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生长抑素对老年急性化脓性胆囊炎的疗效观察

张磊;张俊东;陈志奇;魏斌;康德新

关键词:急性化脓性胆囊炎, 胆囊切除术, 生长抑素
摘要:目的:探讨生长抑素对老年急性化脓性胆囊炎的疗效。方法100例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患者,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均行急诊胆囊切除术,观察组在术前、术后3 d 给予生长抑素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咳嗽时间、术后腹腔引流量、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腹腔引流量为(143.89±28.56)、(29.87±5.20)ml,均少于对照组的(378.45±35.68)、(49.85±7.31)ml;术后咳嗽时间、住院时间为(2.41±0.65)、(8.30±1.75)d,均短于对照组的(4.39±0.80)、(13.50±2.20)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发生2例胆痿,3例肺部感染,1例恶心呕吐,1例剧烈疼痛,并发症发生率为14%;观察组患者发生1例肺部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为2%;观察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891, P=0.027<0.05)。结论在老年急性化脓性胆囊炎行胆囊切除术前后给予生长抑素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应用推广。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杂志相关文献
  • 不同剂量奥美拉唑治疗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对比分析

    目的:研究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不同剂量奥美拉唑的临床疗效。方法36例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各18例。实验组实行小剂量奥美拉唑治疗,参照组实行大剂量奥美拉唑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参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3%,实验组无一例不良反应发生,参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实验组(P<0.05);实验组输出量、止血时间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在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实行小剂量奥美拉唑具有出血量少、止血效果好等优势,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和推广。

    作者:黄玉清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两种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结节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两种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结节的临床疗效。方法58例甲状腺结节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9例。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甲状腺切除术治疗,实验组患者实施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甲状腺结节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切口长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术中出血量(39.56±6.58)ml、住院时间(4.10±0.68)d、切口长度(4.35±0.29) cm,均优于对照组的(74.49±11.89)ml、(7.24±0.92)d、(7.15±0.59) c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1.03%,高于实验组的6.9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甲状腺结节患者采取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治疗,效果更显著,值得推荐。

    作者:陈建立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低分子肝素与卡托普利联合治疗肾病综合征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肾病综合征采用低分子肝素与卡托普利联合治疗的疗效。方法62例肾病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1例。对照组选用常规疗法治疗,研究组选用低分子肝素与卡托普利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治疗后血浆白蛋白(24.19±3.10)g/L,24 h尿蛋白量(6.28±0.84)g,总胆固醇(5.11±0.75)mmol/L;研究组治疗后血浆白蛋白(32.35±4.62)g/L,24 h尿蛋白量(3.03±0.21)g,总胆固醇(3.07±0.17)mmol/L。研究组指标改善幅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74.19%,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3.55%,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病综合征治疗选用低分子肝素与卡托普利联合方法,效果较佳,建议运用。

    作者:张大为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地尔硫与地高辛治疗风湿性心脏病并快速型房颤的临床疗效

    目的:分析地尔硫与地高辛联合应用治疗风湿性心脏病并快速型心房颤动(房颤)的临床效果。方法80例风湿性心脏病并快速型房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服用地高辛治疗,干预组患者则在对照组患者治疗基础上联合服用地尔硫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无效例数为9例,有效例数为15例,显效例数为16例,总有效率为77.5%;干预组患者治疗无效例数为1例,有效例数为18例,显效例数为21例,总有效率为97.5%。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314,P=0.007<0.05)。对照组患者有9例出现不良反应,干预组患者有2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例数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165,P=0.023<0.05)。结论在风湿性心脏病并快速型房颤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地尔硫与地高辛联合治疗的效果较好,值得应用。

    作者:肖丽;智永超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生长抑素对老年急性化脓性胆囊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生长抑素对老年急性化脓性胆囊炎的疗效。方法100例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患者,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均行急诊胆囊切除术,观察组在术前、术后3 d 给予生长抑素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咳嗽时间、术后腹腔引流量、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腹腔引流量为(143.89±28.56)、(29.87±5.20)ml,均少于对照组的(378.45±35.68)、(49.85±7.31)ml;术后咳嗽时间、住院时间为(2.41±0.65)、(8.30±1.75)d,均短于对照组的(4.39±0.80)、(13.50±2.20)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发生2例胆痿,3例肺部感染,1例恶心呕吐,1例剧烈疼痛,并发症发生率为14%;观察组患者发生1例肺部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为2%;观察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891, P=0.027<0.05)。结论在老年急性化脓性胆囊炎行胆囊切除术前后给予生长抑素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张磊;张俊东;陈志奇;魏斌;康德新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早期气管切开治疗颅脑外伤及脑出血患者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早期气管切开治疗颅脑外伤及脑出血患者临床效果。方法77例颅脑外伤及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8例)和观察组(39例)。对照组实施非早期(病发24 h后)气管切开术治疗;观察组实施早期(病发24 h内)气管切开术治疗。观察对比两组病情控制时间、住院时间、肺部感染发生率、生活能力评分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31%,高于对照组的71.05%;观察组病情控制时间为(5.69±1.26)d、住院时间为(8.99±2.04)d,短于对照组的(7.41±1.40)、(13.61±2.19)d;观察组肺部感染发生率为25.64%,低于对照组47.37%;治疗后观察组生活能力评分为(8.63±2.57)分,优于对照组为(5.89±3.22)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气管切开治疗颅脑外伤及脑出血,疗效显著,肺部感染发生率低,可提高患者生活能力,具有较高推广价值。

