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宫内人工授精的临床护理体会

牛吉峰

关键词:不孕症, 宫内人工授精术, 护理措施
摘要:目的:观察对宫内人工授精患者进行综合护理的效果。方法63例行宫内人工授精术的患者,给予心理护理、授精前、受精中、授精后及离院护理干预,并观察其护理效果。结果经综合护理干预,所有患者均顺利实施人工授精术,周期生化妊娠率25.3%,周期临床妊娠率19.3%。结论对宫内人工授精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可提高受孕成功率。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杂志相关文献
  • 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用于老年患者下腹部及下肢手术的麻醉优势

    目的:探讨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用于老年患者下腹部及下肢手术的麻醉优势。方法80例择期行下腹部及下肢手术老年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40例。A组常规行硬膜外穿刺置管;B组先经蛛网膜下腔一次性注入0.75%布比卡因0.7~1 ml,拔出腰穿针后经硬膜外腔置管。两组硬膜外药物均为1.5%~2%利多卡因。A组根据手术时间追加适量的局麻药, B组根据局麻药作用时间以及手术进展决定注入硬膜外腔的局麻药量。记录两组在麻醉起效时间、硬膜外使用的局麻药总量、静脉辅助药量等方面的数据进行比较。结果 A组比B组麻醉起效时间长,局麻药用量较多(P<0.01)。B组麻醉后镇痛和肌松满意,比A组麻醉效果好(P<0.05)。结论 CSEA是目前用于老年患者下腹部及下肢手术麻醉的一种效果确切且非常可行的方法,比硬膜外麻醉(EA)具有明显的麻醉优势。

    作者:李百艳;朱世明;顾静凡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腹腔镜对晚期胃癌行切除手术的临床护理方法探讨

    探讨晚期胃癌行腹腔镜切除手术临床护理模式,以期提高护理质量。43例晚期胃癌患者给予围手术期的腹腔镜治疗,总结护理方法,帮助改善临床护理在晚期胃癌患者给予围手术期的腹腔镜治疗中的应用,提高临床护理质量。行腹腔镜切除手术的晚期胃癌43例患者,对其随访3~12个月,均生存状况良好。晚期晚期胃癌行腹腔镜切除手术的临床护理对于患者能够安全度过围手术期,提高治疗效果十分重要。

    作者:仲崇媛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距骨骨折的手术治疗

    目的:研究距骨骨折的手术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总结81例各型距骨骨折患者随访资料。距骨头骨折17例,距骨颈骨折44例,距骨体骨折20例,44例距骨颈骨折根据Hawkins分型:Ⅰ型7例,Ⅱ型28例,Ⅲ型9例;其中12例克氏针固定,27例可吸收螺钉固定,42例空心螺钉固定。结果81例随访患者,随访时间6~49个月,平均随访(21.25±10.47)个月。术后骨折均解剖复位,内固定良好,术后4例发生浅表感染,处理后痊愈。术后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13~33周,平均愈合时间(16.99±6.81)周,术后发生创伤性关节炎8例,距骨坏死3例。按Hawkins关节功能评分标准,优40例(49.38%),良21例(25.93%),中16例(19.75%),差4例(4.94%);优良率75.31%。结论治疗距骨骨折应根据骨折和软组织损伤选择合理的手术时机和入路及内固定方法,保护血供、解剖复位、早期功能锻炼可有效提高患者愈后功能。

    作者:刘立胜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应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评估2型糖尿病的无症状低血糖

    目的:探讨应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评估2型糖尿病的无症状低血糖的临床意义。方法401例2型糖尿病患者,通过动态血糖监测系统评估对上述患者的临床症状及其相关生化指标和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进一步评估2型糖尿病无症状低血糖的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结果60岁以上患者低血糖的发生率为28.84%,而60岁以下低血糖的发生率为47.8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两组患者平均血糖(MBG)值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36)。患者的年龄与性别对血脂代谢紊乱、无症状低血糖及胰岛素抵抗均有相关性(P<0.05)。结论年龄大者和女性患者低血糖的发生率大于年龄小者和男性患者,动态血糖监测系统能较好的反映患者的血糖水平。

    作者:刘智勇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纳洛酮联合醒脑静治疗急性重度酒精中毒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纳洛酮联合醒脑静治疗急性重度酒精中毒的临床效果。方法64例急性重度酒精中毒患者按照随机、自愿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纳洛酮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醒脑静治疗,直到患者完全清醒。比较两组患者苏醒时间、症状消失时间、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苏醒时间和症状消失时间均明显小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洛酮联合醒脑静治疗急性重度酒精中毒患者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好,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靳东亮;睢德道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16例复发性肩关节前脱位临床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复发性肩关节前脱位的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16例复发性肩关节前脱位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经治疗本组优10例,良6例,优良率100%。结论构成肩前后肌肉-关节囊壁的肌肉获得平衡的前提下,才能治愈习惯性肩关节脱位。

