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珊珊
目的:研究分析老年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急诊使用胺碘酮的临床效果和可靠性。方法142例老年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1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心律平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胺碘酮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心功能缓解率以及药物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的心功能缓解率为83.1%,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的心功能缓解率为94.4%,观察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出现药物副反应发生率为7.04%(5例),观察组出现药物副反应发生率为8.45%(6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急诊使用胺碘酮治疗能够有效的改善心功能,是一种起效迅速、临床效果确切、安全可靠性高、药物副反应低的治疗方法,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作者:温丽民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前,肿瘤生物治疗是相继手术、放疗以及化疗传统的手段以后的第四大肿瘤治疗的相关模式,国际新研制的自体高效CIK细胞免疫治疗技术,主要是在体外活化和扩增患者或供者免疫细胞回输机体后,以期达到利于杀灭肿瘤的免疫平衡状态,通过与手术、放化疗结合应用,具有清除残留病灶、防止肿瘤复发与转移,对增加放化疗的耐受性、敏感性和治疗效果有重要作用[1]。
作者:程保丽;范本本;王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手术室常见的护理差错及预防对策。方法对近两年来本院手术室发生的66例护理差错现象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其发生原因进行分析和总结,制定针对性的预防对策。结果本组66例护理差错中26例是由手术护理人员专业技术生疏引起,18例是由护理人员和患者沟通能力差引起,10例因护理人员安全意识薄弱引起,8例因护理人员无菌观念差引起,4例因补液用药失误引起。结论导致手术室护理差错发生的因素较多,加强对护理人员专业知识培训的重视,规范医疗操作、增强保护意识则是减少手术室护理差错的关键。
作者:薄瑞娜;王艳艳;梁燕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检测血清中抗环瓜氨酸肽(抗-CCP)抗体对类风湿关节炎(RA)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RA患者86例(RA组)、非RA患者44例(非RA组)和健康体检者32例(对照组),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抗-CCP抗体水平,并以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类风湿因子(RF),比较各组的检测结果。结果 RA组的抗-CCP抗体及RF水平均显著高于非RA组与对照组(P<0.05);RA组的抗-CCP灵敏度为69.77%,显著低于RF的灵敏度81.40%(P<0.05);抗-CCP对RA的诊断特异度与阳性预测值显著高于RF(P<0.05);抗-CCP联合RF的灵敏度、特异度及阴性预测值均获得显著提高,与单项检测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抗-CCP抗体检测对于RA的诊断具有较高的特异性,联合RF检测能够提高诊断准确率与敏感性。
作者:邓毅;吴雪峰;雷鸣;吴建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25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护理工作体会。方法分析25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护理工作。结果25例患者均获得好转。患者的疼痛评分平均为2.1分。能够正常的生活和休息,生活质量提高。结论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重要因素是治疗的配合、心理护理及健康知识宣教。
作者:叶笑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在阑尾切除术中的应用。方法60例阑尾炎患者采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方法治疗,并对手术进行分析。结果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后排气时间为8~15 h;术后平均下床时间7.5 h,术后住院天数为3~4 d。结论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应用日益广泛,是一种极佳的早期诊断和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李晓峰;韩秋果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比较微通道与标准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的临床效果。方法96例肾结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8例,观察组采用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对照组采用标准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等,术后3个月随访并评价结石清除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较对照组增加(P<0.05),两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结石清除率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标准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相比,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增加,但并不增加患者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也未增加,可取得与标准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一样的结石清除效果,临床选择哪一种方式需根据患者实际情况综合分析。
作者:杨波;吴新保;张跃堂;祁万锋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卡马西平致重症多形红斑型药疹的临床特点及发生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神经内科使用卡马西平致重症多形红斑型药疹的17例病例报告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重症多形红斑型药疹的潜伏期为3~19 d,平均潜伏期12.6 d,3 d的1例,7 d的3例,11 d的1例,14d的6例,15d的2例,19d的2例,24d的2例。17例患者中15例治愈出院,2例好转,皮肤愈合后留下不规则色素沉着、瘢痕,无一例死亡,治疗效果好,住院时间7~30 d,平均治疗20 d。卡马西平引起重症多形红斑型药疹与性别、年龄、原患疾病、药物过敏史无明显相关性,是不可预测的;但与起始剂量和潜伏期有关。结论卡马西平引起重症多形红斑型药疹,应尽量预防,如有异常及时停药,尽早治疗,控制病情,缩短病程,确保用药安全。
作者:王奎鹏;夏建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药物治疗是临床治疗的主要手段,其质量是构成医疗质量的重要部分。本院在对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管理中发现了关于时间依赖性抗菌药物临床仍然存在着诸多不规范使用的行为。本院药事管理委员会协同药学部使用持续质量改进的方法,在近半年的时间里将时间依赖性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率由19.77%提高到91.86%,成效显著。与此同时,本院还将这种方法运用到肿瘤化疗药物、肠外营养药物等合理用药的管理实践中,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合理用药不仅仅是技术问题,更多在于加强监督管理,采用持续改进的管理办法不仅能提高合理用药的水平,更重要的是能够促进医院医疗质量的改进,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作者:沈惠明;虞燕霞;周琴;尚尔宁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和评价应用内镜止血治疗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62例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1例。两组均采用基础的止血方法,禁食,监测血压、体温等生命体征,出血过多时应及时输血,保证血容量,维持血压。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待患者生命体征等情况稳定给予内镜止血治疗,观察两种方法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接受不同的方法治疗后,实验组显效18例,有效9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7.09%,对照组显效10例,有效9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61.29%,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镜止血治疗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效果明显,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李宁;胡慧珍;李玉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冷冻切片诊断及半乳糖凝集素-3(Galectin-3)、间皮瘤相关抗体-1(HBME-1)、细胞角蛋白19(CK19)、CD56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对40例冷冻切片诊断为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进行光镜观察并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Galectin-3、HBME-1、CK19、CD56的表达水平。结果40例均为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光镜下主要组织学特征为毛玻璃样核、核沟、纤维性间质、核内包涵体及砂砾体。免疫组化Galectin-3、HBME-1、CK19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中均呈阳性表达,在结节性甲状腺肿中呈阴性或个别弱阳性表达。CD56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6例呈轻度着色,34例呈阴性表达,在周围结节性甲状腺肿组织均呈阳性表达。结论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诊断主要依据组织病理学, Galectin-3、HBME-1、CK19及CD56的联合检测有助于提高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诊断准确率。
