绘制柏拉图统计表对护士针刺伤事件进行解析,找出发生针刺伤的原因,制定并实施改进措施,比较应用柏拉图分析法前后的效果。结果:护士针刺伤发生率明显下降。结论:柏拉图分析法便于护理管理者从多个可能发生针刺伤原因中找出问题的关键所在,是降低护士针刺伤发生率的有效方法。

    作者:章俊梅;胡素容;吴英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社区慢性病防治知识培训对居民不良生活方式的影响

    目的:研究分析社区慢性病防治知识培训对居民不良生活方式的影响。方法:2012年10月-2014年10月进行社区慢性病防治知识培训的200名居民作为观察组,再选取同期未进行社区慢性病防治知识培训的200名居民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居民的吸烟、饮酒、食盐和食用油超标率及不参加锻炼等不良生活方式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居民吸烟≥10支/d,每周2次饮酒,食盐超标率,食用油超标率和不参加锻炼等不良生活方式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慢性病防治知识培训对居民不良生活方式具有显著的改善作用,能够有效减少居民不良生活习惯,促进居民健康,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宋广宇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阴道镜检查及活检诊断宫颈病变240例分析

    目的:探讨阴道镜检查及活检诊断宫颈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收治宫颈病变患者240例,均采用阴道镜检查及活检。结果:阴道镜检查、阴道活检与病理诊断情况比较,阴道镜检查的诊断符合率高于阴道活检。结论:阴道镜检查优于阴道活检,阴道镜检查可以作为筛查宫颈疾病的重要方法。

    作者:古丽尼沙·特海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重症肝炎并发感染的危险因素和护理探析

    目的:探究重症肝炎并发感染的危险因素以及护理措施。方法:2013年3月-2014年8月收治重症肝炎并发感染患者32例,对所有患者并发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然后对所有患者予以综合护理干预。结果:经治疗和护理后32例患者的感染情况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控制和改善。结论:重症肝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具有多样性,对患者予以综合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感染率。

    作者:辛丽;王英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临床诊治分析探讨

    目的:探讨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2013年4月-2014年4月收治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40例,对其临床表现、诊断方法、治疗方法、治疗效果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者经胃镜检查,胃癌出血2例(5.00%),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20例(50.00%),门脉高压性胃病出血9例(22.50%),消化性溃疡出血6例(15.00%),急性胃黏膜损伤出血3例(7.50%)。40例患者经治疗,显效25例(62.50%),有效12例(30.00%),无效3例(7.50%),总有效率92.50%(37/40)。治疗无效的3例患者中,发生继发性感染2例,出血过多死亡1例。结论: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主要与门脉高压性胃病、食管静脉曲张破裂、胃癌、急性胃黏膜损伤、消化性溃疡等有关,临床上应早期应用胃镜等辅助检查手段,明确出血原因和出血部位,并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有效止血,以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张金环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快速体位复位联合内固定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疗效观察

    目的:通过观察快速体位复位联合内固定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为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提供新思路。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在术前行快速体位复位,联合术中内固定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观察患者术前术后椎体前缘压缩率,疼痛感评分(VAS评分),JOA评分,症状、体征计分,术后并发症,术中出血,手术时间等各项临床指标。结果:手术时间47~102 min,平均56 min;术中出血153~390 mL,平均187 mL;术后随访12~22个月,平均16个月。末次随访椎体前缘压缩率由术前(0.423±0.145)减少至(0.104±0.031),VAS评分由术前(6.32±1.47)减少至(0.23±0.11),JOA 评分由术前(14.21±1.82)增加至(27.93±0.96),症状、体征计分由术前(16.73±1.31)减少至(2.13±0.29)。结论:快速体位复位联合内固定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能够理想恢复并维持椎体高度,临床并发症少,患者疼痛明显减轻,是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新思路。

    作者:张修儒;高延征;高坤;张永飞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马坊镇农村地区应用阿司匹林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现况调查

    目的:了解马坊镇农村地区阿司匹林药物在预防心脑血管疾病中的使用情况,为进一步规范阿司匹林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对参加慢病规范化管理和门诊就诊的1000例目标人群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收集调查表1000例,合格调查表978例,合格率97.8%。男性、女性阿司匹林服用率分别为59.3%、64.7%。高血压、糖尿病、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患者阿司匹林服用率分别为63.8%、49.3%、74.6%、79.6%、86.2%。未服用阿司匹林药物原因中,45.07%患者认为不用服药,25.07%不知道需要服用,22.54%担心不良反应。结论:冠心病、脑卒中患者阿司匹林服用率相对较高,糖尿病患者阿司匹林服用率远远不足,应加强对社区全科医生规范培训及患者的宣传教育,使阿司匹林在慢病患者健康管理中广泛应用。

    作者:郭春平;岳长国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妊娠禁用及慎用中草药调查研究

    目的:为妇女孕期合理、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2家三甲医院的中草药进行调查与统计。结果:中草药也会影响孕妇和胎儿健康。结论:掌握孕妇合理用药,减少禁用中草药的使用,尽可能不用、慎用中草药。

    作者:赵亚丽 刊期: 2015年第14期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主管:中国乡村医生

主办:吉林东北亚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