    作者:李双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抢救新生儿窒息的护理体会

    目的:分析和总结抢救新生儿窒息的护理配合要点和护理体会。方法对65例新生儿窒息患儿进行清理呼吸道、建立有效呼吸、给予心肺复苏、合理药物应用、注意保暖等抢救措施。结果65例窒息新生儿经过积极抢救和精心护理,均抢救成功, Apgar评分为8~10分,抢救成功率100%。结论加强对新生儿监护,及时发现并快速给予有效的抢救措施,配合必要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提高新生儿窒息的抢救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甲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微创切口负压引流在颌面部间隙感染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微创切口负压引流在颌面部间隙感染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和可靠性。方法156例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各78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切开引流的方式进行治疗,试验组患者应用微创切口负压引流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治疗效果、平均治愈时间、瘢痕平均长度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9%,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平均治愈时间(11.3±3.4)d低于对照组(15.6±4.1)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瘢痕平均长度(2.8±0.9)cm少于对照组(6.6±2.4)cm,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3.8%低于对照组15.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颌面部间隙感染应用微创切口负压引流进行治疗与常规切开治疗具有相同的治疗效果,但是微创切口负压引流治疗能够显著的缩短治疗的时间、手术的美容效果更佳、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更低,临床应用前景广泛。

    作者:王郸;张桂荣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疏血通注射液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通过现有文献总结疏血通注射液临床应用进展。疏血通注射液目前广泛应用于脑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肾脏疾病以及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突发性耳聋、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的治疗,且临床治疗中有较好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郭伦;崔瑛;杨亚蕾;李学林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血栓栓塞性疾病患者的急诊治疗分析

    目的:探究血栓栓塞性疾病的诊断、治疗方法并总结血栓栓塞性疾病的预防方法。方法将300例血栓栓塞性疾病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对其实行系统化针对性治疗,观察其急诊诊断率。结果300例血栓栓塞性疾病患者的急诊诊断治疗有效率均达到90.0%以上。结论在现有的血栓栓塞性疾病的诊断治疗方法上,不懈的探索、创新、改变,将会提高血栓栓塞性疾病的治愈率。

    作者:魏崴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静脉输液致皮下淤血的原因分析及护理措施

    目的:探讨静脉输液导致皮下淤血的原因,探讨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89例静脉输液皮下淤血患者临床资料,总结导致皮下淤血的主要原因。结果统计结果表明,89例静脉输液皮下淤血患者中护理人员过失59例,患者自身原因30例。结论导致静脉输液患者出现皮下淤血的原因主要为,护理人员操作不当和患者自身不够重视,提示护理人员应不断规范其输液流程,及时做好患者和家属宣教工作,并采取积极有效护理措施进行干预,为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提升护理满意程度奠定基础。

    作者:刘丽娜;魏玲玲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宫内人工授精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观察对宫内人工授精患者进行综合护理的效果。方法63例行宫内人工授精术的患者,给予心理护理、授精前、受精中、授精后及离院护理干预,并观察其护理效果。结果经综合护理干预,所有患者均顺利实施人工授精术,周期生化妊娠率25.3%,周期临床妊娠率19.3%。结论对宫内人工授精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可提高受孕成功率。

    作者:牛吉峰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柴朴颗粒联合常规疗法治疗难治性哮喘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柴朴颗粒联合常规疗法治疗难治性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难治性哮喘患者70例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方法治疗,治疗组予以柴朴颗粒联合常规疗法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总免疫球蛋白E(LgE)细胞因子以及血浆皮质醇、IFN-γ的含量进行测量,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LgE含量明显比对照组下降幅度显著,血浆皮质醇、IFN-γ的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柴朴颗粒联合常规疗法治疗难治性哮喘的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值得临床使用和推广。

    作者:孙振浩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老年重症肺炎65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重症肺炎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65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4例有基础疾病,其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较常见(19例)。临床表现以感染性疾病症状为主。实验室检查白细胞升高者33例(50.77%),中性粒细胞升高者50例(76.92%),痰培养以革兰阴性杆菌检出率高(78.46%)。病死37例(56.92%),主要原因为呼吸衰竭(56.76%)。结论老年重症肺炎临床特征不典型,易并发电解质紊乱,痰培养以革兰阴性杆菌检出率高,预后与并发基础疾病有关,治疗应配合病原学诊断合理用药,加强对症及支持治疗。