    作者:丁金铎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肝炎后肝硬化并发消化道大出血的内科护理研究

    目的:探究肝炎后肝硬化并发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给予内科护理干预,给患者治疗效果产生的影响,为临床护理提供依据。方法100例肝炎后肝硬化并发消化道大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措施,实验组患者给予内科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抢救成功率、满意度、出血次数、住院时间及并发症。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抢救成功40例(80%),实验组为47例(94%);对照组满意度为86%,实验组为98%,实验组抢救成功率和满意度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且实验组出血次数为(1.4±0.7)次,住院时间为(11.3±2.3)d;对照组出血次数为(2.2±0.3)次,住院时间为(15.7±3.2)d,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4.00%;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炎后肝硬化并发消化道大出血患者进行及时的诊断和救治以及优质的护理可取得显著疗效。护理人员要不断的加强专业的理论知识,以患者为中心,给予患者优质的治疗以及护理,可以减少患者并发症发生。

    作者:赵娟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和Dxion手术在直肠癌中的手术效果差异分析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和Dxion手术在直肠癌患者中的治疗效果差异。方法60例直肠癌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腹腔镜手术组和开腹手术组,每组30例。腹腔镜手术组实施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开腹手术组实施Dxion手术。观察两组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和局部复发或转移情况。结果腹腔镜手术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低于开腹手术组,腹腔镜手术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早于开腹手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手术组术中摘除淋巴结数量和开腹手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手术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0.0%)低于开腹手术组(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手术组出现局部复发或转移共2例,开腹手术组出现局部复发或转移共3例,腹腔镜手术组局部复发或转移率(6.7%)和对照组(1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中创伤小,手术治疗效果和开腹组近似,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较开腹术有显著优势。

    作者:刘中宇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酮替芬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变应性咳嗽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酮替芬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变应性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82例变应性咳嗽患者,参照随机抽签方式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1例。治疗组应用酮替芬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对照组口服复方甲氧那明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咳嗽症状消失时间以及治疗前后咳嗽评分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6%,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5.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平均咳嗽症状消失时间为(4.1±1.3)d,对照组患者平均咳嗽症状消失时间为(6.3±2.0)d,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治疗组患者平均咳嗽积分为(1.4±0.3)分,对照组患者平均咳嗽积分为(3.3±0.6)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酮替芬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变应性咳嗽的临床疗效确切、起效快,可作为变应性咳嗽患者理想用药方案。

    作者:吕明明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比较吉非替尼交替化疗与单纯化疗在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治疗中的疗效

    目的:比较吉非替尼交替化疗与单纯化疗在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治疗中的疗效。方法60例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单纯化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吉非替尼。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客观缓解率(ORR)、疾病控制率(DCR)分别为53.3%、93.3%,对照组患者分别为16.7%、83.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分别为15.5个月及8.2个月,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吉非替尼交替化疗与单纯化疗在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治疗中临床效果显著,可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赵秀芹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比索洛尔联合依达拉奉在预防PCI术后再灌注心律失常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比索洛尔联合依达拉奉在预防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再灌注心律失常中的应用价值。方法66例行PCI术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比索洛尔口服预防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发生,观察组患者采用比索洛尔口服联合依达拉奉静脉输注预防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发生。对两组患者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再灌注心律失常的主要类型有室性期前收缩、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停博等,其中对照组室性期前收缩发生率和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发生率分别为51.5%和48.5%,观察组室性期前收缩发生率和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发生率分别为27.3%和21.2%,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比索洛尔联合依达拉奉能够有效预防PCI术后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发生,有效保护缺血心肌,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钟晓鸣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重症心力衰竭并发肾衰竭患者采用连续血液净化的临床价值评价

    目的:评价重症心力衰竭并发肾衰竭患者采用连续血液净化的临床价值。方法60例重症心力衰竭并发肾衰竭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利尿、强心等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应用连续血液净化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3 d后,对照组患者的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血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水平分别为(377.7±9.5)pg/ml、(20.2±3.6)mmol/L、(293.9±99.4)μmol/L;实验组患者的NT-proBNP、BUN、SCr水平分别为(276.6±11.8)pg/ml、(13.2±4.4)mmol/L、(257.3±56.2)μmol/L,实验组NT-proNBP、BUN以及SCr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6.6±3.1)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3.1±5.5)d (P<0.05)。结论在对重症心力衰竭并发肾衰竭患者进行治疗时,连续血液净化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缓解心衰症状,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胡丰菊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血浆置换治疗重症黄疸肝炎患者的护理