作者:杨长俊;吴莉莉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对糖尿病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心功能影响。方法糖尿病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二甲双胍口服治疗。随访6个月,对比治疗前后患者血糖水平和心功能指标的差异性。结果对比治疗前后血糖指标发现,治疗后患者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水平均有所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治疗前后心电图指标发现,治疗后患者舒张早期左室充盈峰速度(E)明显升高,心房收缩期左心室充盈峰速度(A)明显降低, E/A比值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甲双胍可改善糖尿病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心功能状态,控制病情的进展和恶化,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作者:谢明成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对老年高血压手术患者采用两种麻醉方式进行麻醉的效果进行研究,并分析其麻醉效果。方法75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9例和对照组36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全身麻醉,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硬膜外麻醉,分析两组麻醉效果。结果麻醉前两组患者的血压、心率变化情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T1、T2、T3等阶段,观察组患者的血压、心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高血压手术患者进行麻醉的过程中采用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能够提高麻醉质量,对患者血压和心率影响小,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张继晨;王慧玲;艾喜婷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注射用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急性进展性脑梗死住院患者12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64例)应用常规治疗方案,观察组(64例)在常规治疗方案基础上加用注射用尤瑞克林0.15 PNA,1次/d,疗程14 d,观察两组在治疗前及治疗后14 d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14 d NIHSS、ADL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临床有效率达81.3%,显著高于对照组68.8%(P<0.05),两组均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注射用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有效并且相对安全。
作者:郭婉姝;崔团利;王楠 刊期: 2015年第02期
洪家铁教授根据多年临床经验,在妇科杂病的认识及治疗上有独到见解,强调肝脾肾在妇科发病中的重要作用。治疗上侧重调肝补脾益肾,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疗效甚显。
作者:熊晓东;洪家铁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的中医辨证治疗方法。方法对105例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辨证治疗方法进行分析,评价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显效36例,有效6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7.1%。结论中医药治疗高血压性心脏病有一定的优势,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白晓秋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析东北中小城市居民在新生活方式下,血清胆固醇(TC)水平和异常率,以评价和预测心脑血管疾病现状,为本地区制订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制规划提供依据。方法4623例18~88岁健康成人,进行TC检测,并与《2002年中国营养与健康调查TC人群水平及分布状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受检人群TC平均数(x-)为4.88 mmol/L,男女性别TC x-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x-方差分析:男性四组间比较、女性四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有33.57%的人群TC超出5.20 mmol/L正常值范围。与《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报告之七:2002血脂》比较,10年间男性TC x-增高了23.73%,女性x-增高了22.73%,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5)。从百分位数看,从5%~95%的9个百分位数与《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报告之七:2002血脂》比较均有普遍升高。结论10年间由于生活水平提高和生活方式转变,人群TC水平增长迅猛,其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亦随之剧增。预防医学、临床医学工作者应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作者:李华荣;刘权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究临床护理路径在川崎病患儿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41例川崎病患儿按照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21例和对照组20例,观察组患儿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对照组患儿采取常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儿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平均住院天数和平均住院费用分别为(6.5±1.5)d、(2696.3±64.9)元,与对照组的(10.0±1.5)d、(3859.6±50.3)元相比占显著优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总满意度为90.48%,与对照组的65.00%相比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在川崎病患儿的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可以有效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提高护理质量,建议广泛使用。
作者:陈燕丹;谢泽漫;黄楚芝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下鼻中隔局部矫正术的临床疗效和应用价值。方法106例鼻中隔单纯嵴状突、棘状突的局部偏曲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为局部矫正组,B组为传统手术组,分别施行鼻内窥镜下鼻中隔局部矫正术和传统的鼻中隔黏膜下切除术,观察其疗效、并发症及术中、术后情况,随访6~18个月。结果全部病例切口一期愈合,鼻中隔恢复平直,无一例出现鼻中隔血肿、脓肿、穿孔等并发症,但局部矫正组在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疼痛方面优于传统手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中隔局部矫正术在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疼痛方面具有优势。
作者:陈春霞;霍秀红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对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总结护理要点。方法92例复杂性肾结石患者,随机分为1组(46例)和2组(46例),两组患者均在围术期实施常规护理方法,在此基础上给予1组患者全面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1组患者肾结石症状控制效果显著优于2组(P<0.05);1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2组(P<0.05)。结论应用全面护理模式对接受经皮肾镜取石术的复杂性肾结石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可明显提升手术治疗效果,对预防和减少术后早期并发症具有积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珊珊 刊期: 2015年第02期