    作者:蔡日丹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性瘫痪患儿上肢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性瘫痪患儿上肢功能的影响。方法脑瘫患儿共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的康复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在常规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基础上对其患儿上肢功能进行训练护理干预。采用盖泽尔智能发育量表对患儿护理干预前和干预12周后进行发育商评估。结果观察组适应性评分差值为(15.6±3.1)分、大运动评分差值为(14.3±2.9)分、精细运动差值评分为(15.1±3.3)分、语言差值评分为(12.4±3.6)分、社交评分差值为(14.8±4.3)分。对照组适应性评分差值为(8.8±2.1)分、大运动评分差值为(10.2±3.7)分、精细运动差值评分为(6.1±2.5)分、语言差值评分为(7.6±2.0)分、社交评分差值为(9.3±2.6)分。观察组患儿适应性、大运动、精细运动、语言、社交干预前后评分差值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上肢康复护理干预对脑瘫患儿的上肢功能康复具有重要影响,有助于提高患儿的大运动、精细运动、适应性等方面能力,护理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作者:宋红娜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慢性盆腔炎妇产科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慢性盆腔炎妇产科临床治疗过程中的具体治疗效果。方法100例入妇产科接受慢性盆腔炎治疗的患者,依照具体的治疗方法将其分成治疗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治疗组患者使用中药内服外洗的治疗方式,观察组患者使用西药抗生素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4%,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4%,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两组对比,治疗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治疗慢性盆腔炎成本低、副作用小,相比西药治疗临床有效性更高,在临床治疗的过程中可优先选择。

    作者:马宏霞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解析高血压脑出血的中医和中西医结合治疗进展

    高血压脑出血属于神经内科多发疾病和常见疾病,具有发病率、病死率、致残率高等特征,不仅严重影响到患者的生存质量,高额的治疗费用也会给家庭和社会带来较重的负担。目前,高血压脑出血疾病已经成为广大医学工作者和社会共同关注的话题。本文基于我国中医领域和中西医结合领域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现状,对治疗进展情况进行综述。

    作者:牛学霞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产褥期规范化营养干预用于产后泌乳不足女性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于产后泌乳不足女性行产褥期规范化营养干预临床效果。方法产后泌乳不足女性1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5例。其中对照组女性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女性则在此基础上加用产褥期规范化营养干预;比较两组女性产后泌乳量、乳房充盈情况及临床护理满意度等。结果对照组女性产后1周和2周泌乳量评分分别为(1.90±0.57)分、(2.04±0.60)分;观察组女性产后1周和2周泌乳量评分分别为(2.52±0.81)分、(2.87±0.94)分;对照组女性产后1周和2周乳房充盈评分分别为(1.53±0.38)分、(1.72±0.42)分;观察组女性产后1周和2周乳房充盈评分分别为(2.11±0.64)分、(2.94±0.80)分;观察组女性产后泌乳量和乳房充盈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对照组和观察组女性临床护理满意度分别为75.38%(49/65),95.38%(62/65);观察组女性临床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泌乳不足女性行产褥期规范化营养干预可显著增加乳汁分泌量,提高乳房充盈程度,且有助于改善护患关系。

    作者:王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综合疗法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临床应用

    目的:研究综合疗法对广泛性焦虑症的治疗效果及临床应用。方法60例广泛性焦虑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取传统单一药物治疗,治疗组采用抗焦虑药物合并5%葡萄糖注射液加维生素C加葡萄糖酸钙注射液4.0 g静脉注射、万拉法新口服药物,睡前热水泡脚,听音乐等物理疗法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痊愈6例,显著进步13例,进步6例,无效5例,显著率63.3%,有效率83.3%;治疗组痊愈9例,显著进步11例,进步7例,无效3例,显著率66.7%,有效率9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5%葡萄糖注射液加维生素C加葡萄糖酸钙注射液4.0静脉注射合并万拉法新,在舒缓的治疗环境中治疗焦虑症收到积极地治疗效果,药物的综合治疗在临床中显示着优势。

    作者:谢杰;李影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乳腺超声对乳腺疾病的诊断价值探讨

    目的:探讨乳腺超声应用于乳腺疾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100例乳腺疾病患者,均采用乳腺超声以及钼靶线检查,并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本组100例患者中,72例为良性病变,28例为恶性病变,超声诊断准确率为89.00%,显著高于钼靶X线的79.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超声检查对乳腺疾病的诊断较为准确,联合钼靶X线检查能够进一步提高诊断准确率。

    作者:李振兴;李凤谊;梁理娟;蒙万添 刊期: 2015年第01期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杂志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康复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