    目的:探讨血浆置换治疗重症黄疸肝炎患者临床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62例行血浆置换治疗的重症黄疸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临床常规护理,护理组采用临床优质护理方案,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护理后护理组患者谷丙转氨酶(ALT)、血清总胆红素(TBIL)明显低于对照组,白蛋白(ALB)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护理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7%(3/31),低于对照组的32.3%(10/3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血浆置换治疗重症黄疸肝炎中采用临床优质护理方案能有效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对患者临床各项生理指标有显著改善,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国萍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介入栓塞术治疗脑动脉瘤的围手术护理

    目的:分析介入栓塞术治疗脑动脉瘤的围手术护理。方法92例经脑血管造影所证实的脑动脉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6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性护理,分析两组临床相关时间指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及症状消失时间为(4.7±1.1)d、(3.3±0.8)d;对照组分别为(8.4±2.4)d、(6.3±1.8)d,观察组临床相关时间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9.505、10.330,P<0.05)。观察组总并发症的发生率39.13%低于对照组的86.9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介入栓塞术治疗脑动脉瘤的围手术期进行综合性护理,创伤小,患者恢复快,并发症少。

    作者:胡洁滨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清热化湿方对糖尿病患者合并高脂血症的改善作用

    目的:探讨清热化湿方对糖尿病患者合并高脂血症的治疗作用,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100例糖尿病并发高脂血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实验组患者给予中药(清热化湿方)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西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的中医症状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热化湿方对糖尿病患者合并高脂血症的疗效显著,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陈宇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中药大承气汤灌肠治疗中枢性高热的护理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中药大承气汤灌肠治疗中枢性高热的护理效果。方法87例行中药大承气汤灌肠治疗的中枢性高热患者,根据不同护理方案分为对照组(40例)与研究组(47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行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心理状态评分及退热时间。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7.771、26.805,P<0.05);对照组退热起效时间为(3.95±0.76)h、完全退热时间为(7.68±1.75)d,研究组分别为(2.12±0.54)h、(5.21±1.46)d,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3.083、7.178,P<0.05)。结论有效的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中枢性高热患者可改善其心理状态,缓解负面情绪,并缩短退热时间,具推广价值。

    作者:丁秀梅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研究

    目的:分析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86例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服用孟鲁司特钠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显效24例,有效17例,无效2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5.3%;对照组显效20例,有效15例,无效8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1.4%,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应用孟鲁司特钠进行治疗效果十分显著,能够迅速缓解患儿的症状,改善患儿的肺部功能,值得临床进一步的推广和使用。

    作者:王卫平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Parks切口在斜视显微手术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Parks切口在斜视显微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54例斜视住院手术患者作为实验组(采用Parks切口入路治疗),同期20例斜视住院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行传统手术治疗)。对比两组对术后疼痛反应、结膜恢复状况、眼位情况。结果术后第1天疼痛情况,实验组轻度49例(90.7%),中度3例(5.6%),重度2例(3.7%)。对照组轻度13例(65.0%),中度5例(25.0%),重度2例(10.0%)。实验组疼痛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1天实验组52例(96.3%)结膜复位良好,无明显伤口痕迹。眼位满意者,近期47例(87.0%),远期46例(85.2%)。结论斜视手术入路Parks 切口不损伤角膜缘干细胞,术野暴露充分,术后瘢痕小,结膜与肌肉无粘连,切口小可不缝合,手术方法易掌握,能有效降低疼痛,防止肌肉粘连,减少术后并发症,保证眼部的美观,值得推广。

    作者:赵洋;邹有硕;张劲松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老年高血压患者出院后给予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出院后给予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104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2例。两组患者在院治疗时采取同样的治疗和护理措施,出院后对照组遵医嘱服用降压药,观察组在遵医嘱服药的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1年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降压效果、服药依从性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降压优良率为82.7%高于对照组的44.2%,观察组降压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规律服药42例(80.8%),明显优于对照组的22例(42.3%)(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9%低于对照组的17.3%(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出院后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能提高降压效果,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刘冬梅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药氧驱动联合针灸康复综合疗法治疗中风恢复期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药氧驱动联合针灸康复综合疗法用于中风恢复期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134例中风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7例。对照组采用针灸治疗,观察组在采用针灸治疗的基础上,同时实施药氧驱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2个疗程后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0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12%(P<0.05),观察组2个疗程后神经功能损伤评分为(20.92±3.84)分低于对照组的(23.77±4.56)分(P<0.05)。结论药氧驱动联合针灸康复综合疗法对中风恢复期患者疗效显著,能有效的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马志伟 刊期: 2016年第19期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杂志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康复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